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老令狐!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皇帝和武后的动作还是挺快的,上元节刚过几日,也就是李贤觐见的次日,就下旨以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为太子妃,则礼部、宗正寺、内侍省,按照规制准备储君大婚之礼。
作为兄弟,太子订婚,李贤必须要表示一二,所以特意备下不少礼物,着实花上了一大笔。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就花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李贤这次进宫,被皇帝抓了壮丁,以太子体弱,不宜沾染急症为由,命其代父、兄去探望,弥留之际的金紫光禄大夫-彭阳郡公-令狐德棻。
此举,让李贤不由的,于心中哀叹:生活终究还是对我下手了。
到府之后,李贤被其子-令狐修己(太子右司议郎)、令狐修穆(朔州刺史),引到了后堂,就看到皮包骨头的令狐德棻,躺在榻上,艰难的喘息着。
老话怎么说的,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老头今年八十有四,在官场、仕林中,也算年高德劭,备受崇敬,这辈子也算是够本了。
致仕之前,令狐德棻还兼着崇文馆学士,给诸皇子、公主开蒙,李忠、李贤等都听过他的课,也算是授业之师,所以在弥留之际来送送,也是天家的一片心意。
见到雍王奉旨来探望,老头在榻上挣扎着要起来,这哪行啊!李贤疾步上前,扶着他躺好,又给他垫了垫靠背,随即在床边坐了下来。
“老郡公,切不可乱动,小王今儿是专门代父兄而来,探望您的!”
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令狐德棻感慨了一句:“老臣没想到,来的竟然是殿下!”
没错,令狐德棻等的不是李贤,恰恰是有气疾之症的太子李弘。龙朔二年,令狐德棻以八十高龄致仕,为官五十余年的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唐的将来。
为什么会如此呢?那就要说到他的出身和经历,令狐德棻出身敦煌豪门,博涉文史,少有文名。大业末年,授官药城县。高祖起兵,任大丞相府记室。
因其才能出众,雅量高之,高祖与之甚为亲密,随即转为起居舍人,又迁秘书丞,陪王伴驾,侍候在高祖身边,成为天子近臣。
在贞观年间,太宗慕令狐德棻之才,任其为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太子右庶子,司职于东宫,辅佐当时的太子-李承乾。
到任之后,令狐德棻屡屡规劝李承乾的不良行径,甚至不惜犯颜直谏,和上本弹劾,终与张玄素一般,遭到太子的厌恶而旁置。
直至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与侯君集谋反,令狐德棻因其为东宫属官,被外放为雅州刺史,一腔热血付诸东流。
永徽初,被召回朝,出任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太常卿,国子祭酒,兼授崇贤馆学士。
纵观令狐德棻五十余年的官场生涯,大唐的三位皇帝,都有较为亲密的关系,所以不断被委以重任,兼修国史的同时,教导皇室子弟的学业。
令狐德棻也感念三代天子的恩德,殚精极虑,竭诚尽忠。虽说有点文人自吹自擂的小毛病,但在大节上无碍,算得上一代忠良。
他这一生,亲身经历了隋朝的覆灭,见证了武德,贞观,永徽三朝,储君之争给国家带来的危害。
作为一个传统儒家的卫道士,他对于这种皇家争斗,朝堂混乱深恶痛绝。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唐出现一个,允文允武的储君,终结这场纷争,以为永例。
不过,这个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李弘是仁孝,但身体孱弱,皇后又野心勃勃,朝堂中还有许敬宗之流。他撑着这口气,就是想在弥留之际,叮嘱李弘一番,可现在来的是李贤,失望之色油然而生。
而李贤,当然明白老先生是什么意思!他这种读书人,迂腐归迂腐,但对国家,对李氏,从来都没有坏心眼。心里向着李弘,也是出于对人臣的本分,李贤倒是不吃味。
“老郡公,太子是很想来的,但父皇刚刚下旨,明他兼顾辽东军的后勤调度,所以无暇分身,特意让小王替他转达歉意。”
“您有什么话,可以对小王说,小王保证一字不落的转告给太子。”
李贤与太子关系好,不仅因为二人共天共地,更因为智趣相投,都是喜欢钻研学问的,这一点朝野臣民无不知晓。
所以,他的保证,是绝对有效的,而且不会掺假,令狐德棻完全不用担心。
而令狐德棻听完这话后,先是喝退了两个儿子,随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然后抓着李贤的手,瞪着通红的眼睛,死死盯着他。
“雍王爷,你在长安的作为,老夫在榻上也有所听闻。这里只有老臣与你二人,出你之口,入老臣之耳。老臣是将死之人,想听句实话?”
