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病,要疗愈(4)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当然相信有天赋、才华一说,但那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天赋和才华这类东西如果后天不加以打磨,往往并不长久,就像王安石《伤仲永》里面的那个五岁神童方仲永,不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最后只能“泯然众人矣”。相比天赋、才华我更信奉10000小时的天才理论--一个人如果想要在一个领域成为最出色的人或者大师级的人物,必须至少投入10000个小时才行。10000小时代表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也代表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村上春树这样谈自己写小说的事情:
“值得庆幸的是,集中力和耐力与才能不同,可以通过训练于后天获得,可以不断提升其资质。只要每天坐在书桌前,训练将意识倾注于一点,自然就能掌握。这同前面写过的强化肌肉的做法十分相似。每天不间断地写作,集中意识去工作,这些非做不可--将这样的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给身体系统,让它牢牢地记住,再悄悄移动刻度,一点一点将极限值向上提升,注意不让身体发觉。这跟每天坚持慢跑,强化肌肉,逐步打造出跑步者的体型,乃是异曲同工。给它刺激、持续。再给它刺激持续。这一过程当然需要耐心,不过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他还谈到优秀的侦探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曾在私信中说过的话:“哪怕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这是一种对他来说必不可少的日常训练。
无独有偶,台湾畅销书作家吴淡如也有类似的经历。某一天和恩师林清玄聊写作的事情。那时她还只是一个小编辑,也写了几本书,但是怎么写都不畅销。林清玄听了,诚恳地说:自己每天都会写三千字,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听了老师的话,吴淡如开始每天至少写两千字,即便写不出自己想写的东西来,那就写一些无聊的消息稿或者整理访问稿。后来她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她说:“日积月累,是笨功夫,但也是最聪明的事。”
只要有心,愿意花心力,跟随时间累积力量,任何技能经过反复练习,持续地努力,一定都能掌握。一个人对一项技能的掌握程度跟他的努力程度和思辨能力成正比。
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很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还和她聊天说笑,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看着看着,雕塑美女竟活了,变成了真的,并娶她为妻。
这个故事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揭示了一条心理学: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正能量,能改变人的行为。这种效应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和管理领域,比如,当一个老师喜欢一个学生,并认为他有价值,有潜能,给他很多正面评价时,这个学生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这就是那些获得家长、老师很多表扬的学生会变得更优秀的原因之一。领导管理员工时,给员工正面的评价和期待,员工往往会工作得更努力,更出色,也是这个原因。
我觉得“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应用在一切学习上,增加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行动。
就拿如何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来举例吧。首先你要真心喜欢阅读和写作,也就是你要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假如你是皮格马利翁,首先,要爱你的雕塑。其次,你愿意在爱它这事情上行动(多花时间)。因为感兴趣你才愿意去行动,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件事上,因为你花了许多时间在这件事上,你才会获得进步,有所提高,这反过来会增加你的兴趣。“兴趣”和“行动”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做一件事,兴趣带来的热情只是最初的火种,想要形成燎原之势还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投入,因为投入之后你会收获“干得好”,这种成就感会激发你继续努力。人是因为把一件事情干得越来越好才越来越有兴趣的,并不是单单对什么感兴趣才干得好的。你多读多写就会因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进步获得成就感,这会促进你继续多读多写。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兴趣和行动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这跟谈恋爱一个样。你因为喜欢他(她),所以愿意花时间和他(她)在一起,随着付出得越多,对方给你的回应越多,你就会越喜欢他(她)。说到底,人是一种会爱上为自己付出的生物。这付出的内容包含时间、精力、劳动、金钱、感情……
一个人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在这件事情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会把这件事干得越来越出色,超过大多数人。
熟能生巧常有,而出奇制胜不常有
我有个女朋友驾照拿了一年半,把车开到那个方方正正的停车位对她来说绝非易事,和她开车出去,停车时经常要下车,负责做手势喊“倒……倒……好……再过来一点……”之类的体力活。
开车进入地下停车库时恰当地停在那个取票或者取卡机前,对她来说也是一大难题(不是太远手臂够不着,取不到票,就是太近差一点撞上去)。后来某一天,她忽然把车稳稳当当、分毫不差地停在取票机前,车窗户刚刚好对着那张吐票的口,真是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于是她兴奋地说:“噢,你也在这里吗?”
