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同路的徐妙云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启也知道大哥是将这件棘手的事情托付给值得信任的人,也就是自己。
谁让自己在凤阳的时候,直接把平阳侯给抄家杀头了呢?这件事情虽然明面上没说,但私底下里,可是震惊朝野,大家都知道辽王殿下是个不会徇私枉法的狠人。
平阳侯是谁啊?又有免死铁券,又是朱元璋的养子,算起来还是辽王殿下的兄长,辽王殿下那是眉头不带皱一下的,说杀就杀了。
当然了,罪名是谋逆造反,家里搜出龙袍铁证如山啊,免死铁券也免不了谋逆造反的大罪啊。
至于说平阳侯是不是真的谋逆造反,那就说不好了,明面上反正是没人会去他讨论的,人都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也不可能有人跳出来鸣不平,怕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哦?
虽然朱标的拜托合情合理,但朱启还是决定挣扎一下,说道:
“大哥,虽然定远离得很近,但我这一走少说十天半个月的回不来,之前我就半个月没回去皇宫了,现在又是十几天不回去,父皇问起来……”
朱标立马摆手说道:
“放心,父皇那边为兄帮你搞定,哎,为兄也是迫不得已,若是为兄有确凿证据,这时候肯定就安排去抓人了,也不会劳烦三弟你跑一趟的,为了父皇,为了老朱家,三弟你就辛苦一趟吧。”
朱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要是再推辞可就不像亲兄弟了,朱启也只能口说“这都是我身为大明亲王应该做得事情。”
随后朱启就询问起了这朱桓的一些具体情况来了。
说起这朱桓,朱启没什么印象也确实不怪他,因为这人确实没什么存在感,能在定远当知县,也不是靠的功劳,纯粹是他的老爹朱六九啊!
说起朱六九,朱启陡然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这朱六九是和朱元璋隔了很远的远房堂兄,因为在朱元璋年轻时候,有过近乎救命之恩的恩情,所以朱元璋都是喊他亲六哥,虽未封王,也却给的是亲王待遇,他的儿子,也就是朱桓,凭着这层关系,坐上了定远知县的位置。
朱启那是万万没想到,这朱桓竟然是朱六九的儿子,难怪太子朱标都感到如此棘手呢,这事情要是不调查清楚,就禀告朱元璋的话,那这个年确实是过不安生。
其实朱启知道,朱标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在保护举报人呢,万一查出来这朱桓无罪,以朱元璋和朱六九的关系,这举报人十之八九可能会被认为是栽赃诬陷,普通百姓还好,朱元璋不会追责,但若是朝堂官员,这样弹劾皇亲国戚,恐怕以后的仕途就有点影响了。
朱启想到这一点,就以为朱标不打算说,也没有问,却没想到朱标将朱桓介绍完了以后,开始详细说起事情的始末。
原来是一个叫做郑士元的监察御史,弹劾举报的朱桓,但因为朱标现在可以提前看到各种公文政务,便喊了那郑士元询问是否有罪证,郑士元也说暂时没有,但悠悠众口是堵不住,定远民间已多有议论,虽然郑士元说的言之凿凿,但朱标和郑士元不熟,只知道他是洪武四年中的进士,期间也没什么特殊的功绩和履历,又看他年轻,怕他是为了博取名声才举报的,所以还是决定先暗自调查一下。
但朱启一听就不淡定了,郑士元啊!这可是洪武年间在民间很有贤名的一个清官啊!他妻子死后,因为家里没钱安葬,五个儿子央求卖身葬母,最后还是找同僚借钱办的丧事。
他自己死的时候,民众夹道送葬,是真正得民心的好官。
不过后来牵扯到空印案,仕途大受影响,官职一直都不大,所以在历史上的名声也并不如包拯,海瑞那般的响亮。
不过洪武七年的郑士元显然还没什么名气,但这脾气还是一如历史上一般的耿直,因为民众们的议论而弹劾皇亲国戚,虽说老百姓都议论的坏蛋,十之八九是错不了,但这胆子也确实忒大了点。
朱标说完了事情原本始末,朱启又多了一个去定远的理由了,他本身虽然很想摸鱼,但对于历史上的那些名臣,还是非常尊敬的,郑士元这样的清廉好官,尤其如此,自己走这一趟,也算是帮郑士元一把了。
这事情自然是要保密的,而且这一次是不能带上朱棣了,自己一个人跑了,太子朱标还好说,但朱棣跟着一起去定远,就不好解释了。
朱启也只能独自一人上路了。
至于出应天府的理由,朱标都帮朱启想好了,就说有几个技术了得的匠人,朱启爱才心切,便在朱标的允许之下,前往拜访。
大家都知道辽王殿下雇佣了很多匠人,就喜欢捣鼓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样的理由倒也说得过去。
朱启虽然摸鱼,但行动力还是很强的,第二天便收拾好了东西,带了二三十号的侍卫,他自己假装成权贵家的公子,侍卫们则是家丁打扮,就收拾好了行李,在朱棣恋恋不舍的眼神下离开了皇城。
不得不说,有了太子朱标的支持,那真是干啥事都方便,身为藩王的自己,离开应天府这种事情都能得到允许,可想而知朱元璋是给了朱标多大的权利。
怕是只有那一把龙椅还没给了吧?
