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人才缺乏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万石的大水轮船在体积上,并没有比一万石的幸福号大一倍,最多大了四五成的样子,不过在水轮推进动力上面,加强了很多,这得益于幸福村制作出来的坚韧度更高的钢材料和滚珠轴承。
新式船可以在比以往吃水更深的情况下,保持一定速度航行,即便满负重,也能做到逆水航行,在海上满帆顺风航行的情况下,并不比一万石的船慢,因为它增加了一个风车装置,可以让风力推动水轮滚轴,带动螺旋桨不停的转动。
也就是说,它不需要用牛慢慢拉动螺旋桨轴承了,这会让船的持续航行能力,和载运空间有一些小提升。
“想要人手,你就抓紧时间招啊!现在这渭南工地,可是有五十万青壮劳工,现在不赶紧招募到自己的旗下,等到时候上百个工厂全部建设好的时候,人手可就要靠抢的了。”
在后世,做各种生意,场所还没有开起来之前,人就必须要先招好,等你的所有建设都搞完了,再来招人的话,就耽误事情了。
杨顺水听孙享福这么一说,才一拍额头,暗恨自己糊涂了,人家冶炼厂都知道先招新手工人培训,自己的船厂怎么不知道先招人培训呢!自己还傻乎乎的跑来帮人家培训工人。
不过回头一想,自己要是招了那么多工人,到时候没有那么多船给自己造怎么办?难道到孙享福这个东家出钱贴补船厂?
“那个,您还是给老汉一个招工标准吧!免得招的多了,到时候没活干······”
“你就放心吧!照着满员招,明后几年,光是军备用船就至少要几百艘,商船,更是不计其数。”
“满员?招五万人?”杨顺水有些不敢相信道。
新的船厂虽然没有冶炼厂这么大,但也有原先的半个渭南县大,所有生产车间满人,除了现在老船厂的万把人都过来之外,还可以增加五万人以上,这是之前开始建设的时候,定的规模,可是,你造个船,一下子用五万人,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怎么?觉得多?不出三年,说不定你还觉得少。”孙享福一脸笑意的看着有些发愣的杨顺水道。
以现在老船厂的生产,一万人也不过是组织了十条生产线,一年的产量才一百艘万石船左右,扩大五倍,不过是五百艘左右,而孙享福对于大唐未来的经济预期,可不只五倍的增长。
作为古代最省力的交通工具,走大量运输的首选,船的制造必须得跟上,不然你叫这上百个大厂的货物,都用牛马拉到全国各地去?
然而,杨顺水一个造船工人,可看不到那么长远,他就是被这个数字震到了,有点忐忑的道,“老汉我现在管着一万人都吃力,要我管六万人,我,我担心管不过来啊!”
这确实是个问题,善于制作技术的人,却未必善于管理,杨顺水能够让一万人的船厂不乱,已经是勉勉强强的了,要他管理五六万人,只怕是不成。
可惜在这个时期,就没有一套专门教人管理的学问,这是一个大麻烦,因为孙享福已经预见到了,当上百个工厂一起开业的时候,数十,上百万工人的吃喝拉撒生产有多难管,管理人员的缺乏,恐怕才是渭南新城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见孙享福突然沉默不语了,杨老汉也好,之后赶过来的马周也好,都不敢打扰他。
许久之后,孙享福的眉头才稍微舒展,没有管理的人才,那就只好培训了,这不马上要科举了么,有基础文化知识的,多取一些,集中起来教,反正到明年下季各个工厂才会开工,还有大半年时间,到时候,给每个工厂派两个实习的书记,再派两个实习的工委,代表朝廷,协助管理各厂,表现好的,直接授予朝廷官职留任。
这种后世国家控制民营企业的手段,稍微转变一下,也不失为一个方法,等这些实习生在工厂的管理岗位上获得了管理的实践经验之后,再调动他们去其它地方任职,他们的水平就会高出很多了,这种用商人的资源,帮朝廷磨炼官员的好事,李世民应该会同意的。
孙享福把这个构想跟马周说了说,被马周称赞为神来之笔,作为整天忙碌在渭南工地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这里缺乏管理人才的囧境呢!到时候这事,就由马周来上书李世民落实。
