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众说纷纭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主神崛起、全职法师、异界直播间、诛天战帝、末世浮生、闲妻不淑、点满力量的我绝不会无用武之地、最强男神(网游)、精灵王的王妃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陆威夺冠之后,各路媒体都忙着把他打破10秒大关的新闻第一时间发送到国内。
100米决赛大约在下午5点40开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仅仅用了不到20分钟时间就把陆威的100米比赛视频通过剪辑,在第一个新闻里就报道了出来。
一时间,陆威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幅度增长。
第二天,陆威打破10秒大关的新闻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大家毫不吝惜对于他的赞美致辞。
《体坛周边》头版刊登了陆威的新闻,题目是“陆威:第一个跑进10秒大关的黄种人”,文中称陆威在1天之内连续打破3次国内记录,并且在决赛里成为第一个打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
同时文中还提到,在陆威的影响下,国家接力队的其他4名队员均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华夏军团有望既在大阪获得一块铜牌之后,在京城举行的奥运会上再次实现突破。
《人民日报》在要闻的第二版面刊登了陆威决赛冲过终点线时的照片,在他的身后,是华夏短跑接力队其他4位队员。
文章的题目是“10秒大关就此打破”,文章用比较客观的角度报道了陆威在男子100米全国大奖赛里以9秒98的成绩打破了10秒大关,这是他1天之内第3次打破全国记录。
文章还介绍了陆威出道以来获得的主要成绩,报道字数不多,不过新闻能刊登在要闻第2版,足见陆威在100米决赛“破10一战”对全国的震撼有多么强烈。
因为报纸类型的关系,全文几乎没有使用形容词和预见性的词语,不过能够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就足以说明这次“破10”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各国媒体都对陆威在全国比赛里的成绩做出了反应。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日本媒体,《体育报知》以“人种极限论的不攻自破”为题大肆渲染了陆威的表现,文章坚持认为只要找到适合黄种人的训练方法,再遇到一个有天赋的队员,黄种人打破亚洲记录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肯定了陆威的成绩之后,文章中酸溜溜地回忆起自己国家的短跑历史。他们认为现在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普遍高于10年前,日本著名短跑队员伊东浩司在1998年的泰国曼谷亚运会上跑出了10秒整的成绩,本来日本可以成为第一个打破10秒的亚洲国家。
另一份日本体育报纸《日刊体育》在文章中更是用了“浩克一样的男人”来形容陆威的表现。
文章的最后又提到了4*100米接力比赛,并且对日本队在奥运会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文中认为单凭陆威的实力,华夏接力队还是难以对日本队的整体实力构成太大的影响。
在京城奥运会里,日本队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短跑接力队将用自己的实力捍卫亚洲短跑第一的荣誉。
因为关系到两个国家的共同荣誉,所以关于陆威的报道,日本媒体罕见地为华夏队员擂鼓助威,而且不遗余力。
不过每篇报道的最后一段总要来些话外音,毕竟报道是给自己的国民看的,所以不可能全篇都对陆威的成绩表现出全力追捧。
日本媒体全力追捧刘飞人,首先是因为后者的能力确实超群,甚至是在欧美队员垄断的短跨项目里都实现了世界大赛的大满贯。
这个成绩不但能对华夏人民起到鼓舞作用,也曾经对日本国民起到了激励作用。这个时候以黄种人为主的各国才敢拍着胸脯,挺着胸膛大声驳斥“人种极限论”。
从此在爆发力项目上对于黄种人的歧视言论慢慢就没有人再提了,可见刘飞人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短跑时间的言论风向是一件多么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不过日本人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对刘飞人的赞赏有加是因为自己国家在这个项目压根就没有能和刘飞人匹敌的选手。
但是100米日本队确实有人,而且是在很早以前就有跑出10秒整的队员,随后的队员也不止一次接近10秒大关,所以在这个项目上,他们不愿意承认华夏的强大,至少是在接力上坚信自己仍然有不小的优势。
多么纠结和复杂的情感!
