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谁输谁赢?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昌之战就此结束,南军斩获了北军大将张玉,可谓是士气大振,然而盛庸却心有不甘,他实在郁闷朱棣从自己包围圈逃跑这件事,于是下令全军追击逃走的朱棣。
东昌一战成就了盛庸的名声,打破了朱棣不可战胜的神话。
然而,真正参与此战的盛庸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仔细想想,他并没有从这场战争中真正赢得什么胜利,除了歼灭了北军万余人和斩获大将张玉之外。
这样稀少的战利品让盛庸心头冒火,也不管朱棣往哪儿跑,总之就是一路追着他打。
而最让盛庸郁闷的是,原本在战场上应该是刀剑无眼的,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就连目前胜利的南军主帅盛庸都有被暗箭射死的危险。可是,北军的主帅朱棣,竟然是如今战场上最安全的人。无论南军的士兵都没有勇猛,那些火器弓弩多么强大,他们都不敢往朱棣身上招呼,除了最后盛庸激怒攻心下冲朱棣扔出的冷剑之外,再没有人敢冲朱棣放箭。
这一罕见的现象,自然要归功于建文帝朱允炆,正是他那道不准上海朱棣性命的圣旨使得朱棣如同穿上了防弹衣一般。盛庸本不是这样迂腐的人,他明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然而那些士兵们可不这么想,士兵们考虑的是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说到底,朱棣和朱允炆是叔侄,是血缘至亲,虽然眼下兵戎相见属于敌我矛盾的立场,但万一哪天这俩人决定不打了,来一场认亲大会和解一下,那可就与现在的立场大大不同了。朱棣也许还是王爷,闲来无事会写写奏折之类的,回忆一下当年在战场上谁射过他暗箭之类的,到时候整死这些下位的将士还是易如反掌。
基于这样的考虑,南军之中没有人肯对朱棣放冷箭,才使得朱棣数次自危机的境地活了下来。
盛庸心知肚明,朱允炆的圣旨麻烦的地方并不在于所谓的不得伤害朱棣的命令,而是在于南军上下全体将士都从这道圣旨中看到了两人和解的可能性,面前的这个敌人有可能会重新成为地位崇高的藩王,所以动手去杀朱棣这种事儿基本没人会去干。
郁闷至极的盛庸追着朱棣打了半个多月,然而,最让他郁闷的事现在才传到他的耳中。
济南沦陷了。
原本坐在主帐中的盛庸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的,他震惊的看着前来报信的人,一时间完全呆在原地,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盛庸觉得自己全身都麻痹了,他站在原地,等待着血液回流全身,流到大脑里,让他能够恢复冷静,想清楚目前的情势。
慢慢的,盛庸从巨大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最近的事情一点一滴回到他的记忆中,让他终于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盛庸十分不愿意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局中局,而自己从一开始就被耍了,哪怕是那场让自己声名大振的东昌决战,也全部都是敌人设计好的一场棋局。
从东昌战役开始,自己其实就被套入了局中。自己被朱棣率领的北军牢牢牵引了视线,几乎从未把眼睛离开过朱棣身上,但北军真正的目标根本不是自己,而是济南。
盛庸现在才发现,这次与北军的作战中,一个一直跟随在朱棣身边的大将并没有出现,那个人是丘福。
朱棣这次出兵,也根本不是为了跟自己决战,而是为了牵制,让丘福有更多的时间去攻陷济南城。
盛庸死死握住拳头,虽然他已经想明白了这些,但他不懂的事,虽然自己被引了出来,但济南依然有铁铉在把守。铁铉虽然不是善于攻击的将领,但手中有五万多人,坚守住济南城应该不成问题,怎么会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让济南沦陷了?
百思不得其解的盛庸心情更加郁闷了,不过他转念一想,立刻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敌人。
不是朱棣,而是叶羽!
这种诡秘的谋算,不会是朱棣这位善于进攻对战的名将想出来的,而是另外一个人,一个精于算计,奇兵绝谋,信封兵不血刃打败敌人的人。
这个人,一定是叶羽!
盛庸在心里暗骂,原本以为叶羽作为军师没有跟随在朱棣军中是正常的,如今看来叶羽只是在盯着济南城,根本没想把重心放在自己这里。
被算计了。
盛庸现在心里只有这一个想法,东昌之战看上去是自己胜利了,可事实呢?到底谁胜谁负,他现在自己心里真是十分清楚的。
“济南究竟是怎么陷落的?”
