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再见元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元修……
暮青穴道受制,口不能言,只能定定地望着元修,任昔日挚友的名字从喉头滚过又咽下,割得五脏六腑都疼。
元修看着暮青那被血糊住的眉眼和那清冷如霜的目光,一时失了神。这夜这风,让他想起了在上俞村中初见她的情景,那眉眼被血糊住、口口声声说着孤僻的少年……
“你还是当年模样。”元修走到暮青面前,在她肩膀上拍了下,就像当年那喜欢拍爱将肩膀的大将军。
可他终究已不再是西北军的大将军,而是北燕帝。
暮青觉出身子骨儿一松,知道穴道已解,一声不吭地从袖中弹出把解剖刀来,抬手就朝元修刺去!
侍卫们大惊,正要出手,元修已经制住了暮青。
仿佛早就料到暮青会上来就动手,在她抬手的一瞬,元修就握住了她的手腕。怕伤着她,他的力道很轻,暮青却觉得经脉中似有内力在游走,浑身麻软无力,只能任由元修将她拥入了怀中。
甲胄冷寒,男子怀里的温度却烫得灼人,他笑了起来,一股烈阳般的气味侵入她的鼻间,连声音都是初次离她这么近,“你这脾气也还是老样子。”
元修声音带笑,听不出苦涩意味,他是真的很开怀。
侍卫们戒备着山林四周,听见笑声无不侧目。陛下心性深沉,不苟言笑,纵然是笑,笑意也从不达眼底,他们侍驾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陛下开怀的样子。
暮青紧锁眉头,极力压抑着情绪,她已能开口,却还是不发一言。
元修放开暮青,望着她眸底涌动的情绪,眉宇间的不忍之色稍显即灭,抬手拍了下她的肩,将她的穴道重新封上了。
“你我稍后再叙旧,有客人到了。”元修说话间瞥了眼月落的方向。
侍卫们大惊,刚抽刀转身,元修就朝那方向凭空挥出一拳,拳风如雷,刮得老树繁枝飒飒一摇!
枝断叶落,树上却没有人。
树上无人,林子里却传来一阵桀桀怪笑,笑声似近似远,若实若虚,苍哑枯老,不似人声。
侍卫们急忙护驾,将元修和暮青围在中间,仰头望向山林上空。
山林上空星光细碎,苍老之音从四面八方而来,“小子,放下我家少主人,婆婆我让你死个痛快。”
“原来是梅前辈。”元修负手而立,显然知道少主人称呼的由来,也知道梅姑。于是就在说话之时,他负在身后的手忽然掌心一张,大风卷起弃在地上的长弓,长弓入手之际,箭已在弦!
弓箭是从镇上的弓兵手中夺来的,箭上淬了毒,离弦之时捎着罡风,嗖地朝方才那棵老树射去!
眨眼间,箭从树身穿过,留下一个手臂粗的洞,洞后无人,毒箭却去势未停,所经之处,穿树之音犹如雷声,木屑纷飞如同星坠!
山林里被一箭开出条路来,歪歪斜斜的树后被逼出两道人影,一男一女,正是那灰衫汉子和柳寡妇。
侍卫们一见到人便纵身掠去,与二人缠斗在了一起。
拼杀声响彻山林,元修立在暮青身边没动,依旧看着那树。
树后传来一阵怪笑,一张狰狞的面孔隔着树洞与元修对视着,梅姑抚掌赞道:“好!好!能觉察出我的踪迹的人,很久没有见到了,看来当今江湖上的后生也不全是草包。”
暮青身不能动,看不到梅姑,心中却不犯疑。梅婆婆等人没回天选大阵,这些年来,一直在暗处跟着她。侍卫们起初毫无觉察,后来是因为神殿御膳房里总丢膳食,这顿丢只鸡,那顿丢只鸭,御厨起初以为是谁偷嘴,严厉盘问之下一无所获,这才报告了殿监。
殿监不敢拿小事扰她,就点了几个殿值侍卫夜围御膳房,企图抓住蟊贼,不料御膳还是丢了,侍卫们连蟊贼的影子都没见着。殿监这才惊觉此贼是个高手,慌忙将事情禀告了月杀。月杀命两名神甲侍卫避在御膳房暗处查察此贼,不料依旧是贼影未见,御膳照丢。
她得知怪事后命殿监清点了殿库等要所,发现珍宝器物未有遗失。神殿宫殿阁楼一百一十八座,内藏奇珍异宝、御药典籍无数,遗失的却只有御膳。
一位来无影去无踪的高人藏身神殿不为行刺、不为盗宝,只为了偷吃御膳?
她心里有了数,毕竟这世上能在神甲侍卫眼前盗走东西而不被察觉的高人没多少,顿顿偷吃,连吃数月的古怪人就更少了。
既然梅姑不愿露面,暮青也不说破,只命御膳房每日多备几道例膳,并列下少了的膳食单子,十日一奏。三个月后,她阅过食单,勾了几道常被偷吃的菜,命御膳房多做这些菜,尤其是节庆的日子。
就这么着,御膳房里的吃食顿顿被偷,一直被偷了三年。
可自她起驾离开神殿那日起,就再也察觉不到梅姑的踪迹了。她猜测,仪仗沿途歇在驿馆,梅姑应是混入了市井当中,但这只是猜测,这位脾气古怪的老人究竟有没有跟上来、离仪仗多远,她都一无所知。
今夜,梅姑来得这么快,着实在暮青的意料之外。这次先行出京是她和大哥密谋的,目的是为了借隐藏在朝中的逆党之口将她的行踪泄露给沈问玉等人,以便将大皇子的残余势力一网打尽。这次奉旨行动的是虎贲军,大图的精锐骑军,战马之精良,不输边塞马匹。元修扮作虎贲军入城,他本就善骑,坐骑又精良,出了城奔驰十余里也就一刻的时辰,暮青料想梅姑若在,定会跟上来,却没想到她会来得这么快。
拼杀声正急,暮青的思绪却飘远了,回过神来时,心头咯噔了一下——太静了。
不是杀声停了,那灰衫汉子和柳寡妇正与侍卫们缠斗,静的是元修和梅姑,二人隔着树洞对望着,这么久的时间里,谁都没动。
忽然之间,林子里起了风,暮青看不见那棵树,却觉察出了起于那方向的一丝微风,听见了树叶轻微的响动声。
梅姑毫无预兆的从树后闪出,灰白的发和老袍在微风里扬起,地上的树叶乘风而聚,朝元修卷去。
这些落叶都是元修方才用箭震落的,此刻聚起,铺天盖地,仿佛残墙。
元修在梅姑动时也跟着动了,他取箭开弓只在眨眼之间,树叶卷来时,箭已离弦。
箭破树墙如穿豆腐,轻而易举地破洞而去,洞后却猛然飞来一片老树皮!
那只是一块树皮,却有刀斧之力,与元修内力刚猛的一箭迎面撞上,箭的去势竟然一停,箭身咔嚓一声从中爆裂成两半,如同两支长针般向左右射去,一支穿入树身,一支朝混战的人群而去。
一个侍卫正与灰衫汉子厮杀,猛的惊觉身后有杀气逼来,旋身欲避,却怎敌得过元修和梅姑一同逼出的杀招?
噗的一声,半支长箭从侍卫后腰刺入,自腹前穿出,带着一串血珠扎进了一块山石中!
侍卫闷声跪倒,头顶铁环声哗啦啦一响,还没来得及抬头,大环刀已经落了下来。
一颗人头滚入山林深处,灰衫汉子踏住尸身跃起,挥着带血的大刀与余下的侍卫厮杀在了一起。
树叶已散,梅姑又不见了踪迹。
元修搭箭开弓,毫无迟疑,十余箭后,林中树木倒伏,风荡尘扬,百步之内,无一完木。
梅姑远远地蹲在一棵倒下的老树桩上,把玩着一缕灰白的枯发,笑道:“了不起!年纪轻轻就有此内力,后生可畏。你要是活到我这把年纪,功力定比我深,可惜呀……我看你的气色,似有心疾,怕是活不到我这把年纪。今夜你大动功力,少说折寿三载。”
元修挽弓而立,静默不语。
梅姑问道:“小子,你是何人?为何要劫我家少主人?难得婆婆我惜才,你要是放了我家少主人,今夜兴许我能放你活命。”
元修抬了抬眉峰,眼底显出一丝讥嘲,自报家门道:“晚辈,元修。”
“……元?”梅姑一听,目光顿时冷厉了起来,但让她生出戾气的似乎并不是元修这个当今天下如雷贯耳的名字,而是那个元姓。
当年,武平侯一族因皇子党争获罪,无为道长虽已出家,却未能幸免,下令诛杀他的人正是元修的姑母元敏,而无为道长与轩辕圣女之女也因此为奴,流落江南,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
“元家小子,偿命来!”梅姑猛地从树桩上跃起,不再虚张声势,张开五指就朝元修的心口抓去!
元修显然知晓当年的恩怨,故而才在梅姑说出放他活命之言时露出了讥嘲的神色。
生是元家人,乃他的宿命,曾经为之挣扎痛苦,而今已然无所畏惧。
元修忽然弃弓掷箭,退至暮青身边,说道:“借神兵一用!”
话音未落,暮青便觉出袖甲一松,寒蚕冰丝已落入了元修手中!
元修初驭神兵,却像是个老手,腕力一放即运丝而出!月已西沉,杀势太疾,星光根本照不出冰丝所在,梅姑仅凭感知杀气在林中腾挪掠跃,数息之后,她移入混战的人群中,五指如鹰爪,一手抓住一个侍卫就朝元修扔了过去。
生死一瞬,元修收兵,一脚将扔在地上的长弓踢向侍卫。
那侍卫被长弓砸中胸口,吐血飞退,撞上后面的侍卫,二人连同长弓一同跌落在地。树叶扑起,人群被星光树影割得细碎,血沫子扬在半空尚未落下,一片树叶忽然从中裂成了两半。
漫天树叶当中,这片树叶裂得无声无息,没人察觉,只有梅姑耳廓一动,双目猛张,飞指疾弹!
这一弹,一缕真气射出,灰衫汉子正与一个侍卫杀得你死我活,冷不丁遭那缕真气捅住腰窝,身子猛然一斜。
一斜之际,神兵穿过他的腋下,血花绽开,一条壮硕的手臂凌空飞起,在山林上空划出一道血弧,手里还握着一柄大环刀。
“昆哥!”柳寡妇脸色煞白,急忙飞身接人。
而就在梅姑分心救人之际,元修带起暮青纵身而去,“撤!”
柳寡妇接住人时,侍卫们已跟随元修撤向官道。
梅姑要追,刚运力而起,忽然仰身一折,几缕灰发飘散在空中,但她落地之前仍弹指射出,远处绽开两道血花,两名侍卫被震碎后心,吐血落下,其余人上了官道,战马嘶鸣几声,马蹄奔起,几息的工夫就去得远了。
梅姑骂道:“元家小辈真是奸猾!”
和她交手,元家小子一直没有离开少主人身边,对付那神兵需出厉招,她怕波及少主人,出手颇有顾忌,只能把侍卫们扔出去,想迫使元家小子收兵,不料他只是作势收兵,借踢弓之举隐藏了杀气,将那神兵藏于弓下,稍偏寸毫,朝着赵昆去了。
当时,侍卫、长弓、血沫、飞叶,所有的事物都挡着元家小子的视线,他竟能拿捏得准赵昆身处的位置。
赵昆使的是大环刀,刀背有环,运刀而响,能扰敌耳目,也易暴露招法路数,非用刀高手不能驾驭。那元家小子定是凭听声辨位埋的杀招,这小子身在敌国遭遇强敌,竟还能如此镇定,真是棘手!
“啧!”梅姑听着远去的马蹄声,怒从心头起,迁怒步惜欢道,“麻烦死了!南兴帝简直昏聩!少主人身无内力,又使不出神兵一二分之力来,给她神兵作甚?!”
“昆哥!”这时,柳寡妇为赵昆点穴止血不住,忙将毒绫当绳子紧紧地扎在了他的腋下。
“麻烦死了!”梅姑又骂了一句,走到赵昆面前将他点住,捏开他的下颌,不知往他嘴里塞了什么东西,赵昆吞了下去,脸色没好看多少,血却慢慢止住了。
“多谢婆婆。”柳寡妇道。
“待会儿我去追少主人,你们两人不必跟来,设法联络我们散布在江湖中的那些老人,让他们跟着我留下的记号来。”梅姑一贯不爱与人客气,吩咐罢了就往石沟子镇的方向望去。
柳寡妇应声时也往镇子的方向望去,那边蹄声隆隆,正往这边赶来。
片刻后,一队骑兵过岔路而未停,往元修撤走的方向驰去。一队人马则在官道上停下,往林子里来了。
林子里的树木倒了一片,山风将血腥气送上了官道,想留意不到都难。元修不可能还在林子里,月杀率人进来只是想摸清林子里出了何事,没想到一进林子就看见了梅姑。
林中有三具尸体和一条断臂,现场像被一场飓风摧残过似的,凭月杀的眼力,一眼就能看出树木因何兵器而折,手臂因何兵器而断。
月杀脸色苍白,嘴角还挂着血迹,环顾了一眼林中情形后,对梅姑抱拳说道:“见过梅前辈,末将……”
“我认得你。”梅姑打断月杀,心头怒气未消,一并迁怒道,“你就是那个教了少主人三年,还没教会她把那神兵运用自如的笨蛋侍卫。”
月杀:“……”
梅姑把手一伸,“笨蛋小子,把你的神兵交出来。”
柳寡妇一愣,这才明白为何梅姑刚刚不立刻去追少主人,反倒说待会儿,原来是料到侍卫们会追来,在等神兵。
月杀片刻也未迟疑,解下袖甲交给梅姑之后,把外袍一脱,将神甲也一并脱给了梅姑。
元修内力刚猛,月杀硬生生接下那一箭,被震断了手臂,受了内伤,神甲一脱,里头的衣衫已经湿透了,也不知他是怎么从镇子里策马追出来的。
梅姑见月杀干脆,脸色稍霁,说道:“就凭你们,不是那元家小子的对手,别跟来添乱。”
说话间,她跃至一棵树下,凭指力在树身上画下了一个记号,“我这就去追少主人,沿途会留下记号,把你们能联络到的人都找来。记住,只找你们的人,不要相信大图的兵马,不要擅自行动,谁给婆婆我添乱,我杀谁!”
