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见:英雄豪侠两相得!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年底事情太多,一直忙一直忙一直忙,一直到上周才能坐下来,然后……我发现,悲剧了。
放了太久,我现在卡文了……努力恢复当中,先写几篇孔见热热手吧……对不起诸位,我尽量补……
~~~~~~~~~~~~~~~~
王侍中智兴,初授徐方节制,武略英特,有命世之誉。幕府旣开,所辟皆是名士。一旦,从事于使院会饮,与宾朋赋诗,顷之,达于王,王乃召护军俱至。从事因屏去翰墨,但以杯盘迎接。良久,问之曰:「适闻判官与诸贤作诗,何得见某而罢?」遽令却取笔砚,复以彩笺数十幅散于座。众宾相顾迟疑。将俟行觞举乐,复曰:「本来欲观制作,非以饮酒为意。」时小吏亦以笺翰置于王公之前,从事礼为揖。王公曰:「前某以韬略发迹,未尝留心章句。今日陪奉英髦,不免亦陈愚恳。」遂乃引纸援毫,顷刻而就,云:「平生弓剑自相随,刚被郎官遣作诗。江南花柳从君咏,塞北烟尘我自知。」四座览之,惊叹无已。时文人张祜亦预此筵,监军谓之曰:「观兹盛事,岂得无言?」祜即席为诗以献,云:「十年受命镇方隅,孝节忠规两有余。谁信将坛嘉政外,李陵章句右军书。」王公览之笑曰:「襃饰之词,可谓过当矣。」左右或言曰:「书生之徒,务为谄佞。」王公叱之曰:「有人道我恶,汝辈又肯否?张秀才海内知名,篇什岂易得?天下人间,且以为王智兴乐善矣。」留驻数月,赠行以绢千匹。
~~~~我是信达雅的分割线~~~~~
王智兴委员曾经当过淮海省第一书记兼淮海军分区政委,那时,他就表现的非常优秀,人人都说,他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他(虽然出身行伍,却很尊重知识分子)选用的身边的工作人员里面,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化人。
有一天,他的副手喊了一群朋友聚会,大家喝喝酒,写写诗,其乐也融融。王智兴知道了,就带着警卫班的人来(参加)。副手听说他来,就把笔墨都撤掉了,只留着酒菜。
王智兴入席后,坐下来和大家喝了一会,就温和的问大家说,我听说,你们刚才在写诗啊,怎么看见我就不写了呢?就吩咐人把笔砚重新放上来,又拿了纸,散到各席上,说,大家写,放手写!但宾客们都迟疑的互相看着,尽管王智兴说,我来又不是为了喝酒,就是想看看大家的创作啊!席上仍然静悄悄的。
看到这种情况,他的副手就站起来,笑着对王智兴说,今天,我们还是先共同欣赏一下您的大作吧!
先前,服务人员在散发笔墨纸砚的时候,给王智兴面前也放了一份。这时,王智兴就边笑边说,我呢,是从刀把子上起身的,没在笔杆子上用过功夫,今天这么多文化人在这里,我可要献丑了啊!就亲笔写了一首诗,说:
我这辈子啊,身上只带着弓和剑,可今天在这里哟,你们却让我写诗。江南的花草柳木啊,随你们写去吧,我熟悉的事情哟,只有北方的大漠与战场!
看到这首诗,大家都很惊讶,交口称赞。当时,名诗人张祜也在席上,监军说,有幸参与这样的盛事,怎么能不写点东西纪念一下呢?于是,张祜就当场写了一首诗,说:
您奉了皇帝的命令,镇守徐州,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您忠孝双全,名扬四海,但有谁知道,您除了出色的管理才能外,居然还有李陵一样的诗才,和王羲之一样的书法呢?
王智兴看了后,笑着说,张老师这个夸得太过分了,这是骂我啊!这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听到他这样说)身边的警卫班里就有人发了怒,说,你们这些书生,就会瞎拍胡拍!结果,王智兴立刻就拉下脸来,说,那要是有人说我不好,难道你们就高兴了?张老师那是海内知名的大文化人,他的作品,你们也配批评吗?!就邀请张祜住下来,在淮海省省会徐州(今淮海地区中心城市徐州)玩了几个月,还送了他上千匹好布呢!
