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4 终章 -儿女大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早前素妍还笑话说,要是凌修齐与陈王府三郡主的儿子长得像凌修齐,可不就像了耀南的模样,不曾想他们的三个儿女,反更像三郡主和陈王府的人多一些,真真应了外侄多像舅。
凌薇与江家人亲厚,也学得了江家虞氏、沈氏的头脑,这进门的媳妇一定得贤惠,得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还得容貌不差……
这些年下来,凌薇与虞氏、沈氏又似朋友,又是亲戚,两家人的关系处得极好,偶尔与素妍产生一些小矛盾,也能通过虞氏、沈氏得到缓和、化解。在人前,凌薇总是夸着素妍,素妍给她添的那些心头堵也只说给虞氏、沈氏知道,一旦她们得晓,虞氏总会在素妍回娘家时,私下里教导一番,而沈氏又地讲上一堆道理。
素妍也不生气,自然又说些凌薇的事。“瞧她把耀南给惯的,半夜三更的,耀南说肚子饿,她竟起来给孩子做食,哪有孩子半夜进食的,她自个累不说,孩子吃了也不消化……”
偶尔,婆媳二人各有各的理。
虞氏、沈氏就成了两头劝、两头说。
无论怎样,婆媳的小矛盾不断,大矛盾没有,但整个皇城都知道,左肩王府的凌敬妃与王妃婆媳胜同母女一般,就连宫里的太后听了,也笑言,要跟凌薇学。
芙蓉帐内春衫薄,风光旖\旎,春色撩人。
素妍躺在宇文琰的臂弯,每次宇文琰自宫里当差回来,都会迫不及待地当一回狼,今次也不例外。
孩子们大了,知晓父亲归来,远远地避着。耀东到底是知事了,知晓男女之间是怎么回事,他十六岁生辰那日,凌薇便挑了一个美貌又聪慧的丫头送给他做通房。这在各家也都是不成文的规定。早的十五岁就有,晚些的十八岁,但凌薇觉得十六岁正好,加上耀东自幼习武。原就要当旁人家十**岁的男孩。北北和耀中听说宇文琰回来,要来琴瑟堂凑热闹,被耀东给训走了。
耀东虽在外人面前嬉皮笑脸,也不知怎的,家里的弟弟妹妹竟还有几分惧他,他不笑的时候,越发像江舜诚严肃时的样子。
素妍娇\喘连连,“耀东要请战出征……”
“自以为读了几本兵法就了不得,他的武功不错,可要出征……”宇文琰摇头。总觉得耀东缺乏实战经验,行事沉稳这一点上,耀东与太子宇文恒相比差上一大截。太子宇文恒从鬼谷宫学艺归来,他的武功、课业都由皇帝亲自过问,进步神速。“父王昨儿入宫,求了皇上也说要出征,也不瞧瞧他自个多大的年纪。”
六十岁的人了,也跟着凑热闹,如今就连杨秉忠都说自己老了,辞了兵权,在家养老。一门心思教养他的三个孙儿学习武功。
素妍听凌薇说过这事,“父王请战出征,说要建功立业挣功名。”
老王爷一大把年纪,他要功名做甚,说来道去还是为了最年幼的耀中。
耀东得袭世子位,耀南封为卫平候。唯独耀中可谓什么也没有,偏老王爷最疼耀中,觉得耀中很像他小时候,一样的眉眼,一样的可爱。从耀中两岁至今。他们祖孙俩呆在的一起的时间比谁都多。
素妍仰头:“父王出征是为耀中;耀东出征是想证明他有一身的本事,并非皇族纨绔;你出征……”
宇文琰眉眼含情,将她搂得更紧了,“我怎么想的,你不是比我更清楚么?”
