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 大灾始现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相反,这次干旱不只是局部现象的话,对于刚刚即位的赵煦来说,关系不大,可是,对于刚刚垂帘听政的高滔滔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巨大的打击。
所以,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文彦博和吕公著立刻将矛头指向了蔡确和章敦,这两个人如今仍然呆在汴梁城中,也就幸运的成为了这一次替他们背大范围旱灾,这个黑锅的最佳人选。
至于那些去年逃荒到洛阳府境内河东路的饥民,暂时还是不要回河东路了,那里的虽然躲过了这次的旱灾,其实那里的情况比旱灾更严重,到现在为止,整个河东路还有很多的地方地面上覆盖的积雪仍未融化。即便到了后世,遇到这样的天气,都办法不多,更何况是古代。
眼看着整个河东路今年的春耕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没有办法种植粮食,这一年就没有任何收获。要是将这些饥民就这么放回去的话,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让整个河东路和这些饥民陷入更大的绝望当中。
真到了那个时候,救还是不救呢?
如果救的话,势必又要从汴梁城里调拨大量的粮食去救济整个河东路的百姓,从郑侠那个人以往的尿性来看,他在那个位置上不但难有任何作为,甚至是会将矛盾彻底的激化。
何况,从汴梁城到河东路,两路之间虽然距离很短,但是,再短的距离,运送粮食过程当中总归是要损耗一些粮食的,而郑侠的手底下,这种损耗会更多。
这个时候,文彦博和吕公著渐渐感觉出了一丝吃力的征兆。
站在变法派身边,指摘他们所作所为如何如何对国家和百姓不利,但是,有一点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一件事,那就是王安石和他的那些党羽们即便遇到再大的灾害,也能用粮食和财物将国库塞满。
也难怪后世在提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时候,曾有这样的评论——
聚敛之君,聚敛之臣。
可谓是一语中的。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本质上的确是是向富国强兵、稳固赵宋政权的稳固,可是,他这个人在很多大臣、贵戚反对的时候,就表现的态度暧昧。可是,到了王安石两次罢相之后,他变了。
宋神宗之所以仍然任用变法派大臣继续维持变法,根本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变法能够填满国家的府库和他自己的内库,还能够一直维持他那疯狂的进攻欲望。这也就难怪种谔、李宪和徐嘻一直在边关想方设法地挑衅西夏国。
西夏国那两位当政者当然是战争狂人,其狼子野心不比当年的李元昊要少多少。可是,宋神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了解皇帝的人,不是他的父母,也不是他的妃子,更不是他的那些股肱大臣们,而是他身边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太监们。这也就难怪李宪这个阉人,虽然一直在外当官,却能够一直隆宠不衰。
七个月的时间,河东路的饥民们已经将汴梁城,国库中储备的粮食消耗掉了十分之一,如今大旱将要波及到中原很多路,所以,保守派大臣一致认为,为今之计,不但要让吕大防停止行动,还要将这些饥民分散到南方其他路去。
至于到底是哪一路,其实也不是很难选择。
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说到这里,还得感谢一个人,他就是章敦。
这位很快就要被贬到岭南的副相,就是替大宋开拓荆湖的大功臣。
熙宁五年,他被任命为湖南、湖北察访使,得到四千八百零九户、田二十六万亩。
虽然有人上奏宋神宗说章惇,在平江杀戮过重,而且,其杀的人多是无辜之人,可是,那位弹劾章惇的张颉根本就是嫉妒章惇在地方上的卓然政绩,企图混淆视听。
章惇开拓荆湖的时候,其手下的禁军的确是有可能误杀良民,可是比起荆湖那些蛮族对当地汉人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大巫见小巫。而且,张颉所谓那些死的无辜之人也多是荆湖路之中那些不肯降服,一直半割据状态、危害汉人生活和大宋统治的蛮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赵匡胤当初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辽国的威胁,所以,对那些表面上臣服自己的蛮族也就听之任之,这也就让荆湖路,特别是梅山蛮异常的骄横。
熙宁五年之后,表面上,是潭州知州潘夙、湖南转运副使蔡煜等受命和平解决梅山问题,其实,那些梅山蛮真正降服的原因,根本就是章惇手中屠刀看到他们的脑袋上,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们这才纷纷降服的。
唯有武力才能够让那些还没有完全开化的蛮族心悦诚服。
当初,汉武帝经略云南贵州的时候,正是因为武力的慑服,这才有了后来文翁治蜀的美谈。
很快,太皇太后高滔滔就准了文彦博和吕公著的奏请,蔡确和章惇被贬出了汴梁城,而千里之外的岭南自然也就成了这二人最好的归宿。
元佑元年正月,小赵煦以及太皇太后高滔滔分别乘车驾,分日诣寺观祷雨。高滔滔去的是大相国寺和女道士观,本来,按照以往高滔滔的习惯,她还回去观音院的。可是,自从蔡道进京之后,高滔滔就再也没有去过观音院了。因为,一进观音院,就立刻能够看到观音大士身后站立着的金童玉女,自然也就会想到蔡道这个罗锅子。
观世大士这算不算躺着中枪呢?
