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用心(二)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唐瑛轻轻松了一口气,不管李世民如何想,只要他愿意做就好:“还请秦王下令,不再封锁城门,任由百姓出入,并鼓励商户出去行商。”
“不行。”李世民愿意听从唐瑛有利的建议,但,有些战略上的安排他却不同意唐瑛的看法:“暂时不行,王世充没死,他的势力也没有完全归顺我大唐,商人此时出城,带出去和带回来的人就无法掌握。过一段时间,等河南稳定了,再说吧。”
谈到与战局有关的这些问题,唐瑛自然辩不过李世民,虽然她很想说,现在放商人离开,把洛阳的消息传播出去,更能加快那些人的归顺,可……联想那些到被抢劫的商户,他们出城后,恐怕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唐瑛很乖地闭口不言了。
李世民看她一眼,微微一笑,起手拿过一本文书看了起来,边看边说:“你也累了一天了,明天事情还多,先去休息吧。以后,等忙完这段日子,你慢慢把你那些重视商户的道理讲给我听。我知道你话中有些道理,只是,眼下确实没有时间细谈。”
唐瑛嗯了一声,慢慢走出了房间。是呀,时代的鸿沟不是那么好逾越的,何况是上千年的思想转变。她能做到的,只是尽力把一些听起来能入耳的道理讲给李世民听,至于能不能产生效果,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她也不知道呀!
唐瑛走出房间后,李世民却停下了手中的事情,呆呆地看着房门思索起来。为什么他身边的这些文人谋士,没有一个能说出商人获利也能带动国家富强的这种看似简单的道理,唐瑛能说出,是因为她的想法一直就这么与众不同,还是仅仅因为她在自己面前说话并无顾忌之处?那么,在他身边的这些人中,会不会有人也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却因为种种顾虑不肯说呢?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升帐议事,一脸的黑线让前来领命的属下和将军们都战战兢兢起来,连李元吉也有些坐立不安。
李世民环视一下众人,鼻子里冷哼一声,声音不重不轻,却威严十足:“本王听说城里发生了数起抢劫大户的行为,谁干的?站出来。”
唐瑛站在李世民身边,听他突然来这么一句,就是一愣,这位的态度怎么跟昨天相比差了这么多?转性是不是转的太快了?
下面的这些人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摇头,有的低了头,有的左顾右盼,都不吱声。
李世民见没人回话,他冷笑一声:“在城外辛苦大半年了,好不容易进了城,不捞点财宝,心里不甘,是不是?本王三令五申的军纪何在?杜如晦,你来背背军纪条令。”
杜如晦慢慢走到帅案前,面无表情地背道:“不许……骚、骚扰扰地方;不许强行、行征粮;不许强抢……民宅;未奉将令,不许杀人。”
“都听清楚了?”
李世民低沉的声音显得十分严厉,严峻的冷脸更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想起秦王一旦真用军纪来较真,那手段……额头上不自觉地冒汗了,都急忙回答听清楚了。
李元吉却在旁边嘀咕:“搞什么搞,一大早的,毛病多。”
“啪。”案几上的帅印被李世民拿起重重地敲下,声音大的让站在一边的唐瑛吓了一跳,而李元吉的嘀咕也被吓的吞了回去。
李世民根本不理睬李元吉黑了的脸,而是怒叱道:“听清楚了还有人胆敢违反军纪。偌大的洛阳府库,等圣旨一到,就会为你们打开,本王从来说话算话。怎么,这几天的时间都等不及了?三番五次重申军纪,为什么还有人去抢劫商户?嗯?是本王的赏赐不够?还是都不满足朝廷的恩奖?”
没人说话,因为没人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发火。从浅水原之战获胜时起,李世民便下令每破一城,杜如晦负责看管府库,赏给将士的财物都从府库里出,不许抢劫城里百姓人家,这是军令,也是军规。
只是,能得到大批奖赏的毕竟是少数人,很多下级将领和军卒是得不到太多赏赐的,于是,军卒们会有小范围的掠夺行为,特别是到那些有钱的商户家里顺手拿点什么,这些其实都得到了默许的,也成了惯例。因此,面对李世民的怒气,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怎么都不说话了?难道城里那些大商户被抢是谣言?”