“呃……”他出征是为了她。
因为早前朱武说,素妍应配如罗思源、唐观那样的大才子。后来,又有一些文臣名士有同样的感慨,久而久之,竟成了宇文琰的一份心结,他努力地学武功,努力地做大英雄,都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是配得上她的。
宇文琰总觉儿子年幼,而父亲太老,一老一少皆请战,他不得不请战大辽。
素妍习惯性地在他胸膛上画着圈圈,挠得他身心荡漾,“耀东求到我那儿,想当年你出征西歧,比耀东大不了多少,既然耀东想去,不如由了他去。男子总得磨练一二才能长大,你我都不是世俗之人,亦不能总将他们庇护在臂膀之下。”
宇文琰微皱着眉头,“太子也曾再三请战出征,皇后发了话,要出征可以,得让他先娶太子妃。”
素妍想到孩子们的婚事,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头,“上回,我大嫂挑了五位好姑娘,耀东竟是一个也没瞧上。听说皇后给太子挑了不少,太子一眼也不曾瞧过,闭口不提成亲的事。这两个孩子,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皇后从杨氏宗族里亦挑出了两名才貌俱佳的女子,列为太子妃人选,其他世族除江氏女大多早早订了亲,旁的亦都有贵女入选,偏宇文恒一个也瞧不入眼。杨云屏追问了几句,也没一句话。
宇文恒性情内敛,不苟言笑,自有一股威严之气,像极了当今的皇帝,因他性子像,皇帝也多有爱惜,加上与太后同日寿诞,太后也偏袒。杨云屏自不屑说,宇文恒是杨云屏唯一的儿子,杨云屏虽又育有两位公主,但只生了宇文恒这一个儿子。
宇文辉、他们的儿子耀东则与宇文恒的性子完全不同,宇文辉性子活泼开朗,嘻笑怒骂是常有的事,严肃的次数屈指可数,又最是个会哄女人高兴的,能哄凌薇,也哄素妍,就是西西、北北俩也能被他哄得团团转,一见他就乐。
宇文琰轻叹一声,“回头你寻了机会探探耀东的语气,我瞧他莫不是在外有意中人了。”
“意中人……”素妍沉吟着,她着实想不通,耀东随宇文恒下山时不过才十三岁,宇文恒也才十四岁,他们哪里就有意中人了?如今下山几载,也到了婚嫁之龄,这两个孩子却都没有寻到合适的姑娘,“我回头问问。”
耀东挂念着素妍答应他的事,一从太子宫归来。便马不停蹄地上了赏月阁。
素妍正与耀南讲授绘画的要骤关键。
“娘。”他低唤一声。
素妍抬眼看着风尘仆仆的他,一袭战袍铠甲,双眸熠熠生辉,眉眼之间像极了江舜诚。难怪江家的哥哥、侄儿们见到他,都生出几分畏惧来,除了长得像江舜诚,性子里却更多了份随和,“今儿回来得这么早?”
他跟着太子整日在御卫营里摸爬滚打,近来素妍又听说端妃所生的四皇子恪、良妃所生的六皇子悰与宇文恒亲近,快成了宇文恒的影子,三个人常出入御卫营。“御卫营一操练就回来了,端妃娘娘应了四皇子殿下出征沙场,良妃娘娘也应了六皇子殿下。皇上对太子也略有松口,我这儿……”
良妃张锦绢,在育下六皇子宇文悰后,晋封为妃,良妃等同贤妃位。位于谨妃之前。因良妃性子温和,是后宫出名的忠厚、贤良之人,虽无甚美貌,却亦平安地一路走来。
皇帝发了话,只要他的父母应了,自不会反对。
毕竟,耀东是素妍的嫡长子。
素妍微微一笑。对耀南道:“你先练习一遍,我到偏厅与你大哥说话。”
耀南应声,素妍起身行至偏厅,白茱领着丫头沏了茶水。
素妍的五个儿女,无论男孩、女孩年满三岁都会遣离乳母,除了西西是在江家长到四岁时才回到身边的。其他几个几乎都是由凌薇带着的。凌薇最忙的时候,一个人要带三个孩子,手忙足乱,却忙得开心。那几年,素妍接管了王府内宅事务、琐事。凌薇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后来耀中三岁,被老王爷接到卫州,北北和耀南渐次大了,凌薇又得了闲,这才重新接管了府中事务。
素妍审视着耀东一番,“你与娘说句实话,上回你大舅母给你提了五个好人家的姑娘,你却一个都没瞧上,是不是心里有喜欢的姑娘了?”