工地上的午饭很简陋,就着热茶水吃了张鸡蛋饼,就算完事了,现在虽然是十月上旬,但天气已经很冷,还不等工人们开工,天上就飘起了微小的冰雹颗粒。
“看这情况,今年冬天,怕是有几场大雪。”
杨顺水感叹了一句,却是叫孙享福和马周的面色都沉了下来。
大雪会减缓所有的施工进度,即便是像冶炼厂这种下一步工作已经全部在室内的工程,也会因为天气寒冷,而进展缓慢,就刚才的这一会,孙享福已经看到了很多工人手头上的冻伤了。
而且,一旦大雪封路,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也不是那么好供应的,因为渭南县地界今年没有任何产出,什么东西,都要从外面往这里运。
“明年陛下东征高句丽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渭南只要涉及到军备的产业,都不能停工,其中以冶炼厂,木料厂,皮革厂为最,得想办法,让工人们克服困难,继续开工。”
“都督放心,即便是天上下刀子,这几个厂的建设也绝不会停工,春节之前,一定能全部投产。”
马周知道东征高句丽的重要性,一旦李世民也在高句丽吃了败仗,那么,他之前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一些名望,就全部报废了,大家会认为,他跟杨广是一路货色,所以,一直没有在工地上使用高压政策的他,也做好了使用高压政策的心理准备。
“咱们要从各方面,尽可能的帮工人们解决生产困难的问题,我会去信幸福村,让他们加紧发一批手套,袜子,给制衣工人们去做,之后让工人们都戴上手套穿上棉袜工作,情况就会好的多。
另外,吃食和住宿方面,也要加强,多花点钱不怕,一定不能让工人们有冻死冻伤的情况出现,再就是,去留自由,真心想留下来赚这份辛苦钱的人,才让他们留下来······”
孙享福接连说出了自己临时想到的几个方案之后,又觉得,大家能不能迎难而上,主要应该在精神上面给予鼓励。
后世建国初期,多少大事情不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么,靠的是什么?我党的思想教育啊!那么,自己也该想想办法,在精神上给予工人们一些鼓励。
在李世民视察渭南工地的时候,弄个文艺慰问演出,给大家鼓鼓劲,似乎就不错办法。
有了这个想法,孙享福便跟马周商量安排了起来,反正冶炼厂空旷的大房子多,在其中一间搭上一个台子,就能供过万人同时观看,至于节目,当然不需要什么靡靡之音了,那些东西,大字不识的工人也听不懂,直接上白话民歌就好,回府的路上,孙享福就想到了好多首适合给工人们唱的歌。
姚红秀,李香蝶,甚至在洛阳望江楼分店的好多乐师和歌唱演员,都会被孙享福一封信召集到了望江楼的演员培训中心来,将自己的一些改良版歌曲放在这里之后,一台以歌颂工人,给工人鼓劲为主题的演出,就会在这里组织排练。
以孙享福如今的地位,已经不需要亲自去指导这些玩意,属下的人,对各方面都已经能很自如的掌握,他只需要说一下自己想要的效果就行。
次日一早,孙享福早早的就来到了萧瑀的府上,今天,是李世民回长安的日子,按照路程算,正午的时候,车驾应该就会到长安城明德门。
“萧相,不是这次科举,下官还不知道咱们大唐的读书人有这么多,他们可是召集了过千人,一大早,就在城门边守着了,看来,您今天得多喝点润喉茶呀!”
“呵呵,看你还有心情打趣老夫,就说明情况没有那么糟糕,昨天去渭南看的怎么样了?”萧瑀一副轻松自如的表情道。
看来,他已经把孙享福给他的辩词稿子全部吃透了,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把握应对了。
孙享福如实答道,“问题很多,不过好在还有解决的余地。”
“能解决就好,迎完陛下,科举也就要正式开考了,这考场,咱们也得布置一下了。”
朝廷公布的开考时间是十月十八,今天已经十月十二了,剩余的时间只有五天了,倒是必须马上安排。
“截止目前为止,报考人数几何?”
