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欠了银子(修BUG)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妃刚回京城, 廉亲王和王妃便一同前去南平郡王府给太妃请安, 太妃也有几年没瞧见廉亲王了,如今见他头发也花白了许多,脸上也多了皱纹, 心里不免有些心疼,拉着廉亲王坐在自己跟前。廉亲王给太妃问了安, 又说道:“如今母亲回京,便搬回廉亲王府颐养天年罢, 也能让儿子在母亲膝前尽孝。”
太妃听了略微迟疑片刻, 因南平郡王素来风流放荡没个拘束,若是自己在跟前他还稍微有所顾忌,不敢太过放肆, 只怕自己去了亲王府后, 南平郡王便更加肆无忌惮了。廉亲王见太妃面上有些犹豫,便扶着太妃膝盖跪下说道:“母亲在江南养病多年, 儿子未能在跟前尽孝已是大错。如今母亲回京来, 儿子若是再不晨昏定省伺候母亲,那岂不是成人人唾骂的不孝子孙了?母亲只当心疼儿子,搬回亲王府罢。”
太妃叹口气将廉亲王扶起来:“你也太心急了,我不过是在想哪日回去好。既然这样,一会我便叫人先把箱笼送过去罢, 你弟弟明日要去拜祖宗牌位,待他拜完祠堂我叫他送我过去。”
廉亲王听了忙磕了个头复又起身坐好,南平郡王妃早叫人在外面摆了桌酒席, 南平郡王叫人请了廉亲王出来,兄弟两个携手说笑着到前厅去吃酒。屋里另外摆了一桌,廉亲王妃与郡王妃两人伺候着太妃用饭。
太妃招呼她俩道:“如今这屋里也没有外人,你俩一同坐下罢,我们娘儿几个也好说说话。”
南平郡王妃先给太妃布了几筷子菜,又斟了酒,方才同廉亲王妃在太妃一左一右坐了。
太妃见南平郡王妃面上还带疲惫之色,便心疼地道:“待吃完了饭,你也甭管你们家王爷,只管自己去歇会子才是。你身子骨向来不好,每日又同他生那些闲气,这么些年来倒像是熬灯油一般快要把自己熬干了。依我说,你以后竟不必管他才是,闲了就去佛堂念念佛诵诵经比什么都好。”
南平郡王妃只得点头称是,太妃又叹道:“明日我就回亲王府去住了,你若是闷了只管去那边找我说话去。”
廉亲王妃听了忙笑道:“我成日里总说闷的慌,弟妹若是有空,每日都去那边坐坐才好呢。况且两府离得也不远,太妃也要到那边去住着,弟妹以后应该多走动走动才是,不要老闷在家里。”
南平郡王妃素来也不是争强好胜喜欢拔尖的,虽然太妃住在郡王府时,自己每日要晨昏定省,每次伺候婆婆,万事都要请示太妃示下。但好歹太妃最是个心疼媳妇的,又能呵斥住南平郡王,因此郡王妃听了太妃要搬回亲王府时自然是舍不得。但这件事又没有她开口议论的份,因此叹了口气便作罢了。
太妃见郡王妃只低头不语,不由得叹了口气:“你素来是个闷嘴的葫芦,也就是跟着我以后才好些,每日里也会说也会笑了。这下我家去了,你岂不是又得成日里为那个不争气的抹泪了。”
廉亲王妃见太妃同郡王妃两个都拿起帕子拭泪,连忙开口说道:“有句话本不该我说,太妃听了该打我嘴的。”
太妃道:“如今只有我们娘儿三个,怕什么?只管说就是。错了我不怪你。”
廉亲王妃道:“那媳妇就大着胆子说了:我们家的郡王爷行事虽然有分寸,但偏偏在女色上有些过了。如今他不年轻了,弟妹也要勤劝着点才是,不要坏了身子才是正经的。就是他不听你劝,你也不要每日同他生闷气,看在士衡面上罢。”
因在太妃跟前,郡王妃也不敢顺着亲王妃的话头去接,只得勉强笑道:“纵使家里姬妾众多,名伶大倌来往不断,好在他只娶了我一个,这么多年也没纳个侧妃回来。即便他有万般不好,单凭这一点好,我也就知足了。更何况我还有士衡。”
太妃点头道:“士衡是个好孩子,说话做事都能看见他爷爷的影子,年纪虽然不大,心里头也是个有想法的。”
廉亲王妃笑道:“我听说给他定下了新任京兆府尹顾大人的三姑娘,前两个月顾家老太太病了,我便捡了几支人参叫高嬷嬷给顾府送去。高嬷嬷回来同我说:正好瞧见三姑娘在她祖母前侍奉汤药,尽心尽力。又说那姑娘模样性子都极好,瞧她身上带的荷包香袋做工也精致,想必是个手巧的孩子。”
