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德政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后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又得了皇帝的支持,徐循就是真的想躲懒,只怕也要有些不好意思,更何况皇后拿住了理儿,把话给说透了,她也不能不承认,若有心让宫里的都人、宦官日子过得好些,那肯定还是得她来管宫才好,在她有机会接过大权的时候却因为想躲懒而不接,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埋怨宫里待宫女们太苛刻了?
好在过了年,宫务一下就轻松了不少,毕竟六局一司也不是吃干饭的,大部分日常事务,女官都能处理掉,徐循这里只起个监督的作用。——腊月前那忙忙活活的一个月,也不无下马威的意思,若是徐循没能力管宫,估计那一个月就得被称量出来,现在她不但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有本事,而且和两宫关系都十分密切,竟难得的是在太后和皇后之间两面逢源……这宫里,难道还有人敢给她下套子么?自然是可着劲儿在徐循跟前卖好逞能,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到位,被贵妃娘娘揪扯出来了——她可是连太后的面子都敢驳的人。
既然在接下来的一年内都得管家,徐循也就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把每天早上请安后的一个时辰,拿来做议事之用,若无急务,一切事情由六局一司自行运转,每日早晨这个时辰来做简报。余下她若有事,那再遣人去唤几个尚宫过来,当然还有二十四衙门的几个管事少监,偶然也要被请来到永安宫问对的——虽说徐循是贵妃,但二十四衙门根本并非后宫所用,除了直殿监这样的弱势衙门以外,其中司礼监太监、御马监太监等等,在宫里的地位,不会弱于一般妃嫔多少,徐循若要让他们过来,少不得也要说一声请。
既然立心要好生管家了,以前不去深究的问题便渐渐浮现了上来,让人无法忽视。——虽说太祖高皇帝在时,明确地规定了后宫由六局一司掌管,宦者不过‘来往传讯、粗使杂役’之用,不论宫内还是宫外,都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但现在情况明显不是如此,那条‘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牌子,基本上也就是挂得好看了,打从文皇帝时候起,司礼监里就充斥了知书达理的人才,现在更是有了内书堂,原来不能识字的宦官,如今是有朝廷大学士当老师的。而这就带来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女官没落,宦官崛起。
徐循对这点也没有太大的意见,就算是都用宦官来管事,对她来说也并无不可,毕竟女官实在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充任人选。一般都是在身家清白、知书达理的人家里,寻找二十岁以上容貌平常,深通文墨的女德表率来充任,也就是说,除了基本的会读书写字以外这一点以外,德言容功,还要有一项足以充当妃嫔们的表率,而且又要容貌平常,还无家累可以进宫——基本上就是寡妇的意思了。符合这么多条件的女官到哪里去找?再说宫禁森严,一旦进宫,几乎再无和家人相聚的机会,所谓放归,虽然宫规里有记载,但徐循反正是从来没见人有过这个体面,唯一的实惠,也就是进去以后若有品级,那家人名下的土地,是不用纳税的。
若是易地而处,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宁愿改嫁,也不愿意进宫的,这也怪不得人家——不过这也造成一个很直接的后果,那就是现在宫里由外头采选进来的女官不会超过十人,其余二十多人,基本都是宫女在习字课上表现伶俐,逐步被培养起来,由女秀才而至女史,到现在品级都十分不高,六局一司里,除了尚宫局和尚寝局配置还算齐全以外,余下四局连编制都填不满,她们原有的职责,不得不分担到宦官身上,但又没有明文规定接收单位,许多时候就不免出现权责不清、互相扯皮的情况。
虽然现在太后要兴办女学,多少也是为了改善这个情况,但从投入到见效,少不得也要有几年的时间,这几年的时间里,六局一司该如何维持运转,那就是个问题了。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女医几乎全废,只有南医婆一人硕果仅存,别的稍微懂点医理的医婆,基本都不在了。
宫里规矩,嫔以下的低等嫔妾,生病是不能请太医的,只能由南医婆过去问诊——南医婆为人倒是还好,但医术如何,徐循心里是有数的。她管宫务那几个月,若有宫嫔报病,一般都会请太医过去诊脉。但宫女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个待遇,宦官们还好,还能自行出宫延医治病,宫女如今若等不到南医婆,病情便恶化转重,便会被送往棂星门附近的内安乐堂里,能好了继续出来服役,好不了那就一烧了事,骨灰填井。是以宫里千怕万怕,最怕就是得病,一旦生的不是流感风寒之类的小病,便几乎没有再出现于人前的可能了。
徐循因不信任南医婆的医术,她宫里若有都人病了为她知道,都是请太医过来的,就是宦官病了,也会拿银子、写条子,令他自己出去看病。唯独有几次减员,那都是因为这些都人得了不适合再服侍的病症,比如说肺痨之类的传染病,那是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找个僻静地方等死了,就算如此,她也会赏赐些银两过去。因此这些年来,实在并不知道宫里的情况已经坏到这个地步了,如今听刘尚宫谈起此事后,也不由大吃一惊。只是宫中规矩如此,一时要改善这个情况,又哪有这么简单?
