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日 春天正是读书天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家走的很仓促,似乎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意犄之中的是张庆和进京之事,会试在明年二月,安路距离京城两千多里路,年后进京肯定走来不及了。
安陆的举子多在九月间就起程进京,像张庆和因婚期耽搁到现下已经够晚了。
早就有人猜测,张庆和是不是因举人名次不高,放弃了这一科,才拖延到这个时候还没启程。张家族人甚至还有人说酸话,觉得是新娘子耽搁了他们的举人侄儿,不够贤惠知礼,云云。
谁会想到张家大郎陪着新fù回门后,就举家进京。
等到亲戚得了消息时,张家一行人已经离了安陆,家中只留了几个老仆看房子。金银细软,半点没留0
这些习惯了到张老爷家打秋风的族人,立时傻了眼。每年借着过年,可是他们大开口的好时候,今年怎么办?
道痴送走依依不舍的顺娘,重新回到王府。
依旧上午随着众人上经史课? ,下午跟着陆炳学刀,晚上则是苦读四书五经,日子过得极为规律。
冬去春来,半年转眼而逝。
四月初,顺娘寄了家书回来,张老爷没有参加会试,张庆和名落孙山,不过在宗房二老爷的帮助下,拜在一个老翰林名下,在京准备下一科。至于顺娘三月初查出身孕,如今在京待产。
张家即便家道中落,可张老爷这一房日子过的不赖。即便是客居京城,可也买了宅院,又添了仆fù下人,日子过的井井有条。
张老爷那个曾掌家的妾室,也是个xìng子厚道的,对顺娘多有帮扶。
张老爷也对顺娘甚是宽和,顺娘的日子顺心如意。
王宁氏看了顺娘家书在佛前拜了又拜,顺娘这是过门喜不管第一胎是男是女,都是好事。
对于顺娘的身体,王宁氏到没有太过担心。因早年家境艰难的缘故,顺娘从来没有jiāo养过。她xìng情虽绵绵软软的,可身体却比寻常女子要结实。今年十七岁,身子已经长成,并不需要多担心什么。
道痴用观音像与佛像在容娘那里借了八百两银子在容娘的张罗下去年十一月在西城开了一家当铺。半年过去,外债已经还了大半。照这样看下去,再过一年半载,不仅能还清容娘的银子,还能剩下置办新铺子的银钱。
容娘的婚期定在九月,三郎六月里参加完院试后,便会同父母进京送嫁。
算算时间容娘九月出阁顺娘十月生产,道痴闲暇时分,就常去西城溜达,一是为小外甥、小外甥女置办满月礼:二是想要寻几样好东西给容娘添妆。寻了两次却没有什么合眼的,正好容娘将之前在她那里典押的白玉观音与紫金弥勒送回来道痴便有了主意,两位姐姐一人一个暂时撂下此事不提。
虽说道痴与三郎两个—个在王府,一个在家,只有月末才能见上一两面,可兄弟两个越发亲近。
两人全部心思,都放在院试备考上。每到月末,道痴放假的那几日,三郎就到外九房,将自己做过的时文与各种搜罗到的拟题拿过来:道痴也会将自己本月里的各种作业带回家,兄弟两个交换学习。每到此刻,道痴对三郎都心服的不行。三郎可不是他这个假正太,活了两辈子,多少占着些小聪明的便宜,可三郎的文笔、灵气,真不是他能比得上的。每次看了三郎的时文,再看自己的,又涩又干,没一处满意。
三郎却是极有耐心,每次将道痴的时文逐字句点评,还时不时地鼓励两句,例如“二郎这种承题的法子很好……”,或“入手越发切题了”之类的。
除了鼓励,三郎也毫不客气地指出道痴的不足,策论勉强尚可,时文缺乏灵气,诗赋浅显直白,文字运用不足。就像“红花”X“绿叶”这两物,在时文里不宜多做修饰,否则显得文字轻浮;在诗赋中直述就过于浅白,若是换做“红瘦”、“绿肥”实物换成拟代,意境一下子就上去了。
这个时候,道痴真的很想捶地。
各种穿越书中,百试百灵的纳兰诗词,为何他一首都想不出,想要取巧都不能。这个时候,只能勤能补拙,死背唐诗宋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后世的人,在文字独创xìng上差了些,可不是还有向某某“致意”的说法么?他又无心成为诗赋大家,只要能考试过关就好。
三郎第一时间就发现道痴取巧的想法,并不赞同,难得地板起脸,一本正经地教训道:“赝品再像,也是赝品,诗词文章之道亦然。形似而无味,若是二郎在科举之途上,只想过了童子试,如此取巧还能浑水mō鱼。若想要再讲—步,半点不容作假N.