李世民很需要有人站出来说一句没有发生抢劫的事,然后,他趁机重申一下军纪,下一道严令,然后再张贴一张告示,把唐瑛禀报的事情了解了,以后再慢慢跟这些臣子讲道理。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是不是说明,大家都认为了对商户的抢劫合法合理,而他却小题大做了?或者,真如他昨夜所想,这些臣子们明明知道抢劫商户的危害而不说,只是都不想得罪人?
不知道是李世民的口气越来越不耐烦了,还是看出了李世民的用心,房玄龄终于站出来了:“秦王,臣并未听说城中发生了军卒抢劫之事,或许是军卒对一些可疑门户的搜查粗暴了些,引起了误会?
李世民暗暗叹口气,又把声音提高几分,很严厉地扫视了一下众人:“是吗?本王有令,除了王世充的臣属幕僚,其余人等一律不予追究,也一律不许伤害,为什么简单的搜查会弄出这些误会?杜如晦,你好好查查这些事情,不许再犯。若是被本王得知有人做出违反军纪的事情,就不要怪本王不留情面。”
“是”“遵命”一片答应之声,多少有些不自在和无所谓。
唐瑛在旁也听明白了,使劲忍住心中的不满,这叫什么?板子高高举起,落下却轻的连灰尘也拍不起,这样的重申军纪,相当于放任自流。只是,看着眼前一群被李世民的威严吓出冷汗的人,唐瑛还是忍住了表达不满的冲动。
李世民听了众人的回答声,冷笑一声,扬声喊道:“尉迟敬德。”
尉迟恭赶紧站了出来:“秦王。”
“从今日起,你带本王的亲兵卫队巡城,只要发现有军卒违反军纪,抢劫百姓或者做出其他违纪之事,都可当场拿下,送到杜如晦那里去,敢于反抗者,可当众格杀。”
“遵命。”尉迟敬德躬身一礼,转身大踏步出去点兵了。
这一令下,刚才还不以为然的众人全傻愣在当场,知道李世民这回是玩真的了。尉迟敬德,这家伙可是眼里只有秦王,没别人的主,惹到他绝对不好过。反应过来的人,脚步悄悄往门口移动,只要李世民说声散了,赶紧去制止手下人可能的违纪行为,否则,被尉迟敬德抓住了,被秦王训斥一顿或者处罚一通,这面子就丢大了。
唐瑛满肚子的不满被这一道命令给吹散了,原来李世民的狠招在这里呀,这就是统帅的学问,巴掌打在痛处,还不伤身体,李世民果然厉害,佩服,真佩服。
得意了两天的唐军将士们,在李世民的怒叱中满身冷汗地跑去传达不许抢劫商户的军令了,而房玄龄和屈突通却在李世民的目视中留了下来。
李世民冲唐瑛招招手,示意她到跟前来,却先对房玄龄嘱咐道:“玄龄,让你的手下跟王英去趟白马寺,王英说那里可能保留一些洛阳的典籍和文档。你留下,本王有些事要问你。”
房玄龄看了唐瑛一眼,赶紧点头领命。他心知肚明,秦王刚才发的那阵火,绝对跟唐瑛有关系,将他留下来,恐怕也与唐瑛的事有关。
嘱咐了房玄龄,李世民才冲唐瑛道:“你速去速回,仔细找找,没有也没关系。”
唐瑛点头:“明白。”
屈突通没有房玄龄想的多,却对李世民下的严令很赞成,等唐瑛一离开屋子,他马上笑道:“一个尉迟敬德抵得过数十条军令,秦王用的好。”
李世民苦笑:“本王何尝不知道将士辛苦,放任他们两天了,也该收手了。”
房玄龄叹气:“此风不可涨呀。幸好,被抢的基本上都是商户,那些有名望的人家,我们都派兵保护了。”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房玄龄一眼:“玄龄,你也认为对商户的抢劫无所谓?老将军呢?也是这样的看法?”
