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骑虎难下的孔融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c_t;北海国相孔融与北海都尉李贤起了间隙的消息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很快就传扬开来。小说下载75/--
谁是谁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尤其对于无法改变立场的那些人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站对位置,辨清敌友reads;。
夷安、介亭两城可以说是李贤的根基所在,城内城外的官员或多或少都打上了李贤的烙印。
流言一出,城内顿时暗流涌动,往日里受到排挤的那些官员与富户勾结到一起,成夜议事。
夷安县尉胡七、介亭县尉赵亮与宁家堡的宁毅、李家堡的李得财闻讯之后也派人相互通信。
李贤离开之前曾经吩咐过,若是事情有变,两城两堡须得互为犄角,携手御敌。
至于周家堡、胡家堡,这两座与李贤颇为友善的乡堡,自然也不能疏漏了,提醒他们多加防备,宽出严进,这也是题中之义。
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胡七等人不敢擅自离堡外出,据说孔融已经断掉了李贤大军的粮秣补给,李得财等人本想往剧县运送粮秣,却又怕李贤骂他自作主张。
无奈之下,李得财只好与宁毅等人商议。
通过书信相互联络之后,李得财强行按耐住运送粮秣的念头。
远在剧县的李贤无论是否有命令传达,胡七、赵亮等人只要为其守好基业,确保后路不失,这样的话,就算有功无过了。
相反,如果胡七等人自作主张,作出一些影响局势的举措出来,极有可能坏了李贤的部署。
流言终归不足为信,没见到李贤的手令之前,仅仅凭借传言就草率决定,这样的人无疑是愚蠢的。
因而,对于赵亮等人来说,以不变应万变才不会出错。
好在没过多久,李贤终于有命令传来。
赵亮、胡七、宁毅、李得财见到的手令都是一模一样的,上面要求他们筹备粮秣,急速运往剧县。
至于夷安、介亭,李贤给出的要求非同寻常:严密监视各方动向,必要时可以便宜行事。
什么叫便宜行事?就是说,一旦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胡七、赵亮便可以动用武力reads;。
在北海国南麓,胡七、赵亮、李得财等人掌控的武力足有两千之数。
听上去数量不多,可这两千人已经是方圆百里之内规模最大的武装力量了。[ ]
即便是即墨城,城内的守军也不过八百人上下而已。
一旦事情有变,这两千人足以做很多事情了。
不过,此番运送粮秣,随行的护卫起码得有五百人,这样才可以确保粮秣的安全。
粮秣,宁家堡、李家堡内存储了五千石。
宁家堡的粮秣是借助水车的便利从两千多亩土地上收获的,而李家堡的粮秣却是李得财用卖酒的利润所得购买来的。
粮秣丰收的季节,粮价极低,李得财果断出手,抢购了一大批粮食。
为此,李得财还与几个粮商结了怨。
不过,就目前来看,李得财所做的一切还是值得的。
李贤的军令尚未抵达之前,粮秣、护卫就已经准备妥当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番,军令下达之后,翌日一早,五百军卒便押运着一千石粮秣上路了,随行的还有驱赶车马的马夫、苦力。
这样一支规模不小的运粮队伍,所经之处自然引起很多人注意。
没过多久,都昌城内的孔融便听说了这一情况。
事态的发展完全超乎了孔融的掌控,原本他以为断绝了李贤的粮秣,对方便会轻易就范,可谁想到,李贤竟然一反常态,非但没有服软告罪,反而摆出一副“你奈我何”的模样。
这时候,孔融已经是骑虎难下,郡内的官吏也分成两派。
一派劝阻孔融,让其收回“断粮”的呈命,毕竟东莱军是北海国之根本,若是‘逼’的李贤投往他处,受损倒霉的只会是北海国;另外一派坚持孔融无错,他们蹿啜孔融,试图下令给太史慈,让其围攻东莱军reads;。
无论是东莱军还是北海军都是北海国少见的‘精’兵,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过,真正令孔融犹疑的是,太史慈是否会听从自己的号令?
一个李贤已经令北海国局势大‘乱’了,若是再加上太史慈,连孔融都不确定事情会发展到哪一步。
毫无疑问,如果李贤与太史慈联手,无论如何,孔融都是守不住都昌城的。
惶恐之下,孔融才猛然发觉,离开了李贤,他真的再无帮手了。
南方的陶谦刚刚受了李贤的大恩,于情于理都不会掺和到北海国的事情上来,而曹‘操’跟袁绍与孔融早有怨隙,更不能指望,那么,还能指望谁呢?
