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有美璇玑正 > 第3话·中 唐公次子

第3话·中 唐公次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自商周轮换,到五霸七雄;从秦汉更替,至三国两朝。华夏中原由分到合,再经合至分,千百年间仿佛从来不会万世一脉。因此,当秦始皇作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春秋大梦时,一介氓隶陈涉却怀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平,敢以疲弊之众揭竿攻秦……

    华夏自诞生起便在各族融合中不断壮大,从而开辟出广袤富裕的文明大地。中原人与生俱来的进取之志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根植于血脉里,特别在被他们看重的道德秩序遭到破坏时,反抗天命的种子便会悄悄萌芽。就如见到始皇帝的万千仪仗时,年少的项羽并非甘心臣服,所想的却是“彼可取而代之也”。

    西晋五胡乱华后,杨隋终于结束了将近三百年的分治。然而,二十年的短暂统一并未完全浇灭人们血液中反抗的火种,特别值此崇尚英雄之际,隋皇杨坚倚皇帝外祖之亲,趁辅政重臣之便,逼退年幼的外孙禅位于己,不费吹灰之力巧取豪夺了宇文氏江山。其取江山之易,天下豪杰恐是不服的,若再有天命之谶,大抵皆会沾沾自喜,幻想着有朝一日一呼万应的荣耀。故也不难理解当李渊听闻将有天命后,内心颇为自得。而时值十六使受命出巡,谁人不知十六使名为巡视各省风俗,实则监察各地有无叛逆,故李渊欣喜之余更多的却是不安。

    “史世良必须一死!”李渊惊坐起,稍显困倦的语气里透着十分坚定。

    因方就寝,入眠尚浅的窦氏亦被惊醒坐起,轻抚着他因作噩梦起伏的后背,缓道:“史世良闻名岐州,若是暴死恐将引人起疑。”

    李渊沉思,问道:“倘使元氏病死,史世良殉情如何?”

    窦氏沉默,答道:“妾将处理此事,郎君全心造塔即可。”

    “嗯。”李渊拥着妻子躺下,将她往怀里紧了紧,“若真有天命,亦不负汝多年夙愿……”尽管心底对于“复仇”二字莫名抗拒,然闻史世良之言后,除却自负,李渊亦有几丝欣慰,至少在人皆称美的妻子跟前,他终算有了些许底气。

    窦氏闻言动容。他虽对自己言听计从,心底却自有一番见解,只因不愿争执,便依着自己的性子。想来也是,她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的仇人竟是其姨父母,任谁也无法泰然处之,但他却从未指责自己对杨氏甚至独孤氏的咒骂,于此她是感激在心的。然而窦氏其人心气极高,在丈夫面前她从不屑作小女子情态,故虽动容于李渊的支持,却也只回以轻抚其背示意他安心入睡。

    到底想听她金口吐出娇言,虽料其一贯淡然如此,李渊心中仍稍失落。不过早年丧父的经历令其善于体恤母亲的不易,从而衍生对他人报以宽容的心态。加之近日情致颇高,心底的失落也就一闪而过。其既不肯回以秋波,倒不如自己主动索取,便揽了那尊高傲倔犟的美人入怀,颠鸾倒凤一番,很是受用。

    就在李渊夫妇怀着美好愿景和如琴瑟地在岐州经略时,远在都城大兴的长孙晟亦在不动声色地绸缪灭夷大业——突厥。

    突厥之先祖,本平凉杂胡,世居金山之阳,为柔然锻奴。西魏时,突厥破铁勒、灭柔然,一统铁勒与漠北地区,建立突厥汗国。当是时,中原正值南北各朝并立,因慑突厥之强兵均无暇北顾,为突厥汗国扩张提供良机。同时,各朝欲借突厥之力打击对手纷纷向其称贡,突厥由此获益巨丰从而不断壮大,几百年间深为中原大惧。

    隋统一以来,长孙晟借突厥内部矛盾,以“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上策,以夷制夷使得突厥各部猜忌,纷纷归附杨隋。而与隋帝国对峙的步迦可汗自去岁败走后再无动作,一直为长孙晟心中最后一患。

    今夏五月,达头部九万突厥男女前来归附,这才将长孙晟的目光从持续几月的舍利感应中又收回到灭夷大业上。但因连月来诸州屡有山獠作乱,皇帝致力于伐獠,长孙晟便也不急于讨伐步迦可汗。

    这一缓便是数月。而今,皇帝所得舍利已于十月被浩浩荡荡地分送至各州入塔,与此同时,诸獠叛乱至十一月被杨素等人悉数平定。而此时,卷土重来的步迦可汗总算按耐不住,又开始攻打归于大隋的启民可汗。

    独立城楼之上的长孙晟眼底暗流涌动:时机终至矣。于是次日表奏称:“臣夜登城楼,见碛北有赤气,长百余里,皆如雨足,下垂盖地。谨验兵书,此名洒血,其下之国必且破亡。陛下欲灭突厥,宜在今日。”不出一日,即接到皇帝答诏:敕令长孙晟为受降使者,将送启民北伐。

    长柄配剑缓缓出鞘,冷冽的刃光在一双寒目的睥睨下如一道疾风飞向锋尖,映出了弯在嘴角的那弧蔑笑。直至雪亮如镜的剑面照出一张清秀的女子面容,那抹狠决的冷笑方是染上了隆冬暖阳的温度。

    “鹅王……”高氏见丈夫擦拭着封存一年的刀剑,脸色微变,缓步走进来。

    长孙晟还剑入鞘,伸手扶着妻子坐下:“五娘眠否?”

    “已眠……”高氏回道,顿了顿,仍开口询道,“边境有变否?”

