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隐藏的第二层地宫(继续九千字爆肝!!!)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啍
空地上。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
姜成谷等人下意识就是一愣。
作为一名GWY办公厅的文职人员,姜成谷在理科方面的知识可能相对有限,很多物理生物类的知识确实远远不如徐云和潘院士。
像重力梯度仪的报告。
上头那些字儿在他看来,从头到尾就跟天书似的没区别。
但若论文科...尤其是历史这块的储备量,姜成谷却足以把现场这些理工男吊起来打。啍
因此两秒不到。
姜成谷脑海中便冒出了一个可能:
“徐博士,你的意思是......”
“嘉靖皇帝的棺材里头,还存放着几颗他平时嗑的....‘仙丹’?”
徐云表情微妙的点了点头: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的。”
实话实说。啍
徐云着实没想到,会在嘉靖的棺材里发现这玩意儿。
不愧是你啊道长.....
众所周知。
大明作为华夏历史上最有热度的王朝之一,享国276年,一共传了16位皇帝。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朱家的血脉使然。
这16位皇帝或许能力各异,但基本上都有各式各样、花样百出的怪癖。
比如布衣皇帝朱元璋。啍
历史上知名的杀人狂魔,砍起人来就跟砍瓜切菜似的,果断的如同李古丁切书。
又比如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上位后的事业还算辉煌,解决了叔叔们的叛乱,对北疆地区进一步巩固,开创“仁宣之治”。
可他有个很奇怪的嗜好:
喜爱斗蛐蛐。
皇宫里找不到对手,他就微服于市井,与草民斗蟋蟀,并且少有败绩。
而且他赢了以后还老是嘲讽对手,甚至因此被人打过,但依旧乐此不疲。啍
再比如社交达人明英宗朱祁镇,这也是个顶级奇葩。
由于宣宗皇帝早逝,此君9岁时就当上皇帝了。
结果他皇帝当得不安分,非听太监御驾亲征,最终土木堡兵败被俘,沦为阶下囚。
按照正常情况,这位差不多凉了对吧?
结果没想到朱祁镇发动起了社交能力,不仅把看守变成了他的粉丝,就连首领的弟弟和他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在瓦剌娶了媳妇。
再后来杨善开挂,愣是把朱祁镇要回了大明。
被放回明朝时,瓦剌人是送了一程再送一程,十分不舍。啍
后来这位土木堡战神又发动夺门之变,再次成为皇帝。
还有明光宗朱常洛。
此君是父亲不经意间造出来的产物,从小不受父亲和后妈待见。
幸好大臣们支持,苦熬39年终于当上了皇帝。
上位后的朱常洛每天忙于政事,后妈又给安排了大批美女,身体迅速被掏空。
后妈见状便指使人给上了泻药,一晚上拉了三四十次,御厕的声音从扑通扑通变成了哗啦啦,最后是滴答滴答....
这还没完呢。啍
接着又有个大聪明进献了红丸,说它可以大补,而这玩意儿其实是铅+水银的产物。
此君吃了两粒,完事儿人直接没了——从上位到上牌位就隔了一个月。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木匠皇帝啥的。
反倒是亡国的崇祯皇帝比较正常,临走的时候身边还有个王承恩与他一同殉节。
而在大明的这些奇葩皇帝中,还有一人不得不提。
那就是嘉靖。
这位奇葩用一生的事件诠释了一件事:啍
什么叫做【天赋点全部点歪了】。
嘉靖皇帝15岁即位,他的堂哥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所以他本来拿的是骄奢淫逸,混吃等死的藩王剧本,保不齐还能造个反啥的。
结果没想到朱厚照死后无子,没有人能够继承皇位。
于是奉命拟遗诏的内阁杨廷和等人只能一边吐槽无子不行,一边从宗法、血缘的角度,选定了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作为继承人。
实话实说。
嘉靖刚上位的时候,确实展现出了很强的天赋与能力。啍
他先是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又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人,使朝政为之一新。
接着呢,又引发了大礼议礼之争。
最终的结果是嘉靖将父亲追尊为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完全掌握了皇帝的权威。
诚然。
大礼议礼促使了一批正直的大臣引退,部分佞臣乘机上位,让朝廷的水再次变浑了起来。
但单纯从嘉靖...或者皇帝角度来说,这件事说道哪儿都是赚的——自己从一个傀儡正式变成了真正的天子。
倘若嘉靖能勤勉朝政,按照他之前的手段和判断力来说,那些佞臣多半掀不起什么大浪。啍
像海瑞就曾经治安疏中评价过早期的嘉靖:
“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
但遗憾的是。
嘉靖从那以后突然就走歪了。
他先是变成了一位狂热的猫奴。
纵观华夏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包括元代清代这些外来户,没有一位皇帝对猫的热爱能和嘉靖相比。
嘉靖在皇宫中养了两千多只猫,宫里还专门设了猫儿房,由太监宫女精心伺候着猫儿房的御前名猫。啍
1560年。
嘉靖的爱猫“霜眉”去世。
他不顾群臣反对,用黄金棺椁收殓了霜眉,以极高的规格葬在万寿山北坡。
立墓碑并题名虬龙冢。
除了撸猫之外,嘉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奇葩爱好:
那就是修仙。
嘉靖对于修仙的狂热近乎痴迷,整整24年不上朝,罢工时间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啍
而修仙这玩意儿看过小说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除了修行功法之外,最常见的套路自然就是嗑‘仙丹’了。
于是乎。
嘉靖的后半辈子里几乎每天都在‘炼丹’,而且炼丹用的材料极其奇葩:
指甲盖儿、
老八餐厅里的硝石、
鸟类的粪便....啍
甚至连宫女大姨妈的血都拿来炼丹——句话可不是夸张描述哈。
嘉靖在位期间,曾经爆发过一场大变动,叫做“壬寅宫变”——这是记载在史书和百科上的宫变。
宫变的起因就是因为宫女们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才想着去勒死嘉靖。
如果不是因为两个死结套在一起没法拉紧,当时嘉靖就可以真飞升了......