小赵煦先是去了太平兴国寺,接着就是报慈寺、长生宫、延宁宫,本来,他还想要去看一看保育院,毕竟,这是他当皇储的时候,担当的第一个差事,虽然只是挂名的。
可是,他出宫之后,向太后全程陪着他,表面上是护送,其实就是在监视。高滔滔不放心那些仍然在京城的变法派大臣接着这个机会接近赵煦,继续蛊惑他。
随着蔡确和章惇的黯然离去,汴梁城中变法派的势力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几日之内,属于变法派阵营的大臣们纷纷被贬出了京城,他们的目的地同样都是岭南。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即便那么多人反对,王安石也没有将这些反对他变法的大臣贬到岭南,他一直都在谨守着底线。后来,是吕惠卿和邓馆借着几场大案整治了一些保守派大臣,可是,真正被贬到岭南去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在保守派中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而且数量不是太多。
乌台诗案,一个主犯,两个从犯,王巩这个从犯反而判得比较重,直接贬到了岭南的宾州,可是,苏大胡子这个主犯却被贬到了荆湖北路的黄州。
这个判决的由来其实还是根据宋神宗自己的好恶,跟吕惠卿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今,文彦博和吕公著二人做得如此决绝,也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也为将来,宋哲宗亲政之后,保守派大臣悲催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他们二人这样的做法,根本就是彻底让两派之争到了不可调合的地步。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仍然在病榻之上司马光的意思,他如今是恨极了变法派的那些蠹虫。
本来,司马光也不想放过蔡京和蔡卞两兄弟的,可是,如今蔡卞在王安石身边侍疾,而蔡京长子和蔡卞的好几个孩子都被山贼掳走了,反而让文彦博和吕公著无法对他们二人继续动手。
当日,郑侠如果没有出现在白云观开观现场的话,即便蔡攸和蔡道身陷山贼之中,文彦博和吕公著就是将蔡京贬到岭南去,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郑侠这厮偏偏就是牵连到了其中,这一下,就让两位相爷麻爪了。这个时候,再去重处已经归乡的蔡京,肯定会让人诟病。
他二人相信,如果他们真得将对蔡京的处理意见上奏给太皇太后的话,这一次,一向对他们言听计从的高滔滔也会将这份奏折留中不发的。这个敏感的时候,如此处理已经辞官的蔡京,的确是有失厚道,肯定会让其他大臣同情蔡京的遭遇。
于是,和蔡京同时辞官的曾布就成了出气筒,最为免役法的执行者,刚刚归乡的他也被贬到岭南。反倒是蔡京这个未来的大奸臣因为蔡道的一个主意,躲过了这次变法派大臣岭南大旅行。
同一时间,吕大防也收到了朝廷给他的回复。(未完待续)
相反,这次干旱不只是局部现象的话,对于刚刚即位的赵煦来说,关系不大,可是,对于刚刚垂帘听政的高滔滔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巨大的打击。
所以,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文彦博和吕公著立刻将矛头指向了蔡确和章敦,这两个人如今仍然呆在汴梁城中,也就幸运的成为了这一次替他们背大范围旱灾,这个黑锅的最佳人选。
至于那些去年逃荒到洛阳府境内河东路的饥民,暂时还是不要回河东路了,那里的虽然躲过了这次的旱灾,其实那里的情况比旱灾更严重,到现在为止,整个河东路还有很多的地方地面上覆盖的积雪仍未融化。即便到了后世,遇到这样的天气,都办法不多,更何况是古代。
眼看着整个河东路今年的春耕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没有办法种植粮食,这一年就没有任何收获。要是将这些饥民就这么放回去的话,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让整个河东路和这些饥民陷入更大的绝望当中。
真到了那个时候,救还是不救呢?