熟悉她的我知道她是如何成功做到这一点的,当然不是什么好狗运,也不是出奇制胜,而是因为熟能生巧。她考了驾照之后没有买车,因为买不起车。那时,她的男朋友是个有车的主,于是经常借男朋友的车练习。与男朋友分手之后,她自己时常租车开,有的时候载着我们出去玩,有的时候自驾回老家。开得多了,她自然熟能生巧了,常常有人赞她车开得好。现在她新交了男朋友,连她未来的公公(坐过她开的车)都夸她车开得好。与那些考了驾照依然不会开车的人比起来,我这个女朋友真的还蛮厉害的。
有个女同事的姐夫因为喜欢做饭,又下班早,于是天天下班以后回家为全家人做第二天的便当。我观察女同事的便当发现,原先她姐夫切的土豆丝只能称为土豆条,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切土豆丝的功力日益精进,现在已经丝丝分明,根根纤细均匀。那个女同事说:“我姐夫现在的土豆丝不仅切得又细又匀,还切得相当的快。我站在旁边看着他切,忍不住发出感叹:神厨啊!”
我想到令我佩服的台湾艺人蔡依林。她长得不漂亮,身材很一般,歌唱得也马马虎虎,智商和普通人差不多,如果她没有化妆,没有后来的丰胸塑形,皮肤保养,她站在人群中就是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但是她居然红了十多年,这真他妈励志啊!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非常努力和勤奋,一直挑战自己的极限。她学习跳舞,学习音乐,努力瘦身,保持体重。她会讲流利的英文,能用20秒换装,会做美甲,还出了两本书,一本谈学习英文,一本谈瘦身。原本四肢僵硬,跳舞会“同手同脚”的她经过刻苦学习和努力训练,不仅会鞍马、吊环等体操,还会跳折手舞、彩带舞、钢管舞等舞蹈,不单单只是完成舞蹈动作,还跳得流畅优美,舞姿动人,创新奇巧。在演唱会上看她的表演,歌迷都会大呼来得值得。她说:“每个人都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是要看你有没有心。”
韩愈在《马说》里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同样,世有熟能生巧,然后有出奇制胜。熟能生巧常有,而出奇制胜不常有。
这有什么用?
那些年,因为没用而夭折的爱好。
小时候我喜欢种植花花草草,经常上完课回到家在院子里施肥忙得不亦乐乎,还看了许多“看图识植物名”的书,懂得分辨月季和玫瑰,通过闻花香就知道是茉莉开了,还是栀子花开了,还懂得扦插技巧,我妈当时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这有什么用?别搞那些没用的!
小时候我也喜欢看书,天天捧着各种国内外小说、诗歌在看,看得天昏地暗,废寝忘食,还做读书笔记,偶尔心血来潮还写几行诗歌,我妈又说:这有什么用?别搞那些没用的!
中学有段时间,我很迷恋十字绣,看到同学绣的钥匙挂坠很美,也买了材料回来自己来做,费了很多心力绣了两字鸳鸯,我妈还是那句话:这有什么用?
我小学有个女同学很喜欢手工编织,不仅会用毛线织出各种好看的围巾图案,还用各种彩线编出好看的手链,大家都很喜欢和她交朋友,因为她会送这些漂亮的编织品给朋友当六一礼物或者生日礼物。但是后来因为她妈说:这有什么用,好好学习!于是她就放弃了喜欢的编织。
我有个初中同学他想学弹吉他,他自己买了一把吉他在家练习的时候,他爸就问:这有什么用?后来他因为多花了时间在练习吉他上,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其实,只是下降了一点,他爸就勃然大怒,砸了他的吉他,还骂他,玩物丧志!
