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第242章 驻广办的促销手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魏平知道这大概是海汉人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了,错过了这个村,自己就真的会失去了利用价值,而以海汉人现有的发展速度,再过一两年,他们或许就不再需要榆林巡检司这个挡箭牌的存在了。这事办好了,那日后自然是好过得多,有罗升东这个范本在前,魏平估计自己最差也能混个“代理商”的资格,届时银子肯定是大大地有,也不会再被海汉人限制了人身自由。
但若是没按海汉人的要求办好这件事,那自己今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榆林巡检司里一直被关到离职,或是海汉人不再需要巡检司为止。这两厢比较下来,到底该怎么做魏平心里已经有了数。
不管是任亮还是执委会,却并没有把魏平的作用看得太重。穿越集团对崖州的蚕食已经是在进行之中,不管最后能不能把罗升东的老丈人推上知州的位子,这种趋势都不会改变。即便是没能达成这个目标,也无非就是日后多费一些手脚而已,还不至于影响到穿越集团的扩张计划。
就在这天下午,李奈和魏平亲眼目睹了胜利港开埠以来最大的一波海外移民潮到来。五艘四百料的海船鱼贯驶入港湾,每艘船上都装着数以百计的移民。这些人正是穿越集团与北越政权达成协议之后,首批从北越涂山半岛大批运回的“合法移民”。
这批移民一共有八百余人,其中有近五百人是战争中俘获的南越士兵或者民伕,一百多人是从升龙府大牢中提出来的重刑囚犯,剩下的少数人是郑氏从升龙府附近的战争难民中征召而来。对于郑氏来说,这种人口换军火的交易在短期内是很划算的,北越有大量的战俘、犯人和成千上万的战争难民需要处理,而当权者并不乐意拿出粮食把这些人供养起来,与其让这些人留在安南国内成为治安隐患,倒不如交给急需人口的海汉人,换取海汉商品,特别是军火的长期折扣和稳定供应。至于说这些移民的整体素质,倒是基本都以青壮为主,北越方面并没有在中间参杂老弱病残充数的迹象。
李奈和魏平看到如此多的青壮不断地从船上登岸,都是吃惊不已。他们也知道海汉人在劳力方面一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但胜利港的移民数量一直都不紧不慢地保持着每月几百人的输入速度,而且来的时候都是零零散散的,顶多一两百人而已,从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规模。
李奈惊疑不定道:“魏兄久居胜利港,可曾见过眼下此种状况?”
魏平连连摇头道:“在下也是首次见到他们一次运回这么多人!难怪这个月他们一直在西边的山脚下赶着建房,原来就是为了接收这批人。”
民政部门为了接收这一批移民,从陶东来回到胜利港之后就已经开始在做准备工作。中间这二十多天时间里,已经将原有的移民隔离区规模扩建了一倍有余,目前隔离区内可以同时安置一千二百人居留,基本能够满足每月两千到三千之间的移民输入量。
新移民们下船之后就被以百人为单位集中到码头的空地上席地而坐,周围是提前调集过来的大量保安和民兵。由于这批移民中有大量的战俘和罪犯,执委会对于他们可能会引起的治安问题也格外重视,专门为此布置了重兵到码头上维持秩序。军警部也提前得到了授权,如果新移民中有人带头闹事,那么军警部有权进行任何有助于平息事态的现场处置措施——比如说直接枪毙几个不听话的刺头来杀鸡儆猴。
不过实际上倒是没有出现军警部所担心的那些状况,新移民们普遍都表现得很顺从,这大概也是与他们在航程中所接受的海汉政策宣讲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这次运回的移民,民政部门还特地征召了一批之前表现较好的越南归化民,让他们在这次去越南运移民的船上充当了宣传员的角色,让这些移民在来此的路途中就知道他们的目的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到了这里之后又需要遵守哪些规矩才能好好地活下去。
这批移民中有大部分都是战俘和罪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看重这次远渡重洋所获得的生机。如果他们没有来到这里,那么绝大部分人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处死,而且头颅会被挂在升龙府的城门上,用来炫耀武功或是震慑民众。
