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崇祯元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元年夏,畿辅旱,赤地千里。”——《明史·五行志》。
……
这年头,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自万历末年以来,不到二十年时间,水旱蝗灾频至,升斗小民苦不堪言。
便是京师首善之地,亦不得幸免。
天启元年,新皇登基,京畿飞蝗漫天。
崇祯元年,新皇登基,京畿赤地千里。
在龟裂荒芜的田野间,一群饥民正在游荡,死气沉沉犹如行尸走肉。
禾苗早已枯败,野草亦不得活,树皮更被扒个干净,想吃土块还得辛苦寻水下咽。
赵士朗带着全家老小,混在逃荒队伍间,茫然向前蹒跚而行。
去年,老母病死。
今年,长子病饿而死。
就在前些天,一家人受苍天眷顾,竟在河边寻到大片狗尾草。
草籽煮粥,省着些吃,食用两日方尽。
全家都疼惜次子赵瀚,草籽粥吃得最多,反而因此坏事,赵瀚已好几天没拉屎。草籽于腹中板结,拉不出来,等死而已。
傍晚,阖家露宿荒野。
赵士朗带着长女赵贞兰,到附近捡拾荒草枯枝生火。妻子赵陈氏,带着次女赵贞芳,继续帮助儿子赵瀚排泄。
“瀚儿,再用些力气!”赵陈氏手持一截树枝,在儿子肛部小心戳挑。
赵瀚脱裤子蹲在地上,双手抓着枯草,使出全身力气,带着哭腔说:“娘,孩儿拉不出来。”
“快了,快了。”赵陈氏含泪道,儿子的肛部已被戳出血。
过了半晌,只听赵瀚一声痛呼,然后直接晕倒在原地。
赵陈氏喜道:“屙出来了,屙出来了!”
全家早已没剩下吃食,只能煮些半枯的草根,就着热水喝下胡乱充饥。
便是草根,都要运气好才能挖到,家人皆因营养不良而浑身浮肿。
他家的情况还算好,只是浮肿而已。一些饥民饿得太久,不但脂肪耗尽,就连肌肉都已萎缩,皮包骨头活像干尸。
入夜,群星璀璨。
赵士朗穿着一身破旧葛布衣,仰望星空,喃喃自语:“煌煌大明,山河失色,妖氛丛生,国将不国。我辈儒士,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啊!”
赵士朗确实是儒士,祖祖辈辈皆为儒士,因为赵家的户籍是儒籍(跟商籍一样,都是民籍下属的分支)。
十多年前,赵家的家境还算殷实。
但他科举花费颇多,家业早已衰败。近些年接连天灾,去年赵母病重,又借高利贷治病。最后人没了,债也还不起,只能卖地抵账。
刚开始,还能找族人和朋友借钱,可时间长了谁受得了?在亲友眼中,赵士朗犹如瘟神,一个个都避之不及。
又过一日,逃荒队伍来到天津,隔着运河与城墙遥遥相望。
河边有官绅设粥棚济民,赵士朗全家排队等粥。
可是,仅施粥数百人,就有小吏大喊:“今日粥尽,明日再来。”
粥棚附近顿时哭声震天,有饥民上前纠缠,被皂吏打得奄奄一息。
北直隶赤地千里,十多万饥民云集在北京和通州。
就算朝廷要赈济百姓,也轮不到天津这边,每天施粥几百人做样子而已,仅有的一点赈灾款早被贪污了。
突然,一行人鲜衣怒马而来,为首者喊道:“我家老爷收义女,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面容姣好者值米半斗!”