针对陆威的成绩,很多欧洲国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英国报联社的记者激励.阿斯宾在自己的专栏里表示,华夏这个体育大国又在100米项目里实现了重大突破,随着华夏这个大国的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国家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尤其是被华夏认为是国力象征的体育实力更是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如果华夏体育今后有什么重大突破,大家也不应该感到特别意外,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德国新闻出版社则认为陆威的出现分担了刘飞人不小的压力,之前的很多田径比赛里,华夏田径队只有不超过3个有较大夺冠把握的项目,在这些项目里,刘飞人的110米栏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
他们认为以现在华夏舆论的承受能力,刘飞人在比赛里只能赢不能输,他背负了太大的期望,希望陆威的出现可以让他更快地释放压力。
法国《队报》则对陆威的成绩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陆威和很多华夏运动员一样,是调好程序的机器人,只会埋头苦练,向闹钟一样毫无个性。
他们说很多华夏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足有8小时,这样的训练时间在他们来看完全脱离了科学的严谨性,这样的高强度训练只会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让他们的身体早早跨掉。
美国媒体对于陆威在全国田径大奖赛的比赛情况没有报道。
这一战几乎让全国人都知道了陆威的名字,很多体育迷把他的成绩挂在嘴边,更有人把陆威的生平和重大比赛成绩都背了下来。
作为体育迷,谁要是不知道陆威,真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体育。就连很多娱乐节目里都出现了“像陆威一样奔跑”这句话,并且在短时间内就流行了起来。
陆威夺冠之后,各路媒体都忙着把他打破10秒大关的新闻第一时间发送到国内。
100米决赛大约在下午5点40开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仅仅用了不到20分钟时间就把陆威的100米比赛视频通过剪辑,在第一个新闻里就报道了出来。
一时间,陆威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幅度增长。
第二天,陆威打破10秒大关的新闻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大家毫不吝惜对于他的赞美致辞。
《体坛周边》头版刊登了陆威的新闻,题目是“陆威:第一个跑进10秒大关的黄种人”,文中称陆威在1天之内连续打破3次国内记录,并且在决赛里成为第一个打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
同时文中还提到,在陆威的影响下,国家接力队的其他4名队员均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华夏军团有望既在大阪获得一块铜牌之后,在京城举行的奥运会上再次实现突破。
《人民日报》在要闻的第二版面刊登了陆威决赛冲过终点线时的照片,在他的身后,是华夏短跑接力队其他4位队员。
文章的题目是“10秒大关就此打破”,文章用比较客观的角度报道了陆威在男子100米全国大奖赛里以9秒98的成绩打破了10秒大关,这是他1天之内第3次打破全国记录。
文章还介绍了陆威出道以来获得的主要成绩,报道字数不多,不过新闻能刊登在要闻第2版,足见陆威在100米决赛“破10一战”对全国的震撼有多么强烈。
因为报纸类型的关系,全文几乎没有使用形容词和预见性的词语,不过能够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就足以说明这次“破10”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各国媒体都对陆威在全国比赛里的成绩做出了反应。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日本媒体,《体育报知》以“人种极限论的不攻自破”为题大肆渲染了陆威的表现,文章坚持认为只要找到适合黄种人的训练方法,再遇到一个有天赋的队员,黄种人打破亚洲记录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在肯定了陆威的成绩之后,文章中酸溜溜地回忆起自己国家的短跑历史。他们认为现在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普遍高于10年前,日本著名短跑队员伊东浩司在1998年的泰国曼谷亚运会上跑出了10秒整的成绩,本来日本可以成为第一个打破10秒的亚洲国家。
另一份日本体育报纸《日刊体育》在文章中更是用了“浩克一样的男人”来形容陆威的表现。
文章的最后又提到了4*100米接力比赛,并且对日本队在奥运会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文中认为单凭陆威的实力,华夏接力队还是难以对日本队的整体实力构成太大的影响。
在京城奥运会里,日本队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短跑接力队将用自己的实力捍卫亚洲短跑第一的荣誉。
因为关系到两个国家的共同荣誉,所以关于陆威的报道,日本媒体罕见地为华夏队员擂鼓助威,而且不遗余力。
不过每篇报道的最后一段总要来些话外音,毕竟报道是给自己的国民看的,所以不可能全篇都对陆威的成绩表现出全力追捧。
日本媒体全力追捧刘飞人,首先是因为后者的能力确实超群,甚至是在欧美队员垄断的短跨项目里都实现了世界大赛的大满贯。
这个成绩不但能对华夏人民起到鼓舞作用,也曾经对日本国民起到了激励作用。这个时候以黄种人为主的各国才敢拍着胸脯,挺着胸膛大声驳斥“人种极限论”。
从此在爆发力项目上对于黄种人的歧视言论慢慢就没有人再提了,可见刘飞人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短跑时间的言论风向是一件多么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不过日本人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对刘飞人的赞赏有加是因为自己国家在这个项目压根就没有能和刘飞人匹敌的选手。
但是100米日本队确实有人,而且是在很早以前就有跑出10秒整的队员,随后的队员也不止一次接近10秒大关,所以在这个项目上,他们不愿意承认华夏的强大,至少是在接力上坚信自己仍然有不小的优势。
多么纠结和复杂的情感!
针对陆威的成绩,很多欧洲国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英国报联社的记者激励.阿斯宾在自己的专栏里表示,华夏这个体育大国又在100米项目里实现了重大突破,随着华夏这个大国的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国家在各个领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尤其是被华夏认为是国力象征的体育实力更是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如果华夏体育今后有什么重大突破,大家也不应该感到特别意外,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德国新闻出版社则认为陆威的出现分担了刘飞人不小的压力,之前的很多田径比赛里,华夏田径队只有不超过3个有较大夺冠把握的项目,在这些项目里,刘飞人的110米栏更是成为了重中之重。
他们认为以现在华夏舆论的承受能力,刘飞人在比赛里只能赢不能输,他背负了太大的期望,希望陆威的出现可以让他更快地释放压力。
法国《队报》则对陆威的成绩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陆威和很多华夏运动员一样,是调好程序的机器人,只会埋头苦练,向闹钟一样毫无个性。
他们说很多华夏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足有8小时,这样的训练时间在他们来看完全脱离了科学的严谨性,这样的高强度训练只会缩短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让他们的身体早早跨掉。
美国媒体对于陆威在全国田径大奖赛的比赛情况没有报道。
这一战几乎让全国人都知道了陆威的名字,很多体育迷把他的成绩挂在嘴边,更有人把陆威的生平和重大比赛成绩都背了下来。
作为体育迷,谁要是不知道陆威,真不好意思说自己喜欢体育。就连很多娱乐节目里都出现了“像陆威一样奔跑”这句话,并且在短时间内就流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