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 再加一个地敛财 求月票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罗罗的天朝之梦已经尾声了,新书正在准备,计划4月中旬上传,为了准备新书,罗罗在2月和3月只能保证一天6000的更新了,将分成2章在上午7点和下午2点上传。请各位书友谅解。
.......
“法治国、儒治人、佛治心……杰森,你好像还漏了些东西。”
和四个儿子谈完了事情,朱济世回到寝宫就让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和楠本高子两人侍寝。三个人先洗了把热水澡,又温存亲热了一番——当然是和高子亲热和玛丽亚温存了。然后就大被同眠,一起靠在红木大床的靠背上说起了闲话。因为有玛丽亚这个床上政治家在,朱济世就把自己治理南洋之策和她说了,想听听她的意见——说起来这事儿也是妇寺干政,要放在过去言官肯定要上疏的,不过现在大明搞的是责任内阁,没有御史言官,内阁大臣更不会吃饱了撑的去管朱济世的家务事。
而玛丽亚听了朱皇帝说的南洋之策后,立即便有建议提出。
“治理国家,可不能只有法、儒、佛,还需要有钱,很多很多的钱。”玛丽亚.克莱门蒂娜靠在朱皇帝的肩膀上,“我估计总该有两千万人要迁徙到爪哇岛吧?”
“没有那么多。”朱济世道,“菲律宾有几百万,马来半岛也是几百万,苏门答腊岛也差不多,其余各岛能迁移的人不多……估计就一千一二百万。”
此时南洋各地的人口都不大多。爪哇岛当然是人口最密集的,和后世一样。根据刚刚投降的荷属东印度当局的档案,爪哇岛的人口有两千多万!人口密度比大明东南还要高。其中华人约有一百多万。土著占到90%以上,白人则不到十万。根据朱济世的计划,爪哇岛的大部分华人都要迁走,就近安置到空旷的澳大利亚去。岛上属于白人和华人的土地,则全部收归国有(白人赶走,华人置换澳大利亚的土地),然后一部分分给寺庙。一部分分给外来的南洋土人。
“一千多万人的迁移安置也要花不少钱吧?”玛丽亚笑了笑,“还要兴佛寺。建书院,还要设立政府,要雇佣训练军警,要造桥修路。要建设城镇。这个爪哇岛怕是要投不少钱下去开发吧?”
“是要花钱的……”朱济世心里却在想,‘要花很多钱啊!要不弄个什么超级瘟疫出来一了百了?’
玛丽亚并不知道朱皇帝有那么可怕的想法,只是沉吟道:“皇上,您不会让爪哇岛的土著随便离开吧?”
“自然不能随便离开!”朱济世从鼻子里笑了一声,“要不然还非那个劲儿做什么?”
“三千多万人挤在一个岛上,将来说不定会有五千万甚至是一亿……其实人口密集也容易敛财,关键就看会不会经营了。”玛丽亚提醒道。
朱济世还是有些茫然,摇摇头道:“一群懒鬼,如何经营?”
玛丽亚笑道:“懒鬼更需要督促。南洋土著之所以会懒,还不是因为长久以来日子好过,食物容易得到的缘故?如果日子变得艰难。他们自然会勤劳起来。”
“如何让日子变得艰难?”朱济世问。
“那很容易,让爪哇岛的东西变得昂贵,日子就会艰难了。”玛丽亚说着,嘴角露出了一个讽刺的笑容,“英国人不就是这么做的?不列颠的穷人拿着欧洲最高的工资,过的却是那么艰苦的生活。全欧洲最贵的房租和最贵的食品价格就是英国劳动人民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杰森。你在英国生活过几年,应该知道那里的情况。”
“嗯。”朱济世点头。“英国人的确是全欧洲最辛苦的,相比之下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就清闲多了。玛丽亚,你的意思是,朕要想办法让爪哇岛的几千万土著生活的艰难?”
“要让土著不努力工作就活不下去!”玛丽亚道,“所以不需要把爪哇岛的土地平分,应该把土地集中起来开办种植园,以追求最高经济效益,而且应该尽可能扶植经济作物的种植而非水稻。因为经济作物可以带来较高的收入,有利于发展加工业解决更多的人口在城市就业,同时大量输入食品又会造成爪哇岛的物价高涨,凡是不努力者很难养家糊口……他们要么饿死,要么出家当和尚!”
