第四十八章 寒门难出贵子(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法师、异界直播间、诛天战帝、末世浮生、闲妻不淑、点满力量的我绝不会无用武之地、最强男神(网游)、精灵王的王妃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薄言的话锋一转,缓缓道:“在书院的这些年来,我每一年都跟着宫先生和书院了其他的先生们去迎接新的学子,观察得多了,渐渐也能从他们的行为举止里猜出他们是来自乡下还是城里,是出身于商贾之家,还是出身于书香门第。”
看着徐远有些惊奇和怀疑的眼神,李薄言轻声笑道:“五老峰路途遥远,如果殿下不信的话,等今年秋天大徐太学院新的学子入学,殿下可以去看一看。有的孩子来的很早,事先通知的时辰是辰时,他们往往卯时就已经到了,站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地耐心等候,嘴唇轻抿神色紧张,几乎不会主动和先生们说话,这些孩子大多和我一样,来自乡下农村,离开村子之前父母能给的建议有限,无非是好好珍惜,第一天要早去这一类的教导。自然来得最早。”
说话的同时,李薄言嘴角噙着笑,似乎是想到了当年那个紧张到有些窘迫的自己,他继续道:“还有些孩子,进来会主动向先生们弯腰作揖打招呼,礼数周到,像这样的孩子父母大多在朝中为官,将从小耳濡目染所雪莱的官场上那一套上下级的规矩用到了先生和自己身上。与他们相反的是另一类孩子,这类孩子也会主动和先生们打招呼,但是要随意得多,有些甚至会大大咧咧地开上几句玩笑,像这样的孩子大多出身于商贾之家,父母身上那种灵活态度的熏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
“最后一类孩子,同时也是最多的一类,相对冷傲自信,对先生们也是不卑不亢,这一类孩子是最好认的,无一例外都出身于书香门第。”
“有句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曾经以为这句话只是一句戏言,一个人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未必由其出身决定,毕竟绝大部分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四肢健全,耳聪眼明,只要一个人够努力,够刻苦,就算是老鼠的儿子也未必不能成龙。但是…这句话是错的。拿这几类孩子来说,我自己属于第一类,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小在村中学堂上学,先生虽然也教四书五经,但入学之后我发现,尽管我的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甚至于说比他们都要熟,但要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却远不及他们。”
“大徐建国六百余年来,年年科举,年年都有文武状元,科举最初的目的本是为了挑选人才,给那些出身于寒门的士子一个能够和其他天下士子公平竞争的机会,但是殿下可清楚大徐六百余年科举来的变化?”
“今年大徐的文状元是宰相之子卢元辅,去年的文状元是鲁州孔家的孔元圣,前年的文状元徐航跟他们一比倒算得上是寒门,祖上曾经是千户,父亲是秀才,相比于真正的寒门…”
“大徐科举六百年来,就如同白鹿洞书院的学子一样,真正出身于寒门的人越来越少。龙的儿子还是龙,凤的儿子还是凤,寒门再难出贵子。”
李薄言指向窗外书院大门的方向,缓缓道:“从五老峰山脚到半山腰书院一共三千六百三十七阶,每一个人从山脚到书院都要跨过这三千六百三十七阶台阶,人人平等。但是进入书院的门槛却并非如此,那些父母在朝为官的,父母为商贾请得起好先生的,或者父母干脆就是书香门第的,他们从出生起就注定要比农村孩子容易一些,他们拥有更好的先生为他们讲学,不必和家中的兄弟姐妹抢饭吃,不必担心吃不饱饭,不必担心哪一收成不好,没有余粮变钱,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学。”
“说来可笑,我一直到白鹿洞书院以后,才有第一本属于我自己的书。在那之前,我一直与人合买书,学堂里一本书是一百文钱,我出五十文,他出五十文,至于其他的闲书更是奢望,若能借到一两本,当天晚上哪怕不睡也要看完,。第二天再给人完整地还回去,每次看书翻页时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把书页给折了,弄皱了,人下次就不肯借给我看了。”
“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御书阁中的十万卷藏书浩如烟海时,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就像是一个一直吃不饱饭的家伙有朝一日突然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到处都是食物,哪怕吃得再多也不怕吃完。我想看完御书阁中的十万卷藏书,不仅仅为了现在的自己,也为从前那个没书看的自己。”
“我自诩天资过人,三岁识千字,五岁背诗词,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学堂里的先生见我聪颖,开恻隐之心让我入了学。我一路走来尚且如此困难,那些天资不如我,出身却跟我一样的人,又该是什么光景?难道说寒门想要出贵子,真的只能靠上天垂青,出一个百年难出的天才才行不成?”
