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0章 三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第三九0章三叠
王况话说一半就停了下来,实在是他的话还没说完,朝堂上就已经luàn作了一团,而他品级还不够资格坐得离李世民足够近,中间隔了好长一大溜的大佬及那些还不够格成为大佬但品级比自己要高的官员呢,比如说蒲熙亮就是比王况高那么一点,有那么多人挡在前面七嘴八舌的,王况可不愿意费那个劲去扯着嗓子喊,一个是làng费体力,另一个大声说话是对领导的不敬。书mi群2
倒是没想到,他这一停,正在组织着下面该怎么说,才能既给李胖子一个教训,又不打击了他编写括地志的积极xg的时候,本该是李胖子阵营,不管怎么着按情理来说也应该是保持沉默的阎老头却跳了出来,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他这一边。
这让王况很是有点诧异了,让他对阎老头的为人有了新的认识,看来,画如其人,这话说得不是没道理啊,阎老头如果不是有阎立本这尊画坛大神的兄弟遮挡了他的光芒的话,这时候他的名声恐怕是更为响亮得多,而阎老头在历史上并无恶评,至少王况没见到过,说明什么,说明这老头是个学术型的人才,只认个理字。
连坐,这倒有点意思了,既然阎老头跳了出来,那么说明哪怕将这个曹四mén拍得稀烂了,事情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无论李胖子再怎么不得百官的喜,但他在这朝堂上肯定是不会只有曹四mén这一只tui的,最起码,三五只总该是有,这世上,每个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下,对同一件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判断,真正的英雄所见略同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能说是在大致方向上是相同,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所以,有人会主动的投怀送抱投入李胖子的阵营并不希奇,李胖子也不会笨到将主动投靠的人给拒之mén外了。曹四mén跳出来后,阎老头也跳出来反拍他一把,却没见李胖子阵营的还有人出来说话,可见,曹老头当是已经在李胖子那失去了威信了,也失去了原本的地位。也是啊,自己三番五次的让他针对自己的计划流产了,换谁也不甘呢李胖子对他的信任肯定要大打折扣,曹老头对自己也就更加的恨之入骨,这也恰好能解释一个智囊,为什么会在今天作出这么不智的举动来,那是脑mén被冲晕了哦。
王况所料这次倒是没差,曹四mén今天确实就是利令智昏了,尤其是石像事件,人跑了,又没研究个结果出来,李胖子对他已经很是不满了,然后呢,白眉和尚又在池州现了下身接着就不知所踪,曹老头派去池州的人也是无功而返,就更让李胖子失望。曹老头不怨恨王况怨恨谁
但凡人一不如意,潜意识里总是会把责任从自己身上推个干干净净的,这一点王况身有体会,后世多年的不如意,他原来也是怨天尤人,后来发现还是自己xg格的问题,是自己从小独立惯了,自己做自己的主惯了,所以受不得约束,尤其是不如自己的人爬到他头上更让他难过和压抑,所以在职场上是屡战屡败,而这个xg格已经是骨子里深刻了的,即便他后来再是注意,但只要导火索一出现,火yào桶还是马上就能点燃。
就看王况现在,还是不喜欢受到约束,就是怕约束所以才不喜欢呆长安,而愿意躲在建安当土皇帝就知道,哪怕是又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练,还无法完全的改了。也幸亏王况运气好,是碰到李老2肚量不小,能容人,要是晚上个三四十年穿过来碰到武媚娘,王况注定又是一个悲催的解局。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曹四mén眼下就是如此,出了问题,自己失败了,就将过错全怪到别人头上,试想,他如果不去对付王况,又怎么会有眼下的失败呢,凡是有果就必有因。