~~~~我是好久不见但仍然渊博如初的分割线~~~~~
王智兴出身贫微,他本来是徐州牙兵,在中唐以后各种各样的互相攻杀各种各样的自说自话当中,他从为自己的长官报仇开始,一路转转转最后居然转成了徐州节度使。在这个过程中,他肯定没什么机会去读书的,所以,他的从事才会在听说他来参加酒宴的时候,主动撤掉笔砚。其它与会人员后面又会在他主动邀请时,仍然犹豫到底该不该写诗。这,和王安国的朋友们当着韩岗面就突然都不懂作诗了是一样的道理。
王智兴这人,谈不上有什么历史地位,他只是安史乱后那百来年里无数割据地方的军阀之一,没作什么好事,但也没作什么特别出挑特别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恶事,他就和其它军阀一样,乘时而起,割据了一块地方后,就心满意足的躺上来,打算好好的犒劳一下,用各种他能想到的最顶尖的享受,来为自己辛苦的前半生好好补偿一下。后人评其以“卒伍庸材恣睢于徐”八字,算很中肯,倒是这故事中的张祜,值得特别介绍一下。
和王智兴算不上第一流的武将或者说军阀一样,张祜这个人,也不能算是第一流的诗人。但,他晚年的一出轶事倒是保证了他的历史地位:只要是正经研究中国侠义文学史的人,就一定不会绕开他。
当初,张祜与崔涯交好,两人下第后,就在江淮一带游荡,到处喝酒,打架,交结豪士,江湖人称“张大侠”而不名之。再后来,张祜有了一些身家(不知道包不包括那一千匹徐州布),不再出门。
某天,有人上门拜访,形容英武,腰里挂着剑,手里提着一个袋子,还在不往向外渗血。他问说,请问,张大侠在家吗?张祜说,我就是,您那位?来人高兴的说,我有一个仇人,追杀了十年,今天终于杀掉了他,我高兴啊!就举起袋子,指着说,这就是他的脑袋!
张祜一向喜欢结交这些人,就安排酒宴,两人坐下来对着喝酒,谈说江湖杀人之事。讲到入港处,那人说,从这里有三里多路的地方,有一条好汉,我如果能够报答他,那生平恩怨就全部结清了。我听说张大侠义薄云天,如果能够送我十来万,让我了却生前事,则从此为君效力,不惜身后名。张祜说,好!当即就送了他十来万,那人高兴的说,不愧是张大侠!就留下人头,说,我去报恩,天明前回来。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望穿秋水的张祜怎么也等不回来人,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是一颗猪头,才知道自己上了大当,长叹不已,从此,就再不复为游侠事啦!
年底事情太多,一直忙一直忙一直忙,一直到上周才能坐下来,然后……我发现,悲剧了。
放了太久,我现在卡文了……努力恢复当中,先写几篇孔见热热手吧……对不起诸位,我尽量补……
~~~~~~~~~~~~~~~~
王侍中智兴,初授徐方节制,武略英特,有命世之誉。幕府旣开,所辟皆是名士。一旦,从事于使院会饮,与宾朋赋诗,顷之,达于王,王乃召护军俱至。从事因屏去翰墨,但以杯盘迎接。良久,问之曰:「适闻判官与诸贤作诗,何得见某而罢?」遽令却取笔砚,复以彩笺数十幅散于座。众宾相顾迟疑。将俟行觞举乐,复曰:「本来欲观制作,非以饮酒为意。」时小吏亦以笺翰置于王公之前,从事礼为揖。王公曰:「前某以韬略发迹,未尝留心章句。今日陪奉英髦,不免亦陈愚恳。」遂乃引纸援毫,顷刻而就,云:「平生弓剑自相随,刚被郎官遣作诗。江南花柳从君咏,塞北烟尘我自知。」四座览之,惊叹无已。时文人张祜亦预此筵,监军谓之曰:「观兹盛事,岂得无言?」祜即席为诗以献,云:「十年受命镇方隅,孝节忠规两有余。谁信将坛嘉政外,李陵章句右军书。」王公览之笑曰:「襃饰之词,可谓过当矣。」左右或言曰:「书生之徒,务为谄佞。」王公叱之曰:「有人道我恶,汝辈又肯否?张秀才海内知名,篇什岂易得?天下人间,且以为王智兴乐善矣。」留驻数月,赠行以绢千匹。
~~~~我是信达雅的分割线~~~~~
王智兴委员曾经当过淮海省第一书记兼淮海军分区政委,那时,他就表现的非常优秀,人人都说,他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责任。他(虽然出身行伍,却很尊重知识分子)选用的身边的工作人员里面,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化人。
有一天,他的副手喊了一群朋友聚会,大家喝喝酒,写写诗,其乐也融融。王智兴知道了,就带着警卫班的人来(参加)。副手听说他来,就把笔墨都撤掉了,只留着酒菜。
王智兴入席后,坐下来和大家喝了一会,就温和的问大家说,我听说,你们刚才在写诗啊,怎么看见我就不写了呢?就吩咐人把笔砚重新放上来,又拿了纸,散到各席上,说,大家写,放手写!但宾客们都迟疑的互相看着,尽管王智兴说,我来又不是为了喝酒,就是想看看大家的创作啊!席上仍然静悄悄的。
看到这种情况,他的副手就站起来,笑着对王智兴说,今天,我们还是先共同欣赏一下您的大作吧!
