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可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岁儿一张小脸纠结:“我不晓得,没听说过呢。”
两人到了梁家外头,岁儿敲了门,隔了会儿,才有一妇人小跑着来开门。
妇人不认得谢筝,对岁儿倒是熟悉:“你怎么过来了?府上不忙吗?”
岁儿挤出笑容,向妇人介绍了谢筝。
妇人一听谢筝是宁国寺里活下来的那一个,一面打量她的脖子,一面念着佛号。
“郑夫人的一些事儿,衙门里想问问梁夫人,只因梁夫人病着,又是女眷,衙役们不好来叨扰打搅,我晓得事情来龙去脉,就帮着跑个腿。”谢筝顿了顿,又道,“夫人身体如何?”
妇人连声叹气,引着谢筝往里头去:“自打郑夫人过世,我们夫人就病倒了,大夫请了,药也用了,不见起色,我们老爷也急得不行。”
谢筝和岁儿在庑廊上等了会儿,妇人进去禀了一声,才又出来请她。
梁家不比郑家宽裕,谢筝入了屋子,一眼看过去,家具都是有些年头了的。
东稍间作了内室,梁夫人病歪歪躺在床上,脸色发白,两颊内陷,看得出精神极差。
谢筝见了礼。
梁夫人勉强坐起来,声音又细又低:“病中无力,姑娘莫见笑。衙门里想问些什么?郑家姐姐与我亲厚,我也想帮她把凶手绳之于法。”
谢筝深深看着梁夫人,道:“衙门里想问三娘的事情。”
话音未落,只“三娘”两字,就让梁夫人的神色骤变,本就苍白的面色越发不留半点血色,整个人颤着,像是处在冬日寒风里一般,干裂的嘴唇嗫嗫,声音发抖:“三娘?我不晓得什么三娘。”
谢筝垂下眼帘,如昨日预想的一样,若无实证,不管梁夫人只是听说过三娘的事儿,还是她就是三娘的母亲,她都不会承认。
“衙门里查了功德簿,”谢筝坦言道,“每一年去添香油灯草的都是郑夫人,但功德簿上的名字是……”
“妈妈,”梁夫人打断了谢筝的话,与那妇人道,“哥儿在屋里歇息吧?妈妈去看着他,免得他淘气,又打翻东西。”
妇人犹豫极了,她看得出来,衙门里想要知道的事情对梁夫人冲击很大,夫人应当是一个字都不想提的,可又不得不提。
既然夫人不想当着她的面说,她自当避出去,可梁夫人这个身体,委实叫人担心。
梁夫人看出妇人的犹豫,道:“不用担心我,没事的。”
妇人一步三回头地出去了,梁夫人苦苦一笑,道:“名字是谁的?”
“素素,”谢筝上前一步,“夫人的表字就是素素吧。”
梁夫人下意识咬住了唇,被子里的双手攥得紧紧的,努力稳住了声音,道:“我是素素,但我不认得什么三娘,也不知道郑家姐姐为什么要在功德簿上写我的名字,许是另一位叫素素的女子吧。”
谢筝搬了绣墩来,坐在床边,凤眼沉沉望着梁夫人:“那我来告诉夫人吧。
三娘是永正五年三月初三出生的,初四就夭折了,周年忌日时,郑夫人亦或是素素在宁国寺给她点了长明灯,这二十余年间,从未断过。
她是个有残缺的姐儿,她生来就比寻常人少了一只胳膊,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残缺,她才没能活下来。
郑夫人说,三娘是她害死的,她这么多年诵经、资助善堂,都是为了赎罪……”
谢筝一边说,一边留心梁夫人的反应。
随着她的一字一句,梁夫人的眉心皱起,若不是极其强撑的,似乎是要用双手捂住耳朵再不听一个字了。
这般样子,可见梁夫人内心之煎熬。
谢筝想,梁夫人就是三娘的母亲了,唯有母亲,在听见这些事情时,才会痛苦之情溢于言表,即便她嘴上不认,她的神态动作都已经承认了。
“夫人,”谢筝叹了一口气,“三娘是个可怜孩子,不是因为她有残缺,不是因为她早夭,而是因为直到二十几年后,她的母亲依旧不敢认她,不敢承认她是自己的孩子,不敢在功德簿上写上父母双方的名字,无名不怕,怕得是连姓氏都丢掉了……”
谢筝梗咽了,有那么一瞬,她几乎坐不住了,想蹲下来痛哭一场。
她明明是谢筝,却成了阿黛。
她要到何时,才能正大光明地认下自己的身份?承认她是谢慕锦的女儿,能够给父母供奉祭拜?