说罢,梅姑提着神兵神甲,灰雁般纵身而去。
梅姑一去,月杀身旁的一个侍卫就问:“头儿,真不知会大图兵马?”
月杀盘膝坐下,冷冷地道:“用不着我们知会,主子被劫,虎贲军自会禀知朝中,大图兵马必动。这种关头,水越浑反倒越好,传信我们跟随仪仗的人,依令行事。”
“是!”
*
此刻,天刚四更。
洛都朝廷已经忙碌了起来,大军整装,仪仗列队,等待天明。
天一亮,大图就要送英睿皇后和南图使节团回国。
天一亮,北燕使节团也将要离开洛都,前往英州港登船回国。
镇国郡主府外,一辆华车慢慢悠悠地驶向洛都皇宫,这是郡主要进宫拜别姨母和皇兄。然而,伴驾之人虽是小安子和彩娥,车内的人却不是暮青,而是香儿。
大内,延福宫正殿。
重重宫墙在夜色中恍若远山,巫瑾立在大殿门口,姬瑶身穿嫁衣从后殿走来,凤冠霞帔,竟是皇后嫁服。
“准备好了?”巫瑾望着宫墙淡淡地问道。
姬瑶沉默地走到巫瑾身边,与他一同望着那道囚了她三年的宫墙。宫灯照着她的侧脸,那精心描画的眉眼像极了暮青。
巫瑾转头看着妹妹的容颜,看了许久才说道:“很像,但你不可能骗得了他。”
“那又如何?我们的目的是那箱西洋珍药,药能到手就行。”姬瑶嗤笑着道。
巫瑾看着她,似乎想从那神情中寻找出一丝畏惧亦或怨恨,直到箭在弦上的这一刻,他依然不够信任她。
姬瑶看向巫瑾,讥讽道:“怎么?这世上难道只有兄长是娘亲的孩儿,我不是?”
巫瑾没吭声。
姬瑶道:“或许我真不是吧……娘的心里只有兄长,兄长是她与心爱之人所生的孩儿,而我……”
她看着宫墙,仿佛想起了鄂族的山,那是她儿时的记忆,“娘虽有止战之功,可她一生二嫁,有违族法。我自晓事起就觉得那些人看我的眼光不一样,他们当面称我殿下,背地里却多有轻视之言,好像我是污秽之物,不该生于神族。我自幼立志,要继圣女之位,活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可娘痛恨神族,一心要废神权……我起初以为,神族为止战牺牲了她,她委身南图皇帝,备受屈辱,故而对神族有恨,换作是我,我也会恨。可后来我才明白,她爱上了南图天子,那颗要废除神权的心里,装的是对神族的恨意、对南图天子的情意,还有对爱子此生伟业的期许。”
姬瑶看向巫瑾,宫灯的光将那像极了暮青的眉眼照得有些幽红,“娘为兄长筹谋,二十年如一日,盼你回国即位,复大图国业,成万世之名,只因你是她的爱子,因你自幼为质尝尽屈辱,她便要把这世间人人渴求的帝位给你,而我呢?我也是她的孩儿,她却从没问过我想要什么,从不理会我志在何处,只因我的志向会妨碍兄长复国称帝,她便毫不犹豫地毁了我想走的那条路。同是脱胎于她的孩儿,何以厚此薄彼?我难道不该恨她吗?”
泪水滚滚而落,似两行血泪一般,姬瑶望着庭中,极力地压抑着情绪,“可是,就算我恨她,就算她杀了我爹,我看到她疯了的那一刻,我还是……”
姬瑶哽咽失声,缓缓地蹲到了地上。她蹲在大殿门口,抱着双膝,埋首哭出了声,“她毕竟是我娘啊……我也希望自己能有孤入敌营之勇,有为族止战之谋,有与男儿争权夺利之力……我也希望生而有为,死而留芳,希望不负此生,就像娘一样……”
所有的怨恨,源头不过是憧憬。
巫瑾看着埋头呜咽的妹妹,她早已到了出嫁的年纪,穿的却不是公主嫁服,没有驸马来迎,等待她的只有一驾车马,一趟有去无回的凶险之旅。他在回国之前从未见过这个妹妹,相见时的形势已是你死我活,他时常想,娘若能早生妹妹几年,兴许他能略尽兄长之责,不至于叫妹妹年幼时惶然无助,他们兄妹间也不至于像今日这般,日日相见,却难交心。
“其实,娘是在意妹妹的。”巫瑾坐在了殿阶上,坐在妹妹身旁,儿时没机会尽的责任,在将要分离的这一天,终于有了机会,“正因为她深受神权之害,所以才不愿你继圣女之位,她不希望女儿步自己的后尘。她希望你受封公主,在洛都城中建府成婚,与驸马生儿育女,恩爱白首。你是大图公主,唯一的公主,上有娘亲和兄长,你不必蹈入政争,亦不会受人欺辱。”
“可这不是我想要的!”姬瑶猛然抬起头来,睁着一双哭花了妆的眼睛瞪着巫瑾,“难道就因为我生是女子,就必须相夫教子,不得有志,一生安于后宅吗?娘从来没问过我想不想过这种日子!”
“是,娘没问过你,即便问过,她大抵还是会为你安排公主的人生吧。”巫瑾笑了笑,仰头望着天上的星河,神情向往地道,“你可知道,我幼时随娘亲回到鄂族后,娘最常说起的便是洛都城的繁华?洛都的民风、四时、节庆、繁花……她那时被软禁于都城的神殿内,其实并未逛过几回街市,可那是她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有她最美的记忆。她想把女儿家最好最美的日子给你,就像她想把男儿至高至伟的功业给我。”
“……真的吗?”姬瑶呆望着巫瑾,脸颊上挂着两行胭脂泪。
“真的。”巫瑾温和地笑答,天上无月,他坐在妹妹身旁,雪袖随风轻摆,仿佛上苍赐予人间的一抹白月光。
“可是我回不来了,我再也看不到洛都了。”热泪从姬瑶眼中涌出,滚落脸颊,洗去了脸上的脏污。直到这一刻,她才终于露出了怕的神色。
“你能回来。”巫瑾道。
这话无异于安慰,但姬瑶看起来并无反悔之意,只是问道:“兄长不会让我白死的,是吗?我去之后,我们定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是吗?”
“你不会死。”巫瑾看着妹妹那张哭花的脸,忽然唤道,“来人!”
话音落下,数名暗卫现了出来,跪下听旨。
“你们跟着公主,一旦有险,不惜代价,务必保护公主周全。”巫瑾对暗卫们说罢,又对姬瑶道,“一旦东西到手,为兄会立刻命大军将妹妹追回,不惜两国开战,妹妹放心。”
姬瑶闻言,眸中隐约生出希冀之光,却一亮即灭。她看了眼暗卫们,理智尚存,“车轿四周把守重重,一旦事败,对方不会对我有丝毫怜惜,若被逼急,很可能会杀我雪恨,何必再白送几条命去?我一人之死足矣,娘亲日后就拜托哥哥了。”
这是她第一次唤他哥哥,说罢,她已站起身来,望着天色平静地道:“时辰将至,我去补妆。”
“妹妹。”巫瑾却忽然唤住姬瑶,姬瑶一回首就怔住了,随即慌忙转开了目光。
巫瑾解开衣带,宽去龙袍,将神甲脱下,朝姬瑶走了过去。
姬瑶垂首避视,身僵如石,直到神甲披在了她身上。
“妹妹穿上此甲,一旦有险,旁事勿理,保命为上,可记下了?”巫瑾边说边整了整神甲,最后嘱咐,“万一事败,无需顾及我们所需之物,即便拿不到,也不值得无需用命去换。人在,比什么都好。”
姬瑶抬起头来,泪水夺眶而出的一瞬,她的眼底似乎涌起了挣扎和迟疑的情绪,似幻似真,一绽即灭。
“大哥。”她道,“对不住……”
这一声极轻,轻得像极了拂过大殿飞檐的风,被清脆的风铃声所遮。
巫瑾微怔之时,姬瑶一头扑进了他的怀里。
噗!
匕首埋入胸口,血腥气尚未溢出,杀气便惊了殿外的侍卫。侍卫们疾电般掠入大殿,姬瑶拽住巫瑾便退进了内殿。
宦值们惊叫着散开,待看清楚情形,无不呆在了当场。
那匕首埋在巫瑾胸口,姬瑶每每移步,他都承受着剜心之痛,但他仍然强留着一分神智,手往胸口一摸,摸了一掌的心头血,以血催蛊,刚要发动,姬瑶将那匕首狠狠一拔!
血哧的冒出,巫瑾踉跄一步,口吐鲜血。
这时,一道红影掠来,直逼姬瑶后心。姬瑶早有所料,提住巫瑾挡在身前,那红影猛地收掌,生生将自己逼退了数步。
“瑾儿!”景离痛呼,目光似烧得赤红的利剑一般刺向姬瑶。
姬瑶讥笑道:“瑾儿?你不唤他七郎了?”
宦值们此时已退出内殿,侍卫们把守住了大殿门窗,御林卫们已闻声赶来护驾。姬瑶却满不在乎,眼中只有复仇的快意,“你可知道,这些年来,每当听你唤他七郎,我就想起谁吗?我想起我爹!”
景离含泪怒斥:“杀你爹的人是我!你替父报仇,手刃为娘即可,何故弑兄?!”
姬瑶听见笑话一般大笑,“何故?为了让你也尝尝痛失至亲的滋味儿!”
她描画精致的妆容早已洇开,脸颊上像挂着两行血泪,狰狞狠厉,“你知道我等今夜之机等了多久吗?你和爹都说我只图锐意进取,不懂隐忍待时,那这回如何?说起来,这还得多谢娘亲的教导,是你说我凭杀伐果敢只能当一把上阵杀敌的刀,是你说我连做戏哄人的忍劲儿都没有……这一回,这场戏,我演了三年,可还入眼?现在,娘觉得我是那用刀之人的料吗?这把刀用在你儿子身上,你可痛?!”
这一问,带着内力,厉声绕梁,似针穿耳!
厉声未绝,姬瑶忽然将巫瑾推向娘亲,掌风一震,殿窗猛然敞开!
巫瑾扑向娘亲之时,衣袖一震,蛊王朝着姬瑶后心飞去。
姬瑶飞身跃起,殿窗外早已布满了弓卫,箭矢如蝗,她挥舞神甲一挡,踏上窗台,正要跃出,忽觉身后杀气袭来。此时,窗外是刀林箭雨,她顾不得回头,只能挥动匕首一斩!
一记盲斩,斩了个空,姬瑶的手背冷不防传来奇痛,不用看都知道中了蛊王的招儿。她心下发狠,跃出殿窗之时一脚踢向一个侍卫的手腕,长刀扬向空中,姬瑶接住长刀,挥刀一斩!
啪嗒一声,一只黑紫的断手落在了地上。
姬瑶以神甲为盾,杀出重围,一路洒着血往北去了。
那是冷宫的方向,圈禁着一人——废帝巫旻。
……
殿外杀声远去,殿内传出一道声嘶力竭的喊声:“瑾儿!瑾儿!快传御医!传御医!”
宫侍们早传御医去了,但御医尚未赶到。
景离封住巫瑾的穴道,撕开他的衣襟,将侍卫长奉上的止血圣药当浆糊往那血窟窿里填。
巫瑾动了动苍白的唇,声音弱不可闻,景离俯身细听了一会儿,抬头看向侍卫长——他唤的是近侍。
侍卫长急忙俯身听旨,听了许久,叩头道:“微臣领旨!”
说罢,他直起身,恭恭敬敬地取下巫瑾随身佩戴的龙佩,奉旨出了延福宫。
“娘……”巫瑾又动了动唇,声音依旧弱不可闻。
景离却看懂了,这一声娘,她绝不会看错。她再次俯身细听,片刻之后,泪涌而出,她僵硬地直起身来,看向了守住殿门的侍卫们。
这一眼,带着沧桑与决绝,侍卫们尚未明白其中之意,忽见景离抬袖一拂!袖风带着血腥气扑面而来,侍卫们被扫下殿阶,尚未站稳,就听咣的一声,殿门关上,大风刮倒了角落的祥凤铜灯,火烛烧着了华帐,火苗顷刻间窜起,照亮了宫侍们惊恐的面容。
“陛下!太后!”太监宫女们跪了下来,哭嚎声像瘟疫般传开。
殿内却传来了悠扬的歌声,“芳草亭,芙蓉波,鱼儿游游到河坡。小船儿,嫩童儿,桨儿悠悠荡水波。阿婆呼,阿娘呼,童儿童儿靠岸哟。晚霞照,炊烟升,童儿童儿归家哟……”
一曲鄂族的民间小调,唱的本是孩童撑船戏鱼,阿婆阿娘唤其归家的民间和乐之景,此时此刻,在熊熊的火光和满园的哭声中唱起,却仿佛惊天的不祥之兆。
大火封了殿门,景离哼着小调儿,那是爱子儿时,她夜里哄他入睡的歌,是他远赴盛京那天,她为他唱的歌。
“娘错了,娘害了你……”曲调儿转悲,歌声不知何时变成了哭声。
“娘……”巫瑾瞥了眼围榻的方向。
景离低头看着爱子,火光将他的眉宇照得明润如雪,他是上苍送来世间的万千婴灵中至纯至净的一个,历经屈辱磨难,内心却始终保有着净地。
今夜无月,上苍要将这月光般的孩子召回天庭了吗?
景离含泪而笑,她知道爱子欲为何事,却并不阻止他。
“好,娘带你去。”她将爱子抱了起来,缓缓地走向围榻,一边走一边呢喃道,“不管你想去哪儿,娘都带你去,咱们母子再也不分开了……”
延福宫内殿的围榻是巫氏皇朝历代太后召见皇后、公主时的坐榻,皇子、妃嫔请安只能在外殿。但即便是居于此殿的历代太后,知道榻脚埋有机关的也在极少数。
榻脚以珍珠铺饰,赤足其上,有舒筋解乏之效。
景离将巫瑾放到榻上,扶着他坐稳。
巫瑾已无余力去低头,幸知宝珠以星图为列,而他这些年来时常在此侍奉汤药,早对星图序列默熟于心。他凭着感知踏上一颗不起眼的小珠,用尽此生余力决绝地碾了下去!
