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逸才蔡邕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八十九章逸才蔡邕
残雪消融,流水潺潺,枯黄的树枝间悄悄地长出了一些嫩绿的叶芽,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一夜之间在原野上冒出了很多,看到这星星点点的绿色,让人不由得不感叹,春天来了。/www.Qb⑤、cOМ
藏书楼附近的春天似乎来得更早些。凡爱书之人必爱花草,在藏书楼的庭院内外、树丛间、墙角处、屋檐下都种植了不少的花草。庭院里的几树腊梅尚未凋落,依旧有暗香浮动,又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树下开始滋长,红的红绿的绿,看起来十分地养眼。
在藏书楼的旁边,修建了五处宅院,宅院不算大,却都修建得颇为别致,可谓是曲径通幽处、花开人不知。
郑玄是第一个入住这批宅院的主人,去年抵达秣陵后,他选择了居中的一间作为自己的住所,郑玄的得意弟子孙乾自然也和他住在一起。
第二个入住的人却是蔡邕,在历史上本来已被王允处死的他,因为周瑜的巧妙斡旋,王允将蔡邕流放夷洲,半途被周瑜接到了秣陵隐居。后来周瑜又通过朝中的关系让皇帝下了取消蔡邕流放夷洲的诏书,蔡邕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公众眼前。为了潜心编写汉史,蔡邕得知郑玄住在藏书楼后,便要求也搬了过来。蔡邕选择的是最东边的一间宅院。
孔柚则是刚刚入住的,他被袁术赶出南阳后,慕名到了秣陵,受到周瑜的热情接待。二人在关东联军讨董卓时即相互认识,只不过当时周瑜只是个小小的居巢令,而孔柚却是豫州刺史。如今再见面,周瑜统掌扬州,孔柚却成了平民一个,反差强烈,令孔柚心中感叹不已。
不过周瑜一向谦恭,对孔柚这样的当代大儒更是毕恭毕敬,让孔柚大感有面子,便欣然答应了周瑜的请求,也搬到藏书楼来住了,他选的是最西边的一间宅院。
一座小小的藏书楼附近,居然住了三位当世的鸿学大儒。郑玄是经学大师,学富五车,犹爱批注儒学经典。蔡邕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孔柚则读书破万卷,文章诗赋那是一流。三人每日里都到藏书楼去,各自取各自要研读的书籍,上午在藏书楼内的学堂内开课讲学,下午则做些自己的事情,或注释经书、或侍弄花草、或饮酒吟诗,日子过得简单而又清闲。
三人的影响力自然是不同一般,数月内便有约百名青年才俊慕名而来,他们也不拒绝,都收为弟子堂上各施所长,倾囊相授,恨不得将平生的才学都传授给他们才好。
藏书楼中原有约五千册书籍,三人各自带来了一些,加上周瑜派人陆续从各地收集而来的,已经有了近八千册书籍,其中有些还是珍贵的孤本,这令三人兴奋不已,索性各自分了几本拿回家好好地研读。
这日,周瑜办完公务,便信马由缰,缓缓地往城外去,沿途见到山水含笑、垂柳依依,正是江南的大好初春色。周瑜远远地看见前方有座三层高的木楼,记得那楼正是藏书楼,想想有一段时间没去看望三位前辈高贤了,便挥鞭策马,疾驰而去。亲兵队长全柔领着四名精悍的亲兵骑着快马紧紧跟随在后。
周瑜快马到了藏书楼前,翻身下马,后面全柔跟上,牵过马去拴在;哦门前的树旁。周瑜抬头一望,见写有“藏书楼”三个鎏金大字的一块大匾端端正正地挂在门楣之上。周瑜会心一笑,这三字是他亲笔所写,苍劲古朴,正合藏书楼的意境。
周瑜尚待敲门,一名白发老者正巧开门而出,见到周瑜一愣,随即喜道:“周大人,怎么今日有空暇到藏书楼了?”
