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四不象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百七十章 四不象
来远楼大营也有援军,天津来的五千贵州兵,一批军械,主将是秦邦屏的弟弟秦邦义,还有孙元化领着一群工匠,自告奋勇来援。马城大喜将援兵好生安置,朝着京师方向拱了拱手,袁督师还是念旧情的,救人于水火之中呀。五千贵州兵擅长山地战,孙元化带领的工匠更是解了燃眉之急。问过才知,这批援兵从天津出海到了山海卫,在山海卫下船沿长城至喜峰口,这个圈子绕的可真大。
袁崇焕也是千古名臣,被马城点醒也意识到长城的运输能力,是可以充分利用的。
这条通道虽然绕了个大圈,但是胜在安全稳定,沿长城运兵虽然迟缓,却真真正正在虏军后方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兵马先海运再走长城,从山海关能一路走到山西,还神不知鬼不觉,想来这也是古人修筑长城的本意。费了这么大的成本修起一道长城,它的功能可远不只示警这么简单。
孙元化还带来了一批军械,一拿出来就将马城惊呆了,这是造了个什么怪物出来,这位孙兄还真是满脑子奇思妙想,带来的秘密武器比铳大,比炮小,造了个四不象的怪物出来也就罢了,居然还是三根绑在一起的,看上去就象三联装的战列舰舰炮,三根又粗又长的大枪长达两米半,重量大概三百斤,如此沉重的怪物已经不能叫单兵武器了,介于炮和铳之间的一个怪东西还是三联装的。
马城下巴都快掉了,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孙元化的黑科技么。这怪物重达三百斤,两个壮汉都抬不动,这也难不住孙元化,这位老兄将这个怪东西,给移植到了火箭车上,也就是装载火箭用的独轮车,一个人就能轻松推着走,硬生生从山海关推到喜峰口来了,让马城嘴角都不受控制的抽搐了。这玩意也太奇葩了,还是用青铜打造的,充分继承了辽军火器傻大粗笨的特色。
说它是炮吧,不合适,说它是铳吧更不合适。马城琢磨了一阵才琢磨明白了,这玩意就是个三联装的大号火绳枪呀,相当于把三杆超大号火绳枪并排绑在一起,需要四个人才能操作,两个轮流推车的,一个专门负责装填的,一个专门负责发射的。历史上出现过这怪东西么,马城依稀记得在某一部美国西部片里,见过类似的怪东西。
似乎是美国西部牛仔防守栅栏,最喜欢用这种绑在一起的多联装火绳枪。
孙元化还得意洋洋道:“如何?”
马城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一年给他十万两银子在天津造炮,结果炮没造成折腾出这么个玩意,欲哭无泪呀。自然也了解孙元化的难处,对他的要求太高了,重量在千斤左右的前装滑膛野战炮,这个时代连西方都造不出来。用青铜造炮动辄两三千斤,还要考虑射程,炮身长度,炮膛厚度,从青铜冶炼到铸造都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
细一琢磨,孙元化摆弄出来这个三联装的怪东西,用于野战就是个鸡肋,用来防御成城市倒是一件利器。原因很简单,这怪东西相当于三杆大号火铳还自带支架,一个士兵可以当三个用呀。城市攻防战中,城墙上当然是人越少越好,人越多越拥挤,对射时承受的伤亡就越大,人越少伤亡率就越低呀。
试射,挑了一个无人的山谷试射几发。
第一发就打到两里开外去了,马城也想明白了,这不就是三联装的抬枪么,只是三联装也太怪了。孙元化毕竟是科研人员没打过仗,造出这么个笨重的怪东西并不奇怪,这和大明朝的武器设计思路有关,从火车火箭到三眼铳,五眼铳,大明的武器设计思路都是重视前排火力。
大明的野战战术就是如此,前排摆大炮,第二线摆火铳,中军摆马队,追求的是短时间内密集火力大范围杀伤,因此就有了火箭车,五眼铳这些密集发射的一次性火器,齐射一轮是爽了,装填起来却无比困难,负责持续火力的鸟铳威力又太弱,对射射不过后金的步弓,又拿后金的土坦克毫无办法,就被一波冲垮了。这种战法打蒙古轻骑很管用,两百年前,大明就是用这种战法将蒙古轻骑打的溃不成军。
两百年过去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战法也过落伍了,大明的对手也变了。和步战能力强大的虏军作战,这第一波火力打击是打不垮对手的,土坦克,直到机枪时代还能发挥作用,更不要提明末了。沾了水的棉被,沙土做成的土坦克,连重机枪子弹都挡的住,更不要提大明装备的孱弱火铳了。