当然了,这些人即便来到了胜利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就此得到解脱。事实上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都会被送去田独挖矿,基本上就是被直接划进了劳改营的编制——现在的劳改人员全部都集中到了田独铁矿劳作,以便于监控和管理。在矿上干满三年之后,这些人才能有机会获得归化民的身份,但这还得看他们是否有足够好的身体来熬过这三年。
按照军警部10月出炉的最新统计,劳改营设立半年以来,共有三百余人被收监接受劳动改造处罚,其中有七十多人因为表现良好或者刑期服满获得了释放,但没能熬得住高强度的劳动而死在劳改营的人,每个月都保持在了两位数,前前后后已经死了八十来人。也就是说被收进劳改营的犯人,每四人中间就有一个倒霉的家伙熬不到重获自由的那一天,至于像高桥南这样劳改营出身还能混出名堂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这批移民的到来,倒是为劳改营又补充了编制,正好也显示出了军警部提前要求扩充军力的前瞻眼光——这要不多训练一批民兵出来,那还怎么看守突然就多出来的几百苦役?
不过这些人当中也会有一部分幸运儿逃过劳改营的苦役生涯,民政部门会对这些战俘和犯人进行甄别,挑选出他们中间有一技之长的人,例如工匠、水手、马夫等等,这些人会被分配到各个对口单位去服劳役,而他们获得归化民身份所需的时间会比劳改营的小伙伴们短得多,只要三个月之内不犯大错,便算是过关了,如果中间有立功表现还会进一步缩短这个时间。
而少量的难民则会在短暂的隔离观察期结束之后,就被分配去新建的铁炉港安家。执委会打算在那里集中安置北越移民,以减少大批北越移民到来可能会给胜利港造成的社会动荡。铁炉港的一期开发就需要上千的劳工定居当地,待一期完成之后,执委会还准备逐步开发铁炉港以北至陵水之间的广袤沿海平原,届时安置更多的北越移民也不会成为问题。
而同一天时间,驻广办在广州开设的“海汉书局”也正式开始对外营业了。这个书局是在何夕的倡议之下开设的,目的就是为日后面向大明的文化输出作准备,为此驻广办又掏一千两银子,在广州城里买了一个小院子。
当然了,由于现在的田独造纸厂还处在制造卫生纸为主的技术摸索阶段,穿越集团自身还不具备印刷出版的能力,短期内想自己出书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书局在初期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店内所陈设的书籍也是大明境内流通的各种经史子集。作为穿越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福瑞丰”也在这天为书局送来了数套购自江浙一带的精装雕版书籍当作贺礼。
相比于广州城内的其他同行,“海汉书局”也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店里的书籍并不仅仅是用来出售的,顾客们可以在店内免费借阅,更类似于小型图书馆的性质。有施耐德这个商业奇才坐镇指挥运作,炒作手段自然不是问题。开业之前一周,整个广州城就已经在到处传说,这间书局的后台老板便是现今广州城最流行的玻璃文具供应者,因此开业这天除了吸引到大量的文人墨客到场围观之外,一直在寻找货源的各路商家也都派人前去一探究竟。
关于这种炒作方式,“福瑞丰”方面也曾表示过不满,因为按照双方的协议,“福瑞丰”是海汉玻璃制品在两广地区的唯一代理商,虽然这个资格是有时间限制的,但协议内也有规定,海汉方面不能将玻璃制品在大陆地区直接出售给其他商人。
这就能看出当时李奈签订协议时被执委会的嘴炮们钻了空子——海汉人虽然不能在大陆地区直接出售商品给第三方,但如果第三方自行去胜利港进行采购,却不在此限制之列,而这也正是驻广办想要达到的宣传目的之一。只要告知这些商人去哪里进货,利益趋势之下,他们自然就会派船前往胜利港交易,而这样也能促使胜利港的自由港名声能够更快更广泛地为人所知。