那老者正是蔡邕,周瑜忙施礼道:“伯喈公,晚辈前来拜访。”
蔡邕见周瑜丰神俊朗、彬彬有礼,心中欢喜,回道:“你我都不必拘于世俗之礼吧。来来来,请进,今天他们两位都不在,就剩我一人在此苦读了。”
周瑜随蔡邕走入院中,见白墙黑瓦、曲径通幽,一股书墨香味扑鼻而来,不由得赞道:“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在藏书楼的后院中堆有一个小小土山,山上建有一座小亭,用青石板铺路,将小亭和院中的道路连接了起来。蔡邕将周瑜引到小亭之上,便招呼藏书楼中服侍他们的下人泡两盏茶过来。
周瑜亭中往外望去,远山如黛,风光幽美,不禁又赞道:“想不到还有这么好的一个去处,伯喈公你们可真是会享受。”
蔡邕抚须道:“偷得浮生半日闲。我忙碌一生,自诩清高,却误投董贼门下,若不是公瑾相救,只怕我已在九泉之下多日矣。还请受老朽一拜”
蔡邕说罢,端端正正地向着周瑜施了一礼,周瑜忙回礼道:“伯喈公乃旷世逸才,品性高洁,怎会和董贼同流合污?瑜能力有限,也只能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对了,伯喈公可有爱女的音讯?”
蔡邕只有一女,名叫蔡琰,字昭姬,就是后世十分著名的蔡文姬。生在蔡邕这样的家庭,蔡琰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她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
两年前,蔡琰远嫁河东卫家。她的丈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两人无子女,蔡琰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死丈夫”,当时正年少气盛、心高气傲的蔡琰,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
蔡邕闻言摇头苦笑道:“我一直托朋友们帮忙寻找,可是仍旧没有她的消息。听说北地一带胡羌人叛乱,掳走了许多中原的妇女,说不定她就在其中……”
周瑜安慰蔡邕道:“伯喈公莫要担心。听闻贵女聪慧,就算碰到些危险,她必也能化解。明日起,我给精武卫在全国的各个据点发布指令,让他们多花些精力来寻找昭姬姑娘。”
蔡邕深表感谢。这时,下人端上了两盏热茶。周瑜端起轻轻抿了一口,茶香扑鼻,齿颊余香,笑道:“好茶。我今儿来,还有点私事找伯喈公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打赏谢谢
最新全本:、、、、、、、、、、
第二百八十九章逸才蔡邕
残雪消融,流水潺潺,枯黄的树枝间悄悄地长出了一些嫩绿的叶芽,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一夜之间在原野上冒出了很多,看到这星星点点的绿色,让人不由得不感叹,春天来了。/www.Qb⑤、cOМ
藏书楼附近的春天似乎来得更早些。凡爱书之人必爱花草,在藏书楼的庭院内外、树丛间、墙角处、屋檐下都种植了不少的花草。庭院里的几树腊梅尚未凋落,依旧有暗香浮动,又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在树下开始滋长,红的红绿的绿,看起来十分地养眼。
在藏书楼的旁边,修建了五处宅院,宅院不算大,却都修建得颇为别致,可谓是曲径通幽处、花开人不知。
郑玄是第一个入住这批宅院的主人,去年抵达秣陵后,他选择了居中的一间作为自己的住所,郑玄的得意弟子孙乾自然也和他住在一起。
第二个入住的人却是蔡邕,在历史上本来已被王允处死的他,因为周瑜的巧妙斡旋,王允将蔡邕流放夷洲,半途被周瑜接到了秣陵隐居。后来周瑜又通过朝中的关系让皇帝下了取消蔡邕流放夷洲的诏书,蔡邕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公众眼前。为了潜心编写汉史,蔡邕得知郑玄住在藏书楼后,便要求也搬了过来。蔡邕选择的是最东边的一间宅院。
孔柚则是刚刚入住的,他被袁术赶出南阳后,慕名到了秣陵,受到周瑜的热情接待。二人在关东联军讨董卓时即相互认识,只不过当时周瑜只是个小小的居巢令,而孔柚却是豫州刺史。如今再见面,周瑜统掌扬州,孔柚却成了平民一个,反差强烈,令孔柚心中感叹不已。
