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帝王的抉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天的北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朱棣所做的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迁都,而迁都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永乐元年三月,蒙古军队进攻辽东,大肆抢掠了一通,当地的都指挥沈永是个无能之辈,既无法抵御,又不及时向领导汇报,朱棣听说此事,大为恼火,立刻杀掉了沈永,并召集大臣,询问北方军事形势恶化的原因。
朱棣质问他的大臣们,北方防御如此之弱,蒙古军队竟然如入无人之境,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谁该为此负责?
然而出乎朱棣意料的是,大臣们虽然个个都不开口,却并不胆怯,反而直愣愣地看着他。朱棣心头一阵无名火起,正准备发作,突然心念一转,把话又缩了回去。
为什么呢?
因为他终于明白这些大臣们为什么一直盯着他了,该为此事负责的人正是他自己!
在明朝的防御体系中,负责北方防御的主要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可是在靖难之战中,朱权被他绑票,他也跑到了南京做了皇帝,北方边界少了他们两个人,基本上就属于不设防地段了,怎么怪得了别人呢?
南京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也很适宜建都,因为这里地势险要,风水好,外加是主要粮食产地,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建都于此是很有利于维持明朝统治的。
但问题在于,明帝国的住宿地并不是独门独院,在帝国的北方有着几个并不友好的邻居,这些邻居经常不经主人允许就擅自进屋拿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从来不写欠条。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长此下去怎么得了?
出兵讨伐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这些邻居基本上都是游击队编制,使用的是你进我退,你退我再来的政策,他们自己属于游牧民族,又不种地,每天的工作也就是骑马跑来跑去,闲着也是闲着,不抢你抢谁?
讨伐不行,不管更不行。
军事政治形势固然是后来迁都的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些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朱棣本人的特点。
难道朱棣个人与迁都也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曾经提过朱棣虽然是在南京出生,是南京户口,但他二十一岁就去了北平,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虽然并没有转户口(当年进北平不难),但他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北方化了。
据史料记载,朱棣偏好北方饮食,而且十分喜欢朝鲜泡菜,当时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曾派出朝鲜厨师(火者)侍奉朱棣,而他也欣然接受,想来喜好北方口味的朱棣对南方菜不会太感兴趣。北方虽然多风沙,远远不如南方的秀美山水,但朱棣一直以来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对他而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消息
朝鲜女厨子
朱棣即位后,藩属国朝鲜照例要上表恭贺,朱棣在感谢的同时,顺便捎了一句话:“你们选几个会厨艺的女子来。”这句话顿时如巨石入海般,在朝鲜王宫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身为天下共主的皇帝张口要人,这人选当然不能光会厨艺,还要出身好、容貌佳,首选应当是王女。不过经过几番考虑,朝鲜王放弃了这个打算,经过多层筛选,几名宗室女及亲贵的女儿,跟随使臣被送往大明。朱棣无心插柳,此后便对朝鲜宫女颇为留意,后来几次要求朝鲜征选民间女子入宫为妃嫔。
当然了,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需要,既然下定了主意,那就迁吧。
且慢!这可不是说迁就能迁的,迁都不是搬家,绝对不是打好包袱,打个电话叫搬家公司来就行的。最大的难题在于,朱棣并不是一个人搬去北平,如果是这样,那倒是省事了。
迁都不但要迁走朱棣,还要迁走他的大小老婆若干人,王公大臣若干人,士兵百姓若干人,这些人也要找地方住,也要修房子。北平打了很多年的仗,街道、宫殿都要重修,城市布局也要重新安排。而且跟他去北平的都不是一般人,需要大笔的资金才能安置好这些人,其难度绝对不下于重新建都。
这些问题虽然难办,但毕竟还是可以解决的,摆在朱棣面前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如果这个难题不解决,迁都就等于白迁。
我们知道,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为控制北方边界,保证国家安全。按说迁都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但还有一样东西是必需的。
那就是粮食。
北平附近不是产粮区,而迁都必然会有很多人口涌入(中国人向来有往大城市跑的习惯),这些人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且要控制边界,就必须养着大批士兵,虽然明朝实现了军屯(军人平时种地,战时打仗),能够解决部分军队的粮食问题,但京城的精锐部队(如三大营)是不种地的,这么多人吃什么,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仅仅保证北平士兵百姓的粮食还不够,因为明朝政府将来可能会经常出去慰问一下那些不太友好的邻居,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教训,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派十万人去打仗,你就要准备十万人的粮食,而北平附近的粮食产量是绝对不足以保障这些行动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算什么难题,从南方产粮区运输粮食到北方不就行了?
