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李亚玲的意外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双林认为自己终于咸鱼翻身了,他再也不是以前的农村兵刘双林了。他提干了,就是解放军部队中的军官了,即便以后不再部队干了,转业到地方,那他也是国家干部的身份。此时的刘双林是幸福的,自豪的。他下意识地就想到了放马沟大队的李支书,从严格意义上讲,李支书不属于国家干部,他的户口在农村,挣的也是农民式的工分,他算老几?他为自己以前在李支书面前唯唯喏喏的样子感到后悔。现在的刘双林已经出人头地了,他比李支书强千倍万倍。
刘双林想起了李支书,他就不能不想到李亚玲?,现在想起李亚玲他还有一点点心疼。她娇好的体态和美丽,无疑会时时地走进他的梦里,他真心爱慕过李亚玲,不过那是以前的事情了,刘双林现在的身份否定了从前的看法,就连人生观、审美观也产生了不同。部队里有许多农村出来的干部,就是没处理好自己的私人问题,仍然在农村找老婆,结果生了孩子,还没熬到随军的年头就转业了,最后也只能回到农村。刘双林现在不能再走那些人的老路了,现在的他干干净净,一身轻松,他要过一种彻底的城里人的生活,也就是说,昔日李亚玲留给他的美好,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他从内心里感谢李支书,如果李支书那次真的收下的东西,同意他和李亚玲的婚事,现在他身上就是长满嘴,怕是也说不清了。
刘双林这么想过之后,他开始理所当然地冷淡李亚玲,他不再给她写信。按李亚玲的话说,他们现在的关系是普通同志的关系,通几封信那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现在刘双林为以前在给李亚玲信上说过的话感到后悔了,那是一些鼠目寸光的话,胸无大志的话。此时的刘双林决心痛改前非,他要重新做人,一切都还来得及。他现在已经是军官了,还愁找不到对象吗?答案是否定的,他这么想过后,脸上就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李亚玲的心态和刘双林的想法是南辕北辙的,有关刘双林在部队上进步的消息,点点滴滴地传到了她耳鼓里。她为刘双林、也为自己兴奋,她终于把宝押准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刘双林能提干,这是她嫁给刘双林唯一的条件。如果刘双林提不了干,回到农村,她说什么也是不能答应这门婚事的。现在刘双林真的提干了,她要抓住这个机会,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刘双林的怀抱中,成为他的妻子,那样她离开农村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她开始热情洋溢地给刘双林写信,以前在称谓上总是称刘双林同志,现在变成双林了,然后就是一别近一年,很是想念一类的话顺理成章地跃然纸上。这样一封热情的信寄出后,犹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刘双林要写上三五封信,她才只回一封;现在自己的几封信都发出去了,还没收到刘双林的一封信。
刘双林接到李亚玲这些热情洋溢的信,不再像以前那么激动了。他很平静,有时把那些信撕开看看,有的干脆连看都不看了,几把撕碎扔到了下水道里。
李亚玲左等右等,一直没有等来刘双林的消息,聪明又敏感的李亚玲知道自己和刘双林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问题,但她要迎着困难上,不能退缩。以前,刘双林在给她的每封信里都急赤白脸地希望她能到部队去看他,她应都没应,权当刘双林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说走就走,李亚玲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便汽车、火车地辗转地来到部队。刘双林在信里详细地给她写了部队的地址,所以,李亚玲没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刘双林的部队。
李亚玲在来部队前,从心理到生理上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她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她过去也听说过有未婚妻到部队后让人家生米做成熟饭的事。她在公社卫生院学习的半年时间里就碰上了姑娘家去打胎,就是在部队探亲时怀上了孩子,想结婚人家战士又回不来;去部队结婚,部队又不允许,只能把孩子做掉。李亚玲是赤脚医生,兼管着全大队的计划生育工作,那些计生用品她都有。这次来部队时,她就在随身带的包里装了那些东西。她把什么结果都想到了,总之,她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做成刘双林的媳妇。
然而她的想象和实际却天壤之别,她走进部队大院时,刘双林正在操场上带领着战士们热火朝天地训练,当哨兵把李亚玲带到刘双林面前时,刘双林做梦也没有想在这节骨眼上,李亚玲会来。他从心里已经把李亚玲彻底遗忘了。他见到李亚玲的第一句话竟是:是你,你怎么来了?
