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后一个心愿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切都没有出乎拿破仑的预料,就在奥匈,德国和俄国联合发布了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制裁之后,在英国殖民主义者迪斯累利首相的怂恿之下,奥斯曼苏丹立刻制造了一场针对基督徒和斯拉夫人的大屠杀,作为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报复和回应。
改革是不可能的,奥斯曼这辈子都不会改革。又无法处理好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屠杀来解决所有问题。
而这场大屠杀早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弗兰茨·约瑟夫无法再采取温和改革的形式来包庇奥斯曼帝国,他开始考虑与亚历山大二世的关系,并且希望能够在不打扰到奥匈帝国国家内政的情况之下,允许俄国人向土耳其进攻。
此时的哥恰科夫首相信心十足,他不单拿到了法国人的政治允诺,甚至还拿到他们的军火援助,一笔将近五十挺的新式机枪增援,虽然弹药却需要自行购买。此时的哥恰科夫首相又回到了柏林,他要跟俾斯麦进行一笔新的谈判。
“我们愿意在阿尔萨斯土地问题上站在德国这边,以换取德国对我们进攻小亚细亚的支持。如何?”
俾斯麦楞了一下,他万万没有想到哥恰科夫会突然改口,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愣了一下。随即开始思考俄国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
而此时刚好爆发了大屠杀,俾斯麦已经无法向之前一样坐在一边看热闹了。安德拉西伯爵向俾斯麦隐晦的表示,只要俄罗斯愿意让他们吞并掉塞尔维亚,约瑟夫国王在他们进攻奥斯曼帝国时将采取中立的政策。
诱人的条件啊……难怪哥恰科夫宁可把自己的潜在的政治盟友法兰西得罪掉,也要掺和到这次的冲突之中。
然而俾斯麦还不知道这是拿破仑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迷惑俾斯麦对欧洲局势的判断。
一旦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俾斯麦认为抢夺阿尔萨斯地区有机可乘时,就会走入拿破仑早已设计好的陷阱之中。
“你们会坚定的站在德国这边?”
俾斯麦不知道对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于是试探性的问道,“你的态度转变的可真够迅速的,这才过去几天,哥恰科夫首相。你们就从法兰西的盟友变成了德意志的盟友。”
哥恰科夫挤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如果不是拿破仑要他这么做的话,打死他也不敢得罪巴黎的金主。只是哥恰科夫心里隐约有些好奇,到底拿破仑在打着什么样的算盘。
“我们当然会坚定的站在德国盟友这边。”
哥恰科夫笑得有些不自然,反正如果法德真的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俄国在不得罪金主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中立。但愿亲口许诺的拿破仑不会违背自己的诺言。
“毕竟在国家利益面前,俄国知道谁才是自己真正的盟友。”
双方口头上秘密的确定了盟友关系之后,哥恰科夫的下一站便匆忙的前往维也纳,法国政治力场的转变让他有了可趁之机,这也是他唯一一次能够安心发动战争的机会。
哥恰科夫政治立场的转变让俾斯麦心生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背负着几十亿法郎贷款的俄国这么快撕破了脸皮。
“难道这真的是天赐机会?让我们能够夺下阿尔萨斯地区?”
虽然他心中的不甘又开始涌现,但是这一次俾斯麦小心翼翼的询问了威廉国王,他想知道自己最大的靠山对于夺回阿尔萨斯地区抱着怎样的想法。
“能够夺回阿尔萨斯地区当然不错,但是别忘了还有英国人在边上虎视眈眈。”
“这一次英国人不会在目光集中在法德边境,而是集中在奥斯曼土耳其。”
俾斯麦心中的冒险主义又再一次的调动德国人的神经。
“之前我们没有拿下阿尔萨斯,很大的程度是因为英国和俄国的阻拦。现在俄国为了攻下奥斯曼帝国,已经允诺对法国动手而选择视而不见的态度,而英国人忙于地中海的利益纠纷,根本无暇兼顾到阿尔萨斯地区。所以我认为这一次的巴尔干半岛冲突为我们制造的机会,远比上一场战争要来的更加有利。”
俾斯麦甚至已经预感到胜利女神的天平正在向德国倾斜,那些原本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他们迟早会抢夺回来。
然而俾斯麦却并不知道,普法战争结束后的这将近五年,法国军队一直在秘密地增加军费,自从拿破仑控制了整个国会之后,法兰西的军费开支便成了一个谜团。而且并没有像德国情报部门刺探的那样,法国除了一些军事制度上的改革之外,并没有进行其他的革新。
事实上法国情报部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拿破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警惕法德之间的第二场冲突。
“但是我认为如果柏林要向法国宣战的话,就必须等到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战争开始之后,这样我们才能根据形势来作出是否出兵的决定。”
经历过了上一次战争危机之后,俾斯麦在对待可能挑起边境冲突的问题上显得格外慎重,就算德国无法在百分之百有利的情况下出兵,至少也要争取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胜率。
“那么这一次呢?”
威廉国王反问他,“这一次我们主动的挑起战争,想要把战事扩大到什么样的规模?”
他的潜台词是,一旦爆发了冲突,柏林和巴黎之间,就只有你死我亡的局面了。
俾斯麦若有所思,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回答威廉国王,“想要跟上一次的普法冲突一样是不可能了,做的太过火的话,英国人可能真的会两线作战。往土耳其海峡和北方海域同时出兵,甚至还有可能在法国登录作战。所以我们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
这也是俾斯麦在五年前的战争中唯一没有实现的遗憾。
“夺回属于德意志人民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俾斯麦一字一句的说道,“这是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个未了心愿!”