曹老头万万没想到,就连阎立德也跳了出来,本来他参王况,就是抱着不打倒你也要让你惹一身伤的念头来的,自己所参的是实情没错,可他也不笨,如果皇帝要保王况,只要说一声黄大是奉了他的口诏出兵的,皇帝的口诏,皇帝说有那就是有,没法子去求证的。
但这么倒没什么,只要他参上一本,只要皇帝听到了,这就是他的目的了,哪怕是黄大毫发无损,只要在皇帝的心里留下了黄大是个不安分的主的印象就成,有这个印象,以后再慢慢的一点一点加深,最后来个雷霆一击,不怕你建安县伯不倒
现在好么,自家主子的泰山都跳了出来反对他,甚至于连反坐都提了出来,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出路就只有两个了,一个是彻底的扳倒王家二郎,另一个就是他自己要被反坐,背上他参黄大和王况的罪名。曹四mén心里顿时是一阵的绝望,自己,真的穷途末路了么老天不公,不公啊
然而还没完,就在李世民喝问的时候,紫宸殿外又是一声喧哗,随着声音越来越近,朝中大佬们也都听到了:报东瀛再捷
这下就连李靖也淡定不起来了,刚刚的大捷,那是昨晚就到长安了的,自己刻意的安排了他们今日报进宫来的,作为大唐军神,在时间上的算计自有他的独到之处,将所有事件全盘考虑之后,也能大概的推出有跳出来的人应该是大致什么时候跳出来,这个倒不难,换做是王况,如果也是在朝堂上一呆就是十几年,在mo清了皇帝的脾气和习惯,mo清了朝中各大臣的xg格,也能推算出来,不过没李靖那样能拿捏到恰到好处而已。
这一次的捷报,李靖并不知道,可以说,这是个完全的刚刚新鲜出炉的捷报,刚到长安,就直接送进宫来了,兵部的官员也不是省油的灯,老尚书说要捷报什么时候报上去会有效果,他们记在心里,好么,又来一道,这连续两道的捷报,分量只能重不能轻所以,不用李靖去刻意jiāo代,他们也知道这一道捷报上来,肯定是对自家尚书有利的,那还等什么,直接报上去
计有石见,长mén,周仿,备前,备中,备后等二十三部族俯首称臣大佬们都已经麻木了,听来听去,只听清了有二十三个倭人部族俯首称臣这一句。王况呢,只听到石见二字,脑袋一阵的晕乎,石见这个名称这会就有了
这个捷报非常的简练,是建州水军直接上报的,能统领水军,又是世家出身的王霖泊脑子也好用,知道琉求国主上贺表了,那么所有的对建州水军不利的因素就消失得干干净净了,所以这个捷报他报得速度那是飞快,不再通过建安镇将府了,而是兵分三路的报,一路上报长安,一路上报建安,一路上报家里。该怎么做他心里有数,这时候,顾不得什么越级不越级,王县伯在长安,王县伯就是建州的灵魂,是建州水军之所以能成军的关键,所以,一切都要以将王县伯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这是王况出发后,建州上下一致的意见。
这些部族首领都在押解进京的路上,如故不出意外,在近江首领到长安后没几天,也该都到了。这时候的大唐和东瀛,那是敌对双方,你投降了也是俘虏,没什么好优待的,尤其是建安县伯恨了倭奴入骨去,那这一路上,这些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部族首领就别想好受了。
如果说,前面的捷报让朝中上下差点当机,这一下,包括了李世民在内,那是全都彻底的当机了,有没搞错五百兵,只出二百多,用倭奴为炮灰,就一举拿下二十三个部族这个仗打得也太轻松了罢
李靖是最早回过神来的,他清了清嗓子,借此平复心情,问那个呆呆的手拿捷报的黄mén:再念一遍,我建州水军伤亡多少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一个久经杀阵的兵士,比起一个没上过阵的将军还管用,如果能在这一仗后,保留最多的兵士,那么,以后就是大唐军队的宝贵财富,这样的一个兵士,你就是拿满满一车的银钱来和李靖换,他也是舍不得的。