李亚玲在一路上也无数次地设计过她和刘双林相见的情景,但她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样子。她也惊怔在那里,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半晌才说:这阵子工作不忙,来看看你。
刘双林就很为难的样子,抓抓头,又抹一把脸上的汗,才说:我这阵子忙,真的没时间陪你。按理说咱们是老同学,家乡来人了,应该陪陪你,可你看这——
说完,用手指了指正在操场上等他训练的战士,那些战士也都在朝这边看着。
李亚玲什么都明白了,她是个聪明人,这阵子刘双林一直没有给她去信,她已经意识到出了问题,但她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当即,她也冷下脸来道:那我就不打扰了,我现在就走。
刘双林这才松了口气,情绪也活跃了一些,便说:我送送你。
说完便陪着李亚玲向部队大门口走去。
这是有人从他们身边路过,有的老兵就和刘双林打招呼:排长,这是咱嫂子吧?咋不领到招待所去,这是往哪儿走哇?
刘双林就脸红脸白地说:哪里,哪里,这是老家的同学,出差路过顺便来看看。
两人深深浅浅地往前走,刘双林觉得过意不去,就说:亚玲,要不你在城里找个招待所,好不容易来一趟,玩儿两天再走。
李亚玲冷冷地说:不用了。
这时部队院外正好开来一辆通往城里的公共汽车,李亚玲一下子就跳了上去。一直到车开走了很远,她连头都没有回一下。屈辱、怨恨,让她悄然流下复杂的泪水。
那一次,她从部队回来后就病倒了,一连躺了十几天。从那以后,李亚玲就像变了一个人,她对城市的向往更加迫切了,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让刘双林看一看,她不嫁给他照样能过城里人的日子。
在李亚玲眼里,章卫平和刘双林两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章卫平如果是一棵大树,那刘双林连个草都不如。章卫平本身就是城里人,父亲还是军区的副司令,人家不在城里待着,才来到农村。他刘双林算什么,简直就是个小丑,拼命地向上爬,不就是当个排长吗?
但李亚玲最担心的还是章卫平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想法。那时候,有许多怀揣理想的青年人,响应毛主席老人家的号召,来到农村,在农村娶妻生子,扎根农村一辈子。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李亚玲是不愿意的,她知道同是男人,章卫平和刘双林是不一样的。刘双林吸引她的是能把她带出农村,这个人是不值得她喜欢的,更谈不上爱了;章卫平却不一样,她从骨子里喜欢他,因为章卫平在她眼里是个全新的人,他身上有许多东西是农村人身上不具备的,正是这种陌生与新鲜,让李亚玲产生了审美。
自从和章卫平有了恋情,李亚玲才从刘双林的阴影彻底摆脱掉。她真心实意、全力以赴地热爱着章卫平,她现在最大的不安,仍是章卫平扎根农村的决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心明眼亮的李支书还是发现了章卫平和女儿不寻常的关系,他对待章卫平的态度和刘双林的态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章卫平是谁,那是革命的后代,父亲是部队首长、高干,章卫平根红苗正,自从章卫平来到放马沟大队落户,他就从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章卫平的每一点进步,他都欢欣鼓舞,如今章卫平当上放马沟大队的革委会主任和李支书的力荐、以及自己甘愿从支书的位置退下来是分不开的。他一直认为,龙王爷的儿子会凫水,章卫平的父亲是军区副司令,那章卫平以后肯定也错不了。他已经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女儿的幸福和未来。
从那以后,他经常把章卫平叫到家里,让李亚玲给他们炒上几个菜,然后一老一少地坐在炕上喝两口。李支书一边喝酒一边说:孩子,你的决定太对了,扎根农村我举双手赞成,城里有啥好的,当年毛主席还主张农村包围城市呢。咱们以后也来个农村包围城市,农村的天地大呀,不像城里那么憋屈得闹心。
章卫平就点头称是。
李支书就用一双醉眼欣赏似地注视着章卫平。
李支书的话让李亚玲的心里好一阵哆嗦。
刘双林的“新大陆”