无奈之下,孔融做了最坏了打算:“若是李贤举兵反叛,诸位以为谁可助我?”
厅内哑口无言,东莱军的犀利之处,众人早有耳闻。
连夏侯渊的曹军都能击杀的军马,岂是等闲郡兵可以阻拦的?
之前,众人吵来吵去,核心议题无非是如何限制李贤,束缚住他的手脚。
可有一点,一直没有人去提起:如果李贤真的叛了,又该如何是好?
孔融话音一落,就连叫嚣大军围剿李贤的官员都哑口无言。
李贤与太史慈‘交’好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等闲人都有所耳闻。
倘若李贤真的反了,太史慈有什么样的立场,这还是模棱两可之间的事情。
不知道过了多久,孔融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之前,蹿啜孔融断掉东莱军粮秣补给的也是厅中的这帮家伙,现在,麻烦惹了出来,他们除了跳脚说大话之外竟然连一个靠谱的法子都没有,这让孔融如何不恼?
“国相,久闻刘备刘玄德急公好义,不如派人携重金前往乐安国,请其出兵相助?”
等了半晌,终于等到一个稍微靠谱些的法子了,孔融微微颌首,道:“刘备兵马不过数千,如何敌得过李贤?”
“刘玄德麾下有关羽、张飞两员大将,自可与李贤抗衡reads;!”
孔融颇为意动。
“国相不可,眼下李贤未有反意,若是我们再三威‘逼’,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胡扯,李贤如此嚣张跋扈,眼中可有国相?”
“住嘴,王、孙两家勾连贼寇袭击李贤,这是大罪,国相快刀斩‘乱’麻,这本是施恩于人的大好时机,只可惜,咱们棋差一招,竟然断了李贤的粮秣,如此以来,等于将剧县的百姓彻底推到了李贤的那一边”
听到这里,孔融很是后悔,如果他不是报有一念之仁,饶了王、孙两家族丁的‘性’命,而是尽数诛杀,想必李贤也会有所触动。
现在倒好,都昌断了东莱军的粮秣补给,偏偏又拿不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就给了李贤自立的名头。
孔融原本就不是个杀伐果断之人,此时惹恼了李贤之后,他迟迟拿不定主意。
忽而,厅内有人出言说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国相可要听上一听?”
孔融‘精’神一振:“速速道来!”
“上策,恢复东莱军的粮秣补给,修书一封送于李贤,重金赏赐其军将,宽慰军心,国相毕竟是李贤的恩主,如此作为,可使得李贤不敢轻易言反,否则,他必定会为世人唾弃!”
孔融摇了摇头,直觉告诉他,这上策是如今最好的选择,可若是恢复粮秣补给,这就等于告诉天下人,孔融怕了李贤,这让视声名如命的孔融如何能接受?
“何为中策?”
瞧见孔融并未接受上策,官员叹了口气,道:“中策,将李贤之妻子孔黎送往剧县,斩杀、王、孙两家家主,削其头颅,一并送往东莱军中,如此,可是李贤明白我等心意,自然不会依依不饶reads;!”
“不可,孔黎在城内,李贤尚且有所忌惮,若是将孔黎放归,那李贤行事将再无顾虑,国相三思呀!”
“孔黎为国相族中‘女’侄,若是束缚其自由,只会为天下人耻笑,此等宵小行径,国相万勿为之!”
当初将孔黎嫁给李贤,就有增益双方关系的意图。
没曾想,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孔融与李贤的关系竟然恶化到这一步。
眼下,听到厅中竟然有人打算拿孔黎来‘逼’迫李贤就范,孔融当即觉得受到了侮辱:“虎毒尚且不食子,我熟读孔孟之书,从未听说过以妻‘女’‘逼’迫人的法子!”
这么说来,孔融是打算将孔黎送还了李贤了。
厅中官员松了一口气。
此时,孔融又道:“何为下策?”
“下策便是修书刘备、太史慈,严令郡国各城各县多加防备”
孔融迟疑道:“可否中策、下策两策并行?”
