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和岳激流的谈话算不上争吵。但是这件事依旧让易之感到了愤怒,很大程度上他明白这样的愤怒是来自于对自己内心看法的逃避,于是产生了对岳激流的迁怒。如果他更糊涂一点,那么他就能理所当然地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岳激流身上,然后表示自己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如果他更聪明一点,他就不至于在一开始就陷入了混乱的境地。但是他既不够聪明又不够蠢,身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在迷茫的时候理所当然就会感觉到痛苦。
这样的心情,甚至没有办法向其他人倾诉。
学生们将自己作为标杆,自己的迷惑说出来会让他们也陷入混乱,那之前他说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还有什么意义,
而身边关系稍微近一点的人……朱怀仁的立场原本就尴尬,而且和政治牵连太深,当朋友可以,但是决计要想办法远离一些信息。岳激流已经和自己吵了一架,还有一位前辈赵静章先生,却同样因为其立场的问题让易之没有办法去求助。
易之是许多人心中的指路明灯,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何尝不希望在自己的道路上能够有一盏指路明灯?他也希望能有一位博学多识德高望重的老师,在他迷茫的时候能够给他一点指引,而不是让他一个人在这里苦苦思索。这样一个人摸索着道路的感觉太过寂寞了,让人难受。
坐在书桌前,易之心情烦躁地随便抽了一本书翻着,虽然眼睛盯在书上,整个人的思维却是混乱的。
烦乱的思绪渐渐被压了下去,因为他很清楚,逃避不是个办法,他总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在想什么的。
于是放空了大脑,整个人呆愣地坐着,虽然心底依旧感到不愉快,却没有之前暴躁的感觉了。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了现实的存在——他在这里坐了好几个小时了,现在窗外的光已经黯淡了下来,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苦笑着,易之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手上摊开的书,准备像是平时那样在看到的地方夹上书签。
然后他看见了一句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整个人都被震住了。
明明是早就知道甚至是烂熟的话,在易之经历了和岳激流的争吵,察觉到内心的迷惘,为自己的迷茫痛苦纠结之后,如晨钟暮鼓,一下子被他看到了内心深处去。
就像无数的同时代的学生一样,易之也曾经经历过自以为是到过分的年纪。而对于屈原这个人,虽然知道是个诗人,是个忠臣,但是当他所有的作品几乎都在悲哀于不得重用,君王不信任,国家衰微的时候,总会审美疲劳到觉得这个人令人烦腻。而自比香草美人更是惹人发笑,大男人家家的至于这么苦情吗?
知音世所稀,易之曾经以为自己大概是无法理解屈原的内心的。带着一点居高临下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味道的蔑视心态让他这么想。但是当他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看见这样一句话的时候,从时间的彼方如洪流一样浩浩荡荡而来的情感猛烈地冲垮了他用“习以为常”筑起的心理建设。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经历,甚至于苦恼的原因也有着那么多不同,但在此刻,凭借着这一句话,手足并用在那条被荒草湮没的小径上不断寻找,不断前行的共鸣感,让他们跨越时空产生了某种神秘的交汇。
屈原会知道未来有这么一个人因为他的一句话动容吗?
或许。
每一个用心创作文字的人,总希望有人能与他共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华夏,有着太过悠久厚重的文明,前人将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感触记录下来,流传到了后世。于是即使是三岁小儿也吟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熟悉之中失却了对那些字里行间微妙情绪的敏感。但人们也总能够在那些相似或者不似的场景中,偶然突然触碰到了远隔时空的另一人的情感,将囫囵吞下的那些字句反刍,然后才体会到其中深刻的意味。
就像易之现在这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上,看了几遍就背了下来。知道这算是名人名言,除此之外并无他物。而在时隔十几年之后的现在,他却反复将这一句话放在嘴里咀嚼起来。
他此刻的迷惘,对于自己思想的不确定,和旁人的争吵,对这个时代一切的格格不入感,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本来不愿意做的选择的难过,这一切,何尝不是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呢?但是像是他这样一个从内心深处软弱的人……不过是在这条路上左右逡巡,谈什么“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是,假使把他此刻感受到的痛苦和无奈放在那浩大的历史长河中,算得了什么呢?