对于施耐德的这种解释,就算是老狐狸李继峰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了,谁让他当初派了个没经验的老三去胜利港谈生意呢?不过好在“福瑞丰”已经拿到了海汉方面的最惠待遇,至少今后在进货成本上不会高于任何一家竞争对手,起码还占了个出场时间早,顾客印象深的便宜。而且施耐德也表示,“福瑞丰”现有的代理商品仍然享有独家代理权,海汉方面即便是要卖给其他人也不会在广州卖,并且绝对不会卖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样才算是安抚住了“福瑞丰”一方。
按照事前协议,驻广办不会在“海汉书局”出售那些令广州商人眼红不已的独家商品,但这并不妨碍施耐德用此来做一次大大的宣传活动,顺便教一教“福瑞丰”,好东西不一定需要直接卖现钱才能产生收益。在书局门外两边的墙上,便贴着一大串告示,内容都是关于开业期间的活动内容。
所谓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抽奖。这种在后世已经被各路商家玩烂了的把戏,在这个时代却还算是比较新鲜的玩意儿,而且奖品也确实诱人,不但有当下流行的火柴、香皂、玻璃文具等等,头等奖甚至是一面市面上难以见到的五寸海汉银镜!
当然这种抽奖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参加的——先消费,后抽奖,消费越多,能抽到的奖品等级就越高。在书局消费一两就能参与抽奖,百发百中至少有火柴一盒作为纪念奖,要抽海汉文具则需五两起步,至于想要抽到珍贵的彩雕玻璃文具和海汉银镜,那消费额就得五十两起步了。所有的奖品都堆放在结算柜台后面,当场算帐当场抽奖,看起来甚是诱人。
最初看客们还都只是在旁边观望,但当真的有人从箱子里抽出写着“海汉玻璃文具一套”的纸条并且领到实物之后,看客们就再也克制不住了——告示上可是写明了,奖品数量有限,抽完即止!虽然书局内出售的书籍定价要比广州城的同行们高出了15%,但这仍然挡不住众多看客的消费热情,纷纷涌进店里开始挑选书籍,购书之余也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手气。
虽然场面很是有点乌烟瘴气,但不得不说这个促销手段的效果简直好得惊人。开店的两个小时之内,店内所准备的各种书籍就已经销售了四成出去,而一些买不到自己想要书籍的人,为了抽奖也不惜购买一些本来不在计划之中的书。更有一些一开始买了书没抽到奖品的人,回家之后想不过味,又返回来买书接着抽。“福瑞丰”派来观礼的管事在院子里看得都呆了,原来书局的生意还可以这么个做法。
施耐德和何夕则是坐在里间笑得合不拢嘴,原本何夕提出做书局的时候,驻广办上上下下都觉得这玩意儿是个亏本买卖,因为自身没有印刷出版的能力,所有的书籍都必须从外面购进,毫无成本优势可言,但唯独施耐德却认为这生意不但不会亏,反而能给驻广办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事实也证明了施耐德眼光的独到。
“到晚上扎帐的时候,想必应该是有盈利了吧?”何夕笑嘻嘻地说道。虽然这些书籍的进货成本他并不清楚,但施耐德把售价调高了15%这事他是知道的,仅仅只是调高的这一部分,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那点抽奖奖品的价值了。
施耐德翘着二郎腿,得意地说道:“这个我早就算好了,要把奖品全抽完,店里的书至少要卖掉七成才行,照现在这局面,不把奖品全抽完,这些人恐怕是不会散场的。刨去进货成本,今天至少能赚一千两。我们开业连续搞三天抽奖,就能把这书局的投入全赚回来还有剩的。”
“还是施总你算得精啊!”何夕用手拨弄着桌上的一大堆帖子:“不但吸引了全广州文人的注意力,而且还有这么多的商户找上门来约见,这比之前我们一家一家登门拜访的效果可好多了。”
施耐德点点头道:“最初那几天出去吃了几顿闭门羹之后,我就觉得登门拜访不是办法,还是得靠宣传手段才行。你看看,现在这些人自己就找上门了,而且‘福瑞丰’那边也无话可说,这才算是初步打开局面了。”
“不过这书局也不能长期这么搞法,否则就变成赌场了,过了这几天还是要想法把文化事业做起来,这可是执委会特别强调的任务。”何夕倒是没被胜利冲昏了头,很快就把注意力回到了正事上来。
“放心吧,我早就想好了。”施耐德拿起茶盏嘬了一口,慢慢地说道:“这个时代的大明文人,耻于谈利,更重名声,我们这个抽奖活动虽然能吸引一时的人气,但其实今天来的有很多都是凑热闹的,这么搞法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就在广州搞诗会,当独家赞助商,拿点钱请几位本地的文坛名宿当评审,再拿几套高级文具出来当奖品,还怕本地文人不趋之若鹜?”