朱启原本以为这一次自己走的是静悄悄的,却没想到刚出皇城,就瞧见徐增寿带着仆从丫鬟来给自己送行呢。
朱启也是大为惊讶,毕竟自己出去的理由普普通通,实在是没有什么送行的理由,却没想到徐增寿看到自己就一脸苦逼的模样,说了:
“殿下,你此行要离开应天府,小弟我带了一些丫鬟仆从,让他们跟着殿下同行,路上也能照顾殿下的饮食起居啊。”
徐增寿苦逼的说完,朱启就一脸迷惑,自己可是带着侍卫呢,有啥不放心的啊?但看到从徐增寿身后走出来的丽人儿,朱启那是恍然大悟。
好家伙,这不就是丫鬟打扮的徐妙云吗!
只见到徐妙云对着自己眨巴眨巴了眼睛,朱启那是二话不说就拉到自己身边,干咳两声说道:
“也不用太多,一个丫鬟就可以了,本王谢过你的贤弟的好意啊!”
徐增寿脸色就更苦逼了,凑上前来小声说道:
“我爹还没回来,我娘回娘家省亲去了,我这妹子我实在是摁不住了,拼死拼活要来找殿下,殿下你可千万别把这事情说出去让我爹知道了,不然我小命不保。”
看着徐增寿的目标,朱启嘿嘿直笑。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那我辽王是这种人吗?
当即说道:
“啊?哪有什么你妹啊?分明就是你府上的丫鬟啊。”
说罢,边上的徐妙云也是俏脸一红,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说话了。
朱启心中那个得意啊,这“俏丫鬟”终究是到了我辽王帐下了啊!
——————
(求推荐票!求追读!)
朱启也知道大哥是将这件棘手的事情托付给值得信任的人,也就是自己。
谁让自己在凤阳的时候,直接把平阳侯给抄家杀头了呢?这件事情虽然明面上没说,但私底下里,可是震惊朝野,大家都知道辽王殿下是个不会徇私枉法的狠人。
平阳侯是谁啊?又有免死铁券,又是朱元璋的养子,算起来还是辽王殿下的兄长,辽王殿下那是眉头不带皱一下的,说杀就杀了。
当然了,罪名是谋逆造反,家里搜出龙袍铁证如山啊,免死铁券也免不了谋逆造反的大罪啊。
至于说平阳侯是不是真的谋逆造反,那就说不好了,明面上反正是没人会去他讨论的,人都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也不可能有人跳出来鸣不平,怕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哦?
虽然朱标的拜托合情合理,但朱启还是决定挣扎一下,说道:
“大哥,虽然定远离得很近,但我这一走少说十天半个月的回不来,之前我就半个月没回去皇宫了,现在又是十几天不回去,父皇问起来……”
朱标立马摆手说道:
“放心,父皇那边为兄帮你搞定,哎,为兄也是迫不得已,若是为兄有确凿证据,这时候肯定就安排去抓人了,也不会劳烦三弟你跑一趟的,为了父皇,为了老朱家,三弟你就辛苦一趟吧。”
朱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要是再推辞可就不像亲兄弟了,朱启也只能口说“这都是我身为大明亲王应该做得事情。”
随后朱启就询问起了这朱桓的一些具体情况来了。
说起这朱桓,朱启没什么印象也确实不怪他,因为这人确实没什么存在感,能在定远当知县,也不是靠的功劳,纯粹是他的老爹朱六九啊!
