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长生可否 > 217、有意会师,约法三章

217、有意会师,约法三章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要变法,均田免赋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

    “这也是一切的基础。”

    “虽然这些年有开办院校专门整理和学习数学、物理,嘉靖八年的时候新开数理科,至今三届,已经录取进士61人,举人1287人。”

    “但目前为止,也只能将数理科扩展到乡试而已。”

    “由那些秀才强化数理学习,改换赛道而已。就人才而言,应该是够了,但这些学子,依旧是士人,让他们自己去丈量土地,搞均田免赋,注定是搞不好的。”

    “我们缺乏大量有能力、有信念、有经验的人。”

    嘉靖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什么困难的意思,反而直勾勾的看着张执象,这让张执象不由挠头,十年时间,陛下不应该没有培养一批嫡系学子才对。

    信念、经验……

    “陛下你是说……”

    “安平啊,你跟朕回京师之后,就该去沁源看看了。”

    的确,这个世上有一批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在沁源的青羊山起义军,他们在沁源已经经营了九年,以一个县作为实验区,足以说明很多东西了。

    如果沁源愿意合作的话。

    朝廷就能一下子得到数万名有经验、有知识的变法工作者,

    而且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能够跟地方残余守旧势力斗争。

    只是……

    “陛下不担心么?”

    张执象还是问了句,

    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应用起义军的人,

    几乎是等于将整个大明北方的农村管理权交由起义军。

    倘若王绛阙,

    或者说起义军的那几个头领有想法。

    说不定可以直接推翻大明。

    “朕虽然是大明的天子,但华夏的未来又不在朕一人的肩上,

    他们真要直接推翻了大明,朕也乐得清闲,安平你在龙虎山给朕留个院子就行。”

    “反正青羊山起义军也是你的杰作,

    这天下,你自己头疼去。”

    “朕就不操心了。”

    “青羊山起义军这匹马,你自己拉不住,而他们如果在搞完农村改革之后,

    还不会结合实际进行思考,不知道摆在华夏文明面前的到底是什么问题,那只能说时运不济,该耽误的五百年,

    终究还是得出现。”

    嘉靖不会对敌人妥协,

    但是自家孩子不成器,当家长的也只有无奈。

    一代人是做不了所有事情的,

    任何事业都需要接班人。

    张执象苦笑:“陛下这是在耍赖了。”

    嘉靖起身笑道:“想让朕一天到晚烦这些琐事,

    你却只管清闲修行,

    哪里有这么好的事,这是你的担子,

    你自己想办法吧。”

    看着负手而立,

    站在小舟上的嘉靖。

    张执象知道,嘉靖从来就没有将皇位看得多重,

    对他来说,这个位置,从始至终,

    都只是责任而已,

    他比谁都向往闲云野鹤的自由。

    只是命运,还有杨廷和那帮人,

    为了找个没有父亲可以依靠的傀儡,

    选中了他。

    他不得不负担起老朱家的责任而已。

    ……

    明孝陵在皇城东北的神烈山上。

    从正阳门往东,

    便是天坛,

    过天坛向北走,便可上山,经由金门、红门,便抵达孝陵。

    整个路线都经过了隆重的布置,嘉靖愿意到奉天殿跟他们和谈,南京的礼部也就投桃报李,祭祖的仪式还是帮忙办到位了。

    知道皇帝要祭拜太祖,南京城内的百姓都很兴奋。

    淮安、扬州发生的事多多少少已经传开了,人们知道这是一位心怀百姓,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

    人们也有预感,这一次的祭祖,会成为一个开端。

    所以很早,

    人们就聚集到了天坛。

    不是皇帝进城时的那种欢呼,

    而是一种默默的注视和期待,嘉靖的仪仗就在这份奇异的安静中穿行,抵达天坛。

    在经过一些仪式,

    拜过皇天后土。

    嘉靖站在天坛之上,看着无数百姓,许久,他才说道:“朕,南巡应天,祭拜太祖,只为与天下百姓约法三章。”

    “其一,朕将改籍统民,取消士农工商贱户奴籍,天下万民,皆为一籍,朝廷会有诏令明发中外,

    布告天下,明文规定我大明子民的权利和义务。从今往后,尔等无需跪富,

    无需跪官,

    亦无需跪朕!人格尊严,

    众生平等!”

    “此法,

    尔等应否!!”

    短暂的失措静谧后,是山呼海啸的答应声,人群中纵有不满者,左右看看,却也不敢说出半个不字。

    观礼的夏言等人,对此只有五个字评价“自绝于士绅”。

    接着,嘉靖继续约法。

    “第二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一诗,道尽天下农户之艰辛,每一粒粮食都是汗水换来,而天底下最辛苦的农民,却是日子过的最艰难的。”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朕一直都在想,为何最穷苦的农民,要负担朝廷的主要税收呢?”

    “自有国朝以来,数千年沧海变迁,最苦者依旧是百姓,而我朱明皇室,自太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以一介淮右布衣,登九五之尊,此乃何德何能?”

    “朕思来想去,大抵,因为我老朱家做过农民,所以当帮天下农民。”

    “朕宣布。”

    “从即日起,天下田亩,永不收赋。”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惊了,老百姓们当然迫切的想要喊好,可天上掉馅饼了,谁心里都会嘀咕,他们不怀疑皇上想做好事,可这不现实啊。

    不收田赋了,朝廷怎么运转?

    短暂的沉默后是嘈杂无比的议论声,所有人都在争吵,最后人群中上百名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被推举上前。

    他们来到天坛,朝最上方的嘉靖一拜后,其中一人作为代表问道:“草民敢问皇上,田赋不收了,朝廷没钱又当如何?若是以苛捐杂税下派,那不如还是收田赋的好。”

    嘉靖问道:“是百姓有钱,还是士绅商贾有钱?”

    老人达:“自然是他们有钱。”

    嘉靖便答道:“这不就得了,谁有钱,朕就收谁的税!”

    老人:“这,这……”

    不仅是他,所有老人都说不出话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哪怕以他们的人生经历来看,嘉靖说的这些极不现实,极为危险。

    可他们最终还是齐齐跪下,要朝嘉靖跪拜。

    “朕说了,不准跪!”

    他们被吓了一跳,慌忙站起,彼此望了望,最终齐齐朝嘉靖做了一揖。

    不等他们直起身,嘉靖便向所有人问道:“这第二条,你们敢不敢答应?”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回答嘉靖的是,是山呼海啸的呼声,哪怕嘉靖一再说不准跪,他们还是跪下了,无数人跪在那里,痛哭流涕,就像受了无数委屈的孩子,终于回到了父母的怀抱。

    老人们也是一个个的在抹眼泪。

    这时,有老人关切尊敬的问道:“陛下,第三条呢?”

    “第三条……”

    嘉靖深呼了一口气,声震四野,洪亮无比的说道:“待有天下为公日,当是还政于民时。朕有生之年,必将交出治国之权,立诏书以告后世!”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予我何加焉。”

    “遵循皇明祖训,天下百姓将朱家送上皇位,朱家也当将天下还给百姓!”

    “从此以后。”

    “你们,才是大明的主人!”

    “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而非一家一姓之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