相比这位同学的遭遇,我还是很庆幸的。我妈既没有砸了我的花盆,撕了我的书,也没有把我的十字绣给扔掉,只是对自己的女儿表达出“恨铁不成钢”的气愤与无奈。所以我能偷偷摸摸地保持着自己的阅读兴趣,至今毫无压力,光明正大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相信有很多人少年时期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学校要求报名参加奥数班、奥数竞赛或者物理班、物理竞赛,如果获奖了,中考、高考有加分之类的,父母一定会积极让你报名,觉得这个很有用。但是像养花、读小说、绣十字绣,做编织、学吉他之类的事情就会被父母认为没有用,过分的父母就像我同学的那个父亲以没有用,浪费时间,荒废学业为由大力阻止并破坏我们从事这些活动。
我们所有的兴趣爱好就在父母“这有什么用?”“学习是最重要的,不要耽误学习!”“那有什么用,不要玩物丧志!”的斥责和勒令声中夭折了,消失了,我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于是,我们就像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沈佳宜说的那句台词:“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青春期的中国孩子,学习就是生活的一切,生活中除了学习什么都没有。再长大一点,参加工作后,发现生活中除了工作什么都没有。每当别人问我们:你喜欢做什么?我们答:不知道。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还是答:不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感到无聊、迷茫甚至恐慌:我怎么连个兴趣爱好都没有啊,我甚至都不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我收到非常多这样的邮件,许多大三大四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自己,觉得生活很苦闷。这是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环境,就没有给他尝试“没用”事物的机会,没有鼓励他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天性,而是一味地读“有用”的书,我觉得这真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也是年轻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这种“一切以学习为重”“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用”的教育方式除了使得孩子丧失自己的兴趣爱好,还造成了一个不好的影响:厌恶学习。原因是:学习很痛苦。经历过中考、高考的残酷,以及为了考试而填鸭式学习的阶段之后,很多人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我经常听到很多同学恶狠狠地发誓:老子再也不学习了。身边有些朋友会告诉我,现在只要一拿起书就犯困,还时不时地做“正在考场上考试却怎么都记不起答案,痛苦焦虑”的噩梦。
在很多人的心中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所以一旦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读过一本书。我身边的许多人大学毕业后就没有读书和学习的习惯了,不要说习惯,有的甚至再也没有认真看过一本书。我有个朋友看到一部外国电影中的一幕:一个年轻的伐木工人坐在自家的门口给父亲朗读惠特曼的诗歌时会大声惊呼:“这也太假了吧,伐木工人还读诗呢,他又不要参加考试。”他的话真的把我雷倒了,同时也认识为了考试而读书的观念是多么深入中国人的心呐。
功利的人生态度危害多
中国从古代起说起读书,就带着很强的功利性。“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指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跟我们现在为了应试而读书还是一样。当然现在也有人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充实自我,为了愉悦身心,为了打发时间而读书,但这毕竟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人是不读书的。
这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伴随着许多人一起长大。他们越长大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这导致长大后的他们也成了“这有什么用”的大人。“这有什么用”是一种功利的态度,而有没有用的评判标准则是能不能带来现实的好处和利益。这种评判标准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嵌进他们每一个人的大脑中。于是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变得很功利。最爱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这有什么用?”听说你在学习法语,他们会问:这有什么用?你说你准备穷游中国西北,他们会问:这旅行有什么用?你说你正在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他们依然还会问:这有什么用?这有什么用还衍生出许多其他版本:这真的有用吗?你确定这样做有用吗?这到底有没有用啊?
比如,他们听说我在跑步健身,就会问,跑步会不会使女生的小腿变粗,肌肉变硬啊?我说,只要跑完,然后耐心地做拉伸运动,就不会把腿变粗。他们会问,这真的有用吗?
比如,他们听说别人采用半个月都只吃蔬菜色拉并且每天快走一小时的方法来减肥,他们会问,你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有用?