说起朱六九,朱启陡然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这朱六九是和朱元璋隔了很远的远房堂兄,因为在朱元璋年轻时候,有过近乎救命之恩的恩情,所以朱元璋都是喊他亲六哥,虽未封王,也却给的是亲王待遇,他的儿子,也就是朱桓,凭着这层关系,坐上了定远知县的位置。
朱启那是万万没想到,这朱桓竟然是朱六九的儿子,难怪太子朱标都感到如此棘手呢,这事情要是不调查清楚,就禀告朱元璋的话,那这个年确实是过不安生。
其实朱启知道,朱标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在保护举报人呢,万一查出来这朱桓无罪,以朱元璋和朱六九的关系,这举报人十之八九可能会被认为是栽赃诬陷,普通百姓还好,朱元璋不会追责,但若是朝堂官员,这样弹劾皇亲国戚,恐怕以后的仕途就有点影响了。
朱启想到这一点,就以为朱标不打算说,也没有问,却没想到朱标将朱桓介绍完了以后,开始详细说起事情的始末。
原来是一个叫做郑士元的监察御史,弹劾举报的朱桓,但因为朱标现在可以提前看到各种公文政务,便喊了那郑士元询问是否有罪证,郑士元也说暂时没有,但悠悠众口是堵不住,定远民间已多有议论,虽然郑士元说的言之凿凿,但朱标和郑士元不熟,只知道他是洪武四年中的进士,期间也没什么特殊的功绩和履历,又看他年轻,怕他是为了博取名声才举报的,所以还是决定先暗自调查一下。
但朱启一听就不淡定了,郑士元啊!这可是洪武年间在民间很有贤名的一个清官啊!他妻子死后,因为家里没钱安葬,五个儿子央求卖身葬母,最后还是找同僚借钱办的丧事。
他自己死的时候,民众夹道送葬,是真正得民心的好官。
不过后来牵扯到空印案,仕途大受影响,官职一直都不大,所以在历史上的名声也并不如包拯,海瑞那般的响亮。
不过洪武七年的郑士元显然还没什么名气,但这脾气还是一如历史上一般的耿直,因为民众们的议论而弹劾皇亲国戚,虽说老百姓都议论的坏蛋,十之八九是错不了,但这胆子也确实忒大了点。
朱标说完了事情原本始末,朱启又多了一个去定远的理由了,他本身虽然很想摸鱼,但对于历史上的那些名臣,还是非常尊敬的,郑士元这样的清廉好官,尤其如此,自己走这一趟,也算是帮郑士元一把了。
这事情自然是要保密的,而且这一次是不能带上朱棣了,自己一个人跑了,太子朱标还好说,但朱棣跟着一起去定远,就不好解释了。
朱启也只能独自一人上路了。
至于出应天府的理由,朱标都帮朱启想好了,就说有几个技术了得的匠人,朱启爱才心切,便在朱标的允许之下,前往拜访。
大家都知道辽王殿下雇佣了很多匠人,就喜欢捣鼓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这样的理由倒也说得过去。
朱启虽然摸鱼,但行动力还是很强的,第二天便收拾好了东西,带了二三十号的侍卫,他自己假装成权贵家的公子,侍卫们则是家丁打扮,就收拾好了行李,在朱棣恋恋不舍的眼神下离开了皇城。
不得不说,有了太子朱标的支持,那真是干啥事都方便,身为藩王的自己,离开应天府这种事情都能得到允许,可想而知朱元璋是给了朱标多大的权利。
怕是只有那一把龙椅还没给了吧?
朱启原本以为这一次自己走的是静悄悄的,却没想到刚出皇城,就瞧见徐增寿带着仆从丫鬟来给自己送行呢。
朱启也是大为惊讶,毕竟自己出去的理由普普通通,实在是没有什么送行的理由,却没想到徐增寿看到自己就一脸苦逼的模样,说了:
“殿下,你此行要离开应天府,小弟我带了一些丫鬟仆从,让他们跟着殿下同行,路上也能照顾殿下的饮食起居啊。”
徐增寿苦逼的说完,朱启就一脸迷惑,自己可是带着侍卫呢,有啥不放心的啊?但看到从徐增寿身后走出来的丽人儿,朱启那是恍然大悟。
好家伙,这不就是丫鬟打扮的徐妙云吗!
只见到徐妙云对着自己眨巴眨巴了眼睛,朱启那是二话不说就拉到自己身边,干咳两声说道:
“也不用太多,一个丫鬟就可以了,本王谢过你的贤弟的好意啊!”
徐增寿脸色就更苦逼了,凑上前来小声说道:
“我爹还没回来,我娘回娘家省亲去了,我这妹子我实在是摁不住了,拼死拼活要来找殿下,殿下你可千万别把这事情说出去让我爹知道了,不然我小命不保。”
看着徐增寿的目标,朱启嘿嘿直笑。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那我辽王是这种人吗?
当即说道:
“啊?哪有什么你妹啊?分明就是你府上的丫鬟啊。”
说罢,边上的徐妙云也是俏脸一红,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说话了。
朱启心中那个得意啊,这“俏丫鬟”终究是到了我辽王帐下了啊!
——————
(求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