他左右不了一个时代,也不是铸就时代的英雄。他的迷茫并不比学生们少。就像,就像那首诗说的——
就在之前的课堂上,他才引用了那首诗。
而现在他开始轻声念起这首诗来: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他的声音很艰涩,就好像真的有极大的重量死死压住了他,让他不得动弹,甚至无法呼吸一样。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混混沌沌,总被同样的东西触动,总被同样的力量改变。就像他站在这里,卷入这大时代中一样。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无限悠长的路途,足够让人想起一个叫做苦海的佛教典故。都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回头,能回头吗?能让他回到穿越之前的日子吗?即使回去了,他还是当初那个单纯到愚蠢的易之吗?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而当下,这个民族正在挣扎,想要摆脱最后一点束缚,继续前行。
喃喃地念完这一小节,易之深深吐出一口气。怔愣片刻之后,打开了台灯。
人总是矛盾的。就像易之知道自己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样,作为穿越者,想要改变世界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然,那也并不简单。然而在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不意味着易之认为自己从此之后就能大杀四方。他的小聪明和能力,并不是最突出的,而他天恒缺少那种从小生活在国内这样环境的人们应该有的敏感性。所以他一方面有些自得,一方面却又感到畏惧。想要做点什么让自己过得更自在,但每一个动作却可能让他更不自在。到现在,他的所有举动看似是自己决定的,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各种各样的现实推动着去做。
但他终究是必须自己决定做点什么的。不仅仅是为了穿越者那过分的自傲,而是站在一个和从前的小市民完全不同的高度,在一个人能够影响到那么多人的时候,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易之依旧坚持认为学生们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应当是的,他并不认为自己在这一点上错了。但是就像是岳激流说的那样,他说的话语里,或许一部分真的是这样纯粹的思想,但更多是推脱,是逃避。否则他不应该一边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立场,一边和学生说要的问题,而是给出个人的观点,但同时包容质疑和反对,鼓励学生和自己有不同的观点。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切不就是这样吗?就连他自己也是从迷信老师的权威从不质疑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程度,成为引导学生的老师。
他既然已经身处于这个浩荡的大时代,怎么可能逃开时代的浪潮?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终究还是要在浪尖上拼斗!
他又想起了课本上节选的《
序言》,那些为了寻找新的道路而触发的先行者,在路上舍弃了自己的性命却未必被铭记,却使得一个部族不断向前的先行者们。如岳激流,如赵静章,都是这样的人。而易之清楚他自己成不了这样的人。他只是拿着另外一些先行者的地图,于是终究有了一点按图索骥的优势。
摊开本子,易之重新提起笔,在翻开新的一页,在顶格的开头处先写下了一行字: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然后他提行,横平竖直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一个标题。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奇人王小波曾告诉我的故事
他曾经在还混混沌沌的年纪被这篇文章所震撼,而现在,他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那些和他一样处于迷茫的人一点帮助。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提到: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楚辞·离骚》
2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3 《
序言》——亨德里克·房龙
4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屈原《楚辞·招魂》
5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
和岳激流的谈话算不上争吵。但是这件事依旧让易之感到了愤怒,很大程度上他明白这样的愤怒是来自于对自己内心看法的逃避,于是产生了对岳激流的迁怒。如果他更糊涂一点,那么他就能理所当然地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岳激流身上,然后表示自己的所有观点都是正确的。如果他更聪明一点,他就不至于在一开始就陷入了混乱的境地。但是他既不够聪明又不够蠢,身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在迷茫的时候理所当然就会感觉到痛苦。
这样的心情,甚至没有办法向其他人倾诉。
学生们将自己作为标杆,自己的迷惑说出来会让他们也陷入混乱,那之前他说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还有什么意义,
而身边关系稍微近一点的人……朱怀仁的立场原本就尴尬,而且和政治牵连太深,当朋友可以,但是决计要想办法远离一些信息。岳激流已经和自己吵了一架,还有一位前辈赵静章先生,却同样因为其立场的问题让易之没有办法去求助。
易之是许多人心中的指路明灯,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何尝不希望在自己的道路上能够有一盏指路明灯?他也希望能有一位博学多识德高望重的老师,在他迷茫的时候能够给他一点指引,而不是让他一个人在这里苦苦思索。这样一个人摸索着道路的感觉太过寂寞了,让人难受。
坐在书桌前,易之心情烦躁地随便抽了一本书翻着,虽然眼睛盯在书上,整个人的思维却是混乱的。
烦乱的思绪渐渐被压了下去,因为他很清楚,逃避不是个办法,他总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在想什么的。
于是放空了大脑,整个人呆愣地坐着,虽然心底依旧感到不愉快,却没有之前暴躁的感觉了。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了现实的存在——他在这里坐了好几个小时了,现在窗外的光已经黯淡了下来,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真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苦笑着,易之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手上摊开的书,准备像是平时那样在看到的地方夹上书签。
然后他看见了一句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整个人都被震住了。
明明是早就知道甚至是烂熟的话,在易之经历了和岳激流的争吵,察觉到内心的迷惘,为自己的迷茫痛苦纠结之后,如晨钟暮鼓,一下子被他看到了内心深处去。
就像无数的同时代的学生一样,易之也曾经经历过自以为是到过分的年纪。而对于屈原这个人,虽然知道是个诗人,是个忠臣,但是当他所有的作品几乎都在悲哀于不得重用,君王不信任,国家衰微的时候,总会审美疲劳到觉得这个人令人烦腻。而自比香草美人更是惹人发笑,大男人家家的至于这么苦情吗?