太妃点头笑道:“江南的女孩子最是手巧的,刚会走路就要学拿针捏线,绣荷包香袋更是入门的功夫。顾家丫头又是个有灵气的,做的针线自然是不会差的。那个丫头我也算是从小看到大的,她小时候虽然浮躁了些,说话做事却已经不差。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性子就沉稳了,待人也亲切,说话做事进退有度,也像个大家子的小姐。”
廉亲王妃笑道:“入了太妃法眼的,自然是好的了,只是我没得一见。前些日子我只说接她到家里坐坐,谁知她祖母却又病了。”
太妃听了便有些不乐意:“你什么时候这般不知分寸起来,她已是个定亲的,哪里还能到处乱跑,你接她去亲王府做客,若是让人听了去还不知怎么说呢。”
廉亲王妃忙道:“是儿媳考虑的不周。当日只听高嬷嬷把顾家姑娘说的万般好,我心里便想着瞧瞧这仪止端庄、容貌俏丽的未来侄媳妇是个什么样的,却把规矩给忘了。”
太妃笑道:“急什么,等成亲后你还怕见不着?”说完又转头和郡王妃道:“待明年秋天顾家三姑娘及笄后,便挑个好日子把婚事给办了罢。”
南平郡王妃连忙起身应了,廉亲王妃奇道:“为何如此着急?人家好不容易养个好姑娘指不定还想着多留两年呢,更何况士衡年纪也不大。”
太妃道:“士衡娶了妻后也叫去他领个差事,总不能像他父亲似的玩了一辈子罢。”
廉亲王妃笑道:“我们家王爷说郡王爷最是个有才学的,只是志不在此罢了。”
太妃听了便不再言语,婆媳三人吃了饭又说了会儿话,廉亲王妃见太妃有些困倦了,便同南平郡王妃一起服侍她睡下了,才叫人请了廉亲王一同回了亲王府。
士衡和元秋如今虽然同在京城,但二人毕竟已经定了亲事,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见面,元秋也晓得订婚后见面会被视为不祥,只偶尔让顾山带些自己亲手做的糕点给士衡。士衡听说元秋每日里都坐在房里绣婚服、被褥,便担心她累坏了眼睛,四处去寻些明目的东西叫人给她送去,更是让顾山把自己私下里搜寻的珠宝带给元秋,叫她缝在大红婚服上。
孙氏见元秋明年即将出嫁,美玉的婚事也有了着落,偏生自家宝珠至今没有寻到合适的人家,心里不禁暗暗有些着急。说起来宝珠也不过才十三岁,再晚两年定亲也不急,偏生孙氏非要和三房一争高下,她见美玉比自家宝珠小了两个月反而先定亲了,心里就有些不服气,便四下里托人打听合适的人家。
吴氏心里晓得孙氏的心态,每日便故意到她跟前去炫耀,又把为自己女儿准备的嫁妆单子给吴氏去看,单衣物一项就写了好几张纸,孙氏接了去看,见上面写着:酱色缎貂皮袍二件、青缎天马皮袍一件,酱色细羊皮袍一件、酱色缎上身羊皮,下接银鼠皮袍一件……道绫一百匹、纺蚰一百匹……
孙氏强忍着看到最后不禁捧腹大笑,扬着纸张对吴氏说:“就是皇帝嫁女儿也没有你罗列的东西多,你也不瞧瞧你家是几品的官,有什么家底,也敢把这么些东西都写上。若是这些是元秋的嫁妆,纵使有些过了我是也服的。若说是你家美玉的,就赶紧收起来罢,别扯你娘的臊了。”
吴氏听了不禁涨红了脸,扬着脖子骂道:“我写我的,管你什么事,赶紧把单子拿来还我。”孙氏哪里肯给她,拿着单子一路跑到上房去,正巧此时李氏陪着老太太说话,见孙氏冒失失地闯进来不禁都唬了一跳,老太太照着孙氏脸上唾道:“后来有贼赶你哩?一点都规矩不懂。”
老太太骂完孙氏,就见吴氏嘴里叫骂着也跑了进来,登时便觉得面上有些下不来,少不得当着李氏的面把吴氏也骂了一通。吴氏、孙氏两人上前请了安告了罪,孙氏才回道:“刚才三弟妹把美玉的嫁妆单子给我看,我看着上面有些列的好些东西都不是三老爷的品级能用的,我说了弟妹几句,她又不听。我怕她坏了规矩,引了祸事上门,便拿了美玉的嫁妆单子来给老太太瞧。”
老太太最是个胆小怕事的,一听说能惹祸事上门,忙接了单子过来看,只见上面眼花缭乱的写了好些个名目,有些都是些没听说过的,便递给李氏看:“你也瞅瞅,看用得用不得?”