而这些丹药之中,又有两个材料不必可少:
铅和水银。
因此在徐云表示嘉靖棺材里存在水银和丸状反应后,姜成谷立刻便想到了.....啍
嘉靖服用的‘仙丹’!
更关键的是......
虽然目前永陵地宫中确实充斥着大量的积水。
但在积水填充程度很高的情况下,棺椁内部的东西反而可能保持的很完整。
因为对于植物来源的载体而言。
它们最怕的是在湿气和空气都比较丰富的环境——因为很快会在微生物和氧气作用下发生腐败变质。
而如果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中或者完全被水浸没的情况下,往往因为缺乏湿度和空气(水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啍
这两个条件只要符合一个,并且长期稳定。
有机物就可以保存很久很久。
比如威尼斯的建筑都已经几百年了,埋在水下的依旧木桩没有腐烂。
还有晋祠圣母殿下木桩已经超过了900年,依然在工作。
考古学和木业行业关于这方面还有句顺口溜: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更别说‘仙丹’的外部,还有一个罐子以及嘉靖的棺木进行第二次保护保护。啍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那颗‘仙丹’的保存程度应该会.....
很高!
诚然。
这颗‘仙丹’绝不可能是真正的仙丹,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
但它对分析古代皇帝修道的‘文化’却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大家都知道古代很多皇帝喜欢修仙,喜欢嗑铅和水银,但他们吃的药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在此之前无人能够回答。啍
即便是国家博物馆,此前也从未有过‘仙丹’的标本。
所以毫无疑问。
这是一项研究价值和话题性都很高的发现,公开出去必然会引起很高的话题讨论度。
想到这里。
姜成谷不由抬起眼皮,再对徐云问道:
“徐博士,重力梯度仪能检测到‘仙丹’的完整程度吗?”
徐云挥动了两下手上的报告,轻轻摇了摇头,对姜成谷解释道:啍
“说实话...很难,毕竟重力梯度仪不是透视镜,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梯度差来完成的测量。”
“比如说三厘米的仙丹,梯度仪会对按照某个精度...比如说0.01毫米进行区间的梯度差探测,然后再收集梯度差,由电脑进行分析解读——这也是为什么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无法实时掌握具体信息的原因。”
“所以我们目前只能判断出‘仙丹’的大小以及含有水银成分,至于具体是否完整....这恐怕就需要开启墓室后才能知道了。”
姜成谷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原来如此......”
想来也是。
如果重力梯度仪能够完整的分析出仙丹的保存程度......啍
那么还叫啥梯度仪啊,直接叫重力透视机得了。
随后姜成谷思索片刻,抬头看了眼天空,继续对徐云说道:
“徐博士,那么仙丹的事情就先到这儿吧,咱们继续之前的讨论——墓室内除了仙丹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发现吗?”
此时携带有重力梯度仪的无人机已经落地归位,现场看上去和普通遥感测绘无二。
所以即便是被卫星拍到地面上的画面也没什么大问题,更不可能泄密。
因此姜成谷倒也没急着让徐云把报告提交上去。
而是在现场了解起了具体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发现。啍
“除了仙丹嘛......”
徐云将报告翻了一页,看着上头的结果说道:
“除了仙丹之外,设备在高度疑似嘉靖帝棺的那具棺木内部,还扫出了一片0.068E量级的梯度差阴影。”
“这片阴影大概两个巴掌大小,梯度分布均匀,带着非常明显的纯金反应——金是重力梯度仪测绘中反馈最高的物质之一,尤其是在地宫这种环境里头。”
“另外在其余三具棺椁中,我们也分别发现了三座有纯金和宝石梯度反馈的帽子型物品。”
“所以根据协助汇总数据的超算‘SSOM’的判断......它们应该就是嘉靖的随葬帝冠,以及皇后的凤冠。”
听到金翼帝冠和凤冠这两个词。啍
姜成谷面色不变。
不过心中却隐隐松了口气。
虽然上头对于此次的永陵挖掘态度非常坚定,各种流程审批丝毫不拖沓,该给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但从消息公开后,主管部门也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一来是当年定陵惨剧的前车之鉴。
二来则是担心永陵内部的文物保存情况并不乐观——毕竟当初的定陵内部可没太多积水。
如今得知光是后殿中,便有‘仙丹’以及四具帝冠和凤冠存在的消息。啍
那么无论最终结果怎么样,至少不会出现永陵挖开后找不到重要文物的窘境了。
这显然是个好消息。
同时后殿作为嘉靖皇帝和三位皇后的棺椁所在,内部的器物除了棺材之外并不多。
因此几分钟后。
徐云便把后殿的情况介绍完毕了。
“接下来的探测情况是....哦,右配殿。”
随后徐云将目光下移,介绍起了第二个被探测的墓室:啍
“右配殿的面积大概是240平方米左右,比定陵的右配殿大了约莫20%,内部存放着不少物品。”
“这些物品大概有40%有着明显的金属梯度差,剩下的则是一些大宗物件,比如说刀剑、泥俑等等。”
“同时这些物品的位置极其无规律,朝向有横有竖,看起来应该是被积水打乱了原先的放置顺序。”
“什么?右配殿居然有东西?”