“只要砸钱下去,肯定能捧出几个代言人。”何夕听施耐德这么一说,便已经基本明白了他的目的。
“这事不急,文化输出是长期工作,急也急不来的。”施耐德也开始翻开桌上的各种帖子:“突然一下来了这么多选择,还真是伤脑筋啊!”
何夕翻出一张帖子道:“这个似乎有点搞头,要不我们先见一见?”
施耐德接过来一看,是一家名为“永丰布行”送来的拜帖。这家布行在广州也算是小有名气,而且并不是本地商户,据施耐德的了解,这家布行的根基应该是在江浙一带,广州这边只是分号而已。施耐德月初的时候曾经去拜访过一次,不过当时对方的掌柜不在店中,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接触。没想到大半个月之后,这家布行倒是自己找上门来了。
“执委会不是要找帆布货源吗?我看布行可以接触一下,至少了解了解行情。”何夕继续劝说道。
魏平知道这大概是海汉人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了,错过了这个村,自己就真的会失去了利用价值,而以海汉人现有的发展速度,再过一两年,他们或许就不再需要榆林巡检司这个挡箭牌的存在了。这事办好了,那日后自然是好过得多,有罗升东这个范本在前,魏平估计自己最差也能混个“代理商”的资格,届时银子肯定是大大地有,也不会再被海汉人限制了人身自由。
但若是没按海汉人的要求办好这件事,那自己今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榆林巡检司里一直被关到离职,或是海汉人不再需要巡检司为止。这两厢比较下来,到底该怎么做魏平心里已经有了数。
不管是任亮还是执委会,却并没有把魏平的作用看得太重。穿越集团对崖州的蚕食已经是在进行之中,不管最后能不能把罗升东的老丈人推上知州的位子,这种趋势都不会改变。即便是没能达成这个目标,也无非就是日后多费一些手脚而已,还不至于影响到穿越集团的扩张计划。
就在这天下午,李奈和魏平亲眼目睹了胜利港开埠以来最大的一波海外移民潮到来。五艘四百料的海船鱼贯驶入港湾,每艘船上都装着数以百计的移民。这些人正是穿越集团与北越政权达成协议之后,首批从北越涂山半岛大批运回的“合法移民”。
这批移民一共有八百余人,其中有近五百人是战争中俘获的南越士兵或者民伕,一百多人是从升龙府大牢中提出来的重刑囚犯,剩下的少数人是郑氏从升龙府附近的战争难民中征召而来。对于郑氏来说,这种人口换军火的交易在短期内是很划算的,北越有大量的战俘、犯人和成千上万的战争难民需要处理,而当权者并不乐意拿出粮食把这些人供养起来,与其让这些人留在安南国内成为治安隐患,倒不如交给急需人口的海汉人,换取海汉商品,特别是军火的长期折扣和稳定供应。至于说这些移民的整体素质,倒是基本都以青壮为主,北越方面并没有在中间参杂老弱病残充数的迹象。
李奈和魏平看到如此多的青壮不断地从船上登岸,都是吃惊不已。他们也知道海汉人在劳力方面一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但胜利港的移民数量一直都不紧不慢地保持着每月几百人的输入速度,而且来的时候都是零零散散的,顶多一两百人而已,从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规模。
李奈惊疑不定道:“魏兄久居胜利港,可曾见过眼下此种状况?”
