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总算挽回点损失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汪藻的上书,赵构没任何表态,其实也是一种意见和态度。
赵构和群臣都明白,君弱臣强、君强臣弱,自古已然。
当君威不振时,那些手握重兵、手掌大权的,有几个会鸟你?
要不然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诸侯作乱、藩镇割据,甚至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故事了。
尽管赵构对张俊等人的出工不出力,甚至袖手旁观恨得牙痒痒,可是没法子,他现在就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什么事情都得先忍着,总有秋后算账的时候。
赵构不发表意见,不代表衮衮诸公没意见,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要求严惩那些不遵号令甚至临阵逃脱的将领。
其实衮衮诸公心里都明白,赵构还不敢也不能拿这些人开刀,他们之所以如此激愤,也是帮着赵构一起作秀。
演戏演全套,造一些舆论,给一些压力,好让那些丘八知道,大家不是没有意见,而是皇帝大度不计较,你们好自为之吧。
“咳哼。”
赵构见这个议题基本上到位,再吵下去朝会就变菜场了,于是干咳一声,示意大臣适可而止。
果然,赵构一声不大的干咳,朝堂之上迅速恢复了秩序和安静,衮衮诸公的纪律性还是很强的。
“卢爱卿。”赵构岔开了话题。
“微臣在。”
“我看爱卿治下民风淳朴,百姓安居,着实不错。”
“都是陛下圣明仁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卢爱卿,金人猖獗,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不知温州治内流民多不多?”
“启禀陛下,从去岁以来,就有大量流民不断入境,日前已登记在册的有一万零三百四十六人,实际人数可能近一万三千。”
“哦,有这么多,那朕在城内怎么没看到多少呢?”
“陛下有所不知,现在绝大部分流民都有了生计,故城内很少有流离之人了。”
“噢?”
赵构大为好奇,平时最头痛的流民问题,怎么在温州就没有了,搞不好这些流民会成为祸乱之源,看看那些贼啊寇的就知道有多麻烦,不由问道:“一万多口,都有了生计,爱卿有何妙法,能给朕解惑吗。”
朝上的衮衮诸公也被勾起了兴趣,侧耳静听。
“启禀陛下,臣是用了以工代赈之法。”
“什么是以工代赈?”
“陛下且听微臣细细道来。”
卢知原朗声道:“流民众多,光靠官府赈济,肯定维持不了多久,毕竟物力有限、杯水车薪,最终还是要靠流民自食其力。温州东南城外有很多荒滩野地,臣招募流民开垦荒滩,每日计资。流民每日干活,就有钱拿,然后可以买米买油,养家糊口。荒滩野地开垦为良田,臣再招流民耕种,时下刚好快到春耕,官府无息贷给钱财,让流民购买粮种农具,秋收后流民留下足够口粮以余粮还贷,如此,流民就有了生计和活路。如果流民愿意在温州定居,连续屯垦五年后,他们所耕种的田地可转为永业田。这样官府既解决了流民安置的问题,又增加了土地和税收,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可官府哪有这么多的钱财用于付资和借贷?”赵构对家底还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年年打仗,地主家都没余粮了。
“陛下明鉴,微臣手里确实没有多少钱。”
“没钱,那钱从哪里来?”连吕颐浩也忍不住插嘴问道。
“借。”
“借?向谁借,利钱多少?你自己借钱,又无息贷钱给流民,那利钱由谁来付?”
“臣向城中商贾借的钱,也不用利钱。”
“什么?”赵构有点不相信,讶道:“商人逐利,哪肯不要利钱。”
“是啊,是啊。”
群臣纷纷表示严重怀疑,从没听过商人发善心借钱不收利息的。别说不收利息,就是收两分息都算是高风亮节了,朝中衮衮诸公自己借钱出去,哪有不收个三五分利的。
“陛下说的是,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城中商人借钱给臣不要利钱,但有一个条件。”
“你看看,我就知道,无商不奸啊。”吕颐浩恍然大悟。
“有何条件?”
“陛下知道,温州临海,近些年海外贸易日渐兴盛。”
听卢知原这么一说,赵构的脑子里浮现起了瓯江上的点点白帆,不由地点了点头。
“海外贸易兴盛,这市舶的税也就水涨船高,借贷的商人提出的条件就是市舶税,他们要包税三年。”
“包税?何为包税?”这词够新鲜。
“所谓包税,就是商人将市舶税整年承包,一次性付给官府一个定数,当年的市舶税就由商人出面负责征收,收多收少都是他的,亏也好赚也罢,也与官府无涉。”
“噢。”赵构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新奇的生意之法,继续追问道:“那如果市舶税大增,官府一年只得定数,岂不是大亏?”