因道痴这点不足,三郎发狠了要给他扳过来,便给他留下作业,要求他不拘格式、不拘内容,每日做诗词三首。
换做其他少年,对于三郎的这番话,说不得还要反辩一番。
道痴心智成熟,仔细想想三郎的话,确实是这个道理。自己要是不能直面对自身不足,说不定真的止步院试,乡试、会试更是奢想。自己除了活的久些,并不比当下的读书人强多少,甚至于真论起读书来,自己还欠缺太多。
旁人寒窗苦读时间,他这边再用功,拼时间是拼不过那些人得。
整营一个月,府学众人便看到一个奇景,道痴眼神木木(想的出神)不拘是看到花草树木,还是饭食点心,还是经史课上,随时都会走神,嘴上振振有词。
道痴的书桌上,迭起厚厚的诗稿,咏的东西五花八门。
王琪与陆炳晓得他在作诗,好奇的不行,凑过来看道痴的诗作。
《煮粥诗》
贫者有所乞。
碗中粥影稀。
风吹水面涌谷米七八粒。
《怀古邯卫青》
寒门自古有才俊,卫氏儿郎朝天贺。
利禄不求椒房赐,功名尤向塞外得。
昨夕北风嘶朔马,今朝胡霜切冰河。
将军横行万里外,单于慌蹿弃战车。
竟是良莠不齐,有的浅白,有的则是有点意思。不管不管是浅白,还是颇有意境,都能称之为诗了。
王琪与陆炳见了大奇,少不得威赞一番,说起写诗,他们勉强也能应对上几首,可像道痴这样信手捏来,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几分灵气还真是做不来。
道痴唯有苦笑,他原也自诩博览群书,可真等到开始认真作诗,发现自己的典故词语十分匮乏。
对于六月院试,他心里真有些没底。
吕文召听说道痴在学作诗,扬起鼻孔,对着道痴得意几日,而后拿出个册子来,得意洋洋地递给道痴,口上说着请道痴指正,实际上压根就是显摆的意思。
书册轻飘飘的,道痴倒是觉得分量尤重。不管吕文召这人怎么不懂事,这回出手,也是想要帮忙吧。
里面确实是吕冬召的笔迹,不过看到上面录着的诗词时,道痴的脸sè都绿了。
这是诗?韵呢?平仄呢?
我立天地间。
xiōng怀凌云志。
无人知心忧。
空对日月明。
这叫诗?
才高五斗无人知。
知己不见莫强求。
平生信守周召志。
手中杜康可解忧。
这叫诗?
诗不诗的,道痴真没看出来,却终于明白什么叫“怀才不遇,”什么叫“为赋新词强说愁”。
吕文召真是个文青少年,从这厚厚的手抄本上,有能看出他是个爱做诗的,可是这水平么,还真是无法评说。就是道痴这半路出家的,都看出这些不入流。
道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很是佩服吕文召,读了十来年书,水平能差成这样也不容易。偏生他还极为自信,即便没有下场参加童子试,也不觉得是自己自身不足的缘故,反而觉得是受家规所限。若是自己下场,案首定是手到擒来。
陈赤忠是武人,对于诗词之道一窍不通;刘从云这边几日没动静,只是在下次月假完了的时候,从家里带了一大包的诗词册子。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李杜诗词之类,而是当时文人流传开来的一些诗词新作。
对于道痴来说,研究研究当下的诗词味道,了解当今的鉴赏水平,对他下场大有助益。
道痴真心感谢,他没想到刘从云会帮自己这一把。毕竟府学少年中,如今隐隐分作两派,有些别苗头的意思。
刘从云笑道:“无需谢,我只是想看看,二郎能走到哪一步。”
听他这话中似有深意,道痴一愣,道:“刘世兄不想参加乡试?”