屈突通沉吟了一下:“纵军抢劫,无论是抢谁都不对。只是,军卒们战场上拼命,获胜后也不可能人人有赏,为了避免他们的不满,有些时候,也只能暂时放纵一回。”
房玄龄也点头:“这也是无奈之举。我军军纪已经很好了。”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说道:“昨日,王英告诉本王,商人获利的同时,也在使国家富裕起来。她还说,商人走南闯北,是宣传我军仁义的最好工具,抢劫商人,得不偿失不说,还容易失去民心,引发恐慌。她的这些话,可有道理?”
沉默,房玄龄和屈突通都沉默不语了。
李世民冷笑道:“本王昨夜在想,这些道理,是我们都没想到,还是都明白,但说出来却很得罪人,特别是那些将军们,他们在战场上拼命,胜利后得点小利也不为过。可,一旦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了,就断绝了大家发财之路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说。”
房玄龄慢慢回答:“秦王,大家都知道民心不可伤的道理,可是,商人唯利是图,奸猾狡诈,他们被抢,几乎无人为他们喊冤,所以让士卒在他们身上拿点好处,也是为了军心稳定。王英所言也有些道理,但臣认为,却有些夸大商人的用处了。”
屈突通却道:“其实,商户自己也习惯了,那些大商户,每逢战事要不举家迁移,要不出钱劳军以换取平安,城中被骚扰的都是小商户,也没多少财物,影响也不大,所以,大家也都习惯了。至于说,军令堵了某些人发财之路,秦王大可不必担心,他们的抢夺很有节制,都不会伤人。王英的疑虑似乎过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他其实并不太在乎这种商户的损失,只是想到或许有人也想到唐瑛所想的事情,却为了自身利益而不说,就有些不满。眼下,屈突通和房玄龄的说词让他觉得自己想的似乎是多了点:“眼下洛阳才拿下,能不出乱子最好。不过,王英所说也的确是我们不曾想到的。等以后有时间,让她好好讲讲这个道理。”
屈突通笑道:“王英有这些想法也很好,至少,秦王身边有人提出了我们未曾考虑周全的事情,这是好事,也是秦王之福。”
房玄龄深知唐瑛此刻对李世民的影响已经初见一斑了,他比屈突通更明白唐瑛对李世民的作用,因此略微思考了一下,才回答:“秦王,王英之才就在于她对您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所以,她说话毫无顾忌,但,却不一定事事都很正确。她毕竟……出身寒微,也有考虑不周之处。所以,臣以为,秦王将王英的进言当作提醒就好。”
李世民听明白了,微微一笑:“玄龄多虑了,本王了解王英,知道她任何想法都出于公心,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她对本王有什么影响。”
屈突通根本不明白房玄龄对李世民的暗示,他很喜欢唐瑛的这种性格,因此微微皱了皱眉头:“房大人是认为王英的言论有不妥之处吗?老夫却不以为然。王英所言咋听之下是有些出人意料,可仔细想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他说的商人行走四方能传播我军仁义,这点就很对嘛!我们以前是没有想到,他能想到,正是他过人之处。老夫对秦王身边有这么一个明智的臣子,很为秦王高兴。”
房玄龄听懂了屈突通的意思,这位竟然暗示他嫉妒唐瑛了。房玄龄脸皮微微发烧,苦笑道:“臣没这个意思,只是,臣认为,王英的许多想法都与臣等不同,用秦王的话说,她善于剑走偏锋,所以,臣一向认为,她的谋略弥补了臣等不周之处。只是,有些习惯的事情,还是慢慢改变为好,欲速则不达,而王英恰恰很多时候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李世民点头了:“两位说的都有道理。至于王英,本王自有分寸。”
房玄龄微微躬身,不说话了,点到为止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唐瑛轻轻松了一口气,不管李世民如何想,只要他愿意做就好:“还请秦王下令,不再封锁城门,任由百姓出入,并鼓励商户出去行商。”