“亏得你和皇后娘娘一道算计我,”烦躁之下,不免和皇帝抱怨,“这宫里简直就和一团乱麻似的,让人怎么管才好?我又不像是老娘娘,皇后娘娘那般能干,光是想想这乱糟糟的一大堆事儿,简直连饭都要吃不下去了。”
皇帝稀奇道,“还有这样的事?管宫无非不也就那些事吗,就至于把你难成这样了?”
徐循哼了一声,随手挥了挥刚拿到手的扇子,抱怨道,“今年的天气热得是真快——怎么没有?我一件件数给你听啊。”
便把女官短缺、后宫没有个专属的宦官机构、宫女生病医治无着、权责含糊、赏罚随意等毛病,一宗宗给皇帝摆了出来,皇帝听了,半晌都没言语,过了一会,才有些嘲讽地一笑,“你还说你没老娘娘和皇后能干?这些毛病,仁孝皇后在时只怕还没有吧。还不是这些年,老娘娘和胡氏、孙氏一点点纵出来的?”
徐循本意倒不是编排几个前任不会管家,此时欲要为她们分辨,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想了想才道,“这也不能这么说,老娘娘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太子妃,你要怪,也得怪……”
这么说,就又把文庙贵妃给绕进来了,她不禁微恼道,“哎呀,反正谁都不许怪!就这几年,管事的走马灯一般地换,不出毛病才怪呢。”
皇帝哈哈一笑,给徐循顺毛,“实在不行,那就改呗,现在你就是要把天翻过来,只怕老娘娘都会给你叫好的,皇后那里更不会添堵——那你还怕什么?难道你怕我会不答应?”
徐循瞅了皇帝一眼,要笑不笑的,皇帝见了,不免一怔,“怎么,难道你还真有什么想改的事儿怕我不答应?”
他熟知徐循的气魄,往昔纠结于殉葬的时候,一开口就是废除殉葬这么大的话题,都没有一点心虚的,现在她又显出这副神色来,倒让皇帝有些心虚了,但想想,不过是和都人有关的话题,又有什么事是他承受不来的?遂道,“你说便是了——说说总是可以的。”
毕竟还是打了个余量,有点胆怯了。
徐循见他表现,心里先凉了几分,只是仍不愿意放弃希望,半天才道,“我是想,虽说也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但到底历朝历代,除了我朝以外,也少见宫人进宫以后,就再不能出来的规矩……”
说的是放归啊,皇帝稍稍松了口气,“你是要放一批人回去?”
徐循浅浅一笑,有些羞涩地纠正道,“我是想,不如以后立个规矩,宫女年届若干岁,若有所归,又自愿出去,便可赠银放归。大哥你觉得如何?”
