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权不下乡?笑话!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眼下的问题,真正的根子还是出在了大明的政体结构上面——从最上面的内阁到八部再往下到各个布政使司再到县,这一条线是被崇祯皇帝牢牢握在手里面的。
但是从县再往下具体细分,乡镇这一级到村这一级的行政结构却几乎是法外之地一样,有利的朝廷政令就执行,没用的就消极对待,除非是朝廷动了真格的。
大明不断的向外移民属于崇祯皇帝关心的头等大事,自然没有人胆子长毛,敢在这件事情上跟崇祯皇帝唱反调。
可是大量的人口迁移之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土地闲置,不仅仅是皇庄的土地出现了闲置的情况下,那些地主更是有大量的土地闲置了下来。
而崇祯皇帝自从登基之后就在不断的购入并且囤积粮食,天下最大的粮商绝不是什么徽商浙商闽商晋商,而是少府。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陈足奇搞出来的这些杂交出来的优质粮种了——通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农学院在陈足奇的带领下已经搞出来许多优质的粮种,粮食的产量一再增高,也就进一步的将粮价给打压了下来。
粮价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大明百姓不用担心自己吃不上饭,反而有多余的粮食拿来喂牲口酿酒,自然也就没有人会因为穷的吃不上饭而出售自己的土地。
再加上现在根本就没有赋这回事儿,又免了一应的徭役,普通百姓更不会闲的没事儿干跑去佃租土地。
虽然那些大地主在这个过程中也捞到了一些好处,但是对比起之前粮价极高的时候来说,现在的好处几乎是成倍的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跟以前一样捞好处该怎么办?当然是让粮价涨回去——想要让粮价再涨回去怎么办?当然是人为的抬高粮价!
想要抬高粮价,第一关就是朝廷那边。
崇祯皇帝肯定是不希望看到粮价上涨的,以少壮派为主导的朝堂大佬们肯定也是跟崇祯皇帝站在一条阵线上,同样不希望看到粮价上涨。
第二关就是平民百姓。
大明的百姓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家能不能吃饱饭,其次才是粮价上涨之后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吃不饱肚子,粮价再高有个蛋用?
甚至于还有一部分百姓则是跟那些大地主一样,同样希望粮价能够上涨——粮价涨高之后,自己手里的粮食能够卖到更多的银子,家里的生活会更好。
还有一个很操蛋的问题,就是大明朝的百姓还没有经历过网络大爆炸,很多消息要么是听说书人说的,或者是听邻居的亲戚的七舅老爷家的三女婿的表弟的二大爷在小儿子说的,能看得懂报纸并且买报纸的普通百姓,始终还是少数中的少数。
真真假假的消息混杂在一起,而官府对于底层控制力度不足,自然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等,容易被人忽悠。
不幸中的万幸在于,崇祯皇帝自从天启七年登基之后,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让大明百姓吃饱吃好上面,百姓们再傻也能切实的体会到跟之前吃不上饭时的巨大区别。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确实有不少因为不满粮价过低的百姓被忽悠瘸了,但是再瘸也没有傻到将矛头指向朝廷和崇祯皇帝皇帝,而是指向了搞出来优化粮种的陈足奇。
再然后就是崇祯皇帝发火的原因了。
陈足奇跟袁隆平一样,这都是足以封圣的存在,搞出来高产粮食让这些人吃饱了,然后放下碗就骂?
天底下就没这样儿的道理,到哪儿也讲不通。
看多了各种狗屁倒灶的言论,没想到在大明居然也出现了这种脑残,崇祯皇帝的心情无论如何都算不上美丽:“那些戏子和说书的不是喜欢唱戏喜欢说书么,都挂到杆子上晾一晾,让他们冷静冷静,然后送到莫卧儿的金奈去开荒,让他们在那里好生反省反省。
还有这件事情背后的人,朕不管牵连到多少人,有一万就抓一万,有十万就抓十万,这种垃圾还是不要留下来的好!”
一通火发完了之后,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卢象升:“回头记得告诉礼部和国子监,倘若哪个读书人也有这种狗屁看法,直接夺了功名,追回一切优待并永不叙用!”
这些被人一带就跑偏的百姓还好说,那些读书人如果也被带跑偏可就操蛋的很了——放后世妥妥的就是键盘侠。
不同于后世的键盘侠们只能握着键盘,不能参与政务,大明的这些读书人里面很多却会实打实的参与政务,接触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等到这些人进入各部甚至于内阁了,真正的可以影响到大明了,而皇帝又掉链子,那才是真正可怕的情况!