李氏接了单子一路看下,心里不禁暗暗吃惊吴氏有如此多的家底。孙氏在一旁得意洋洋地说道:“这什么样的等级就要配什么样的东西,若是越了级去,丢官是小,若是丢了命才是大呢。”
老太太听了心里越觉得发慌,忙问李氏道:“老二家的说的可是真话?”
李氏忙起身回道:“回老太太,二弟妹所言确实不假。三弟妹这嫁妆单子确实过了些,我给元秋筹备的嫁妆都不敢用这么多东西,更何况美玉只是个续弦,嫁的还是个庶子。”
吴氏不禁恼羞成怒:“续弦怎么了?庶子又怎么了?纵使是庶子那也是侯爷府庶子。我通共就得了这一个女儿,多陪嫁她点东西怎么了?何苦来你们一个两个的都说。”
孙氏冷笑道:“也不知道这嫁妆上的东西是官中钱出呢,还是你私房钱出?”
吴氏闻言一窒,小了声音回道:“嫁妆自然都是官中钱出。”
孙氏道:“若是官中钱出,只怕把官中的东西都给你家美玉做嫁妆都不够。别忘了,还有元秋和宝珠两个姑娘呢。我们家宝珠还没定婚事,先不必说。元秋可是三品大员嫡女,又嫁的是南平郡王府的世子,这嫁妆能寒酸了去?而你们家美玉不过是个续弦罢了,还敢这么招摇,也不怕让人笑话。”
吴氏刚要回嘴,孙氏就打断她道:“老太太,不是我说,如今三弟妹做事越来越没分寸了。再这样下去,怕是都会给府里惹祸。”
李氏接口道:“如今我们家老爷升了京兆府尹,在天子脚下朝廷大员跟前做官,说话做事都要有分寸,不敢说错一句走错一步。三弟妹性子直爽,放在以往还好,只是如今便觉得她少了规矩。如今往来家里的官眷也多,若是得罪了一个两个,只怕我们全家都吃不消。”
老太太听见这话又回了管家的意思上,便有些沉了脸,李氏只装作看不见,继续说道:“大老爷如今这个官是有官邸的,我和我们家老爷商议了,我们大房还是搬到官邸去罢,大老爷去衙门也方便。”
老太太听了便不言语,吴氏刚欲开口,就听三房有丫鬟进来报说:“三老爷被人打了,说欠了什么一千两银子。三老爷叫三太太赶紧家去给人家拿银子。”
吴氏闻言忙站起来问道:“是谁打的?竟然如此大胆,敢殴打朝廷命官?三老爷怎么说的?又是为得什么欠了那么多银子?”
那丫头回道:“三老爷说:欠的就是当日把三姑娘许给张家得的银子。”
李氏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横眉竖目喝道:“我们家元秋是许给了南平郡王府的,又哪里许给了什么张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氏哪里敢说,只眼神躲闪着不敢看李氏,支吾着说不知道。李氏冷哼道:“我看在是一家人的份上不和你计较,如今你赶紧把话都说清楚了也就算了,否则就别怪我这个大嫂不留情面。”
老太太在一旁听了也觉得糊涂,也问吴氏道:“到底是拿了谁家的银子啊?”
吴氏见遮掩不过去,只得回道:“就是辅国公老太君的侄孙子,当日老太君提过那孩子,还是老太太说了给元秋的呢。”
老太太这才晓得是哪门子的事,黑了脸骂道:“当日你大嫂一家回来不是说了元秋许了人家,这事自然就算了,怎么又去拿人家银子。”
吴氏低了头怯怯地道:“头里就拿了。后来我把银子给了三老爷叫他还回去,却不知怎么的今日又被吵着要银子?”