李相公,没,没伤亡,只有一个轻伤,据说还是站在他前面的兵士立功心切,拔刀太急,没注意看后面,所以,胳膊上被削了一下。
只有一个轻伤还是被自己人不小心误伤的没人敢相信,都怀疑这个捷报是不是造了假的,尤其是曹老头,一听这话,仿佛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喊了起来:假的,一定是假的。
王况微微一笑,没作答,倭奴的战力如此的不堪,本就是在他的估计范围内,那些个遣唐使,到了大唐后说是家族武士,但王况却知道,他们穿得戴的,无不是集合了全族之力凑起来的,东瀛是产银产金没错,但除此而外,其他确实极度的贫乏,尤其是还处于半原始氏族社会的倭奴的生产力,依据王况估计,两三个成年倭奴所创造的社会物资价值,还不如一个建州孩童都不是没有可能。
陛下,臣再请参曹四mén谎报军情连坐阎老头原本听了这个结果也是不大相信的,但他眼尖,回头扫视的时候看到了王况的微笑,王二朗笑了,这什么意思,这军情肯定是真的得,既然已经和曹四mén撕破脸了,那就干脆彻底一点,于是,他又加了一句。
你,你胡说,某并没参王县伯谎报军情曹四mén这下一跳老高,连坐这个词在他耳朵里已经是个垩梦,一听就起了条件反shè。一个谋逆不臣之心就足够他喝一壶的了,再加上这么一个谎报军情连坐,如果放在前朝,九族都诛好几遍了,本朝虽是轻易不动用诛连,但却是可以流徙千里,如果一切是真,自己曹mén一族,从此就要去那蛮荒之地,再没崛起之日。
许多人也都在回过神后看到了王况的微笑,这时候对曹老头也纷纷的鄙视起来,还著作郎呢,敢说不敢当,算哪mén子的大丈夫于是就有人呼喊到:陛下,臣可为阎工部为证。有一个带头的,就有两个,三个跟着附和的,最后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咬定了,曹四mén当着陛下的面说那捷报是假的,就是属于变相的参奏。
李世民也看到了王况的微笑,于是问王况:王璃,卿可敢接这是问王况有没把握呢。鹅滴乖乖,陛下这是什么问话难道说王况如果不敢接,那么就许他不接陛下对建安县伯也太宠了罢
没有人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帝王心思,猜不透只有王况大约mo出了一点,自己可以说是李老2看着成长起来的,李老2看着自己一步步的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白身到今日的成就,不难排除李老2自己未尝没有成就感,这感觉王况也有过,每次看着二子,也就是王冼一步步的成长起来,他心里的自豪感也会越来越强,所以,王冼就是他的逆鳞,谁也碰不得。难道自己在李老2心中,也如同王冼在自己心中一样的地位么
这让王况有那么一刻有点感动,甚至羞愧,因为他现在还在打着要将武媚娘打倒的心思,如果是武媚娘倒也罢了,不管出发点如何,但从结果上来看,归根到底王况是为李家皇朝而打的,可关键是王况这时候脑海里竟然闪现出长孙皇后一弯腰时两团雪白的风情,那回头时的无奈和遗憾来,那无奈和遗憾,颇有一种我生君未生,恨不逢君未嫁时的感觉原句改了改。
甩了甩头,王况又rou了rou太阳xue,将这些个不合当前场景的念头全甩出去,定下心来道:回陛下,璃接了。接了,那就是说,如果这个军情只要有一点点和事实上的大的出入,王况就得为黄大扛起谎报军情的罪来,那么他的县伯爵位可能就此不保,而如果没有什么出入,曹老头就要背上谎报军情的罪名。两个人,必须倒下一个了。
好程知节出人意料的喊了声,冲王况竖了竖大拇指,一个肯为下属承担的上官,那就是好上官,别人程知节或许了解的不多,但对黄大,他可是一直在关注的,甚至可以说,黄大的不得升迁里面,也有他的努力,他不想这么好的苗子因为快速的升迁而消磨了斗志,黄大毕竟是白身出来,突然富贵临身,很难做到那些世家子一样已经富贵惯了的不以为意来。不升黄大,也是对他的一种爱护。