等到卢象升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之所以出现这样儿的问题,还是在于民智未开,人云亦云之故,若天下百姓都知书明理,又有何人可以扇动百姓?”
卢象升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社学虽然已经遍地皆是,但是不识字者仍如过江之鲫,想要完全改变,只怕非一朝一夕之功。”
崇祯皇帝却嗯了一声,屈指敲着桌子道:“社学之事急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非一朝一夕之功,朕也知道急不得。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却是眼下这事儿暴露出来的,以后倘若不将这事儿解决了,今天的事情早晚还会重演。”
卢象升依旧躬身道:“是,乡间士绅话语权仍极重,升斗小民视宗法大于国法,视宗令大于政令,畏宗老甚于父母官,一旦有人煽动,便会出现大问题。”
卢象升之前也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一幕——顺风顺水十几年,从崇祯五年之后就几乎是海晏河靖,民间又出现了歌舞升平之象,突然出现的情况让朝堂上下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崇祯皇帝却嘿嘿冷笑一声道:“是朕提不动刀了?还是有些人太飘了?朝廷政令不下乡的情况以后也该改改了,朕不管什么宗法族法,在朝廷律法面前,必须得为律法让道!
内阁和户部、吏部一同商议一看,看看县以下该如何设镇,置镇长以辖其下之乡,乡置乡长以辖其村,村子里面必须有村长。
一旦再次出现这样儿的问题,从村长到乡长一直追究下来,朕就不信还能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抗大明律!”
卢象升顿时蛋疼无比。
历朝历代没有人不知道皇权不下乡的坏处,也不是不想直接将行政单位直接设置到村——古人虽然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技术和科技做为支撑,但是也不见得政治眼光就比后世的人要差哪儿去。
说白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哪怕是有了科举制度,能大量的选拔出人才,想要做到人才过剩还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哪里能把这些官老爷们分配到村长这么个位置上去,更多的还是靠着里长来打理。
古代乡里小吏,春秋时八十户为一里,以有治事才能者为里正。秦汉百家为里,里置里正,也称里典、里魁。晋和南朝改称里吏。北魏、北齐、隋、唐、宋皆置,仍称里正。宋以里正、户长等督赋税;宋太宗淳化五年始令各县以一等户为里正,二等户为户长。金、元也设里正,明称里长。
这里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吏不是官!吏部也不可能将精力放在县以下的官员身上——吏部负责的是整个大明的官员,连县一级都不想管呢,还乡?
还有就是,这些里正大部分都是当地宗族里面弄出来的,自然也就会向着自己家的宗族势力,至于朝廷法令到了这些人的嘴里会怎么解读,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一提到县下面设乡,乡下面再设村的时候,卢象升才会感觉到蛋疼无比。
大明也没有这么多过剩的人才!
尤其是随着明军不断的征伐,领土面积越来越大,需要的官员数量也越来越多,就更没有多余的人才浪费到地方上去了。
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问题:“废除里长,村长由一村之民共推之,三年一选,不合格者罢黜,合格者给与官身,归入当地布政使司管理。
至于乡长,先从各地县衙里面遴选吧,官身从九品,大诰同样适用于村长、乡长及以上各级官员。
对了,乡里同样设置乡尉,以退伍的总旗、小旗领之,乡丁也从退伍的士卒之中挑选,以守卫乡里,缉拿盗贼等事宜交给他们来办,想必也没有什么问题。”
卢象升沉吟半晌之后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崇祯皇帝很任性,一拍脑门子就能做决定,至于中间该怎么操作,就得是内阁跟户部还有吏部来头疼。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崇祯皇帝提出来的办法也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
县衙直接对接里长的好处是垂直管理,有什么事儿可以直接到里正一级,再往下就直接到了百姓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县令才被称之为亲民官。
问题在出在了这一点上,里长直接面对的就是县一级,一个县得有多少个里长?县令光管理里长都忙不过来了,还用再去管其他的事情?
