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不可一世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船队进入北港码头,李植发现港口市镇不大。码头上有几十间屋子,还有几十个货舱,储藏着郑家福船从大陆运来的物资,以及准备贩往大陆的稻谷。那稻谷倒是不少,李植的水兵们粗粗统计了一下,发现十几个粮仓里储存着十多万石的稻谷。
这十多万石的粮食大概是北港农民一年的田赋或者地租,价值四十多万两银子,此时全部成为了李植的囊中物。郑家自认为控制了东南海面,不怕别人来抢劫,甚至要抢李植的新竹,却没想到李植敢来抢他的北港。
码头北面有一所华丽的五进大院子,是郑芝龙在北港居住的“行宫”。此时看见李植攻打过来,大院子里面的郑家人全撒腿逃了,也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李植的士兵入院搜查了一会,只在一个库房里搜出二万多两银子。看来郑芝龙并没有在北港储存大量钱财的习惯。
码头往东走三里路是一个市镇,大概有一千多商贩匠人居住在市镇里。此时看见有人攻打码头,市镇上的百姓都躲进家里,市镇上的道路冷冷清清的。
李植又骑马行到乡村里,发现北港的乡村破破烂烂的。百姓们都躲在茅草屋顶的土屋里,偶尔有个把消息不灵通的农民在田间耕作,也都是面黄肌瘦。
李植准备接手北港,准备好好管理经营这个地方,自然不能让百姓们害怕自己。李植让士兵们十人一组深入市镇和乡村,宣传自己的政策:
“津国公讨伐不义,只惩元凶不伤百姓,百姓们莫要惊慌!”
“津国公已经占领全港,城镇秩序已经恢复,百姓放心出来经营,大兵秋毫不犯。”
士兵们沿街喊了半个小时,北港的百姓渐渐不再慌张。李植找来了十个有威望的乡老,借用市镇上的酒铺招待这些乡老,试图了解整个北港的基本情况。
“诸位乡老,我便是津国公李植!以后这北港就归本公管辖了。”
北港里面忠于郑芝龙的官吏早就跑了,市镇上留下来的人都是和郑家没有瓜葛的。这些乡老们听见李植这话,便要离座跪下去,被李植虚虚一抬手制止了。
“免礼,我想知道,这北港有多少人口,多少田地,郑氏以往怎么收税?”
乡老们互相看了一眼,由一个胡须花白的老人站出来答道:“津国公在上,恕荒岛老夫无礼,据老夫所知,北港有民户四千多户,人丁三万二千人。具体田地多少老夫也不知道,但以前的郑家大管家有一次请我们喝酒时候说过,说北港二千顷田地如何如何,想来二千顷田地是有的。”
那老人虽然说的是官话,但福建口音很重。李植费了好大劲才听明白,点了点头。
“郑家是如何收税,如何收地租的呢?”
老人说道:“北港百姓的这些田地还是在‘东洋船老’李旦手上自发开垦的,都是老百姓的私田,所以就没有地租的说法。不过郑家人来了以后收我们六成田赋,百姓收一石粮食要缴六斗给郑家,百姓们都很穷苦。”
原来郑家把田赋定得这么高,虽说是田赋,实际上和地租没有区别。
“本公在新竹也收百姓六成地租,百姓都很富裕,为何北港的百姓缴纳六成田赋会穷苦?”
那个乡老听到李植这句质问,支支吾吾不太敢说话,怕自己哭穷的行为抵触了李植。他旁边一个微胖的老人站了起来,说道:
“津国公明鉴,北港的田地都是百姓在溪谷边开垦的,灌溉浇水全靠扁担水桶一桶一桶提水,年轻的夫妇两人能种二十五亩地就累个半死了。而且人力挑水灌溉总是力有不足,收获的粮食有限,一年能收二石就不错了。刨去田赋,只剩下十几石自用。”
“辛苦一年只能收获这么一点粮食,要养活全家人,北港的百姓岂能不贫苦?”