珠碎榻陷,歌声复起,掩盖了一声惊天的玉碎之音。
南兴嘉康六年九月初八,四更末。
大图帝于洛都宫中遇刺,延福宫失火。
大图传国玉玺——碎!
*
暮青被封了睡穴,一路上昏昏沉沉的,醒来时在一条船上。
她躺在床上,还穿着那身白衣,但毫无意外,神甲、袖甲、面具和随身携带多年的解剖刀皆不在身边。暮青没急着起身,而是先审视了一眼身处的环境。
床上的被褥虽新,但床铺无帐无围,床板硬实。船舱不大,漆色剥落,桌凳陈旧,空气里充斥着一股咸腥味儿,舱外有吆喝声。
片刻之间,暮青心中便已有数——她不在海上,而在江上,船是盐船。
大图乌江水系通达,地位堪比南兴之汴江,江水流经五州,汇通入海。元修要回北燕,必至英州港登船,从钦州到英州,沿途州县必有重兵盘查,唯有水路方便通行。
乌江漕运发达,盐酒茶果、河鲜时蔬、文房百货,皆可以船运之。江上行船如织,夹杂着歌楼画舫,可谓鱼龙混杂。
这是条盐船,盐乃官营,江上盘查得再严,有人疏通接应的话,官船容易混过去,且元修此行带着侍卫,盐船上有护卫把守也不惹眼。
乌江水流入英州地界之后,在周山岛以东入海,欲往周山岛,需在余女镇登岸换船,故而此行的目的地应该在余女镇,只是不知此时到哪儿了。
暮青这才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她先推了推门,门锁着,窗倒是一推即开,外头正值傍晚,盐船正在交接货物,役夫们光着膀子喊着号子,有些乌篷船围在官船四周,船家挑着茶食正往船上送,画舫也靠了过来,姑娘们正挥着帕子招揽恩客。晚风吹来,汗味儿里夹杂着饭菜香和脂粉香,人间的热闹景象让暮青晃了晃神儿。
窗外站着两名乔装过的侍卫,一人回头看了暮青一眼,而后就走了。
过了片刻,门锁被打开,侍卫端着饭菜走了进来。他垂首缄语,甚是恭谨,将饭菜摆到桌上后就却退而出。
门没关,但门外有人把守。
暮青没入座,只是淡淡地看着桌面,桌上摆了两副碗筷。
少顷,元修提着坛酒走了进来,“醒了?”
他穿着身盐运校尉的将袍,窄衫革带,背衬着江水云霞,身形在低矮的船舱内显得格外傲气英武。
论傲气英武,暮青一向不输男儿,她负手而立,两道英眉紧紧地拢着,似将要出鞘的刀,不见刀锋,已知其锐。
这神情竟把元修看乐了,他摇头失笑,抬眼望向窗外,云霞漫天,染了一江之水,也染了男子的眉宇。有那么一刹,那眉宇叫人想起黄沙漫天的西北,想起那爽朗忠纯的戍边儿郎。
但一串儿船号子声打破了昔日的回忆,窗外江水滔滔,哪有黄沙漫漫?
元修兀自坐了下来,拔去坛塞,就着坛子仰头灌了几口酒,见暮青还站着,不由皱起眉来,恼道:“不说话也不吃饭?睡了三天了,不饿?”
暮青的确饿了,她没有绝食的打算,一直不肯入座就是在等这句话。
三天……
算算石沟子镇到乌江的路程,以及江上行船的速度,这时候应该快出钦州了。出了钦州,过了芳州,便是英州。水路不同于陆路,不必走官道,只需沿江而下,因而比走陆路快得多。至多半个月,船就能行至英州。
只有半个月……
暮青心念频转,不动声色地坐了下来,执筷,吃饭。
船上的菜式没那么精致,却皆是时鲜,清蒸江蟹、白灼青虾、鱼子羹、乌米饭,佐以几样蜜饯点心之类的茶食。暮青胃口不错,吃了碗饭,喝了碗羹,江蟹青虾一样不落,连不怎么爱吃的蜜饯都尝了几块。
元修面前也摆了副碗筷,他却一筷未动,只是看着暮青吃饭,偶尔仰头喝酒。
晚霞沉江,月上南楼,江风也吹不散船舱里的酒气,暮青微微地皱了皱眉,瞥了眼元修的心口,有话要说,却终是咽下了。
元修独自饮着酒,当年在西北拿空酒坛子打水喝,曾经说过回到盛京后要与谁一醉方休,却因种种事由未能如愿。今夜,那人恰在,而他有酒,却始终没有邀她共饮。
两人就这么对坐无言着,暮青放下碗筷之后,元修仰头饮尽坛中之酒。
“天色已晚,歇着吧。”元修提着空坛子起了身,走到门口时脚步停住,背对着暮青道,“我知道你水性好,但船上的侍卫都是在海里练出来的好手。阿青,我谋今日多年,不会放手,也不会失手。”
元修走了,侍卫进来将碗筷收拾了下去,没多久,捧进来一套女子的衣裙,又搬了只浴桶进来,打好水后就退了出去,将门窗都关上了。
咔哒一声,房门落了锁,船上再没了动静儿。
暮青沉默了半晌,终把灯烛一吹,和衣入了水。水温温热,却没为她解去多少疲乏,一闭眼,眼里就是石沟子镇上的血火风沙。
不知月杀伤势如何,梅姑可有跟来,事情传入两国朝中会引发怎样的动荡……
大哥和阿欢可千万不要亲自来救她,不出所料的话,镇上必有杀机。
她被劫的消息一旦传入洛都朝廷,停留在英州港的北燕使船就会遭到扣押,连北燕使节团也会被拘捕。这些情况,元修不可能料不到,他绝不会去英州港自投罗网,他会从余女镇登岸,到周山岛换海船回北燕。
元修能想到的事,阿欢定然也能想到,她担心的是,这条路线不是元修临时决定的,而是早就安排好了,不然,他也不会从乔装虎贲军入镇劫人到乔装成盐运校尉下江行船,一路上如此顺利。盐船不同于民船,不会独艘行船,一趟差事少说要十余艘乃至二三十艘的船队一同出发,这说明不止她此刻身处之船,而是周围的整个船队上都是元修的人。要想在敌国做成此事,没有内应是绝不可能的,大哥不可能掌握了朝中和地方上所有废帝党羽的名单,其中必有漏网之鱼,而那些漏网之鱼和沈问玉等人显然不是一路的,不然他们不可能对元修筹划此事毫不知情。
元修筹谋此事多年,一朝冒险前来大图,谋的真的只是她一人?
元修对她的执念已成心魔,他此行自然是要带她回北燕,但他毕竟已称帝多年,心性早非当年,目光亦不只在边关战事,此行另有远大图谋才符合那个铁血北燕帝的手腕——她怀疑余女镇上早已混入了北燕刺客,而她既是元修此行的目标,也是他手中的诱饵。元修很可能不单单想带她回北燕,还想以她为饵诱使阿欢前来,取他性命。
暮青认为,这不算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元修,而是基于他北燕帝的身份和近年来两国博弈的事实作出的合理推测。这些年来,论政局上的眼光谋略,她也早非当年之人。
江上灯月交辉,笙歌悠悠,暮青坐在黑暗中,眸光在氤氲的水雾中清寒如霜。过了会儿,她在水中宽了衣袍,麻利地将擦了擦身,洗去一身的血腥气后,捞起衣裙搭在了浴桶边上。裙子入手柔软凉滑,是上好的丝罗料子,暮青懒得看是何样式,在水里把束胸带一解,摸来肚兜就套在了身上。
她不知道的是,这舱室简陋,中间安了块隔板,把一间底舱分成了两间,隔壁未点灯烛,但是有人。
元修躺在床板上,以臂为枕,望着那块隔板。
隔板甚薄,几条板缝儿拼出了一幅佳人出水图。
暮青虽然吹灭了灯烛,但江上的月色灯火仍将屋里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胭脂色。她面朝西窗立在水中,青丝如锻,玉骨冰肌,宛若嵯峨神山之女,初入人间,月下出水。她穿起肚兜,将青丝一撩,水汽激荡,如烟泼散,秀颈纤腰乍然一现!这一现,万千青丝如墨泼去,墨下纤腰笼着水影,玉肌背着江月。那墨色一泼的凌厉,同那如月似水的娇柔,交织成这世间最惊心动魄的风景,刺入眼帘,落在心头,便成了这一生难忘的记忆。
元修枕臂卧在榻上,目光深邃如渊,黑暗之中,身形如一道横卧于海上的孤山。
暮青提来亵裤看了看,裤腿颇长,大约及膝,水中穿不得,她只好踩住坐凳,打算迈出浴桶。
这一踩,身子猛然抬高,水汽荡开,春光将露的刹那,忽闻一声低哑的咳音传来。
元修咳了一声,闭着眼翻了个身,床板吱呀一响。
暮青寻声望去,听见隔板那边传来吱呀声,心头顿时一怒,捞起裙子往腰身上一系,踩住小凳就跃了出去。
怪她疏忽了,醒来时只顾着寻思身在何处,竟没留意隔板那边还有个房间。
暮青退到木板床和隔板间的角落处,确定此处无光,亦无缝隙,这才动手穿衣。
衣衫窸窸窣窣的声音传到隔壁,偶尔可闻几阵裙带扫动的风声,不必眼观,都能猜到穿衣之人此刻的怒意。
元修闭着眼笑了笑,他几乎能想象得到她此刻拿罗裙撒气的模样和那蹙眉抿唇的恼怒神态。恼他也好,恨他也罢,总是因他而生的情绪,好过不言不语,形同陌路。
片刻后,窸窣声停了,两间舱室里都静了下来。
元修知道暮青还在原地恼着,沉默了许久,他终于忍不住问她:“阿青,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隔壁没有答音,他也似乎不期待什么回答,只是想找个说话的人,“这些年,每当想起在西北的日子,总觉得是几辈子以前的事儿了。每回听见你执政之事,我都在想,你志在平冤,我志在戍边,怎么就都走到这一步了?”
他面壁而卧,屋里无光,面前只有灰暗的墙壁,就像寻不见出口的人生。
“这些年,你可曾后悔过?”他问,以为以她的倔脾气,这一路会与他沉默对抗到底,却没想到她竟开了口。
“无悔。”暮青背对着隔板赤足而立,毫不迟疑,语气平静。
经年不见,料到她会见面伤人,果不其然。
元修嘲讽道:“他给你吃什么迷魂药了?”
“那我给你吃什么迷魂药了?”暮青反问。
“嘶!”元修被这话气得心肝儿肺都疼,干脆翻身坐起,对着隔板那边没好气地道,“多年不见,你说话还是这么气人!”
“多年不见,你执念还是这么重。”那边人的语气淡淡的,记忆中的清冷嗓音,听起来似乎已经不恼了。随即,脚步声传来,墙缝儿里拼出一道倩影,人绕到浴桶后,弯腰在水里捞起了东西。
她此前和衣入水,贴身的衣物都在水里,依她的性子,自然想要自己处置,而不是交给侍卫收走。
她背对着隔板,用身子挡着浴桶,显然不想让他看见她贴身的衣物。可这么一挡,她在江月之辉里,一袭罗裙如烟胜云,倒衬出几分江南女子的清瘦婉柔来。她挽着裙袖,皓腕凝着霜雪似的,一举一动都叫人移不开眼。
元修的目光暗沉了几分,定定地望着那背影道:“你跟了他这么多年,又是平叛,又是执政,可曾过过一天你想过的日子?阿青,你说我执念深,你对他的执念又何尝不深?”
“我对他没有执念,只是他一心待我,我便一心待他,如此而已。有件事,你理解错了,我从来不是跟着他,我的观念里没有出嫁从夫,只有彼此忠诚,患难与共,不欺不弃,尊重平等。这些年,我虽为他奔波劳苦,他却也成就了更好的我,这就是我想要的婚姻,彼此守护,彼此成就,互为优质伴侣。”暮青边说边在水里捞着衣物,她其实并不是在捞衣物,而是在身体的遮挡下把一样东西按进了水里——一双靴子。
那是她换下来的靴子,一双白色的云头锦靴,这是洛都权贵子弟流行穿的靴样,只是她的这双靴子底儿比寻常靴子厚些。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她穿上之后显得更为高挑,还因为靴底与云头的夹缝中藏有暗器,那是一把梭子刀。
刀长而薄,出刀的机关在靴子内侧,若不拔出,可做暗器使,马背上刺敌腹、割绳索,都颇为好用。若将其拔出,则刚好有一掌长,形态贴着掌心,当短刀用也颇为顺手。
这是她执政鄂族四州后,月杀命人为她量身锻打的暗器,专门陪她练过,防的就是极端状况,没想到真有用到的一天。
而这,才是她今夜沐浴的原因——机关一触,梭刀即出,很难不发出声响,除非在水里取刀。
暮青将靴子按在水中,摸到暗扣,向内一推!梭刀嗖地刺出云头,无声无息。她捏住刀尖儿将刀抽出,归入掌下,随后把外袍捞出铺在地上,又起身去捞其他衣物。
元修看着暮青有条不紊的举止,沉浸在她的一番话里。这些所谓的观念,除了她,他从未听任何一个女子说过,她总能语出惊人,以前就常说些让人费解的话,现在还如当年一样。
他问:“那你怎么知道我就给不了你想要的婚姻?我曾说过,你若嫁我,我也可以此生不纳妾,我做到了,哪怕你已嫁作他人。”
“原来你知道我已经嫁人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暮青将靴子翻了个个儿,摸到了靴底。
“那你的大婚之礼呢?”元修忽然下了床,大步朝隔板走了过来。
暮青身子一绷,看起来就像是因为在意这句话。
元修走到隔板前,看着暮青那死不回头的背影,问:“就凭那军前一句立后之言,凭那南渡途中一封仓促的诏书,你就算是与他成婚了?就在那辆马车里?”