有女儿的饥民,纷纷上前问询,然后带女儿跳进枯浅的运河里洗脸。
年方十四的赵贞兰,对父母说:“爹,娘,把女儿卖了吧。省着些吃,半斗米能吃好些天。”
赵士朗和赵陈氏,都埋头沉默不语。
赵贞兰挤出笑容:“横竖是死,把女儿卖到大户人家,便做丫鬟也能活下去。”
赵陈氏叹息道:“兰儿,这哪是什么大户家丁,分明是买卖妇人的牙侩。”
赵士朗咬牙道:“我赵家世代清白,便是举家饿死……”
“爹爹,大弟已没了,二弟死不得,赵家还要他传香火,”赵贞兰恳求道,“爹,娘,你们就当给女儿留条活路,女儿也不想饿死啊。”
赵士朗扭头看向赵瀚,儿子正在昏迷当中,而且高烧不止,再不吃东西必死无疑。
许久无言,赵士朗转身望着天际,闭眼流下两行浊泪,挥手道:“去吧。”
赵陈氏含泪拉着女儿的手,带着哭腔说:“兰儿,娘为你梳洗。”
年仅六岁的小女儿赵贞芳,默默看着这一切,似乎什么都懂,又似乎什么都不懂。
北运河已枯得没法行船,母女俩小心滑进河道,河水洗净赵贞兰的脸庞,清秀而惹人怜爱,只是脸颊饿得稍微凹陷。
却听牙侩吼道:“不收了,不收了,义女已经收齐了。”
赵陈氏猛然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卖女儿,可再想想全家吃食无着,又立即陷入悲伤苦恼当中。
赵贞兰走上前去,对牙侩说:“我识字。”
牙侩头子闻言立即转身,盯着赵贞兰观察一阵,点头道:“倒也是个美人胚子。”
赵贞兰又说:“我爹是秀才,我祖上有人做官。”
“还是书香门第。”牙侩高兴起来。
赵贞兰说道:“我值三斗米。”
“嘿嘿,三斗米?这年月,便是官宦小姐,最多也只值一斗。”牙侩扔出两袋米,都是可装半斗的小袋子,一袋米大概能有五六斤。
赵贞兰没再讨价还价,她解开系袋的绳子,露出黄褐色的陈年老米,挤出笑容对母亲说:“娘,女儿走了,你跟爹爹要保重。”
“兰儿,你也要保重。”赵陈氏抹着眼泪说。
牙侩们带着少女离去,赵陈氏拖着两袋米去见丈夫。
六岁的赵贞芳,这才意识到什么,哭嚎道:“姐姐,姐姐,我要姐姐!”
赵陈氏面带戚容,安抚小女儿道:“芳儿莫哭,姐姐去过好日子,姐姐是去过好日子的。”
“我要姐姐,我要姐姐!”赵贞芳还是哭个不停。
赵士朗看着地上的两袋米,又看向哭泣的小女儿,不禁悲从中来,蹲在地上呜咽痛哭。
突然,赵陈氏拔出一把锈蚀菜刀,像护崽的老母鸡一样,恶狠狠吼道:“你们要作甚?滚,快滚!”
却是一群饥民,觊觎他们的两袋米,正虎视眈眈围过来。
其他卖女换米的饥民,若无家人乡党护着,也多被附近饥民围住。真饿起来连人都吃,何况只是杀人抢米。
赵士朗顾不得悲痛,抄起赶路的棍子,试图死保全家的救命粮。
“哒哒,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传来,由远及近,骑马之人全都带着兵器。
两万多饥民愣愣站在原地,马队很快奔至。一人皱眉问道:“不是说今天要施粥吗?”
无人回答。
那人翻身下马,抓起一个饥民问道:“施粥的在哪里?”
饥民惊恐回答:“已经完了。”
“他娘的,这还没到晌午,怎么可能施完了?糊弄鬼呢!”那人大怒。
另一个骑马者说:“大哥,咱不能白跑一趟,看苦哈哈身上还有没有油水。”
这些家伙是马匪,听说天津城外要施粥,立即骑马跑来抢粮食。
他们不敢打进天津城,却有胆子在城外抢粮,反正驻扎天津的也是些孬兵。
“什么味道?”
“那边有人煮粥!”
几个马匪闻言冲过去,抢走饥民卖女得来的粮食。饥民们想要反抗,被马匪接连挥刀砍死。
又有马匪大喊:“谁还有粮,统统交出来!”
“跑啊!”
杀人见血,附近饥民惊慌逃命。
离得远的,也不知发生何事,反正跟着一起逃准没错。不到片刻,恐惧迅速传播开来,两万多饥民稀里糊涂的一窝蜂逃窜。
马匪专盯身上有袋子的人,不管里面装着什么,反正先抢过来再说。
赵士朗背起昏迷发烧的儿子,自己拿起一袋米,让妻子拿一袋米,护着女儿惊慌逃跑。
“啊!”
身后传来妻子的惨叫声,赵士朗连忙回头去看。
却见赵陈氏已经中刀倒地,粮食也被马匪抢走。他目眦欲裂,放下儿子,双眼通红道:“恶贼,我跟你们拼了!”
赵陈氏忍痛呼喊:“当家的,不要管我,快逃,快逃!”
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赵士朗知道难以幸免,他抄起木棍冲回去:“恶贼,纳命来!”
马匪冷笑一声,抬脚把赵士朗踹倒。
赵士朗奋力爬起,马匪一刀劈下,接着又泄愤似的补几刀,赵士朗倒在血泊中不再动弹。
“爹爹,爹爹!”