听到这句话。
刚刚赶到徐云身边的童怀军顿时一愣,连忙追问道:
“那么左配殿呢?”啍
徐云将报告又翻了一页,目光在纸上停留了十来秒,很快给出了答案:
“童教授,根据检测结果来看.....左配殿中的物件虽然不如右配殿那么多,但密度也依旧可观。”
“从梯度差上看应该也是灯具、泥俑之类的东西。”
“总之无论是左配殿还是右配殿,内部都不可能存在大量的书籍——即便是用箱子封装的也不可能。”
童怀军下意识张了张嘴。
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作为一名专业的考古研究者,他如何不清楚徐云这番话的价值?啍
此前曾经介绍过。
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中,左右配殿都是空着的。
一些人认为地宫的左右配殿是沿袭旧制,在明初是做为殉葬妃嫔的墓室使用,相当于紫禁城内廷东西六宫的设置。
于是在妃嫔殉葬被废止后。
皇陵地宫设左右配殿之制仍然延续下来,只是虚置起象征意义,实际上不存放东西。
还有一种看法则是认为配殿本就是安置随葬品的地方,定陵的左右配殿之所以是空着的,主要是因为万历下葬的太匆忙的缘故:
万历的事没办完,泰昌又没了——泰昌就是上头那位登基一个月就拉肚子加吃红丸暴毙的明光宗朱常洛......啍
两位皇帝同时要下葬,陪葬品肯定就有些不太够了。
所以万历的陪葬品肯定没有定陵预设的那么多,与其在左右配殿零散放置,不如集中在中间的殿内,把左右配殿腾出来置空。
如今看来.....
定陵左右配殿的空置原因果然是后一种,所以永陵内才有着其他陪葬品。
诚然。
徐云的探测结果确认了永陵的左配殿中不存在书籍,从而否定了左配殿中存在《永乐大典》的可能性。
但另一方面。啍
他却做到了在不开启陵墓的情况下,将一些有关皇陵的猜测进行了证实。
要知道。
由于目前只开启过定陵的原因,明清时期皇帝墓葬的很多细节都只能靠分析,没有任何实证可以参考。
某种意义上来说。
现如今的考古界其实和国内的军圈粉差不多:
军圈粉只能拿拖把当成巴特雷自我安慰,考古界也同样只能翻着书籍去猜测很多古代的信息。
而眼下有了重力梯度仪.....啍
陪葬物什么的不好说,但至少陵墓结构可以分析的出来了吧?
如果接下来能多飞几个陵墓.....
说不定考古界就能在不破坏陵寝的前提下,归类出一套权威的皇陵礼制结论!
这可着实是一个大课题,甚至可能对整个东亚文明圈产生影响——毕竟唐陵啥的也没开呢。
而就在童怀军心绪飞扬之际。
徐云又轻咳一声,继续开始了新一轮的汇报:
“另外根据检测,左右两个配殿后方的小殿中也同样存放着若干物品,具体种类依旧无法分辨。”啍
“不过这两间小殿的面积只有几平方米,所以不太可能有大型文物存在。”
说着徐云又顺手翻开了下一页,语术不变的介绍道:
“接着是中间的过道以及竖直方向的三间墓室,从结构上来.....额?”
结果说着说着。
徐云的嘴里再次发出了一声轻咦,生生止住了话头。
见此情形。
一旁的姜成谷不由精神一震,飞快的问道:啍
“徐博士,是重力梯度仪又检测到了什么新物件吗?”
说这话的时候,姜成谷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丝激动与好奇。
皇陵作为华夏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陵墓,内部的文物数量肯定不少,这是印入所有人认知里的一个观念。
因此理论上来说。
单纯比较昂贵的东西——例如说玉器啊、皇冠之类的器物,是不会让徐云如此惊讶的。
毕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嘛。
只有一些超出预认知的东西,才可能让徐云发出这种疑问。啍
比如说之前的‘仙丹’。
而这一次....徐云又发现了什么呢?
是猫咪的棺材?
奥特曼的变身棒?
还是大型的青铜器?
亦或是....传说中的《永乐大典》?
就在姜成谷疯狂脑补的时候,他的耳边忽然传来了徐云轻飘飘的一句话:啍
“额,姜处长,是几条鱼.......”
“......”
姜成谷闻言一怔。
回过神后。
他的脖子下意识有些滑稽的向前探了几厘米,原本沉稳的表情中满是愕然:
“徐博士,你说啥?”
徐云见状朝他扬了扬手中的报告,解释道:啍
“姜处长,根据重力梯度仪的检测结果,地宫的过道中最少存在着五条鱼。”
“这五条鱼最长的大概有十八厘米,最短的四五厘米,平均长度在10厘米上下。”
“另外我想收回我之前说的话,比起纯金,水中的鱼类才是反馈精度最高的东西......”
姜成谷沉默了几秒钟,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角,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可是....可是地宫里面怎么会有鱼呢?”
“这不可能的啊,任谁都不可能在皇陵里头放鱼吧?那可是皇帝的陵墓。”
“况且什么品种的鱼能在地宫的封闭条件下,从几百年前一直繁衍到现在呢......”啍
“不,还是有可能的。”
面对姜成谷连珠炮般问出的问题,一旁的翁同忽然开口了:
“皇陵里一开始显然不会有鱼——即便有也没法长期生存,因为一开始地宫内并没有积水环境。”
“但姜处长你是否想过,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外来的鱼却有可能在地宫内生存。”
姜成谷顿时一愣:
“外来的鱼?”