大明延续了两百年的战法是应该废弃了,早就被敌人摸透了。孙元化的设计思路也是错的,因为这三联装的怪东西机动性太差了,而马城的军事理念中,和后金作战最重要的就是机动性,这怪东西实在不符合开原军的需求,马城是要建设能冲阵的铁骑,能骑马的步兵,驮马化的野战炮兵,大范围穿插打完了就走。敌强我弱,这种战术理念就显得极为有效,每每立下奇功。
尽管如此,这三联装的大抬枪,却仍被马城想出了一种用法,狙杀。
这时代最先进的线膛枪,用来完成狙杀也太勉强了,因为始终解决不了气密性问题,气密性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解决射程问题。孙元化射击的怪东西却提供了另外一种出路,把火绳枪往大了造,于是射程问题就解决了。孙元化还天才的设计成三联装,一是增加了重量就增加了射击的稳定性,二是一枪打不中可以再打两枪,这怪东西是狙杀利器呀。
这怪东西可以大炮准多了,妥妥的指哪打哪,威力强大的步兵直瞄武器。
马城回忆起来似乎同时代的西方,也有这种步兵直瞄武器,叫做皮炮,射击思路是一模一样的。这样一琢磨这怪东西,似乎也不那么奇怪了,可以参考西方皮炮的用法,皮炮就是皮革包起来的铜炮,似乎是北欧陆军发明的,古斯塔夫二世的得意杰作,发明者是一位瑞士数学家。
马城曾经见过这方面的记载,这东西最大的问题是散热问题,打几炮就变的又热又烫,不但无法装填还会烫伤炮手,因为炮身过长还容易炸膛,很快就被古斯塔夫二世弃用了,然而也不知道古二爷有没有设想过,这东西其实很有价值,用来定点狙杀敌军重要目标还是很有效的。
长身管代表着精确度高,直瞄,射程远威力大,并非一无是处。躲在暗处打冷枪冷炮需要解决散热问题嘛,不需要,打完了抬起来就走,能不能打中就要看运气了。想到了这怪东西的最理想用法,马城热心起来调集了一批老兵,开原军中的神射手,加紧操练熟悉抬枪的特性。三四个射手带六七个辅兵,配千里镜,射手负责发射装填,辅兵民壮负责运输,相当于一个队的配备。
第三百七十章 四不象
来远楼大营也有援军,天津来的五千贵州兵,一批军械,主将是秦邦屏的弟弟秦邦义,还有孙元化领着一群工匠,自告奋勇来援。马城大喜将援兵好生安置,朝着京师方向拱了拱手,袁督师还是念旧情的,救人于水火之中呀。五千贵州兵擅长山地战,孙元化带领的工匠更是解了燃眉之急。问过才知,这批援兵从天津出海到了山海卫,在山海卫下船沿长城至喜峰口,这个圈子绕的可真大。
袁崇焕也是千古名臣,被马城点醒也意识到长城的运输能力,是可以充分利用的。
这条通道虽然绕了个大圈,但是胜在安全稳定,沿长城运兵虽然迟缓,却真真正正在虏军后方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兵马先海运再走长城,从山海关能一路走到山西,还神不知鬼不觉,想来这也是古人修筑长城的本意。费了这么大的成本修起一道长城,它的功能可远不只示警这么简单。
孙元化还带来了一批军械,一拿出来就将马城惊呆了,这是造了个什么怪物出来,这位孙兄还真是满脑子奇思妙想,带来的秘密武器比铳大,比炮小,造了个四不象的怪物出来也就罢了,居然还是三根绑在一起的,看上去就象三联装的战列舰舰炮,三根又粗又长的大枪长达两米半,重量大概三百斤,如此沉重的怪物已经不能叫单兵武器了,介于炮和铳之间的一个怪东西还是三联装的。
马城下巴都快掉了,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孙元化的黑科技么。这怪物重达三百斤,两个壮汉都抬不动,这也难不住孙元化,这位老兄将这个怪东西,给移植到了火箭车上,也就是装载火箭用的独轮车,一个人就能轻松推着走,硬生生从山海关推到喜峰口来了,让马城嘴角都不受控制的抽搐了。这玩意也太奇葩了,还是用青铜打造的,充分继承了辽军火器傻大粗笨的特色。
说它是炮吧,不合适,说它是铳吧更不合适。马城琢磨了一阵才琢磨明白了,这玩意就是个三联装的大号火绳枪呀,相当于把三杆超大号火绳枪并排绑在一起,需要四个人才能操作,两个轮流推车的,一个专门负责装填的,一个专门负责发射的。历史上出现过这怪东西么,马城依稀记得在某一部美国西部片里,见过类似的怪东西。
似乎是美国西部牛仔防守栅栏,最喜欢用这种绑在一起的多联装火绳枪。
孙元化还得意洋洋道:“如何?”