如果你这样想,那就恭喜你了,你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难点所在。
粮食问题之所以成为迁都的最大障碍,难就难在运输上,在那个年代,既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飞机,要运送粮食只能靠人力,今天我们搭乘现代化交通工具从南京到北京也要花费不少时间,而当年的人们走一趟要花一个多月,而且大家可不要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运输粮食的人也是要吃饭的。无论他们多么尽忠职守,你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的粮食之前,是绝对不会饿死的。
所以如果你找人从陆路上运输粮食,你就必须额外准备运输者的口粮,让他推两辆粮车上路,运一辆,吃一辆,等到了目的地,交出还没有吃完的那部分,就算交差了。而你额外准备的那部分口粮可能比他运过去的粮食还要多。
如果有哪个政府愿意长期用这种方式来运输物资,那么等待这个政府的命运只有一个——破产。
所以,明朝政府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河运(又称漕运)。
是啊,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答案很简单嘛,用船来运输粮食不就能又快又多地完成运输任务吗?那你干吗还要兜那么大的圈子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两个字来回答:
不通。
在当时,从南方主要产粮区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畅的,运河栓塞,河流改道给当时的河运带了极大的不便,除非明代的船只是水陆两用型,否则想一路顺风是绝对不可能的。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这上面吃过大亏,想当年他老人家打仗的时候,需要从南方向辽东、北平一带调集军粮,但河运不通,无奈之下,只好取道海路,经渤海运输,绕远路不说,还因为风浪太大,很不安全,十斤军粮能送到一半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可是修整河道绝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提出的事情,大家应该还记得,元朝灭亡的导火线就是治理河道。水利工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绝对是国家重点投入的项目,需要大笔的金钱和众多的劳力。而且万一花钱太多,动摇了国家根本,问题可就严重了(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例子),所以这件事情和修书一样,不是强国盛世你连想都不要想。
朱棣的时代就是盛世。
经过洪武年间的长期恢复,加上朱棣正确的治国方略,当时的明朝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永乐大典》也修出来了,搞点水利自然不在话下。
永乐九年,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保证河道的畅通,宋礼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水利专家,他完成了任务,此后漕运总督陈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所谓“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粮食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明代运河
而迁都的其他工作也一直在紧张地进行之中,中央各部门的办公单位早在永乐七年就已经修好,而京城的建设工作于永乐十五年开始,一直进行了三十余年才朱棣的迁都准备结束。
参考消息
三大殿的失火
由于古代房屋多为木质结构,自北京紫禁城建好后的明清两代之中,宫殿群时有失火。而这当中,明朝就有三次,三大殿近乎全毁,这主要是建筑本身的弊端造成的。三大殿位于紫禁城的最高处,光汉白玉地基就有三层,计八米多高。太和殿身为三大殿之首,光房顶(重檐式)就有十四米高,而避雷设施落后,基本一打雷就中招。当时三大殿格局贯通,一殿起火很难不波及其他两殿。到了清代,匠人们受命在太和殿身后建起一排隔火用的围墙,三大殿才逃脱了“一损俱损”的命运。
朱棣营建北京城
眼见机会成熟,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31)正式下令:迁都!