众人明白,孔融这是怕了李贤了。
换做是谁,面临李贤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都会如孔融这般心生忌惮。
厅内官吏虽然看不惯孔融的优柔寡断,却也只好应诺道:“也好,国相可以两策一并施行”。
孔融微微颌首,终于宽下心来。
众所周知,李贤与孔黎的关系很好。
无论如何,只要‘交’还了孔黎,看在她的面子上,李贤应该就不会作出举兵反叛的事情。
当然了,如果李贤一心反叛,区区一个孔黎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
c_t;北海国相孔融与北海都尉李贤起了间隙的消息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很快就传扬开来。小说下载75/--
谁是谁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重要,尤其对于无法改变立场的那些人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站对位置,辨清敌友reads;。
夷安、介亭两城可以说是李贤的根基所在,城内城外的官员或多或少都打上了李贤的烙印。
流言一出,城内顿时暗流涌动,往日里受到排挤的那些官员与富户勾结到一起,成夜议事。
夷安县尉胡七、介亭县尉赵亮与宁家堡的宁毅、李家堡的李得财闻讯之后也派人相互通信。
李贤离开之前曾经吩咐过,若是事情有变,两城两堡须得互为犄角,携手御敌。
至于周家堡、胡家堡,这两座与李贤颇为友善的乡堡,自然也不能疏漏了,提醒他们多加防备,宽出严进,这也是题中之义。
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胡七等人不敢擅自离堡外出,据说孔融已经断掉了李贤大军的粮秣补给,李得财等人本想往剧县运送粮秣,却又怕李贤骂他自作主张。
无奈之下,李得财只好与宁毅等人商议。
通过书信相互联络之后,李得财强行按耐住运送粮秣的念头。
远在剧县的李贤无论是否有命令传达,胡七、赵亮等人只要为其守好基业,确保后路不失,这样的话,就算有功无过了。
相反,如果胡七等人自作主张,作出一些影响局势的举措出来,极有可能坏了李贤的部署。
流言终归不足为信,没见到李贤的手令之前,仅仅凭借传言就草率决定,这样的人无疑是愚蠢的。
因而,对于赵亮等人来说,以不变应万变才不会出错。
好在没过多久,李贤终于有命令传来。
赵亮、胡七、宁毅、李得财见到的手令都是一模一样的,上面要求他们筹备粮秣,急速运往剧县。
至于夷安、介亭,李贤给出的要求非同寻常:严密监视各方动向,必要时可以便宜行事。
什么叫便宜行事?就是说,一旦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胡七、赵亮便可以动用武力reads;。
在北海国南麓,胡七、赵亮、李得财等人掌控的武力足有两千之数。
听上去数量不多,可这两千人已经是方圆百里之内规模最大的武装力量了。[ ]
即便是即墨城,城内的守军也不过八百人上下而已。
一旦事情有变,这两千人足以做很多事情了。
不过,此番运送粮秣,随行的护卫起码得有五百人,这样才可以确保粮秣的安全。
粮秣,宁家堡、李家堡内存储了五千石。
宁家堡的粮秣是借助水车的便利从两千多亩土地上收获的,而李家堡的粮秣却是李得财用卖酒的利润所得购买来的。
粮秣丰收的季节,粮价极低,李得财果断出手,抢购了一大批粮食。
为此,李得财还与几个粮商结了怨。
不过,就目前来看,李得财所做的一切还是值得的。
李贤的军令尚未抵达之前,粮秣、护卫就已经准备妥当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此番,军令下达之后,翌日一早,五百军卒便押运着一千石粮秣上路了,随行的还有驱赶车马的马夫、苦力。
这样一支规模不小的运粮队伍,所经之处自然引起很多人注意。
没过多久,都昌城内的孔融便听说了这一情况。
事态的发展完全超乎了孔融的掌控,原本他以为断绝了李贤的粮秣,对方便会轻易就范,可谁想到,李贤竟然一反常态,非但没有服软告罪,反而摆出一副“你奈我何”的模样。
这时候,孔融已经是骑虎难下,郡内的官吏也分成两派。
一派劝阻孔融,让其收回“断粮”的呈命,毕竟东莱军是北海国之根本,若是‘逼’的李贤投往他处,受损倒霉的只会是北海国;另外一派坚持孔融无错,他们蹿啜孔融,试图下令给太史慈,让其围攻东莱军reads;。
无论是东莱军还是北海军都是北海国少见的‘精’兵,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过,真正令孔融犹疑的是,太史慈是否会听从自己的号令?
一个李贤已经令北海国局势大‘乱’了,若是再加上太史慈,连孔融都不确定事情会发展到哪一步。
毫无疑问,如果李贤与太史慈联手,无论如何,孔融都是守不住都昌城的。
惶恐之下,孔融才猛然发觉,离开了李贤,他真的再无帮手了。
南方的陶谦刚刚受了李贤的大恩,于情于理都不会掺和到北海国的事情上来,而曹‘操’跟袁绍与孔融早有怨隙,更不能指望,那么,还能指望谁呢?