“若我成为白鹿洞书院的山主,我就可以定下规矩,在不改变书院凭文才说话的规矩下,稍稍偏向寒门子弟一些,至少不至于让每年的三百学子里,寒门子弟连五十人都没有。寒门难出贵子,但我想尽我的努力,让多一些像我这样的寒门子弟出现。”
徐远轻声道:“就算三百学子里有一半出身寒门,那也不过才一百五十人而已,相对于天下浩如繁星的寒门子弟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李薄言坚定道:“就算是一百五十人,也比现在的五十人多,每年多一百个,十年就是一千个,三十年就是三千个,若我不做,就是一个也没有。”
徐远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低声笑道:“既然如此,那不如你随我下山去,我在京城太学院旁为你专门建一所书院,专收寒门子弟,一年招收三千人,我给你个学院祭酒的官位,学院全权交由你负责,如此一来,岂不是能改变更多寒门子弟的命运?”
李薄言的脸色顿时一变。
徐远看向窗外下方众多来来往往的白鹿洞学子,轻声道:“每年初夏文会之后,离开书院的三百白鹿洞学子入朝为官者,官阶大多是从五品起步,要知道进士也不过是如此。大徐一年的进士才多少人?每年参加科举的又有多少人?父母是不识字的农民,子女要考取进士当然难,但倘若父母是个童生,亦或者说是秀才呢?”
李薄言看向徐远,“殿下有何高见?”
李薄言的话锋一转,缓缓道:“在书院的这些年来,我每一年都跟着宫先生和书院了其他的先生们去迎接新的学子,观察得多了,渐渐也能从他们的行为举止里猜出他们是来自乡下还是城里,是出身于商贾之家,还是出身于书香门第。”
看着徐远有些惊奇和怀疑的眼神,李薄言轻声笑道:“五老峰路途遥远,如果殿下不信的话,等今年秋天大徐太学院新的学子入学,殿下可以去看一看。有的孩子来的很早,事先通知的时辰是辰时,他们往往卯时就已经到了,站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地耐心等候,嘴唇轻抿神色紧张,几乎不会主动和先生们说话,这些孩子大多和我一样,来自乡下农村,离开村子之前父母能给的建议有限,无非是好好珍惜,第一天要早去这一类的教导。自然来得最早。”
说话的同时,李薄言嘴角噙着笑,似乎是想到了当年那个紧张到有些窘迫的自己,他继续道:“还有些孩子,进来会主动向先生们弯腰作揖打招呼,礼数周到,像这样的孩子父母大多在朝中为官,将从小耳濡目染所雪莱的官场上那一套上下级的规矩用到了先生和自己身上。与他们相反的是另一类孩子,这类孩子也会主动和先生们打招呼,但是要随意得多,有些甚至会大大咧咧地开上几句玩笑,像这样的孩子大多出身于商贾之家,父母身上那种灵活态度的熏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
“最后一类孩子,同时也是最多的一类,相对冷傲自信,对先生们也是不卑不亢,这一类孩子是最好认的,无一例外都出身于书香门第。”
“有句话叫做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曾经以为这句话只是一句戏言,一个人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未必由其出身决定,毕竟绝大部分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四肢健全,耳聪眼明,只要一个人够努力,够刻苦,就算是老鼠的儿子也未必不能成龙。但是…这句话是错的。拿这几类孩子来说,我自己属于第一类,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从小在村中学堂上学,先生虽然也教四书五经,但入学之后我发现,尽管我的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甚至于说比他们都要熟,但要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却远不及他们。”
“大徐建国六百余年来,年年科举,年年都有文武状元,科举最初的目的本是为了挑选人才,给那些出身于寒门的士子一个能够和其他天下士子公平竞争的机会,但是殿下可清楚大徐六百余年科举来的变化?”