原先的京师改名为南京,北京作为明帝国新的都城被确定下来,从此北京这个城市正式成为了明朝首都,并一直延续了二百余年,但它的历史却并未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相反,它一直富有生气地存在和发展着,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当今天的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
要说明的是,朱棣在建设北京时,是有着相当的现代意识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状整齐的方块,并制定了严厉的规定,禁止乱搭乱盖,还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宫和天坛等北京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时代打下的基础(此后清朝曾经整修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它占地十七万平方米,征用无数劳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绝对与之无缘,也没有买票参观这一说,但这并不能影响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故宫已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无可否认,这正是朱棣的功绩,不能也无法抹杀。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迁都绝不是一帆风顺、众人响应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赞成朱棣的这一决策。
原因很简单,除了朱棣靖难带过来的那些人之外,朝廷大部分大臣都是长期在南方生活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狐朋狗友、社会关系也都在这里,谁愿意跟着朱棣去北方吹风?
恰好在迁都后不久,皇宫发生火灾,而且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自然灾害,当时人们称为“天灾”,大臣们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事情归结为——都是迁都惹的祸。
朱棣为人虽然够狠够绝,但毕竟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修养不足,他也有点慌乱,便向群臣征求意见,以便弥补过失。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却借此机会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许多大臣上书,陈说迁都的害处,并表示之所以有天灾,就是因为迁都造成的。其中主事萧仪的言辞最为激烈,史料记载“仪言之尤峻”,至于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并未列出,但估计是骂了朱棣,大家知道,朱棣从来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的回应也很干脆,直接就把萧仪杀掉了。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读书人可不是好惹的,自幼聆听圣贤之言,以天子门生自居,皇帝又怎么样?怕你不成?
于是众多大臣纷纷上书,言论如潮,还在午门外集会公开辩论,说是辩论会,但会上意见完全是一边倒,其实就是针对朱棣的集会,如果换个一般的皇帝,看到如此多的手下反对自己,很可能会动摇,但朱棣不是一般的皇帝,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坚定了迁都的决心。
“你们都不要再说了,迁都是我做的决定,一定要迁,我说了算,就这么办了!”
朱棣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他在反对者占多数的情况下,还敢于坚持观点,毫不退让,事实上,很多大臣提出的意见也是很中肯的,如迁都劳民伤财、引发贪污腐败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历史将会证明,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十分有水平的人物,他们能够在形势尚不明朗之前预见到事物将来的发展,如诸葛亮在破草房里就能琢磨出天下将来会三分等,但诸葛亮的这种琢磨是不需要成本的,即使他琢磨得不对,也没有人去找他麻烦。
容易出麻烦的是抉择,也就是说,必须牺牲某些眼前的利益去换来将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抉择往往是极为痛苦的,因为眼前的利益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长远的利益却是看不到的,就好比你让大家丢下手中已有的钞票,跟着你去挖金矿,金矿固然诱人,但是否真有却着实要画个大问号,你说有就有?凭什么?
一百多年后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就是栽倒在这种抉择上的,因为那些大臣们宁可抱着手上的那点家当等死,也不肯跟他去走那条未知的道路。
朱棣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水平的领导,也是一个敢于抉择的领导,他知道迁都是一项大工程,耗时耗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影响明帝国的长治久安的最大因素就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将来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必须舍弃眼前的利益,迁都北京,否则明朝将难逃南宋的厄运。
与张居正相比,朱棣有一个优势——他是皇帝,而且还是一个铁腕皇帝,一个敢背骂名我行我素的皇帝,所以他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他终于完成了迁都这项艰难的工作。
朱棣迁都的行为招致了当时众人的反对,很多人也断言此举必不可行,但十九年后站在北京城头遥望远方的于谦应该不会这样想。
历史才是事物发展最终的判断者,在不久之后,它将毫无疑问地告诉每一个人:朱棣的抉择是正确的。
今天的北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朱棣所做的另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就是迁都,而迁都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一件大事。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次。今天的北京拥有上千万人口,无数的高楼大厦,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源自于朱棣的一个决定。
永乐元年三月,蒙古军队进攻辽东,大肆抢掠了一通,当地的都指挥沈永是个无能之辈,既无法抵御,又不及时向领导汇报,朱棣听说此事,大为恼火,立刻杀掉了沈永,并召集大臣,询问北方军事形势恶化的原因。
朱棣质问他的大臣们,北方防御如此之弱,蒙古军队竟然如入无人之境,这样下去怎么得了,谁该为此负责?