朱皇帝笑着点点头,还是玛丽亚考虑的周到!要是大家的日子都不难过,谁肯出家当和尚当尼姑?如果和尚尼姑多了,生息繁衍的速度自然会慢下来。
“另外,人口的大量聚集和农村土地的集中,必然会让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就像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一样。不过我们千万不要在爪哇实行排屋制度,而应该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用限量供地的办法,不断提高巴达维亚、泗水这种大城市的土地价格和房价以及房屋租金。”
“什么?玛丽亚,你的意思是让朕实行土地财政?”朱济世收敛了笑容,这个办法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呢?
“土地……财政?”玛丽亚闻言点头,“这个提法不错啊!皇上,妾身觉得以地敛财是个不错的办法。爪哇岛上毕竟会几千万乃至一亿人口,稍微勤劳一些,所创造的财富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经营得当,可以用高房价、高物价将这些财富全部聚敛起来用于养活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寺庙。同时,又能让爪哇之民苦于生计而难以成家立业,人口自然就不会太快增长了!”
“法治国、儒治人、佛治心、地敛财!”朱济世神色一凛,“如此南洋诸岛当可大定!”
……
这个夜晚,并不只是朱济世在床头和玛丽亚长谈到深夜。
皇太子朱国雄回到自己的太子东宫的时候,左丞相潘祖荫就上门来求见。朱国雄的正妃出自吴县潘家,是潘祖荫的堂房侄女,因而朱国雄和潘祖荫算是亲戚。而且两人都是济世大学毕业,算是同窗。关系自然紧密,也时常会往来走访——太子结交重臣,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忌讳的。一开始朱国雄和潘祖荫也避嫌不大来往,可是朱济世却一再要求皇太子多多和重臣交往。
看到左相来访,皇太子便挥手示意左右告退,只留他们二人在房中。皇太子道:“潘相来得正好,皇上今天说了南洋的事情,打算把各地的土著迁移到爪哇岛自立一国,还要法治国、儒治人、佛治心。”
“皇上要崇儒兴佛?”潘祖荫愣了一下。皇太子道:“只在南洋诸国……现在大理就是佛儒并兴,暹罗也是这样,东辉也打算如此了。现在不过再多一个爪哇国罢了。”
“原来如此,”潘祖荫沉默了一下,“迁移土著总要在千万以上!要投入的军队、运力都不是小数目吧?到了爪哇岛还要安置……花出去的钱恐怕要以亿计算了。”
“这钱得花!”皇太子道,“皇上决心已定,我们不要忤逆他。”
“臣知道了。”潘祖荫点点头,又道,“殿下,爪哇王谁去做?爪哇的官又让谁当?”
“爪哇王是子钟弟。父皇多半是可怜他劳苦,最后还丢了大理王……不过爪哇也不错了,地盘不大,但是比大理富庶,人口也多,总有3500万吧?说起来比东华都多!”朱国雄沉吟一下,“3500万人要不少官去管的,起码20万顶官帽子,还要大兴佛教,起码从各地迁10万个和尚、尼姑过去,另外……驻军也不能少了,否则一定出乱子!想想也头疼。潘相,爪哇的丞相可有人要推荐吗?可得是个能吏才好。”
“倒有两个人选,”潘祖荫思索着道,“西华的刘宗贤,日本的小松清猷。他们两人都是能吏,刘宗贤在西华当过知府、巡抚,现在是内阁右相。小松清猷当过琉球首相,现在是日本王国的内政部尚书。此二人皆治事理财之能,可以委以重任。”
“好的,爪哇的左右二相就推荐他们吧。”皇太子点点头,微微一笑,又道,“父皇今日还提及了安排大中华帝国体系、制度之事。大的原则他老人家已经定下,具体的细节想让我们兄弟自己合计。”
“皇上可有意合五华诸夏为一?”潘祖荫试探道。朱济世的大原则他当然知道,但是这“有意”却是将来的走向。只要这位大明复国之主健在一日,五华诸夏都是任他拿捏的。
“还是不合一的好。”朱国雄叹了一声,“日本、朝鲜、吕宋、琉球、暹罗、大理等诸夏皆不足虑,哪怕是西华与大明也实为一体。但是东华、南华、北华和新日本,却远在天涯,不会甘心与大明合一的。而且合了一,兄弟之间怕是不好相处。不如各自为兄弟之国吧。潘相,你就按着兄弟之国,一致对外的路子和青年党、东林党的头头们商量一些细则出来。”
潘祖荫也在心中叹了口气,隐隐有些失望。四海之内皆王土的大一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自幼接受儒家经典教育的潘祖荫岂能例外?如果皇太子有意争一争,他倒是愿意帮着一起想办法。可是现在太子也不想合并五华……恐怕还是担心强使五华合一后制不住东华王和南华王吧?(未完待续)
罗罗的天朝之梦已经尾声了,新书正在准备,计划4月中旬上传,为了准备新书,罗罗在2月和3月只能保证一天6000的更新了,将分成2章在上午7点和下午2点上传。请各位书友谅解。
.......