魏平连连摇头道:“在下也是首次见到他们一次运回这么多人!难怪这个月他们一直在西边的山脚下赶着建房,原来就是为了接收这批人。”
民政部门为了接收这一批移民,从陶东来回到胜利港之后就已经开始在做准备工作。中间这二十多天时间里,已经将原有的移民隔离区规模扩建了一倍有余,目前隔离区内可以同时安置一千二百人居留,基本能够满足每月两千到三千之间的移民输入量。
新移民们下船之后就被以百人为单位集中到码头的空地上席地而坐,周围是提前调集过来的大量保安和民兵。由于这批移民中有大量的战俘和罪犯,执委会对于他们可能会引起的治安问题也格外重视,专门为此布置了重兵到码头上维持秩序。军警部也提前得到了授权,如果新移民中有人带头闹事,那么军警部有权进行任何有助于平息事态的现场处置措施——比如说直接枪毙几个不听话的刺头来杀鸡儆猴。
不过实际上倒是没有出现军警部所担心的那些状况,新移民们普遍都表现得很顺从,这大概也是与他们在航程中所接受的海汉政策宣讲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这次运回的移民,民政部门还特地征召了一批之前表现较好的越南归化民,让他们在这次去越南运移民的船上充当了宣传员的角色,让这些移民在来此的路途中就知道他们的目的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到了这里之后又需要遵守哪些规矩才能好好地活下去。
这批移民中有大部分都是战俘和罪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看重这次远渡重洋所获得的生机。如果他们没有来到这里,那么绝大部分人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处死,而且头颅会被挂在升龙府的城门上,用来炫耀武功或是震慑民众。
当然了,这些人即便来到了胜利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就此得到解脱。事实上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都会被送去田独挖矿,基本上就是被直接划进了劳改营的编制——现在的劳改人员全部都集中到了田独铁矿劳作,以便于监控和管理。在矿上干满三年之后,这些人才能有机会获得归化民的身份,但这还得看他们是否有足够好的身体来熬过这三年。
按照军警部10月出炉的最新统计,劳改营设立半年以来,共有三百余人被收监接受劳动改造处罚,其中有七十多人因为表现良好或者刑期服满获得了释放,但没能熬得住高强度的劳动而死在劳改营的人,每个月都保持在了两位数,前前后后已经死了八十来人。也就是说被收进劳改营的犯人,每四人中间就有一个倒霉的家伙熬不到重获自由的那一天,至于像高桥南这样劳改营出身还能混出名堂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这批移民的到来,倒是为劳改营又补充了编制,正好也显示出了军警部提前要求扩充军力的前瞻眼光——这要不多训练一批民兵出来,那还怎么看守突然就多出来的几百苦役?