“今年大徐的文状元是宰相之子卢元辅,去年的文状元是鲁州孔家的孔元圣,前年的文状元徐航跟他们一比倒算得上是寒门,祖上曾经是千户,父亲是秀才,相比于真正的寒门…”
“大徐科举六百年来,就如同白鹿洞书院的学子一样,真正出身于寒门的人越来越少。龙的儿子还是龙,凤的儿子还是凤,寒门再难出贵子。”
李薄言指向窗外书院大门的方向,缓缓道:“从五老峰山脚到半山腰书院一共三千六百三十七阶,每一个人从山脚到书院都要跨过这三千六百三十七阶台阶,人人平等。但是进入书院的门槛却并非如此,那些父母在朝为官的,父母为商贾请得起好先生的,或者父母干脆就是书香门第的,他们从出生起就注定要比农村孩子容易一些,他们拥有更好的先生为他们讲学,不必和家中的兄弟姐妹抢饭吃,不必担心吃不饱饭,不必担心哪一收成不好,没有余粮变钱,交不起学费而上不起学。”
“说来可笑,我一直到白鹿洞书院以后,才有第一本属于我自己的书。在那之前,我一直与人合买书,学堂里一本书是一百文钱,我出五十文,他出五十文,至于其他的闲书更是奢望,若能借到一两本,当天晚上哪怕不睡也要看完,。第二天再给人完整地还回去,每次看书翻页时我都小心翼翼,生怕把书页给折了,弄皱了,人下次就不肯借给我看了。”
“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御书阁中的十万卷藏书浩如烟海时,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就像是一个一直吃不饱饭的家伙有朝一日突然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到处都是食物,哪怕吃得再多也不怕吃完。我想看完御书阁中的十万卷藏书,不仅仅为了现在的自己,也为从前那个没书看的自己。”
“我自诩天资过人,三岁识千字,五岁背诗词,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学堂里的先生见我聪颖,开恻隐之心让我入了学。我一路走来尚且如此困难,那些天资不如我,出身却跟我一样的人,又该是什么光景?难道说寒门想要出贵子,真的只能靠上天垂青,出一个百年难出的天才才行不成?”
“若我成为白鹿洞书院的山主,我就可以定下规矩,在不改变书院凭文才说话的规矩下,稍稍偏向寒门子弟一些,至少不至于让每年的三百学子里,寒门子弟连五十人都没有。寒门难出贵子,但我想尽我的努力,让多一些像我这样的寒门子弟出现。”
徐远轻声道:“就算三百学子里有一半出身寒门,那也不过才一百五十人而已,相对于天下浩如繁星的寒门子弟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李薄言坚定道:“就算是一百五十人,也比现在的五十人多,每年多一百个,十年就是一千个,三十年就是三千个,若我不做,就是一个也没有。”
徐远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低声笑道:“既然如此,那不如你随我下山去,我在京城太学院旁为你专门建一所书院,专收寒门子弟,一年招收三千人,我给你个学院祭酒的官位,学院全权交由你负责,如此一来,岂不是能改变更多寒门子弟的命运?”
李薄言的脸色顿时一变。
徐远看向窗外下方众多来来往往的白鹿洞学子,轻声道:“每年初夏文会之后,离开书院的三百白鹿洞学子入朝为官者,官阶大多是从五品起步,要知道进士也不过是如此。大徐一年的进士才多少人?每年参加科举的又有多少人?父母是不识字的农民,子女要考取进士当然难,但倘若父母是个童生,亦或者说是秀才呢?”
李薄言看向徐远,“殿下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