此事是他此生至痛,这些年来,他甚至不能想起。
暮青沉默了一会儿,淡淡地道:“你什么都不知道。”
那郑当归如今已在御医院中奉职,元修从他口中应该得知了当年之事,但他无从得知她梦魇之事,自然也就不知道阿欢与她匆匆成婚的真正原因。
这是私事,她无需解释,只是用刀尖儿在靴底一刀一刀地划着。从背影看去,似是在拿衣物撒气,看似浑不在乎,实则还是在乎。
元修生生被气笑了,眼底涌动着的不知是痛还是疼惜,“你说的对,你的事,我一向不知道。从我与他定下君臣之约那日起,你我就仿佛隔了千山万水,你何时与人义结金兰,何时与人拜堂成亲,何时又有鄂族血脉了,我都不知道。你我生死之交,你的事,我却总是最后一个知道。有的时候我也怀疑,对于你,我究竟知道什么?”
“你知道那条密道!”暮青忽然撂下靴子,转身面对元修,隔着隔板,眸中的那团火都仿佛能将人烧成灰烬,“正因为你我是生死之交,我才带你走那条密道!而你用那条密道干了些什么?我与谁义结金兰,与谁拜堂成亲,是谁的后人,有哪族的血脉,那都是我的私事。我不说,不代表疏远你,而是我需要隐私,我需要尊重!我的隐私我有权利不说,但那条密道是阿欢的心血,我没有权利说!但我说了,因为你我是生死之交!结果呢?无数义士葬身密道,无名无碑,我的朋友重伤被俘,遭囚数年!元修,那些人命不是葬你手上的,而是葬在我手上的,你知道吗?!”
暮青一拳砸在隔板上,尘屑横飞,光影破碎,她忽然转身弯腰,从浴桶中把所有的衣物都捞了出来,团成一团,抱到外袍上,将袍子包起,打上个死结,拎着包袱大步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子,奋力将包袱砸进了江中!
噗通一声,声音被画舫里的歌舞声所掩盖,连水花都被船影所覆。
侍卫们看出扔进江中的是只包袱,但未闻旨意,谁也不敢挪动——神仙吵架,凡人还是装死为妙。
船舱内一片死寂,元修始终没有谕示,那包袱渐渐地沉入了江中。
过了许久,元修默不作声地出了屋。
少顷,暮青的房门被打开,侍卫将浴桶抬了出去,清理了地板上的水渍,重新点上了灯烛。
元修负手进了屋,暮青面窗而立,青丝未束,云袖霞裾乘风而起,江上仿佛生了薄雾,而人宛若在水中央。
元修有些失神,这身罗裙是下江之前,他在钦州义水城的成衣铺子里亲手挑的。当时城中大索,此举颇为冒险,可他还是冒了险,只因想一睹她身着红妆的风采。
说来讽刺,相识多年,这竟是他头一回见她换下将袍。
元修走到桌旁坐下,压着眉峰沉默了许久,冷不丁地问道:“你说我外祖之死有疑,此话可有依据?”
这话问得突然,仿佛刚才的争执没有发生。
暮青回过头来,那天在洛都,她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盯着她,莫非元修就藏在北燕使节团中?
但转念一想,人都见到了,再究问这些又有何用?
于是她道:“我猜的。华老将军活着对阿欢更为有利,他没有理由杀人。”
当时,她在堤下为老熊的亲兵缝尸,没有亲眼看到事发的经过,也许阿欢知道,但当时渡江在即,形势迫在眉睫,她身心俱疲,只想带那五万儿郎回乡,没心情问此事。后来,阿欢亲政,她提点刑狱,朝中的事一桩接着一桩,这事也就被忘到了脑后。
那天宫宴上,她提起此事是为了试探北燕使臣们的反应,查探那道可疑目光的来源,没想到元修会当面问她。
元修道:“那也有可能是死于流箭,为何你会觉得不是?”
暮青沉默了片刻,实话实说,“只是觉得可疑。我当时在江边,分明听见岸上杀声停了,这说明三千禁军已败,那么流箭是从何而来?”
三千禁军死于神甲军之手,而神甲军出手向来不留全尸,就算有个别漏网之人奋起补箭,当时禁军已败,箭雨已歇,侍卫们理应有能力抵挡零星的箭矢,那箭怎么就成了流箭射中了华老将军,还将人一箭射杀了?
“你是说,我外公并非死于两军交战之时?”元修问,声音异常平静,夜风吹进窗来,江上仿佛大浪将起。
这话有意思,暮青知道,当年江堤上一战,活着回去的只有沈明启一人。元修会这么问,一定是沈明启如此回禀的。
他为何要说谎?
暮青心里咯噔一下,目光忽厉,问道:“你见到遗体时,伤在何处?”
元修道:“胸口。”
“胸前中箭还是后心中箭?”
“一箭穿胸,我见到遗体时,遗体虽在冰棺内,但两个月的长途颠簸,遗体已腐,伤口坏烂,只能看出是一箭穿胸。”
“拿纸来!”暮青忽然对窗外道。
侍卫不懂暮青为何只要纸,不要笔墨,但他不敢迁延,忙去隔壁屋将元修桌上的文房四宝端了进来。
暮青没动笔墨,只取了张纸递给元修,说道:“拿好,展平!”
元修晃了晃神儿,这景象,这语气,真像是当年陪她一起办案的时候。
这一怔的工夫,元修反应稍慢,侍卫刚要退下,见主子未动,忙回来搭手。没想到手还没抬起来,主子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与往常一样,不见雷云,不见晴日,唯有摸不着底的深沉慑人。
侍卫垂下手,屏息而退。
元修把纸接了过来,依暮青之言展平,而后看向了她。
暮青以指为箭,猛地戳向那张纸,纸张应声破出个洞!她的手指如葱似玉,烛光之下,指尖粉白,煞是可爱。元修吸了口江风,敛住心神,强令自己将心思放在暮青的话上。
暮青道:“如果你愿意开棺,可以亲自验一验骨,看箭是从胸前而入,还是从后心而入。如你所见,我将纸刺穿,破开那一面的洞口看起来要比刺入一面的洞口大。人骨虽然比纸硬得多,但弩箭之威也比我的指力大得多,且有武者的内力加持,华老将军胸骨上的伤口一定比寻常箭伤重得多。你仔细验看,定有收获。”
至于为何要查明箭是从胸前还是后心射入,暮青没说,元修一定明白。
人若死于两军对战之时,箭应该是从胸口射入。但若是从后心射入的,则说明人死于禁军战败之后,因为依照常理,渡江时机紧迫,禁军一败,侍卫们就会将华老将军押下江堤登船,那时所有人都是背对战场的,所以后心中箭即说明沈明启撒了谎。
战事分出胜败之后,禁军之中只活了沈明启一人,他又对华老将军的死撒了谎,那么他就有很大的嫌疑。
至于他为何敢行此事,其实不难理解。此人本就是个阴险毒辣之徒,当时战败,人未救回,又全军覆没,若回去复命,他难逃一死,但若护送华老将军的灵柩回京,兴许还能有条活路。
后来的事实证明,元修的确因此没有杀他。
但若这事真是沈明启所为,元修多年来用的这把刀可一直都是他的仇人……
但若真是沈明启所为,江边那一战,老熊那亲兵的仇便能报了!
“当然,箭拔出时扭转或撬压,刺创可能会扩大或有附加损伤,但刺骨而出的箭有多难拔,你最清楚。拔箭之人一般先会卸去箭头,这种情况下,伤口因武者的内力破口较大,拔出箭身一般不会太费力,所以二次损伤较小,胸骨上应该还是会留下可供验看的证据。”暮青补充了一句,撤回手指,再没别的话可说了。
“……多谢。”元修说话间将纸叠起,收进了衣袍里,妥善地贴放在了心口处。
“不用谢,我有条件。”暮青直视着元修,冷淡,坦然。
元修一怔,那纸仿佛突然在心口焚起把火来,痛不能言。他笑了笑,苦涩过后,艰难地道:“好!你说!”
“放了姚惠青,把人安全地护送过江。”
“好。”元修一口答应,却定定地看着暮青。他不知道这个条件是她临时起意,还是刚刚提起他当年密道失信于她时,就已有此盘算。
若是从前,他绝不会疑她,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与她已阔别六载,她成长了太多。她为南兴赈灾和大图长治提出的两项策论,他至今还记得在盛京宫中听见奏报时有多惊艳。岭南王割据一方已有二十多年,被她用计擒获斩了头颅;大图复国的可能性原本微乎其微,被她用一方传国玉玺将巫瑾送上了帝位;鄂族女子之地位卑微至极,她硬是以神女之名、女子之身执政三年……如今的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孤僻的西北军小将,也不再是那个混不吝的江北水师都督,今夜与她面对着面,他能够感觉得到她的分量,那种与他比肩的分量。
“还有。”暮青丝毫不懂得适可而止。
“说!”元修依旧干脆。
“把老熊的家眷和族人也一并送过江来。”此二事在暮青心里悬了多年,有机会谈判,她是不会放过的。
元修闻言却锁住眉头,看了暮青许久,问道:“他是我的旧部,在你心里,我会因为他跟随了你,而苛待他的家眷?”
“你如果真念旧部之情,就该让他和族亲团聚。这些年,他虽然不说,但不可能不挂念妻儿老娘?你带出来的兵有多重情义,你知道,我怕他久念成疾。”
“……好!”元修答应了,又问,“要把老卢的家眷也一并送过江吗?”
“不用。你应该知道他的事,他一直觉得愧对你,渡江之后便闭门不出,拒不受封。我离京前,托他去古水县帮我照看宅院,他答应了,我想他不会希望家眷过江,他会希望他们生在西北,死在西北。”暮青回到窗边,江风却捎不走心头的愁绪。
元修知道暮青的愁,唯有此事,他与她的心是连着的。戍边十年,老卢跟随他的时日最长,他的性子他了解,莫说下旨准他回西北,就是他亲自来请,老卢都不会回去的。他羞于过江,过不了是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儿。
人人心里都横着一道坎儿,他自己也一样。
元修默不作声地出了屋,吩咐侍卫传信回盛京和西北,立刻护送姚惠青和老熊的族亲家眷过江,不得迁延。
回来后,见暮青仍然立在窗边,元修不由走到窗边与她并肩望着江景,说道:“阿青,这世间有些事是难求圆满的,如同我求不得忠孝两全一样。”
暮青默不作声,裙袖一舒,便拢住了一江的月色秋波。
元修望着暮青道:“密道一事,是我负了你,我无话可说。但若叫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他杀了我姑母。”
时隔六年,杀字从元修喉头逼出,仍然带着血腥气。
“不,你姑母是自绝而亡的。”暮青望着江上,觉出元修投在她身上的目光有一刹那的寒厉,但她还是说了出来,“当时在密室之门已落,你姑母本想困住阿欢,不料机关被阿欢所破。就在密室之门升起时,你恰巧赶到,你姑母便持匕首自绝而亡。”
元敏为何挑那时机自绝,这不需要说,元修该比任何人都清楚。
屋里一片死寂,画舫上的笙箫声忽然变得有些凄厉,元修扶住窗台,那曾在边关张弓扬枪磨得满是厚茧的手指霎时苍白,如同落了层霜。
江月之辉如梦如幻,刹那间将他送回当年永寿宫外大雪纷飞的那一夜。
“你可记得当初走时,姑母说的话?”
“姑母说,朝局诡秘,容不下坦荡男儿。此去戍边,望归来时,心如战刀!”
“心如战刀,如今你的心可磨成了刀?姑母瞧着你心里的刀还未沾过血,刀锋不利!”
“我就是要逼你!成大事者,善知取舍,帝王之家,情义是不需要的,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需要!”
“你只有弃了那些情义,才能心如铁石,才能在这世道里披荆斩棘!”
姑母……
“元修。”暮青的话音将元修从那经年前的雪夜里唤了回来,看见他那双手,那双称帝六年也消不掉老茧的手,她就忍不住想起西北、想起大漠、想起她敬佩过的大将军,痛那精忠坦荡的儿郎再也回不来了。她放下密道之事,放下岭南之事,推心置腹地问,“当年,你们定下的君臣之约里没有你姑母和你爹,尤其是你姑母。杀母之仇不共戴天,阿欢亲政之后必定替母报仇。你可有想过,到那时你该怎么办?你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姑母死,你有对策吗?”
元修不说话,他想过,但没有。交还西北帅印,求姑母活命吗?可一旦失了帅印,元家将毫无自保的筹码,拿什么保证皇帝能信守诺言?以西北之军和边关之重逼皇帝大赦吗?那便是逆臣,有违忠良之道。
“你想过,但没有两全之策。”元修能想到的办法,暮青都能猜到,她毕竟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对政事毫无经验的人了,“所以,你们成为敌人是迟早的事。”
“那我该怎么办?我是该谋朝篡位,还是该大义灭亲?阿青,换作是你,你会如何抉择?”元修问。
“我抉择不了,但无论如何抉择,我都会在其位谋其政。”暮青看着元修,这才是她最痛心的,“换作是我,我当年绝不会一计不施,一兵不用。你那时手握帅印,将士视你为信仰,百姓敬你为战神,你却眼睁睁地看着呼延昊建辽称帝。你能告诉我,当年是怎么了吗?”
元修闻言垂着眼帘,没有回答。
暮青道:“你不说,我替你说,因为你那时就决定要与阿欢一争高下了,所以你不想在边关战事上耗费兵力。你手握帅印,心却已不在保家卫国上了。”
这话切中了要害,元修扶着窗台,讥诮地笑了一声,“保家卫国……我是能保得住元家,还是生来就该替步氏皇族戍守江山?我戍边十年,建功无数,上不负天恩,下不负己志,自认为对得起家国百姓!可我精忠报国,得到的是什么?是至亲相逼,天子夺爱!我戍守边疆,他夺我所爱,我为何不能与他一争高下?我元修也算得上这世间顶天立地的男儿,究竟哪儿比他差?”
“你不比他差,你只是……从未尝过挫折的滋味。”暮青道。
元修扬了扬眉,讥诮的神情尚未淡去,眉宇间又添了几分诧异的神色,仿佛不解此意。
暮青道:“我的话有错吗?我敬佩你精忠报国之志,也承认你的赫赫功绩,可你若非生在元家,当年离家从军,军营又岂是你说进就能进的?不论你家中在你身上打什么主意,你总归是因为生在元家才能如此由着性子。你的战功靠的的确是一身真本事,但以朝堂当时的政争局势而言,你若不是元修,任你有战神之能,边关帅印岂容你掌?”