黄大能做到无伤亡而轻取东瀛,老魔王和尉迟敬德这些对黄大加了很多关注的人是信的,而且,自家小子不也说了么,二郎说,那倭奴就像小蚂蚁一样,大唐甚至都不用派兵去,只消得派些稍加训练的青壮过去,只要带足了给养,配齐了刀兵,一样轻松捏死。这话他们是有一半信的,既然青壮都能做到,大唐军士就更能做到了,而且还有黄大这员猛将在
当下,老魔王一举笏板,尉迟敬德和秦琼向来和老魔王一起,三人基本上都是同进退,只有局势不明朗的时候,才会留一人下来以做应变的。这时候的局势已经是很明朗了,二郎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只有那个曹老头,已经是方寸大luàn,变蠢了看不出来。老魔王一举笏板,另外两个老家伙也举了笏板,齐声奏道:陛下,吾等愿同建安县伯一道,接下这反坐了。也就是说,他们要和王况一起,接下这个反坐,不过放到他们身上,如果王况有罪,就是连坐了他们。
三架马车一带头,其他的武官在李靖的默许下也纷纷表态愿意和建安县伯一起接了这反坐。甚至蒲熙亮也站了出,义正词严的接了下来,这下众臣对蒲熙亮是纷纷刮目相看,难得,蒲少匠竟然也有这分血xg。
事已至此,局势已经彻底的倒向了王况这边,就连李靖袍袖里的琉求国主的贺表这时候上不上都已经无关大局了,那么多的官员为王况背书,已经让王况立于不败之地,哪怕是那军情真的是谎报了,所谓法不责众,李世民再有魄力,也是不能处罚一丝一毫的,顶多训斥几句了事。
陛下,琉求国主奏。直到此刻,李靖这才不慌不忙的将袍袖里笼得都温乎乎,熟得不能再熟的贺表掏了出来,递了上去。
老魔王盯了李靖一眼又看一眼王况,再和秦琼互相对视了一下,约略明白了些,暗道,某就说呢,你老小子怎么半天没个动静,原来埋伏了这么一手既然是琉求国主请奏,那必定是对二郎而言是好事,对曹四mén而言是坏事了,再看长孙无忌,竟然也是似乎松了那么口气,不由暗骂,老狐狸,定是事先得了消息了,不行,某回去要好好写封信去训一训自家小子了,同在建安,怎么人家长孙煜能做到的,你程处亮就做不到再要这么làngdàng下去,那就换人
:
第三九0章三叠
王况话说一半就停了下来,实在是他的话还没说完,朝堂上就已经luàn作了一团,而他品级还不够资格坐得离李世民足够近,中间隔了好长一大溜的大佬及那些还不够格成为大佬但品级比自己要高的官员呢,比如说蒲熙亮就是比王况高那么一点,有那么多人挡在前面七嘴八舌的,王况可不愿意费那个劲去扯着嗓子喊,一个是làng费体力,另一个大声说话是对领导的不敬。书mi群2
倒是没想到,他这一停,正在组织着下面该怎么说,才能既给李胖子一个教训,又不打击了他编写括地志的积极xg的时候,本该是李胖子阵营,不管怎么着按情理来说也应该是保持沉默的阎老头却跳了出来,旗帜鲜明的站在了他这一边。
这让王况很是有点诧异了,让他对阎老头的为人有了新的认识,看来,画如其人,这话说得不是没道理啊,阎老头如果不是有阎立本这尊画坛大神的兄弟遮挡了他的光芒的话,这时候他的名声恐怕是更为响亮得多,而阎老头在历史上并无恶评,至少王况没见到过,说明什么,说明这老头是个学术型的人才,只认个理字。
连坐,这倒有点意思了,既然阎老头跳了出来,那么说明哪怕将这个曹四mén拍得稀烂了,事情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无论李胖子再怎么不得百官的喜,但他在这朝堂上肯定是不会只有曹四mén这一只tui的,最起码,三五只总该是有,这世上,每个人处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下,对同一件事情就会有不同的判断,真正的英雄所见略同的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能说是在大致方向上是相同,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所以,有人会主动的投怀送抱投入李胖子的阵营并不希奇,李胖子也不会笨到将主动投靠的人给拒之mén外了。