“不行。”李世民愿意听从唐瑛有利的建议,但,有些战略上的安排他却不同意唐瑛的看法:“暂时不行,王世充没死,他的势力也没有完全归顺我大唐,商人此时出城,带出去和带回来的人就无法掌握。过一段时间,等河南稳定了,再说吧。”
谈到与战局有关的这些问题,唐瑛自然辩不过李世民,虽然她很想说,现在放商人离开,把洛阳的消息传播出去,更能加快那些人的归顺,可……联想那些到被抢劫的商户,他们出城后,恐怕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唐瑛很乖地闭口不言了。
李世民看她一眼,微微一笑,起手拿过一本文书看了起来,边看边说:“你也累了一天了,明天事情还多,先去休息吧。以后,等忙完这段日子,你慢慢把你那些重视商户的道理讲给我听。我知道你话中有些道理,只是,眼下确实没有时间细谈。”
唐瑛嗯了一声,慢慢走出了房间。是呀,时代的鸿沟不是那么好逾越的,何况是上千年的思想转变。她能做到的,只是尽力把一些听起来能入耳的道理讲给李世民听,至于能不能产生效果,能产生多大的效果,她也不知道呀!
唐瑛走出房间后,李世民却停下了手中的事情,呆呆地看着房门思索起来。为什么他身边的这些文人谋士,没有一个能说出商人获利也能带动国家富强的这种看似简单的道理,唐瑛能说出,是因为她的想法一直就这么与众不同,还是仅仅因为她在自己面前说话并无顾忌之处?那么,在他身边的这些人中,会不会有人也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却因为种种顾虑不肯说呢?
第二日一早,李世民升帐议事,一脸的黑线让前来领命的属下和将军们都战战兢兢起来,连李元吉也有些坐立不安。
李世民环视一下众人,鼻子里冷哼一声,声音不重不轻,却威严十足:“本王听说城里发生了数起抢劫大户的行为,谁干的?站出来。”
唐瑛站在李世民身边,听他突然来这么一句,就是一愣,这位的态度怎么跟昨天相比差了这么多?转性是不是转的太快了?
下面的这些人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的摇头,有的低了头,有的左顾右盼,都不吱声。
李世民见没人回话,他冷笑一声:“在城外辛苦大半年了,好不容易进了城,不捞点财宝,心里不甘,是不是?本王三令五申的军纪何在?杜如晦,你来背背军纪条令。”
杜如晦慢慢走到帅案前,面无表情地背道:“不许……骚、骚扰扰地方;不许强行、行征粮;不许强抢……民宅;未奉将令,不许杀人。”
“都听清楚了?”
李世民低沉的声音显得十分严厉,严峻的冷脸更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想起秦王一旦真用军纪来较真,那手段……额头上不自觉地冒汗了,都急忙回答听清楚了。
李元吉却在旁边嘀咕:“搞什么搞,一大早的,毛病多。”
“啪。”案几上的帅印被李世民拿起重重地敲下,声音大的让站在一边的唐瑛吓了一跳,而李元吉的嘀咕也被吓的吞了回去。
李世民根本不理睬李元吉黑了的脸,而是怒叱道:“听清楚了还有人胆敢违反军纪。偌大的洛阳府库,等圣旨一到,就会为你们打开,本王从来说话算话。怎么,这几天的时间都等不及了?三番五次重申军纪,为什么还有人去抢劫商户?嗯?是本王的赏赐不够?还是都不满足朝廷的恩奖?”
没人说话,因为没人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发火。从浅水原之战获胜时起,李世民便下令每破一城,杜如晦负责看管府库,赏给将士的财物都从府库里出,不许抢劫城里百姓人家,这是军令,也是军规。
只是,能得到大批奖赏的毕竟是少数人,很多下级将领和军卒是得不到太多赏赐的,于是,军卒们会有小范围的掠夺行为,特别是到那些有钱的商户家里顺手拿点什么,这些其实都得到了默许的,也成了惯例。因此,面对李世民的怒气,所有的人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怎么都不说话了?难道城里那些大商户被抢是谣言?”