刘从云笑道:“考试之类的太烦,熬完院试,我就不想在费心。”
若是单单在王府混属官,有个秀才功名够用了,举人功名不过是锦上添花。可等到世子进京,众属官即便会跟随,秀才功名与举人功名的分量绝对不同。举人能直接有资格授官,秀才则不能。
乡试还在两年后,离现在还远,道痴深深地看了刘从云一眼,没有说话,心里却是打定主要,只为今日这一包诗册的情分,就要找个机会说服刘从云继续考下去……
小诗都是临时憋出来的,水平有限,大家勿怪。!。
张家走的很仓促,似乎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意犄之中的是张庆和进京之事,会试在明年二月,安路距离京城两千多里路,年后进京肯定走来不及了。
安陆的举子多在九月间就起程进京,像张庆和因婚期耽搁到现下已经够晚了。
早就有人猜测,张庆和是不是因举人名次不高,放弃了这一科,才拖延到这个时候还没启程。张家族人甚至还有人说酸话,觉得是新娘子耽搁了他们的举人侄儿,不够贤惠知礼,云云。
谁会想到张家大郎陪着新fù回门后,就举家进京。
等到亲戚得了消息时,张家一行人已经离了安陆,家中只留了几个老仆看房子。金银细软,半点没留0
这些习惯了到张老爷家打秋风的族人,立时傻了眼。每年借着过年,可是他们大开口的好时候,今年怎么办?
道痴送走依依不舍的顺娘,重新回到王府。
依旧上午随着众人上经史课? ,下午跟着陆炳学刀,晚上则是苦读四书五经,日子过得极为规律。
冬去春来,半年转眼而逝。
四月初,顺娘寄了家书回来,张老爷没有参加会试,张庆和名落孙山,不过在宗房二老爷的帮助下,拜在一个老翰林名下,在京准备下一科。至于顺娘三月初查出身孕,如今在京待产。
张家即便家道中落,可张老爷这一房日子过的不赖。即便是客居京城,可也买了宅院,又添了仆fù下人,日子过的井井有条。
张老爷那个曾掌家的妾室,也是个xìng子厚道的,对顺娘多有帮扶。
张老爷也对顺娘甚是宽和,顺娘的日子顺心如意。
王宁氏看了顺娘家书在佛前拜了又拜,顺娘这是过门喜不管第一胎是男是女,都是好事。
对于顺娘的身体,王宁氏到没有太过担心。因早年家境艰难的缘故,顺娘从来没有jiāo养过。她xìng情虽绵绵软软的,可身体却比寻常女子要结实。今年十七岁,身子已经长成,并不需要多担心什么。
道痴用观音像与佛像在容娘那里借了八百两银子在容娘的张罗下去年十一月在西城开了一家当铺。半年过去,外债已经还了大半。照这样看下去,再过一年半载,不仅能还清容娘的银子,还能剩下置办新铺子的银钱。
容娘的婚期定在九月,三郎六月里参加完院试后,便会同父母进京送嫁。
算算时间容娘九月出阁顺娘十月生产,道痴闲暇时分,就常去西城溜达,一是为小外甥、小外甥女置办满月礼:二是想要寻几样好东西给容娘添妆。寻了两次却没有什么合眼的,正好容娘将之前在她那里典押的白玉观音与紫金弥勒送回来道痴便有了主意,两位姐姐一人一个暂时撂下此事不提。
虽说道痴与三郎两个—个在王府,一个在家,只有月末才能见上一两面,可兄弟两个越发亲近。
两人全部心思,都放在院试备考上。每到月末,道痴放假的那几日,三郎就到外九房,将自己做过的时文与各种搜罗到的拟题拿过来:道痴也会将自己本月里的各种作业带回家,兄弟两个交换学习。每到此刻,道痴对三郎都心服的不行。三郎可不是他这个假正太,活了两辈子,多少占着些小聪明的便宜,可三郎的文笔、灵气,真不是他能比得上的。每次看了三郎的时文,再看自己的,又涩又干,没一处满意。
三郎却是极有耐心,每次将道痴的时文逐字句点评,还时不时地鼓励两句,例如“二郎这种承题的法子很好……”,或“入手越发切题了”之类的。
除了鼓励,三郎也毫不客气地指出道痴的不足,策论勉强尚可,时文缺乏灵气,诗赋浅显直白,文字运用不足。就像“红花”X“绿叶”这两物,在时文里不宜多做修饰,否则显得文字轻浮;在诗赋中直述就过于浅白,若是换做“红瘦”、“绿肥”实物换成拟代,意境一下子就上去了。
这个时候,道痴真的很想捶地。
各种穿越书中,百试百灵的纳兰诗词,为何他一首都想不出,想要取巧都不能。这个时候,只能勤能补拙,死背唐诗宋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后世的人,在文字独创xìng上差了些,可不是还有向某某“致意”的说法么?他又无心成为诗赋大家,只要能考试过关就好。
三郎第一时间就发现道痴取巧的想法,并不赞同,难得地板起脸,一本正经地教训道:“赝品再像,也是赝品,诗词文章之道亦然。形似而无味,若是二郎在科举之途上,只想过了童子试,如此取巧还能浑水mō鱼。若想要再讲—步,半点不容作假N.