不过周瑜一向谦恭,对孔柚这样的当代大儒更是毕恭毕敬,让孔柚大感有面子,便欣然答应了周瑜的请求,也搬到藏书楼来住了,他选的是最西边的一间宅院。
一座小小的藏书楼附近,居然住了三位当世的鸿学大儒。郑玄是经学大师,学富五车,犹爱批注儒学经典。蔡邕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孔柚则读书破万卷,文章诗赋那是一流。三人每日里都到藏书楼去,各自取各自要研读的书籍,上午在藏书楼内的学堂内开课讲学,下午则做些自己的事情,或注释经书、或侍弄花草、或饮酒吟诗,日子过得简单而又清闲。
三人的影响力自然是不同一般,数月内便有约百名青年才俊慕名而来,他们也不拒绝,都收为弟子堂上各施所长,倾囊相授,恨不得将平生的才学都传授给他们才好。
藏书楼中原有约五千册书籍,三人各自带来了一些,加上周瑜派人陆续从各地收集而来的,已经有了近八千册书籍,其中有些还是珍贵的孤本,这令三人兴奋不已,索性各自分了几本拿回家好好地研读。
这日,周瑜办完公务,便信马由缰,缓缓地往城外去,沿途见到山水含笑、垂柳依依,正是江南的大好初春色。周瑜远远地看见前方有座三层高的木楼,记得那楼正是藏书楼,想想有一段时间没去看望三位前辈高贤了,便挥鞭策马,疾驰而去。亲兵队长全柔领着四名精悍的亲兵骑着快马紧紧跟随在后。
周瑜快马到了藏书楼前,翻身下马,后面全柔跟上,牵过马去拴在;哦门前的树旁。周瑜抬头一望,见写有“藏书楼”三个鎏金大字的一块大匾端端正正地挂在门楣之上。周瑜会心一笑,这三字是他亲笔所写,苍劲古朴,正合藏书楼的意境。
周瑜尚待敲门,一名白发老者正巧开门而出,见到周瑜一愣,随即喜道:“周大人,怎么今日有空暇到藏书楼了?”
那老者正是蔡邕,周瑜忙施礼道:“伯喈公,晚辈前来拜访。”
蔡邕见周瑜丰神俊朗、彬彬有礼,心中欢喜,回道:“你我都不必拘于世俗之礼吧。来来来,请进,今天他们两位都不在,就剩我一人在此苦读了。”
周瑜随蔡邕走入院中,见白墙黑瓦、曲径通幽,一股书墨香味扑鼻而来,不由得赞道:“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在藏书楼的后院中堆有一个小小土山,山上建有一座小亭,用青石板铺路,将小亭和院中的道路连接了起来。蔡邕将周瑜引到小亭之上,便招呼藏书楼中服侍他们的下人泡两盏茶过来。
周瑜亭中往外望去,远山如黛,风光幽美,不禁又赞道:“想不到还有这么好的一个去处,伯喈公你们可真是会享受。”
蔡邕抚须道:“偷得浮生半日闲。我忙碌一生,自诩清高,却误投董贼门下,若不是公瑾相救,只怕我已在九泉之下多日矣。还请受老朽一拜”
蔡邕说罢,端端正正地向着周瑜施了一礼,周瑜忙回礼道:“伯喈公乃旷世逸才,品性高洁,怎会和董贼同流合污?瑜能力有限,也只能略尽绵薄之力而已。对了,伯喈公可有爱女的音讯?”
蔡邕只有一女,名叫蔡琰,字昭姬,就是后世十分著名的蔡文姬。生在蔡邕这样的家庭,蔡琰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她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
两年前,蔡琰远嫁河东卫家。她的丈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两人无子女,蔡琰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死丈夫”,当时正年少气盛、心高气傲的蔡琰,哪里能受得了这种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
蔡邕闻言摇头苦笑道:“我一直托朋友们帮忙寻找,可是仍旧没有她的消息。听说北地一带胡羌人叛乱,掳走了许多中原的妇女,说不定她就在其中……”
周瑜安慰蔡邕道:“伯喈公莫要担心。听闻贵女聪慧,就算碰到些危险,她必也能化解。明日起,我给精武卫在全国的各个据点发布指令,让他们多花些精力来寻找昭姬姑娘。”
蔡邕深表感谢。这时,下人端上了两盏热茶。周瑜端起轻轻抿了一口,茶香扑鼻,齿颊余香,笑道:“好茶。我今儿来,还有点私事找伯喈公呢。”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点击,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投票,多多打赏谢谢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