这……皇帝有点想叹气的冲动:才以为她这一次改了作风,没想到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开口就是这么大的事儿……
放归一次宫女,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宫里冗员不少,放出去也还能有点积德祈福的意思,但宫女定期放归,那便是影响了整个宫廷的人事制度了。牵扯到的方方面面不会少的,皇帝实在无法一口就答应下来,思忖了一会儿,只能保守道,“此事恐怕还要和老娘娘、皇后商量——只是这和你说的那些弊端又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啊。”徐循自然道,“只是觉得这个也很重要罢了,见大哥你语气忒大,自然要碰碰运气。”
皇帝一阵无语,不禁气道,“不要做这些好高骛远的规划,还是先解决那几个问题,行吗?贵妃娘娘。”
徐循见他态度,已知此事多数无望,不免在心底稍微叹了口气,道,“其实这几个问题,基本是没法解决的。先说女学,皇后提了好些办法,老娘娘都不满意,我问过周嬷嬷,其实皇后已经是想到极致,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肯净身入宫的教谕,水平不都和王振一样?有多少是德才兼备的?教谕水平不好,教出来的女官,如何在处事之余,兼作妃嫔的表率?内书堂还有大学士做老师呢,言传身教,这些年出来的小宦官,倒都是温雅知礼,瞧着也颇忠义。女学没老师,就有学生又能如何?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办法,只能往外采选,但宫里素来是有进无出,那等知书达理的人家,女儿还不是多少人争娶?守寡肯入宫的,也不知有几个,和大海捞针般无处可寻,六局一司后继无人,看来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皇帝听了,也不由暗暗点头,结合徐循刚才的话,他已多少有些猜准了。“以你意思,是要废除六局一司,设一内宦堂管事,如外头的二十四衙门一般,再为少了一条出路的宫女设一超脱之路,也就是年到放归——只是宫女医药无着还有赏罚无度的事,又该如何解决呢?”
徐循遂和盘托出,“比起女官,有真本事的医婆更是凤毛麟角,而太医人数不多,自不能为宫人问诊。若是放宫人出宫诊病,耗费钱财不说,不免又多了一条内外交通之道,将来说不准,便有人要从这条路上弄些鬼了。”
这话,皇帝听得才是有理中听,他频频点头,“宫中内外大防乃是重中之重,这一条是万万不能改的。”
“既然可以放归,那若宫人有了大病,便可有两条路了,一者出宫放归,宫里赠些银两给她治病,二则就由医婆到内安乐堂扶脉,好不好看天命吧。”徐循其实觉得这么做还是有点黑心,好人家养的女儿,被掠进宫里来,也没有一分银的赏赐,就要白白地做苦工,运气不好遇到坏脾气的主子,少不得亦是受尽搓摩,有了病还要被赶出去,拿上一点不可能太多的银子——便算是宫里的‘德政’了。但是不论怎么说,这样的改动才可能通过皇帝、太后等人的重重审视,有成真的可能,也毕竟比得病了就去等死要好些。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又道,“至于赏罚无度,这是宫规不明之故。我这些日子翻看了《内训》、《宫规》、《宫范》,里头对赏倒还有点限制,犯了什么事要如何罚,竟是连一语都没有的。这个只要重加斟酌规定,令人反复宣讲,再定下滥施刑罚的罪名,当可有所缓解了吧。”
皇帝听了,不禁道,“咱们宫里的都人,如何有这样的好运,竟有你来管宫?只怕前朝文皇帝年间的宫女子,恨不能都托生到如今的宫里吧。”
在文皇帝年间,每天都有人被草席裹了,从景山后头抬出去烧化,鱼吕之乱不过是个大的爆发而已,徐循在宫中生活多年,已非当时的无知婕妤,对从前的事,知道得倒比当年还更清楚。她实在不肯定当日那些冤魂,还想不想托生回来继续做都人,闻言不过淡淡一笑,半真半假地吹捧皇帝。“我不过白说几句话,能不能成还不好说呢。倒是大哥的仁厚,是早见着的。听刘尚宫说,如今咱们宫里每年去的人,要比前朝少得多了。”
皇帝不免也有些自得,他捋了捋胡须,谦让道,“总是要怜悯待下的么,我待臣民都慈和,待都人又如何会是例外?”