比如,他们了解朋友正在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根词缀记忆法”背英文单词,他们会问,这到底有没有用啊?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我当然热爱学习啦,但是如果这些事情没有用,我就不要去尝试。没有用的东西我还去做,不是浪费时间、精力还有金钱吗?我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都是很宝贵的,不能浪费哦!我要把时间、精力还有金钱花在100%有用的地方。
首先,不管什么方法,如果你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有没有用呢?有的方法对别人有用,对你也许就没有用,但是这个结果必须是在你实践之后才能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都不去实践,这个方法不管有用没用都对你没有用,也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次,这种对人生的功利态度,导致你失去了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你没法从简单的事情中获得快乐,也无法扩展自己的人生宽度。比如,因为你觉得结交某一个新朋友对自己没有用,所以错失了认识朋友的机会。比如,因为你觉得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对自己没有用,所以你失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再比如,因为你觉得和这个正在追求自己的人谈恋爱没有用,这个人既不能让自己生活质量提高,也不能帮助自己实现人生梦想,所以你就拒绝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就这样,你在“有没有用”的衡量标准中失去了生活。
我当然相信有天赋、才华一说,但那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天赋和才华这类东西如果后天不加以打磨,往往并不长久,就像王安石《伤仲永》里面的那个五岁神童方仲永,不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最后只能“泯然众人矣”。相比天赋、才华我更信奉10000小时的天才理论--一个人如果想要在一个领域成为最出色的人或者大师级的人物,必须至少投入10000个小时才行。10000小时代表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也代表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村上春树这样谈自己写小说的事情:
“值得庆幸的是,集中力和耐力与才能不同,可以通过训练于后天获得,可以不断提升其资质。只要每天坐在书桌前,训练将意识倾注于一点,自然就能掌握。这同前面写过的强化肌肉的做法十分相似。每天不间断地写作,集中意识去工作,这些非做不可--将这样的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给身体系统,让它牢牢地记住,再悄悄移动刻度,一点一点将极限值向上提升,注意不让身体发觉。这跟每天坚持慢跑,强化肌肉,逐步打造出跑步者的体型,乃是异曲同工。给它刺激、持续。再给它刺激持续。这一过程当然需要耐心,不过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他还谈到优秀的侦探小说家雷蒙德·钱德勒曾在私信中说过的话:“哪怕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这是一种对他来说必不可少的日常训练。
无独有偶,台湾畅销书作家吴淡如也有类似的经历。某一天和恩师林清玄聊写作的事情。那时她还只是一个小编辑,也写了几本书,但是怎么写都不畅销。林清玄听了,诚恳地说:自己每天都会写三千字,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习惯了。听了老师的话,吴淡如开始每天至少写两千字,即便写不出自己想写的东西来,那就写一些无聊的消息稿或者整理访问稿。后来她成了台湾家喻户晓的畅销书作家。她说:“日积月累,是笨功夫,但也是最聪明的事。”
只要有心,愿意花心力,跟随时间累积力量,任何技能经过反复练习,持续地努力,一定都能掌握。一个人对一项技能的掌握程度跟他的努力程度和思辨能力成正比。
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很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还和她聊天说笑,竟对自己的作品产生了爱慕之情。看着看着,雕塑美女竟活了,变成了真的,并娶她为妻。
这个故事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揭示了一条心理学: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正能量,能改变人的行为。这种效应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和管理领域,比如,当一个老师喜欢一个学生,并认为他有价值,有潜能,给他很多正面评价时,这个学生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这就是那些获得家长、老师很多表扬的学生会变得更优秀的原因之一。领导管理员工时,给员工正面的评价和期待,员工往往会工作得更努力,更出色,也是这个原因。
我觉得“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应用在一切学习上,增加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行动。
就拿如何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来举例吧。首先你要真心喜欢阅读和写作,也就是你要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假如你是皮格马利翁,首先,要爱你的雕塑。其次,你愿意在爱它这事情上行动(多花时间)。因为感兴趣你才愿意去行动,愿意把时间花在这件事上,因为你花了许多时间在这件事上,你才会获得进步,有所提高,这反过来会增加你的兴趣。“兴趣”和“行动”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做一件事,兴趣带来的热情只是最初的火种,想要形成燎原之势还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投入,因为投入之后你会收获“干得好”,这种成就感会激发你继续努力。人是因为把一件事情干得越来越好才越来越有兴趣的,并不是单单对什么感兴趣才干得好的。你多读多写就会因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进步获得成就感,这会促进你继续多读多写。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兴趣和行动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这跟谈恋爱一个样。你因为喜欢他(她),所以愿意花时间和他(她)在一起,随着付出得越多,对方给你的回应越多,你就会越喜欢他(她)。说到底,人是一种会爱上为自己付出的生物。这付出的内容包含时间、精力、劳动、金钱、感情……
一个人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在这件事情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会把这件事干得越来越出色,超过大多数人。
熟能生巧常有,而出奇制胜不常有
我有个女朋友驾照拿了一年半,把车开到那个方方正正的停车位对她来说绝非易事,和她开车出去,停车时经常要下车,负责做手势喊“倒……倒……好……再过来一点……”之类的体力活。
开车进入地下停车库时恰当地停在那个取票或者取卡机前,对她来说也是一大难题(不是太远手臂够不着,取不到票,就是太近差一点撞上去)。后来某一天,她忽然把车稳稳当当、分毫不差地停在取票机前,车窗户刚刚好对着那张吐票的口,真是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于是她兴奋地说:“噢,你也在这里吗?”