刘双林在新兵队伍中,一眼就看出了方玮的与众不同。方玮的与众不同不是装出来的,那是她骨子里的一种气质,不仅是她,还有乔念朝这批从大院里应征入伍的新兵中,浑身上下都透着那个劲儿。他们把这次当兵当成了一次喜剧式的远行,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部队大院里长大,最大的首长和最小的士兵他们都见过,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按照部队的作息制度来执行的。他们从军区大院去某个团或某个连队当兵,他们是在往下走,就如同从一个大城市里来到一个小城镇,他们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经历过?小城镇上的一切是不会让他们惊讶的。因此,他们的神情举止是从容不迫的,有种见怪不怪的那份从容。
方玮、乔念朝这些人的从容和那些刚穿上新军装的工农子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些工农子弟从穿上新军装那一刻,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浑身的僵硬不自在。登上新兵专列后,他们的眼睛就更不够用了,这摸摸那看看,脸色是激动潮红的,他们不停地说话,部队上所有的事情他们都有感到新鲜和好奇。
方玮和乔念朝们,是穿着父母穿旧的军装长大的,军装穿在他们的身上都是那么自然合体,举手投足间俨然是老兵的样子。
乔念朝潇洒地递给刘双林第一支烟时,刘双林的心里就咯噔一下,他知道在这批新兵中藏龙卧虎。他想起自己刚当新兵那会儿,半年之后和排长说话还紧张得结结巴巴。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刘双林承认这种差别。自己如果不是戏剧性地救了师长的夫人和女儿,此时的他早就回到放马沟了。他要把握自己的命运,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师长的一句话让他什么都达到了。他从新兵的花名册中粗浅地了解到,这批新兵中有好几个都有是军区大院首长的子弟。花名册中有一栏填着每位新兵的家庭住址,文艺路28号就是军区大院的所在地,作为当了排长的刘双林来说,军区的地址他是知道的。接这批新兵时,他去过军区大院门口,他只在院外的甬道上走了走,军区门岗的士兵都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们气度不凡,他还没有接近他们?,他的浑身就开始发紧了。他知道自己没法走进军区大院,那里要实行严格的登记,办事先向里面打电话,对方让进去了,这面才可填会客的条子,有了条子才能进去。军区大院里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他无法走进军区大院,他只在门口远远地站着,往很深的院里张望了一会儿,就算自己来过军区大院。那天,他怀着畏惧而又满足的心理离开了文艺路28号。
此时,眼前的几个新都来自文艺路28号,他们平时就住在那里,出入军区大院如履平地,就拿这一点,他就感受到了自己和这些兵之间的距离。
刘双林不仅认清了这些,他还一眼就看上了方玮。方玮呈现在刘双林眼前不仅是年轻漂亮,更重要的是,她也是文艺路28号的,文艺路28号的这些新兵,就像脑门上贴了标签似的,走到哪里都显得与众不同。
刘双林下意识地想到了李亚玲,只是一闪念,他就把李亚玲和眼前的方玮进行一次对比,就比出了李亚玲和方玮的不同。如果把方玮比喻成一支雪莲的话,李亚玲充其量也就是山脚下一支毫不起眼的小黄花。想到这儿的刘双林心里咯噔咯噔的。提干后的刘双林择偶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没提干的时候,李亚玲在他眼里宛若天仙,提干后的刘双林觉得李亚玲也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姑娘而已。那时他就暗下决心,找对象一定找个城里有工作的姑娘,那样他的后半生和孩子才算真正脱离开农村。刘双林一提到农村,他就从骨子里感到自卑和压抑,他想喊想叫,甚至想大哭。
方玮的亮相,让刘双林眼前一亮,心里的什么地方快速地咯噔了几下,血管里的血流明显加快了,他显得兴奋而又紧张。从那一刻起,他决定想方设法要接近方玮。他觉得世上不论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比如他的提干。在新兵的列车上,可惜方玮连正眼都没看他一眼,他无数次地走到她的身边,张开双手,让自己干部服上的两兜呈现在众人眼前,可是她连看一眼都没有看。
那个年代,士兵与军官的唯一区别就是上衣多了两个口袋,不管是军区司令,还是边防哨所的一个小排长,他们的着装都是一样的,军官只比士兵多两个口袋而已。刘双林的意思是想让方玮注意到自己是名真正的干部,可惜他的目的没有达到。
