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未雨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给高君雅和王威编织了一个勾结突厥的罪名,但仅凭一封所谓的密信就杀两人,而且是两位官职仅仅在留守之下的副留守,还是皇帝的心腹,太缺乏说服力。虽然太原城上上下下的人心基本上都向着李渊,但李渊并不想冒提前暴露造反野心的险,他需要一个很好的理由,既能处置高君雅和王威,又能帮他继续哄骗朝廷,掩藏造反的事实。
李渊没想到,李渊的智囊团也没想到,解决这道难题的人很快就来了,而他们却不是李渊的心腹,而是李渊的对手——突厥骑兵。就在李渊他们将高君雅、王威关起来后的第三天,突厥人真的来进犯太原了。突厥人的突然进犯,居然帮李渊一个大忙,给李渊他们诬陷高君雅和王威送来了证据。历史上的巧合有时候真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突厥人的这次进犯,来得是气势汹汹,走得却是悄无声息。他们自然不是来配合李渊唱戏的,但却实实在在是被李渊用疑兵之计吓走的。当李渊将太原城四门大开让突厥人随便进出的时候,突厥人没敢进去,他们不知道世上有空城计这种游戏,自然要小心被别人玩一出关门打狗。
不敢进城的突厥人把营盘扎在太原城外,开始了在城外的打劫活动。我们不进城,你李渊的骑兵少,也不敢出来打我们,咱们就这么耗着,看你李渊能奈我何?然而,突厥人的好景不长,就在他们自认为在太原城外抢劫的感觉不错时,突然发现太原城来了几万援军,而且都是骑兵,打着李渊旗号的精骑兵。
接连几天看到援兵驰援而来,突厥人害怕了。他们原来就被李渊打怕了,因为听说李渊被隋朝皇帝给罢了官,又有刘武周放行,他们才肆无忌惮地跑到太原来捣乱。结果李渊还在太原,不仅在太原,还能召集这么多援兵过来。想起了以前在李渊手下吃过的亏,再仔细盘算了一下这次的收获,突厥人决定不跟李渊玩下去了,撤兵。
因此,太原城的百姓某天早上醒来一看,城外耀武扬威的突厥人消失了,半夜里跑了。欢呼声响彻了太原城,李渊被神化了。看吧,唐公不用打仗就把突厥人赶跑了,唐公一定是太原人民的救星、福星……很快,太原城里就开始流行一句话:跟着唐公走,好日子才会有,与此同时,“十八子坐天下”的童谣也半公开地在太原的街头巷尾传唱。
而望着突厥兵丢弃军营里的一片狼藉,李世民再次将敬服的目光投向了他的父亲李渊。突厥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援兵其实都是同一伙人装扮成不同藩属的队伍,晚上从城里悄悄出去,第二天清晨或傍晚大摇大摆地跑回城里,一万多骑兵在刘弘基的带领下玩了一回几进几出,一条小小的疑兵之计就将突厥人吓跑,李渊又给年轻的李世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大课,让李世民知道了计谋在战争中的地位。
突厥人被吓跑了,高君雅和王威勾结突厥人的罪行就这么被坐实了,杀头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公开处斩高君雅和王威的同时,李渊宣布,鉴于全国盗贼烽烟四起,他要率军南下江都,恭迎皇帝陛下回长安。
欲盖弥彰的事情其实人人都清楚,但摆在桌面上来说,还真不好明说。李渊能利用太原城上上下下的民心造势,也能在自家威信最高的时候来造反,自然想的比别人多,尤其比那些“草寇”们多。
宣布造反很简单,鼓动百姓一起造反也简单,但造反能成功却并不容易。怎样做对自己最有利是要考虑仔细的事情。李渊和心腹经过了几天的讨论后,战略上达成一致,那就是尽快兵进长安,先把这个大隋的心脏占领了再说其它。
在隋末乱成一锅粥的历史时期,李渊能够成功,与他把握住了最好的时机,选择了最佳的攻击目标长安有很大的关系。