“没……没有!”耀东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张口而出。
素妍微眯着双眼,虽然耀东年少离家,可这是她的儿子,“这五位姑娘里,有才华过人的,有贤惠出名的,还有才貌双绝的,你怎一个都没瞧上?除了你心里有人,我实在猜不出是什么原由?”
耀东垂首,失了之前的底气,“没……没有……”
可看他的样子,说没有,比说“有”还要肯定执著,素妍道:“是什么样的姑娘?能与我说说么?”
耀东不想说。
素妍却在等待,时不时宠溺地看着他,“我与你父王都不是世俗之人,想来能让你倾心以待,定是个好姑娘。”
耀东回想起下山后的事儿,他和宇文恒一路走得很慢,虽各有护卫相伴,可他们就想在路上好好玩儿一场,再则离家太久,也不知道家里是什么状况。在山上的时候,倒是听门中的师伯、师叔及师兄弟们讲了不少素妍的事。
宇文恒是年满六岁后,经素妍引荐拜入鬼谷宫门下学艺,在他入门之前,已经有两名略比他年长五岁的侍卫入了鬼谷宫,他们在暗中保护宇文恒。
耀东六岁也上山学艺,同样的山上也有两个他的护卫。
宇文恒比他入门得早,是名义上的“师兄”,而他们的年纪相当,倒是颇为投缘,为瞒下身份,宇文辉唤作“凌耀东”,随了祖母凌薇的姓氏;宇文恒则化名“杨玉”。那几年山上众人倒不曾怀疑过他们的身份。
下山时,途经长安,宇文恒便说“耀东,不如在此多作停留。”
耀东方听说皇帝年轻时,便是在长安城外遇见了学艺下山的素妍,二人一见如故,可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情不知为何物,悄然而生。
在长安城住下的第三天,一个少女就突然闯进了他们的生活,那是一个姓易的少女,灵动、聪颖,快乐,就像阳光,总能感染人心,笑起来的时候如银铃一般,虽说只得十多岁,可她的胆子很大,竟敢独自一人闯荡江湖。她的武功招式很独特。
素妍面色含笑,耀东不愿娶妻,宇文恒也是如此,看来与那个姓易的少女脱不了干系。她轻声道:“这姑娘一定长得很美?”
耀东若有所思。“也不算很美,只是很有趣儿。”
他低下头来,笑容里都是满满地欢喜,“就在今年上元灯节,我和玉郎又在灯市遇见了她,她比那时又漂亮了许多,依旧爱笑。那天晚上,她一个人赢了好多的花灯,我们从未见过那样聪明的女子,仿佛什么事都难不住她。”
回忆总是美好的。分别时,他和宇文恒都很不舍。
他停了一下,沉陷在回忆之中,“我私下问她,等她大了。可愿嫁我为妻,她说待她年满十八就告诉我答案。”
十八岁,也就是说离现在还有些日子。
耀东低头,痴痴地笑道:“分别时,我们约好了,等她十八岁那年的上元佳节,她就来皇城灯市寻我们。”他顿了一下。“就是下次上元佳节,她会再来皇城。”
素妍沉吟道:“姓易的姑娘……”
在天朝姓易的人并不多,但若细查起来却也不少。
“你是打算等到下次见过她之后再作计较?”
“是。答应过的事就不能再改。”
素妍问:“那么,太子也喜欢她?”