曹四mén跳出来后,阎老头也跳出来反拍他一把,却没见李胖子阵营的还有人出来说话,可见,曹老头当是已经在李胖子那失去了威信了,也失去了原本的地位。也是啊,自己三番五次的让他针对自己的计划流产了,换谁也不甘呢李胖子对他的信任肯定要大打折扣,曹老头对自己也就更加的恨之入骨,这也恰好能解释一个智囊,为什么会在今天作出这么不智的举动来,那是脑mén被冲晕了哦。
王况所料这次倒是没差,曹四mén今天确实就是利令智昏了,尤其是石像事件,人跑了,又没研究个结果出来,李胖子对他已经很是不满了,然后呢,白眉和尚又在池州现了下身接着就不知所踪,曹老头派去池州的人也是无功而返,就更让李胖子失望。曹老头不怨恨王况怨恨谁
但凡人一不如意,潜意识里总是会把责任从自己身上推个干干净净的,这一点王况身有体会,后世多年的不如意,他原来也是怨天尤人,后来发现还是自己xg格的问题,是自己从小独立惯了,自己做自己的主惯了,所以受不得约束,尤其是不如自己的人爬到他头上更让他难过和压抑,所以在职场上是屡战屡败,而这个xg格已经是骨子里深刻了的,即便他后来再是注意,但只要导火索一出现,火yào桶还是马上就能点燃。
就看王况现在,还是不喜欢受到约束,就是怕约束所以才不喜欢呆长安,而愿意躲在建安当土皇帝就知道,哪怕是又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练,还无法完全的改了。也幸亏王况运气好,是碰到李老2肚量不小,能容人,要是晚上个三四十年穿过来碰到武媚娘,王况注定又是一个悲催的解局。器:无广告全文字更
曹四mén眼下就是如此,出了问题,自己失败了,就将过错全怪到别人头上,试想,他如果不去对付王况,又怎么会有眼下的失败呢,凡是有果就必有因。
曹老头万万没想到,就连阎立德也跳了出来,本来他参王况,就是抱着不打倒你也要让你惹一身伤的念头来的,自己所参的是实情没错,可他也不笨,如果皇帝要保王况,只要说一声黄大是奉了他的口诏出兵的,皇帝的口诏,皇帝说有那就是有,没法子去求证的。
但这么倒没什么,只要他参上一本,只要皇帝听到了,这就是他的目的了,哪怕是黄大毫发无损,只要在皇帝的心里留下了黄大是个不安分的主的印象就成,有这个印象,以后再慢慢的一点一点加深,最后来个雷霆一击,不怕你建安县伯不倒
现在好么,自家主子的泰山都跳了出来反对他,甚至于连反坐都提了出来,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出路就只有两个了,一个是彻底的扳倒王家二郎,另一个就是他自己要被反坐,背上他参黄大和王况的罪名。曹四mén心里顿时是一阵的绝望,自己,真的穷途末路了么老天不公,不公啊
然而还没完,就在李世民喝问的时候,紫宸殿外又是一声喧哗,随着声音越来越近,朝中大佬们也都听到了:报东瀛再捷
这下就连李靖也淡定不起来了,刚刚的大捷,那是昨晚就到长安了的,自己刻意的安排了他们今日报进宫来的,作为大唐军神,在时间上的算计自有他的独到之处,将所有事件全盘考虑之后,也能大概的推出有跳出来的人应该是大致什么时候跳出来,这个倒不难,换做是王况,如果也是在朝堂上一呆就是十几年,在mo清了皇帝的脾气和习惯,mo清了朝中各大臣的xg格,也能推算出来,不过没李靖那样能拿捏到恰到好处而已。
这一次的捷报,李靖并不知道,可以说,这是个完全的刚刚新鲜出炉的捷报,刚到长安,就直接送进宫来了,兵部的官员也不是省油的灯,老尚书说要捷报什么时候报上去会有效果,他们记在心里,好么,又来一道,这连续两道的捷报,分量只能重不能轻所以,不用李靖去刻意jiāo代,他们也知道这一道捷报上来,肯定是对自家尚书有利的,那还等什么,直接报上去
计有石见,长mén,周仿,备前,备中,备后等二十三部族俯首称臣大佬们都已经麻木了,听来听去,只听清了有二十三个倭人部族俯首称臣这一句。王况呢,只听到石见二字,脑袋一阵的晕乎,石见这个名称这会就有了