赵贞芳扑过来,使劲摇晃父亲的身体。
“聒噪得很。”马匪举刀欲砍。
另一个马匪阻拦道:“老七,够了,小女娃也杀?抢东西要紧。”
马匪这才收刀,抓起两袋米,系于马身继续杀人越货。
转眼间,两万多饥民逃散一空,只留下数百具尸体。
有些是马匪杀的,更多则死于自相踩踏。还有些饥民,已饿得奄奄一息,实在没力气逃命,只躺在原地等着饿死。
天津城北,有一座临时搭建的木桥。
守桥官兵,全程目睹这一切,但没人愿意过来相救。
非但如此,他们还举起刀剑,杀死任何试图过桥的饥民。无论饥民,还是马匪,对天津而言都是大患!
赵贞芳的嗓子都哭哑了,可父母还是没有回应。她知道,爹娘是睡着了,一个月前,大哥也睡着了没有醒来。
小姑娘饿得发慌,茫然站在原地。
不知过了多久,赵贞芳迈步走向附近的尸体。那里有火堆还未熄灭,残破的瓦罐里有粥,地上也撒了一些米粒。
将沾着鲜血的米粒,小心刨进瓦罐。赵贞芳学着母亲的样子,收集几个瓦罐里的水,跪在那里等着煮粥喝。
也不知煮没煮熟,赵贞芳忍不得了,她一边含泪抽泣,一边咽着口水,用手将瓦罐捧出火堆。
“啊!”
小姑娘的双手都被烫起水泡,却忍痛没将瓦罐丢掉,而是小心翼翼放在地上。
然后,她愣在那里,转身看着爹娘,一直傻站到粥冷了都没回神。
蓦地,赵贞芳突然捧起瓦罐,来到父母身边,摇着父亲的尸体说:“爹爹,不睡觉。快起来喝粥,喝了粥就不饿了。”
父亲没有回应。
她又去摇动母亲的尸体:“娘,喝粥,喝粥就不饿了。娘,快起来喝粥啊……呜呜,哇哇哇……”
一股巨大的恐惧袭来,小姑娘开始嚎啕大哭。
渐渐的,哭得累了,没力气了。
“水,水,好渴……”
小姑娘扭头一看,却是赵瀚在艰难说话。她抹掉眼泪,欣喜的冲过去:“二哥,二哥,快起来喝粥!”
“崇祯元年夏,畿辅旱,赤地千里。”——《明史·五行志》。
……
这年头,百姓的日子不好过。
自万历末年以来,不到二十年时间,水旱蝗灾频至,升斗小民苦不堪言。
便是京师首善之地,亦不得幸免。
天启元年,新皇登基,京畿飞蝗漫天。
崇祯元年,新皇登基,京畿赤地千里。
在龟裂荒芜的田野间,一群饥民正在游荡,死气沉沉犹如行尸走肉。
禾苗早已枯败,野草亦不得活,树皮更被扒个干净,想吃土块还得辛苦寻水下咽。
赵士朗带着全家老小,混在逃荒队伍间,茫然向前蹒跚而行。
去年,老母病死。
今年,长子病饿而死。
就在前些天,一家人受苍天眷顾,竟在河边寻到大片狗尾草。
草籽煮粥,省着些吃,食用两日方尽。
全家都疼惜次子赵瀚,草籽粥吃得最多,反而因此坏事,赵瀚已好几天没拉屎。草籽于腹中板结,拉不出来,等死而已。
傍晚,阖家露宿荒野。
赵士朗带着长女赵贞兰,到附近捡拾荒草枯枝生火。妻子赵陈氏,带着次女赵贞芳,继续帮助儿子赵瀚排泄。
“瀚儿,再用些力气!”赵陈氏手持一截树枝,在儿子肛部小心戳挑。
赵瀚脱裤子蹲在地上,双手抓着枯草,使出全身力气,带着哭腔说:“娘,孩儿拉不出来。”
“快了,快了。”赵陈氏含泪道,儿子的肛部已被戳出血。
过了半晌,只听赵瀚一声痛呼,然后直接晕倒在原地。
赵陈氏喜道:“屙出来了,屙出来了!”
全家早已没剩下吃食,只能煮些半枯的草根,就着热水喝下胡乱充饥。
便是草根,都要运气好才能挖到,家人皆因营养不良而浑身浮肿。
他家的情况还算好,只是浮肿而已。一些饥民饿得太久,不但脂肪耗尽,就连肌肉都已萎缩,皮包骨头活像干尸。
入夜,群星璀璨。
赵士朗穿着一身破旧葛布衣,仰望星空,喃喃自语:“煌煌大明,山河失色,妖氛丛生,国将不国。我辈儒士,为之奈何?为之奈何啊!”