她可以不叫阿筝,她幼年还有小名,但她姓谢,她不愿意也不能一直丢弃。
隐姓埋名,谢筝有自己的理由,梁夫人如此,一定也有她的难言之隐。
梁夫人的眼中满满都是泪水,她的身子蜷缩起来,掩面痛哭。
谢筝本就不好受,又见不得眼泪,叫梁夫人一招,心里酸得厉害,死死掐着掌心才忍住了。
梁夫人大哭了一场,慢慢平缓下来,她病中身体虚,这会儿像是从水里捞起来一般,整个人都潮得厉害。
她也顾不上那些,不让谢筝叫妇人进来擦拭净面,顶着一口气,道:“你说得对,三娘可怜,她姓梁,我又不敢承认她姓梁。”
梁夫人絮絮说起了往事,她说得很慢,可其中细节清清楚楚,这几十年里,她不曾有一天忘记。
梁大人在国子监做官的第三年,她怀了三娘。
肚子提前两月发作,梁大人那夜宿在国子监,家里连人手都不足,二更天又不晓得去哪儿找稳婆,梁夫人就让人去敲了郑家大门。
郑夫人与她交好,匆匆赶过来,她身边又有个懂的婆子,便帮梁夫人接生了。
哪里知道,孩子落下来,少了一条胳膊。
婆子唬了一跳,说孩子残缺,又早产了两个月,只怕不好养活。
梁夫人看着哭声细得跟猫儿一样的女儿,险些厥了过去。
郑夫人的意思是等天亮了去国子监寻梁大人回来,梁夫人却不答应。
梁家家底太薄,不一定能养活早产的女儿,梁大人又在国子监为官,没什么根基,本就处事不易,叫人知道他的女儿是个缺胳膊少腿的,还不晓得要添多少风言风语。
“其实,我最怕的是他为此怪我、怨我,赶我下堂,”梁夫人的眼神空洞,喃喃道,“若他得一个厉害的岳家,许是官途兴盛……”
梁夫人哭着求郑夫人,求她莫要把事情张扬出去,就说早产的孩子落下来就不行了。
郑夫人犹豫不已,到底拗不过梁夫人,心软了,答应把姐儿抱走,能不能养活全看造作。
哪知道她们两个还在争着,四更时,姐儿还是没气了。
岁儿一张小脸纠结:“我不晓得,没听说过呢。”
两人到了梁家外头,岁儿敲了门,隔了会儿,才有一妇人小跑着来开门。
妇人不认得谢筝,对岁儿倒是熟悉:“你怎么过来了?府上不忙吗?”
岁儿挤出笑容,向妇人介绍了谢筝。
妇人一听谢筝是宁国寺里活下来的那一个,一面打量她的脖子,一面念着佛号。
“郑夫人的一些事儿,衙门里想问问梁夫人,只因梁夫人病着,又是女眷,衙役们不好来叨扰打搅,我晓得事情来龙去脉,就帮着跑个腿。”谢筝顿了顿,又道,“夫人身体如何?”
妇人连声叹气,引着谢筝往里头去:“自打郑夫人过世,我们夫人就病倒了,大夫请了,药也用了,不见起色,我们老爷也急得不行。”
谢筝和岁儿在庑廊上等了会儿,妇人进去禀了一声,才又出来请她。
梁家不比郑家宽裕,谢筝入了屋子,一眼看过去,家具都是有些年头了的。
东稍间作了内室,梁夫人病歪歪躺在床上,脸色发白,两颊内陷,看得出精神极差。
谢筝见了礼。
梁夫人勉强坐起来,声音又细又低:“病中无力,姑娘莫见笑。衙门里想问些什么?郑家姐姐与我亲厚,我也想帮她把凶手绳之于法。”
谢筝深深看着梁夫人,道:“衙门里想问三娘的事情。”
话音未落,只“三娘”两字,就让梁夫人的神色骤变,本就苍白的面色越发不留半点血色,整个人颤着,像是处在冬日寒风里一般,干裂的嘴唇嗫嗫,声音发抖:“三娘?我不晓得什么三娘。”
谢筝垂下眼帘,如昨日预想的一样,若无实证,不管梁夫人只是听说过三娘的事儿,还是她就是三娘的母亲,她都不会承认。
“衙门里查了功德簿,”谢筝坦言道,“每一年去添香油灯草的都是郑夫人,但功德簿上的名字是……”
“妈妈,”梁夫人打断了谢筝的话,与那妇人道,“哥儿在屋里歇息吧?妈妈去看着他,免得他淘气,又打翻东西。”
妇人犹豫极了,她看得出来,衙门里想要知道的事情对梁夫人冲击很大,夫人应当是一个字都不想提的,可又不得不提。
既然夫人不想当着她的面说,她自当避出去,可梁夫人这个身体,委实叫人担心。
梁夫人看出妇人的犹豫,道:“不用担心我,没事的。”
妇人一步三回头地出去了,梁夫人苦苦一笑,道:“名字是谁的?”