老太太听了只得骂吴氏道:“还不赶紧把你家那不长进东西叫来问问。”
李氏冷笑道:“三老爷若是不将此事讲清楚说明白,我定是不依的。”
太妃刚回京城, 廉亲王和王妃便一同前去南平郡王府给太妃请安, 太妃也有几年没瞧见廉亲王了,如今见他头发也花白了许多,脸上也多了皱纹, 心里不免有些心疼,拉着廉亲王坐在自己跟前。廉亲王给太妃问了安, 又说道:“如今母亲回京,便搬回廉亲王府颐养天年罢, 也能让儿子在母亲膝前尽孝。”
太妃听了略微迟疑片刻, 因南平郡王素来风流放荡没个拘束,若是自己在跟前他还稍微有所顾忌,不敢太过放肆, 只怕自己去了亲王府后, 南平郡王便更加肆无忌惮了。廉亲王见太妃面上有些犹豫,便扶着太妃膝盖跪下说道:“母亲在江南养病多年, 儿子未能在跟前尽孝已是大错。如今母亲回京来, 儿子若是再不晨昏定省伺候母亲,那岂不是成人人唾骂的不孝子孙了?母亲只当心疼儿子,搬回亲王府罢。”
太妃叹口气将廉亲王扶起来:“你也太心急了,我不过是在想哪日回去好。既然这样,一会我便叫人先把箱笼送过去罢, 你弟弟明日要去拜祖宗牌位,待他拜完祠堂我叫他送我过去。”
廉亲王听了忙磕了个头复又起身坐好,南平郡王妃早叫人在外面摆了桌酒席, 南平郡王叫人请了廉亲王出来,兄弟两个携手说笑着到前厅去吃酒。屋里另外摆了一桌,廉亲王妃与郡王妃两人伺候着太妃用饭。
太妃招呼她俩道:“如今这屋里也没有外人,你俩一同坐下罢,我们娘儿几个也好说说话。”
南平郡王妃先给太妃布了几筷子菜,又斟了酒,方才同廉亲王妃在太妃一左一右坐了。
太妃见南平郡王妃面上还带疲惫之色,便心疼地道:“待吃完了饭,你也甭管你们家王爷,只管自己去歇会子才是。你身子骨向来不好,每日又同他生那些闲气,这么些年来倒像是熬灯油一般快要把自己熬干了。依我说,你以后竟不必管他才是,闲了就去佛堂念念佛诵诵经比什么都好。”
南平郡王妃只得点头称是,太妃又叹道:“明日我就回亲王府去住了,你若是闷了只管去那边找我说话去。”
廉亲王妃听了忙笑道:“我成日里总说闷的慌,弟妹若是有空,每日都去那边坐坐才好呢。况且两府离得也不远,太妃也要到那边去住着,弟妹以后应该多走动走动才是,不要老闷在家里。”
南平郡王妃素来也不是争强好胜喜欢拔尖的,虽然太妃住在郡王府时,自己每日要晨昏定省,每次伺候婆婆,万事都要请示太妃示下。但好歹太妃最是个心疼媳妇的,又能呵斥住南平郡王,因此郡王妃听了太妃要搬回亲王府时自然是舍不得。但这件事又没有她开口议论的份,因此叹了口气便作罢了。
太妃见郡王妃只低头不语,不由得叹了口气:“你素来是个闷嘴的葫芦,也就是跟着我以后才好些,每日里也会说也会笑了。这下我家去了,你岂不是又得成日里为那个不争气的抹泪了。”
廉亲王妃见太妃同郡王妃两个都拿起帕子拭泪,连忙开口说道:“有句话本不该我说,太妃听了该打我嘴的。”
太妃道:“如今只有我们娘儿三个,怕什么?只管说就是。错了我不怪你。”
廉亲王妃道:“那媳妇就大着胆子说了:我们家的郡王爷行事虽然有分寸,但偏偏在女色上有些过了。如今他不年轻了,弟妹也要勤劝着点才是,不要坏了身子才是正经的。就是他不听你劝,你也不要每日同他生闷气,看在士衡面上罢。”
因在太妃跟前,郡王妃也不敢顺着亲王妃的话头去接,只得勉强笑道:“纵使家里姬妾众多,名伶大倌来往不断,好在他只娶了我一个,这么多年也没纳个侧妃回来。即便他有万般不好,单凭这一点好,我也就知足了。更何况我还有士衡。”
太妃点头道:“士衡是个好孩子,说话做事都能看见他爷爷的影子,年纪虽然不大,心里头也是个有想法的。”
廉亲王妃笑道:“我听说给他定下了新任京兆府尹顾大人的三姑娘,前两个月顾家老太太病了,我便捡了几支人参叫高嬷嬷给顾府送去。高嬷嬷回来同我说:正好瞧见三姑娘在她祖母前侍奉汤药,尽心尽力。又说那姑娘模样性子都极好,瞧她身上带的荷包香袋做工也精致,想必是个手巧的孩子。”
