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三百八十二章 测试

第三百八十二章 测试

作者:要离刺荆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彭汝砺的驳回文字,立刻就被送到了庆寿宫中。

    太皇太后看着,也是叹了口气。

    “给事中不许,如之奈何?”她问着向太后。

    向太后看着彭汝砺的文字,也是叹息一声:“娘娘,给事中有批驳之权,此乃祖宗制度。”

    太皇太后自然知道这个。

    而且她还知道,这个事情,不摆平彭汝砺,是不可能得到通过的。

    原因很简单——换了彭汝砺也没用。

    人家说不定就等着两宫罢免他的给事中呢!

    罢官,对所有文臣来说,都是灾难。

    唯独在这个事情上,每一个宰执之外的文臣,都会强烈的表现出他们的刚直。

    这既是圣人教诲,也是因为,每次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

    都将使得他们的名声传遍天下。

    也都将使得他们为天下人同情。

    想当年,仁庙想废郭皇后,好不容易说服了宰相吕夷简为首的宰执。

    但,范仲淹率领整个御史台,集体跪在福宁殿东閤之外,乞仁庙不废后。

    此事,至今都是天下人称赞的正直之举。

    所有参与者,从此就被镀上了一层金身。

    所以,因为这个是罢免彭汝砺的给事中官职,根本不是惩罚,反而是对他的莫大奖赏。

    既然不能罢官,也不能换人。

    这就意味着,在这个事情门下省那一关是别想过的。

    没有文臣,会让这道诏书走出门下省的官署。

    甚至,被彭汝砺这么一闹,中书省那边肯定也不肯再草制诏书了。

    “这事情闹得!”太皇太后摇摇头,问道:“不走中书门下,直接走刑部和大理寺如何?”

    向太后摇头:“大理寺卿王孝先,肯定不会同意。”

    王孝先,都不用看履历,看他名字就知道,杀了他也不肯做这种违背良知的事情。

    “这可如何是好?”太皇太后开始发愁了。

    她看向向太后,道:“太后,可以请官家去和给事中们说一下吗?”

    她已经知道,这诏书能走出中书省,是官家亲自召见了中书舍人刑恕的结果。

    向太后楞了一下,她忍不住回想起六哥上午召见中书舍人刑恕,命其草制诏书时的场景。

    刑恕先是长拜不起,表示不敢草诏。

    最后,还是六哥以天子之尊说出了:‘请刑舍人,为朕草制’这样的话,刑恕才哭着写下了诏书草稿。

    刑恕在福宁殿上,一边哭,一边写着诏书的景象,在向太后眼前晃悠着。

    向太后顿生内疚,感觉自己似乎伤害了一位正直、清正的大臣。

    想着这些,她就摇了摇头:“恐怕不行。”

    她已经让刑恕哭了,怎好再让其他君子哭?

    再说了,为了一个张吉,还要劳动六哥,三番五次去大臣们面前好言相求。

    也太给那张吉脸了吧?

    所以,向太后是不想也不愿,她的儿子,再为了这个事情拉下脸去和文臣说情了。

    太皇太后却道:“如此先例一开,日后却不知如何收场。”

    向太后说道:“娘娘,六哥仁圣宽厚,不是张吉这样的,不会如此重责的。”

    “老身何尝不知?”太皇太后叹息着:“子孙如何,这谁能知晓?”

    这也正是她忧虑的地方。

    外戚子孙良莠不齐,乃是人所共见的事情。

    今天,一个张吉,就能连累全家一起丢光祖宗的一切恩典,打回原形,甚至是直接跌落到底层之中的底层去。

    将来,高家若也因为一个不肖子孙,就连累全家。

    那该如何是好?

    向太后低下头去,沉默不语。

    其实她想的开——到那个时候,她早就去永裕陵陪先帝了。

    再说,以大宋制度,出过皇后的外戚家,和其他家是有壁的。

    遇到类似的事情,总归要念些祖宗情面。

    ……

    就在庆寿宫的两宫为了如何处置这个事情而苦恼的时候。

    赵煦正在福宁殿的内寝,听着石得一报告的舆情。

    现在的探事司,已经空前强大起来。

    因为,探事司得到了《汴京新报》的加持。

    有钱、有人,还有遍布汴京的眼线。

    除非别人关起门说悄悄话,不然只要是公开的议论和讨论,就逃不出探事司的眼睛。

    “驸马都尉郭献卿,今日就在魏国大长公主亲送之下,奉旨意入了太学。”

    “这么快?”赵煦笑了:“朕都还没有给驸马选好大儒呢!”

    石得一低下头去。

    郭献卿敢不快吗?

    张吉都要被追毁出身以来文字,还要刺配沙门岛了。

    他再不机灵点,主动靠拢,表示恭顺。

    那他这个驸马就真的当不长了。

    “其他勋贵呢?”赵煦问道:“他们都有什么反应?”

    石得一低头答道:“都在忙着筹钱和还钱。”

    “哦!”赵煦颔首,他看着石得一,问道:“就没有人有过什么怨言吗?”

    石得一脖子一凉,赶紧回答:“探事司暂未有闻……”

    赵煦点点头。

    大宋的这些勋贵,他可太了解了。

    只要不触碰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就会选择歌舞升平,轻易不会更不敢和皇帝唱对台戏。

    熙宁变法,反对声音那么大,那么多。

    就是因为动了他们的蛋糕。

    但他们也不敢公开反对,只能暗戳戳的在背地里使坏。

    现在就更不敢了。

    赵煦想了想,敲了敲案几,对石得一吩咐道:“都知去查一下,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家的命妇入宫和两宫求情?”

    “然后将名单告知朕就是了。”

    这个事情,也算是赵煦的一次服从性测试吧。

    一言不发的,未必是肯跟着他这个皇帝走的。

    但,第一时间入宫的,那就肯定是心里面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对他这个皇帝不太敬重的。

    赵煦这么一搞,就像淘沙,把那些太有想法、不够忠诚的淘洗了出去。

    这样一步一步淘洗,剩下的就肯定是那种没有太多想法,只有忠诚的人了。

    有了这些人,以后,用人、使人,就有了方向。

    毕竟,赵煦将来要做的好多事情,就需要那种愿意埋头跟着他走,不问原因也不问理由的勋贵。

    而那些事情,也不太需要能力、见识、手腕。

    需要的只有忠诚。

    “诺!”石得一领命而去。

    赵煦则靠在坐褥上,托着腮帮子,想起了其他的事情。

    他想着熙河路,不知道熙河的棉花地现在怎么样了?

    他也想着广西,不知道章惇现在到了哪里了?狄咏的大军又到了哪里?

    他还想着辽人,不大清楚,辽国人买回去的商品运到了哪里?

    他还想着党项人、吐蕃人。

    在他的上上辈子,这个时候,党项人和吐蕃人应该已经勾搭在一起,准备着对熙河路的入侵了。

    如今,因为秉常和大梁太后同时去世,这个事情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变数?

    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就低声道:“国事艰难呐!”

    “朕也不得不用些手段,尽快的拼凑出一个能跟着朕一起向前冲锋的利益集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