刘双林可以说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从看到方玮的第一眼起,就有了接近她的愿望,甚至想到了以后。如果他和方玮真的有点什么,那么他的一切就可以说天上人间了。此时的刘双林已经把自己未来的生活主题先行了一步,具体的过程那随行就市了。正如他当年刚当兵时,唯一的目标就是提干,结果他的目的达到了,至于过程他说不准,但他知道了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刘双林是接这批新兵的排长,在未来的三个月时间里,他也将是新兵排长。这是每个刚提干的军官的必修课。因为那些资历老一些的排长,对训练新兵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因为新兵训练比带那些老兵会吃许多苦头,费力也未必讨好。刘双林在新兵分班、分排时,有意把文艺路那几个兵分到自己的排里。
这批兵是师里报的名,女兵很少,才八个人,只能编成一个班。这个班只能混编在男兵排里,刘双林就是这个混编排的排长,这个排还有乔念朝这些来自文艺路的兵。
新兵开始训练的时候,刘双林才意识到,这些兵真的不那么好带。其他排的新兵都是工农子弟,对部队很敬畏,对排长更是敬畏,这是他们来到部队后第一次近距离接近部队的首长。他们听话,又表现良好,他们要在部队里踢好头三脚。而那些文艺路的兵呢,因为没有这种新鲜感,他们从骨子里不把眼前的小排长当回事,他们不是不尊重领导,而是提不起兴趣;他们不是不执行排长的命令,而是少许多热情。这样一来,这个排和其他排就有了差距。其实每位排长都在暗中较劲对比,自己的排训练拔尖了,领导自然对带这个排的排长有一个好印象,认为这个排长有工作能力,虽然新兵连是临时单位,新兵训练结束,不管是排长还是班长都要回到各自己的工作岗上去,但他们的鉴定是由新兵连临时党支部来写的。无形中,各位新兵连的排长们也都在暗中叫劲儿。
全连集合的时候,文艺路那几个兵总是不能雷厉风行,他们睡眼惺忪,一边系着扣子一边向外走,这就比奔跑出来的其他新兵慢了半拍。刘双林这才意识到,自己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的代价将是惨痛的,但咬定青山不放松,塞翁失马,谁知道是福还是祸呢?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他要想尽一切办法给方玮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知道,师里的女兵不是话务班的,就是师医院的,他是基层连队的排长,平时是很少和话务班、师医院那些女兵打交道的。如果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仍没能给方玮留下印象,未来的日子里再想接近方玮就难了。刘双林在这三个月里,一定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刘双林认为自己终于咸鱼翻身了,他再也不是以前的农村兵刘双林了。他提干了,就是解放军部队中的军官了,即便以后不再部队干了,转业到地方,那他也是国家干部的身份。此时的刘双林是幸福的,自豪的。他下意识地就想到了放马沟大队的李支书,从严格意义上讲,李支书不属于国家干部,他的户口在农村,挣的也是农民式的工分,他算老几?他为自己以前在李支书面前唯唯喏喏的样子感到后悔。现在的刘双林已经出人头地了,他比李支书强千倍万倍。
刘双林想起了李支书,他就不能不想到李亚玲?,现在想起李亚玲他还有一点点心疼。她娇好的体态和美丽,无疑会时时地走进他的梦里,他真心爱慕过李亚玲,不过那是以前的事情了,刘双林现在的身份否定了从前的看法,就连人生观、审美观也产生了不同。部队里有许多农村出来的干部,就是没处理好自己的私人问题,仍然在农村找老婆,结果生了孩子,还没熬到随军的年头就转业了,最后也只能回到农村。刘双林现在不能再走那些人的老路了,现在的他干干净净,一身轻松,他要过一种彻底的城里人的生活,也就是说,昔日李亚玲留给他的美好,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他从内心里感谢李支书,如果李支书那次真的收下的东西,同意他和李亚玲的婚事,现在他身上就是长满嘴,怕是也说不清了。
刘双林这么想过之后,他开始理所当然地冷淡李亚玲,他不再给她写信。按李亚玲的话说,他们现在的关系是普通同志的关系,通几封信那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现在刘双林为以前在给李亚玲信上说过的话感到后悔了,那是一些鼠目寸光的话,胸无大志的话。此时的刘双林决心痛改前非,他要重新做人,一切都还来得及。他现在已经是军官了,还愁找不到对象吗?答案是否定的,他这么想过后,脸上就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李亚玲的心态和刘双林的想法是南辕北辙的,有关刘双林在部队上进步的消息,点点滴滴地传到了她耳鼓里。她为刘双林、也为自己兴奋,她终于把宝押准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刘双林能提干,这是她嫁给刘双林唯一的条件。如果刘双林提不了干,回到农村,她说什么也是不能答应这门婚事的。现在刘双林真的提干了,她要抓住这个机会,奋不顾身地投入到刘双林的怀抱中,成为他的妻子,那样她离开农村的日子就指日可待了。