李世民很需要有人站出来说一句没有发生抢劫的事,然后,他趁机重申一下军纪,下一道严令,然后再张贴一张告示,把唐瑛禀报的事情了解了,以后再慢慢跟这些臣子讲道理。可是,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这是不是说明,大家都认为了对商户的抢劫合法合理,而他却小题大做了?或者,真如他昨夜所想,这些臣子们明明知道抢劫商户的危害而不说,只是都不想得罪人?
不知道是李世民的口气越来越不耐烦了,还是看出了李世民的用心,房玄龄终于站出来了:“秦王,臣并未听说城中发生了军卒抢劫之事,或许是军卒对一些可疑门户的搜查粗暴了些,引起了误会?
李世民暗暗叹口气,又把声音提高几分,很严厉地扫视了一下众人:“是吗?本王有令,除了王世充的臣属幕僚,其余人等一律不予追究,也一律不许伤害,为什么简单的搜查会弄出这些误会?杜如晦,你好好查查这些事情,不许再犯。若是被本王得知有人做出违反军纪的事情,就不要怪本王不留情面。”
“是”“遵命”一片答应之声,多少有些不自在和无所谓。
唐瑛在旁也听明白了,使劲忍住心中的不满,这叫什么?板子高高举起,落下却轻的连灰尘也拍不起,这样的重申军纪,相当于放任自流。只是,看着眼前一群被李世民的威严吓出冷汗的人,唐瑛还是忍住了表达不满的冲动。
李世民听了众人的回答声,冷笑一声,扬声喊道:“尉迟敬德。”
尉迟恭赶紧站了出来:“秦王。”
“从今日起,你带本王的亲兵卫队巡城,只要发现有军卒违反军纪,抢劫百姓或者做出其他违纪之事,都可当场拿下,送到杜如晦那里去,敢于反抗者,可当众格杀。”
“遵命。”尉迟敬德躬身一礼,转身大踏步出去点兵了。
这一令下,刚才还不以为然的众人全傻愣在当场,知道李世民这回是玩真的了。尉迟敬德,这家伙可是眼里只有秦王,没别人的主,惹到他绝对不好过。反应过来的人,脚步悄悄往门口移动,只要李世民说声散了,赶紧去制止手下人可能的违纪行为,否则,被尉迟敬德抓住了,被秦王训斥一顿或者处罚一通,这面子就丢大了。
唐瑛满肚子的不满被这一道命令给吹散了,原来李世民的狠招在这里呀,这就是统帅的学问,巴掌打在痛处,还不伤身体,李世民果然厉害,佩服,真佩服。
得意了两天的唐军将士们,在李世民的怒叱中满身冷汗地跑去传达不许抢劫商户的军令了,而房玄龄和屈突通却在李世民的目视中留了下来。
李世民冲唐瑛招招手,示意她到跟前来,却先对房玄龄嘱咐道:“玄龄,让你的手下跟王英去趟白马寺,王英说那里可能保留一些洛阳的典籍和文档。你留下,本王有些事要问你。”
房玄龄看了唐瑛一眼,赶紧点头领命。他心知肚明,秦王刚才发的那阵火,绝对跟唐瑛有关系,将他留下来,恐怕也与唐瑛的事有关。
嘱咐了房玄龄,李世民才冲唐瑛道:“你速去速回,仔细找找,没有也没关系。”
唐瑛点头:“明白。”
屈突通没有房玄龄想的多,却对李世民下的严令很赞成,等唐瑛一离开屋子,他马上笑道:“一个尉迟敬德抵得过数十条军令,秦王用的好。”
李世民苦笑:“本王何尝不知道将士辛苦,放任他们两天了,也该收手了。”
房玄龄叹气:“此风不可涨呀。幸好,被抢的基本上都是商户,那些有名望的人家,我们都派兵保护了。”
李世民深深地看了房玄龄一眼:“玄龄,你也认为对商户的抢劫无所谓?老将军呢?也是这样的看法?”