耀东想了一阵,宇文恒比他年长一岁,如今迟迟不提娶太子妃的事。现下想来定是真的喜欢易姑娘,易姑娘是那样的美好,一双眸子清透得不染尘杂,总是那样的快乐而自在,想哭便哭。想笑便笑,心口如一。
素妍也曾年轻过,那时候她也曾纠结在宇文琰与宇文轩之间,一番权衡,她最终选择了宇文琰。“辉儿。”她鲜少这样叫耀东,在耀东的记忆里是可数的几次,有着郑重,有着严肃。
耀东讷讷地看着她。
素妍道:“无论易姑娘最终选择了谁,都不可为难她。如若她选择了玉郎,你要学会放手,对于易姑娘来说,你的放手才是她安心求得的幸福。”
耀东勾唇一笑,“娘怎么就认定我会输。易姑娘还经常笑话玉郎,说他整日都板着张脸,跟借了他十万两银子没还似的。”
他又怎么会明白,有时候故意骂那人,又哪里就是真的不喜欢。
几日后,素妍入宫拜见太后、皇后。
闲聊之间,就聊起太子与耀东的婚事。
斥开左右,素妍讲了易姑娘的事。
杨云屏惊道:“三妹是说……他们俩都喜欢上易姑娘了?”这可如何是好,当年的皇帝与宇文琰同一时间喜欢上素妍,而今孩子们大了,居然有了上一辈同样的故事。
素妍云淡风轻地道:“既然这是他们约好的事,且由得他们一回。易姑娘只一个,我相信这是孩子们之间最美好的秘密,二姐也不要逼太子,不过是晚两年的事。”
杨云屏苦笑道:“哪里是我逼他,分明是朝里那些文武群臣在逼皇上。说太子年纪不小,该迎娶正妃了。”
这么多年,对任何人不能讲的话,杨云屏愿意与素妍说。她知道,一旦自己有了事,素妍是那个始终站在自己这边,会全力帮她的人。
当年素妍为了入宫照顾宇文恒,竟累得自己的胎儿不保,也至耀东五岁了也没个弟妹,那时候杨云屏心里很是愧疚,如若从此素妍再不能生其他的孩子,只怕她一生都觉得对不住素妍。好在后来素妍又生了几个儿女,杨云屏的愧意才轻浅了许多。
杨云屏说的都是实情,满朝文武都盯上太子了,想着这是储君之位,而杨家亦是皇城世族,杨家的权势不是因为有个做皇后的女儿得来的,全是靠杨秉忠父子一刀一剑拿性命搏出来的。如若哪位臣子将自家的女儿、妹子嫁给太子,就成了储君的姻亲,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而叫嚣得最厉害的便是知晓自家女儿在待选太子妃名单之列的人,表面上是为了皇家的开枝散叶,实则背里斗得厉害,都想让自家女儿坐上太子妃。
素妍道:“我已应了耀东之请,准他请战大辽。他在山上学艺多年,为的就是一展抱负的机会,且由他去吧。”
杨云屏与素妍闲聊了一阵,觉得素妍的话也颇有道理,亦应了太子宇文恒之请,不免在皇帝面前替宇文恒说了几句好话。
皇帝见杨云屏同意,只不多说,次日应允宇文恒请战疏。
数日后,北齐太子封为征辽副元帅,拜杨云简为帅,耀东为先锋将军,领兵前往大辽边境。
老王爷到底不顾众人反对,偷偷尾随耀东等人去了北关。
直到月余后,素妍与宇文琰方知老王爷偷去北关打仗的事。
耀中听说老王爷的事,为此大哭一场,凌薇好一番安慰,方才平静下来。
天兴十六年的年节,耀东与宇文恒是在北关军营里过的,倒偶尔能听到从北边传回的捷报,说天朝又打了胜仗,狠狠地挫败了大辽人的锐气。