翁同点点头,双手对着面前的宝城比划着道:啍
“对于任何一座皇陵来说,除了选址...也就是风水宝地之外,只有两件环节最为关键。”
“一件是陵墓通道的保密工作,另一件就是排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其中排水系统针对的情况也有两类,一种是地下渗水,另一种则是外部的雨水。”
听闻此言。
饶是徐云和潘院士这种对考古不太了解的理科生,也同时点了点头。
皇陵的地宫普遍位于地下很深处,这是古代皇帝的通病。
比如说秦始皇的地宫。啍
上辈子是秦始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秦始皇陵位于地下35米深处,垂直高度上相当于11层楼那么高。
这种高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很多水井的深度,虽然陵墓所在的区域不一定有水脉,但时间一长,总是会有一些底下水沿着砂石渗入。
明十三陵也是如此。
明十三陵的平均地宫深度在25.6米,所以渗水属于必须要考虑的环节。
至于雨水就更好理解了,下雨时在地面堆积起来的雨水流入嘛。
随后翁同顿了顿,继续说道:啍
“面对可能存在的两种积水情况,大多数皇陵都设计了很有效的排水设施。”
“这些排水设施一开始效率很高,但随着时间流逝,它们便会逐渐出现功能上的问题,甚至....完全失效。”
“比如乾隆皇帝的裕陵,这座陵墓的排水设施就出现过一个40多厘米的缺破口,在94年的时候才被文物局修复。”
“因此如果永陵的排水设施出现了缺口,同时又遇上了一些洪涝....那么确实有可能出现河鱼闯入陵墓内部的情况。”
“加之地下渗水以及周期性雨水的流入,永陵内部的积水也不属于‘死水’,倘若那些石像上再生成青苔之类的植物,那么鱼类的食物来源也就有了......”
看着侃侃而谈的翁同。
姜成谷脸上最初的惊讶也渐渐平静了下来,被思索之色取代。啍
同时他的脑海中,也迅速回忆起了十三陵附近的地图。
十三陵位于昌萍区郊外,紧邻温榆河的支流东沙河,边上就是十三陵水库。
历史上的这块区域,确实经常爆发洪涝灾害。
实际上。
当初正是因为洪涝影响了两岸村舍、农田的原因,国家才在此建立了十三陵水库。
因此理论上来说。
在某次洪涝爆发的时候,有几条鱼通过永陵的排水缺口流进了地宫,似乎.....啍
也说得过去?
想到这里。
姜成谷的表情不由有些微妙。
他忽然想到了之前整理设备的时候,他还在车子的后备箱处发现了一根鱼竿,当时鱼竿的主人还说过去坑里甩几竿的话......
这就是钓鱼佬吗?
当然了。
这个消息意外归意外,在经历了早期的惊讶后,众人很快便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啍
反正就几条小鱼儿而已。
因此几分钟后。
众人便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了检测报告上。
“这几条鱼位于陵墓的过道上,另外过道中也明显检测到了一些灯盏器物的痕迹。”
徐云再次将页面翻过,几次的介绍之后,他对报告的布局也愈发熟悉了起来:
“与过道形成垂直的区域是三间墓室,居中的是中殿,接着是前殿,最后是隧道券。”
“从面积上来说三者依次减小,中殿的面积同样是240平米左右,前殿大概150平米,隧道券30平上下。”啍
隧道券。
别看这个名字看起来有些拗口,但它实际上是地宫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它是地宫的引导部分,也就是挖掘出来的沙土会从这里被运输出去。
换而言之。
隧道券的石壁,便是地宫大门的外部,性质上相当于玄关。
这部分在明朝之前叫做“提凑”,明朝之后改叫隧道券,
等到了清代又把它进一步扩展,出现了隧道券、墓道券、穿堂券、明堂券这些结构。啍
随后徐云从边上拿起一瓶怡宝润了润嗓子,又说道:
“根据探测结果显示,隧道券内部填充着大量的沙石,把入口完全封堵住了。”
“中殿和前殿里头则封存着大量的随葬品,看起来应该是珠宝之类的器物,同样被积水浸没。”
听完徐云的这番介绍。
姜成谷再次点了点头。
这次徐云没有明确提及随葬品的信息,也就是说从形状上来说,这些随葬品中应该没什么特别怪异的东西。
紧接着下一秒。啍
姜成谷忽然发现了一个情况:
此时的徐云已经汇报好了九个大小墓室的情况,但他手中的报告厚度,却还剩下.....
足足一半。
诚然。
目前的地宫还有一些信息没有完全汇报完毕,
比如说外部隧道的长度宽度、某段区域是否坍塌等等。
但即便是整条隧道全部坍塌淤堵,理论上也不至于剩下一半的厚度——毕竟这属于张子昂他们的活儿。啍
想到这里。
姜成谷的脑海中骤然划过了一道闪电,有些急促的对徐云问道:
“徐博士,莫非......”
徐云看了他一眼,意会了他的想法,并且很快点头说道:
“没错,姜处长,我们在这九个墓室所在层的下方,还发现了一个墓室。”
“一个.......”
“没有积水的墓室。”啍
...........
注:
连着四章九千字更新,明天还有!求月票!!!