熟悉她的我知道她是如何成功做到这一点的,当然不是什么好狗运,也不是出奇制胜,而是因为熟能生巧。她考了驾照之后没有买车,因为买不起车。那时,她的男朋友是个有车的主,于是经常借男朋友的车练习。与男朋友分手之后,她自己时常租车开,有的时候载着我们出去玩,有的时候自驾回老家。开得多了,她自然熟能生巧了,常常有人赞她车开得好。现在她新交了男朋友,连她未来的公公(坐过她开的车)都夸她车开得好。与那些考了驾照依然不会开车的人比起来,我这个女朋友真的还蛮厉害的。
有个女同事的姐夫因为喜欢做饭,又下班早,于是天天下班以后回家为全家人做第二天的便当。我观察女同事的便当发现,原先她姐夫切的土豆丝只能称为土豆条,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切土豆丝的功力日益精进,现在已经丝丝分明,根根纤细均匀。那个女同事说:“我姐夫现在的土豆丝不仅切得又细又匀,还切得相当的快。我站在旁边看着他切,忍不住发出感叹:神厨啊!”
我想到令我佩服的台湾艺人蔡依林。她长得不漂亮,身材很一般,歌唱得也马马虎虎,智商和普通人差不多,如果她没有化妆,没有后来的丰胸塑形,皮肤保养,她站在人群中就是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但是她居然红了十多年,这真他妈励志啊!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非常努力和勤奋,一直挑战自己的极限。她学习跳舞,学习音乐,努力瘦身,保持体重。她会讲流利的英文,能用20秒换装,会做美甲,还出了两本书,一本谈学习英文,一本谈瘦身。原本四肢僵硬,跳舞会“同手同脚”的她经过刻苦学习和努力训练,不仅会鞍马、吊环等体操,还会跳折手舞、彩带舞、钢管舞等舞蹈,不单单只是完成舞蹈动作,还跳得流畅优美,舞姿动人,创新奇巧。在演唱会上看她的表演,歌迷都会大呼来得值得。她说:“每个人都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是要看你有没有心。”
韩愈在《马说》里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同样,世有熟能生巧,然后有出奇制胜。熟能生巧常有,而出奇制胜不常有。
这有什么用?
那些年,因为没用而夭折的爱好。
小时候我喜欢种植花花草草,经常上完课回到家在院子里施肥忙得不亦乐乎,还看了许多“看图识植物名”的书,懂得分辨月季和玫瑰,通过闻花香就知道是茉莉开了,还是栀子花开了,还懂得扦插技巧,我妈当时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这有什么用?别搞那些没用的!
小时候我也喜欢看书,天天捧着各种国内外小说、诗歌在看,看得天昏地暗,废寝忘食,还做读书笔记,偶尔心血来潮还写几行诗歌,我妈又说:这有什么用?别搞那些没用的!
中学有段时间,我很迷恋十字绣,看到同学绣的钥匙挂坠很美,也买了材料回来自己来做,费了很多心力绣了两字鸳鸯,我妈还是那句话:这有什么用?
我小学有个女同学很喜欢手工编织,不仅会用毛线织出各种好看的围巾图案,还用各种彩线编出好看的手链,大家都很喜欢和她交朋友,因为她会送这些漂亮的编织品给朋友当六一礼物或者生日礼物。但是后来因为她妈说:这有什么用,好好学习!于是她就放弃了喜欢的编织。
我有个初中同学他想学弹吉他,他自己买了一把吉他在家练习的时候,他爸就问:这有什么用?后来他因为多花了时间在练习吉他上,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其实,只是下降了一点,他爸就勃然大怒,砸了他的吉他,还骂他,玩物丧志!