这些年北齐国富民强,与皇帝登基之初相比,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势态。
早前素妍还笑话说,要是凌修齐与陈王府三郡主的儿子长得像凌修齐,可不就像了耀南的模样,不曾想他们的三个儿女,反更像三郡主和陈王府的人多一些,真真应了外侄多像舅。
凌薇与江家人亲厚,也学得了江家虞氏、沈氏的头脑,这进门的媳妇一定得贤惠,得上得厅堂、入得厨房,还得容貌不差……
这些年下来,凌薇与虞氏、沈氏又似朋友,又是亲戚,两家人的关系处得极好,偶尔与素妍产生一些小矛盾,也能通过虞氏、沈氏得到缓和、化解。在人前,凌薇总是夸着素妍,素妍给她添的那些心头堵也只说给虞氏、沈氏知道,一旦她们得晓,虞氏总会在素妍回娘家时,私下里教导一番,而沈氏又地讲上一堆道理。
素妍也不生气,自然又说些凌薇的事。“瞧她把耀南给惯的,半夜三更的,耀南说肚子饿,她竟起来给孩子做食,哪有孩子半夜进食的,她自个累不说,孩子吃了也不消化……”
偶尔,婆媳二人各有各的理。
虞氏、沈氏就成了两头劝、两头说。
无论怎样,婆媳的小矛盾不断,大矛盾没有,但整个皇城都知道,左肩王府的凌敬妃与王妃婆媳胜同母女一般,就连宫里的太后听了,也笑言,要跟凌薇学。
芙蓉帐内春衫薄,风光旖\旎,春色撩人。
素妍躺在宇文琰的臂弯,每次宇文琰自宫里当差回来,都会迫不及待地当一回狼,今次也不例外。
孩子们大了,知晓父亲归来,远远地避着。耀东到底是知事了,知晓男女之间是怎么回事,他十六岁生辰那日,凌薇便挑了一个美貌又聪慧的丫头送给他做通房。这在各家也都是不成文的规定。早的十五岁就有,晚些的十八岁,但凌薇觉得十六岁正好,加上耀东自幼习武。原就要当旁人家十**岁的男孩。北北和耀中听说宇文琰回来,要来琴瑟堂凑热闹,被耀东给训走了。
耀东虽在外人面前嬉皮笑脸,也不知怎的,家里的弟弟妹妹竟还有几分惧他,他不笑的时候,越发像江舜诚严肃时的样子。
素妍娇\喘连连,“耀东要请战出征……”
“自以为读了几本兵法就了不得,他的武功不错,可要出征……”宇文琰摇头。总觉得耀东缺乏实战经验,行事沉稳这一点上,耀东与太子宇文恒相比差上一大截。太子宇文恒从鬼谷宫学艺归来,他的武功、课业都由皇帝亲自过问,进步神速。“父王昨儿入宫,求了皇上也说要出征,也不瞧瞧他自个多大的年纪。”
六十岁的人了,也跟着凑热闹,如今就连杨秉忠都说自己老了,辞了兵权,在家养老。一门心思教养他的三个孙儿学习武功。
素妍听凌薇说过这事,“父王请战出征,说要建功立业挣功名。”
老王爷一大把年纪,他要功名做甚,说来道去还是为了最年幼的耀中。
耀东得袭世子位,耀南封为卫平候。唯独耀中可谓什么也没有,偏老王爷最疼耀中,觉得耀中很像他小时候,一样的眉眼,一样的可爱。从耀中两岁至今。他们祖孙俩呆在的一起的时间比谁都多。
素妍仰头:“父王出征是为耀中;耀东出征是想证明他有一身的本事,并非皇族纨绔;你出征……”
宇文琰眉眼含情,将她搂得更紧了,“我怎么想的,你不是比我更清楚么?”