“......”啍
空地上。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
姜成谷等人下意识就是一愣。
作为一名GWY办公厅的文职人员,姜成谷在理科方面的知识可能相对有限,很多物理生物类的知识确实远远不如徐云和潘院士。
像重力梯度仪的报告。
上头那些字儿在他看来,从头到尾就跟天书似的没区别。
但若论文科...尤其是历史这块的储备量,姜成谷却足以把现场这些理工男吊起来打。啍
因此两秒不到。
姜成谷脑海中便冒出了一个可能:
“徐博士,你的意思是......”
“嘉靖皇帝的棺材里头,还存放着几颗他平时嗑的....‘仙丹’?”
徐云表情微妙的点了点头: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的。”
实话实说。啍
徐云着实没想到,会在嘉靖的棺材里发现这玩意儿。
不愧是你啊道长.....
众所周知。
大明作为华夏历史上最有热度的王朝之一,享国276年,一共传了16位皇帝。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朱家的血脉使然。
这16位皇帝或许能力各异,但基本上都有各式各样、花样百出的怪癖。
比如布衣皇帝朱元璋。啍
历史上知名的杀人狂魔,砍起人来就跟砍瓜切菜似的,果断的如同李古丁切书。
又比如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上位后的事业还算辉煌,解决了叔叔们的叛乱,对北疆地区进一步巩固,开创“仁宣之治”。
可他有个很奇怪的嗜好:
喜爱斗蛐蛐。
皇宫里找不到对手,他就微服于市井,与草民斗蟋蟀,并且少有败绩。
而且他赢了以后还老是嘲讽对手,甚至因此被人打过,但依旧乐此不疲。啍
再比如社交达人明英宗朱祁镇,这也是个顶级奇葩。
由于宣宗皇帝早逝,此君9岁时就当上皇帝了。
结果他皇帝当得不安分,非听太监御驾亲征,最终土木堡兵败被俘,沦为阶下囚。
按照正常情况,这位差不多凉了对吧?
结果没想到朱祁镇发动起了社交能力,不仅把看守变成了他的粉丝,就连首领的弟弟和他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还在瓦剌娶了媳妇。
再后来杨善开挂,愣是把朱祁镇要回了大明。
被放回明朝时,瓦剌人是送了一程再送一程,十分不舍。啍
后来这位土木堡战神又发动夺门之变,再次成为皇帝。
还有明光宗朱常洛。
此君是父亲不经意间造出来的产物,从小不受父亲和后妈待见。
幸好大臣们支持,苦熬39年终于当上了皇帝。
上位后的朱常洛每天忙于政事,后妈又给安排了大批美女,身体迅速被掏空。
后妈见状便指使人给上了泻药,一晚上拉了三四十次,御厕的声音从扑通扑通变成了哗啦啦,最后是滴答滴答....
这还没完呢。啍
接着又有个大聪明进献了红丸,说它可以大补,而这玩意儿其实是铅+水银的产物。
此君吃了两粒,完事儿人直接没了——从上位到上牌位就隔了一个月。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木匠皇帝啥的。
反倒是亡国的崇祯皇帝比较正常,临走的时候身边还有个王承恩与他一同殉节。
而在大明的这些奇葩皇帝中,还有一人不得不提。
那就是嘉靖。
这位奇葩用一生的事件诠释了一件事:啍
什么叫做【天赋点全部点歪了】。
嘉靖皇帝15岁即位,他的堂哥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所以他本来拿的是骄奢淫逸,混吃等死的藩王剧本,保不齐还能造个反啥的。
结果没想到朱厚照死后无子,没有人能够继承皇位。
于是奉命拟遗诏的内阁杨廷和等人只能一边吐槽无子不行,一边从宗法、血缘的角度,选定了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作为继承人。
实话实说。
嘉靖刚上位的时候,确实展现出了很强的天赋与能力。啍
他先是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又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人,使朝政为之一新。
接着呢,又引发了大礼议礼之争。
最终的结果是嘉靖将父亲追尊为睿宗,并将神主入太庙,完全掌握了皇帝的权威。
诚然。
大礼议礼促使了一批正直的大臣引退,部分佞臣乘机上位,让朝廷的水再次变浑了起来。
但单纯从嘉靖...或者皇帝角度来说,这件事说道哪儿都是赚的——自己从一个傀儡正式变成了真正的天子。
倘若嘉靖能勤勉朝政,按照他之前的手段和判断力来说,那些佞臣多半掀不起什么大浪。啍
像海瑞就曾经治安疏中评价过早期的嘉靖:
“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
但遗憾的是。
嘉靖从那以后突然就走歪了。
他先是变成了一位狂热的猫奴。
纵观华夏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包括元代清代这些外来户,没有一位皇帝对猫的热爱能和嘉靖相比。
嘉靖在皇宫中养了两千多只猫,宫里还专门设了猫儿房,由太监宫女精心伺候着猫儿房的御前名猫。啍
1560年。
嘉靖的爱猫“霜眉”去世。
他不顾群臣反对,用黄金棺椁收殓了霜眉,以极高的规格葬在万寿山北坡。
立墓碑并题名虬龙冢。
除了撸猫之外,嘉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奇葩爱好:
那就是修仙。
嘉靖对于修仙的狂热近乎痴迷,整整24年不上朝,罢工时间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啍
而修仙这玩意儿看过小说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除了修行功法之外,最常见的套路自然就是嗑‘仙丹’了。
于是乎。
嘉靖的后半辈子里几乎每天都在‘炼丹’,而且炼丹用的材料极其奇葩:
指甲盖儿、
老八餐厅里的硝石、
鸟类的粪便....啍
甚至连宫女大姨妈的血都拿来炼丹——句话可不是夸张描述哈。
嘉靖在位期间,曾经爆发过一场大变动,叫做“壬寅宫变”——这是记载在史书和百科上的宫变。
宫变的起因就是因为宫女们忍受不了这种折磨,才想着去勒死嘉靖。
如果不是因为两个死结套在一起没法拉紧,当时嘉靖就可以真飞升了......