然而出乎朱棣意料的是,大臣们虽然个个都不开口,却并不胆怯,反而直愣愣地看着他。朱棣心头一阵无名火起,正准备发作,突然心念一转,把话又缩了回去。
为什么呢?
因为他终于明白这些大臣们为什么一直盯着他了,该为此事负责的人正是他自己!
在明朝的防御体系中,负责北方防御的主要就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可是在靖难之战中,朱权被他绑票,他也跑到了南京做了皇帝,北方边界少了他们两个人,基本上就属于不设防地段了,怎么怪得了别人呢?
南京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也很适宜建都,因为这里地势险要,风水好,外加是主要粮食产地,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建都于此是很有利于维持明朝统治的。
但问题在于,明帝国的住宿地并不是独门独院,在帝国的北方有着几个并不友好的邻居,这些邻居经常不经主人允许就擅自进屋拿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从来不写欠条。一次两次也就罢了,长此下去怎么得了?
出兵讨伐也没有什么效果,因为这些邻居基本上都是游击队编制,使用的是你进我退,你退我再来的政策,他们自己属于游牧民族,又不种地,每天的工作也就是骑马跑来跑去,闲着也是闲着,不抢你抢谁?
讨伐不行,不管更不行。
军事政治形势固然是后来迁都的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些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朱棣本人的特点。
难道朱棣个人与迁都也有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曾经提过朱棣虽然是在南京出生,是南京户口,但他二十一岁就去了北平,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年,虽然并没有转户口(当年进北平不难),但他的生活习惯已经完全北方化了。
据史料记载,朱棣偏好北方饮食,而且十分喜欢朝鲜泡菜,当时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曾派出朝鲜厨师(火者)侍奉朱棣,而他也欣然接受,想来喜好北方口味的朱棣对南方菜不会太感兴趣。北方虽然多风沙,远远不如南方的秀美山水,但朱棣一直以来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对他而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消息
朝鲜女厨子
朱棣即位后,藩属国朝鲜照例要上表恭贺,朱棣在感谢的同时,顺便捎了一句话:“你们选几个会厨艺的女子来。”这句话顿时如巨石入海般,在朝鲜王宫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身为天下共主的皇帝张口要人,这人选当然不能光会厨艺,还要出身好、容貌佳,首选应当是王女。不过经过几番考虑,朝鲜王放弃了这个打算,经过多层筛选,几名宗室女及亲贵的女儿,跟随使臣被送往大明。朱棣无心插柳,此后便对朝鲜宫女颇为留意,后来几次要求朝鲜征选民间女子入宫为妃嫔。
当然了,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还是政治需要,既然下定了主意,那就迁吧。
且慢!这可不是说迁就能迁的,迁都不是搬家,绝对不是打好包袱,打个电话叫搬家公司来就行的。最大的难题在于,朱棣并不是一个人搬去北平,如果是这样,那倒是省事了。
迁都不但要迁走朱棣,还要迁走他的大小老婆若干人,王公大臣若干人,士兵百姓若干人,这些人也要找地方住,也要修房子。北平打了很多年的仗,街道、宫殿都要重修,城市布局也要重新安排。而且跟他去北平的都不是一般人,需要大笔的资金才能安置好这些人,其难度绝对不下于重新建都。
这些问题虽然难办,但毕竟还是可以解决的,摆在朱棣面前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如果这个难题不解决,迁都就等于白迁。
我们知道,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为控制北方边界,保证国家安全。按说迁都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但还有一样东西是必需的。
那就是粮食。
北平附近不是产粮区,而迁都必然会有很多人口涌入(中国人向来有往大城市跑的习惯),这些人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而且要控制边界,就必须养着大批士兵,虽然明朝实现了军屯(军人平时种地,战时打仗),能够解决部分军队的粮食问题,但京城的精锐部队(如三大营)是不种地的,这么多人吃什么,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仅仅保证北平士兵百姓的粮食还不够,因为明朝政府将来可能会经常出去慰问一下那些不太友好的邻居,给他们一点小小的教训,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派十万人去打仗,你就要准备十万人的粮食,而北平附近的粮食产量是绝对不足以保障这些行动的。
可能有人会说,这算什么难题,从南方产粮区运输粮食到北方不就行了?