“西北戍边,艰险苦累你甘愿,渴饮胡血你快意,你虽与家中政见不合,但当时废帝之机尚不成熟,家中逼你不紧,到底是由着你过了十年想过的日子。直至两国议和,你班师回朝,生父利用,伤了你的骄傲;姑母逼迫,使你苦闷煎熬;情场失意,令你不甘戍边;兄长暗害,叫你心痛欲绝。你人生前二十年没受过的挫折,一股脑儿全尝了,这世间有越挫越勇之人,也有一蹶不振之辈,你两者皆不是,你只是遭遇变故,改变了报国安邦之志罢了。”
“元修,这世间没人能够选择出身,你生在元家,身陷于两难的境地,怎么抉择都在情理之中。我的选择,你的选择,都不过是各有缘由罢了,哪怕你我为敌,我也不会怪你。让我失望的是你身为一军主帅的不作为和身为朋友的背叛,就算你能把我带回盛京,你我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番话说罢,暮青转身就走,手腕却忽然被人握住!
暮青回头,冷厉的目光撞上元修炽烈的眼神,那眼神太复杂,似混沌中坠来的铁石,焚着烈火,势欲吞人。
暮青捏紧掌下的梭刀,眸中怒意一绽,仿佛满江灯火齐放,摄人心魄的绚烂。
元修发力将暮青扯向自己,二人猛地撞向窗台,两名侍卫不敢回头,只是挪近两步,将窗子挡了个严严实实。
舱室里暗了下来,江上的灯火从侍卫之间的缝隙里透了进来,一缕一缕,流漫陆离。元修拥着暮青,当年马背上教骑,地宫中拔箭,都督府中宽衣受检,中军帐中负气争吵,少女的眼眸、玉手、话语乃至方才出水时那一幕惊心动魄的画面,皆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交替着,如梦似幻,刻骨铭心。
“阿青。”元修嗓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悲痛,“当年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我不想回到从前,不想回到失去所有的那一天!那一天,连你都走了……”
暮青说不出话,元修太谨慎,明明收走了她的刀甲,近她身时仍然封了她的穴道。幸运的是,梭刀被她紧紧地捏在掌中,不至于掉落,但也经不得大晃……
就在暮青担心时,元修克制地放开她,走向了门口。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抬指一弹,解了她的穴道。
暮青的身子骨儿猛然一松,急忙收掌,梭刀滑落的瞬间,被她死死地捏住了尾尖。刀尖儿从袖下露出,寒光一点,惊心的雪亮。
元修拉开房门,眉头一蹙,刚要转身,江上忽然传来骚乱声!
元修循声望去,暮青手指一勾,梭刀瞬时归于掌下。
这时,侍卫已将门窗阖紧,江上人声消寂,灯火层层灭去,一道呼喝声从下游的水师船队中传来。
“禁令!江上宵禁,画舫休歌,民船靠岸,官船受检,凭文通行!即日起,聚赌喧闹者杖,夜聚晓散者斩!”
元修守在门外,侍卫过来唤了声主子,同时呈上了一封密奏。
元修展开一看,看那身影似乎愣了一愣!随即,房门打开,元修又进了屋。
暮青仍在窗边,她没问出了何事,只是看着元修。
元修也没有说话,只是将密奏递给了暮青。
暮青接过来一看,纸上只有三两行字:
奏:九月初八,四更时分,延福宫失火,大图帝及太后驾崩。
------题外话------
好险好险,两万以内写完这章了,差点儿又要被后台强行双更
元修……
暮青穴道受制,口不能言,只能定定地望着元修,任昔日挚友的名字从喉头滚过又咽下,割得五脏六腑都疼。
元修看着暮青那被血糊住的眉眼和那清冷如霜的目光,一时失了神。这夜这风,让他想起了在上俞村中初见她的情景,那眉眼被血糊住、口口声声说着孤僻的少年……
“你还是当年模样。”元修走到暮青面前,在她肩膀上拍了下,就像当年那喜欢拍爱将肩膀的大将军。
可他终究已不再是西北军的大将军,而是北燕帝。
暮青觉出身子骨儿一松,知道穴道已解,一声不吭地从袖中弹出把解剖刀来,抬手就朝元修刺去!
侍卫们大惊,正要出手,元修已经制住了暮青。
仿佛早就料到暮青会上来就动手,在她抬手的一瞬,元修就握住了她的手腕。怕伤着她,他的力道很轻,暮青却觉得经脉中似有内力在游走,浑身麻软无力,只能任由元修将她拥入了怀中。
甲胄冷寒,男子怀里的温度却烫得灼人,他笑了起来,一股烈阳般的气味侵入她的鼻间,连声音都是初次离她这么近,“你这脾气也还是老样子。”
元修声音带笑,听不出苦涩意味,他是真的很开怀。
侍卫们戒备着山林四周,听见笑声无不侧目。陛下心性深沉,不苟言笑,纵然是笑,笑意也从不达眼底,他们侍驾多年,还是头一回见到陛下开怀的样子。
暮青紧锁眉头,极力压抑着情绪,她已能开口,却还是不发一言。
元修放开暮青,望着她眸底涌动的情绪,眉宇间的不忍之色稍显即灭,抬手拍了下她的肩,将她的穴道重新封上了。
“你我稍后再叙旧,有客人到了。”元修说话间瞥了眼月落的方向。
侍卫们大惊,刚抽刀转身,元修就朝那方向凭空挥出一拳,拳风如雷,刮得老树繁枝飒飒一摇!
枝断叶落,树上却没有人。
树上无人,林子里却传来一阵桀桀怪笑,笑声似近似远,若实若虚,苍哑枯老,不似人声。
侍卫们急忙护驾,将元修和暮青围在中间,仰头望向山林上空。
山林上空星光细碎,苍老之音从四面八方而来,“小子,放下我家少主人,婆婆我让你死个痛快。”
“原来是梅前辈。”元修负手而立,显然知道少主人称呼的由来,也知道梅姑。于是就在说话之时,他负在身后的手忽然掌心一张,大风卷起弃在地上的长弓,长弓入手之际,箭已在弦!
弓箭是从镇上的弓兵手中夺来的,箭上淬了毒,离弦之时捎着罡风,嗖地朝方才那棵老树射去!
眨眼间,箭从树身穿过,留下一个手臂粗的洞,洞后无人,毒箭却去势未停,所经之处,穿树之音犹如雷声,木屑纷飞如同星坠!
山林里被一箭开出条路来,歪歪斜斜的树后被逼出两道人影,一男一女,正是那灰衫汉子和柳寡妇。
侍卫们一见到人便纵身掠去,与二人缠斗在了一起。
拼杀声响彻山林,元修立在暮青身边没动,依旧看着那树。
树后传来一阵怪笑,一张狰狞的面孔隔着树洞与元修对视着,梅姑抚掌赞道:“好!好!能觉察出我的踪迹的人,很久没有见到了,看来当今江湖上的后生也不全是草包。”
暮青身不能动,看不到梅姑,心中却不犯疑。梅婆婆等人没回天选大阵,这些年来,一直在暗处跟着她。侍卫们起初毫无觉察,后来是因为神殿御膳房里总丢膳食,这顿丢只鸡,那顿丢只鸭,御厨起初以为是谁偷嘴,严厉盘问之下一无所获,这才报告了殿监。
殿监不敢拿小事扰她,就点了几个殿值侍卫夜围御膳房,企图抓住蟊贼,不料御膳还是丢了,侍卫们连蟊贼的影子都没见着。殿监这才惊觉此贼是个高手,慌忙将事情禀告了月杀。月杀命两名神甲侍卫避在御膳房暗处查察此贼,不料依旧是贼影未见,御膳照丢。
她得知怪事后命殿监清点了殿库等要所,发现珍宝器物未有遗失。神殿宫殿阁楼一百一十八座,内藏奇珍异宝、御药典籍无数,遗失的却只有御膳。
一位来无影去无踪的高人藏身神殿不为行刺、不为盗宝,只为了偷吃御膳?
她心里有了数,毕竟这世上能在神甲侍卫眼前盗走东西而不被察觉的高人没多少,顿顿偷吃,连吃数月的古怪人就更少了。
既然梅姑不愿露面,暮青也不说破,只命御膳房每日多备几道例膳,并列下少了的膳食单子,十日一奏。三个月后,她阅过食单,勾了几道常被偷吃的菜,命御膳房多做这些菜,尤其是节庆的日子。
就这么着,御膳房里的吃食顿顿被偷,一直被偷了三年。
可自她起驾离开神殿那日起,就再也察觉不到梅姑的踪迹了。她猜测,仪仗沿途歇在驿馆,梅姑应是混入了市井当中,但这只是猜测,这位脾气古怪的老人究竟有没有跟上来、离仪仗多远,她都一无所知。
今夜,梅姑来得这么快,着实在暮青的意料之外。这次先行出京是她和大哥密谋的,目的是为了借隐藏在朝中的逆党之口将她的行踪泄露给沈问玉等人,以便将大皇子的残余势力一网打尽。这次奉旨行动的是虎贲军,大图的精锐骑军,战马之精良,不输边塞马匹。元修扮作虎贲军入城,他本就善骑,坐骑又精良,出了城奔驰十余里也就一刻的时辰,暮青料想梅姑若在,定会跟上来,却没想到她会来得这么快。
拼杀声正急,暮青的思绪却飘远了,回过神来时,心头咯噔了一下——太静了。
不是杀声停了,那灰衫汉子和柳寡妇正与侍卫们缠斗,静的是元修和梅姑,二人隔着树洞对望着,这么久的时间里,谁都没动。
忽然之间,林子里起了风,暮青看不见那棵树,却觉察出了起于那方向的一丝微风,听见了树叶轻微的响动声。
梅姑毫无预兆的从树后闪出,灰白的发和老袍在微风里扬起,地上的树叶乘风而聚,朝元修卷去。
这些落叶都是元修方才用箭震落的,此刻聚起,铺天盖地,仿佛残墙。
元修在梅姑动时也跟着动了,他取箭开弓只在眨眼之间,树叶卷来时,箭已离弦。
箭破树墙如穿豆腐,轻而易举地破洞而去,洞后却猛然飞来一片老树皮!
那只是一块树皮,却有刀斧之力,与元修内力刚猛的一箭迎面撞上,箭的去势竟然一停,箭身咔嚓一声从中爆裂成两半,如同两支长针般向左右射去,一支穿入树身,一支朝混战的人群而去。
一个侍卫正与灰衫汉子厮杀,猛的惊觉身后有杀气逼来,旋身欲避,却怎敌得过元修和梅姑一同逼出的杀招?
噗的一声,半支长箭从侍卫后腰刺入,自腹前穿出,带着一串血珠扎进了一块山石中!
侍卫闷声跪倒,头顶铁环声哗啦啦一响,还没来得及抬头,大环刀已经落了下来。
一颗人头滚入山林深处,灰衫汉子踏住尸身跃起,挥着带血的大刀与余下的侍卫厮杀在了一起。
树叶已散,梅姑又不见了踪迹。
元修搭箭开弓,毫无迟疑,十余箭后,林中树木倒伏,风荡尘扬,百步之内,无一完木。
梅姑远远地蹲在一棵倒下的老树桩上,把玩着一缕灰白的枯发,笑道:“了不起!年纪轻轻就有此内力,后生可畏。你要是活到我这把年纪,功力定比我深,可惜呀……我看你的气色,似有心疾,怕是活不到我这把年纪。今夜你大动功力,少说折寿三载。”
元修挽弓而立,静默不语。
梅姑问道:“小子,你是何人?为何要劫我家少主人?难得婆婆我惜才,你要是放了我家少主人,今夜兴许我能放你活命。”
元修抬了抬眉峰,眼底显出一丝讥嘲,自报家门道:“晚辈,元修。”
“……元?”梅姑一听,目光顿时冷厉了起来,但让她生出戾气的似乎并不是元修这个当今天下如雷贯耳的名字,而是那个元姓。
当年,武平侯一族因皇子党争获罪,无为道长虽已出家,却未能幸免,下令诛杀他的人正是元修的姑母元敏,而无为道长与轩辕圣女之女也因此为奴,流落江南,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
“元家小子,偿命来!”梅姑猛地从树桩上跃起,不再虚张声势,张开五指就朝元修的心口抓去!
元修显然知晓当年的恩怨,故而才在梅姑说出放他活命之言时露出了讥嘲的神色。
生是元家人,乃他的宿命,曾经为之挣扎痛苦,而今已然无所畏惧。
元修忽然弃弓掷箭,退至暮青身边,说道:“借神兵一用!”
话音未落,暮青便觉出袖甲一松,寒蚕冰丝已落入了元修手中!
元修初驭神兵,却像是个老手,腕力一放即运丝而出!月已西沉,杀势太疾,星光根本照不出冰丝所在,梅姑仅凭感知杀气在林中腾挪掠跃,数息之后,她移入混战的人群中,五指如鹰爪,一手抓住一个侍卫就朝元修扔了过去。
生死一瞬,元修收兵,一脚将扔在地上的长弓踢向侍卫。
那侍卫被长弓砸中胸口,吐血飞退,撞上后面的侍卫,二人连同长弓一同跌落在地。树叶扑起,人群被星光树影割得细碎,血沫子扬在半空尚未落下,一片树叶忽然从中裂成了两半。
漫天树叶当中,这片树叶裂得无声无息,没人察觉,只有梅姑耳廓一动,双目猛张,飞指疾弹!
这一弹,一缕真气射出,灰衫汉子正与一个侍卫杀得你死我活,冷不丁遭那缕真气捅住腰窝,身子猛然一斜。
一斜之际,神兵穿过他的腋下,血花绽开,一条壮硕的手臂凌空飞起,在山林上空划出一道血弧,手里还握着一柄大环刀。
“昆哥!”柳寡妇脸色煞白,急忙飞身接人。
而就在梅姑分心救人之际,元修带起暮青纵身而去,“撤!”
柳寡妇接住人时,侍卫们已跟随元修撤向官道。
梅姑要追,刚运力而起,忽然仰身一折,几缕灰发飘散在空中,但她落地之前仍弹指射出,远处绽开两道血花,两名侍卫被震碎后心,吐血落下,其余人上了官道,战马嘶鸣几声,马蹄奔起,几息的工夫就去得远了。
梅姑骂道:“元家小辈真是奸猾!”