太妃点头笑道:“江南的女孩子最是手巧的,刚会走路就要学拿针捏线,绣荷包香袋更是入门的功夫。顾家丫头又是个有灵气的,做的针线自然是不会差的。那个丫头我也算是从小看到大的,她小时候虽然浮躁了些,说话做事却已经不差。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性子就沉稳了,待人也亲切,说话做事进退有度,也像个大家子的小姐。”
廉亲王妃笑道:“入了太妃法眼的,自然是好的了,只是我没得一见。前些日子我只说接她到家里坐坐,谁知她祖母却又病了。”
太妃听了便有些不乐意:“你什么时候这般不知分寸起来,她已是个定亲的,哪里还能到处乱跑,你接她去亲王府做客,若是让人听了去还不知怎么说呢。”
廉亲王妃忙道:“是儿媳考虑的不周。当日只听高嬷嬷把顾家姑娘说的万般好,我心里便想着瞧瞧这仪止端庄、容貌俏丽的未来侄媳妇是个什么样的,却把规矩给忘了。”
太妃笑道:“急什么,等成亲后你还怕见不着?”说完又转头和郡王妃道:“待明年秋天顾家三姑娘及笄后,便挑个好日子把婚事给办了罢。”
南平郡王妃连忙起身应了,廉亲王妃奇道:“为何如此着急?人家好不容易养个好姑娘指不定还想着多留两年呢,更何况士衡年纪也不大。”
太妃道:“士衡娶了妻后也叫去他领个差事,总不能像他父亲似的玩了一辈子罢。”
廉亲王妃笑道:“我们家王爷说郡王爷最是个有才学的,只是志不在此罢了。”
太妃听了便不再言语,婆媳三人吃了饭又说了会儿话,廉亲王妃见太妃有些困倦了,便同南平郡王妃一起服侍她睡下了,才叫人请了廉亲王一同回了亲王府。
士衡和元秋如今虽然同在京城,但二人毕竟已经定了亲事,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见面,元秋也晓得订婚后见面会被视为不祥,只偶尔让顾山带些自己亲手做的糕点给士衡。士衡听说元秋每日里都坐在房里绣婚服、被褥,便担心她累坏了眼睛,四处去寻些明目的东西叫人给她送去,更是让顾山把自己私下里搜寻的珠宝带给元秋,叫她缝在大红婚服上。
孙氏见元秋明年即将出嫁,美玉的婚事也有了着落,偏生自家宝珠至今没有寻到合适的人家,心里不禁暗暗有些着急。说起来宝珠也不过才十三岁,再晚两年定亲也不急,偏生孙氏非要和三房一争高下,她见美玉比自家宝珠小了两个月反而先定亲了,心里就有些不服气,便四下里托人打听合适的人家。
吴氏心里晓得孙氏的心态,每日便故意到她跟前去炫耀,又把为自己女儿准备的嫁妆单子给吴氏去看,单衣物一项就写了好几张纸,孙氏接了去看,见上面写着:酱色缎貂皮袍二件、青缎天马皮袍一件,酱色细羊皮袍一件、酱色缎上身羊皮,下接银鼠皮袍一件……道绫一百匹、纺蚰一百匹……
孙氏强忍着看到最后不禁捧腹大笑,扬着纸张对吴氏说:“就是皇帝嫁女儿也没有你罗列的东西多,你也不瞧瞧你家是几品的官,有什么家底,也敢把这么些东西都写上。若是这些是元秋的嫁妆,纵使有些过了我是也服的。若说是你家美玉的,就赶紧收起来罢,别扯你娘的臊了。”
吴氏听了不禁涨红了脸,扬着脖子骂道:“我写我的,管你什么事,赶紧把单子拿来还我。”孙氏哪里肯给她,拿着单子一路跑到上房去,正巧此时李氏陪着老太太说话,见孙氏冒失失地闯进来不禁都唬了一跳,老太太照着孙氏脸上唾道:“后来有贼赶你哩?一点都规矩不懂。”
老太太骂完孙氏,就见吴氏嘴里叫骂着也跑了进来,登时便觉得面上有些下不来,少不得当着李氏的面把吴氏也骂了一通。吴氏、孙氏两人上前请了安告了罪,孙氏才回道:“刚才三弟妹把美玉的嫁妆单子给我看,我看着上面有些列的好些东西都不是三老爷的品级能用的,我说了弟妹几句,她又不听。我怕她坏了规矩,引了祸事上门,便拿了美玉的嫁妆单子来给老太太瞧。”
老太太最是个胆小怕事的,一听说能惹祸事上门,忙接了单子过来看,只见上面眼花缭乱的写了好些个名目,有些都是些没听说过的,便递给李氏看:“你也瞅瞅,看用得用不得?”