而这些丹药之中,又有两个材料不必可少:
铅和水银。
因此在徐云表示嘉靖棺材里存在水银和丸状反应后,姜成谷立刻便想到了.....啍
嘉靖服用的‘仙丹’!
更关键的是......
虽然目前永陵地宫中确实充斥着大量的积水。
但在积水填充程度很高的情况下,棺椁内部的东西反而可能保持的很完整。
因为对于植物来源的载体而言。
它们最怕的是在湿气和空气都比较丰富的环境——因为很快会在微生物和氧气作用下发生腐败变质。
而如果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中或者完全被水浸没的情况下,往往因为缺乏湿度和空气(水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啍
这两个条件只要符合一个,并且长期稳定。
有机物就可以保存很久很久。
比如威尼斯的建筑都已经几百年了,埋在水下的依旧木桩没有腐烂。
还有晋祠圣母殿下木桩已经超过了900年,依然在工作。
考古学和木业行业关于这方面还有句顺口溜: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
更别说‘仙丹’的外部,还有一个罐子以及嘉靖的棺木进行第二次保护保护。啍
所以从理论上分析,那颗‘仙丹’的保存程度应该会.....
很高!
诚然。
这颗‘仙丹’绝不可能是真正的仙丹,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
但它对分析古代皇帝修道的‘文化’却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
大家都知道古代很多皇帝喜欢修仙,喜欢嗑铅和水银,但他们吃的药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在此之前无人能够回答。啍
即便是国家博物馆,此前也从未有过‘仙丹’的标本。
所以毫无疑问。
这是一项研究价值和话题性都很高的发现,公开出去必然会引起很高的话题讨论度。
想到这里。
姜成谷不由抬起眼皮,再对徐云问道:
“徐博士,重力梯度仪能检测到‘仙丹’的完整程度吗?”
徐云挥动了两下手上的报告,轻轻摇了摇头,对姜成谷解释道:啍
“说实话...很难,毕竟重力梯度仪不是透视镜,它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梯度差来完成的测量。”
“比如说三厘米的仙丹,梯度仪会对按照某个精度...比如说0.01毫米进行区间的梯度差探测,然后再收集梯度差,由电脑进行分析解读——这也是为什么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无法实时掌握具体信息的原因。”
“所以我们目前只能判断出‘仙丹’的大小以及含有水银成分,至于具体是否完整....这恐怕就需要开启墓室后才能知道了。”
姜成谷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
“原来如此......”
想来也是。
如果重力梯度仪能够完整的分析出仙丹的保存程度......啍
那么还叫啥梯度仪啊,直接叫重力透视机得了。
随后姜成谷思索片刻,抬头看了眼天空,继续对徐云说道:
“徐博士,那么仙丹的事情就先到这儿吧,咱们继续之前的讨论——墓室内除了仙丹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发现吗?”
此时携带有重力梯度仪的无人机已经落地归位,现场看上去和普通遥感测绘无二。
所以即便是被卫星拍到地面上的画面也没什么大问题,更不可能泄密。
因此姜成谷倒也没急着让徐云把报告提交上去。
而是在现场了解起了具体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发现。啍
“除了仙丹嘛......”
徐云将报告翻了一页,看着上头的结果说道:
“除了仙丹之外,设备在高度疑似嘉靖帝棺的那具棺木内部,还扫出了一片0.068E量级的梯度差阴影。”
“这片阴影大概两个巴掌大小,梯度分布均匀,带着非常明显的纯金反应——金是重力梯度仪测绘中反馈最高的物质之一,尤其是在地宫这种环境里头。”
“另外在其余三具棺椁中,我们也分别发现了三座有纯金和宝石梯度反馈的帽子型物品。”
“所以根据协助汇总数据的超算‘SSOM’的判断......它们应该就是嘉靖的随葬帝冠,以及皇后的凤冠。”
听到金翼帝冠和凤冠这两个词。啍
姜成谷面色不变。
不过心中却隐隐松了口气。
虽然上头对于此次的永陵挖掘态度非常坚定,各种流程审批丝毫不拖沓,该给的支持力度也很大。
但从消息公开后,主管部门也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一来是当年定陵惨剧的前车之鉴。
二来则是担心永陵内部的文物保存情况并不乐观——毕竟当初的定陵内部可没太多积水。
如今得知光是后殿中,便有‘仙丹’以及四具帝冠和凤冠存在的消息。啍
那么无论最终结果怎么样,至少不会出现永陵挖开后找不到重要文物的窘境了。
这显然是个好消息。
同时后殿作为嘉靖皇帝和三位皇后的棺椁所在,内部的器物除了棺材之外并不多。
因此几分钟后。
徐云便把后殿的情况介绍完毕了。
“接下来的探测情况是....哦,右配殿。”
随后徐云将目光下移,介绍起了第二个被探测的墓室:啍
“右配殿的面积大概是240平方米左右,比定陵的右配殿大了约莫20%,内部存放着不少物品。”
“这些物品大概有40%有着明显的金属梯度差,剩下的则是一些大宗物件,比如说刀剑、泥俑等等。”
“同时这些物品的位置极其无规律,朝向有横有竖,看起来应该是被积水打乱了原先的放置顺序。”
“什么?右配殿居然有东西?”