和她交手,元家小子一直没有离开少主人身边,对付那神兵需出厉招,她怕波及少主人,出手颇有顾忌,只能把侍卫们扔出去,想迫使元家小子收兵,不料他只是作势收兵,借踢弓之举隐藏了杀气,将那神兵藏于弓下,稍偏寸毫,朝着赵昆去了。
当时,侍卫、长弓、血沫、飞叶,所有的事物都挡着元家小子的视线,他竟能拿捏得准赵昆身处的位置。
赵昆使的是大环刀,刀背有环,运刀而响,能扰敌耳目,也易暴露招法路数,非用刀高手不能驾驭。那元家小子定是凭听声辨位埋的杀招,这小子身在敌国遭遇强敌,竟还能如此镇定,真是棘手!
“啧!”梅姑听着远去的马蹄声,怒从心头起,迁怒步惜欢道,“麻烦死了!南兴帝简直昏聩!少主人身无内力,又使不出神兵一二分之力来,给她神兵作甚?!”
“昆哥!”这时,柳寡妇为赵昆点穴止血不住,忙将毒绫当绳子紧紧地扎在了他的腋下。
“麻烦死了!”梅姑又骂了一句,走到赵昆面前将他点住,捏开他的下颌,不知往他嘴里塞了什么东西,赵昆吞了下去,脸色没好看多少,血却慢慢止住了。
“多谢婆婆。”柳寡妇道。
“待会儿我去追少主人,你们两人不必跟来,设法联络我们散布在江湖中的那些老人,让他们跟着我留下的记号来。”梅姑一贯不爱与人客气,吩咐罢了就往石沟子镇的方向望去。
柳寡妇应声时也往镇子的方向望去,那边蹄声隆隆,正往这边赶来。
片刻后,一队骑兵过岔路而未停,往元修撤走的方向驰去。一队人马则在官道上停下,往林子里来了。
林子里的树木倒了一片,山风将血腥气送上了官道,想留意不到都难。元修不可能还在林子里,月杀率人进来只是想摸清林子里出了何事,没想到一进林子就看见了梅姑。
林中有三具尸体和一条断臂,现场像被一场飓风摧残过似的,凭月杀的眼力,一眼就能看出树木因何兵器而折,手臂因何兵器而断。
月杀脸色苍白,嘴角还挂着血迹,环顾了一眼林中情形后,对梅姑抱拳说道:“见过梅前辈,末将……”
“我认得你。”梅姑打断月杀,心头怒气未消,一并迁怒道,“你就是那个教了少主人三年,还没教会她把那神兵运用自如的笨蛋侍卫。”
月杀:“……”
梅姑把手一伸,“笨蛋小子,把你的神兵交出来。”
柳寡妇一愣,这才明白为何梅姑刚刚不立刻去追少主人,反倒说待会儿,原来是料到侍卫们会追来,在等神兵。
月杀片刻也未迟疑,解下袖甲交给梅姑之后,把外袍一脱,将神甲也一并脱给了梅姑。
元修内力刚猛,月杀硬生生接下那一箭,被震断了手臂,受了内伤,神甲一脱,里头的衣衫已经湿透了,也不知他是怎么从镇子里策马追出来的。
梅姑见月杀干脆,脸色稍霁,说道:“就凭你们,不是那元家小子的对手,别跟来添乱。”
说话间,她跃至一棵树下,凭指力在树身上画下了一个记号,“我这就去追少主人,沿途会留下记号,把你们能联络到的人都找来。记住,只找你们的人,不要相信大图的兵马,不要擅自行动,谁给婆婆我添乱,我杀谁!”
说罢,梅姑提着神兵神甲,灰雁般纵身而去。
梅姑一去,月杀身旁的一个侍卫就问:“头儿,真不知会大图兵马?”
月杀盘膝坐下,冷冷地道:“用不着我们知会,主子被劫,虎贲军自会禀知朝中,大图兵马必动。这种关头,水越浑反倒越好,传信我们跟随仪仗的人,依令行事。”
“是!”
*
此刻,天刚四更。
洛都朝廷已经忙碌了起来,大军整装,仪仗列队,等待天明。
天一亮,大图就要送英睿皇后和南图使节团回国。
天一亮,北燕使节团也将要离开洛都,前往英州港登船回国。
镇国郡主府外,一辆华车慢慢悠悠地驶向洛都皇宫,这是郡主要进宫拜别姨母和皇兄。然而,伴驾之人虽是小安子和彩娥,车内的人却不是暮青,而是香儿。
大内,延福宫正殿。
重重宫墙在夜色中恍若远山,巫瑾立在大殿门口,姬瑶身穿嫁衣从后殿走来,凤冠霞帔,竟是皇后嫁服。
“准备好了?”巫瑾望着宫墙淡淡地问道。
姬瑶沉默地走到巫瑾身边,与他一同望着那道囚了她三年的宫墙。宫灯照着她的侧脸,那精心描画的眉眼像极了暮青。
巫瑾转头看着妹妹的容颜,看了许久才说道:“很像,但你不可能骗得了他。”
“那又如何?我们的目的是那箱西洋珍药,药能到手就行。”姬瑶嗤笑着道。
巫瑾看着她,似乎想从那神情中寻找出一丝畏惧亦或怨恨,直到箭在弦上的这一刻,他依然不够信任她。
姬瑶看向巫瑾,讥讽道:“怎么?这世上难道只有兄长是娘亲的孩儿,我不是?”
巫瑾没吭声。
姬瑶道:“或许我真不是吧……娘的心里只有兄长,兄长是她与心爱之人所生的孩儿,而我……”
她看着宫墙,仿佛想起了鄂族的山,那是她儿时的记忆,“娘虽有止战之功,可她一生二嫁,有违族法。我自晓事起就觉得那些人看我的眼光不一样,他们当面称我殿下,背地里却多有轻视之言,好像我是污秽之物,不该生于神族。我自幼立志,要继圣女之位,活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可娘痛恨神族,一心要废神权……我起初以为,神族为止战牺牲了她,她委身南图皇帝,备受屈辱,故而对神族有恨,换作是我,我也会恨。可后来我才明白,她爱上了南图天子,那颗要废除神权的心里,装的是对神族的恨意、对南图天子的情意,还有对爱子此生伟业的期许。”
姬瑶看向巫瑾,宫灯的光将那像极了暮青的眉眼照得有些幽红,“娘为兄长筹谋,二十年如一日,盼你回国即位,复大图国业,成万世之名,只因你是她的爱子,因你自幼为质尝尽屈辱,她便要把这世间人人渴求的帝位给你,而我呢?我也是她的孩儿,她却从没问过我想要什么,从不理会我志在何处,只因我的志向会妨碍兄长复国称帝,她便毫不犹豫地毁了我想走的那条路。同是脱胎于她的孩儿,何以厚此薄彼?我难道不该恨她吗?”
泪水滚滚而落,似两行血泪一般,姬瑶望着庭中,极力地压抑着情绪,“可是,就算我恨她,就算她杀了我爹,我看到她疯了的那一刻,我还是……”
姬瑶哽咽失声,缓缓地蹲到了地上。她蹲在大殿门口,抱着双膝,埋首哭出了声,“她毕竟是我娘啊……我也希望自己能有孤入敌营之勇,有为族止战之谋,有与男儿争权夺利之力……我也希望生而有为,死而留芳,希望不负此生,就像娘一样……”
所有的怨恨,源头不过是憧憬。
巫瑾看着埋头呜咽的妹妹,她早已到了出嫁的年纪,穿的却不是公主嫁服,没有驸马来迎,等待她的只有一驾车马,一趟有去无回的凶险之旅。他在回国之前从未见过这个妹妹,相见时的形势已是你死我活,他时常想,娘若能早生妹妹几年,兴许他能略尽兄长之责,不至于叫妹妹年幼时惶然无助,他们兄妹间也不至于像今日这般,日日相见,却难交心。
“其实,娘是在意妹妹的。”巫瑾坐在了殿阶上,坐在妹妹身旁,儿时没机会尽的责任,在将要分离的这一天,终于有了机会,“正因为她深受神权之害,所以才不愿你继圣女之位,她不希望女儿步自己的后尘。她希望你受封公主,在洛都城中建府成婚,与驸马生儿育女,恩爱白首。你是大图公主,唯一的公主,上有娘亲和兄长,你不必蹈入政争,亦不会受人欺辱。”
“可这不是我想要的!”姬瑶猛然抬起头来,睁着一双哭花了妆的眼睛瞪着巫瑾,“难道就因为我生是女子,就必须相夫教子,不得有志,一生安于后宅吗?娘从来没问过我想不想过这种日子!”
“是,娘没问过你,即便问过,她大抵还是会为你安排公主的人生吧。”巫瑾笑了笑,仰头望着天上的星河,神情向往地道,“你可知道,我幼时随娘亲回到鄂族后,娘最常说起的便是洛都城的繁华?洛都的民风、四时、节庆、繁花……她那时被软禁于都城的神殿内,其实并未逛过几回街市,可那是她人生中最好的年华,有她最美的记忆。她想把女儿家最好最美的日子给你,就像她想把男儿至高至伟的功业给我。”
“……真的吗?”姬瑶呆望着巫瑾,脸颊上挂着两行胭脂泪。
“真的。”巫瑾温和地笑答,天上无月,他坐在妹妹身旁,雪袖随风轻摆,仿佛上苍赐予人间的一抹白月光。
“可是我回不来了,我再也看不到洛都了。”热泪从姬瑶眼中涌出,滚落脸颊,洗去了脸上的脏污。直到这一刻,她才终于露出了怕的神色。
“你能回来。”巫瑾道。
这话无异于安慰,但姬瑶看起来并无反悔之意,只是问道:“兄长不会让我白死的,是吗?我去之后,我们定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是吗?”
“你不会死。”巫瑾看着妹妹那张哭花的脸,忽然唤道,“来人!”
话音落下,数名暗卫现了出来,跪下听旨。
“你们跟着公主,一旦有险,不惜代价,务必保护公主周全。”巫瑾对暗卫们说罢,又对姬瑶道,“一旦东西到手,为兄会立刻命大军将妹妹追回,不惜两国开战,妹妹放心。”
姬瑶闻言,眸中隐约生出希冀之光,却一亮即灭。她看了眼暗卫们,理智尚存,“车轿四周把守重重,一旦事败,对方不会对我有丝毫怜惜,若被逼急,很可能会杀我雪恨,何必再白送几条命去?我一人之死足矣,娘亲日后就拜托哥哥了。”
这是她第一次唤他哥哥,说罢,她已站起身来,望着天色平静地道:“时辰将至,我去补妆。”
“妹妹。”巫瑾却忽然唤住姬瑶,姬瑶一回首就怔住了,随即慌忙转开了目光。
巫瑾解开衣带,宽去龙袍,将神甲脱下,朝姬瑶走了过去。
姬瑶垂首避视,身僵如石,直到神甲披在了她身上。
“妹妹穿上此甲,一旦有险,旁事勿理,保命为上,可记下了?”巫瑾边说边整了整神甲,最后嘱咐,“万一事败,无需顾及我们所需之物,即便拿不到,也不值得无需用命去换。人在,比什么都好。”
姬瑶抬起头来,泪水夺眶而出的一瞬,她的眼底似乎涌起了挣扎和迟疑的情绪,似幻似真,一绽即灭。
“大哥。”她道,“对不住……”
这一声极轻,轻得像极了拂过大殿飞檐的风,被清脆的风铃声所遮。
巫瑾微怔之时,姬瑶一头扑进了他的怀里。
噗!
匕首埋入胸口,血腥气尚未溢出,杀气便惊了殿外的侍卫。侍卫们疾电般掠入大殿,姬瑶拽住巫瑾便退进了内殿。
宦值们惊叫着散开,待看清楚情形,无不呆在了当场。
那匕首埋在巫瑾胸口,姬瑶每每移步,他都承受着剜心之痛,但他仍然强留着一分神智,手往胸口一摸,摸了一掌的心头血,以血催蛊,刚要发动,姬瑶将那匕首狠狠一拔!
血哧的冒出,巫瑾踉跄一步,口吐鲜血。
这时,一道红影掠来,直逼姬瑶后心。姬瑶早有所料,提住巫瑾挡在身前,那红影猛地收掌,生生将自己逼退了数步。
“瑾儿!”景离痛呼,目光似烧得赤红的利剑一般刺向姬瑶。
姬瑶讥笑道:“瑾儿?你不唤他七郎了?”
宦值们此时已退出内殿,侍卫们把守住了大殿门窗,御林卫们已闻声赶来护驾。姬瑶却满不在乎,眼中只有复仇的快意,“你可知道,这些年来,每当听你唤他七郎,我就想起谁吗?我想起我爹!”
景离含泪怒斥:“杀你爹的人是我!你替父报仇,手刃为娘即可,何故弑兄?!”
姬瑶听见笑话一般大笑,“何故?为了让你也尝尝痛失至亲的滋味儿!”
她描画精致的妆容早已洇开,脸颊上像挂着两行血泪,狰狞狠厉,“你知道我等今夜之机等了多久吗?你和爹都说我只图锐意进取,不懂隐忍待时,那这回如何?说起来,这还得多谢娘亲的教导,是你说我凭杀伐果敢只能当一把上阵杀敌的刀,是你说我连做戏哄人的忍劲儿都没有……这一回,这场戏,我演了三年,可还入眼?现在,娘觉得我是那用刀之人的料吗?这把刀用在你儿子身上,你可痛?!”
这一问,带着内力,厉声绕梁,似针穿耳!
厉声未绝,姬瑶忽然将巫瑾推向娘亲,掌风一震,殿窗猛然敞开!
巫瑾扑向娘亲之时,衣袖一震,蛊王朝着姬瑶后心飞去。
姬瑶飞身跃起,殿窗外早已布满了弓卫,箭矢如蝗,她挥舞神甲一挡,踏上窗台,正要跃出,忽觉身后杀气袭来。此时,窗外是刀林箭雨,她顾不得回头,只能挥动匕首一斩!
一记盲斩,斩了个空,姬瑶的手背冷不防传来奇痛,不用看都知道中了蛊王的招儿。她心下发狠,跃出殿窗之时一脚踢向一个侍卫的手腕,长刀扬向空中,姬瑶接住长刀,挥刀一斩!