如果你这样想,那就恭喜你了,你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难点所在。
粮食问题之所以成为迁都的最大障碍,难就难在运输上,在那个年代,既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飞机,要运送粮食只能靠人力,今天我们搭乘现代化交通工具从南京到北京也要花费不少时间,而当年的人们走一趟要花一个多月,而且大家可不要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运输粮食的人也是要吃饭的。无论他们多么尽忠职守,你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的粮食之前,是绝对不会饿死的。
所以如果你找人从陆路上运输粮食,你就必须额外准备运输者的口粮,让他推两辆粮车上路,运一辆,吃一辆,等到了目的地,交出还没有吃完的那部分,就算交差了。而你额外准备的那部分口粮可能比他运过去的粮食还要多。
如果有哪个政府愿意长期用这种方式来运输物资,那么等待这个政府的命运只有一个——破产。
所以,明朝政府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河运(又称漕运)。
是啊,问题似乎已经解决了,答案很简单嘛,用船来运输粮食不就能又快又多地完成运输任务吗?那你干吗还要兜那么大的圈子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两个字来回答:
不通。
在当时,从南方主要产粮区到北方的河道是不通畅的,运河栓塞,河流改道给当时的河运带了极大的不便,除非明代的船只是水陆两用型,否则想一路顺风是绝对不可能的。明太祖朱元璋就在这上面吃过大亏,想当年他老人家打仗的时候,需要从南方向辽东、北平一带调集军粮,但河运不通,无奈之下,只好取道海路,经渤海运输,绕远路不说,还因为风浪太大,很不安全,十斤军粮能送到一半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可是修整河道绝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提出的事情,大家应该还记得,元朝灭亡的导火线就是治理河道。水利工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绝对是国家重点投入的项目,需要大笔的金钱和众多的劳力。而且万一花钱太多,动摇了国家根本,问题可就严重了(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就是例子),所以这件事情和修书一样,不是强国盛世你连想都不要想。
朱棣的时代就是盛世。
经过洪武年间的长期恢复,加上朱棣正确的治国方略,当时的明朝已经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完成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永乐大典》也修出来了,搞点水利自然不在话下。
永乐九年,朱棣命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保证河道的畅通,宋礼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水利专家,他完成了任务,此后漕运总督陈瑄进一步疏通了河道,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所谓“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粮食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明代运河
而迁都的其他工作也一直在紧张地进行之中,中央各部门的办公单位早在永乐七年就已经修好,而京城的建设工作于永乐十五年开始,一直进行了三十余年才朱棣的迁都准备结束。
参考消息
三大殿的失火
由于古代房屋多为木质结构,自北京紫禁城建好后的明清两代之中,宫殿群时有失火。而这当中,明朝就有三次,三大殿近乎全毁,这主要是建筑本身的弊端造成的。三大殿位于紫禁城的最高处,光汉白玉地基就有三层,计八米多高。太和殿身为三大殿之首,光房顶(重檐式)就有十四米高,而避雷设施落后,基本一打雷就中招。当时三大殿格局贯通,一殿起火很难不波及其他两殿。到了清代,匠人们受命在太和殿身后建起一排隔火用的围墙,三大殿才逃脱了“一损俱损”的命运。
朱棣营建北京城
眼见机会成熟,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31)正式下令:迁都!