听到这句话。
刚刚赶到徐云身边的童怀军顿时一愣,连忙追问道:
“那么左配殿呢?”啍
徐云将报告又翻了一页,目光在纸上停留了十来秒,很快给出了答案:
“童教授,根据检测结果来看.....左配殿中的物件虽然不如右配殿那么多,但密度也依旧可观。”
“从梯度差上看应该也是灯具、泥俑之类的东西。”
“总之无论是左配殿还是右配殿,内部都不可能存在大量的书籍——即便是用箱子封装的也不可能。”
童怀军下意识张了张嘴。
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作为一名专业的考古研究者,他如何不清楚徐云这番话的价值?啍
此前曾经介绍过。
万历皇帝的定陵地宫中,左右配殿都是空着的。
一些人认为地宫的左右配殿是沿袭旧制,在明初是做为殉葬妃嫔的墓室使用,相当于紫禁城内廷东西六宫的设置。
于是在妃嫔殉葬被废止后。
皇陵地宫设左右配殿之制仍然延续下来,只是虚置起象征意义,实际上不存放东西。
还有一种看法则是认为配殿本就是安置随葬品的地方,定陵的左右配殿之所以是空着的,主要是因为万历下葬的太匆忙的缘故:
万历的事没办完,泰昌又没了——泰昌就是上头那位登基一个月就拉肚子加吃红丸暴毙的明光宗朱常洛......啍
两位皇帝同时要下葬,陪葬品肯定就有些不太够了。
所以万历的陪葬品肯定没有定陵预设的那么多,与其在左右配殿零散放置,不如集中在中间的殿内,把左右配殿腾出来置空。
如今看来.....
定陵左右配殿的空置原因果然是后一种,所以永陵内才有着其他陪葬品。
诚然。
徐云的探测结果确认了永陵的左配殿中不存在书籍,从而否定了左配殿中存在《永乐大典》的可能性。
但另一方面。啍
他却做到了在不开启陵墓的情况下,将一些有关皇陵的猜测进行了证实。
要知道。
由于目前只开启过定陵的原因,明清时期皇帝墓葬的很多细节都只能靠分析,没有任何实证可以参考。
某种意义上来说。
现如今的考古界其实和国内的军圈粉差不多:
军圈粉只能拿拖把当成巴特雷自我安慰,考古界也同样只能翻着书籍去猜测很多古代的信息。
而眼下有了重力梯度仪.....啍
陪葬物什么的不好说,但至少陵墓结构可以分析的出来了吧?
如果接下来能多飞几个陵墓.....
说不定考古界就能在不破坏陵寝的前提下,归类出一套权威的皇陵礼制结论!
这可着实是一个大课题,甚至可能对整个东亚文明圈产生影响——毕竟唐陵啥的也没开呢。
而就在童怀军心绪飞扬之际。
徐云又轻咳一声,继续开始了新一轮的汇报:
“另外根据检测,左右两个配殿后方的小殿中也同样存放着若干物品,具体种类依旧无法分辨。”啍
“不过这两间小殿的面积只有几平方米,所以不太可能有大型文物存在。”
说着徐云又顺手翻开了下一页,语术不变的介绍道:
“接着是中间的过道以及竖直方向的三间墓室,从结构上来.....额?”
结果说着说着。
徐云的嘴里再次发出了一声轻咦,生生止住了话头。
见此情形。
一旁的姜成谷不由精神一震,飞快的问道:啍
“徐博士,是重力梯度仪又检测到了什么新物件吗?”
说这话的时候,姜成谷的语气中还带着一丝激动与好奇。
皇陵作为华夏古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陵墓,内部的文物数量肯定不少,这是印入所有人认知里的一个观念。
因此理论上来说。
单纯比较昂贵的东西——例如说玉器啊、皇冠之类的器物,是不会让徐云如此惊讶的。
毕竟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嘛。
只有一些超出预认知的东西,才可能让徐云发出这种疑问。啍
比如说之前的‘仙丹’。
而这一次....徐云又发现了什么呢?
是猫咪的棺材?
奥特曼的变身棒?
还是大型的青铜器?
亦或是....传说中的《永乐大典》?
就在姜成谷疯狂脑补的时候,他的耳边忽然传来了徐云轻飘飘的一句话:啍
“额,姜处长,是几条鱼.......”
“......”
姜成谷闻言一怔。
回过神后。
他的脖子下意识有些滑稽的向前探了几厘米,原本沉稳的表情中满是愕然:
“徐博士,你说啥?”
徐云见状朝他扬了扬手中的报告,解释道:啍
“姜处长,根据重力梯度仪的检测结果,地宫的过道中最少存在着五条鱼。”
“这五条鱼最长的大概有十八厘米,最短的四五厘米,平均长度在10厘米上下。”
“另外我想收回我之前说的话,比起纯金,水中的鱼类才是反馈精度最高的东西......”
姜成谷沉默了几秒钟,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角,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可是....可是地宫里面怎么会有鱼呢?”