啪嗒一声,一只黑紫的断手落在了地上。
姬瑶以神甲为盾,杀出重围,一路洒着血往北去了。
那是冷宫的方向,圈禁着一人——废帝巫旻。
……
殿外杀声远去,殿内传出一道声嘶力竭的喊声:“瑾儿!瑾儿!快传御医!传御医!”
宫侍们早传御医去了,但御医尚未赶到。
景离封住巫瑾的穴道,撕开他的衣襟,将侍卫长奉上的止血圣药当浆糊往那血窟窿里填。
巫瑾动了动苍白的唇,声音弱不可闻,景离俯身细听了一会儿,抬头看向侍卫长——他唤的是近侍。
侍卫长急忙俯身听旨,听了许久,叩头道:“微臣领旨!”
说罢,他直起身,恭恭敬敬地取下巫瑾随身佩戴的龙佩,奉旨出了延福宫。
“娘……”巫瑾又动了动唇,声音依旧弱不可闻。
景离却看懂了,这一声娘,她绝不会看错。她再次俯身细听,片刻之后,泪涌而出,她僵硬地直起身来,看向了守住殿门的侍卫们。
这一眼,带着沧桑与决绝,侍卫们尚未明白其中之意,忽见景离抬袖一拂!袖风带着血腥气扑面而来,侍卫们被扫下殿阶,尚未站稳,就听咣的一声,殿门关上,大风刮倒了角落的祥凤铜灯,火烛烧着了华帐,火苗顷刻间窜起,照亮了宫侍们惊恐的面容。
“陛下!太后!”太监宫女们跪了下来,哭嚎声像瘟疫般传开。
殿内却传来了悠扬的歌声,“芳草亭,芙蓉波,鱼儿游游到河坡。小船儿,嫩童儿,桨儿悠悠荡水波。阿婆呼,阿娘呼,童儿童儿靠岸哟。晚霞照,炊烟升,童儿童儿归家哟……”
一曲鄂族的民间小调,唱的本是孩童撑船戏鱼,阿婆阿娘唤其归家的民间和乐之景,此时此刻,在熊熊的火光和满园的哭声中唱起,却仿佛惊天的不祥之兆。
大火封了殿门,景离哼着小调儿,那是爱子儿时,她夜里哄他入睡的歌,是他远赴盛京那天,她为他唱的歌。
“娘错了,娘害了你……”曲调儿转悲,歌声不知何时变成了哭声。
“娘……”巫瑾瞥了眼围榻的方向。
景离低头看着爱子,火光将他的眉宇照得明润如雪,他是上苍送来世间的万千婴灵中至纯至净的一个,历经屈辱磨难,内心却始终保有着净地。
今夜无月,上苍要将这月光般的孩子召回天庭了吗?
景离含泪而笑,她知道爱子欲为何事,却并不阻止他。
“好,娘带你去。”她将爱子抱了起来,缓缓地走向围榻,一边走一边呢喃道,“不管你想去哪儿,娘都带你去,咱们母子再也不分开了……”
延福宫内殿的围榻是巫氏皇朝历代太后召见皇后、公主时的坐榻,皇子、妃嫔请安只能在外殿。但即便是居于此殿的历代太后,知道榻脚埋有机关的也在极少数。
榻脚以珍珠铺饰,赤足其上,有舒筋解乏之效。
景离将巫瑾放到榻上,扶着他坐稳。
巫瑾已无余力去低头,幸知宝珠以星图为列,而他这些年来时常在此侍奉汤药,早对星图序列默熟于心。他凭着感知踏上一颗不起眼的小珠,用尽此生余力决绝地碾了下去!
珠碎榻陷,歌声复起,掩盖了一声惊天的玉碎之音。
南兴嘉康六年九月初八,四更末。
大图帝于洛都宫中遇刺,延福宫失火。
大图传国玉玺——碎!
*
暮青被封了睡穴,一路上昏昏沉沉的,醒来时在一条船上。
她躺在床上,还穿着那身白衣,但毫无意外,神甲、袖甲、面具和随身携带多年的解剖刀皆不在身边。暮青没急着起身,而是先审视了一眼身处的环境。
床上的被褥虽新,但床铺无帐无围,床板硬实。船舱不大,漆色剥落,桌凳陈旧,空气里充斥着一股咸腥味儿,舱外有吆喝声。
片刻之间,暮青心中便已有数——她不在海上,而在江上,船是盐船。
大图乌江水系通达,地位堪比南兴之汴江,江水流经五州,汇通入海。元修要回北燕,必至英州港登船,从钦州到英州,沿途州县必有重兵盘查,唯有水路方便通行。
乌江漕运发达,盐酒茶果、河鲜时蔬、文房百货,皆可以船运之。江上行船如织,夹杂着歌楼画舫,可谓鱼龙混杂。
这是条盐船,盐乃官营,江上盘查得再严,有人疏通接应的话,官船容易混过去,且元修此行带着侍卫,盐船上有护卫把守也不惹眼。
乌江水流入英州地界之后,在周山岛以东入海,欲往周山岛,需在余女镇登岸换船,故而此行的目的地应该在余女镇,只是不知此时到哪儿了。
暮青这才轻手轻脚地下了床,她先推了推门,门锁着,窗倒是一推即开,外头正值傍晚,盐船正在交接货物,役夫们光着膀子喊着号子,有些乌篷船围在官船四周,船家挑着茶食正往船上送,画舫也靠了过来,姑娘们正挥着帕子招揽恩客。晚风吹来,汗味儿里夹杂着饭菜香和脂粉香,人间的热闹景象让暮青晃了晃神儿。
窗外站着两名乔装过的侍卫,一人回头看了暮青一眼,而后就走了。
过了片刻,门锁被打开,侍卫端着饭菜走了进来。他垂首缄语,甚是恭谨,将饭菜摆到桌上后就却退而出。
门没关,但门外有人把守。
暮青没入座,只是淡淡地看着桌面,桌上摆了两副碗筷。
少顷,元修提着坛酒走了进来,“醒了?”
他穿着身盐运校尉的将袍,窄衫革带,背衬着江水云霞,身形在低矮的船舱内显得格外傲气英武。
论傲气英武,暮青一向不输男儿,她负手而立,两道英眉紧紧地拢着,似将要出鞘的刀,不见刀锋,已知其锐。
这神情竟把元修看乐了,他摇头失笑,抬眼望向窗外,云霞漫天,染了一江之水,也染了男子的眉宇。有那么一刹,那眉宇叫人想起黄沙漫天的西北,想起那爽朗忠纯的戍边儿郎。
但一串儿船号子声打破了昔日的回忆,窗外江水滔滔,哪有黄沙漫漫?
元修兀自坐了下来,拔去坛塞,就着坛子仰头灌了几口酒,见暮青还站着,不由皱起眉来,恼道:“不说话也不吃饭?睡了三天了,不饿?”
暮青的确饿了,她没有绝食的打算,一直不肯入座就是在等这句话。
三天……
算算石沟子镇到乌江的路程,以及江上行船的速度,这时候应该快出钦州了。出了钦州,过了芳州,便是英州。水路不同于陆路,不必走官道,只需沿江而下,因而比走陆路快得多。至多半个月,船就能行至英州。
只有半个月……
暮青心念频转,不动声色地坐了下来,执筷,吃饭。
船上的菜式没那么精致,却皆是时鲜,清蒸江蟹、白灼青虾、鱼子羹、乌米饭,佐以几样蜜饯点心之类的茶食。暮青胃口不错,吃了碗饭,喝了碗羹,江蟹青虾一样不落,连不怎么爱吃的蜜饯都尝了几块。
元修面前也摆了副碗筷,他却一筷未动,只是看着暮青吃饭,偶尔仰头喝酒。
晚霞沉江,月上南楼,江风也吹不散船舱里的酒气,暮青微微地皱了皱眉,瞥了眼元修的心口,有话要说,却终是咽下了。
元修独自饮着酒,当年在西北拿空酒坛子打水喝,曾经说过回到盛京后要与谁一醉方休,却因种种事由未能如愿。今夜,那人恰在,而他有酒,却始终没有邀她共饮。
两人就这么对坐无言着,暮青放下碗筷之后,元修仰头饮尽坛中之酒。
“天色已晚,歇着吧。”元修提着空坛子起了身,走到门口时脚步停住,背对着暮青道,“我知道你水性好,但船上的侍卫都是在海里练出来的好手。阿青,我谋今日多年,不会放手,也不会失手。”
元修走了,侍卫进来将碗筷收拾了下去,没多久,捧进来一套女子的衣裙,又搬了只浴桶进来,打好水后就退了出去,将门窗都关上了。
咔哒一声,房门落了锁,船上再没了动静儿。
暮青沉默了半晌,终把灯烛一吹,和衣入了水。水温温热,却没为她解去多少疲乏,一闭眼,眼里就是石沟子镇上的血火风沙。
不知月杀伤势如何,梅姑可有跟来,事情传入两国朝中会引发怎样的动荡……
大哥和阿欢可千万不要亲自来救她,不出所料的话,镇上必有杀机。
她被劫的消息一旦传入洛都朝廷,停留在英州港的北燕使船就会遭到扣押,连北燕使节团也会被拘捕。这些情况,元修不可能料不到,他绝不会去英州港自投罗网,他会从余女镇登岸,到周山岛换海船回北燕。
元修能想到的事,阿欢定然也能想到,她担心的是,这条路线不是元修临时决定的,而是早就安排好了,不然,他也不会从乔装虎贲军入镇劫人到乔装成盐运校尉下江行船,一路上如此顺利。盐船不同于民船,不会独艘行船,一趟差事少说要十余艘乃至二三十艘的船队一同出发,这说明不止她此刻身处之船,而是周围的整个船队上都是元修的人。要想在敌国做成此事,没有内应是绝不可能的,大哥不可能掌握了朝中和地方上所有废帝党羽的名单,其中必有漏网之鱼,而那些漏网之鱼和沈问玉等人显然不是一路的,不然他们不可能对元修筹划此事毫不知情。
元修筹谋此事多年,一朝冒险前来大图,谋的真的只是她一人?
元修对她的执念已成心魔,他此行自然是要带她回北燕,但他毕竟已称帝多年,心性早非当年,目光亦不只在边关战事,此行另有远大图谋才符合那个铁血北燕帝的手腕——她怀疑余女镇上早已混入了北燕刺客,而她既是元修此行的目标,也是他手中的诱饵。元修很可能不单单想带她回北燕,还想以她为饵诱使阿欢前来,取他性命。
暮青认为,这不算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元修,而是基于他北燕帝的身份和近年来两国博弈的事实作出的合理推测。这些年来,论政局上的眼光谋略,她也早非当年之人。
江上灯月交辉,笙歌悠悠,暮青坐在黑暗中,眸光在氤氲的水雾中清寒如霜。过了会儿,她在水中宽了衣袍,麻利地将擦了擦身,洗去一身的血腥气后,捞起衣裙搭在了浴桶边上。裙子入手柔软凉滑,是上好的丝罗料子,暮青懒得看是何样式,在水里把束胸带一解,摸来肚兜就套在了身上。
她不知道的是,这舱室简陋,中间安了块隔板,把一间底舱分成了两间,隔壁未点灯烛,但是有人。
元修躺在床板上,以臂为枕,望着那块隔板。
隔板甚薄,几条板缝儿拼出了一幅佳人出水图。
暮青虽然吹灭了灯烛,但江上的月色灯火仍将屋里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胭脂色。她面朝西窗立在水中,青丝如锻,玉骨冰肌,宛若嵯峨神山之女,初入人间,月下出水。她穿起肚兜,将青丝一撩,水汽激荡,如烟泼散,秀颈纤腰乍然一现!这一现,万千青丝如墨泼去,墨下纤腰笼着水影,玉肌背着江月。那墨色一泼的凌厉,同那如月似水的娇柔,交织成这世间最惊心动魄的风景,刺入眼帘,落在心头,便成了这一生难忘的记忆。
元修枕臂卧在榻上,目光深邃如渊,黑暗之中,身形如一道横卧于海上的孤山。
暮青提来亵裤看了看,裤腿颇长,大约及膝,水中穿不得,她只好踩住坐凳,打算迈出浴桶。
这一踩,身子猛然抬高,水汽荡开,春光将露的刹那,忽闻一声低哑的咳音传来。
元修咳了一声,闭着眼翻了个身,床板吱呀一响。
暮青寻声望去,听见隔板那边传来吱呀声,心头顿时一怒,捞起裙子往腰身上一系,踩住小凳就跃了出去。
怪她疏忽了,醒来时只顾着寻思身在何处,竟没留意隔板那边还有个房间。
暮青退到木板床和隔板间的角落处,确定此处无光,亦无缝隙,这才动手穿衣。
衣衫窸窸窣窣的声音传到隔壁,偶尔可闻几阵裙带扫动的风声,不必眼观,都能猜到穿衣之人此刻的怒意。
元修闭着眼笑了笑,他几乎能想象得到她此刻拿罗裙撒气的模样和那蹙眉抿唇的恼怒神态。恼他也好,恨他也罢,总是因他而生的情绪,好过不言不语,形同陌路。
片刻后,窸窣声停了,两间舱室里都静了下来。
元修知道暮青还在原地恼着,沉默了许久,他终于忍不住问她:“阿青,这些年……你过得可好?”
隔壁没有答音,他也似乎不期待什么回答,只是想找个说话的人,“这些年,每当想起在西北的日子,总觉得是几辈子以前的事儿了。每回听见你执政之事,我都在想,你志在平冤,我志在戍边,怎么就都走到这一步了?”
他面壁而卧,屋里无光,面前只有灰暗的墙壁,就像寻不见出口的人生。
“这些年,你可曾后悔过?”他问,以为以她的倔脾气,这一路会与他沉默对抗到底,却没想到她竟开了口。
“无悔。”暮青背对着隔板赤足而立,毫不迟疑,语气平静。
经年不见,料到她会见面伤人,果不其然。
元修嘲讽道:“他给你吃什么迷魂药了?”
“那我给你吃什么迷魂药了?”暮青反问。
“嘶!”元修被这话气得心肝儿肺都疼,干脆翻身坐起,对着隔板那边没好气地道,“多年不见,你说话还是这么气人!”