知音世所稀,易之曾经以为自己大概是无法理解屈原的内心的。带着一点居高临下站在历史的制高点味道的蔑视心态让他这么想。但是当他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看见这样一句话的时候,从时间的彼方如洪流一样浩浩荡荡而来的情感猛烈地冲垮了他用“习以为常”筑起的心理建设。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经历,甚至于苦恼的原因也有着那么多不同,但在此刻,凭借着这一句话,手足并用在那条被荒草湮没的小径上不断寻找,不断前行的共鸣感,让他们跨越时空产生了某种神秘的交汇。
屈原会知道未来有这么一个人因为他的一句话动容吗?
或许。
每一个用心创作文字的人,总希望有人能与他共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华夏,有着太过悠久厚重的文明,前人将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感触记录下来,流传到了后世。于是即使是三岁小儿也吟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熟悉之中失却了对那些字里行间微妙情绪的敏感。但人们也总能够在那些相似或者不似的场景中,偶然突然触碰到了远隔时空的另一人的情感,将囫囵吞下的那些字句反刍,然后才体会到其中深刻的意味。
就像易之现在这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上,看了几遍就背了下来。知道这算是名人名言,除此之外并无他物。而在时隔十几年之后的现在,他却反复将这一句话放在嘴里咀嚼起来。
他此刻的迷惘,对于自己思想的不确定,和旁人的争吵,对这个时代一切的格格不入感,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本来不愿意做的选择的难过,这一切,何尝不是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呢?但是像是他这样一个从内心深处软弱的人……不过是在这条路上左右逡巡,谈什么“吾将上下而求索”?
但是,假使把他此刻感受到的痛苦和无奈放在那浩大的历史长河中,算得了什么呢?
他左右不了一个时代,也不是铸就时代的英雄。他的迷茫并不比学生们少。就像,就像那首诗说的——
就在之前的课堂上,他才引用了那首诗。
而现在他开始轻声念起这首诗来: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他的声音很艰涩,就好像真的有极大的重量死死压住了他,让他不得动弹,甚至无法呼吸一样。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混混沌沌,总被同样的东西触动,总被同样的力量改变。就像他站在这里,卷入这大时代中一样。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无限悠长的路途,足够让人想起一个叫做苦海的佛教典故。都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回头,能回头吗?能让他回到穿越之前的日子吗?即使回去了,他还是当初那个单纯到愚蠢的易之吗?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而当下,这个民族正在挣扎,想要摆脱最后一点束缚,继续前行。
喃喃地念完这一小节,易之深深吐出一口气。怔愣片刻之后,打开了台灯。
人总是矛盾的。就像易之知道自己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样,作为穿越者,想要改变世界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当然,那也并不简单。然而在知道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不意味着易之认为自己从此之后就能大杀四方。他的小聪明和能力,并不是最突出的,而他天恒缺少那种从小生活在国内这样环境的人们应该有的敏感性。所以他一方面有些自得,一方面却又感到畏惧。想要做点什么让自己过得更自在,但每一个动作却可能让他更不自在。到现在,他的所有举动看似是自己决定的,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各种各样的现实推动着去做。
但他终究是必须自己决定做点什么的。不仅仅是为了穿越者那过分的自傲,而是站在一个和从前的小市民完全不同的高度,在一个人能够影响到那么多人的时候,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易之依旧坚持认为学生们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应当是的,他并不认为自己在这一点上错了。但是就像是岳激流说的那样,他说的话语里,或许一部分真的是这样纯粹的思想,但更多是推脱,是逃避。否则他不应该一边表示自己并没有什么立场,一边和学生说要的问题,而是给出个人的观点,但同时包容质疑和反对,鼓励学生和自己有不同的观点。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切不就是这样吗?就连他自己也是从迷信老师的权威从不质疑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程度,成为引导学生的老师。
他既然已经身处于这个浩荡的大时代,怎么可能逃开时代的浪潮?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终究还是要在浪尖上拼斗!
他又想起了课本上节选的《
序言》,那些为了寻找新的道路而触发的先行者,在路上舍弃了自己的性命却未必被铭记,却使得一个部族不断向前的先行者们。如岳激流,如赵静章,都是这样的人。而易之清楚他自己成不了这样的人。他只是拿着另外一些先行者的地图,于是终究有了一点按图索骥的优势。
摊开本子,易之重新提起笔,在翻开新的一页,在顶格的开头处先写下了一行字: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然后他提行,横平竖直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一个标题。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奇人王小波曾告诉我的故事
他曾经在还混混沌沌的年纪被这篇文章所震撼,而现在,他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那些和他一样处于迷茫的人一点帮助。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提到: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楚辞·离骚》
2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
3 《
序言》——亨德里克·房龙
4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屈原《楚辞·招魂》
5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