“呃……”他出征是为了她。
因为早前朱武说,素妍应配如罗思源、唐观那样的大才子。后来,又有一些文臣名士有同样的感慨,久而久之,竟成了宇文琰的一份心结,他努力地学武功,努力地做大英雄,都是为了向世人证明,自己是配得上她的。
宇文琰总觉儿子年幼,而父亲太老,一老一少皆请战,他不得不请战大辽。
素妍习惯性地在他胸膛上画着圈圈,挠得他身心荡漾,“耀东求到我那儿,想当年你出征西歧,比耀东大不了多少,既然耀东想去,不如由了他去。男子总得磨练一二才能长大,你我都不是世俗之人,亦不能总将他们庇护在臂膀之下。”
宇文琰微皱着眉头,“太子也曾再三请战出征,皇后发了话,要出征可以,得让他先娶太子妃。”
素妍想到孩子们的婚事,不由得微微蹙起了眉头,“上回,我大嫂挑了五位好姑娘,耀东竟是一个也没瞧上。听说皇后给太子挑了不少,太子一眼也不曾瞧过,闭口不提成亲的事。这两个孩子,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皇后从杨氏宗族里亦挑出了两名才貌俱佳的女子,列为太子妃人选,其他世族除江氏女大多早早订了亲,旁的亦都有贵女入选,偏宇文恒一个也瞧不入眼。杨云屏追问了几句,也没一句话。
宇文恒性情内敛,不苟言笑,自有一股威严之气,像极了当今的皇帝,因他性子像,皇帝也多有爱惜,加上与太后同日寿诞,太后也偏袒。杨云屏自不屑说,宇文恒是杨云屏唯一的儿子,杨云屏虽又育有两位公主,但只生了宇文恒这一个儿子。
宇文辉、他们的儿子耀东则与宇文恒的性子完全不同,宇文辉性子活泼开朗,嘻笑怒骂是常有的事,严肃的次数屈指可数,又最是个会哄女人高兴的,能哄凌薇,也哄素妍,就是西西、北北俩也能被他哄得团团转,一见他就乐。
宇文琰轻叹一声,“回头你寻了机会探探耀东的语气,我瞧他莫不是在外有意中人了。”
“意中人……”素妍沉吟着,她着实想不通,耀东随宇文恒下山时不过才十三岁,宇文恒也才十四岁,他们哪里就有意中人了?如今下山几载,也到了婚嫁之龄,这两个孩子却都没有寻到合适的姑娘,“我回头问问。”
耀东挂念着素妍答应他的事,一从太子宫归来。便马不停蹄地上了赏月阁。
素妍正与耀南讲授绘画的要骤关键。
“娘。”他低唤一声。
素妍抬眼看着风尘仆仆的他,一袭战袍铠甲,双眸熠熠生辉,眉眼之间像极了江舜诚。难怪江家的哥哥、侄儿们见到他,都生出几分畏惧来,除了长得像江舜诚,性子里却更多了份随和,“今儿回来得这么早?”
他跟着太子整日在御卫营里摸爬滚打,近来素妍又听说端妃所生的四皇子恪、良妃所生的六皇子悰与宇文恒亲近,快成了宇文恒的影子,三个人常出入御卫营。“御卫营一操练就回来了,端妃娘娘应了四皇子殿下出征沙场,良妃娘娘也应了六皇子殿下。皇上对太子也略有松口,我这儿……”
良妃张锦绢,在育下六皇子宇文悰后,晋封为妃,良妃等同贤妃位。位于谨妃之前。因良妃性子温和,是后宫出名的忠厚、贤良之人,虽无甚美貌,却亦平安地一路走来。
皇帝发了话,只要他的父母应了,自不会反对。
毕竟,耀东是素妍的嫡长子。
素妍微微一笑。对耀南道:“你先练习一遍,我到偏厅与你大哥说话。”
耀南应声,素妍起身行至偏厅,白茱领着丫头沏了茶水。
素妍的五个儿女,无论男孩、女孩年满三岁都会遣离乳母,除了西西是在江家长到四岁时才回到身边的。其他几个几乎都是由凌薇带着的。凌薇最忙的时候,一个人要带三个孩子,手忙足乱,却忙得开心。那几年,素妍接管了王府内宅事务、琐事。凌薇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后来耀中三岁,被老王爷接到卫州,北北和耀南渐次大了,凌薇又得了闲,这才重新接管了府中事务。
素妍审视着耀东一番,“你与娘说句实话,上回你大舅母给你提了五个好人家的姑娘,你却一个都没瞧上,是不是心里有喜欢的姑娘了?”