马城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一年给他十万两银子在天津造炮,结果炮没造成折腾出这么个玩意,欲哭无泪呀。自然也了解孙元化的难处,对他的要求太高了,重量在千斤左右的前装滑膛野战炮,这个时代连西方都造不出来。用青铜造炮动辄两三千斤,还要考虑射程,炮身长度,炮膛厚度,从青铜冶炼到铸造都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
细一琢磨,孙元化摆弄出来这个三联装的怪东西,用于野战就是个鸡肋,用来防御成城市倒是一件利器。原因很简单,这怪东西相当于三杆大号火铳还自带支架,一个士兵可以当三个用呀。城市攻防战中,城墙上当然是人越少越好,人越多越拥挤,对射时承受的伤亡就越大,人越少伤亡率就越低呀。
试射,挑了一个无人的山谷试射几发。
第一发就打到两里开外去了,马城也想明白了,这不就是三联装的抬枪么,只是三联装也太怪了。孙元化毕竟是科研人员没打过仗,造出这么个笨重的怪东西并不奇怪,这和大明朝的武器设计思路有关,从火车火箭到三眼铳,五眼铳,大明的武器设计思路都是重视前排火力。
大明的野战战术就是如此,前排摆大炮,第二线摆火铳,中军摆马队,追求的是短时间内密集火力大范围杀伤,因此就有了火箭车,五眼铳这些密集发射的一次性火器,齐射一轮是爽了,装填起来却无比困难,负责持续火力的鸟铳威力又太弱,对射射不过后金的步弓,又拿后金的土坦克毫无办法,就被一波冲垮了。这种战法打蒙古轻骑很管用,两百年前,大明就是用这种战法将蒙古轻骑打的溃不成军。
两百年过去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战法也过落伍了,大明的对手也变了。和步战能力强大的虏军作战,这第一波火力打击是打不垮对手的,土坦克,直到机枪时代还能发挥作用,更不要提明末了。沾了水的棉被,沙土做成的土坦克,连重机枪子弹都挡的住,更不要提大明装备的孱弱火铳了。
大明延续了两百年的战法是应该废弃了,早就被敌人摸透了。孙元化的设计思路也是错的,因为这三联装的怪东西机动性太差了,而马城的军事理念中,和后金作战最重要的就是机动性,这怪东西实在不符合开原军的需求,马城是要建设能冲阵的铁骑,能骑马的步兵,驮马化的野战炮兵,大范围穿插打完了就走。敌强我弱,这种战术理念就显得极为有效,每每立下奇功。
尽管如此,这三联装的大抬枪,却仍被马城想出了一种用法,狙杀。
这时代最先进的线膛枪,用来完成狙杀也太勉强了,因为始终解决不了气密性问题,气密性问题解决不了,就无法解决射程问题。孙元化射击的怪东西却提供了另外一种出路,把火绳枪往大了造,于是射程问题就解决了。孙元化还天才的设计成三联装,一是增加了重量就增加了射击的稳定性,二是一枪打不中可以再打两枪,这怪东西是狙杀利器呀。
这怪东西可以大炮准多了,妥妥的指哪打哪,威力强大的步兵直瞄武器。
马城回忆起来似乎同时代的西方,也有这种步兵直瞄武器,叫做皮炮,射击思路是一模一样的。这样一琢磨这怪东西,似乎也不那么奇怪了,可以参考西方皮炮的用法,皮炮就是皮革包起来的铜炮,似乎是北欧陆军发明的,古斯塔夫二世的得意杰作,发明者是一位瑞士数学家。
马城曾经见过这方面的记载,这东西最大的问题是散热问题,打几炮就变的又热又烫,不但无法装填还会烫伤炮手,因为炮身过长还容易炸膛,很快就被古斯塔夫二世弃用了,然而也不知道古二爷有没有设想过,这东西其实很有价值,用来定点狙杀敌军重要目标还是很有效的。
长身管代表着精确度高,直瞄,射程远威力大,并非一无是处。躲在暗处打冷枪冷炮需要解决散热问题嘛,不需要,打完了抬起来就走,能不能打中就要看运气了。想到了这怪东西的最理想用法,马城热心起来调集了一批老兵,开原军中的神射手,加紧操练熟悉抬枪的特性。三四个射手带六七个辅兵,配千里镜,射手负责发射装填,辅兵民壮负责运输,相当于一个队的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