赵士朗确实是儒士,祖祖辈辈皆为儒士,因为赵家的户籍是儒籍(跟商籍一样,都是民籍下属的分支)。
十多年前,赵家的家境还算殷实。
但他科举花费颇多,家业早已衰败。近些年接连天灾,去年赵母病重,又借高利贷治病。最后人没了,债也还不起,只能卖地抵账。
刚开始,还能找族人和朋友借钱,可时间长了谁受得了?在亲友眼中,赵士朗犹如瘟神,一个个都避之不及。
又过一日,逃荒队伍来到天津,隔着运河与城墙遥遥相望。
河边有官绅设粥棚济民,赵士朗全家排队等粥。
可是,仅施粥数百人,就有小吏大喊:“今日粥尽,明日再来。”
粥棚附近顿时哭声震天,有饥民上前纠缠,被皂吏打得奄奄一息。
北直隶赤地千里,十多万饥民云集在北京和通州。
就算朝廷要赈济百姓,也轮不到天津这边,每天施粥几百人做样子而已,仅有的一点赈灾款早被贪污了。
突然,一行人鲜衣怒马而来,为首者喊道:“我家老爷收义女,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面容姣好者值米半斗!”
有女儿的饥民,纷纷上前问询,然后带女儿跳进枯浅的运河里洗脸。
年方十四的赵贞兰,对父母说:“爹,娘,把女儿卖了吧。省着些吃,半斗米能吃好些天。”
赵士朗和赵陈氏,都埋头沉默不语。
赵贞兰挤出笑容:“横竖是死,把女儿卖到大户人家,便做丫鬟也能活下去。”
赵陈氏叹息道:“兰儿,这哪是什么大户家丁,分明是买卖妇人的牙侩。”
赵士朗咬牙道:“我赵家世代清白,便是举家饿死……”
“爹爹,大弟已没了,二弟死不得,赵家还要他传香火,”赵贞兰恳求道,“爹,娘,你们就当给女儿留条活路,女儿也不想饿死啊。”
赵士朗扭头看向赵瀚,儿子正在昏迷当中,而且高烧不止,再不吃东西必死无疑。
许久无言,赵士朗转身望着天际,闭眼流下两行浊泪,挥手道:“去吧。”
赵陈氏含泪拉着女儿的手,带着哭腔说:“兰儿,娘为你梳洗。”
年仅六岁的小女儿赵贞芳,默默看着这一切,似乎什么都懂,又似乎什么都不懂。
北运河已枯得没法行船,母女俩小心滑进河道,河水洗净赵贞兰的脸庞,清秀而惹人怜爱,只是脸颊饿得稍微凹陷。
却听牙侩吼道:“不收了,不收了,义女已经收齐了。”
赵陈氏猛然长舒一口气,终于不用卖女儿,可再想想全家吃食无着,又立即陷入悲伤苦恼当中。
赵贞兰走上前去,对牙侩说:“我识字。”
牙侩头子闻言立即转身,盯着赵贞兰观察一阵,点头道:“倒也是个美人胚子。”
赵贞兰又说:“我爹是秀才,我祖上有人做官。”
“还是书香门第。”牙侩高兴起来。
赵贞兰说道:“我值三斗米。”
“嘿嘿,三斗米?这年月,便是官宦小姐,最多也只值一斗。”牙侩扔出两袋米,都是可装半斗的小袋子,一袋米大概能有五六斤。
赵贞兰没再讨价还价,她解开系袋的绳子,露出黄褐色的陈年老米,挤出笑容对母亲说:“娘,女儿走了,你跟爹爹要保重。”
“兰儿,你也要保重。”赵陈氏抹着眼泪说。
牙侩们带着少女离去,赵陈氏拖着两袋米去见丈夫。
六岁的赵贞芳,这才意识到什么,哭嚎道:“姐姐,姐姐,我要姐姐!”
赵陈氏面带戚容,安抚小女儿道:“芳儿莫哭,姐姐去过好日子,姐姐是去过好日子的。”
“我要姐姐,我要姐姐!”赵贞芳还是哭个不停。
赵士朗看着地上的两袋米,又看向哭泣的小女儿,不禁悲从中来,蹲在地上呜咽痛哭。
突然,赵陈氏拔出一把锈蚀菜刀,像护崽的老母鸡一样,恶狠狠吼道:“你们要作甚?滚,快滚!”