先前,服务人员在散发笔墨纸砚的时候,给王智兴面前也放了一份。这时,王智兴就边笑边说,我呢,是从刀把子上起身的,没在笔杆子上用过功夫,今天这么多文化人在这里,我可要献丑了啊!就亲笔写了一首诗,说:
我这辈子啊,身上只带着弓和剑,可今天在这里哟,你们却让我写诗。江南的花草柳木啊,随你们写去吧,我熟悉的事情哟,只有北方的大漠与战场!
看到这首诗,大家都很惊讶,交口称赞。当时,名诗人张祜也在席上,监军说,有幸参与这样的盛事,怎么能不写点东西纪念一下呢?于是,张祜就当场写了一首诗,说:
您奉了皇帝的命令,镇守徐州,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您忠孝双全,名扬四海,但有谁知道,您除了出色的管理才能外,居然还有李陵一样的诗才,和王羲之一样的书法呢?
王智兴看了后,笑着说,张老师这个夸得太过分了,这是骂我啊!这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听到他这样说)身边的警卫班里就有人发了怒,说,你们这些书生,就会瞎拍胡拍!结果,王智兴立刻就拉下脸来,说,那要是有人说我不好,难道你们就高兴了?张老师那是海内知名的大文化人,他的作品,你们也配批评吗?!就邀请张祜住下来,在淮海省省会徐州(今淮海地区中心城市徐州)玩了几个月,还送了他上千匹好布呢!
~~~~我是好久不见但仍然渊博如初的分割线~~~~~
王智兴出身贫微,他本来是徐州牙兵,在中唐以后各种各样的互相攻杀各种各样的自说自话当中,他从为自己的长官报仇开始,一路转转转最后居然转成了徐州节度使。在这个过程中,他肯定没什么机会去读书的,所以,他的从事才会在听说他来参加酒宴的时候,主动撤掉笔砚。其它与会人员后面又会在他主动邀请时,仍然犹豫到底该不该写诗。这,和王安国的朋友们当着韩岗面就突然都不懂作诗了是一样的道理。
王智兴这人,谈不上有什么历史地位,他只是安史乱后那百来年里无数割据地方的军阀之一,没作什么好事,但也没作什么特别出挑特别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恶事,他就和其它军阀一样,乘时而起,割据了一块地方后,就心满意足的躺上来,打算好好的犒劳一下,用各种他能想到的最顶尖的享受,来为自己辛苦的前半生好好补偿一下。后人评其以“卒伍庸材恣睢于徐”八字,算很中肯,倒是这故事中的张祜,值得特别介绍一下。
和王智兴算不上第一流的武将或者说军阀一样,张祜这个人,也不能算是第一流的诗人。但,他晚年的一出轶事倒是保证了他的历史地位:只要是正经研究中国侠义文学史的人,就一定不会绕开他。
当初,张祜与崔涯交好,两人下第后,就在江淮一带游荡,到处喝酒,打架,交结豪士,江湖人称“张大侠”而不名之。再后来,张祜有了一些身家(不知道包不包括那一千匹徐州布),不再出门。
某天,有人上门拜访,形容英武,腰里挂着剑,手里提着一个袋子,还在不往向外渗血。他问说,请问,张大侠在家吗?张祜说,我就是,您那位?来人高兴的说,我有一个仇人,追杀了十年,今天终于杀掉了他,我高兴啊!就举起袋子,指着说,这就是他的脑袋!
张祜一向喜欢结交这些人,就安排酒宴,两人坐下来对着喝酒,谈说江湖杀人之事。讲到入港处,那人说,从这里有三里多路的地方,有一条好汉,我如果能够报答他,那生平恩怨就全部结清了。我听说张大侠义薄云天,如果能够送我十来万,让我了却生前事,则从此为君效力,不惜身后名。张祜说,好!当即就送了他十来万,那人高兴的说,不愧是张大侠!就留下人头,说,我去报恩,天明前回来。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望穿秋水的张祜怎么也等不回来人,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是一颗猪头,才知道自己上了大当,长叹不已,从此,就再不复为游侠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