屈突通沉吟了一下:“纵军抢劫,无论是抢谁都不对。只是,军卒们战场上拼命,获胜后也不可能人人有赏,为了避免他们的不满,有些时候,也只能暂时放纵一回。”
房玄龄也点头:“这也是无奈之举。我军军纪已经很好了。”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说道:“昨日,王英告诉本王,商人获利的同时,也在使国家富裕起来。她还说,商人走南闯北,是宣传我军仁义的最好工具,抢劫商人,得不偿失不说,还容易失去民心,引发恐慌。她的这些话,可有道理?”
沉默,房玄龄和屈突通都沉默不语了。
李世民冷笑道:“本王昨夜在想,这些道理,是我们都没想到,还是都明白,但说出来却很得罪人,特别是那些将军们,他们在战场上拼命,胜利后得点小利也不为过。可,一旦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了,就断绝了大家发财之路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说。”
房玄龄慢慢回答:“秦王,大家都知道民心不可伤的道理,可是,商人唯利是图,奸猾狡诈,他们被抢,几乎无人为他们喊冤,所以让士卒在他们身上拿点好处,也是为了军心稳定。王英所言也有些道理,但臣认为,却有些夸大商人的用处了。”
屈突通却道:“其实,商户自己也习惯了,那些大商户,每逢战事要不举家迁移,要不出钱劳军以换取平安,城中被骚扰的都是小商户,也没多少财物,影响也不大,所以,大家也都习惯了。至于说,军令堵了某些人发财之路,秦王大可不必担心,他们的抢夺很有节制,都不会伤人。王英的疑虑似乎过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他其实并不太在乎这种商户的损失,只是想到或许有人也想到唐瑛所想的事情,却为了自身利益而不说,就有些不满。眼下,屈突通和房玄龄的说词让他觉得自己想的似乎是多了点:“眼下洛阳才拿下,能不出乱子最好。不过,王英所说也的确是我们不曾想到的。等以后有时间,让她好好讲讲这个道理。”
屈突通笑道:“王英有这些想法也很好,至少,秦王身边有人提出了我们未曾考虑周全的事情,这是好事,也是秦王之福。”
房玄龄深知唐瑛此刻对李世民的影响已经初见一斑了,他比屈突通更明白唐瑛对李世民的作用,因此略微思考了一下,才回答:“秦王,王英之才就在于她对您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所以,她说话毫无顾忌,但,却不一定事事都很正确。她毕竟……出身寒微,也有考虑不周之处。所以,臣以为,秦王将王英的进言当作提醒就好。”
李世民听明白了,微微一笑:“玄龄多虑了,本王了解王英,知道她任何想法都出于公心,所以,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她对本王有什么影响。”
屈突通根本不明白房玄龄对李世民的暗示,他很喜欢唐瑛的这种性格,因此微微皱了皱眉头:“房大人是认为王英的言论有不妥之处吗?老夫却不以为然。王英所言咋听之下是有些出人意料,可仔细想想,也是很有道理的。比如他说的商人行走四方能传播我军仁义,这点就很对嘛!我们以前是没有想到,他能想到,正是他过人之处。老夫对秦王身边有这么一个明智的臣子,很为秦王高兴。”
房玄龄听懂了屈突通的意思,这位竟然暗示他嫉妒唐瑛了。房玄龄脸皮微微发烧,苦笑道:“臣没这个意思,只是,臣认为,王英的许多想法都与臣等不同,用秦王的话说,她善于剑走偏锋,所以,臣一向认为,她的谋略弥补了臣等不周之处。只是,有些习惯的事情,还是慢慢改变为好,欲速则不达,而王英恰恰很多时候并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李世民点头了:“两位说的都有道理。至于王英,本王自有分寸。”
房玄龄微微躬身,不说话了,点到为止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