这个捷报非常的简练,是建州水军直接上报的,能统领水军,又是世家出身的王霖泊脑子也好用,知道琉求国主上贺表了,那么所有的对建州水军不利的因素就消失得干干净净了,所以这个捷报他报得速度那是飞快,不再通过建安镇将府了,而是兵分三路的报,一路上报长安,一路上报建安,一路上报家里。该怎么做他心里有数,这时候,顾不得什么越级不越级,王县伯在长安,王县伯就是建州的灵魂,是建州水军之所以能成军的关键,所以,一切都要以将王县伯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这是王况出发后,建州上下一致的意见。
这些部族首领都在押解进京的路上,如故不出意外,在近江首领到长安后没几天,也该都到了。这时候的大唐和东瀛,那是敌对双方,你投降了也是俘虏,没什么好优待的,尤其是建安县伯恨了倭奴入骨去,那这一路上,这些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部族首领就别想好受了。
如果说,前面的捷报让朝中上下差点当机,这一下,包括了李世民在内,那是全都彻底的当机了,有没搞错五百兵,只出二百多,用倭奴为炮灰,就一举拿下二十三个部族这个仗打得也太轻松了罢
李靖是最早回过神来的,他清了清嗓子,借此平复心情,问那个呆呆的手拿捷报的黄mén:再念一遍,我建州水军伤亡多少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一个久经杀阵的兵士,比起一个没上过阵的将军还管用,如果能在这一仗后,保留最多的兵士,那么,以后就是大唐军队的宝贵财富,这样的一个兵士,你就是拿满满一车的银钱来和李靖换,他也是舍不得的。
李相公,没,没伤亡,只有一个轻伤,据说还是站在他前面的兵士立功心切,拔刀太急,没注意看后面,所以,胳膊上被削了一下。
只有一个轻伤还是被自己人不小心误伤的没人敢相信,都怀疑这个捷报是不是造了假的,尤其是曹老头,一听这话,仿佛就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喊了起来:假的,一定是假的。
王况微微一笑,没作答,倭奴的战力如此的不堪,本就是在他的估计范围内,那些个遣唐使,到了大唐后说是家族武士,但王况却知道,他们穿得戴的,无不是集合了全族之力凑起来的,东瀛是产银产金没错,但除此而外,其他确实极度的贫乏,尤其是还处于半原始氏族社会的倭奴的生产力,依据王况估计,两三个成年倭奴所创造的社会物资价值,还不如一个建州孩童都不是没有可能。
陛下,臣再请参曹四mén谎报军情连坐阎老头原本听了这个结果也是不大相信的,但他眼尖,回头扫视的时候看到了王况的微笑,王二朗笑了,这什么意思,这军情肯定是真的得,既然已经和曹四mén撕破脸了,那就干脆彻底一点,于是,他又加了一句。
你,你胡说,某并没参王县伯谎报军情曹四mén这下一跳老高,连坐这个词在他耳朵里已经是个垩梦,一听就起了条件反shè。一个谋逆不臣之心就足够他喝一壶的了,再加上这么一个谎报军情连坐,如果放在前朝,九族都诛好几遍了,本朝虽是轻易不动用诛连,但却是可以流徙千里,如果一切是真,自己曹mén一族,从此就要去那蛮荒之地,再没崛起之日。
许多人也都在回过神后看到了王况的微笑,这时候对曹老头也纷纷的鄙视起来,还著作郎呢,敢说不敢当,算哪mén子的大丈夫于是就有人呼喊到:陛下,臣可为阎工部为证。有一个带头的,就有两个,三个跟着附和的,最后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咬定了,曹四mén当着陛下的面说那捷报是假的,就是属于变相的参奏。
李世民也看到了王况的微笑,于是问王况:王璃,卿可敢接这是问王况有没把握呢。鹅滴乖乖,陛下这是什么问话难道说王况如果不敢接,那么就许他不接陛下对建安县伯也太宠了罢