“三千二百余,但是,真正参考的人数,老夫也拿不准。”
“才三千多人?”显然,这个人数有点少,要知道,孙享福可是扩大了参考范围了,工人,医师,商人三个阶级,都是孙享福新加进去的,按说,这三个行业,应该也有不少人来参考的。
“已经不少了,要是那些闹事的学子真的不去参考,只怕实际参考的人数只有一半。”
萧瑀这是在把今年的数据跟以往对比,而孙享福,则是在把这个数据,跟实际需求在对比,得到的结果当然不同,别说北地至少有几百个官员的缺口,光是一个渭南新城的缺口,也是数百人。三千多人参考的话,只怕得取中一大半以上,才能够用。
两万石的大水轮船在体积上,并没有比一万石的幸福号大一倍,最多大了四五成的样子,不过在水轮推进动力上面,加强了很多,这得益于幸福村制作出来的坚韧度更高的钢材料和滚珠轴承。
新式船可以在比以往吃水更深的情况下,保持一定速度航行,即便满负重,也能做到逆水航行,在海上满帆顺风航行的情况下,并不比一万石的船慢,因为它增加了一个风车装置,可以让风力推动水轮滚轴,带动螺旋桨不停的转动。
也就是说,它不需要用牛慢慢拉动螺旋桨轴承了,这会让船的持续航行能力,和载运空间有一些小提升。
“想要人手,你就抓紧时间招啊!现在这渭南工地,可是有五十万青壮劳工,现在不赶紧招募到自己的旗下,等到时候上百个工厂全部建设好的时候,人手可就要靠抢的了。”
在后世,做各种生意,场所还没有开起来之前,人就必须要先招好,等你的所有建设都搞完了,再来招人的话,就耽误事情了。
杨顺水听孙享福这么一说,才一拍额头,暗恨自己糊涂了,人家冶炼厂都知道先招新手工人培训,自己的船厂怎么不知道先招人培训呢!自己还傻乎乎的跑来帮人家培训工人。
不过回头一想,自己要是招了那么多工人,到时候没有那么多船给自己造怎么办?难道到孙享福这个东家出钱贴补船厂?
“那个,您还是给老汉一个招工标准吧!免得招的多了,到时候没活干······”
“你就放心吧!照着满员招,明后几年,光是军备用船就至少要几百艘,商船,更是不计其数。”
“满员?招五万人?”杨顺水有些不敢相信道。
新的船厂虽然没有冶炼厂这么大,但也有原先的半个渭南县大,所有生产车间满人,除了现在老船厂的万把人都过来之外,还可以增加五万人以上,这是之前开始建设的时候,定的规模,可是,你造个船,一下子用五万人,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怎么?觉得多?不出三年,说不定你还觉得少。”孙享福一脸笑意的看着有些发愣的杨顺水道。
以现在老船厂的生产,一万人也不过是组织了十条生产线,一年的产量才一百艘万石船左右,扩大五倍,不过是五百艘左右,而孙享福对于大唐未来的经济预期,可不只五倍的增长。
作为古代最省力的交通工具,走大量运输的首选,船的制造必须得跟上,不然你叫这上百个大厂的货物,都用牛马拉到全国各地去?
然而,杨顺水一个造船工人,可看不到那么长远,他就是被这个数字震到了,有点忐忑的道,“老汉我现在管着一万人都吃力,要我管六万人,我,我担心管不过来啊!”
这确实是个问题,善于制作技术的人,却未必善于管理,杨顺水能够让一万人的船厂不乱,已经是勉勉强强的了,要他管理五六万人,只怕是不成。
可惜在这个时期,就没有一套专门教人管理的学问,这是一个大麻烦,因为孙享福已经预见到了,当上百个工厂一起开业的时候,数十,上百万工人的吃喝拉撒生产有多难管,管理人员的缺乏,恐怕才是渭南新城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见孙享福突然沉默不语了,杨老汉也好,之后赶过来的马周也好,都不敢打扰他。
许久之后,孙享福的眉头才稍微舒展,没有管理的人才,那就只好培训了,这不马上要科举了么,有基础文化知识的,多取一些,集中起来教,反正到明年下季各个工厂才会开工,还有大半年时间,到时候,给每个工厂派两个实习的书记,再派两个实习的工委,代表朝廷,协助管理各厂,表现好的,直接授予朝廷官职留任。
这种后世国家控制民营企业的手段,稍微转变一下,也不失为一个方法,等这些实习生在工厂的管理岗位上获得了管理的实践经验之后,再调动他们去其它地方任职,他们的水平就会高出很多了,这种用商人的资源,帮朝廷磨炼官员的好事,李世民应该会同意的。
孙享福把这个构想跟马周说了说,被马周称赞为神来之笔,作为整天忙碌在渭南工地的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这里缺乏管理人才的囧境呢!到时候这事,就由马周来上书李世民落实。
