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种地南山下 > 第五十一章:黄米的未婚夫

第五十一章:黄米的未婚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座小山脚下,是一片刚刚新建的村落,房屋整齐,道路宽敞,鸡鸭和狗子大摇大摆在路上走过。

    村道外的道路上铺的是山上开采下来的碎石,经过一道道的碾压铺垫,现在即使暴雨过后,这条路也不会那么泥泞不堪,雨停就可以行车。

    经过一个夏日暴晒的道路,人畜一走就是腾腾的烟尘。

    村东就是东湖,河水退了又退,许多地方都露出了河床。有调皮的孩童会追着落水去摸泥螺和河蚌,回来用石头砸碎喂给鸡鸭,可以让它们多多生蛋。

    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开始转成深绿,边缘隐约有微黄,路边的荒草被大批割倒,晾晒在日头底下,等着晒干收回去引火烧饭。

    此刻,正是午后阳光开始退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走了出来,在田地间辛勤劳作。

    一条黑色大狗,从路边草丛窜了出来,跑上大路,跑了一会,又转回头,向着一头毛驴叫了两声。

    一匹小毛驴“得得得”地出现在人们眼前,毛驴上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上衣是一件浅粉色交领窄袖的细布褂子,深蓝色滚边,只在滚边处用深蓝色绣了简约的花纹。

    下身穿着深蓝色细布长裙,系腰处绣着简约的花纹,一条浅粉色绣深蓝色花纹的腰带,在细腰处打了一个蝴蝶结,自然地垂了下来。

    小姑娘唇红齿白,一双乌溜溜的大眼,透着股机灵劲。人很漂亮,吸引人的却不是她的漂亮,而是她斜着身子骑在毛驴上的神态,悠然自得。

    有路过的领居看见,纷纷与她打招呼:“黄豆,赶集回来了。”

    “嗯,王伯,您下地啊,这么热带水了没?”小姑娘声音清脆悦耳,脸上带着甜甜的笑意,坐在毛驴上并没有下来。

    “带了带了,你去忙,我去地里看看。”说着老汉扛着锄头带着儿子往地里走。

    黄豆一路和碰见的村里乡邻打招呼,点头微笑地应答,并不下来,骑着毛驴一路往东湖边走去。

    东湖边是一大片开阔的空地,顺着湖边向东走,不足一里地眼前豁然开阔,是一片伸进去的滩地,依山傍水足足有百十亩之多,种满了稻谷,此刻已经沉甸甸地垂下了头。

    进入八月初,稻谷灌满了浆,整株的稻苗已经是深绿,眼看就要转黄,而灌满浆的稻穗更显得有点低沉。

    把毛驴顺手系在一边的一棵树下,拍了拍大黑的脑袋,顺着稻田的田埂往里走。稻杆高且壮,走在田埂上大约才能觉得比人低了一个脑袋,不知道走在田地里会不会就和黄豆差不多高了!

    今天来稻田边清理沟渠的是黄老大和黄老二兄弟俩,他们看见黄豆走过来立刻笑开了颜:“豆豆,你去镇上回来了,买了什么新鲜吃食?”

    “嫩菱角已经上市了,我买了一筐,碰见涂家大哥了,他说,等会他帮忙送过来。”

    涂家大哥涂华生是黄米的女婿,南山镇杂货店涂老板的侄孙。涂老板的大哥在襄阳府开了一家杂货铺子零售兼批发,生意不错,涂华生经常往返各地送货。

    黄米春天和黄豆去涂家杂货铺子买东西,遇见了涂华生,二十岁的涂华生没有婚配一直是涂家老少的心病。涂奶奶看见眼前的黄米和一旁的涂华生,不由眼前一亮。

    这两年,黄家媒人踏破门槛,黄家三个最大的男孩子人不在家,也不耽误媒人一颗想拔头筹的心。而黄家三个大姑娘,更是引得周围十里八乡有少年人家的无数心思。

    黄米已经十八了,这两年一直高不成低不就,也不是她挑剔,而是不知道怎么,总是有这种那种的意外。

    没想到,涂奶奶上门做了媒,两人都不算初识,竟然都看对了眼,一说就成了!刚刚定亲,准备秋收过后过礼成亲。

    “大伯、二伯,今年稻穗怎么样,和往年比呢?”黄豆顺手折了一株稻谷,拿在手中细细数着有多少稻粒。再过几天,稻田里的水就要全部排出,等到秋收了!