相比这位同学的遭遇,我还是很庆幸的。我妈既没有砸了我的花盆,撕了我的书,也没有把我的十字绣给扔掉,只是对自己的女儿表达出“恨铁不成钢”的气愤与无奈。所以我能偷偷摸摸地保持着自己的阅读兴趣,至今毫无压力,光明正大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我相信有很多人少年时期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学校要求报名参加奥数班、奥数竞赛或者物理班、物理竞赛,如果获奖了,中考、高考有加分之类的,父母一定会积极让你报名,觉得这个很有用。但是像养花、读小说、绣十字绣,做编织、学吉他之类的事情就会被父母认为没有用,过分的父母就像我同学的那个父亲以没有用,浪费时间,荒废学业为由大力阻止并破坏我们从事这些活动。
我们所有的兴趣爱好就在父母“这有什么用?”“学习是最重要的,不要耽误学习!”“那有什么用,不要玩物丧志!”的斥责和勒令声中夭折了,消失了,我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于是,我们就像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沈佳宜说的那句台词:“除了学习我什么都不会……”青春期的中国孩子,学习就是生活的一切,生活中除了学习什么都没有。再长大一点,参加工作后,发现生活中除了工作什么都没有。每当别人问我们:你喜欢做什么?我们答:不知道。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还是答:不知道。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感到无聊、迷茫甚至恐慌:我怎么连个兴趣爱好都没有啊,我甚至都不了解自己喜欢什么?我收到非常多这样的邮件,许多大三大四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自己,觉得生活很苦闷。这是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育环境,就没有给他尝试“没用”事物的机会,没有鼓励他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天性,而是一味地读“有用”的书,我觉得这真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也是年轻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这种“一切以学习为重”“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用”的教育方式除了使得孩子丧失自己的兴趣爱好,还造成了一个不好的影响:厌恶学习。原因是:学习很痛苦。经历过中考、高考的残酷,以及为了考试而填鸭式学习的阶段之后,很多人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我经常听到很多同学恶狠狠地发誓:老子再也不学习了。身边有些朋友会告诉我,现在只要一拿起书就犯困,还时不时地做“正在考场上考试却怎么都记不起答案,痛苦焦虑”的噩梦。
在很多人的心中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所以一旦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读过一本书。我身边的许多人大学毕业后就没有读书和学习的习惯了,不要说习惯,有的甚至再也没有认真看过一本书。我有个朋友看到一部外国电影中的一幕:一个年轻的伐木工人坐在自家的门口给父亲朗读惠特曼的诗歌时会大声惊呼:“这也太假了吧,伐木工人还读诗呢,他又不要参加考试。”他的话真的把我雷倒了,同时也认识为了考试而读书的观念是多么深入中国人的心呐。
功利的人生态度危害多
中国从古代起说起读书,就带着很强的功利性。“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指为了科举考试而读书,跟我们现在为了应试而读书还是一样。当然现在也有人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读书,为了充实自我,为了愉悦身心,为了打发时间而读书,但这毕竟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人是不读书的。
这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伴随着许多人一起长大。他们越长大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这导致长大后的他们也成了“这有什么用”的大人。“这有什么用”是一种功利的态度,而有没有用的评判标准则是能不能带来现实的好处和利益。这种评判标准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嵌进他们每一个人的大脑中。于是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变得很功利。最爱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这有什么用?”听说你在学习法语,他们会问:这有什么用?你说你准备穷游中国西北,他们会问:这旅行有什么用?你说你正在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他们依然还会问:这有什么用?这有什么用还衍生出许多其他版本:这真的有用吗?你确定这样做有用吗?这到底有没有用啊?
比如,他们听说我在跑步健身,就会问,跑步会不会使女生的小腿变粗,肌肉变硬啊?我说,只要跑完,然后耐心地做拉伸运动,就不会把腿变粗。他们会问,这真的有用吗?
比如,他们听说别人采用半个月都只吃蔬菜色拉并且每天快走一小时的方法来减肥,他们会问,你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有用?
比如,他们了解朋友正在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根词缀记忆法”背英文单词,他们会问,这到底有没有用啊?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我当然热爱学习啦,但是如果这些事情没有用,我就不要去尝试。没有用的东西我还去做,不是浪费时间、精力还有金钱吗?我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都是很宝贵的,不能浪费哦!我要把时间、精力还有金钱花在100%有用的地方。
首先,不管什么方法,如果你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有没有用呢?有的方法对别人有用,对你也许就没有用,但是这个结果必须是在你实践之后才能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都不去实践,这个方法不管有用没用都对你没有用,也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其次,这种对人生的功利态度,导致你失去了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你没法从简单的事情中获得快乐,也无法扩展自己的人生宽度。比如,因为你觉得结交某一个新朋友对自己没有用,所以错失了认识朋友的机会。比如,因为你觉得学习一项新的技术对自己没有用,所以你失去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再比如,因为你觉得和这个正在追求自己的人谈恋爱没有用,这个人既不能让自己生活质量提高,也不能帮助自己实现人生梦想,所以你就拒绝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就这样,你在“有没有用”的衡量标准中失去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