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没糊弄住大耳贼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子芝!...”李横说道:“童子营并不是只招这一批的。”
阎象楞了一下,迟疑着问道:“主公的意思是,还要招人进去?”
“当然!”李横点了点头,“天下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
与父母失散,或是失去父母的孩童,想必也是不少。
这些人要么流落荒野,丧身虎豹之口;要么冻、饿而死!
别的地方,我管不了。
但在我李横控制的地域内,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的。
嗯!...
待战事平息下去后,子芝你想着提醒我一下。
我们要专门成立一个收容所,来收容这些孩童。
其中,十二岁以上的男童,便可以送进童子营中。
当然了。
普通百姓和将卒之家,如果愿意,也可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童子营,接受培训。”
略微盘算了一番后,阎象缓缓点了点头,“若能如此的话,倒也是可行。
可...
可是,缓不济急,等这些孩子长大...”
李横摆了摆手,打断了他,“阎先生,肖家走的时候,并没有带走所有人。
一些旁族、远支,都留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也是肖家子弟,不可能都是大字不识的大老粗。
仔细筛查一下,从他们中,总能找到一些可用之人。
另外,临城、陵阳两县,应该有一些不得志的寒门读书人。
就算不多,但把他们招进来,也可以派一些用场。”
“这...”阎象一脸的犹豫、迟疑,但还是应道:“象知矣!”
见他这样,李横拍了派他的肩膀,宽慰地说道:“子芝不必忧心!
我知晓分寸的。
咱们也不是一点世家子弟不用。
碰到合适的,那也没什么可说的,自然是要用起来的。
你看,安家不就用得好好的。
只是,像肖家这样心机深沉的,我用起来,实在是不放心啊!”
听到这番话,阎象脸上的表情,才终于松缓了下来。
......
一场大战下来,临城被打了个稀巴烂。
不仅段、肖两家的兵卒伤亡巨大,就连城内的平民,也是折损颇多。
临城内平民的丁口数,就由三万多,一日间降到了不足两万。
为了让城内的百姓安心,李横在城外另立了一座营寨。
他麾下的大部分兵卒,也都开出城去,在此驻扎。
城内,他只留下一小部分兵卒,来维持城内的秩序。
正当李横忙着战后事宜的时候,刘备的使者--简雍又来了。
李横在中军大帐接待了他。
“宪和先生远来,不知有何贵干?”
对于李横语气中的嘲弄,简雍恍若未闻。
他双手抱拳,冲着帅案后的李横,深深施了一礼,才开口说道:“回李使君的话,雍此来,乃是代我主,向使君言说两事。”
“两事?”李横笑了笑,一脸玩味地看着简雍。
“正是!”
“好吧!那宪和先生就说说吧!”
“首先,雍要代我主刘皇叔,向李使君解释一下。
两日之前,刘皇叔也是因为接到探马禀报,说临城发生了动乱,才派关将军领兵前来查看。
不过,在老龙口一带,碰到贵军后,关将军怕引起贵军的误会,便又折了回去。”
李横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另外,李使君迁徙两县百姓去庐江。
路途遥远,丁口众多,想必要消耗许多的粮草、辎重。
因此...”
“怎么?”李横笑了笑,道“刘皇叔还打算,接济某粮草不成?”
“正是!”简雍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刘皇叔打算拨出一万石军粮,送与李使君。
只求李使君迁移百姓的时候,莫要太操切了。
这样,百姓也能少受一些迁移之苦。”
“啪!啪!啪!...”
李横突然站起来,狠狠地鼓了几下双掌,满是感叹地说道:“横尝闻,刘皇叔乃仁义、忠厚之人。
以前只觉得,这是以讹传讹之言!
没想到!没想到!...
倒是我李横小瞧了刘皇叔!
宪和先生,请回去禀告刘皇叔。
就说,我李横虽出身低微,但也知仁义为何物。
请刘皇叔放心,也请宪和先生放心,所迁两县百姓,横必会妥善安置。
至于那一万石粮草,横实在是愧不敢当。
横如受了这些粮草,岂不要为天下人耻笑?”