“陛下有所不知,海外贸易兴盛不假,但也是看天吃饭,海上风浪无情,这门生意风险极大,谁也不能保证年年顺风顺水。而且官府每年的定数,自然是要经过估算的,和官府自己征收,除去其中的火耗实际上是相差无几。官府既然能旱涝保收,不担风险,又能省了人力物力,何乐不为?”
卢知原这么一分析,大家纷纷点头。
确实,你承包给人家怕人家赚太多,你自己吃亏;但反过来,如果人家收的没有给的多呢。
“爱卿真是治世能臣啊,”赵构由衷的赞叹道:“居然能想出这样的妙法。”
“陛下过誉了,”卢知原赶忙谦逊道:“臣不敢掠美,这主意不是臣想出来的。”
“噢,那就是爱卿手下有赛诸葛了。”赵构打趣道。
“实不瞒陛下,想出此妙法的人,也不得不让微臣等人汗颜。”
“那个赛诸葛到底是什么人?”
“是薛弼的学生,不过这个学生今年才十一岁。”卢知原略带骄傲的说道。
纳尼?!
赵构和满朝大臣大惊失色,十一岁的孩童能想出如此经世安邦的主意来?莫要诓我啊。
一想到小神兽,卢知原由衷地感叹道:“确实如此,此子真是天纵奇才啊。”
……
叶治最近心情不错,自从收了奇巧兄妹,感觉自己的生活不再那么单调枯燥了。毕竟他的身体还是小孩子,而且家里就两个老人,确实有些孤单沉闷。
奇巧兄妹也很不错,既乖巧又懂事,叶治渐渐地把他俩当成自己亲人一样看待。
今日刚到书院,薛弼就跟叶治说,皇帝要见他。
“陛下要见我?”
叶治有点呆住了,一万个不相信,我和赵构八竿子打不着,能远远地看一眼就是天大缘分,他居然点名要见我?
“不会有什么坏事吧?皇帝都是老虎,随时要吃人的。”叶治心想,“难道埋下了刀斧手?我没得罪他啊。难道要抓我进宫当……。啊呀,不敢往下想。”
“嗯,是卢大人亲口跟我说的,今日午后,你我进宫面见陛下。”薛弼脸上泛着微微地笑意,道:“说来我还是陪客,陛下主要是要见你。”
“陛下为什么要见我?”叶治问道:“能不去吗?”
“混账!”
见叶治说的糊涂话,薛弼给他来了一个暴栗,几乎要发飙:“陛下的旨意你敢不从?!你个臭小子,哪里那么多废话,给我老老实实的。”
叶治悄悄地吐了个舌头,摸了摸脑门,讨好地说道:“先生不要生气,我去便是,去便是。”
“哼。”薛弼告诫道:“下午进宫给我老实点,别冒犯了官家威仪,失了体统,要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快滚过去读书!”
到了下午,叶治老老实实地跟着卢知原和薛弼进了宫。
在路上从卢知原嘴里才知道赵构为什么要见他,原来是他心血来潮帮卢知原出了个安定流民的法子,还顺带让陈有贵(叶治,他在幕后,不能说)赚了一笔。
赵构得知是一个黄口小儿出的主意,当即心生仰慕之意,非要见见这个人家嘴里的少年英才。
“唉,又得给人下跪。”叶治心里哀叹道:“难怪今天起来总感觉膝盖有些弯不下去呢。”
到了行宫,叶治第一次近距离面对面见到赵构。
等叶治等人跪拜行礼平身,赵构细细一看,不由暗赞,好个翩翩美少年,剑眉星目、丰神俊朗、英气勃发,小小年纪透着一股沉稳和从容,帅的只比朕差了那么一点。
照叶治看来,这次见面其实是一次很尴尬的会面。
从头到尾基本都是赵构在问,叶治在“是、嗯、啊”的机械式回答,还时不时要顺着意拍几句马屁,反正什么“仰慕啊,滔滔江水啊,连绵不绝啊”都说了一遍。
不过主人很开心。
嗯,只要你开心就好,整个会面气氛很热烈很融洽,简直是君臣一家亲。
卢知原和薛弼也是面露喜色,心中暗夸叶治懂事,因为叶治也顺带恰到好处地给他俩戴了几顶高帽。
反正这功劳不是赵构的,就是卢知原和薛弼的,跟他叶治没有半毛钱关系。
“小叶。”赵构还扯起了闲篇,问道:“朕还听说你捣鼓出来一种叫香皂的玩意儿?”