“素素,”谢筝上前一步,“夫人的表字就是素素吧。”
梁夫人下意识咬住了唇,被子里的双手攥得紧紧的,努力稳住了声音,道:“我是素素,但我不认得什么三娘,也不知道郑家姐姐为什么要在功德簿上写我的名字,许是另一位叫素素的女子吧。”
谢筝搬了绣墩来,坐在床边,凤眼沉沉望着梁夫人:“那我来告诉夫人吧。
三娘是永正五年三月初三出生的,初四就夭折了,周年忌日时,郑夫人亦或是素素在宁国寺给她点了长明灯,这二十余年间,从未断过。
她是个有残缺的姐儿,她生来就比寻常人少了一只胳膊,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残缺,她才没能活下来。
郑夫人说,三娘是她害死的,她这么多年诵经、资助善堂,都是为了赎罪……”
谢筝一边说,一边留心梁夫人的反应。
随着她的一字一句,梁夫人的眉心皱起,若不是极其强撑的,似乎是要用双手捂住耳朵再不听一个字了。
这般样子,可见梁夫人内心之煎熬。
谢筝想,梁夫人就是三娘的母亲了,唯有母亲,在听见这些事情时,才会痛苦之情溢于言表,即便她嘴上不认,她的神态动作都已经承认了。
“夫人,”谢筝叹了一口气,“三娘是个可怜孩子,不是因为她有残缺,不是因为她早夭,而是因为直到二十几年后,她的母亲依旧不敢认她,不敢承认她是自己的孩子,不敢在功德簿上写上父母双方的名字,无名不怕,怕得是连姓氏都丢掉了……”
谢筝梗咽了,有那么一瞬,她几乎坐不住了,想蹲下来痛哭一场。
她明明是谢筝,却成了阿黛。
她要到何时,才能正大光明地认下自己的身份?承认她是谢慕锦的女儿,能够给父母供奉祭拜?
她可以不叫阿筝,她幼年还有小名,但她姓谢,她不愿意也不能一直丢弃。
隐姓埋名,谢筝有自己的理由,梁夫人如此,一定也有她的难言之隐。
梁夫人的眼中满满都是泪水,她的身子蜷缩起来,掩面痛哭。
谢筝本就不好受,又见不得眼泪,叫梁夫人一招,心里酸得厉害,死死掐着掌心才忍住了。
梁夫人大哭了一场,慢慢平缓下来,她病中身体虚,这会儿像是从水里捞起来一般,整个人都潮得厉害。
她也顾不上那些,不让谢筝叫妇人进来擦拭净面,顶着一口气,道:“你说得对,三娘可怜,她姓梁,我又不敢承认她姓梁。”
梁夫人絮絮说起了往事,她说得很慢,可其中细节清清楚楚,这几十年里,她不曾有一天忘记。
梁大人在国子监做官的第三年,她怀了三娘。
肚子提前两月发作,梁大人那夜宿在国子监,家里连人手都不足,二更天又不晓得去哪儿找稳婆,梁夫人就让人去敲了郑家大门。
郑夫人与她交好,匆匆赶过来,她身边又有个懂的婆子,便帮梁夫人接生了。
哪里知道,孩子落下来,少了一条胳膊。
婆子唬了一跳,说孩子残缺,又早产了两个月,只怕不好养活。
梁夫人看着哭声细得跟猫儿一样的女儿,险些厥了过去。
郑夫人的意思是等天亮了去国子监寻梁大人回来,梁夫人却不答应。
梁家家底太薄,不一定能养活早产的女儿,梁大人又在国子监为官,没什么根基,本就处事不易,叫人知道他的女儿是个缺胳膊少腿的,还不晓得要添多少风言风语。
“其实,我最怕的是他为此怪我、怨我,赶我下堂,”梁夫人的眼神空洞,喃喃道,“若他得一个厉害的岳家,许是官途兴盛……”
梁夫人哭着求郑夫人,求她莫要把事情张扬出去,就说早产的孩子落下来就不行了。
郑夫人犹豫不已,到底拗不过梁夫人,心软了,答应把姐儿抱走,能不能养活全看造作。
哪知道她们两个还在争着,四更时,姐儿还是没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