受了徐循难得的几句马屁,他心情也好多了,口便比刚才松些,“兹事体大,须得先和老娘娘商议,你写个条陈上来,我拿给娘一道参详吧。”
徐循就怕皇帝一言否决,那她的构想便绝无成功可能,如今皇帝既然松了口,她有五成把握太后那边不会作梗,闻言遂笑逐颜开,“大哥圣明!”
皇帝啼笑皆非之余,自然又要和徐循打打嘴仗,徐循回头便仔细写了条陈,一式抄就了两份,一份送到皇帝处,一份送到太后处,皇后那边,因考虑到两人关系在明面上当还‘十分冷淡’,为增加太后的支持可能,便没有透风。
她既然要改革宫务,显得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太后自然欢欣,条陈刚送过去,她便亲自捧着读了一遍,都没要人念。
“什么东西!”才看了一半,确实罕见地动了情绪,将折子往地下一掷,怒喝道,“她把祖宗成法,都当成什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
说说我们家的猫是怎么要吃的的吧
首先,她有一种要吃专用叫法,大概就是很焦急很迫切,也很大声的喵噢,一听就知道她是要吃的了。然后那俩小时,她如果被我关在门外,就在门口叫我开门,我一开门,不管我是出去做什么的,她就会力图把我引导到厨房,带路过去,到了厨房门口,就地一躺露出肚皮——要吃标准动作。
反正那俩小时基本就一直会重演这个循环吧……真的是叫声凄切让人不忍啊。
再说说她的食量,我们家猫生骨肉喂养的,真的不亏待的,吃的是鸡肉,她一顿能干掉一只冰鲜鸡腿,感觉是别家猫一天的量了,她吃完看到我们吃有鲜味的东西还会过来要……真是一只欲壑难填的猫!
PS 她已经绝育啦XD所以人生就只剩下食欲了,所以也挺理解她的哈哈哈……
皇后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又得了皇帝的支持,徐循就是真的想躲懒,只怕也要有些不好意思,更何况皇后拿住了理儿,把话给说透了,她也不能不承认,若有心让宫里的都人、宦官日子过得好些,那肯定还是得她来管宫才好,在她有机会接过大权的时候却因为想躲懒而不接,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埋怨宫里待宫女们太苛刻了?
好在过了年,宫务一下就轻松了不少,毕竟六局一司也不是吃干饭的,大部分日常事务,女官都能处理掉,徐循这里只起个监督的作用。——腊月前那忙忙活活的一个月,也不无下马威的意思,若是徐循没能力管宫,估计那一个月就得被称量出来,现在她不但证明了自己有能力有本事,而且和两宫关系都十分密切,竟难得的是在太后和皇后之间两面逢源……这宫里,难道还有人敢给她下套子么?自然是可着劲儿在徐循跟前卖好逞能,唯恐自己做得不够到位,被贵妃娘娘揪扯出来了——她可是连太后的面子都敢驳的人。
既然在接下来的一年内都得管家,徐循也就相应地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把每天早上请安后的一个时辰,拿来做议事之用,若无急务,一切事情由六局一司自行运转,每日早晨这个时辰来做简报。余下她若有事,那再遣人去唤几个尚宫过来,当然还有二十四衙门的几个管事少监,偶然也要被请来到永安宫问对的——虽说徐循是贵妃,但二十四衙门根本并非后宫所用,除了直殿监这样的弱势衙门以外,其中司礼监太监、御马监太监等等,在宫里的地位,不会弱于一般妃嫔多少,徐循若要让他们过来,少不得也要说一声请。
既然立心要好生管家了,以前不去深究的问题便渐渐浮现了上来,让人无法忽视。——虽说太祖高皇帝在时,明确地规定了后宫由六局一司掌管,宦者不过‘来往传讯、粗使杂役’之用,不论宫内还是宫外,都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但现在情况明显不是如此,那条‘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牌子,基本上也就是挂得好看了,打从文皇帝时候起,司礼监里就充斥了知书达理的人才,现在更是有了内书堂,原来不能识字的宦官,如今是有朝廷大学士当老师的。而这就带来了一个必然的结果:女官没落,宦官崛起。