显然聊得很开,赵构不怎么拿叶治当外人,有些人叫你越随意,就说明越看重你。
“嗯、是。”
“你可知道你这香皂有多稀罕吗,朕的六宫都省着用,这东西有时候花钱都买不到哩。”
“唉,看来今天要破财啊。”
叶治心中哀叹,奶奶的,便宜没占到,搭进去不少。
“回禀陛下。”叶治恭敬地回道:“这东西有些材料比较少,所以产量少了些,如果宫中贵人喜欢,小臣明日送一些进宫。”
“呵呵,如此甚好,不过朕宫中人可不少哦。”赵构分明是在敲竹杠。
“那臣每年都给宫中优先送一…一车。”叶治的心在滴血。
“哈哈哈,好,既然你这么诚心诚意,朕就不客气了。”看着叶治一脸心痛的模样,赵构更觉得开心无比。
“不过,朕也不会白拿你的东西。”
说完赵构居然解下了自己腰间佩戴的一块白玉,递了过去,说道:“礼尚往来,况且你替一方百姓解决了难题,这块玉就赏给你了。”
我滴个天呐!
卢知原和薛弼心中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叶治是哪代的祖坟冒了青烟。
皇帝给臣下赏个零头碎脑的,已是皇恩浩荡。没想到赵构第一次见叶治,居然解下随身玉珮赏赐,那得是多大的恩宠啊。
到底是他们中邪了,还是赵构中邪了?
见叶治还傻愣愣地杵在那里,薛弼恨不得一巴掌把这个孽畜拍死,急忙提醒道:“还不是赶紧叩头谢恩!”
“谢陛下隆恩浩荡!”
叶治双手恭敬地接过玉珮,定睛看了看,嗯,还行,玉是上好羊脂白玉,雕的那条龙也是形神具备,今天总算挽回点损失。
(求推荐,求收藏。书友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汪藻的上书,赵构没任何表态,其实也是一种意见和态度。
赵构和群臣都明白,君弱臣强、君强臣弱,自古已然。
当君威不振时,那些手握重兵、手掌大权的,有几个会鸟你?
要不然历史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诸侯作乱、藩镇割据,甚至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故事了。
尽管赵构对张俊等人的出工不出力,甚至袖手旁观恨得牙痒痒,可是没法子,他现在就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什么事情都得先忍着,总有秋后算账的时候。
赵构不发表意见,不代表衮衮诸公没意见,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要求严惩那些不遵号令甚至临阵逃脱的将领。
其实衮衮诸公心里都明白,赵构还不敢也不能拿这些人开刀,他们之所以如此激愤,也是帮着赵构一起作秀。
演戏演全套,造一些舆论,给一些压力,好让那些丘八知道,大家不是没有意见,而是皇帝大度不计较,你们好自为之吧。
“咳哼。”
赵构见这个议题基本上到位,再吵下去朝会就变菜场了,于是干咳一声,示意大臣适可而止。
果然,赵构一声不大的干咳,朝堂之上迅速恢复了秩序和安静,衮衮诸公的纪律性还是很强的。
“卢爱卿。”赵构岔开了话题。
“微臣在。”
“我看爱卿治下民风淳朴,百姓安居,着实不错。”
“都是陛下圣明仁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卢爱卿,金人猖獗,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不知温州治内流民多不多?”
“启禀陛下,从去岁以来,就有大量流民不断入境,日前已登记在册的有一万零三百四十六人,实际人数可能近一万三千。”
“哦,有这么多,那朕在城内怎么没看到多少呢?”
“陛下有所不知,现在绝大部分流民都有了生计,故城内很少有流离之人了。”
“噢?”
赵构大为好奇,平时最头痛的流民问题,怎么在温州就没有了,搞不好这些流民会成为祸乱之源,看看那些贼啊寇的就知道有多麻烦,不由问道:“一万多口,都有了生计,爱卿有何妙法,能给朕解惑吗。”
朝上的衮衮诸公也被勾起了兴趣,侧耳静听。
“启禀陛下,臣是用了以工代赈之法。”
“什么是以工代赈?”