没有人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帝王心思,猜不透只有王况大约mo出了一点,自己可以说是李老2看着成长起来的,李老2看着自己一步步的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白身到今日的成就,不难排除李老2自己未尝没有成就感,这感觉王况也有过,每次看着二子,也就是王冼一步步的成长起来,他心里的自豪感也会越来越强,所以,王冼就是他的逆鳞,谁也碰不得。难道自己在李老2心中,也如同王冼在自己心中一样的地位么
这让王况有那么一刻有点感动,甚至羞愧,因为他现在还在打着要将武媚娘打倒的心思,如果是武媚娘倒也罢了,不管出发点如何,但从结果上来看,归根到底王况是为李家皇朝而打的,可关键是王况这时候脑海里竟然闪现出长孙皇后一弯腰时两团雪白的风情,那回头时的无奈和遗憾来,那无奈和遗憾,颇有一种我生君未生,恨不逢君未嫁时的感觉原句改了改。
甩了甩头,王况又rou了rou太阳xue,将这些个不合当前场景的念头全甩出去,定下心来道:回陛下,璃接了。接了,那就是说,如果这个军情只要有一点点和事实上的大的出入,王况就得为黄大扛起谎报军情的罪来,那么他的县伯爵位可能就此不保,而如果没有什么出入,曹老头就要背上谎报军情的罪名。两个人,必须倒下一个了。
好程知节出人意料的喊了声,冲王况竖了竖大拇指,一个肯为下属承担的上官,那就是好上官,别人程知节或许了解的不多,但对黄大,他可是一直在关注的,甚至可以说,黄大的不得升迁里面,也有他的努力,他不想这么好的苗子因为快速的升迁而消磨了斗志,黄大毕竟是白身出来,突然富贵临身,很难做到那些世家子一样已经富贵惯了的不以为意来。不升黄大,也是对他的一种爱护。
黄大能做到无伤亡而轻取东瀛,老魔王和尉迟敬德这些对黄大加了很多关注的人是信的,而且,自家小子不也说了么,二郎说,那倭奴就像小蚂蚁一样,大唐甚至都不用派兵去,只消得派些稍加训练的青壮过去,只要带足了给养,配齐了刀兵,一样轻松捏死。这话他们是有一半信的,既然青壮都能做到,大唐军士就更能做到了,而且还有黄大这员猛将在
当下,老魔王一举笏板,尉迟敬德和秦琼向来和老魔王一起,三人基本上都是同进退,只有局势不明朗的时候,才会留一人下来以做应变的。这时候的局势已经是很明朗了,二郎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只有那个曹老头,已经是方寸大luàn,变蠢了看不出来。老魔王一举笏板,另外两个老家伙也举了笏板,齐声奏道:陛下,吾等愿同建安县伯一道,接下这反坐了。也就是说,他们要和王况一起,接下这个反坐,不过放到他们身上,如果王况有罪,就是连坐了他们。
三架马车一带头,其他的武官在李靖的默许下也纷纷表态愿意和建安县伯一起接了这反坐。甚至蒲熙亮也站了出,义正词严的接了下来,这下众臣对蒲熙亮是纷纷刮目相看,难得,蒲少匠竟然也有这分血xg。
事已至此,局势已经彻底的倒向了王况这边,就连李靖袍袖里的琉求国主的贺表这时候上不上都已经无关大局了,那么多的官员为王况背书,已经让王况立于不败之地,哪怕是那军情真的是谎报了,所谓法不责众,李世民再有魄力,也是不能处罚一丝一毫的,顶多训斥几句了事。
陛下,琉求国主奏。直到此刻,李靖这才不慌不忙的将袍袖里笼得都温乎乎,熟得不能再熟的贺表掏了出来,递了上去。
老魔王盯了李靖一眼又看一眼王况,再和秦琼互相对视了一下,约略明白了些,暗道,某就说呢,你老小子怎么半天没个动静,原来埋伏了这么一手既然是琉求国主请奏,那必定是对二郎而言是好事,对曹四mén而言是坏事了,再看长孙无忌,竟然也是似乎松了那么口气,不由暗骂,老狐狸,定是事先得了消息了,不行,某回去要好好写封信去训一训自家小子了,同在建安,怎么人家长孙煜能做到的,你程处亮就做不到再要这么làngdàng下去,那就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