不过这些人当中也会有一部分幸运儿逃过劳改营的苦役生涯,民政部门会对这些战俘和犯人进行甄别,挑选出他们中间有一技之长的人,例如工匠、水手、马夫等等,这些人会被分配到各个对口单位去服劳役,而他们获得归化民身份所需的时间会比劳改营的小伙伴们短得多,只要三个月之内不犯大错,便算是过关了,如果中间有立功表现还会进一步缩短这个时间。
而少量的难民则会在短暂的隔离观察期结束之后,就被分配去新建的铁炉港安家。执委会打算在那里集中安置北越移民,以减少大批北越移民到来可能会给胜利港造成的社会动荡。铁炉港的一期开发就需要上千的劳工定居当地,待一期完成之后,执委会还准备逐步开发铁炉港以北至陵水之间的广袤沿海平原,届时安置更多的北越移民也不会成为问题。
而同一天时间,驻广办在广州开设的“海汉书局”也正式开始对外营业了。这个书局是在何夕的倡议之下开设的,目的就是为日后面向大明的文化输出作准备,为此驻广办又掏一千两银子,在广州城里买了一个小院子。
当然了,由于现在的田独造纸厂还处在制造卫生纸为主的技术摸索阶段,穿越集团自身还不具备印刷出版的能力,短期内想自己出书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书局在初期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店内所陈设的书籍也是大明境内流通的各种经史子集。作为穿越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福瑞丰”也在这天为书局送来了数套购自江浙一带的精装雕版书籍当作贺礼。
相比于广州城内的其他同行,“海汉书局”也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店里的书籍并不仅仅是用来出售的,顾客们可以在店内免费借阅,更类似于小型图书馆的性质。有施耐德这个商业奇才坐镇指挥运作,炒作手段自然不是问题。开业之前一周,整个广州城就已经在到处传说,这间书局的后台老板便是现今广州城最流行的玻璃文具供应者,因此开业这天除了吸引到大量的文人墨客到场围观之外,一直在寻找货源的各路商家也都派人前去一探究竟。
关于这种炒作方式,“福瑞丰”方面也曾表示过不满,因为按照双方的协议,“福瑞丰”是海汉玻璃制品在两广地区的唯一代理商,虽然这个资格是有时间限制的,但协议内也有规定,海汉方面不能将玻璃制品在大陆地区直接出售给其他商人。
这就能看出当时李奈签订协议时被执委会的嘴炮们钻了空子——海汉人虽然不能在大陆地区直接出售商品给第三方,但如果第三方自行去胜利港进行采购,却不在此限制之列,而这也正是驻广办想要达到的宣传目的之一。只要告知这些商人去哪里进货,利益趋势之下,他们自然就会派船前往胜利港交易,而这样也能促使胜利港的自由港名声能够更快更广泛地为人所知。
对于施耐德的这种解释,就算是老狐狸李继峰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吞了,谁让他当初派了个没经验的老三去胜利港谈生意呢?不过好在“福瑞丰”已经拿到了海汉方面的最惠待遇,至少今后在进货成本上不会高于任何一家竞争对手,起码还占了个出场时间早,顾客印象深的便宜。而且施耐德也表示,“福瑞丰”现有的代理商品仍然享有独家代理权,海汉方面即便是要卖给其他人也不会在广州卖,并且绝对不会卖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样才算是安抚住了“福瑞丰”一方。
按照事前协议,驻广办不会在“海汉书局”出售那些令广州商人眼红不已的独家商品,但这并不妨碍施耐德用此来做一次大大的宣传活动,顺便教一教“福瑞丰”,好东西不一定需要直接卖现钱才能产生收益。在书局门外两边的墙上,便贴着一大串告示,内容都是关于开业期间的活动内容。
所谓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抽奖。这种在后世已经被各路商家玩烂了的把戏,在这个时代却还算是比较新鲜的玩意儿,而且奖品也确实诱人,不但有当下流行的火柴、香皂、玻璃文具等等,头等奖甚至是一面市面上难以见到的五寸海汉银镜!