她开始热情洋溢地给刘双林写信,以前在称谓上总是称刘双林同志,现在变成双林了,然后就是一别近一年,很是想念一类的话顺理成章地跃然纸上。这样一封热情的信寄出后,犹如石沉大海,无声无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刘双林要写上三五封信,她才只回一封;现在自己的几封信都发出去了,还没收到刘双林的一封信。
刘双林接到李亚玲这些热情洋溢的信,不再像以前那么激动了。他很平静,有时把那些信撕开看看,有的干脆连看都不看了,几把撕碎扔到了下水道里。
李亚玲左等右等,一直没有等来刘双林的消息,聪明又敏感的李亚玲知道自己和刘双林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问题,但她要迎着困难上,不能退缩。以前,刘双林在给她的每封信里都急赤白脸地希望她能到部队去看他,她应都没应,权当刘双林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说走就走,李亚玲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便汽车、火车地辗转地来到部队。刘双林在信里详细地给她写了部队的地址,所以,李亚玲没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刘双林的部队。
李亚玲在来部队前,从心理到生理上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她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她过去也听说过有未婚妻到部队后让人家生米做成熟饭的事。她在公社卫生院学习的半年时间里就碰上了姑娘家去打胎,就是在部队探亲时怀上了孩子,想结婚人家战士又回不来;去部队结婚,部队又不允许,只能把孩子做掉。李亚玲是赤脚医生,兼管着全大队的计划生育工作,那些计生用品她都有。这次来部队时,她就在随身带的包里装了那些东西。她把什么结果都想到了,总之,她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做成刘双林的媳妇。
然而她的想象和实际却天壤之别,她走进部队大院时,刘双林正在操场上带领着战士们热火朝天地训练,当哨兵把李亚玲带到刘双林面前时,刘双林做梦也没有想在这节骨眼上,李亚玲会来。他从心里已经把李亚玲彻底遗忘了。他见到李亚玲的第一句话竟是:是你,你怎么来了?
李亚玲在一路上也无数次地设计过她和刘双林相见的情景,但她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种样子。她也惊怔在那里,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半晌才说:这阵子工作不忙,来看看你。
刘双林就很为难的样子,抓抓头,又抹一把脸上的汗,才说:我这阵子忙,真的没时间陪你。按理说咱们是老同学,家乡来人了,应该陪陪你,可你看这——
说完,用手指了指正在操场上等他训练的战士,那些战士也都在朝这边看着。
李亚玲什么都明白了,她是个聪明人,这阵子刘双林一直没有给她去信,她已经意识到出了问题,但她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当即,她也冷下脸来道:那我就不打扰了,我现在就走。
刘双林这才松了口气,情绪也活跃了一些,便说:我送送你。
说完便陪着李亚玲向部队大门口走去。
这是有人从他们身边路过,有的老兵就和刘双林打招呼:排长,这是咱嫂子吧?咋不领到招待所去,这是往哪儿走哇?
刘双林就脸红脸白地说:哪里,哪里,这是老家的同学,出差路过顺便来看看。
两人深深浅浅地往前走,刘双林觉得过意不去,就说:亚玲,要不你在城里找个招待所,好不容易来一趟,玩儿两天再走。
李亚玲冷冷地说:不用了。
这时部队院外正好开来一辆通往城里的公共汽车,李亚玲一下子就跳了上去。一直到车开走了很远,她连头都没有回一下。屈辱、怨恨,让她悄然流下复杂的泪水。
那一次,她从部队回来后就病倒了,一连躺了十几天。从那以后,李亚玲就像变了一个人,她对城市的向往更加迫切了,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让刘双林看一看,她不嫁给他照样能过城里人的日子。
在李亚玲眼里,章卫平和刘双林两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章卫平如果是一棵大树,那刘双林连个草都不如。章卫平本身就是城里人,父亲还是军区的副司令,人家不在城里待着,才来到农村。他刘双林算什么,简直就是个小丑,拼命地向上爬,不就是当个排长吗?