“陛下且听微臣细细道来。”
卢知原朗声道:“流民众多,光靠官府赈济,肯定维持不了多久,毕竟物力有限、杯水车薪,最终还是要靠流民自食其力。温州东南城外有很多荒滩野地,臣招募流民开垦荒滩,每日计资。流民每日干活,就有钱拿,然后可以买米买油,养家糊口。荒滩野地开垦为良田,臣再招流民耕种,时下刚好快到春耕,官府无息贷给钱财,让流民购买粮种农具,秋收后流民留下足够口粮以余粮还贷,如此,流民就有了生计和活路。如果流民愿意在温州定居,连续屯垦五年后,他们所耕种的田地可转为永业田。这样官府既解决了流民安置的问题,又增加了土地和税收,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可官府哪有这么多的钱财用于付资和借贷?”赵构对家底还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年年打仗,地主家都没余粮了。
“陛下明鉴,微臣手里确实没有多少钱。”
“没钱,那钱从哪里来?”连吕颐浩也忍不住插嘴问道。
“借。”
“借?向谁借,利钱多少?你自己借钱,又无息贷钱给流民,那利钱由谁来付?”
“臣向城中商贾借的钱,也不用利钱。”
“什么?”赵构有点不相信,讶道:“商人逐利,哪肯不要利钱。”
“是啊,是啊。”
群臣纷纷表示严重怀疑,从没听过商人发善心借钱不收利息的。别说不收利息,就是收两分息都算是高风亮节了,朝中衮衮诸公自己借钱出去,哪有不收个三五分利的。
“陛下说的是,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城中商人借钱给臣不要利钱,但有一个条件。”
“你看看,我就知道,无商不奸啊。”吕颐浩恍然大悟。
“有何条件?”
“陛下知道,温州临海,近些年海外贸易日渐兴盛。”
听卢知原这么一说,赵构的脑子里浮现起了瓯江上的点点白帆,不由地点了点头。
“海外贸易兴盛,这市舶的税也就水涨船高,借贷的商人提出的条件就是市舶税,他们要包税三年。”
“包税?何为包税?”这词够新鲜。
“所谓包税,就是商人将市舶税整年承包,一次性付给官府一个定数,当年的市舶税就由商人出面负责征收,收多收少都是他的,亏也好赚也罢,也与官府无涉。”
“噢。”赵构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新奇的生意之法,继续追问道:“那如果市舶税大增,官府一年只得定数,岂不是大亏?”
“陛下有所不知,海外贸易兴盛不假,但也是看天吃饭,海上风浪无情,这门生意风险极大,谁也不能保证年年顺风顺水。而且官府每年的定数,自然是要经过估算的,和官府自己征收,除去其中的火耗实际上是相差无几。官府既然能旱涝保收,不担风险,又能省了人力物力,何乐不为?”
卢知原这么一分析,大家纷纷点头。
确实,你承包给人家怕人家赚太多,你自己吃亏;但反过来,如果人家收的没有给的多呢。
“爱卿真是治世能臣啊,”赵构由衷的赞叹道:“居然能想出这样的妙法。”
“陛下过誉了,”卢知原赶忙谦逊道:“臣不敢掠美,这主意不是臣想出来的。”
“噢,那就是爱卿手下有赛诸葛了。”赵构打趣道。
“实不瞒陛下,想出此妙法的人,也不得不让微臣等人汗颜。”
“那个赛诸葛到底是什么人?”
“是薛弼的学生,不过这个学生今年才十一岁。”卢知原略带骄傲的说道。
纳尼?!
赵构和满朝大臣大惊失色,十一岁的孩童能想出如此经世安邦的主意来?莫要诓我啊。
一想到小神兽,卢知原由衷地感叹道:“确实如此,此子真是天纵奇才啊。”
……
叶治最近心情不错,自从收了奇巧兄妹,感觉自己的生活不再那么单调枯燥了。毕竟他的身体还是小孩子,而且家里就两个老人,确实有些孤单沉闷。
奇巧兄妹也很不错,既乖巧又懂事,叶治渐渐地把他俩当成自己亲人一样看待。
今日刚到书院,薛弼就跟叶治说,皇帝要见他。
“陛下要见我?”
叶治有点呆住了,一万个不相信,我和赵构八竿子打不着,能远远地看一眼就是天大缘分,他居然点名要见我?