    “不差不差,今年风调雨顺,只会比往年好,不会比往年差。”说起收成黄家两兄弟就是眉开眼笑。

    走山后,黄家搬了家,买了半屋子的粮,就这样要是靠这些粮也是熬不过第二年的干旱。第二年的干旱一直持续到秋收过后冬月,田地里种下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黄家河滩的一百亩地,因为靠近河滩,又费了巨大的人力开沟挖渠。当初黄豆提议这样做,黄老汉和黄家兄弟都是持反对态度的。

    黄豆不得已,给他们画出沟渠图,告诉他们如果雨水大,如何靠这些沟渠迅速排水。如果遇见干旱,只要在进水口架一架小型抽水风车,就完全可以把东湖的水浇灌进这一百多亩的田地里。

    事实证明,黄豆的做法是正确的。而黄家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做的这么一件傻事立刻在秋收后变成了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成果。

    这一年干旱几乎席卷了南方地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面积的颗粒无收,更多的人流离失所。而黄家这片河滩地,却是迎来了历史性的大丰收。

    水稻种植,早期是和麦种一样靠播种种植,收多收少,完全看天意。黄豆却提出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培育,栽插入田。这种方法别说见,听都没有人听过。

    黄老大觉得如果黄豆想试,那么就给她十亩地实验,种的好,来年就按黄豆的方法,种得不好就算亏也就是十亩地。

    其实按黄老二父子的想法,十亩都算多了,给她个一两亩实验就行了。

    最后,还是黄老汉拍板,把这一百多亩地分成五份,兄弟五人一家二十亩地,剩下的几亩地黄老汉做为养老用。至于各家怎么种,由自己家决定,以后就是各家的土地了。

    黄老三黄老四毫无异意地把手里二十亩地交给了黄豆,黄宝贵临走的时候已经和爹娘说清楚,他的东西全权由黄豆说了算,这样黄豆手里就有了足足六十亩地的实验田。

    黄老大犹豫了很久,在黄德光的极力劝说下,拿出十亩地交给了黄豆。黄老二父子商量了半日,最后还是决定按照老方法种植。

    黄老汉的五亩地也是按照老方法种植,私下里黄老汉和老伴说:“假如豆豆这次没操持好,即使减产一半,有我们这五亩地,起码也能贴补老三老四一点。”

    七十亩土地,能这样交到黄豆手里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的。

    黄豆自小农村长大,一直到考进大学,灌输的理念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离开农村。而现在,正是从小在农村的生活,让她在这片土地上得以生存。

    现代农业种植水稻,因为袁爷爷的研究成果不断突破,在黄豆的家乡,一亩地只需一斤稻种,正常亩产可达1200斤到1800斤。行距和株距之间都要求宽利于通风,人工栽插一天能达到一亩五分地到两亩地。

    而黄豆的七十亩地,每亩预备的稻种是五斤,行距株距之间要求是密集。黄豆能够拿到的稻种,都是各家自己家田地里挑选出来的种子,根本不是后世的杂交水稻。如果按照后世一亩地一斤稻种,那真就是别想收获了。

    五斤稻种栽插入地,一天一人也不过五分地到七分地左右。

    当黄豆说出准备的稻种一亩地只需要五斤的时候,黄老汉和黄家兄弟心就凉了半截。他们现在种植的水稻,播种是一亩不能少于十斤,亩产不过二百多,能收到三百就算高产了。

    在黄老汉和黄豆的博弈下,七十亩地,350斤稻种培育了450斤。黄老汉认为是他的坚持,其实,黄豆预备下种就是450,她不知道培育情况,不敢冒太大风险,特意留了一百斤的余地。

    毕竟有句老话说的好,有钱买种,无钱买苗嘛。

    稻种出苗,移栽稻田,黄豆几乎天天都泡在田地里。四五月日头已经很烈了,黄豆硬生生从一个白白胖胖的嫩丫头给晒黑了几个色,瘦了一大圈,变成了一个小黑丫头。

    下地插秧,没有人会,黄豆就挽起裤脚亲自带队下地,一天下来,爬上岸,黄豆只觉得腰酸背疼,第二天直接腰腿酸痛的起不了床。

    七十亩地,雇佣了年轻的妇人二十人,从一开始的不熟练,到最后的得心应手,差不多用了十天,才把七十亩地插完。

    还多了一些秧苗,黄豆又让她们给栽到沟渠和边角落,收多收少也不浪费。

    所有人都在看黄家的笑话,这么折腾,到时候一场大水冲了就白忙活了。而且这种插秧法,闻所未闻,只怕也是没事找事。

    这一年,大旱,东湖的水一落再落,原本开阔的南山码头都退到只能容许一艘大船进出,要知道以前南山码头是可以两艘大船同时进出的。

    黄家自家建了一辆可移动小风车开始车水,源源不断的水从东湖进入稻田,润泽了土地。秋收的时候,几乎颗粒无收的土地上,这一片金黄色的稻田,引起了轰动。

    襄阳府府衙特意派了人来到南山镇,驻守在这里,等待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