如果救的话,势必又要从汴梁城里调拨大量的粮食去救济整个河东路的百姓,从郑侠那个人以往的尿性来看,他在那个位置上不但难有任何作为,甚至是会将矛盾彻底的激化。
何况,从汴梁城到河东路,两路之间虽然距离很短,但是,再短的距离,运送粮食过程当中总归是要损耗一些粮食的,而郑侠的手底下,这种损耗会更多。
这个时候,文彦博和吕公著渐渐感觉出了一丝吃力的征兆。
站在变法派身边,指摘他们所作所为如何如何对国家和百姓不利,但是,有一点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一件事,那就是王安石和他的那些党羽们即便遇到再大的灾害,也能用粮食和财物将国库塞满。
也难怪后世在提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时候,曾有这样的评论——
聚敛之君,聚敛之臣。
可谓是一语中的。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本质上的确是是向富国强兵、稳固赵宋政权的稳固,可是,他这个人在很多大臣、贵戚反对的时候,就表现的态度暧昧。可是,到了王安石两次罢相之后,他变了。
宋神宗之所以仍然任用变法派大臣继续维持变法,根本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变法能够填满国家的府库和他自己的内库,还能够一直维持他那疯狂的进攻欲望。这也就难怪种谔、李宪和徐嘻一直在边关想方设法地挑衅西夏国。
西夏国那两位当政者当然是战争狂人,其狼子野心不比当年的李元昊要少多少。可是,宋神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了解皇帝的人,不是他的父母,也不是他的妃子,更不是他的那些股肱大臣们,而是他身边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太监们。这也就难怪李宪这个阉人,虽然一直在外当官,却能够一直隆宠不衰。
七个月的时间,河东路的饥民们已经将汴梁城,国库中储备的粮食消耗掉了十分之一,如今大旱将要波及到中原很多路,所以,保守派大臣一致认为,为今之计,不但要让吕大防停止行动,还要将这些饥民分散到南方其他路去。
至于到底是哪一路,其实也不是很难选择。
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说到这里,还得感谢一个人,他就是章敦。
这位很快就要被贬到岭南的副相,就是替大宋开拓荆湖的大功臣。
熙宁五年,他被任命为湖南、湖北察访使,得到四千八百零九户、田二十六万亩。
虽然有人上奏宋神宗说章惇,在平江杀戮过重,而且,其杀的人多是无辜之人,可是,那位弹劾章惇的张颉根本就是嫉妒章惇在地方上的卓然政绩,企图混淆视听。
章惇开拓荆湖的时候,其手下的禁军的确是有可能误杀良民,可是比起荆湖那些蛮族对当地汉人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大巫见小巫。而且,张颉所谓那些死的无辜之人也多是荆湖路之中那些不肯降服,一直半割据状态、危害汉人生活和大宋统治的蛮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赵匡胤当初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辽国的威胁,所以,对那些表面上臣服自己的蛮族也就听之任之,这也就让荆湖路,特别是梅山蛮异常的骄横。
熙宁五年之后,表面上,是潭州知州潘夙、湖南转运副使蔡煜等受命和平解决梅山问题,其实,那些梅山蛮真正降服的原因,根本就是章惇手中屠刀看到他们的脑袋上,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们这才纷纷降服的。
唯有武力才能够让那些还没有完全开化的蛮族心悦诚服。
当初,汉武帝经略云南贵州的时候,正是因为武力的慑服,这才有了后来文翁治蜀的美谈。
很快,太皇太后高滔滔就准了文彦博和吕公著的奏请,蔡确和章惇被贬出了汴梁城,而千里之外的岭南自然也就成了这二人最好的归宿。
元佑元年正月,小赵煦以及太皇太后高滔滔分别乘车驾,分日诣寺观祷雨。高滔滔去的是大相国寺和女道士观,本来,按照以往高滔滔的习惯,她还回去观音院的。可是,自从蔡道进京之后,高滔滔就再也没有去过观音院了。因为,一进观音院,就立刻能够看到观音大士身后站立着的金童玉女,自然也就会想到蔡道这个罗锅子。
观世大士这算不算躺着中枪呢?