“不会有什么坏事吧?皇帝都是老虎,随时要吃人的。”叶治心想,“难道埋下了刀斧手?我没得罪他啊。难道要抓我进宫当……。啊呀,不敢往下想。”
“嗯,是卢大人亲口跟我说的,今日午后,你我进宫面见陛下。”薛弼脸上泛着微微地笑意,道:“说来我还是陪客,陛下主要是要见你。”
“陛下为什么要见我?”叶治问道:“能不去吗?”
“混账!”
见叶治说的糊涂话,薛弼给他来了一个暴栗,几乎要发飙:“陛下的旨意你敢不从?!你个臭小子,哪里那么多废话,给我老老实实的。”
叶治悄悄地吐了个舌头,摸了摸脑门,讨好地说道:“先生不要生气,我去便是,去便是。”
“哼。”薛弼告诫道:“下午进宫给我老实点,别冒犯了官家威仪,失了体统,要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快滚过去读书!”
到了下午,叶治老老实实地跟着卢知原和薛弼进了宫。
在路上从卢知原嘴里才知道赵构为什么要见他,原来是他心血来潮帮卢知原出了个安定流民的法子,还顺带让陈有贵(叶治,他在幕后,不能说)赚了一笔。
赵构得知是一个黄口小儿出的主意,当即心生仰慕之意,非要见见这个人家嘴里的少年英才。
“唉,又得给人下跪。”叶治心里哀叹道:“难怪今天起来总感觉膝盖有些弯不下去呢。”
到了行宫,叶治第一次近距离面对面见到赵构。
等叶治等人跪拜行礼平身,赵构细细一看,不由暗赞,好个翩翩美少年,剑眉星目、丰神俊朗、英气勃发,小小年纪透着一股沉稳和从容,帅的只比朕差了那么一点。
照叶治看来,这次见面其实是一次很尴尬的会面。
从头到尾基本都是赵构在问,叶治在“是、嗯、啊”的机械式回答,还时不时要顺着意拍几句马屁,反正什么“仰慕啊,滔滔江水啊,连绵不绝啊”都说了一遍。
不过主人很开心。
嗯,只要你开心就好,整个会面气氛很热烈很融洽,简直是君臣一家亲。
卢知原和薛弼也是面露喜色,心中暗夸叶治懂事,因为叶治也顺带恰到好处地给他俩戴了几顶高帽。
反正这功劳不是赵构的,就是卢知原和薛弼的,跟他叶治没有半毛钱关系。
“小叶。”赵构还扯起了闲篇,问道:“朕还听说你捣鼓出来一种叫香皂的玩意儿?”
显然聊得很开,赵构不怎么拿叶治当外人,有些人叫你越随意,就说明越看重你。
“嗯、是。”
“你可知道你这香皂有多稀罕吗,朕的六宫都省着用,这东西有时候花钱都买不到哩。”
“唉,看来今天要破财啊。”
叶治心中哀叹,奶奶的,便宜没占到,搭进去不少。
“回禀陛下。”叶治恭敬地回道:“这东西有些材料比较少,所以产量少了些,如果宫中贵人喜欢,小臣明日送一些进宫。”
“呵呵,如此甚好,不过朕宫中人可不少哦。”赵构分明是在敲竹杠。
“那臣每年都给宫中优先送一…一车。”叶治的心在滴血。
“哈哈哈,好,既然你这么诚心诚意,朕就不客气了。”看着叶治一脸心痛的模样,赵构更觉得开心无比。
“不过,朕也不会白拿你的东西。”
说完赵构居然解下了自己腰间佩戴的一块白玉,递了过去,说道:“礼尚往来,况且你替一方百姓解决了难题,这块玉就赏给你了。”
我滴个天呐!
卢知原和薛弼心中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叶治是哪代的祖坟冒了青烟。
皇帝给臣下赏个零头碎脑的,已是皇恩浩荡。没想到赵构第一次见叶治,居然解下随身玉珮赏赐,那得是多大的恩宠啊。
到底是他们中邪了,还是赵构中邪了?
见叶治还傻愣愣地杵在那里,薛弼恨不得一巴掌把这个孽畜拍死,急忙提醒道:“还不是赶紧叩头谢恩!”
“谢陛下隆恩浩荡!”
叶治双手恭敬地接过玉珮,定睛看了看,嗯,还行,玉是上好羊脂白玉,雕的那条龙也是形神具备,今天总算挽回点损失。
(求推荐,求收藏。书友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