工地上的午饭很简陋,就着热茶水吃了张鸡蛋饼,就算完事了,现在虽然是十月上旬,但天气已经很冷,还不等工人们开工,天上就飘起了微小的冰雹颗粒。
“看这情况,今年冬天,怕是有几场大雪。”
杨顺水感叹了一句,却是叫孙享福和马周的面色都沉了下来。
大雪会减缓所有的施工进度,即便是像冶炼厂这种下一步工作已经全部在室内的工程,也会因为天气寒冷,而进展缓慢,就刚才的这一会,孙享福已经看到了很多工人手头上的冻伤了。
而且,一旦大雪封路,几十万人的吃喝拉撒,也不是那么好供应的,因为渭南县地界今年没有任何产出,什么东西,都要从外面往这里运。
“明年陛下东征高句丽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渭南只要涉及到军备的产业,都不能停工,其中以冶炼厂,木料厂,皮革厂为最,得想办法,让工人们克服困难,继续开工。”
“都督放心,即便是天上下刀子,这几个厂的建设也绝不会停工,春节之前,一定能全部投产。”
马周知道东征高句丽的重要性,一旦李世民也在高句丽吃了败仗,那么,他之前好不容易累积下来的一些名望,就全部报废了,大家会认为,他跟杨广是一路货色,所以,一直没有在工地上使用高压政策的他,也做好了使用高压政策的心理准备。
“咱们要从各方面,尽可能的帮工人们解决生产困难的问题,我会去信幸福村,让他们加紧发一批手套,袜子,给制衣工人们去做,之后让工人们都戴上手套穿上棉袜工作,情况就会好的多。
另外,吃食和住宿方面,也要加强,多花点钱不怕,一定不能让工人们有冻死冻伤的情况出现,再就是,去留自由,真心想留下来赚这份辛苦钱的人,才让他们留下来······”
孙享福接连说出了自己临时想到的几个方案之后,又觉得,大家能不能迎难而上,主要应该在精神上面给予鼓励。
后世建国初期,多少大事情不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完成的么,靠的是什么?我党的思想教育啊!那么,自己也该想想办法,在精神上给予工人们一些鼓励。
在李世民视察渭南工地的时候,弄个文艺慰问演出,给大家鼓鼓劲,似乎就不错办法。
有了这个想法,孙享福便跟马周商量安排了起来,反正冶炼厂空旷的大房子多,在其中一间搭上一个台子,就能供过万人同时观看,至于节目,当然不需要什么靡靡之音了,那些东西,大字不识的工人也听不懂,直接上白话民歌就好,回府的路上,孙享福就想到了好多首适合给工人们唱的歌。
姚红秀,李香蝶,甚至在洛阳望江楼分店的好多乐师和歌唱演员,都会被孙享福一封信召集到了望江楼的演员培训中心来,将自己的一些改良版歌曲放在这里之后,一台以歌颂工人,给工人鼓劲为主题的演出,就会在这里组织排练。
以孙享福如今的地位,已经不需要亲自去指导这些玩意,属下的人,对各方面都已经能很自如的掌握,他只需要说一下自己想要的效果就行。
次日一早,孙享福早早的就来到了萧瑀的府上,今天,是李世民回长安的日子,按照路程算,正午的时候,车驾应该就会到长安城明德门。
“萧相,不是这次科举,下官还不知道咱们大唐的读书人有这么多,他们可是召集了过千人,一大早,就在城门边守着了,看来,您今天得多喝点润喉茶呀!”
“呵呵,看你还有心情打趣老夫,就说明情况没有那么糟糕,昨天去渭南看的怎么样了?”萧瑀一副轻松自如的表情道。
看来,他已经把孙享福给他的辩词稿子全部吃透了,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把握应对了。
孙享福如实答道,“问题很多,不过好在还有解决的余地。”
“能解决就好,迎完陛下,科举也就要正式开考了,这考场,咱们也得布置一下了。”
朝廷公布的开考时间是十月十八,今天已经十月十二了,剩余的时间只有五天了,倒是必须马上安排。
“截止目前为止,报考人数几何?”
“三千二百余,但是,真正参考的人数,老夫也拿不准。”
“才三千多人?”显然,这个人数有点少,要知道,孙享福可是扩大了参考范围了,工人,医师,商人三个阶级,都是孙享福新加进去的,按说,这三个行业,应该也有不少人来参考的。
“已经不少了,要是那些闹事的学子真的不去参考,只怕实际参考的人数只有一半。”
萧瑀这是在把今年的数据跟以往对比,而孙享福,则是在把这个数据,跟实际需求在对比,得到的结果当然不同,别说北地至少有几百个官员的缺口,光是一个渭南新城的缺口,也是数百人。三千多人参考的话,只怕得取中一大半以上,才能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