小赵煦先是去了太平兴国寺,接着就是报慈寺、长生宫、延宁宫,本来,他还想要去看一看保育院,毕竟,这是他当皇储的时候,担当的第一个差事,虽然只是挂名的。
可是,他出宫之后,向太后全程陪着他,表面上是护送,其实就是在监视。高滔滔不放心那些仍然在京城的变法派大臣接着这个机会接近赵煦,继续蛊惑他。
随着蔡确和章惇的黯然离去,汴梁城中变法派的势力顷刻之间土崩瓦解,几日之内,属于变法派阵营的大臣们纷纷被贬出了京城,他们的目的地同样都是岭南。
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即便那么多人反对,王安石也没有将这些反对他变法的大臣贬到岭南,他一直都在谨守着底线。后来,是吕惠卿和邓馆借着几场大案整治了一些保守派大臣,可是,真正被贬到岭南去的大臣,基本上都是在保守派中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而且数量不是太多。
乌台诗案,一个主犯,两个从犯,王巩这个从犯反而判得比较重,直接贬到了岭南的宾州,可是,苏大胡子这个主犯却被贬到了荆湖北路的黄州。
这个判决的由来其实还是根据宋神宗自己的好恶,跟吕惠卿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今,文彦博和吕公著二人做得如此决绝,也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也为将来,宋哲宗亲政之后,保守派大臣悲催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他们二人这样的做法,根本就是彻底让两派之争到了不可调合的地步。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仍然在病榻之上司马光的意思,他如今是恨极了变法派的那些蠹虫。
本来,司马光也不想放过蔡京和蔡卞两兄弟的,可是,如今蔡卞在王安石身边侍疾,而蔡京长子和蔡卞的好几个孩子都被山贼掳走了,反而让文彦博和吕公著无法对他们二人继续动手。
当日,郑侠如果没有出现在白云观开观现场的话,即便蔡攸和蔡道身陷山贼之中,文彦博和吕公著就是将蔡京贬到岭南去,也是无可厚非的,可是,郑侠这厮偏偏就是牵连到了其中,这一下,就让两位相爷麻爪了。这个时候,再去重处已经归乡的蔡京,肯定会让人诟病。
他二人相信,如果他们真得将对蔡京的处理意见上奏给太皇太后的话,这一次,一向对他们言听计从的高滔滔也会将这份奏折留中不发的。这个敏感的时候,如此处理已经辞官的蔡京,的确是有失厚道,肯定会让其他大臣同情蔡京的遭遇。
于是,和蔡京同时辞官的曾布就成了出气筒,最为免役法的执行者,刚刚归乡的他也被贬到岭南。反倒是蔡京这个未来的大奸臣因为蔡道的一个主意,躲过了这次变法派大臣岭南大旅行。
同一时间,吕大防也收到了朝廷给他的回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