“没……没有!”耀东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张口而出。
素妍微眯着双眼,虽然耀东年少离家,可这是她的儿子,“这五位姑娘里,有才华过人的,有贤惠出名的,还有才貌双绝的,你怎一个都没瞧上?除了你心里有人,我实在猜不出是什么原由?”
耀东垂首,失了之前的底气,“没……没有……”
可看他的样子,说没有,比说“有”还要肯定执著,素妍道:“是什么样的姑娘?能与我说说么?”
耀东不想说。
素妍却在等待,时不时宠溺地看着他,“我与你父王都不是世俗之人,想来能让你倾心以待,定是个好姑娘。”
耀东回想起下山后的事儿,他和宇文恒一路走得很慢,虽各有护卫相伴,可他们就想在路上好好玩儿一场,再则离家太久,也不知道家里是什么状况。在山上的时候,倒是听门中的师伯、师叔及师兄弟们讲了不少素妍的事。
宇文恒是年满六岁后,经素妍引荐拜入鬼谷宫门下学艺,在他入门之前,已经有两名略比他年长五岁的侍卫入了鬼谷宫,他们在暗中保护宇文恒。
耀东六岁也上山学艺,同样的山上也有两个他的护卫。
宇文恒比他入门得早,是名义上的“师兄”,而他们的年纪相当,倒是颇为投缘,为瞒下身份,宇文辉唤作“凌耀东”,随了祖母凌薇的姓氏;宇文恒则化名“杨玉”。那几年山上众人倒不曾怀疑过他们的身份。
下山时,途经长安,宇文恒便说“耀东,不如在此多作停留。”
耀东方听说皇帝年轻时,便是在长安城外遇见了学艺下山的素妍,二人一见如故,可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情不知为何物,悄然而生。
在长安城住下的第三天,一个少女就突然闯进了他们的生活,那是一个姓易的少女,灵动、聪颖,快乐,就像阳光,总能感染人心,笑起来的时候如银铃一般,虽说只得十多岁,可她的胆子很大,竟敢独自一人闯荡江湖。她的武功招式很独特。
素妍面色含笑,耀东不愿娶妻,宇文恒也是如此,看来与那个姓易的少女脱不了干系。她轻声道:“这姑娘一定长得很美?”
耀东若有所思。“也不算很美,只是很有趣儿。”
他低下头来,笑容里都是满满地欢喜,“就在今年上元灯节,我和玉郎又在灯市遇见了她,她比那时又漂亮了许多,依旧爱笑。那天晚上,她一个人赢了好多的花灯,我们从未见过那样聪明的女子,仿佛什么事都难不住她。”
回忆总是美好的。分别时,他和宇文恒都很不舍。
他停了一下,沉陷在回忆之中,“我私下问她,等她大了。可愿嫁我为妻,她说待她年满十八就告诉我答案。”
十八岁,也就是说离现在还有些日子。
耀东低头,痴痴地笑道:“分别时,我们约好了,等她十八岁那年的上元佳节,她就来皇城灯市寻我们。”他顿了一下。“就是下次上元佳节,她会再来皇城。”
素妍沉吟道:“姓易的姑娘……”
在天朝姓易的人并不多,但若细查起来却也不少。
“你是打算等到下次见过她之后再作计较?”
“是。答应过的事就不能再改。”
素妍问:“那么,太子也喜欢她?”