但李亚玲最担心的还是章卫平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想法。那时候,有许多怀揣理想的青年人,响应毛主席老人家的号召,来到农村,在农村娶妻生子,扎根农村一辈子。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李亚玲是不愿意的,她知道同是男人,章卫平和刘双林是不一样的。刘双林吸引她的是能把她带出农村,这个人是不值得她喜欢的,更谈不上爱了;章卫平却不一样,她从骨子里喜欢他,因为章卫平在她眼里是个全新的人,他身上有许多东西是农村人身上不具备的,正是这种陌生与新鲜,让李亚玲产生了审美。
自从和章卫平有了恋情,李亚玲才从刘双林的阴影彻底摆脱掉。她真心实意、全力以赴地热爱着章卫平,她现在最大的不安,仍是章卫平扎根农村的决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心明眼亮的李支书还是发现了章卫平和女儿不寻常的关系,他对待章卫平的态度和刘双林的态度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章卫平是谁,那是革命的后代,父亲是部队首长、高干,章卫平根红苗正,自从章卫平来到放马沟大队落户,他就从心眼里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章卫平的每一点进步,他都欢欣鼓舞,如今章卫平当上放马沟大队的革委会主任和李支书的力荐、以及自己甘愿从支书的位置退下来是分不开的。他一直认为,龙王爷的儿子会凫水,章卫平的父亲是军区副司令,那章卫平以后肯定也错不了。他已经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女儿的幸福和未来。
从那以后,他经常把章卫平叫到家里,让李亚玲给他们炒上几个菜,然后一老一少地坐在炕上喝两口。李支书一边喝酒一边说:孩子,你的决定太对了,扎根农村我举双手赞成,城里有啥好的,当年毛主席还主张农村包围城市呢。咱们以后也来个农村包围城市,农村的天地大呀,不像城里那么憋屈得闹心。
章卫平就点头称是。
李支书就用一双醉眼欣赏似地注视着章卫平。
李支书的话让李亚玲的心里好一阵哆嗦。
刘双林的“新大陆”
刘双林在新兵队伍中,一眼就看出了方玮的与众不同。方玮的与众不同不是装出来的,那是她骨子里的一种气质,不仅是她,还有乔念朝这批从大院里应征入伍的新兵中,浑身上下都透着那个劲儿。他们把这次当兵当成了一次喜剧式的远行,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在部队大院里长大,最大的首长和最小的士兵他们都见过,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按照部队的作息制度来执行的。他们从军区大院去某个团或某个连队当兵,他们是在往下走,就如同从一个大城市里来到一个小城镇,他们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经历过?小城镇上的一切是不会让他们惊讶的。因此,他们的神情举止是从容不迫的,有种见怪不怪的那份从容。
方玮、乔念朝这些人的从容和那些刚穿上新军装的工农子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些工农子弟从穿上新军装那一刻,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浑身的僵硬不自在。登上新兵专列后,他们的眼睛就更不够用了,这摸摸那看看,脸色是激动潮红的,他们不停地说话,部队上所有的事情他们都有感到新鲜和好奇。
方玮和乔念朝们,是穿着父母穿旧的军装长大的,军装穿在他们的身上都是那么自然合体,举手投足间俨然是老兵的样子。
乔念朝潇洒地递给刘双林第一支烟时,刘双林的心里就咯噔一下,他知道在这批新兵中藏龙卧虎。他想起自己刚当新兵那会儿,半年之后和排长说话还紧张得结结巴巴。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刘双林承认这种差别。自己如果不是戏剧性地救了师长的夫人和女儿,此时的他早就回到放马沟了。他要把握自己的命运,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师长的一句话让他什么都达到了。他从新兵的花名册中粗浅地了解到,这批新兵中有好几个都有是军区大院首长的子弟。花名册中有一栏填着每位新兵的家庭住址,文艺路28号就是军区大院的所在地,作为当了排长的刘双林来说,军区的地址他是知道的。接这批新兵时,他去过军区大院门口,他只在院外的甬道上走了走,军区门岗的士兵都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们气度不凡,他还没有接近他们?,他的浑身就开始发紧了。他知道自己没法走进军区大院,那里要实行严格的登记,办事先向里面打电话,对方让进去了,这面才可填会客的条子,有了条子才能进去。军区大院里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他无法走进军区大院,他只在门口远远地站着,往很深的院里张望了一会儿,就算自己来过军区大院。那天,他怀着畏惧而又满足的心理离开了文艺路28号。