一旦有什么问题,光是找来这些里长,将事情吩咐下去再到执行,就已经会花掉一部分时间了,行政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现在崇祯皇帝提出来从各级县衙里面遴选出乡长来,其实就已经省掉了很大的功夫——最起码,这些乡长不需要吏部从每年科举出来的士子里面选派。
至于村长就更好说了,哪怕第一届选出来的村长依旧是那些族老宗长,其实问题也不大,因为他们头上已经有了个直管他们的乡长。
乡长不像是县长,县长可能忙的要死,乡长盯着的就是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完全可以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跟这些族老宗长们斗法上。
哪怕是斗不过他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运作,让这些族老宗长们在三年以后落选,或者直接就把他们的村长之位给废掉,然后重新推选——就算是这些族老宗长们再一次当选,那就再一次推选。
反正玩黑幕操作这种手法大家都是玩惯了的,也不见得这些族老宗长们就一定能把地方控制的死死的。
他们要是真有那个本事,崇祯皇帝之前玩移民实边的时候就已经闹出来大乱子了,还会老老实实的等着官府安排?
事情到了这一步,崇祯皇帝心中仍然不太满意:“朕闻很多地方,百姓依旧认宗法族法,常有宗老族老绕过大明律而行私刑的情况。
以后县、乡、村各级都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宗法族规是个好东西,朕也不是要让他们全部废除,但是无论是什么样儿的宗法族规,都不得违背大明律。”
这就是直接奔着断根去了——宗法族规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好东西,崇祯皇帝也没打算将之完全给废除。
但是这玩意是好东西的同时也是个坏东西,属于典型的双刃剑性质,因为宗法族规里面有很多根本就是无视了大明律的。
说的再简单一点儿,这玩意的存在除了对于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道德约束的同时还存在了滥用私刑的情况。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通奸——凡和奸,杖八十,男女同罪。《大明律》卷二十五。
虽然这杖八十真真正正打下来也会把人给打死,但是民间私下的处理办法却是直接浸了猪笼,属于在实际上违背了《大明律》。
当然,这些规定仅仅都是针对于民间的,对于官员们的处罚基本上都是在对百姓们的处罚上再罪加一等二等来量刑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律始终不受大明官员们欢迎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刑罚都是官员较之平民百姓要罪加一等二等。
等到卢象升再一次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大明律跟宗法族规的冲突,乡、村两级的设置,皇权不下乡?笑话!
PS:今天献祭《大宋猛虎》
眼下的问题,真正的根子还是出在了大明的政体结构上面——从最上面的内阁到八部再往下到各个布政使司再到县,这一条线是被崇祯皇帝牢牢握在手里面的。
但是从县再往下具体细分,乡镇这一级到村这一级的行政结构却几乎是法外之地一样,有利的朝廷政令就执行,没用的就消极对待,除非是朝廷动了真格的。
大明不断的向外移民属于崇祯皇帝关心的头等大事,自然没有人胆子长毛,敢在这件事情上跟崇祯皇帝唱反调。
可是大量的人口迁移之后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土地闲置,不仅仅是皇庄的土地出现了闲置的情况下,那些地主更是有大量的土地闲置了下来。
而崇祯皇帝自从登基之后就在不断的购入并且囤积粮食,天下最大的粮商绝不是什么徽商浙商闽商晋商,而是少府。
另一方面就是因为陈足奇搞出来的这些杂交出来的优质粮种了——通过十几年的不断摸索,农学院在陈足奇的带领下已经搞出来许多优质的粮种,粮食的产量一再增高,也就进一步的将粮价给打压了下来。
粮价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大明百姓不用担心自己吃不上饭,反而有多余的粮食拿来喂牲口酿酒,自然也就没有人会因为穷的吃不上饭而出售自己的土地。
再加上现在根本就没有赋这回事儿,又免了一应的徭役,普通百姓更不会闲的没事儿干跑去佃租土地。
虽然那些大地主在这个过程中也捞到了一些好处,但是对比起之前粮价极高的时候来说,现在的好处几乎是成倍的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跟以前一样捞好处该怎么办?当然是让粮价涨回去——想要让粮价再涨回去怎么办?当然是人为的抬高粮价!
想要抬高粮价,第一关就是朝廷那边。
崇祯皇帝肯定是不希望看到粮价上涨的,以少壮派为主导的朝堂大佬们肯定也是跟崇祯皇帝站在一条阵线上,同样不希望看到粮价上涨。
第二关就是平民百姓。
大明的百姓们更关心的是自己家能不能吃饱饭,其次才是粮价上涨之后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吃不饱肚子,粮价再高有个蛋用?