......
一番虚情假意的瞎白话,总算是把简雍糊弄住了。
当简雍从中军大帐退出去的时候,李横的脸,却立刻冷了下来。
刘备!
刘大耳朵!
真他么孙子啊!
这是看自己轻易地拿下了临城,便过来忽悠自己了。
什么送粮草啊?
这是在确认,自己拿下临城、陵阳两县后,是不是真的要继续迁徙两县百姓?
如果接受他的一万石粮草,那在接受的过程中,刘备军搞不好就会来个突袭,一举打垮李横。
如果不接受,那刘备就会知道,自己要留在江东,同他争夺丹阳郡了。
这个时候,他就会立刻率军返回曲阿,全力备战了。
......
让李横愕然的是,他虽然糊弄住了简雍,但却没能瞒住刘备。
简雍去的当天夜里,探马游骑便回报说:刘备军连夜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
驻扎泾县的的刘备军,一分为三。
其中一部,约三千步卒,渡过青弋江,直奔西面的宁国而去。
另一部,约四千步卒,同样是渡过了青弋江。
但他们的方向,不是向西,而是向东北。
这一支部伍的目的地,应该是宛陵。
最后一支,也是刘备军的主力--约八千兵马,则是沿着青弋江,缓慢地向北退去。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接到探报后,李横立刻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军事会议。
与会者,除李横外,还有鲁力山、李到、李平、李安及阎象。
中军帅帐内,灯火通明,纤毫可见。
一张巨大的桌案上,摆放着一张军用地图。
李横等人,围站在桌旁,拧眉盯着地图。
“好了,看得差不多了。”李横指了指桌上的地图,说道:“都来说说吧!”
话音落下后,帐内略微沉寂了一会儿。
之后,李到率先说道:“主公!
很明显,刘备已经觉察到,我军没有返回庐江之意。
故此,他才兵分三路,全力备战。”
“是啊!...”李横叹了一口气,略显沮丧地说道:“看来,我们是没能糊弄住大耳贼啊!”
“子芝!...”李横说道:“童子营并不是只招这一批的。”
阎象楞了一下,迟疑着问道:“主公的意思是,还要招人进去?”
“当然!”李横点了点头,“天下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
与父母失散,或是失去父母的孩童,想必也是不少。
这些人要么流落荒野,丧身虎豹之口;要么冻、饿而死!
别的地方,我管不了。
但在我李横控制的地域内,是要把这件事管起来的。
嗯!...
待战事平息下去后,子芝你想着提醒我一下。
我们要专门成立一个收容所,来收容这些孩童。
其中,十二岁以上的男童,便可以送进童子营中。
当然了。
普通百姓和将卒之家,如果愿意,也可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童子营,接受培训。”
略微盘算了一番后,阎象缓缓点了点头,“若能如此的话,倒也是可行。
可...
可是,缓不济急,等这些孩子长大...”
李横摆了摆手,打断了他,“阎先生,肖家走的时候,并没有带走所有人。
一些旁族、远支,都留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也是肖家子弟,不可能都是大字不识的大老粗。
仔细筛查一下,从他们中,总能找到一些可用之人。
另外,临城、陵阳两县,应该有一些不得志的寒门读书人。
就算不多,但把他们招进来,也可以派一些用场。”
“这...”阎象一脸的犹豫、迟疑,但还是应道:“象知矣!”
见他这样,李横拍了派他的肩膀,宽慰地说道:“子芝不必忧心!
我知晓分寸的。
咱们也不是一点世家子弟不用。
碰到合适的,那也没什么可说的,自然是要用起来的。
你看,安家不就用得好好的。
只是,像肖家这样心机深沉的,我用起来,实在是不放心啊!”
听到这番话,阎象脸上的表情,才终于松缓了下来。
......