无奈之下,孔融做了最坏了打算:“若是李贤举兵反叛,诸位以为谁可助我?”
厅内哑口无言,东莱军的犀利之处,众人早有耳闻。
连夏侯渊的曹军都能击杀的军马,岂是等闲郡兵可以阻拦的?
之前,众人吵来吵去,核心议题无非是如何限制李贤,束缚住他的手脚。
可有一点,一直没有人去提起:如果李贤真的叛了,又该如何是好?
孔融话音一落,就连叫嚣大军围剿李贤的官员都哑口无言。
李贤与太史慈‘交’好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等闲人都有所耳闻。
倘若李贤真的反了,太史慈有什么样的立场,这还是模棱两可之间的事情。
不知道过了多久,孔融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之前,蹿啜孔融断掉东莱军粮秣补给的也是厅中的这帮家伙,现在,麻烦惹了出来,他们除了跳脚说大话之外竟然连一个靠谱的法子都没有,这让孔融如何不恼?
“国相,久闻刘备刘玄德急公好义,不如派人携重金前往乐安国,请其出兵相助?”
等了半晌,终于等到一个稍微靠谱些的法子了,孔融微微颌首,道:“刘备兵马不过数千,如何敌得过李贤?”
“刘玄德麾下有关羽、张飞两员大将,自可与李贤抗衡reads;!”
孔融颇为意动。
“国相不可,眼下李贤未有反意,若是我们再三威‘逼’,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胡扯,李贤如此嚣张跋扈,眼中可有国相?”
“住嘴,王、孙两家勾连贼寇袭击李贤,这是大罪,国相快刀斩‘乱’麻,这本是施恩于人的大好时机,只可惜,咱们棋差一招,竟然断了李贤的粮秣,如此以来,等于将剧县的百姓彻底推到了李贤的那一边”
听到这里,孔融很是后悔,如果他不是报有一念之仁,饶了王、孙两家族丁的‘性’命,而是尽数诛杀,想必李贤也会有所触动。
现在倒好,都昌断了东莱军的粮秣补给,偏偏又拿不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就给了李贤自立的名头。
孔融原本就不是个杀伐果断之人,此时惹恼了李贤之后,他迟迟拿不定主意。
忽而,厅内有人出言说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国相可要听上一听?”
孔融‘精’神一振:“速速道来!”
“上策,恢复东莱军的粮秣补给,修书一封送于李贤,重金赏赐其军将,宽慰军心,国相毕竟是李贤的恩主,如此作为,可使得李贤不敢轻易言反,否则,他必定会为世人唾弃!”
孔融摇了摇头,直觉告诉他,这上策是如今最好的选择,可若是恢复粮秣补给,这就等于告诉天下人,孔融怕了李贤,这让视声名如命的孔融如何能接受?
“何为中策?”
瞧见孔融并未接受上策,官员叹了口气,道:“中策,将李贤之妻子孔黎送往剧县,斩杀、王、孙两家家主,削其头颅,一并送往东莱军中,如此,可是李贤明白我等心意,自然不会依依不饶reads;!”
“不可,孔黎在城内,李贤尚且有所忌惮,若是将孔黎放归,那李贤行事将再无顾虑,国相三思呀!”
“孔黎为国相族中‘女’侄,若是束缚其自由,只会为天下人耻笑,此等宵小行径,国相万勿为之!”
当初将孔黎嫁给李贤,就有增益双方关系的意图。
没曾想,这么长的时间过去,孔融与李贤的关系竟然恶化到这一步。
眼下,听到厅中竟然有人打算拿孔黎来‘逼’迫李贤就范,孔融当即觉得受到了侮辱:“虎毒尚且不食子,我熟读孔孟之书,从未听说过以妻‘女’‘逼’迫人的法子!”
这么说来,孔融是打算将孔黎送还了李贤了。
厅中官员松了一口气。
此时,孔融又道:“何为下策?”
“下策便是修书刘备、太史慈,严令郡国各城各县多加防备”
孔融迟疑道:“可否中策、下策两策并行?”
众人明白,孔融这是怕了李贤了。
换做是谁,面临李贤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都会如孔融这般心生忌惮。
厅内官吏虽然看不惯孔融的优柔寡断,却也只好应诺道:“也好,国相可以两策一并施行”。
孔融微微颌首,终于宽下心来。
众所周知,李贤与孔黎的关系很好。
无论如何,只要‘交’还了孔黎,看在她的面子上,李贤应该就不会作出举兵反叛的事情。
当然了,如果李贤一心反叛,区区一个孔黎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