河北窦建德闹得鸡飞狗跳,那边的隋军忙着围剿窦建德,顾不上南下;江南的造反大军杜伏威刚刚把皇帝亲信打得抱头鼠窜,江南地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中原腹地,东都洛阳正被李密带领的瓦岗军闹得人人自危,皇帝下旨将长江北岸的大部分隋军调往洛阳对付李密。
窦建德、杜伏威、李密,加上刘武周,还有大大小小称王当寇的义军流民,将大隋的军队死死地拖在各自的地盘上疲于奔命,仔细算一下,作为大隋都城的长安,其守备力量反而最薄弱,正好给了李渊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李渊也就不会造反了。
有了战略目标,就要制定战略计划。制定计划的时候,麻烦事来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突厥进犯的问题。
突厥骑兵是离开太原了,“勾结突厥”来犯的高君雅和王威也顺理成章地被公开处斩了,但后遗症也出来了。李渊带大军离开太原南下长安后,太原这个基地将面临刘武周和突厥人的威胁,特别是突厥人。可不能那边还没打下江山,这边已经把老家给丢了。
怎样做才能稳住突厥人不要来进犯太原?怎样才能阻止刘武周打太原的主意?问题一提出来,李渊的智囊团就明白这是一个难题,很大的难题。在沉默了很久以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刘文静。他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对突厥人采取怀惠政策,给突厥人写信,降低身份去取得突厥人的支持。
李渊听了刘文静的话没有说话,静静地思考了好一会儿后才道:“依肇仁看来,我们该如何放低身份和突厥人结好?”
“简单,只需要唐公您亲笔书信一封,外加金银珠宝和使臣一名。只是,唐公在信函中的用语需要斟酌一二。”
“如何斟酌?”李渊眼睛紧紧地盯这刘文静,他预感到刘文静要说什么了。
果然,刘文静毫不犹豫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臣服,唐公在信函中需要表示出臣服之意。”(未完待续)
虽然给高君雅和王威编织了一个勾结突厥的罪名,但仅凭一封所谓的密信就杀两人,而且是两位官职仅仅在留守之下的副留守,还是皇帝的心腹,太缺乏说服力。虽然太原城上上下下的人心基本上都向着李渊,但李渊并不想冒提前暴露造反野心的险,他需要一个很好的理由,既能处置高君雅和王威,又能帮他继续哄骗朝廷,掩藏造反的事实。
李渊没想到,李渊的智囊团也没想到,解决这道难题的人很快就来了,而他们却不是李渊的心腹,而是李渊的对手——突厥骑兵。就在李渊他们将高君雅、王威关起来后的第三天,突厥人真的来进犯太原了。突厥人的突然进犯,居然帮李渊一个大忙,给李渊他们诬陷高君雅和王威送来了证据。历史上的巧合有时候真的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突厥人的这次进犯,来得是气势汹汹,走得却是悄无声息。他们自然不是来配合李渊唱戏的,但却实实在在是被李渊用疑兵之计吓走的。当李渊将太原城四门大开让突厥人随便进出的时候,突厥人没敢进去,他们不知道世上有空城计这种游戏,自然要小心被别人玩一出关门打狗。
不敢进城的突厥人把营盘扎在太原城外,开始了在城外的打劫活动。我们不进城,你李渊的骑兵少,也不敢出来打我们,咱们就这么耗着,看你李渊能奈我何?然而,突厥人的好景不长,就在他们自认为在太原城外抢劫的感觉不错时,突然发现太原城来了几万援军,而且都是骑兵,打着李渊旗号的精骑兵。
接连几天看到援兵驰援而来,突厥人害怕了。他们原来就被李渊打怕了,因为听说李渊被隋朝皇帝给罢了官,又有刘武周放行,他们才肆无忌惮地跑到太原来捣乱。结果李渊还在太原,不仅在太原,还能召集这么多援兵过来。想起了以前在李渊手下吃过的亏,再仔细盘算了一下这次的收获,突厥人决定不跟李渊玩下去了,撤兵。