一场大战下来,临城被打了个稀巴烂。
不仅段、肖两家的兵卒伤亡巨大,就连城内的平民,也是折损颇多。
临城内平民的丁口数,就由三万多,一日间降到了不足两万。
为了让城内的百姓安心,李横在城外另立了一座营寨。
他麾下的大部分兵卒,也都开出城去,在此驻扎。
城内,他只留下一小部分兵卒,来维持城内的秩序。
正当李横忙着战后事宜的时候,刘备的使者--简雍又来了。
李横在中军大帐接待了他。
“宪和先生远来,不知有何贵干?”
对于李横语气中的嘲弄,简雍恍若未闻。
他双手抱拳,冲着帅案后的李横,深深施了一礼,才开口说道:“回李使君的话,雍此来,乃是代我主,向使君言说两事。”
“两事?”李横笑了笑,一脸玩味地看着简雍。
“正是!”
“好吧!那宪和先生就说说吧!”
“首先,雍要代我主刘皇叔,向李使君解释一下。
两日之前,刘皇叔也是因为接到探马禀报,说临城发生了动乱,才派关将军领兵前来查看。
不过,在老龙口一带,碰到贵军后,关将军怕引起贵军的误会,便又折了回去。”
李横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另外,李使君迁徙两县百姓去庐江。
路途遥远,丁口众多,想必要消耗许多的粮草、辎重。
因此...”
“怎么?”李横笑了笑,道“刘皇叔还打算,接济某粮草不成?”
“正是!”简雍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刘皇叔打算拨出一万石军粮,送与李使君。
只求李使君迁移百姓的时候,莫要太操切了。
这样,百姓也能少受一些迁移之苦。”
“啪!啪!啪!...”
李横突然站起来,狠狠地鼓了几下双掌,满是感叹地说道:“横尝闻,刘皇叔乃仁义、忠厚之人。
以前只觉得,这是以讹传讹之言!
没想到!没想到!...
倒是我李横小瞧了刘皇叔!
宪和先生,请回去禀告刘皇叔。
就说,我李横虽出身低微,但也知仁义为何物。
请刘皇叔放心,也请宪和先生放心,所迁两县百姓,横必会妥善安置。
至于那一万石粮草,横实在是愧不敢当。
横如受了这些粮草,岂不要为天下人耻笑?”
......
一番虚情假意的瞎白话,总算是把简雍糊弄住了。
当简雍从中军大帐退出去的时候,李横的脸,却立刻冷了下来。
刘备!
刘大耳朵!
真他么孙子啊!
这是看自己轻易地拿下了临城,便过来忽悠自己了。
什么送粮草啊?
这是在确认,自己拿下临城、陵阳两县后,是不是真的要继续迁徙两县百姓?
如果接受他的一万石粮草,那在接受的过程中,刘备军搞不好就会来个突袭,一举打垮李横。
如果不接受,那刘备就会知道,自己要留在江东,同他争夺丹阳郡了。
这个时候,他就会立刻率军返回曲阿,全力备战了。
......
让李横愕然的是,他虽然糊弄住了简雍,但却没能瞒住刘备。
简雍去的当天夜里,探马游骑便回报说:刘备军连夜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
驻扎泾县的的刘备军,一分为三。
其中一部,约三千步卒,渡过青弋江,直奔西面的宁国而去。
另一部,约四千步卒,同样是渡过了青弋江。
但他们的方向,不是向西,而是向东北。
这一支部伍的目的地,应该是宛陵。
最后一支,也是刘备军的主力--约八千兵马,则是沿着青弋江,缓慢地向北退去。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接到探报后,李横立刻召开了一个简短的军事会议。
与会者,除李横外,还有鲁力山、李到、李平、李安及阎象。
中军帅帐内,灯火通明,纤毫可见。
一张巨大的桌案上,摆放着一张军用地图。
李横等人,围站在桌旁,拧眉盯着地图。
“好了,看得差不多了。”李横指了指桌上的地图,说道:“都来说说吧!”
话音落下后,帐内略微沉寂了一会儿。
之后,李到率先说道:“主公!
很明显,刘备已经觉察到,我军没有返回庐江之意。
故此,他才兵分三路,全力备战。”
“是啊!...”李横叹了一口气,略显沮丧地说道:“看来,我们是没能糊弄住大耳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