因道痴这点不足,三郎发狠了要给他扳过来,便给他留下作业,要求他不拘格式、不拘内容,每日做诗词三首。
换做其他少年,对于三郎的这番话,说不得还要反辩一番。
道痴心智成熟,仔细想想三郎的话,确实是这个道理。自己要是不能直面对自身不足,说不定真的止步院试,乡试、会试更是奢想。自己除了活的久些,并不比当下的读书人强多少,甚至于真论起读书来,自己还欠缺太多。
旁人寒窗苦读时间,他这边再用功,拼时间是拼不过那些人得。
整营一个月,府学众人便看到一个奇景,道痴眼神木木(想的出神)不拘是看到花草树木,还是饭食点心,还是经史课上,随时都会走神,嘴上振振有词。
道痴的书桌上,迭起厚厚的诗稿,咏的东西五花八门。
王琪与陆炳晓得他在作诗,好奇的不行,凑过来看道痴的诗作。
《煮粥诗》
贫者有所乞。
碗中粥影稀。
风吹水面涌谷米七八粒。
《怀古邯卫青》
寒门自古有才俊,卫氏儿郎朝天贺。
利禄不求椒房赐,功名尤向塞外得。
昨夕北风嘶朔马,今朝胡霜切冰河。
将军横行万里外,单于慌蹿弃战车。
竟是良莠不齐,有的浅白,有的则是有点意思。不管不管是浅白,还是颇有意境,都能称之为诗了。
王琪与陆炳见了大奇,少不得威赞一番,说起写诗,他们勉强也能应对上几首,可像道痴这样信手捏来,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几分灵气还真是做不来。
道痴唯有苦笑,他原也自诩博览群书,可真等到开始认真作诗,发现自己的典故词语十分匮乏。
对于六月院试,他心里真有些没底。
吕文召听说道痴在学作诗,扬起鼻孔,对着道痴得意几日,而后拿出个册子来,得意洋洋地递给道痴,口上说着请道痴指正,实际上压根就是显摆的意思。
书册轻飘飘的,道痴倒是觉得分量尤重。不管吕文召这人怎么不懂事,这回出手,也是想要帮忙吧。
里面确实是吕冬召的笔迹,不过看到上面录着的诗词时,道痴的脸sè都绿了。
这是诗?韵呢?平仄呢?
我立天地间。
xiōng怀凌云志。
无人知心忧。
空对日月明。
这叫诗?
才高五斗无人知。
知己不见莫强求。
平生信守周召志。
手中杜康可解忧。
这叫诗?
诗不诗的,道痴真没看出来,却终于明白什么叫“怀才不遇,”什么叫“为赋新词强说愁”。
吕文召真是个文青少年,从这厚厚的手抄本上,有能看出他是个爱做诗的,可是这水平么,还真是无法评说。就是道痴这半路出家的,都看出这些不入流。
道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很是佩服吕文召,读了十来年书,水平能差成这样也不容易。偏生他还极为自信,即便没有下场参加童子试,也不觉得是自己自身不足的缘故,反而觉得是受家规所限。若是自己下场,案首定是手到擒来。
陈赤忠是武人,对于诗词之道一窍不通;刘从云这边几日没动静,只是在下次月假完了的时候,从家里带了一大包的诗词册子。不是市面上常见的李杜诗词之类,而是当时文人流传开来的一些诗词新作。
对于道痴来说,研究研究当下的诗词味道,了解当今的鉴赏水平,对他下场大有助益。
道痴真心感谢,他没想到刘从云会帮自己这一把。毕竟府学少年中,如今隐隐分作两派,有些别苗头的意思。
刘从云笑道:“无需谢,我只是想看看,二郎能走到哪一步。”
听他这话中似有深意,道痴一愣,道:“刘世兄不想参加乡试?”
刘从云笑道:“考试之类的太烦,熬完院试,我就不想在费心。”
若是单单在王府混属官,有个秀才功名够用了,举人功名不过是锦上添花。可等到世子进京,众属官即便会跟随,秀才功名与举人功名的分量绝对不同。举人能直接有资格授官,秀才则不能。
乡试还在两年后,离现在还远,道痴深深地看了刘从云一眼,没有说话,心里却是打定主要,只为今日这一包诗册的情分,就要找个机会说服刘从云继续考下去……
小诗都是临时憋出来的,水平有限,大家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