李植听到这个老人的话明白过来。北港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水利设施,每个百姓能种的地少,灌溉不力导致产量也低,所以百姓就贫苦。比较下来,新竹因为有水利设施,每个壮丁的生产力是北港的两倍。
李植点了点头,自信地说道:“诸位乡老放心,既然如今北港由本公做主了,以后就一定会让百姓们富起来。以后别说吃饭穿衣不成问题,我还要让百姓们住上砖瓦房子,穿上绸缎衣服,吃上肉!”
北港的乡老们听到这话,扑通扑通全跪在了地上,使劲给李植磕头。虽然心里未必相信李植的话,但这些乡老们脸上却都是心悦诚服的表情。
####
留下五百名士兵在北港维持秩序,李植就把船队开到了北港外面的外海。
李植舰队的优势在于机动力和火力。只有在辽阔的外海海面舰队才能放开手脚。如果船舶停靠在港口里被郑芝龙的大军包围了,情况就不妙了。港口里水道狭窄,轮船无法快速机动,最后肯定会被郑家的海贼包围。到时候几千人叼着刀剑攀爬铁甲舰的船舷,再多大炮也没用。
攻打敌人的港口也不是李植的蒸气轮船最擅长的。大陆附近暗礁很多,吃水颇深的铁甲舰若是在陆地附近的浅海高速机动,很容易触礁。但如果不高速机动,又容易被人数数倍于自己的郑氏海贼包围。
所以李植就把舰队开到了北港外面的外海,高速巡弋。一方面可以劫掠从日本返航的郑家商船船队,另一方面可以拦截试图收复北港的郑家海军。
北港一年可以给郑氏带来几十万两的收益,想来郑芝龙无论如何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李植的舰队在北港外海巡弋了五天,果然遇到了郑芝龙的庞大舰队。
四月二十一日,李植正在尾楼琢磨地图,却突然听到瞭望手的大声呼叫。李植抬头一看,发现遥远的海平线上突然出现了无数斑点。那些斑点越来越大,最后竟在海平线上连成了一条线。直线越来越粗,从南到北占满了整个大海的尽头。
四月初夏明媚的阳光下,那些斑点渐渐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帆船的船帆。
郑家舰队像是铺满了整个海面,也不知道有多少战船,不可一世地朝五十三艘蒸气轮船攻来。
船队进入北港码头,李植发现港口市镇不大。码头上有几十间屋子,还有几十个货舱,储藏着郑家福船从大陆运来的物资,以及准备贩往大陆的稻谷。那稻谷倒是不少,李植的水兵们粗粗统计了一下,发现十几个粮仓里储存着十多万石的稻谷。
这十多万石的粮食大概是北港农民一年的田赋或者地租,价值四十多万两银子,此时全部成为了李植的囊中物。郑家自认为控制了东南海面,不怕别人来抢劫,甚至要抢李植的新竹,却没想到李植敢来抢他的北港。
码头北面有一所华丽的五进大院子,是郑芝龙在北港居住的“行宫”。此时看见李植攻打过来,大院子里面的郑家人全撒腿逃了,也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李植的士兵入院搜查了一会,只在一个库房里搜出二万多两银子。看来郑芝龙并没有在北港储存大量钱财的习惯。
码头往东走三里路是一个市镇,大概有一千多商贩匠人居住在市镇里。此时看见有人攻打码头,市镇上的百姓都躲进家里,市镇上的道路冷冷清清的。
李植又骑马行到乡村里,发现北港的乡村破破烂烂的。百姓们都躲在茅草屋顶的土屋里,偶尔有个把消息不灵通的农民在田间耕作,也都是面黄肌瘦。
李植准备接手北港,准备好好管理经营这个地方,自然不能让百姓们害怕自己。李植让士兵们十人一组深入市镇和乡村,宣传自己的政策:
“津国公讨伐不义,只惩元凶不伤百姓,百姓们莫要惊慌!”
“津国公已经占领全港,城镇秩序已经恢复,百姓放心出来经营,大兵秋毫不犯。”
士兵们沿街喊了半个小时,北港的百姓渐渐不再慌张。李植找来了十个有威望的乡老,借用市镇上的酒铺招待这些乡老,试图了解整个北港的基本情况。
“诸位乡老,我便是津国公李植!以后这北港就归本公管辖了。”
北港里面忠于郑芝龙的官吏早就跑了,市镇上留下来的人都是和郑家没有瓜葛的。这些乡老们听见李植这话,便要离座跪下去,被李植虚虚一抬手制止了。
“免礼,我想知道,这北港有多少人口,多少田地,郑氏以往怎么收税?”