    长孙晟望见妻子眉梢上蒙上愁云,拉过那双攥着裙裾的小手包进自己手里,轻松笑道:“达头犯边,今后必有一战。”

    “鹅王须亲去么?”高氏眼角泛光点点,心情沉重地偎进丈夫怀里。

    长孙晟搂住娇小的妻子,温声安慰着:“出使突厥二十余载,消除边患乃我毕生之愿,而今良机将至,断不会功亏一篑,望娘子理解……”

    高氏连道:“妾理解!”默了默又哽道,“……只因郎君此去又或一年半载,妾不舍……”

    面对梨花带雨的娇美妻子,任是谁也无法不动容,长孙晟心中腾起一片柔软,但敕令不可违,于是沉默半晌方笑道:“我常年在外,甚少伴于你,确实理亏,该打!”说罢轻拽其手击打自己的胸脯。

    高氏收回葇荑拭去眼泪,嗔笑道:“我岂是那般小性!”

    到底仍是稚气未脱的小娘子,稍加哄逗便能破涕为笑,长孙晟心底愧意弥深,拥她入怀安慰道:“我向你保证,此役毕后,我再不出使,终日与你们相伴。”

    “嗯。”高氏应道,心底却并未因长孙晟的承诺欣喜。因为她深知长孙晟口中所指的“你们”与自己心中所想并不相同,正因如此,她才愈加不愿长孙晟频繁出征。

    长孙晟自然不知年轻妻子日益深重的心思,在他眼里,与他相差近三十岁的小妻子就如女儿一般娇气,需多加安抚。故听其沉闷的回应后,长孙晟耐心哄道:“即便出兵也须年后,这些日我镇日在家陪你,如何?”

    高氏一想,或许日后不起战事也不定,便扑进他怀里笑道:“好!”

    长孙晟果言出必行,待命在家的这段时日极少出游,每日在府邸陪同妻儿玩乐,难得的天伦之乐对于常年奔波在外的长孙晟而言倒也显得弥足珍贵。

    小年这日,长孙晟与高氏携弄玥去大兴城香火最盛的大兴寺祈愿,离去时恰见同来祈福的唐国夫人窦氏,其身旁还跟着一位骨格俊朗的小郎君,黑亮的眼睛不时打量着眼前和母亲寒暄的夫妇。

    “二郎,快给长孙将军及高夫人问安。”窦氏对身旁的小郎君招道。

    被唤作“二郎”的小郎君仰头问道:“可是那一箭双雕、纵横突厥的长孙将军?”

    窦氏肯定地点头,责备地看向他,语气却轻柔无比:“将军跟前岂可无礼?”

    小郎君“哦”了一声,便规规矩矩地行起顿首礼。

    长孙晟见状笑道:“岂可担起大礼?二郎快请起!”

    “长孙将军既有一箭双雕之神技,又有威行域外之美名,自该受此大礼。”不料,小郎君竟叉手恭敬答道。

    长孙晟见他不过四五岁模样,谈吐竟如成人般自若,不觉惊住。

    窦氏见长孙晟吃惊的模样,笑着解释:“此乃妾之次子,叔德常对将军赞不绝口,此儿常伴左右,故听了去。”

    长孙晟对眼前的小郎君顿生怜爱,笑赞道:“此子日后当不输唐公风采!”

    窦氏亦笑,丝毫不掩饰对次子的喜爱:“诸子中,此儿最得我欢心。然年幼多病,恰叔德入京述职,妾特来国寺为之祈福。”

    高氏深有感触,点头道:“小儿体弱,最是令人担忧。五娘自降诞后连病几场,幸多求了菩萨,现方强了些。”

    窦氏尤喜长相可人的婴孩,闻言上前逗弄其女,笑道:“长孙五娘如此可人,佛祖必会怜惜赐福。”

    正说着,一旁的二郎摇着母亲的裙裾,睁着大眼急道:“我亦要观看可人的小娘子!”

    见长孙夫妇同意,窦氏抱过小娘子俯身示与二郎:“此乃将军之爱女,长孙五娘也!”

    “将军爱女?”二郎一听是长孙将军的爱女,虽见她粉嫩讨喜,却不敢随意近前,生怕惹哭小娘子令长孙将军不悦。孰料那小娘子竟弯着笑眼,朝他招手欢笑,二郎这才捏住那只莲藕般的小手,笑道:“长孙五娘果然可人,不似我家五娘爱哭!”

    长孙晟见此大笑,逗他:“你我两家皆有五娘,如若交换如何?”

    二郎转动圆溜溜的黑眼珠,心里稍加算计,随即扬起灿烂的笑脸:“长孙五娘不哭不闹,我断不捉弄于她,将军大可放心予我!”

    众人皆笑,终究仍是孩童。

    “将军如此疼爱五娘,岂会舍之与你?”窦氏将小娘子还予高氏,对二郎吟吟笑道,“将军与你玩笑,岂可当真?”

    二郎挠挠总角,憨笑:“将军之言不敢不信。”

    长孙晟对二郎好感俱增,询问其名:“二郎可有名耶?”

    “阿耶曾欲为儿取名,然阿娘不喜,故至今有姓无名。”二郎摇摇头,无奈地望向母亲,少郎老成的模样甚是可爱。

    窦氏嗔笑着看向爱子,对长孙夫妇解释道:“此子之名必遂我意方可,然至今苦无好名。”

    长孙晟虽惊于窦氏之执念,然思及其行事之风,似也在情理之中,便笑道:“取名之事确不可大意,来日夫人必能为二郎定下好名。”复与二郎玩笑一阵,方告辞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