“法治国、儒治人、佛治心……杰森,你好像还漏了些东西。”
和四个儿子谈完了事情,朱济世回到寝宫就让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和楠本高子两人侍寝。三个人先洗了把热水澡,又温存亲热了一番——当然是和高子亲热和玛丽亚温存了。然后就大被同眠,一起靠在红木大床的靠背上说起了闲话。因为有玛丽亚这个床上政治家在,朱济世就把自己治理南洋之策和她说了,想听听她的意见——说起来这事儿也是妇寺干政,要放在过去言官肯定要上疏的,不过现在大明搞的是责任内阁,没有御史言官,内阁大臣更不会吃饱了撑的去管朱济世的家务事。
而玛丽亚听了朱皇帝说的南洋之策后,立即便有建议提出。
“治理国家,可不能只有法、儒、佛,还需要有钱,很多很多的钱。”玛丽亚.克莱门蒂娜靠在朱皇帝的肩膀上,“我估计总该有两千万人要迁徙到爪哇岛吧?”
“没有那么多。”朱济世道,“菲律宾有几百万,马来半岛也是几百万,苏门答腊岛也差不多,其余各岛能迁移的人不多……估计就一千一二百万。”
此时南洋各地的人口都不大多。爪哇岛当然是人口最密集的,和后世一样。根据刚刚投降的荷属东印度当局的档案,爪哇岛的人口有两千多万!人口密度比大明东南还要高。其中华人约有一百多万。土著占到90%以上,白人则不到十万。根据朱济世的计划,爪哇岛的大部分华人都要迁走,就近安置到空旷的澳大利亚去。岛上属于白人和华人的土地,则全部收归国有(白人赶走,华人置换澳大利亚的土地),然后一部分分给寺庙。一部分分给外来的南洋土人。
“一千多万人的迁移安置也要花不少钱吧?”玛丽亚笑了笑,“还要兴佛寺。建书院,还要设立政府,要雇佣训练军警,要造桥修路。要建设城镇。这个爪哇岛怕是要投不少钱下去开发吧?”
“是要花钱的……”朱济世心里却在想,‘要花很多钱啊!要不弄个什么超级瘟疫出来一了百了?’
玛丽亚并不知道朱皇帝有那么可怕的想法,只是沉吟道:“皇上,您不会让爪哇岛的土著随便离开吧?”
“自然不能随便离开!”朱济世从鼻子里笑了一声,“要不然还非那个劲儿做什么?”
“三千多万人挤在一个岛上,将来说不定会有五千万甚至是一亿……其实人口密集也容易敛财,关键就看会不会经营了。”玛丽亚提醒道。
朱济世还是有些茫然,摇摇头道:“一群懒鬼,如何经营?”
玛丽亚笑道:“懒鬼更需要督促。南洋土著之所以会懒,还不是因为长久以来日子好过,食物容易得到的缘故?如果日子变得艰难。他们自然会勤劳起来。”
“如何让日子变得艰难?”朱济世问。
“那很容易,让爪哇岛的东西变得昂贵,日子就会艰难了。”玛丽亚说着,嘴角露出了一个讽刺的笑容,“英国人不就是这么做的?不列颠的穷人拿着欧洲最高的工资,过的却是那么艰苦的生活。全欧洲最贵的房租和最贵的食品价格就是英国劳动人民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杰森。你在英国生活过几年,应该知道那里的情况。”
“嗯。”朱济世点头。“英国人的确是全欧洲最辛苦的,相比之下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就清闲多了。玛丽亚,你的意思是,朕要想办法让爪哇岛的几千万土著生活的艰难?”
“要让土著不努力工作就活不下去!”玛丽亚道,“所以不需要把爪哇岛的土地平分,应该把土地集中起来开办种植园,以追求最高经济效益,而且应该尽可能扶植经济作物的种植而非水稻。因为经济作物可以带来较高的收入,有利于发展加工业解决更多的人口在城市就业,同时大量输入食品又会造成爪哇岛的物价高涨,凡是不努力者很难养家糊口……他们要么饿死,要么出家当和尚!”