甚至于还有一部分百姓则是跟那些大地主一样,同样希望粮价能够上涨——粮价涨高之后,自己手里的粮食能够卖到更多的银子,家里的生活会更好。
还有一个很操蛋的问题,就是大明朝的百姓还没有经历过网络大爆炸,很多消息要么是听说书人说的,或者是听邻居的亲戚的七舅老爷家的三女婿的表弟的二大爷在小儿子说的,能看得懂报纸并且买报纸的普通百姓,始终还是少数中的少数。
真真假假的消息混杂在一起,而官府对于底层控制力度不足,自然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等,容易被人忽悠。
不幸中的万幸在于,崇祯皇帝自从天启七年登基之后,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让大明百姓吃饱吃好上面,百姓们再傻也能切实的体会到跟之前吃不上饭时的巨大区别。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确实有不少因为不满粮价过低的百姓被忽悠瘸了,但是再瘸也没有傻到将矛头指向朝廷和崇祯皇帝皇帝,而是指向了搞出来优化粮种的陈足奇。
再然后就是崇祯皇帝发火的原因了。
陈足奇跟袁隆平一样,这都是足以封圣的存在,搞出来高产粮食让这些人吃饱了,然后放下碗就骂?
天底下就没这样儿的道理,到哪儿也讲不通。
看多了各种狗屁倒灶的言论,没想到在大明居然也出现了这种脑残,崇祯皇帝的心情无论如何都算不上美丽:“那些戏子和说书的不是喜欢唱戏喜欢说书么,都挂到杆子上晾一晾,让他们冷静冷静,然后送到莫卧儿的金奈去开荒,让他们在那里好生反省反省。
还有这件事情背后的人,朕不管牵连到多少人,有一万就抓一万,有十万就抓十万,这种垃圾还是不要留下来的好!”
一通火发完了之后,崇祯皇帝又将目光投向了卢象升:“回头记得告诉礼部和国子监,倘若哪个读书人也有这种狗屁看法,直接夺了功名,追回一切优待并永不叙用!”
这些被人一带就跑偏的百姓还好说,那些读书人如果也被带跑偏可就操蛋的很了——放后世妥妥的就是键盘侠。
不同于后世的键盘侠们只能握着键盘,不能参与政务,大明的这些读书人里面很多却会实打实的参与政务,接触到大明的方方面面。
等到这些人进入各部甚至于内阁了,真正的可以影响到大明了,而皇帝又掉链子,那才是真正可怕的情况!
等到卢象升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又接着道:“之所以出现这样儿的问题,还是在于民智未开,人云亦云之故,若天下百姓都知书明理,又有何人可以扇动百姓?”
卢象升躬身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社学虽然已经遍地皆是,但是不识字者仍如过江之鲫,想要完全改变,只怕非一朝一夕之功。”
崇祯皇帝却嗯了一声,屈指敲着桌子道:“社学之事急不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非一朝一夕之功,朕也知道急不得。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却是眼下这事儿暴露出来的,以后倘若不将这事儿解决了,今天的事情早晚还会重演。”
卢象升依旧躬身道:“是,乡间士绅话语权仍极重,升斗小民视宗法大于国法,视宗令大于政令,畏宗老甚于父母官,一旦有人煽动,便会出现大问题。”
卢象升之前也没有想到会出现今天这一幕——顺风顺水十几年,从崇祯五年之后就几乎是海晏河靖,民间又出现了歌舞升平之象,突然出现的情况让朝堂上下都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崇祯皇帝却嘿嘿冷笑一声道:“是朕提不动刀了?还是有些人太飘了?朝廷政令不下乡的情况以后也该改改了,朕不管什么宗法族法,在朝廷律法面前,必须得为律法让道!
内阁和户部、吏部一同商议一看,看看县以下该如何设镇,置镇长以辖其下之乡,乡置乡长以辖其村,村子里面必须有村长。
一旦再次出现这样儿的问题,从村长到乡长一直追究下来,朕就不信还能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抗大明律!”
卢象升顿时蛋疼无比。
历朝历代没有人不知道皇权不下乡的坏处,也不是不想直接将行政单位直接设置到村——古人虽然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技术和科技做为支撑,但是也不见得政治眼光就比后世的人要差哪儿去。
说白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哪怕是有了科举制度,能大量的选拔出人才,想要做到人才过剩还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哪里能把这些官老爷们分配到村长这么个位置上去,更多的还是靠着里长来打理。
古代乡里小吏,春秋时八十户为一里,以有治事才能者为里正。秦汉百家为里,里置里正,也称里典、里魁。晋和南朝改称里吏。北魏、北齐、隋、唐、宋皆置,仍称里正。宋以里正、户长等督赋税;宋太宗淳化五年始令各县以一等户为里正,二等户为户长。金、元也设里正,明称里长。
这里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吏不是官!吏部也不可能将精力放在县以下的官员身上——吏部负责的是整个大明的官员,连县一级都不想管呢,还乡?