李氏接了单子一路看下,心里不禁暗暗吃惊吴氏有如此多的家底。孙氏在一旁得意洋洋地说道:“这什么样的等级就要配什么样的东西,若是越了级去,丢官是小,若是丢了命才是大呢。”
老太太听了心里越觉得发慌,忙问李氏道:“老二家的说的可是真话?”
李氏忙起身回道:“回老太太,二弟妹所言确实不假。三弟妹这嫁妆单子确实过了些,我给元秋筹备的嫁妆都不敢用这么多东西,更何况美玉只是个续弦,嫁的还是个庶子。”
吴氏不禁恼羞成怒:“续弦怎么了?庶子又怎么了?纵使是庶子那也是侯爷府庶子。我通共就得了这一个女儿,多陪嫁她点东西怎么了?何苦来你们一个两个的都说。”
孙氏冷笑道:“也不知道这嫁妆上的东西是官中钱出呢,还是你私房钱出?”
吴氏闻言一窒,小了声音回道:“嫁妆自然都是官中钱出。”
孙氏道:“若是官中钱出,只怕把官中的东西都给你家美玉做嫁妆都不够。别忘了,还有元秋和宝珠两个姑娘呢。我们家宝珠还没定婚事,先不必说。元秋可是三品大员嫡女,又嫁的是南平郡王府的世子,这嫁妆能寒酸了去?而你们家美玉不过是个续弦罢了,还敢这么招摇,也不怕让人笑话。”
吴氏刚要回嘴,孙氏就打断她道:“老太太,不是我说,如今三弟妹做事越来越没分寸了。再这样下去,怕是都会给府里惹祸。”
李氏接口道:“如今我们家老爷升了京兆府尹,在天子脚下朝廷大员跟前做官,说话做事都要有分寸,不敢说错一句走错一步。三弟妹性子直爽,放在以往还好,只是如今便觉得她少了规矩。如今往来家里的官眷也多,若是得罪了一个两个,只怕我们全家都吃不消。”
老太太听见这话又回了管家的意思上,便有些沉了脸,李氏只装作看不见,继续说道:“大老爷如今这个官是有官邸的,我和我们家老爷商议了,我们大房还是搬到官邸去罢,大老爷去衙门也方便。”
老太太听了便不言语,吴氏刚欲开口,就听三房有丫鬟进来报说:“三老爷被人打了,说欠了什么一千两银子。三老爷叫三太太赶紧家去给人家拿银子。”
吴氏闻言忙站起来问道:“是谁打的?竟然如此大胆,敢殴打朝廷命官?三老爷怎么说的?又是为得什么欠了那么多银子?”
那丫头回道:“三老爷说:欠的就是当日把三姑娘许给张家得的银子。”
李氏蹭地一下站了起来,横眉竖目喝道:“我们家元秋是许给了南平郡王府的,又哪里许给了什么张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吴氏哪里敢说,只眼神躲闪着不敢看李氏,支吾着说不知道。李氏冷哼道:“我看在是一家人的份上不和你计较,如今你赶紧把话都说清楚了也就算了,否则就别怪我这个大嫂不留情面。”
老太太在一旁听了也觉得糊涂,也问吴氏道:“到底是拿了谁家的银子啊?”
吴氏见遮掩不过去,只得回道:“就是辅国公老太君的侄孙子,当日老太君提过那孩子,还是老太太说了给元秋的呢。”
老太太这才晓得是哪门子的事,黑了脸骂道:“当日你大嫂一家回来不是说了元秋许了人家,这事自然就算了,怎么又去拿人家银子。”
吴氏低了头怯怯地道:“头里就拿了。后来我把银子给了三老爷叫他还回去,却不知怎么的今日又被吵着要银子?”
老太太听了只得骂吴氏道:“还不赶紧把你家那不长进东西叫来问问。”
李氏冷笑道:“三老爷若是不将此事讲清楚说明白,我定是不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