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战争之神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胜利女神永远只站在火炮多的一方。”——拿破仑
“火炮是战争之神。”——斯大林
奥匈的军改一是改进后勤,修建铁路。二是一场造炮运动。
如今一线部队的青铜火炮已全部被替换。上个世纪的7cm山炮被封存进了仓库。8cm野战炮留给了预备役部队。12cm和18cm野战炮,射程分别只有8千米和6.5千米,实在是对不起他们的口径和重量,这些火炮已全部装备给了要塞守备部队。
现在唯一能用的青铜炮只剩下了150mm加农炮。它可以打到一万米,和新研制的150mm榴弹炮差不多。而新制的150mm野战炮射程,已经达到了18km左右。受制于重炮的产能有些,一些炮兵团还在使用这种青铜炮,即使改进了炸药,它的装药量也只有同口径新式火炮的一半。
大炮是军队的魂魄,随着一批批先进火炮的装备,全军上下都洋溢着乐观的情绪。
精良的装备只是客观条件,真正让这支部队脱胎换骨的,还是民族问题的改善。捷克人和斯拉夫人重新建立起了对帝国的认同和忠诚,在军队动员时,再也不会出现1912年布拉格人集体卧轨的恶性事件。相比较桀骜不驯的捷克人,其他民族可以算得上从令如流。这次的改革将他们解放,作为帝国功勋的克罗地亚人,在国防军中已成为中坚力量。曾经不收待见的乌克兰人和波斯尼亚人,也开始加入了军队。
皆大欢喜的情况下,只有一些匈牙利的既得利益者心怀不满,常常做些阳奉阴违的事情。不过这只是一些地方势力,在军队中敢于作乱,图谋不轨的人,早已在内战中被彻底清洗。
世界的局势像是处在火药桶上,所有人都坚信战争会爆发,但没有人会相信战争会轻易爆发。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人会选择战争。
历史的轨迹因为鲁道夫这个蝴蝶的翅膀,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轨迹,但浩浩汤汤的时代潮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谁是哈布斯堡的统治者,战争都是他们的最终选择。
老皇帝约瑟夫是个极度保守的人,这种保守并非是性格,而是态度。他在18岁时就接手了这个庞大的帝国,他工作勤奋,生活简朴,努力恢复着帝国的秩序。他独揽大权,甚至御驾亲征,可却一次次地将帝国带入歧途。后来的一切都恍然如梦,弟弟在墨西哥被枪决,妻子被刺杀,儿子殉情自杀。国家和家庭的噩梦压垮了他,他开始不愿去面对,他依然保持着12小时的工作时间,麻木而又机械地签上名字。
斐迪南大公注重军事,提倡用军事解决问题,对于匈牙利的U计划就是他主张制定的。
末代皇帝卡尔则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战争危急时,一边祈求停战,一边将自己牢牢绑在德国人身上。到了国家危亡时,扔不愿放弃蒂罗尔的故土。
奥匈的救亡图存能否成功,鲁道夫不知道。斐迪南能否力挽狂澜,鲁道夫也不敢保证。如今的局势是得到了极大改善,至少内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可未来的事谁又能知晓,鲁道夫这样的“先知”也不例外。
鲁道夫无法释怀,他甚至连自己的命运也不曾知晓。战争中,他或许会成为国家的英雄,或许会牺牲,或许会亲眼看着历史重蹈覆辙。
鲁道夫也曾经历过战争,可那时毕竟能知晓结局。鲁道夫在战争学院的进修已经结束,事实上,此时的他才真正进入了军队。
作为皇亲国戚,鲁道夫可以安稳地待在参谋部的办公室里。他也曾思考过,也曾退缩过。可随着记忆里的日子一天一天地逼近,鲁道夫下定了决心,决意为国家尽忠职守。