因此,太原城的百姓某天早上醒来一看,城外耀武扬威的突厥人消失了,半夜里跑了。欢呼声响彻了太原城,李渊被神化了。看吧,唐公不用打仗就把突厥人赶跑了,唐公一定是太原人民的救星、福星……很快,太原城里就开始流行一句话:跟着唐公走,好日子才会有,与此同时,“十八子坐天下”的童谣也半公开地在太原的街头巷尾传唱。
而望着突厥兵丢弃军营里的一片狼藉,李世民再次将敬服的目光投向了他的父亲李渊。突厥人根本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援兵其实都是同一伙人装扮成不同藩属的队伍,晚上从城里悄悄出去,第二天清晨或傍晚大摇大摆地跑回城里,一万多骑兵在刘弘基的带领下玩了一回几进几出,一条小小的疑兵之计就将突厥人吓跑,李渊又给年轻的李世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大课,让李世民知道了计谋在战争中的地位。
突厥人被吓跑了,高君雅和王威勾结突厥人的罪行就这么被坐实了,杀头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公开处斩高君雅和王威的同时,李渊宣布,鉴于全国盗贼烽烟四起,他要率军南下江都,恭迎皇帝陛下回长安。
欲盖弥彰的事情其实人人都清楚,但摆在桌面上来说,还真不好明说。李渊能利用太原城上上下下的民心造势,也能在自家威信最高的时候来造反,自然想的比别人多,尤其比那些“草寇”们多。
宣布造反很简单,鼓动百姓一起造反也简单,但造反能成功却并不容易。怎样做对自己最有利是要考虑仔细的事情。李渊和心腹经过了几天的讨论后,战略上达成一致,那就是尽快兵进长安,先把这个大隋的心脏占领了再说其它。
在隋末乱成一锅粥的历史时期,李渊能够成功,与他把握住了最好的时机,选择了最佳的攻击目标长安有很大的关系。
河北窦建德闹得鸡飞狗跳,那边的隋军忙着围剿窦建德,顾不上南下;江南的造反大军杜伏威刚刚把皇帝亲信打得抱头鼠窜,江南地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而中原腹地,东都洛阳正被李密带领的瓦岗军闹得人人自危,皇帝下旨将长江北岸的大部分隋军调往洛阳对付李密。
窦建德、杜伏威、李密,加上刘武周,还有大大小小称王当寇的义军流民,将大隋的军队死死地拖在各自的地盘上疲于奔命,仔细算一下,作为大隋都城的长安,其守备力量反而最薄弱,正好给了李渊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会利用这样的机会,李渊也就不会造反了。
有了战略目标,就要制定战略计划。制定计划的时候,麻烦事来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突厥进犯的问题。
突厥骑兵是离开太原了,“勾结突厥”来犯的高君雅和王威也顺理成章地被公开处斩了,但后遗症也出来了。李渊带大军离开太原南下长安后,太原这个基地将面临刘武周和突厥人的威胁,特别是突厥人。可不能那边还没打下江山,这边已经把老家给丢了。
怎样做才能稳住突厥人不要来进犯太原?怎样才能阻止刘武周打太原的主意?问题一提出来,李渊的智囊团就明白这是一个难题,很大的难题。在沉默了很久以后,有一个人站了出来,刘文静。他坚定地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对突厥人采取怀惠政策,给突厥人写信,降低身份去取得突厥人的支持。
李渊听了刘文静的话没有说话,静静地思考了好一会儿后才道:“依肇仁看来,我们该如何放低身份和突厥人结好?”
“简单,只需要唐公您亲笔书信一封,外加金银珠宝和使臣一名。只是,唐公在信函中的用语需要斟酌一二。”
“如何斟酌?”李渊眼睛紧紧地盯这刘文静,他预感到刘文静要说什么了。
果然,刘文静毫不犹豫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臣服,唐公在信函中需要表示出臣服之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