徐循对这点也没有太大的意见,就算是都用宦官来管事,对她来说也并无不可,毕竟女官实在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充任人选。一般都是在身家清白、知书达理的人家里,寻找二十岁以上容貌平常,深通文墨的女德表率来充任,也就是说,除了基本的会读书写字以外这一点以外,德言容功,还要有一项足以充当妃嫔们的表率,而且又要容貌平常,还无家累可以进宫——基本上就是寡妇的意思了。符合这么多条件的女官到哪里去找?再说宫禁森严,一旦进宫,几乎再无和家人相聚的机会,所谓放归,虽然宫规里有记载,但徐循反正是从来没见人有过这个体面,唯一的实惠,也就是进去以后若有品级,那家人名下的土地,是不用纳税的。
若是易地而处,应该有很大一部分人宁愿改嫁,也不愿意进宫的,这也怪不得人家——不过这也造成一个很直接的后果,那就是现在宫里由外头采选进来的女官不会超过十人,其余二十多人,基本都是宫女在习字课上表现伶俐,逐步被培养起来,由女秀才而至女史,到现在品级都十分不高,六局一司里,除了尚宫局和尚寝局配置还算齐全以外,余下四局连编制都填不满,她们原有的职责,不得不分担到宦官身上,但又没有明文规定接收单位,许多时候就不免出现权责不清、互相扯皮的情况。
虽然现在太后要兴办女学,多少也是为了改善这个情况,但从投入到见效,少不得也要有几年的时间,这几年的时间里,六局一司该如何维持运转,那就是个问题了。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女医几乎全废,只有南医婆一人硕果仅存,别的稍微懂点医理的医婆,基本都不在了。
宫里规矩,嫔以下的低等嫔妾,生病是不能请太医的,只能由南医婆过去问诊——南医婆为人倒是还好,但医术如何,徐循心里是有数的。她管宫务那几个月,若有宫嫔报病,一般都会请太医过去诊脉。但宫女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这个待遇,宦官们还好,还能自行出宫延医治病,宫女如今若等不到南医婆,病情便恶化转重,便会被送往棂星门附近的内安乐堂里,能好了继续出来服役,好不了那就一烧了事,骨灰填井。是以宫里千怕万怕,最怕就是得病,一旦生的不是流感风寒之类的小病,便几乎没有再出现于人前的可能了。
徐循因不信任南医婆的医术,她宫里若有都人病了为她知道,都是请太医过来的,就是宦官病了,也会拿银子、写条子,令他自己出去看病。唯独有几次减员,那都是因为这些都人得了不适合再服侍的病症,比如说肺痨之类的传染病,那是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找个僻静地方等死了,就算如此,她也会赏赐些银两过去。因此这些年来,实在并不知道宫里的情况已经坏到这个地步了,如今听刘尚宫谈起此事后,也不由大吃一惊。只是宫中规矩如此,一时要改善这个情况,又哪有这么简单?
“亏得你和皇后娘娘一道算计我,”烦躁之下,不免和皇帝抱怨,“这宫里简直就和一团乱麻似的,让人怎么管才好?我又不像是老娘娘,皇后娘娘那般能干,光是想想这乱糟糟的一大堆事儿,简直连饭都要吃不下去了。”
皇帝稀奇道,“还有这样的事?管宫无非不也就那些事吗,就至于把你难成这样了?”
徐循哼了一声,随手挥了挥刚拿到手的扇子,抱怨道,“今年的天气热得是真快——怎么没有?我一件件数给你听啊。”
便把女官短缺、后宫没有个专属的宦官机构、宫女生病医治无着、权责含糊、赏罚随意等毛病,一宗宗给皇帝摆了出来,皇帝听了,半晌都没言语,过了一会,才有些嘲讽地一笑,“你还说你没老娘娘和皇后能干?这些毛病,仁孝皇后在时只怕还没有吧。还不是这些年,老娘娘和胡氏、孙氏一点点纵出来的?”