鲁道夫是幸运的,他拥有选择的权力。鲁道夫直接找到了斐迪南大公和参谋长康拉德,向他们表示自己想要去军队。自己的才能有目共睹,皇储和参谋长对鲁道夫赞誉有加。恰好41团的团长出现了空缺,皇储慷慨地授予了鲁道夫上校军衔和团长的职务。
此时的鲁道夫可谓是羡煞旁人,他或许不是最年轻的上校,但一定是最年轻的团长。
命运也许就是如此的离奇,41团融合了鲁道夫的一切梦想。这个团驻扎在加利西亚的策尔诺维茨,这里是帝国的边境,缘之空里,这里曾一度是俄国人的后方基地。
这个团的荣誉团长是欧根大公,鲁道夫觉得,自己的使命与欧根一样,解开新一轮的维也纳之围。
这个团算不上精锐部队,可至少也是一个常备团。全团由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和西乌克兰人人组成,堪称是一个大杂烩。
一个团,在未来动辄百万人的战场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可三千四百人,四个步兵营,再配上师属的山炮营,也算的上五脏俱全了。
鲁道夫的起点已经足够高了,自己的抱负有足够的平台施展。
参谋部的生活就要告一段落了,维也纳这座美好的城市,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此去一别,再见不知又到何时。
这里,鲁道夫也没有太多的牵挂。鲁道夫先去了环城大道外的公爵府邸,鲁道夫交待了地址和道别,他的父亲只是交待了他要忠于职守,不要辱没了家族的名誉。
鲁道夫又到了维也纳市政厅,找到了凯西娅。自打去年在维也纳重逢,两人的交流寥寥无几。鲁道夫纯属是因为工作忙碌,更是因为避免尴尬。
鲁道夫见到了凯西娅,讪讪地说了一句:“我要到加利西亚。”
凯西娅撇了一眼鲁道夫衣领上的三颗六芒星,笑着说:“又升官了。”
鲁道夫被揶揄得无地自容,仔细想想,自己每次来找凯西娅,好像都是在炫耀。
刚见面时是少校,新年时是中校,现在又成了上校。鲁道夫暗自编排到:下次能回来时,肯定是将军了。
鲁道夫几次过来,都是礼节性的。基本都是自己离开时的通知。
“胜利女神永远只站在火炮多的一方。”——拿破仑
“火炮是战争之神。”——斯大林
奥匈的军改一是改进后勤,修建铁路。二是一场造炮运动。
如今一线部队的青铜火炮已全部被替换。上个世纪的7cm山炮被封存进了仓库。8cm野战炮留给了预备役部队。12cm和18cm野战炮,射程分别只有8千米和6.5千米,实在是对不起他们的口径和重量,这些火炮已全部装备给了要塞守备部队。
现在唯一能用的青铜炮只剩下了150mm加农炮。它可以打到一万米,和新研制的150mm榴弹炮差不多。而新制的150mm野战炮射程,已经达到了18km左右。受制于重炮的产能有些,一些炮兵团还在使用这种青铜炮,即使改进了炸药,它的装药量也只有同口径新式火炮的一半。
大炮是军队的魂魄,随着一批批先进火炮的装备,全军上下都洋溢着乐观的情绪。
精良的装备只是客观条件,真正让这支部队脱胎换骨的,还是民族问题的改善。捷克人和斯拉夫人重新建立起了对帝国的认同和忠诚,在军队动员时,再也不会出现1912年布拉格人集体卧轨的恶性事件。相比较桀骜不驯的捷克人,其他民族可以算得上从令如流。这次的改革将他们解放,作为帝国功勋的克罗地亚人,在国防军中已成为中坚力量。曾经不收待见的乌克兰人和波斯尼亚人,也开始加入了军队。
皆大欢喜的情况下,只有一些匈牙利的既得利益者心怀不满,常常做些阳奉阴违的事情。不过这只是一些地方势力,在军队中敢于作乱,图谋不轨的人,早已在内战中被彻底清洗。
世界的局势像是处在火药桶上,所有人都坚信战争会爆发,但没有人会相信战争会轻易爆发。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人会选择战争。