“这不可能的啊,任谁都不可能在皇陵里头放鱼吧?那可是皇帝的陵墓。”
“况且什么品种的鱼能在地宫的封闭条件下,从几百年前一直繁衍到现在呢......”啍
“不,还是有可能的。”
面对姜成谷连珠炮般问出的问题,一旁的翁同忽然开口了:
“皇陵里一开始显然不会有鱼——即便有也没法长期生存,因为一开始地宫内并没有积水环境。”
“但姜处长你是否想过,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外来的鱼却有可能在地宫内生存。”
姜成谷顿时一愣:
“外来的鱼?”
翁同点点头,双手对着面前的宝城比划着道:啍
“对于任何一座皇陵来说,除了选址...也就是风水宝地之外,只有两件环节最为关键。”
“一件是陵墓通道的保密工作,另一件就是排水系统的设计问题。”
“其中排水系统针对的情况也有两类,一种是地下渗水,另一种则是外部的雨水。”
听闻此言。
饶是徐云和潘院士这种对考古不太了解的理科生,也同时点了点头。
皇陵的地宫普遍位于地下很深处,这是古代皇帝的通病。
比如说秦始皇的地宫。啍
上辈子是秦始皇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秦始皇陵位于地下35米深处,垂直高度上相当于11层楼那么高。
这种高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很多水井的深度,虽然陵墓所在的区域不一定有水脉,但时间一长,总是会有一些底下水沿着砂石渗入。
明十三陵也是如此。
明十三陵的平均地宫深度在25.6米,所以渗水属于必须要考虑的环节。
至于雨水就更好理解了,下雨时在地面堆积起来的雨水流入嘛。
随后翁同顿了顿,继续说道:啍
“面对可能存在的两种积水情况,大多数皇陵都设计了很有效的排水设施。”
“这些排水设施一开始效率很高,但随着时间流逝,它们便会逐渐出现功能上的问题,甚至....完全失效。”
“比如乾隆皇帝的裕陵,这座陵墓的排水设施就出现过一个40多厘米的缺破口,在94年的时候才被文物局修复。”
“因此如果永陵的排水设施出现了缺口,同时又遇上了一些洪涝....那么确实有可能出现河鱼闯入陵墓内部的情况。”
“加之地下渗水以及周期性雨水的流入,永陵内部的积水也不属于‘死水’,倘若那些石像上再生成青苔之类的植物,那么鱼类的食物来源也就有了......”
看着侃侃而谈的翁同。
姜成谷脸上最初的惊讶也渐渐平静了下来,被思索之色取代。啍
同时他的脑海中,也迅速回忆起了十三陵附近的地图。
十三陵位于昌萍区郊外,紧邻温榆河的支流东沙河,边上就是十三陵水库。
历史上的这块区域,确实经常爆发洪涝灾害。
实际上。
当初正是因为洪涝影响了两岸村舍、农田的原因,国家才在此建立了十三陵水库。
因此理论上来说。
在某次洪涝爆发的时候,有几条鱼通过永陵的排水缺口流进了地宫,似乎.....啍
也说得过去?
想到这里。
姜成谷的表情不由有些微妙。
他忽然想到了之前整理设备的时候,他还在车子的后备箱处发现了一根鱼竿,当时鱼竿的主人还说过去坑里甩几竿的话......
这就是钓鱼佬吗?
当然了。
这个消息意外归意外,在经历了早期的惊讶后,众人很快便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啍
反正就几条小鱼儿而已。
因此几分钟后。
众人便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了检测报告上。
“这几条鱼位于陵墓的过道上,另外过道中也明显检测到了一些灯盏器物的痕迹。”
徐云再次将页面翻过,几次的介绍之后,他对报告的布局也愈发熟悉了起来:
“与过道形成垂直的区域是三间墓室,居中的是中殿,接着是前殿,最后是隧道券。”
“从面积上来说三者依次减小,中殿的面积同样是240平米左右,前殿大概150平米,隧道券30平上下。”啍
隧道券。
别看这个名字看起来有些拗口,但它实际上是地宫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它是地宫的引导部分,也就是挖掘出来的沙土会从这里被运输出去。
换而言之。
隧道券的石壁,便是地宫大门的外部,性质上相当于玄关。
这部分在明朝之前叫做“提凑”,明朝之后改叫隧道券,
等到了清代又把它进一步扩展,出现了隧道券、墓道券、穿堂券、明堂券这些结构。啍
随后徐云从边上拿起一瓶怡宝润了润嗓子,又说道:
“根据探测结果显示,隧道券内部填充着大量的沙石,把入口完全封堵住了。”
“中殿和前殿里头则封存着大量的随葬品,看起来应该是珠宝之类的器物,同样被积水浸没。”
听完徐云的这番介绍。
姜成谷再次点了点头。
这次徐云没有明确提及随葬品的信息,也就是说从形状上来说,这些随葬品中应该没什么特别怪异的东西。
紧接着下一秒。啍
姜成谷忽然发现了一个情况:
此时的徐云已经汇报好了九个大小墓室的情况,但他手中的报告厚度,却还剩下.....
足足一半。
诚然。
目前的地宫还有一些信息没有完全汇报完毕,
比如说外部隧道的长度宽度、某段区域是否坍塌等等。
但即便是整条隧道全部坍塌淤堵,理论上也不至于剩下一半的厚度——毕竟这属于张子昂他们的活儿。啍
想到这里。
姜成谷的脑海中骤然划过了一道闪电,有些急促的对徐云问道:
“徐博士,莫非......”
徐云看了他一眼,意会了他的想法,并且很快点头说道:
“没错,姜处长,我们在这九个墓室所在层的下方,还发现了一个墓室。”
“一个.......”
“没有积水的墓室。”啍
...........
注:
连着四章九千字更新,明天还有!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