乡老们互相看了一眼,由一个胡须花白的老人站出来答道:“津国公在上,恕荒岛老夫无礼,据老夫所知,北港有民户四千多户,人丁三万二千人。具体田地多少老夫也不知道,但以前的郑家大管家有一次请我们喝酒时候说过,说北港二千顷田地如何如何,想来二千顷田地是有的。”
那老人虽然说的是官话,但福建口音很重。李植费了好大劲才听明白,点了点头。
“郑家是如何收税,如何收地租的呢?”
老人说道:“北港百姓的这些田地还是在‘东洋船老’李旦手上自发开垦的,都是老百姓的私田,所以就没有地租的说法。不过郑家人来了以后收我们六成田赋,百姓收一石粮食要缴六斗给郑家,百姓们都很穷苦。”
原来郑家把田赋定得这么高,虽说是田赋,实际上和地租没有区别。
“本公在新竹也收百姓六成地租,百姓都很富裕,为何北港的百姓缴纳六成田赋会穷苦?”
那个乡老听到李植这句质问,支支吾吾不太敢说话,怕自己哭穷的行为抵触了李植。他旁边一个微胖的老人站了起来,说道:
“津国公明鉴,北港的田地都是百姓在溪谷边开垦的,灌溉浇水全靠扁担水桶一桶一桶提水,年轻的夫妇两人能种二十五亩地就累个半死了。而且人力挑水灌溉总是力有不足,收获的粮食有限,一年能收二石就不错了。刨去田赋,只剩下十几石自用。”
“辛苦一年只能收获这么一点粮食,要养活全家人,北港的百姓岂能不贫苦?”
李植听到这个老人的话明白过来。北港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水利设施,每个百姓能种的地少,灌溉不力导致产量也低,所以百姓就贫苦。比较下来,新竹因为有水利设施,每个壮丁的生产力是北港的两倍。
李植点了点头,自信地说道:“诸位乡老放心,既然如今北港由本公做主了,以后就一定会让百姓们富起来。以后别说吃饭穿衣不成问题,我还要让百姓们住上砖瓦房子,穿上绸缎衣服,吃上肉!”
北港的乡老们听到这话,扑通扑通全跪在了地上,使劲给李植磕头。虽然心里未必相信李植的话,但这些乡老们脸上却都是心悦诚服的表情。
####
留下五百名士兵在北港维持秩序,李植就把船队开到了北港外面的外海。
李植舰队的优势在于机动力和火力。只有在辽阔的外海海面舰队才能放开手脚。如果船舶停靠在港口里被郑芝龙的大军包围了,情况就不妙了。港口里水道狭窄,轮船无法快速机动,最后肯定会被郑家的海贼包围。到时候几千人叼着刀剑攀爬铁甲舰的船舷,再多大炮也没用。
攻打敌人的港口也不是李植的蒸气轮船最擅长的。大陆附近暗礁很多,吃水颇深的铁甲舰若是在陆地附近的浅海高速机动,很容易触礁。但如果不高速机动,又容易被人数数倍于自己的郑氏海贼包围。
所以李植就把舰队开到了北港外面的外海,高速巡弋。一方面可以劫掠从日本返航的郑家商船船队,另一方面可以拦截试图收复北港的郑家海军。
北港一年可以给郑氏带来几十万两的收益,想来郑芝龙无论如何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李植的舰队在北港外海巡弋了五天,果然遇到了郑芝龙的庞大舰队。
四月二十一日,李植正在尾楼琢磨地图,却突然听到瞭望手的大声呼叫。李植抬头一看,发现遥远的海平线上突然出现了无数斑点。那些斑点越来越大,最后竟在海平线上连成了一条线。直线越来越粗,从南到北占满了整个大海的尽头。
四月初夏明媚的阳光下,那些斑点渐渐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帆船的船帆。
郑家舰队像是铺满了整个海面,也不知道有多少战船,不可一世地朝五十三艘蒸气轮船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