历史的轨迹因为鲁道夫这个蝴蝶的翅膀,已经脱离了原来的轨迹,但浩浩汤汤的时代潮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谁是哈布斯堡的统治者,战争都是他们的最终选择。
老皇帝约瑟夫是个极度保守的人,这种保守并非是性格,而是态度。他在18岁时就接手了这个庞大的帝国,他工作勤奋,生活简朴,努力恢复着帝国的秩序。他独揽大权,甚至御驾亲征,可却一次次地将帝国带入歧途。后来的一切都恍然如梦,弟弟在墨西哥被枪决,妻子被刺杀,儿子殉情自杀。国家和家庭的噩梦压垮了他,他开始不愿去面对,他依然保持着12小时的工作时间,麻木而又机械地签上名字。
斐迪南大公注重军事,提倡用军事解决问题,对于匈牙利的U计划就是他主张制定的。
末代皇帝卡尔则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战争危急时,一边祈求停战,一边将自己牢牢绑在德国人身上。到了国家危亡时,扔不愿放弃蒂罗尔的故土。
奥匈的救亡图存能否成功,鲁道夫不知道。斐迪南能否力挽狂澜,鲁道夫也不敢保证。如今的局势是得到了极大改善,至少内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可未来的事谁又能知晓,鲁道夫这样的“先知”也不例外。
鲁道夫无法释怀,他甚至连自己的命运也不曾知晓。战争中,他或许会成为国家的英雄,或许会牺牲,或许会亲眼看着历史重蹈覆辙。
鲁道夫也曾经历过战争,可那时毕竟能知晓结局。鲁道夫在战争学院的进修已经结束,事实上,此时的他才真正进入了军队。
作为皇亲国戚,鲁道夫可以安稳地待在参谋部的办公室里。他也曾思考过,也曾退缩过。可随着记忆里的日子一天一天地逼近,鲁道夫下定了决心,决意为国家尽忠职守。
鲁道夫是幸运的,他拥有选择的权力。鲁道夫直接找到了斐迪南大公和参谋长康拉德,向他们表示自己想要去军队。自己的才能有目共睹,皇储和参谋长对鲁道夫赞誉有加。恰好41团的团长出现了空缺,皇储慷慨地授予了鲁道夫上校军衔和团长的职务。
此时的鲁道夫可谓是羡煞旁人,他或许不是最年轻的上校,但一定是最年轻的团长。
命运也许就是如此的离奇,41团融合了鲁道夫的一切梦想。这个团驻扎在加利西亚的策尔诺维茨,这里是帝国的边境,缘之空里,这里曾一度是俄国人的后方基地。
这个团的荣誉团长是欧根大公,鲁道夫觉得,自己的使命与欧根一样,解开新一轮的维也纳之围。
这个团算不上精锐部队,可至少也是一个常备团。全团由波兰人,罗马尼亚人和西乌克兰人人组成,堪称是一个大杂烩。
一个团,在未来动辄百万人的战场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可三千四百人,四个步兵营,再配上师属的山炮营,也算的上五脏俱全了。
鲁道夫的起点已经足够高了,自己的抱负有足够的平台施展。
参谋部的生活就要告一段落了,维也纳这座美好的城市,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此去一别,再见不知又到何时。
这里,鲁道夫也没有太多的牵挂。鲁道夫先去了环城大道外的公爵府邸,鲁道夫交待了地址和道别,他的父亲只是交待了他要忠于职守,不要辱没了家族的名誉。
鲁道夫又到了维也纳市政厅,找到了凯西娅。自打去年在维也纳重逢,两人的交流寥寥无几。鲁道夫纯属是因为工作忙碌,更是因为避免尴尬。
鲁道夫见到了凯西娅,讪讪地说了一句:“我要到加利西亚。”
凯西娅撇了一眼鲁道夫衣领上的三颗六芒星,笑着说:“又升官了。”
鲁道夫被揶揄得无地自容,仔细想想,自己每次来找凯西娅,好像都是在炫耀。
刚见面时是少校,新年时是中校,现在又成了上校。鲁道夫暗自编排到:下次能回来时,肯定是将军了。
鲁道夫几次过来,都是礼节性的。基本都是自己离开时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