事到如今再纠结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实毫无意义,不如先弄清楚经过,也算是在日后的战争中时刻提醒自己多加小心吧。
原来,自朱棣与盛庸在东昌交战开始,济南城中的叶羽和陌石山庄人就没有一刻停止行动。
济南的守军有五万人,统领这五万人的统帅是铁铉,一个善于打心理战和防守的文官。
朱棣在东昌牵制了盛庸的主力部队,丘福则在济南对铁铉发起了进攻。
耗时十天天的攻城战开始,南军虽然占据守城的优势,但几日下来也有些体力不支。正在这时,军心原本已经开始动摇的时候,南军军营中开始爆发大规模的“瘟疫”,从上到下几乎全军将士都在上吐下泻。
由于铁铉并未住在军营中,所以他是唯一没有感染这种瘟疫的人。
南军根本无法再有任何抵抗,丘福率领的北军势如破竹,终于一举拿下了济南城。
铁铉见城池失守,最快速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带领全部未伤亡的将士们退守青州,与平安汇合。
而丘福则大摇大摆的占领了济南,这座让朱棣吃尽苦头的城池总算是收入了北军的囊中。
此时的盛庸真的是郁闷至极,现在回头来看,东昌之战除了斩杀张玉之外,还真是没有捞到任何的好处,而且还赔出去一个济南城。
盛庸现在把叶羽和朱棣恨得牙痒痒,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耍计谋搞心机,他是真的不如叶羽,要想获胜只能从正面战场彻底击溃朱棣!
于是,他决定和铁铉及平安会师东昌,修整部队后再进行下一步行动。
另一方面,虽然济南城拿下了,但朱棣现在的心情却没有多好,要说为什么的话,自然还是因为张玉的死。
虽然东昌战役自己是胜过了盛庸,但朱棣认为自己也损失惨重,折损了大量士兵不说,还损失了一员大将。虽然济南城总算是攻破了,但代价也十分的大,一时间北军的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重创。
盛庸退回东昌之后,朱棣暂时带领北军进驻济南,与叶羽汇合。
叶羽此时才得知张玉战死的消息,自然十分震惊。
朱棣露出有些疲惫的神情,“张玉从最开始就跟在我身边,这次更是用自己的命救了我……可是……我却连他的尸骨都无法找到……”
叶羽认识朱棣这么久,还真的从未见他露出这种表情,如今他的神情和语气都显得十分疲惫,显然这场比最开始预期艰难的战争让他身心俱疲。
朱棣深深的吸了口气,从出兵到现在,他终于意识到天子之路的艰难,要想获得那无上的荣光,就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朱棣露出无比厌倦的神情,苦笑道:“事到如今我反而羡慕道衍师傅了,还不如跟他出家过得自在呢。”
叶羽看着这样的朱棣,敛起了疲惫的双眸。然而,片刻后,他再次抬眼看向朱棣,轻声说着:“殿下,事到如今,我们都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犯了谋逆之罪,已经是乱臣贼子,如果此时失败,他日定然尸骨无存,就连我们的亲人都无法幸免!”
朱棣略略吃惊的看着叶羽,叶羽刚刚的语气虽然轻,但朱棣却从中听出了绝对的坚定。
不错,叶羽说的对,此时已经毫无退路,做不成天子,就连人都不能再做了。
在叶羽的逼视下,朱棣疲惫的叹了口气,苦笑道:“是的,你说得对,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叶羽见他终于恢复了一些斗志,便道:“接下来,该考虑怎么恢复士气了。”
朱棣看向他,问:“你准备怎么做?”
叶羽的表情变化不明显,但朱棣还是看到了一些悲伤的感情。
“给张将军办一个葬礼吧,殿下。”
他没有明说,但朱棣已经明白了。张玉作为北军的第一大将,能征善战身先士卒,在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信,如果此时替张玉举办盛大的葬礼,定然可以重新点燃北军的士气。
虽然朱棣从个人情感出发,十分不愿意利用自己部下的死亡。但是如今,摆在眼前的只有这一个方法了。更何况,朱棣确实对张玉的死十分痛心,为他举办葬礼是势在必行的!