还有就是,这些里正大部分都是当地宗族里面弄出来的,自然也就会向着自己家的宗族势力,至于朝廷法令到了这些人的嘴里会怎么解读,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崇祯皇帝一提到县下面设乡,乡下面再设村的时候,卢象升才会感觉到蛋疼无比。
大明也没有这么多过剩的人才!
尤其是随着明军不断的征伐,领土面积越来越大,需要的官员数量也越来越多,就更没有多余的人才浪费到地方上去了。
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却根本就不算是什么问题:“废除里长,村长由一村之民共推之,三年一选,不合格者罢黜,合格者给与官身,归入当地布政使司管理。
至于乡长,先从各地县衙里面遴选吧,官身从九品,大诰同样适用于村长、乡长及以上各级官员。
对了,乡里同样设置乡尉,以退伍的总旗、小旗领之,乡丁也从退伍的士卒之中挑选,以守卫乡里,缉拿盗贼等事宜交给他们来办,想必也没有什么问题。”
卢象升沉吟半晌之后最终还是应了下来。
崇祯皇帝很任性,一拍脑门子就能做决定,至于中间该怎么操作,就得是内阁跟户部还有吏部来头疼。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崇祯皇帝提出来的办法也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
县衙直接对接里长的好处是垂直管理,有什么事儿可以直接到里正一级,再往下就直接到了百姓的身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县令才被称之为亲民官。
问题在出在了这一点上,里长直接面对的就是县一级,一个县得有多少个里长?县令光管理里长都忙不过来了,还用再去管其他的事情?
一旦有什么问题,光是找来这些里长,将事情吩咐下去再到执行,就已经会花掉一部分时间了,行政效率也就可想而知。
现在崇祯皇帝提出来从各级县衙里面遴选出乡长来,其实就已经省掉了很大的功夫——最起码,这些乡长不需要吏部从每年科举出来的士子里面选派。
至于村长就更好说了,哪怕第一届选出来的村长依旧是那些族老宗长,其实问题也不大,因为他们头上已经有了个直管他们的乡长。
乡长不像是县长,县长可能忙的要死,乡长盯着的就是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完全可以将大量的精力放在跟这些族老宗长们斗法上。
哪怕是斗不过他们,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运作,让这些族老宗长们在三年以后落选,或者直接就把他们的村长之位给废掉,然后重新推选——就算是这些族老宗长们再一次当选,那就再一次推选。
反正玩黑幕操作这种手法大家都是玩惯了的,也不见得这些族老宗长们就一定能把地方控制的死死的。
他们要是真有那个本事,崇祯皇帝之前玩移民实边的时候就已经闹出来大乱子了,还会老老实实的等着官府安排?
事情到了这一步,崇祯皇帝心中仍然不太满意:“朕闻很多地方,百姓依旧认宗法族法,常有宗老族老绕过大明律而行私刑的情况。
以后县、乡、村各级都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宗法族规是个好东西,朕也不是要让他们全部废除,但是无论是什么样儿的宗法族规,都不得违背大明律。”
这就是直接奔着断根去了——宗法族规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好东西,崇祯皇帝也没打算将之完全给废除。
但是这玩意是好东西的同时也是个坏东西,属于典型的双刃剑性质,因为宗法族规里面有很多根本就是无视了大明律的。
说的再简单一点儿,这玩意的存在除了对于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道德约束的同时还存在了滥用私刑的情况。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通奸——凡和奸,杖八十,男女同罪。《大明律》卷二十五。
虽然这杖八十真真正正打下来也会把人给打死,但是民间私下的处理办法却是直接浸了猪笼,属于在实际上违背了《大明律》。
当然,这些规定仅仅都是针对于民间的,对于官员们的处罚基本上都是在对百姓们的处罚上再罪加一等二等来量刑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律始终不受大明官员们欢迎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刑罚都是官员较之平民百姓要罪加一等二等。
等到卢象升再一次躬身应了之后,崇祯皇帝才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大明律跟宗法族规的冲突,乡、村两级的设置,皇权不下乡?笑话!
PS:今天献祭《大宋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