朱皇帝笑着点点头,还是玛丽亚考虑的周到!要是大家的日子都不难过,谁肯出家当和尚当尼姑?如果和尚尼姑多了,生息繁衍的速度自然会慢下来。
“另外,人口的大量聚集和农村土地的集中,必然会让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就像英国的伦敦、曼彻斯特一样。不过我们千万不要在爪哇实行排屋制度,而应该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用限量供地的办法,不断提高巴达维亚、泗水这种大城市的土地价格和房价以及房屋租金。”
“什么?玛丽亚,你的意思是让朕实行土地财政?”朱济世收敛了笑容,这个办法听着怎么那么耳熟呢?
“土地……财政?”玛丽亚闻言点头,“这个提法不错啊!皇上,妾身觉得以地敛财是个不错的办法。爪哇岛上毕竟会几千万乃至一亿人口,稍微勤劳一些,所创造的财富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经营得当,可以用高房价、高物价将这些财富全部聚敛起来用于养活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寺庙。同时,又能让爪哇之民苦于生计而难以成家立业,人口自然就不会太快增长了!”
“法治国、儒治人、佛治心、地敛财!”朱济世神色一凛,“如此南洋诸岛当可大定!”
……
这个夜晚,并不只是朱济世在床头和玛丽亚长谈到深夜。
皇太子朱国雄回到自己的太子东宫的时候,左丞相潘祖荫就上门来求见。朱国雄的正妃出自吴县潘家,是潘祖荫的堂房侄女,因而朱国雄和潘祖荫算是亲戚。而且两人都是济世大学毕业,算是同窗。关系自然紧密,也时常会往来走访——太子结交重臣,这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忌讳的。一开始朱国雄和潘祖荫也避嫌不大来往,可是朱济世却一再要求皇太子多多和重臣交往。
看到左相来访,皇太子便挥手示意左右告退,只留他们二人在房中。皇太子道:“潘相来得正好,皇上今天说了南洋的事情,打算把各地的土著迁移到爪哇岛自立一国,还要法治国、儒治人、佛治心。”
“皇上要崇儒兴佛?”潘祖荫愣了一下。皇太子道:“只在南洋诸国……现在大理就是佛儒并兴,暹罗也是这样,东辉也打算如此了。现在不过再多一个爪哇国罢了。”
“原来如此,”潘祖荫沉默了一下,“迁移土著总要在千万以上!要投入的军队、运力都不是小数目吧?到了爪哇岛还要安置……花出去的钱恐怕要以亿计算了。”
“这钱得花!”皇太子道,“皇上决心已定,我们不要忤逆他。”
“臣知道了。”潘祖荫点点头,又道,“殿下,爪哇王谁去做?爪哇的官又让谁当?”
“爪哇王是子钟弟。父皇多半是可怜他劳苦,最后还丢了大理王……不过爪哇也不错了,地盘不大,但是比大理富庶,人口也多,总有3500万吧?说起来比东华都多!”朱国雄沉吟一下,“3500万人要不少官去管的,起码20万顶官帽子,还要大兴佛教,起码从各地迁10万个和尚、尼姑过去,另外……驻军也不能少了,否则一定出乱子!想想也头疼。潘相,爪哇的丞相可有人要推荐吗?可得是个能吏才好。”
“倒有两个人选,”潘祖荫思索着道,“西华的刘宗贤,日本的小松清猷。他们两人都是能吏,刘宗贤在西华当过知府、巡抚,现在是内阁右相。小松清猷当过琉球首相,现在是日本王国的内政部尚书。此二人皆治事理财之能,可以委以重任。”
“好的,爪哇的左右二相就推荐他们吧。”皇太子点点头,微微一笑,又道,“父皇今日还提及了安排大中华帝国体系、制度之事。大的原则他老人家已经定下,具体的细节想让我们兄弟自己合计。”
“皇上可有意合五华诸夏为一?”潘祖荫试探道。朱济世的大原则他当然知道,但是这“有意”却是将来的走向。只要这位大明复国之主健在一日,五华诸夏都是任他拿捏的。
“还是不合一的好。”朱国雄叹了一声,“日本、朝鲜、吕宋、琉球、暹罗、大理等诸夏皆不足虑,哪怕是西华与大明也实为一体。但是东华、南华、北华和新日本,却远在天涯,不会甘心与大明合一的。而且合了一,兄弟之间怕是不好相处。不如各自为兄弟之国吧。潘相,你就按着兄弟之国,一致对外的路子和青年党、东林党的头头们商量一些细则出来。”
潘祖荫也在心中叹了口气,隐隐有些失望。四海之内皆王土的大一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自幼接受儒家经典教育的潘祖荫岂能例外?如果皇太子有意争一争,他倒是愿意帮着一起想办法。可是现在太子也不想合并五华……恐怕还是担心强使五华合一后制不住东华王和南华王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