徐循本意倒不是编排几个前任不会管家,此时欲要为她们分辨,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想了想才道,“这也不能这么说,老娘娘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太子妃,你要怪,也得怪……”
这么说,就又把文庙贵妃给绕进来了,她不禁微恼道,“哎呀,反正谁都不许怪!就这几年,管事的走马灯一般地换,不出毛病才怪呢。”
皇帝哈哈一笑,给徐循顺毛,“实在不行,那就改呗,现在你就是要把天翻过来,只怕老娘娘都会给你叫好的,皇后那里更不会添堵——那你还怕什么?难道你怕我会不答应?”
徐循瞅了皇帝一眼,要笑不笑的,皇帝见了,不免一怔,“怎么,难道你还真有什么想改的事儿怕我不答应?”
他熟知徐循的气魄,往昔纠结于殉葬的时候,一开口就是废除殉葬这么大的话题,都没有一点心虚的,现在她又显出这副神色来,倒让皇帝有些心虚了,但想想,不过是和都人有关的话题,又有什么事是他承受不来的?遂道,“你说便是了——说说总是可以的。”
毕竟还是打了个余量,有点胆怯了。
徐循见他表现,心里先凉了几分,只是仍不愿意放弃希望,半天才道,“我是想,虽说也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但到底历朝历代,除了我朝以外,也少见宫人进宫以后,就再不能出来的规矩……”
说的是放归啊,皇帝稍稍松了口气,“你是要放一批人回去?”
徐循浅浅一笑,有些羞涩地纠正道,“我是想,不如以后立个规矩,宫女年届若干岁,若有所归,又自愿出去,便可赠银放归。大哥你觉得如何?”
这……皇帝有点想叹气的冲动:才以为她这一次改了作风,没想到还是和以前一样,一开口就是这么大的事儿……
放归一次宫女,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宫里冗员不少,放出去也还能有点积德祈福的意思,但宫女定期放归,那便是影响了整个宫廷的人事制度了。牵扯到的方方面面不会少的,皇帝实在无法一口就答应下来,思忖了一会儿,只能保守道,“此事恐怕还要和老娘娘、皇后商量——只是这和你说的那些弊端又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啊。”徐循自然道,“只是觉得这个也很重要罢了,见大哥你语气忒大,自然要碰碰运气。”
皇帝一阵无语,不禁气道,“不要做这些好高骛远的规划,还是先解决那几个问题,行吗?贵妃娘娘。”
徐循见他态度,已知此事多数无望,不免在心底稍微叹了口气,道,“其实这几个问题,基本是没法解决的。先说女学,皇后提了好些办法,老娘娘都不满意,我问过周嬷嬷,其实皇后已经是想到极致,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肯净身入宫的教谕,水平不都和王振一样?有多少是德才兼备的?教谕水平不好,教出来的女官,如何在处事之余,兼作妃嫔的表率?内书堂还有大学士做老师呢,言传身教,这些年出来的小宦官,倒都是温雅知礼,瞧着也颇忠义。女学没老师,就有学生又能如何?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办法,只能往外采选,但宫里素来是有进无出,那等知书达理的人家,女儿还不是多少人争娶?守寡肯入宫的,也不知有几个,和大海捞针般无处可寻,六局一司后继无人,看来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皇帝听了,也不由暗暗点头,结合徐循刚才的话,他已多少有些猜准了。“以你意思,是要废除六局一司,设一内宦堂管事,如外头的二十四衙门一般,再为少了一条出路的宫女设一超脱之路,也就是年到放归——只是宫女医药无着还有赏罚无度的事,又该如何解决呢?”