“老郡公请说,小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咳咳......,“王爷在鄠县之举,究竟爱民之举,还是制造声势,窥视储位呢?”
回光返照令狐德棻,手劲儿在一点点的增大,他心里清楚的很,太子弘暗弱,身边的臣工多是迂腐的儒生,皆无济世安民之才。
反观雍王-李贤,虽然没什么朝臣辅佐,但鄠县之事,举手之间,就让一县百姓,过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暖冬”。
在老头看来,这就是治世之才,假以时日,稍加磨练,绝对是个治世能臣。但老头子也担心一点,身为嫡子,天潢贵胄,李贤会不会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他对于秉性纯良的李弘来说,绝对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令狐德棻想知道,李贤的贤,到底是骨子里的,还是跟他伯父-濮王泰一样,故意演给别人看的。
“老郡公,贤与太子,一母所生,共天共地,不管他是太子,还是皇帝,贤都会遵守人臣之礼。”
鄠县一事后,两人的关系火速升温,几乎每天,他都能收到太子弘写给他的信。这让前世身为独生子的李贤,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兄弟情谊。
生在天家,粗知历史的李贤很是矛盾,令狐德棻的话,也正是戳中了他的痛处,到底是选择兄弟情谊,还是帝王功业。
这是近来一直在想的问题,可没料到竟然被令狐德棻,先提了出来。想不通,自然没法给予明确的回答,他只能含糊其辞的说了这么一句。
“不,殿下,这不是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你还没想明白!”
“有道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臣望殿下以国家、宗室的大义为重,压抑内心的欲望,多多帮衬太子弘。”
皇帝和武后的动作还是挺快的,上元节刚过几日,也就是李贤觐见的次日,就下旨以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为太子妃,则礼部、宗正寺、内侍省,按照规制准备储君大婚之礼。
作为兄弟,太子订婚,李贤必须要表示一二,所以特意备下不少礼物,着实花上了一大笔。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就花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李贤这次进宫,被皇帝抓了壮丁,以太子体弱,不宜沾染急症为由,命其代父、兄去探望,弥留之际的金紫光禄大夫-彭阳郡公-令狐德棻。
此举,让李贤不由的,于心中哀叹:生活终究还是对我下手了。
到府之后,李贤被其子-令狐修己(太子右司议郎)、令狐修穆(朔州刺史),引到了后堂,就看到皮包骨头的令狐德棻,躺在榻上,艰难的喘息着。
老话怎么说的,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老头今年八十有四,在官场、仕林中,也算年高德劭,备受崇敬,这辈子也算是够本了。
致仕之前,令狐德棻还兼着崇文馆学士,给诸皇子、公主开蒙,李忠、李贤等都听过他的课,也算是授业之师,所以在弥留之际来送送,也是天家的一片心意。
见到雍王奉旨来探望,老头在榻上挣扎着要起来,这哪行啊!李贤疾步上前,扶着他躺好,又给他垫了垫靠背,随即在床边坐了下来。
“老郡公,切不可乱动,小王今儿是专门代父兄而来,探望您的!”
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令狐德棻感慨了一句:“老臣没想到,来的竟然是殿下!”
