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替换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期监视托马斯*安生的生活,借助联邦的网络基础设施,方然干的得心应手。
即便安生其人,既然有勇气脱离研究生的科班教育,选择自己创业,应该在IT领域颇有几分技术,在无孔不入的社会监控体系、和司空见惯的智能设备面前,也没办法防御一个黑客高手的7*24小时监控。
从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到门口街道的公共安全监控设施,乃至于从不摘下的PEAR智能手环,都成为了方然的数据来源,通过这些数据,他不仅可以借助ASA的大数据整合、分析,勾勒出一个半辍学状态年轻人的生活轨迹,还能验证那些网络上搜集来的,托马斯*安生的历史资料,究竟是不是准确。
所有的生活习惯,行为特质,买什么品牌的抗组胺药,周末在二次元网站的逗留时间,经常与谁组队进行网络游戏,经常在什么时段租用哪一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
一切的一切,选择,行动,在本人看来无非是每一天的日常,但是对周遭环境、对人类社会而言,
这一切,就足以拼凑成“身份”的全部。
换句话讲,只要能全面细致的掌握这些讯息,并加以模仿、沉浸其中,对外界而言,自己,就是如假包换的那一位托马斯*安生。
一边扫描数据,观察屏幕中人的一举一动,方然也脑洞大开的想,
一个人,究竟是不是他自己,这种问题对外界、而非其本人而言,究竟有没有意义。
譬如科幻作品中很常见的一类情节,涉及到“人的复制”,不仅是躯体、还包括意识的完全拷贝,倘若某一天这种事真的成为现实,
参与实验的人,面对与自己一模一样、从躯体到意识都雷同的“拷贝”,又会作何感想。
再进一步想下去,如果不考虑这原版与拷贝,会怎样争执“谁才拥有起初的那一个身份”之类场面,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如果对此类实验的存在一无所知,如何才能够区分眼前正打着交道的某人,究竟是原版,还是赝品呢。
思维进行到这里,方然蓦然惊觉,这一连串思维中的恐怖之处:
就“人类复制”而言,纠结眼前的究竟是原版,还是赝品,对于除被复制者本人以外的任何人而言,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要思考此类问题,对某人A,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倘若有某种全知全能的力量,在某一刻,将此人非常熟悉、日常生活中经常打交道的某一目标人物B,进行从躯体到意识的全盘复制,而后用复制品B-替换掉B,这种操作,是否能被A所察觉呢。
答案十分确切的,因而,也就极其可怖:
根本就不能。
目标人物B,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对其自身而言,显然至少是“我思故我在”的意识具现,然而这样的存在,对旁观者A而言,却不过是两人之间所有联系的交集,是看似密切、其实无非是一丝一缕交流的总和,而这些,复制品B-都完全能提供,任凭怎样观察,也无法发现任何纰漏。
不仅如此,再仔细想一想的话,就会窥见那更可怕的事实:
倘若B-替换了B,这种事,岂但是作为旁观者的A无法察觉,这场骗局的当事者,B-,他自己都无法察觉到这一切。
因为在B-的内心世界、思维活动里,
根本就把自己当成了B,这,简直就是一种无声的恐怖。
伏案在电脑前,埋头专注于窃取托马斯*安生身份的操作,方然的思维,却不经意间触碰到一个极其惊悚的领域。
用复制品B-取代B,这种操作,现在的人类文明显然还做不到。
但即便只是在头脑中凭空想象一番,他还是脊背发寒,意识到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无人觉察”:整桩操作,对目标人物B而言,或许是被彻底抹杀的天大恐怖,然而这一切分明又无法被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人所觉察,不仅旁观者A发现不了,当事者的替身B-,同样发现不了。
对A而言,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B,还是原来的B;
他这样认为并没有错,事实上,以人类的思维和判断模式而言,也的确没有一点瑕疵。
但另一方面,被B-替换掉的B,此时的命运却吉凶未卜,这同样是事实。
倘若这种事真发生过的话……
不,不可能,人类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方然尝试说服自己。
但是再怎样确定,这种事发生的概率等于零……可又有什么手段能验证呢;
B仍然是B,或者,B早已被某种力量替换为B-,甚至进一步的,B-也被替换成了B--,如此递推没有尽头,即便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剧变,作为旁观者的A,或者说就是我自己,也没办法找到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不是吗。
思考进行到这里,内心烦躁,方然暂时停了手头的工作。
倘若世上有这样一件事,发生、与不发生,都无法被任何人所觉察,那么如何能断定,这(可怖之极)的事确从未发生过呢。
理论上讲,对于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东西,逻辑的推断也无能为力。
然而人世间无数的虚妄之词,针尖上的天使,地狱里的阎罗,凡此种种没有任何证据、也注定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的虚构,借助科学与理性,其实也一点都不难判断真伪,难道不是吗。
其实并非如此,原则上讲,针尖上的天使也好,地狱里的阎罗也罢,存在的概率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0。
断定它们并不存在的,不是逻辑,而是“奥卡姆剃刀法则”;
现在,方然也不得不祭出这一法则,抹平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恐慌。
按著名的“奥卡姆剃刀法则”,倘若对某个现象,有多种并行不悖的解释能自圆其说,那么,其中最简洁、最不费力气、最符合常理揣测的那一种解释,应该就最接近于真相。
应用到“拷贝替换原版”的惊悚想象上,这就是在说,某种神秘力量平白无故复制一个B-、并替换掉原来的B,从头到尾都没被人类察觉,这种凭空想象出来的情形太匪夷所思,那么更合理的推断就是,这情形,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真正发生过的概率则无限趋近于零。