徐循遂和盘托出,“比起女官,有真本事的医婆更是凤毛麟角,而太医人数不多,自不能为宫人问诊。若是放宫人出宫诊病,耗费钱财不说,不免又多了一条内外交通之道,将来说不准,便有人要从这条路上弄些鬼了。”
这话,皇帝听得才是有理中听,他频频点头,“宫中内外大防乃是重中之重,这一条是万万不能改的。”
“既然可以放归,那若宫人有了大病,便可有两条路了,一者出宫放归,宫里赠些银两给她治病,二则就由医婆到内安乐堂扶脉,好不好看天命吧。”徐循其实觉得这么做还是有点黑心,好人家养的女儿,被掠进宫里来,也没有一分银的赏赐,就要白白地做苦工,运气不好遇到坏脾气的主子,少不得亦是受尽搓摩,有了病还要被赶出去,拿上一点不可能太多的银子——便算是宫里的‘德政’了。但是不论怎么说,这样的改动才可能通过皇帝、太后等人的重重审视,有成真的可能,也毕竟比得病了就去等死要好些。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又道,“至于赏罚无度,这是宫规不明之故。我这些日子翻看了《内训》、《宫规》、《宫范》,里头对赏倒还有点限制,犯了什么事要如何罚,竟是连一语都没有的。这个只要重加斟酌规定,令人反复宣讲,再定下滥施刑罚的罪名,当可有所缓解了吧。”
皇帝听了,不禁道,“咱们宫里的都人,如何有这样的好运,竟有你来管宫?只怕前朝文皇帝年间的宫女子,恨不能都托生到如今的宫里吧。”
在文皇帝年间,每天都有人被草席裹了,从景山后头抬出去烧化,鱼吕之乱不过是个大的爆发而已,徐循在宫中生活多年,已非当时的无知婕妤,对从前的事,知道得倒比当年还更清楚。她实在不肯定当日那些冤魂,还想不想托生回来继续做都人,闻言不过淡淡一笑,半真半假地吹捧皇帝。“我不过白说几句话,能不能成还不好说呢。倒是大哥的仁厚,是早见着的。听刘尚宫说,如今咱们宫里每年去的人,要比前朝少得多了。”
皇帝不免也有些自得,他捋了捋胡须,谦让道,“总是要怜悯待下的么,我待臣民都慈和,待都人又如何会是例外?”
受了徐循难得的几句马屁,他心情也好多了,口便比刚才松些,“兹事体大,须得先和老娘娘商议,你写个条陈上来,我拿给娘一道参详吧。”
徐循就怕皇帝一言否决,那她的构想便绝无成功可能,如今皇帝既然松了口,她有五成把握太后那边不会作梗,闻言遂笑逐颜开,“大哥圣明!”
皇帝啼笑皆非之余,自然又要和徐循打打嘴仗,徐循回头便仔细写了条陈,一式抄就了两份,一份送到皇帝处,一份送到太后处,皇后那边,因考虑到两人关系在明面上当还‘十分冷淡’,为增加太后的支持可能,便没有透风。
她既然要改革宫务,显得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太后自然欢欣,条陈刚送过去,她便亲自捧着读了一遍,都没要人念。
“什么东西!”才看了一半,确实罕见地动了情绪,将折子往地下一掷,怒喝道,“她把祖宗成法,都当成什么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
说说我们家的猫是怎么要吃的的吧
首先,她有一种要吃专用叫法,大概就是很焦急很迫切,也很大声的喵噢,一听就知道她是要吃的了。然后那俩小时,她如果被我关在门外,就在门口叫我开门,我一开门,不管我是出去做什么的,她就会力图把我引导到厨房,带路过去,到了厨房门口,就地一躺露出肚皮——要吃标准动作。
反正那俩小时基本就一直会重演这个循环吧……真的是叫声凄切让人不忍啊。
再说说她的食量,我们家猫生骨肉喂养的,真的不亏待的,吃的是鸡肉,她一顿能干掉一只冰鲜鸡腿,感觉是别家猫一天的量了,她吃完看到我们吃有鲜味的东西还会过来要……真是一只欲壑难填的猫!
PS 她已经绝育啦XD所以人生就只剩下食欲了,所以也挺理解她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