却是一群饥民,觊觎他们的两袋米,正虎视眈眈围过来。
其他卖女换米的饥民,若无家人乡党护着,也多被附近饥民围住。真饿起来连人都吃,何况只是杀人抢米。
赵士朗顾不得悲痛,抄起赶路的棍子,试图死保全家的救命粮。
“哒哒,哒哒哒……”
一阵马蹄声传来,由远及近,骑马之人全都带着兵器。
两万多饥民愣愣站在原地,马队很快奔至。一人皱眉问道:“不是说今天要施粥吗?”
无人回答。
那人翻身下马,抓起一个饥民问道:“施粥的在哪里?”
饥民惊恐回答:“已经完了。”
“他娘的,这还没到晌午,怎么可能施完了?糊弄鬼呢!”那人大怒。
另一个骑马者说:“大哥,咱不能白跑一趟,看苦哈哈身上还有没有油水。”
这些家伙是马匪,听说天津城外要施粥,立即骑马跑来抢粮食。
他们不敢打进天津城,却有胆子在城外抢粮,反正驻扎天津的也是些孬兵。
“什么味道?”
“那边有人煮粥!”
几个马匪闻言冲过去,抢走饥民卖女得来的粮食。饥民们想要反抗,被马匪接连挥刀砍死。
又有马匪大喊:“谁还有粮,统统交出来!”
“跑啊!”
杀人见血,附近饥民惊慌逃命。
离得远的,也不知发生何事,反正跟着一起逃准没错。不到片刻,恐惧迅速传播开来,两万多饥民稀里糊涂的一窝蜂逃窜。
马匪专盯身上有袋子的人,不管里面装着什么,反正先抢过来再说。
赵士朗背起昏迷发烧的儿子,自己拿起一袋米,让妻子拿一袋米,护着女儿惊慌逃跑。
“啊!”
身后传来妻子的惨叫声,赵士朗连忙回头去看。
却见赵陈氏已经中刀倒地,粮食也被马匪抢走。他目眦欲裂,放下儿子,双眼通红道:“恶贼,我跟你们拼了!”
赵陈氏忍痛呼喊:“当家的,不要管我,快逃,快逃!”
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赵士朗知道难以幸免,他抄起木棍冲回去:“恶贼,纳命来!”
马匪冷笑一声,抬脚把赵士朗踹倒。
赵士朗奋力爬起,马匪一刀劈下,接着又泄愤似的补几刀,赵士朗倒在血泊中不再动弹。
“爹爹,爹爹!”
赵贞芳扑过来,使劲摇晃父亲的身体。
“聒噪得很。”马匪举刀欲砍。
另一个马匪阻拦道:“老七,够了,小女娃也杀?抢东西要紧。”
马匪这才收刀,抓起两袋米,系于马身继续杀人越货。
转眼间,两万多饥民逃散一空,只留下数百具尸体。
有些是马匪杀的,更多则死于自相踩踏。还有些饥民,已饿得奄奄一息,实在没力气逃命,只躺在原地等着饿死。
天津城北,有一座临时搭建的木桥。
守桥官兵,全程目睹这一切,但没人愿意过来相救。
非但如此,他们还举起刀剑,杀死任何试图过桥的饥民。无论饥民,还是马匪,对天津而言都是大患!
赵贞芳的嗓子都哭哑了,可父母还是没有回应。她知道,爹娘是睡着了,一个月前,大哥也睡着了没有醒来。
小姑娘饿得发慌,茫然站在原地。
不知过了多久,赵贞芳迈步走向附近的尸体。那里有火堆还未熄灭,残破的瓦罐里有粥,地上也撒了一些米粒。
将沾着鲜血的米粒,小心刨进瓦罐。赵贞芳学着母亲的样子,收集几个瓦罐里的水,跪在那里等着煮粥喝。
也不知煮没煮熟,赵贞芳忍不得了,她一边含泪抽泣,一边咽着口水,用手将瓦罐捧出火堆。
“啊!”
小姑娘的双手都被烫起水泡,却忍痛没将瓦罐丢掉,而是小心翼翼放在地上。
然后,她愣在那里,转身看着爹娘,一直傻站到粥冷了都没回神。
蓦地,赵贞芳突然捧起瓦罐,来到父母身边,摇着父亲的尸体说:“爹爹,不睡觉。快起来喝粥,喝了粥就不饿了。”
父亲没有回应。
她又去摇动母亲的尸体:“娘,喝粥,喝粥就不饿了。娘,快起来喝粥啊……呜呜,哇哇哇……”
一股巨大的恐惧袭来,小姑娘开始嚎啕大哭。
渐渐的,哭得累了,没力气了。
“水,水,好渴……”
小姑娘扭头一看,却是赵瀚在艰难说话。她抹掉眼泪,欣喜的冲过去:“二哥,二哥,快起来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