一切都没有出乎拿破仑的预料,就在奥匈,德国和俄国联合发布了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制裁之后,在英国殖民主义者迪斯累利首相的怂恿之下,奥斯曼苏丹立刻制造了一场针对基督徒和斯拉夫人的大屠杀,作为对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报复和回应。
改革是不可能的,奥斯曼这辈子都不会改革。又无法处理好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屠杀来解决所有问题。
而这场大屠杀早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弗兰茨·约瑟夫无法再采取温和改革的形式来包庇奥斯曼帝国,他开始考虑与亚历山大二世的关系,并且希望能够在不打扰到奥匈帝国国家内政的情况之下,允许俄国人向土耳其进攻。
此时的哥恰科夫首相信心十足,他不单拿到了法国人的政治允诺,甚至还拿到他们的军火援助,一笔将近五十挺的新式机枪增援,虽然弹药却需要自行购买。此时的哥恰科夫首相又回到了柏林,他要跟俾斯麦进行一笔新的谈判。
“我们愿意在阿尔萨斯土地问题上站在德国这边,以换取德国对我们进攻小亚细亚的支持。如何?”
俾斯麦楞了一下,他万万没有想到哥恰科夫会突然改口,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愣了一下。随即开始思考俄国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
而此时刚好爆发了大屠杀,俾斯麦已经无法向之前一样坐在一边看热闹了。安德拉西伯爵向俾斯麦隐晦的表示,只要俄罗斯愿意让他们吞并掉塞尔维亚,约瑟夫国王在他们进攻奥斯曼帝国时将采取中立的政策。
诱人的条件啊……难怪哥恰科夫宁可把自己的潜在的政治盟友法兰西得罪掉,也要掺和到这次的冲突之中。
然而俾斯麦还不知道这是拿破仑有意而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迷惑俾斯麦对欧洲局势的判断。
一旦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俾斯麦认为抢夺阿尔萨斯地区有机可乘时,就会走入拿破仑早已设计好的陷阱之中。
“你们会坚定的站在德国这边?”
俾斯麦不知道对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于是试探性的问道,“你的态度转变的可真够迅速的,这才过去几天,哥恰科夫首相。你们就从法兰西的盟友变成了德意志的盟友。”
哥恰科夫挤出了一个尴尬的笑容,如果不是拿破仑要他这么做的话,打死他也不敢得罪巴黎的金主。只是哥恰科夫心里隐约有些好奇,到底拿破仑在打着什么样的算盘。
“我们当然会坚定的站在德国盟友这边。”
哥恰科夫笑得有些不自然,反正如果法德真的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俄国在不得罪金主的情况下只能选择中立。但愿亲口许诺的拿破仑不会违背自己的诺言。
“毕竟在国家利益面前,俄国知道谁才是自己真正的盟友。”
双方口头上秘密的确定了盟友关系之后,哥恰科夫的下一站便匆忙的前往维也纳,法国政治力场的转变让他有了可趁之机,这也是他唯一一次能够安心发动战争的机会。
哥恰科夫政治立场的转变让俾斯麦心生疑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背负着几十亿法郎贷款的俄国这么快撕破了脸皮。
“难道这真的是天赐机会?让我们能够夺下阿尔萨斯地区?”
虽然他心中的不甘又开始涌现,但是这一次俾斯麦小心翼翼的询问了威廉国王,他想知道自己最大的靠山对于夺回阿尔萨斯地区抱着怎样的想法。
“能够夺回阿尔萨斯地区当然不错,但是别忘了还有英国人在边上虎视眈眈。”
“这一次英国人不会在目光集中在法德边境,而是集中在奥斯曼土耳其。”
俾斯麦心中的冒险主义又再一次的调动德国人的神经。
“之前我们没有拿下阿尔萨斯,很大的程度是因为英国和俄国的阻拦。现在俄国为了攻下奥斯曼帝国,已经允诺对法国动手而选择视而不见的态度,而英国人忙于地中海的利益纠纷,根本无暇兼顾到阿尔萨斯地区。所以我认为这一次的巴尔干半岛冲突为我们制造的机会,远比上一场战争要来的更加有利。”
俾斯麦甚至已经预感到胜利女神的天平正在向德国倾斜,那些原本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他们迟早会抢夺回来。
然而俾斯麦却并不知道,普法战争结束后的这将近五年,法国军队一直在秘密地增加军费,自从拿破仑控制了整个国会之后,法兰西的军费开支便成了一个谜团。而且并没有像德国情报部门刺探的那样,法国除了一些军事制度上的改革之外,并没有进行其他的革新。
事实上法国情报部门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拿破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警惕法德之间的第二场冲突。
“但是我认为如果柏林要向法国宣战的话,就必须等到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战争开始之后,这样我们才能根据形势来作出是否出兵的决定。”
经历过了上一次战争危机之后,俾斯麦在对待可能挑起边境冲突的问题上显得格外慎重,就算德国无法在百分之百有利的情况下出兵,至少也要争取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胜率。
“那么这一次呢?”
威廉国王反问他,“这一次我们主动的挑起战争,想要把战事扩大到什么样的规模?”
他的潜台词是,一旦爆发了冲突,柏林和巴黎之间,就只有你死我亡的局面了。
俾斯麦若有所思,他沉默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回答威廉国王,“想要跟上一次的普法冲突一样是不可能了,做的太过火的话,英国人可能真的会两线作战。往土耳其海峡和北方海域同时出兵,甚至还有可能在法国登录作战。所以我们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
这也是俾斯麦在五年前的战争中唯一没有实现的遗憾。
“夺回属于德意志人民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俾斯麦一字一句的说道,“这是德意志帝国的最后一个未了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