“好,那么我来写悼词好了。”朱棣什么都没有再说,只是铺开桌案上的纸,亲自为逝去的朋友和战友写下悼词。
东昌之战就此结束,南军斩获了北军大将张玉,可谓是士气大振,然而盛庸却心有不甘,他实在郁闷朱棣从自己包围圈逃跑这件事,于是下令全军追击逃走的朱棣。
东昌一战成就了盛庸的名声,打破了朱棣不可战胜的神话。
然而,真正参与此战的盛庸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仔细想想,他并没有从这场战争中真正赢得什么胜利,除了歼灭了北军万余人和斩获大将张玉之外。
这样稀少的战利品让盛庸心头冒火,也不管朱棣往哪儿跑,总之就是一路追着他打。
而最让盛庸郁闷的是,原本在战场上应该是刀剑无眼的,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就连目前胜利的南军主帅盛庸都有被暗箭射死的危险。可是,北军的主帅朱棣,竟然是如今战场上最安全的人。无论南军的士兵都没有勇猛,那些火器弓弩多么强大,他们都不敢往朱棣身上招呼,除了最后盛庸激怒攻心下冲朱棣扔出的冷剑之外,再没有人敢冲朱棣放箭。
这一罕见的现象,自然要归功于建文帝朱允炆,正是他那道不准上海朱棣性命的圣旨使得朱棣如同穿上了防弹衣一般。盛庸本不是这样迂腐的人,他明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然而那些士兵们可不这么想,士兵们考虑的是这里面的利害关系。
说到底,朱棣和朱允炆是叔侄,是血缘至亲,虽然眼下兵戎相见属于敌我矛盾的立场,但万一哪天这俩人决定不打了,来一场认亲大会和解一下,那可就与现在的立场大大不同了。朱棣也许还是王爷,闲来无事会写写奏折之类的,回忆一下当年在战场上谁射过他暗箭之类的,到时候整死这些下位的将士还是易如反掌。
基于这样的考虑,南军之中没有人肯对朱棣放冷箭,才使得朱棣数次自危机的境地活了下来。
盛庸心知肚明,朱允炆的圣旨麻烦的地方并不在于所谓的不得伤害朱棣的命令,而是在于南军上下全体将士都从这道圣旨中看到了两人和解的可能性,面前的这个敌人有可能会重新成为地位崇高的藩王,所以动手去杀朱棣这种事儿基本没人会去干。
郁闷至极的盛庸追着朱棣打了半个多月,然而,最让他郁闷的事现在才传到他的耳中。
济南沦陷了。
原本坐在主帐中的盛庸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的,他震惊的看着前来报信的人,一时间完全呆在原地,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盛庸觉得自己全身都麻痹了,他站在原地,等待着血液回流全身,流到大脑里,让他能够恢复冷静,想清楚目前的情势。
慢慢的,盛庸从巨大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最近的事情一点一滴回到他的记忆中,让他终于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盛庸十分不愿意承认,但却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局中局,而自己从一开始就被耍了,哪怕是那场让自己声名大振的东昌决战,也全部都是敌人设计好的一场棋局。
从东昌战役开始,自己其实就被套入了局中。自己被朱棣率领的北军牢牢牵引了视线,几乎从未把眼睛离开过朱棣身上,但北军真正的目标根本不是自己,而是济南。
盛庸现在才发现,这次与北军的作战中,一个一直跟随在朱棣身边的大将并没有出现,那个人是丘福。
朱棣这次出兵,也根本不是为了跟自己决战,而是为了牵制,让丘福有更多的时间去攻陷济南城。
盛庸死死握住拳头,虽然他已经想明白了这些,但他不懂的事,虽然自己被引了出来,但济南依然有铁铉在把守。铁铉虽然不是善于攻击的将领,但手中有五万多人,坚守住济南城应该不成问题,怎么会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让济南沦陷了?
百思不得其解的盛庸心情更加郁闷了,不过他转念一想,立刻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敌人。
不是朱棣,而是叶羽!
这种诡秘的谋算,不会是朱棣这位善于进攻对战的名将想出来的,而是另外一个人,一个精于算计,奇兵绝谋,信封兵不血刃打败敌人的人。
这个人,一定是叶羽!
盛庸在心里暗骂,原本以为叶羽作为军师没有跟随在朱棣军中是正常的,如今看来叶羽只是在盯着济南城,根本没想把重心放在自己这里。
被算计了。
盛庸现在心里只有这一个想法,东昌之战看上去是自己胜利了,可事实呢?到底谁胜谁负,他现在自己心里真是十分清楚的。
“济南究竟是怎么陷落的?”