耀东想了一阵,宇文恒比他年长一岁,如今迟迟不提娶太子妃的事。现下想来定是真的喜欢易姑娘,易姑娘是那样的美好,一双眸子清透得不染尘杂,总是那样的快乐而自在,想哭便哭。想笑便笑,心口如一。
素妍也曾年轻过,那时候她也曾纠结在宇文琰与宇文轩之间,一番权衡,她最终选择了宇文琰。“辉儿。”她鲜少这样叫耀东,在耀东的记忆里是可数的几次,有着郑重,有着严肃。
耀东讷讷地看着她。
素妍道:“无论易姑娘最终选择了谁,都不可为难她。如若她选择了玉郎,你要学会放手,对于易姑娘来说,你的放手才是她安心求得的幸福。”
耀东勾唇一笑,“娘怎么就认定我会输。易姑娘还经常笑话玉郎,说他整日都板着张脸,跟借了他十万两银子没还似的。”
他又怎么会明白,有时候故意骂那人,又哪里就是真的不喜欢。
几日后,素妍入宫拜见太后、皇后。
闲聊之间,就聊起太子与耀东的婚事。
斥开左右,素妍讲了易姑娘的事。
杨云屏惊道:“三妹是说……他们俩都喜欢上易姑娘了?”这可如何是好,当年的皇帝与宇文琰同一时间喜欢上素妍,而今孩子们大了,居然有了上一辈同样的故事。
素妍云淡风轻地道:“既然这是他们约好的事,且由得他们一回。易姑娘只一个,我相信这是孩子们之间最美好的秘密,二姐也不要逼太子,不过是晚两年的事。”
杨云屏苦笑道:“哪里是我逼他,分明是朝里那些文武群臣在逼皇上。说太子年纪不小,该迎娶正妃了。”
这么多年,对任何人不能讲的话,杨云屏愿意与素妍说。她知道,一旦自己有了事,素妍是那个始终站在自己这边,会全力帮她的人。
当年素妍为了入宫照顾宇文恒,竟累得自己的胎儿不保,也至耀东五岁了也没个弟妹,那时候杨云屏心里很是愧疚,如若从此素妍再不能生其他的孩子,只怕她一生都觉得对不住素妍。好在后来素妍又生了几个儿女,杨云屏的愧意才轻浅了许多。
杨云屏说的都是实情,满朝文武都盯上太子了,想着这是储君之位,而杨家亦是皇城世族,杨家的权势不是因为有个做皇后的女儿得来的,全是靠杨秉忠父子一刀一剑拿性命搏出来的。如若哪位臣子将自家的女儿、妹子嫁给太子,就成了储君的姻亲,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荣华富贵。
而叫嚣得最厉害的便是知晓自家女儿在待选太子妃名单之列的人,表面上是为了皇家的开枝散叶,实则背里斗得厉害,都想让自家女儿坐上太子妃。
素妍道:“我已应了耀东之请,准他请战大辽。他在山上学艺多年,为的就是一展抱负的机会,且由他去吧。”
杨云屏与素妍闲聊了一阵,觉得素妍的话也颇有道理,亦应了太子宇文恒之请,不免在皇帝面前替宇文恒说了几句好话。
皇帝见杨云屏同意,只不多说,次日应允宇文恒请战疏。
数日后,北齐太子封为征辽副元帅,拜杨云简为帅,耀东为先锋将军,领兵前往大辽边境。
老王爷到底不顾众人反对,偷偷尾随耀东等人去了北关。
直到月余后,素妍与宇文琰方知老王爷偷去北关打仗的事。
耀中听说老王爷的事,为此大哭一场,凌薇好一番安慰,方才平静下来。
天兴十六年的年节,耀东与宇文恒是在北关军营里过的,倒偶尔能听到从北边传回的捷报,说天朝又打了胜仗,狠狠地挫败了大辽人的锐气。
这些年北齐国富民强,与皇帝登基之初相比,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