原先的京师改名为南京,北京作为明帝国新的都城被确定下来,从此北京这个城市正式成为了明朝首都,并一直延续了二百余年,但它的历史却并未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相反,它一直富有生气地存在和发展着,并最终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当今天的我们徜徉在北京这个现代化都市,看着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时,不应该忘记,正是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叫朱棣的人奠定了这一切的基础。
要说明的是,朱棣在建设北京时,是有着相当的现代意识的,他十分注意城市的整体规划,分别修建了数条主线和支线,把北京市区规划成形状整齐的方块,并制定了严厉的规定,禁止乱搭乱盖,还铺设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故宫和天坛等北京著名建筑,都是朱棣时代打下的基础(此后清朝曾经整修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它占地十七万平方米,征用无数劳力,用了二十年完成,它原先只是供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百姓绝对与之无缘,也没有买票参观这一说,但这并不能影响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现在故宫已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
无可否认,这正是朱棣的功绩,不能也无法抹杀。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迁都绝不是一帆风顺、众人响应的,实际上,根本没有几个人赞成朱棣的这一决策。
原因很简单,除了朱棣靖难带过来的那些人之外,朝廷大部分大臣都是长期在南方生活的,老婆孩子都在南京,狐朋狗友、社会关系也都在这里,谁愿意跟着朱棣去北方吹风?
恰好在迁都后不久,皇宫发生火灾,而且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自然灾害,当时人们称为“天灾”,大臣们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事情归结为——都是迁都惹的祸。
朱棣为人虽然够狠够绝,但毕竟自然科学理论知识修养不足,他也有点慌乱,便向群臣征求意见,以便弥补过失。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却借此机会对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许多大臣上书,陈说迁都的害处,并表示之所以有天灾,就是因为迁都造成的。其中主事萧仪的言辞最为激烈,史料记载“仪言之尤峻”,至于他到底说了些什么并未列出,但估计是骂了朱棣,大家知道,朱棣从来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人,他的回应也很干脆,直接就把萧仪杀掉了。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要知道读书人可不是好惹的,自幼聆听圣贤之言,以天子门生自居,皇帝又怎么样?怕你不成?
于是众多大臣纷纷上书,言论如潮,还在午门外集会公开辩论,说是辩论会,但会上意见完全是一边倒,其实就是针对朱棣的集会,如果换个一般的皇帝,看到如此多的手下反对自己,很可能会动摇,但朱棣不是一般的皇帝,他坚持了自己的看法,坚定了迁都的决心。
“你们都不要再说了,迁都是我做的决定,一定要迁,我说了算,就这么办了!”
朱棣这样做是需要勇气的,他在反对者占多数的情况下,还敢于坚持观点,毫不退让,事实上,很多大臣提出的意见也是很中肯的,如迁都劳民伤财、引发贪污腐败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历史将会证明,朱棣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十分有水平的人物,他们能够在形势尚不明朗之前预见到事物将来的发展,如诸葛亮在破草房里就能琢磨出天下将来会三分等,但诸葛亮的这种琢磨是不需要成本的,即使他琢磨得不对,也没有人去找他麻烦。
容易出麻烦的是抉择,也就是说,必须牺牲某些眼前的利益去换来将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抉择往往是极为痛苦的,因为眼前的利益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长远的利益却是看不到的,就好比你让大家丢下手中已有的钞票,跟着你去挖金矿,金矿固然诱人,但是否真有却着实要画个大问号,你说有就有?凭什么?
一百多年后伟大的改革家张居正就是栽倒在这种抉择上的,因为那些大臣们宁可抱着手上的那点家当等死,也不肯跟他去走那条未知的道路。
朱棣就是这样一个很有水平的领导,也是一个敢于抉择的领导,他知道迁都是一项大工程,耗时耗力,但他准确地判断出,影响明帝国的长治久安的最大因素就是北方的蒙古,要想将来平平安安过日子,就必须舍弃眼前的利益,迁都北京,否则明朝将难逃南宋的厄运。
与张居正相比,朱棣有一个优势——他是皇帝,而且还是一个铁腕皇帝,一个敢背骂名我行我素的皇帝,所以他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所以他终于完成了迁都这项艰难的工作。
朱棣迁都的行为招致了当时众人的反对,很多人也断言此举必不可行,但十九年后站在北京城头遥望远方的于谦应该不会这样想。
历史才是事物发展最终的判断者,在不久之后,它将毫无疑问地告诉每一个人:朱棣的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