此时,眼前的几个新都来自文艺路28号,他们平时就住在那里,出入军区大院如履平地,就拿这一点,他就感受到了自己和这些兵之间的距离。
刘双林不仅认清了这些,他还一眼就看上了方玮。方玮呈现在刘双林眼前不仅是年轻漂亮,更重要的是,她也是文艺路28号的,文艺路28号的这些新兵,就像脑门上贴了标签似的,走到哪里都显得与众不同。
刘双林下意识地想到了李亚玲,只是一闪念,他就把李亚玲和眼前的方玮进行一次对比,就比出了李亚玲和方玮的不同。如果把方玮比喻成一支雪莲的话,李亚玲充其量也就是山脚下一支毫不起眼的小黄花。想到这儿的刘双林心里咯噔咯噔的。提干后的刘双林择偶的标准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没提干的时候,李亚玲在他眼里宛若天仙,提干后的刘双林觉得李亚玲也就是个普通的农村姑娘而已。那时他就暗下决心,找对象一定找个城里有工作的姑娘,那样他的后半生和孩子才算真正脱离开农村。刘双林一提到农村,他就从骨子里感到自卑和压抑,他想喊想叫,甚至想大哭。
方玮的亮相,让刘双林眼前一亮,心里的什么地方快速地咯噔了几下,血管里的血流明显加快了,他显得兴奋而又紧张。从那一刻起,他决定想方设法要接近方玮。他觉得世上不论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比如他的提干。在新兵的列车上,可惜方玮连正眼都没看他一眼,他无数次地走到她的身边,张开双手,让自己干部服上的两兜呈现在众人眼前,可是她连看一眼都没有看。
那个年代,士兵与军官的唯一区别就是上衣多了两个口袋,不管是军区司令,还是边防哨所的一个小排长,他们的着装都是一样的,军官只比士兵多两个口袋而已。刘双林的意思是想让方玮注意到自己是名真正的干部,可惜他的目的没有达到。
刘双林可以说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从看到方玮的第一眼起,就有了接近她的愿望,甚至想到了以后。如果他和方玮真的有点什么,那么他的一切就可以说天上人间了。此时的刘双林已经把自己未来的生活主题先行了一步,具体的过程那随行就市了。正如他当年刚当兵时,唯一的目标就是提干,结果他的目的达到了,至于过程他说不准,但他知道了自己该努力的方向。
刘双林是接这批新兵的排长,在未来的三个月时间里,他也将是新兵排长。这是每个刚提干的军官的必修课。因为那些资历老一些的排长,对训练新兵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因为新兵训练比带那些老兵会吃许多苦头,费力也未必讨好。刘双林在新兵分班、分排时,有意把文艺路那几个兵分到自己的排里。
这批兵是师里报的名,女兵很少,才八个人,只能编成一个班。这个班只能混编在男兵排里,刘双林就是这个混编排的排长,这个排还有乔念朝这些来自文艺路的兵。
新兵开始训练的时候,刘双林才意识到,这些兵真的不那么好带。其他排的新兵都是工农子弟,对部队很敬畏,对排长更是敬畏,这是他们来到部队后第一次近距离接近部队的首长。他们听话,又表现良好,他们要在部队里踢好头三脚。而那些文艺路的兵呢,因为没有这种新鲜感,他们从骨子里不把眼前的小排长当回事,他们不是不尊重领导,而是提不起兴趣;他们不是不执行排长的命令,而是少许多热情。这样一来,这个排和其他排就有了差距。其实每位排长都在暗中较劲对比,自己的排训练拔尖了,领导自然对带这个排的排长有一个好印象,认为这个排长有工作能力,虽然新兵连是临时单位,新兵训练结束,不管是排长还是班长都要回到各自己的工作岗上去,但他们的鉴定是由新兵连临时党支部来写的。无形中,各位新兵连的排长们也都在暗中叫劲儿。
全连集合的时候,文艺路那几个兵总是不能雷厉风行,他们睡眼惺忪,一边系着扣子一边向外走,这就比奔跑出来的其他新兵慢了半拍。刘双林这才意识到,自己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的代价将是惨痛的,但咬定青山不放松,塞翁失马,谁知道是福还是祸呢?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他要想尽一切办法给方玮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知道,师里的女兵不是话务班的,就是师医院的,他是基层连队的排长,平时是很少和话务班、师医院那些女兵打交道的。如果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仍没能给方玮留下印象,未来的日子里再想接近方玮就难了。刘双林在这三个月里,一定不能放过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