当然这种抽奖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参加的——先消费,后抽奖,消费越多,能抽到的奖品等级就越高。在书局消费一两就能参与抽奖,百发百中至少有火柴一盒作为纪念奖,要抽海汉文具则需五两起步,至于想要抽到珍贵的彩雕玻璃文具和海汉银镜,那消费额就得五十两起步了。所有的奖品都堆放在结算柜台后面,当场算帐当场抽奖,看起来甚是诱人。
最初看客们还都只是在旁边观望,但当真的有人从箱子里抽出写着“海汉玻璃文具一套”的纸条并且领到实物之后,看客们就再也克制不住了——告示上可是写明了,奖品数量有限,抽完即止!虽然书局内出售的书籍定价要比广州城的同行们高出了15%,但这仍然挡不住众多看客的消费热情,纷纷涌进店里开始挑选书籍,购书之余也是想试一试自己的手气。
虽然场面很是有点乌烟瘴气,但不得不说这个促销手段的效果简直好得惊人。开店的两个小时之内,店内所准备的各种书籍就已经销售了四成出去,而一些买不到自己想要书籍的人,为了抽奖也不惜购买一些本来不在计划之中的书。更有一些一开始买了书没抽到奖品的人,回家之后想不过味,又返回来买书接着抽。“福瑞丰”派来观礼的管事在院子里看得都呆了,原来书局的生意还可以这么个做法。
施耐德和何夕则是坐在里间笑得合不拢嘴,原本何夕提出做书局的时候,驻广办上上下下都觉得这玩意儿是个亏本买卖,因为自身没有印刷出版的能力,所有的书籍都必须从外面购进,毫无成本优势可言,但唯独施耐德却认为这生意不但不会亏,反而能给驻广办带来更多的商机,而事实也证明了施耐德眼光的独到。
“到晚上扎帐的时候,想必应该是有盈利了吧?”何夕笑嘻嘻地说道。虽然这些书籍的进货成本他并不清楚,但施耐德把售价调高了15%这事他是知道的,仅仅只是调高的这一部分,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那点抽奖奖品的价值了。
施耐德翘着二郎腿,得意地说道:“这个我早就算好了,要把奖品全抽完,店里的书至少要卖掉七成才行,照现在这局面,不把奖品全抽完,这些人恐怕是不会散场的。刨去进货成本,今天至少能赚一千两。我们开业连续搞三天抽奖,就能把这书局的投入全赚回来还有剩的。”
“还是施总你算得精啊!”何夕用手拨弄着桌上的一大堆帖子:“不但吸引了全广州文人的注意力,而且还有这么多的商户找上门来约见,这比之前我们一家一家登门拜访的效果可好多了。”
施耐德点点头道:“最初那几天出去吃了几顿闭门羹之后,我就觉得登门拜访不是办法,还是得靠宣传手段才行。你看看,现在这些人自己就找上门了,而且‘福瑞丰’那边也无话可说,这才算是初步打开局面了。”
“不过这书局也不能长期这么搞法,否则就变成赌场了,过了这几天还是要想法把文化事业做起来,这可是执委会特别强调的任务。”何夕倒是没被胜利冲昏了头,很快就把注意力回到了正事上来。
“放心吧,我早就想好了。”施耐德拿起茶盏嘬了一口,慢慢地说道:“这个时代的大明文人,耻于谈利,更重名声,我们这个抽奖活动虽然能吸引一时的人气,但其实今天来的有很多都是凑热闹的,这么搞法肯定不是长久之计。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就在广州搞诗会,当独家赞助商,拿点钱请几位本地的文坛名宿当评审,再拿几套高级文具出来当奖品,还怕本地文人不趋之若鹜?”
“只要砸钱下去,肯定能捧出几个代言人。”何夕听施耐德这么一说,便已经基本明白了他的目的。
“这事不急,文化输出是长期工作,急也急不来的。”施耐德也开始翻开桌上的各种帖子:“突然一下来了这么多选择,还真是伤脑筋啊!”
何夕翻出一张帖子道:“这个似乎有点搞头,要不我们先见一见?”
施耐德接过来一看,是一家名为“永丰布行”送来的拜帖。这家布行在广州也算是小有名气,而且并不是本地商户,据施耐德的了解,这家布行的根基应该是在江浙一带,广州这边只是分号而已。施耐德月初的时候曾经去拜访过一次,不过当时对方的掌柜不在店中,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接触。没想到大半个月之后,这家布行倒是自己找上门来了。
“执委会不是要找帆布货源吗?我看布行可以接触一下,至少了解了解行情。”何夕继续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