事到如今再纠结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实毫无意义,不如先弄清楚经过,也算是在日后的战争中时刻提醒自己多加小心吧。
原来,自朱棣与盛庸在东昌交战开始,济南城中的叶羽和陌石山庄人就没有一刻停止行动。
济南的守军有五万人,统领这五万人的统帅是铁铉,一个善于打心理战和防守的文官。
朱棣在东昌牵制了盛庸的主力部队,丘福则在济南对铁铉发起了进攻。
耗时十天天的攻城战开始,南军虽然占据守城的优势,但几日下来也有些体力不支。正在这时,军心原本已经开始动摇的时候,南军军营中开始爆发大规模的“瘟疫”,从上到下几乎全军将士都在上吐下泻。
由于铁铉并未住在军营中,所以他是唯一没有感染这种瘟疫的人。
南军根本无法再有任何抵抗,丘福率领的北军势如破竹,终于一举拿下了济南城。
铁铉见城池失守,最快速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带领全部未伤亡的将士们退守青州,与平安汇合。
而丘福则大摇大摆的占领了济南,这座让朱棣吃尽苦头的城池总算是收入了北军的囊中。
此时的盛庸真的是郁闷至极,现在回头来看,东昌之战除了斩杀张玉之外,还真是没有捞到任何的好处,而且还赔出去一个济南城。
盛庸现在把叶羽和朱棣恨得牙痒痒,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耍计谋搞心机,他是真的不如叶羽,要想获胜只能从正面战场彻底击溃朱棣!
于是,他决定和铁铉及平安会师东昌,修整部队后再进行下一步行动。
另一方面,虽然济南城拿下了,但朱棣现在的心情却没有多好,要说为什么的话,自然还是因为张玉的死。
虽然东昌战役自己是胜过了盛庸,但朱棣认为自己也损失惨重,折损了大量士兵不说,还损失了一员大将。虽然济南城总算是攻破了,但代价也十分的大,一时间北军的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重创。
盛庸退回东昌之后,朱棣暂时带领北军进驻济南,与叶羽汇合。
叶羽此时才得知张玉战死的消息,自然十分震惊。
朱棣露出有些疲惫的神情,“张玉从最开始就跟在我身边,这次更是用自己的命救了我……可是……我却连他的尸骨都无法找到……”
叶羽认识朱棣这么久,还真的从未见他露出这种表情,如今他的神情和语气都显得十分疲惫,显然这场比最开始预期艰难的战争让他身心俱疲。
朱棣深深的吸了口气,从出兵到现在,他终于意识到天子之路的艰难,要想获得那无上的荣光,就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
朱棣露出无比厌倦的神情,苦笑道:“事到如今我反而羡慕道衍师傅了,还不如跟他出家过得自在呢。”
叶羽看着这样的朱棣,敛起了疲惫的双眸。然而,片刻后,他再次抬眼看向朱棣,轻声说着:“殿下,事到如今,我们都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犯了谋逆之罪,已经是乱臣贼子,如果此时失败,他日定然尸骨无存,就连我们的亲人都无法幸免!”
朱棣略略吃惊的看着叶羽,叶羽刚刚的语气虽然轻,但朱棣却从中听出了绝对的坚定。
不错,叶羽说的对,此时已经毫无退路,做不成天子,就连人都不能再做了。
在叶羽的逼视下,朱棣疲惫的叹了口气,苦笑道:“是的,你说得对,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叶羽见他终于恢复了一些斗志,便道:“接下来,该考虑怎么恢复士气了。”
朱棣看向他,问:“你准备怎么做?”
叶羽的表情变化不明显,但朱棣还是看到了一些悲伤的感情。
“给张将军办一个葬礼吧,殿下。”
他没有明说,但朱棣已经明白了。张玉作为北军的第一大将,能征善战身先士卒,在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信,如果此时替张玉举办盛大的葬礼,定然可以重新点燃北军的士气。
虽然朱棣从个人情感出发,十分不愿意利用自己部下的死亡。但是如今,摆在眼前的只有这一个方法了。更何况,朱棣确实对张玉的死十分痛心,为他举办葬礼是势在必行的!
“好,那么我来写悼词好了。”朱棣什么都没有再说,只是铺开桌案上的纸,亲自为逝去的朋友和战友写下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