没错,令狐德棻等的不是李贤,恰恰是有气疾之症的太子李弘。龙朔二年,令狐德棻以八十高龄致仕,为官五十余年的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唐的将来。
为什么会如此呢?那就要说到他的出身和经历,令狐德棻出身敦煌豪门,博涉文史,少有文名。大业末年,授官药城县。高祖起兵,任大丞相府记室。
因其才能出众,雅量高之,高祖与之甚为亲密,随即转为起居舍人,又迁秘书丞,陪王伴驾,侍候在高祖身边,成为天子近臣。
在贞观年间,太宗慕令狐德棻之才,任其为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太子右庶子,司职于东宫,辅佐当时的太子-李承乾。
到任之后,令狐德棻屡屡规劝李承乾的不良行径,甚至不惜犯颜直谏,和上本弹劾,终与张玄素一般,遭到太子的厌恶而旁置。
直至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与侯君集谋反,令狐德棻因其为东宫属官,被外放为雅州刺史,一腔热血付诸东流。
永徽初,被召回朝,出任礼部侍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太常卿,国子祭酒,兼授崇贤馆学士。
纵观令狐德棻五十余年的官场生涯,大唐的三位皇帝,都有较为亲密的关系,所以不断被委以重任,兼修国史的同时,教导皇室子弟的学业。
令狐德棻也感念三代天子的恩德,殚精极虑,竭诚尽忠。虽说有点文人自吹自擂的小毛病,但在大节上无碍,算得上一代忠良。
他这一生,亲身经历了隋朝的覆灭,见证了武德,贞观,永徽三朝,储君之争给国家带来的危害。
作为一个传统儒家的卫道士,他对于这种皇家争斗,朝堂混乱深恶痛绝。唯一的想法就是,希望大唐出现一个,允文允武的储君,终结这场纷争,以为永例。
不过,这个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李弘是仁孝,但身体孱弱,皇后又野心勃勃,朝堂中还有许敬宗之流。他撑着这口气,就是想在弥留之际,叮嘱李弘一番,可现在来的是李贤,失望之色油然而生。
而李贤,当然明白老先生是什么意思!他这种读书人,迂腐归迂腐,但对国家,对李氏,从来都没有坏心眼。心里向着李弘,也是出于对人臣的本分,李贤倒是不吃味。
“老郡公,太子是很想来的,但父皇刚刚下旨,明他兼顾辽东军的后勤调度,所以无暇分身,特意让小王替他转达歉意。”
“您有什么话,可以对小王说,小王保证一字不落的转告给太子。”
李贤与太子关系好,不仅因为二人共天共地,更因为智趣相投,都是喜欢钻研学问的,这一点朝野臣民无不知晓。
所以,他的保证,是绝对有效的,而且不会掺假,令狐德棻完全不用担心。
而令狐德棻听完这话后,先是喝退了两个儿子,随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然后抓着李贤的手,瞪着通红的眼睛,死死盯着他。
“雍王爷,你在长安的作为,老夫在榻上也有所听闻。这里只有老臣与你二人,出你之口,入老臣之耳。老臣是将死之人,想听句实话?”
“老郡公请说,小王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咳咳......,“王爷在鄠县之举,究竟爱民之举,还是制造声势,窥视储位呢?”
回光返照令狐德棻,手劲儿在一点点的增大,他心里清楚的很,太子弘暗弱,身边的臣工多是迂腐的儒生,皆无济世安民之才。
反观雍王-李贤,虽然没什么朝臣辅佐,但鄠县之事,举手之间,就让一县百姓,过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暖冬”。
在老头看来,这就是治世之才,假以时日,稍加磨练,绝对是个治世能臣。但老头子也担心一点,身为嫡子,天潢贵胄,李贤会不会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他对于秉性纯良的李弘来说,绝对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令狐德棻想知道,李贤的贤,到底是骨子里的,还是跟他伯父-濮王泰一样,故意演给别人看的。
“老郡公,贤与太子,一母所生,共天共地,不管他是太子,还是皇帝,贤都会遵守人臣之礼。”
鄠县一事后,两人的关系火速升温,几乎每天,他都能收到太子弘写给他的信。这让前世身为独生子的李贤,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兄弟情谊。
生在天家,粗知历史的李贤很是矛盾,令狐德棻的话,也正是戳中了他的痛处,到底是选择兄弟情谊,还是帝王功业。
这是近来一直在想的问题,可没料到竟然被令狐德棻,先提了出来。想不通,自然没法给予明确的回答,他只能含糊其辞的说了这么一句。
“不,殿下,这不是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或者你还没想明白!”
“有道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臣望殿下以国家、宗室的大义为重,压抑内心的欲望,多多帮衬太子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