长期监视托马斯*安生的生活,借助联邦的网络基础设施,方然干的得心应手。
即便安生其人,既然有勇气脱离研究生的科班教育,选择自己创业,应该在IT领域颇有几分技术,在无孔不入的社会监控体系、和司空见惯的智能设备面前,也没办法防御一个黑客高手的7*24小时监控。
从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到门口街道的公共安全监控设施,乃至于从不摘下的PEAR智能手环,都成为了方然的数据来源,通过这些数据,他不仅可以借助ASA的大数据整合、分析,勾勒出一个半辍学状态年轻人的生活轨迹,还能验证那些网络上搜集来的,托马斯*安生的历史资料,究竟是不是准确。
所有的生活习惯,行为特质,买什么品牌的抗组胺药,周末在二次元网站的逗留时间,经常与谁组队进行网络游戏,经常在什么时段租用哪一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
一切的一切,选择,行动,在本人看来无非是每一天的日常,但是对周遭环境、对人类社会而言,
这一切,就足以拼凑成“身份”的全部。
换句话讲,只要能全面细致的掌握这些讯息,并加以模仿、沉浸其中,对外界而言,自己,就是如假包换的那一位托马斯*安生。
一边扫描数据,观察屏幕中人的一举一动,方然也脑洞大开的想,
一个人,究竟是不是他自己,这种问题对外界、而非其本人而言,究竟有没有意义。
譬如科幻作品中很常见的一类情节,涉及到“人的复制”,不仅是躯体、还包括意识的完全拷贝,倘若某一天这种事真的成为现实,
参与实验的人,面对与自己一模一样、从躯体到意识都雷同的“拷贝”,又会作何感想。
再进一步想下去,如果不考虑这原版与拷贝,会怎样争执“谁才拥有起初的那一个身份”之类场面,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如果对此类实验的存在一无所知,如何才能够区分眼前正打着交道的某人,究竟是原版,还是赝品呢。
思维进行到这里,方然蓦然惊觉,这一连串思维中的恐怖之处:
就“人类复制”而言,纠结眼前的究竟是原版,还是赝品,对于除被复制者本人以外的任何人而言,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要思考此类问题,对某人A,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倘若有某种全知全能的力量,在某一刻,将此人非常熟悉、日常生活中经常打交道的某一目标人物B,进行从躯体到意识的全盘复制,而后用复制品B-替换掉B,这种操作,是否能被A所察觉呢。
答案十分确切的,因而,也就极其可怖:
根本就不能。
目标人物B,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对其自身而言,显然至少是“我思故我在”的意识具现,然而这样的存在,对旁观者A而言,却不过是两人之间所有联系的交集,是看似密切、其实无非是一丝一缕交流的总和,而这些,复制品B-都完全能提供,任凭怎样观察,也无法发现任何纰漏。
不仅如此,再仔细想一想的话,就会窥见那更可怕的事实:
倘若B-替换了B,这种事,岂但是作为旁观者的A无法察觉,这场骗局的当事者,B-,他自己都无法察觉到这一切。
因为在B-的内心世界、思维活动里,
根本就把自己当成了B,这,简直就是一种无声的恐怖。
伏案在电脑前,埋头专注于窃取托马斯*安生身份的操作,方然的思维,却不经意间触碰到一个极其惊悚的领域。
用复制品B-取代B,这种操作,现在的人类文明显然还做不到。
但即便只是在头脑中凭空想象一番,他还是脊背发寒,意识到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无人觉察”:整桩操作,对目标人物B而言,或许是被彻底抹杀的天大恐怖,然而这一切分明又无法被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人所觉察,不仅旁观者A发现不了,当事者的替身B-,同样发现不了。
对A而言,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B,还是原来的B;
他这样认为并没有错,事实上,以人类的思维和判断模式而言,也的确没有一点瑕疵。
但另一方面,被B-替换掉的B,此时的命运却吉凶未卜,这同样是事实。
倘若这种事真发生过的话……
不,不可能,人类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方然尝试说服自己。
但是再怎样确定,这种事发生的概率等于零……可又有什么手段能验证呢;
B仍然是B,或者,B早已被某种力量替换为B-,甚至进一步的,B-也被替换成了B--,如此递推没有尽头,即便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剧变,作为旁观者的A,或者说就是我自己,也没办法找到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不是吗。
思考进行到这里,内心烦躁,方然暂时停了手头的工作。
倘若世上有这样一件事,发生、与不发生,都无法被任何人所觉察,那么如何能断定,这(可怖之极)的事确从未发生过呢。
理论上讲,对于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东西,逻辑的推断也无能为力。
然而人世间无数的虚妄之词,针尖上的天使,地狱里的阎罗,凡此种种没有任何证据、也注定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的虚构,借助科学与理性,其实也一点都不难判断真伪,难道不是吗。
其实并非如此,原则上讲,针尖上的天使也好,地狱里的阎罗也罢,存在的概率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0。
断定它们并不存在的,不是逻辑,而是“奥卡姆剃刀法则”;
现在,方然也不得不祭出这一法则,抹平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恐慌。
按著名的“奥卡姆剃刀法则”,倘若对某个现象,有多种并行不悖的解释能自圆其说,那么,其中最简洁、最不费力气、最符合常理揣测的那一种解释,应该就最接近于真相。
应用到“拷贝替换原版”的惊悚想象上,这就是在说,某种神秘力量平白无故复制一个B-、并替换掉原来的B,从头到尾都没被人类察觉,这种凭空想象出来的情形太匪夷所思,那么更合理的推断就是,这情形,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真正发生过的概率则无限趋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