“多年不见,你执念还是这么重。”那边人的语气淡淡的,记忆中的清冷嗓音,听起来似乎已经不恼了。随即,脚步声传来,墙缝儿里拼出一道倩影,人绕到浴桶后,弯腰在水里捞起了东西。
她此前和衣入水,贴身的衣物都在水里,依她的性子,自然想要自己处置,而不是交给侍卫收走。
她背对着隔板,用身子挡着浴桶,显然不想让他看见她贴身的衣物。可这么一挡,她在江月之辉里,一袭罗裙如烟胜云,倒衬出几分江南女子的清瘦婉柔来。她挽着裙袖,皓腕凝着霜雪似的,一举一动都叫人移不开眼。
元修的目光暗沉了几分,定定地望着那背影道:“你跟了他这么多年,又是平叛,又是执政,可曾过过一天你想过的日子?阿青,你说我执念深,你对他的执念又何尝不深?”
“我对他没有执念,只是他一心待我,我便一心待他,如此而已。有件事,你理解错了,我从来不是跟着他,我的观念里没有出嫁从夫,只有彼此忠诚,患难与共,不欺不弃,尊重平等。这些年,我虽为他奔波劳苦,他却也成就了更好的我,这就是我想要的婚姻,彼此守护,彼此成就,互为优质伴侣。”暮青边说边在水里捞着衣物,她其实并不是在捞衣物,而是在身体的遮挡下把一样东西按进了水里——一双靴子。
那是她换下来的靴子,一双白色的云头锦靴,这是洛都权贵子弟流行穿的靴样,只是她的这双靴子底儿比寻常靴子厚些。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她穿上之后显得更为高挑,还因为靴底与云头的夹缝中藏有暗器,那是一把梭子刀。
刀长而薄,出刀的机关在靴子内侧,若不拔出,可做暗器使,马背上刺敌腹、割绳索,都颇为好用。若将其拔出,则刚好有一掌长,形态贴着掌心,当短刀用也颇为顺手。
这是她执政鄂族四州后,月杀命人为她量身锻打的暗器,专门陪她练过,防的就是极端状况,没想到真有用到的一天。
而这,才是她今夜沐浴的原因——机关一触,梭刀即出,很难不发出声响,除非在水里取刀。
暮青将靴子按在水中,摸到暗扣,向内一推!梭刀嗖地刺出云头,无声无息。她捏住刀尖儿将刀抽出,归入掌下,随后把外袍捞出铺在地上,又起身去捞其他衣物。
元修看着暮青有条不紊的举止,沉浸在她的一番话里。这些所谓的观念,除了她,他从未听任何一个女子说过,她总能语出惊人,以前就常说些让人费解的话,现在还如当年一样。
他问:“那你怎么知道我就给不了你想要的婚姻?我曾说过,你若嫁我,我也可以此生不纳妾,我做到了,哪怕你已嫁作他人。”
“原来你知道我已经嫁人了,我还以为你不知道。”暮青将靴子翻了个个儿,摸到了靴底。
“那你的大婚之礼呢?”元修忽然下了床,大步朝隔板走了过来。
暮青身子一绷,看起来就像是因为在意这句话。
元修走到隔板前,看着暮青那死不回头的背影,问:“就凭那军前一句立后之言,凭那南渡途中一封仓促的诏书,你就算是与他成婚了?就在那辆马车里?”
此事是他此生至痛,这些年来,他甚至不能想起。
暮青沉默了一会儿,淡淡地道:“你什么都不知道。”
那郑当归如今已在御医院中奉职,元修从他口中应该得知了当年之事,但他无从得知她梦魇之事,自然也就不知道阿欢与她匆匆成婚的真正原因。
这是私事,她无需解释,只是用刀尖儿在靴底一刀一刀地划着。从背影看去,似是在拿衣物撒气,看似浑不在乎,实则还是在乎。
元修生生被气笑了,眼底涌动着的不知是痛还是疼惜,“你说的对,你的事,我一向不知道。从我与他定下君臣之约那日起,你我就仿佛隔了千山万水,你何时与人义结金兰,何时与人拜堂成亲,何时又有鄂族血脉了,我都不知道。你我生死之交,你的事,我却总是最后一个知道。有的时候我也怀疑,对于你,我究竟知道什么?”
“你知道那条密道!”暮青忽然撂下靴子,转身面对元修,隔着隔板,眸中的那团火都仿佛能将人烧成灰烬,“正因为你我是生死之交,我才带你走那条密道!而你用那条密道干了些什么?我与谁义结金兰,与谁拜堂成亲,是谁的后人,有哪族的血脉,那都是我的私事。我不说,不代表疏远你,而是我需要隐私,我需要尊重!我的隐私我有权利不说,但那条密道是阿欢的心血,我没有权利说!但我说了,因为你我是生死之交!结果呢?无数义士葬身密道,无名无碑,我的朋友重伤被俘,遭囚数年!元修,那些人命不是葬你手上的,而是葬在我手上的,你知道吗?!”
暮青一拳砸在隔板上,尘屑横飞,光影破碎,她忽然转身弯腰,从浴桶中把所有的衣物都捞了出来,团成一团,抱到外袍上,将袍子包起,打上个死结,拎着包袱大步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子,奋力将包袱砸进了江中!
噗通一声,声音被画舫里的歌舞声所掩盖,连水花都被船影所覆。
侍卫们看出扔进江中的是只包袱,但未闻旨意,谁也不敢挪动——神仙吵架,凡人还是装死为妙。
船舱内一片死寂,元修始终没有谕示,那包袱渐渐地沉入了江中。
过了许久,元修默不作声地出了屋。
少顷,暮青的房门被打开,侍卫将浴桶抬了出去,清理了地板上的水渍,重新点上了灯烛。
元修负手进了屋,暮青面窗而立,青丝未束,云袖霞裾乘风而起,江上仿佛生了薄雾,而人宛若在水中央。
元修有些失神,这身罗裙是下江之前,他在钦州义水城的成衣铺子里亲手挑的。当时城中大索,此举颇为冒险,可他还是冒了险,只因想一睹她身着红妆的风采。
说来讽刺,相识多年,这竟是他头一回见她换下将袍。
元修走到桌旁坐下,压着眉峰沉默了许久,冷不丁地问道:“你说我外祖之死有疑,此话可有依据?”
这话问得突然,仿佛刚才的争执没有发生。
暮青回过头来,那天在洛都,她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盯着她,莫非元修就藏在北燕使节团中?
但转念一想,人都见到了,再究问这些又有何用?
于是她道:“我猜的。华老将军活着对阿欢更为有利,他没有理由杀人。”
当时,她在堤下为老熊的亲兵缝尸,没有亲眼看到事发的经过,也许阿欢知道,但当时渡江在即,形势迫在眉睫,她身心俱疲,只想带那五万儿郎回乡,没心情问此事。后来,阿欢亲政,她提点刑狱,朝中的事一桩接着一桩,这事也就被忘到了脑后。
那天宫宴上,她提起此事是为了试探北燕使臣们的反应,查探那道可疑目光的来源,没想到元修会当面问她。
元修道:“那也有可能是死于流箭,为何你会觉得不是?”
暮青沉默了片刻,实话实说,“只是觉得可疑。我当时在江边,分明听见岸上杀声停了,这说明三千禁军已败,那么流箭是从何而来?”
三千禁军死于神甲军之手,而神甲军出手向来不留全尸,就算有个别漏网之人奋起补箭,当时禁军已败,箭雨已歇,侍卫们理应有能力抵挡零星的箭矢,那箭怎么就成了流箭射中了华老将军,还将人一箭射杀了?
“你是说,我外公并非死于两军交战之时?”元修问,声音异常平静,夜风吹进窗来,江上仿佛大浪将起。
这话有意思,暮青知道,当年江堤上一战,活着回去的只有沈明启一人。元修会这么问,一定是沈明启如此回禀的。
他为何要说谎?
暮青心里咯噔一下,目光忽厉,问道:“你见到遗体时,伤在何处?”
元修道:“胸口。”
“胸前中箭还是后心中箭?”
“一箭穿胸,我见到遗体时,遗体虽在冰棺内,但两个月的长途颠簸,遗体已腐,伤口坏烂,只能看出是一箭穿胸。”
“拿纸来!”暮青忽然对窗外道。
侍卫不懂暮青为何只要纸,不要笔墨,但他不敢迁延,忙去隔壁屋将元修桌上的文房四宝端了进来。
暮青没动笔墨,只取了张纸递给元修,说道:“拿好,展平!”
元修晃了晃神儿,这景象,这语气,真像是当年陪她一起办案的时候。
这一怔的工夫,元修反应稍慢,侍卫刚要退下,见主子未动,忙回来搭手。没想到手还没抬起来,主子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与往常一样,不见雷云,不见晴日,唯有摸不着底的深沉慑人。
侍卫垂下手,屏息而退。
元修把纸接了过来,依暮青之言展平,而后看向了她。
暮青以指为箭,猛地戳向那张纸,纸张应声破出个洞!她的手指如葱似玉,烛光之下,指尖粉白,煞是可爱。元修吸了口江风,敛住心神,强令自己将心思放在暮青的话上。
暮青道:“如果你愿意开棺,可以亲自验一验骨,看箭是从胸前而入,还是从后心而入。如你所见,我将纸刺穿,破开那一面的洞口看起来要比刺入一面的洞口大。人骨虽然比纸硬得多,但弩箭之威也比我的指力大得多,且有武者的内力加持,华老将军胸骨上的伤口一定比寻常箭伤重得多。你仔细验看,定有收获。”
至于为何要查明箭是从胸前还是后心射入,暮青没说,元修一定明白。
人若死于两军对战之时,箭应该是从胸口射入。但若是从后心射入的,则说明人死于禁军战败之后,因为依照常理,渡江时机紧迫,禁军一败,侍卫们就会将华老将军押下江堤登船,那时所有人都是背对战场的,所以后心中箭即说明沈明启撒了谎。
战事分出胜败之后,禁军之中只活了沈明启一人,他又对华老将军的死撒了谎,那么他就有很大的嫌疑。
至于他为何敢行此事,其实不难理解。此人本就是个阴险毒辣之徒,当时战败,人未救回,又全军覆没,若回去复命,他难逃一死,但若护送华老将军的灵柩回京,兴许还能有条活路。
后来的事实证明,元修的确因此没有杀他。
但若这事真是沈明启所为,元修多年来用的这把刀可一直都是他的仇人……
但若真是沈明启所为,江边那一战,老熊那亲兵的仇便能报了!
“当然,箭拔出时扭转或撬压,刺创可能会扩大或有附加损伤,但刺骨而出的箭有多难拔,你最清楚。拔箭之人一般先会卸去箭头,这种情况下,伤口因武者的内力破口较大,拔出箭身一般不会太费力,所以二次损伤较小,胸骨上应该还是会留下可供验看的证据。”暮青补充了一句,撤回手指,再没别的话可说了。
“……多谢。”元修说话间将纸叠起,收进了衣袍里,妥善地贴放在了心口处。
“不用谢,我有条件。”暮青直视着元修,冷淡,坦然。
元修一怔,那纸仿佛突然在心口焚起把火来,痛不能言。他笑了笑,苦涩过后,艰难地道:“好!你说!”
“放了姚惠青,把人安全地护送过江。”
“好。”元修一口答应,却定定地看着暮青。他不知道这个条件是她临时起意,还是刚刚提起他当年密道失信于她时,就已有此盘算。
若是从前,他绝不会疑她,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与她已阔别六载,她成长了太多。她为南兴赈灾和大图长治提出的两项策论,他至今还记得在盛京宫中听见奏报时有多惊艳。岭南王割据一方已有二十多年,被她用计擒获斩了头颅;大图复国的可能性原本微乎其微,被她用一方传国玉玺将巫瑾送上了帝位;鄂族女子之地位卑微至极,她硬是以神女之名、女子之身执政三年……如今的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孤僻的西北军小将,也不再是那个混不吝的江北水师都督,今夜与她面对着面,他能够感觉得到她的分量,那种与他比肩的分量。
“还有。”暮青丝毫不懂得适可而止。
“说!”元修依旧干脆。
“把老熊的家眷和族人也一并送过江来。”此二事在暮青心里悬了多年,有机会谈判,她是不会放过的。
元修闻言却锁住眉头,看了暮青许久,问道:“他是我的旧部,在你心里,我会因为他跟随了你,而苛待他的家眷?”
“你如果真念旧部之情,就该让他和族亲团聚。这些年,他虽然不说,但不可能不挂念妻儿老娘?你带出来的兵有多重情义,你知道,我怕他久念成疾。”
“……好!”元修答应了,又问,“要把老卢的家眷也一并送过江吗?”
“不用。你应该知道他的事,他一直觉得愧对你,渡江之后便闭门不出,拒不受封。我离京前,托他去古水县帮我照看宅院,他答应了,我想他不会希望家眷过江,他会希望他们生在西北,死在西北。”暮青回到窗边,江风却捎不走心头的愁绪。
元修知道暮青的愁,唯有此事,他与她的心是连着的。戍边十年,老卢跟随他的时日最长,他的性子他了解,莫说下旨准他回西北,就是他亲自来请,老卢都不会回去的。他羞于过江,过不了是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儿。
人人心里都横着一道坎儿,他自己也一样。
元修默不作声地出了屋,吩咐侍卫传信回盛京和西北,立刻护送姚惠青和老熊的族亲家眷过江,不得迁延。
回来后,见暮青仍然立在窗边,元修不由走到窗边与她并肩望着江景,说道:“阿青,这世间有些事是难求圆满的,如同我求不得忠孝两全一样。”
暮青默不作声,裙袖一舒,便拢住了一江的月色秋波。
元修望着暮青道:“密道一事,是我负了你,我无话可说。但若叫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这么做,他杀了我姑母。”
时隔六年,杀字从元修喉头逼出,仍然带着血腥气。
“不,你姑母是自绝而亡的。”暮青望着江上,觉出元修投在她身上的目光有一刹那的寒厉,但她还是说了出来,“当时在密室之门已落,你姑母本想困住阿欢,不料机关被阿欢所破。就在密室之门升起时,你恰巧赶到,你姑母便持匕首自绝而亡。”
元敏为何挑那时机自绝,这不需要说,元修该比任何人都清楚。
屋里一片死寂,画舫上的笙箫声忽然变得有些凄厉,元修扶住窗台,那曾在边关张弓扬枪磨得满是厚茧的手指霎时苍白,如同落了层霜。
江月之辉如梦如幻,刹那间将他送回当年永寿宫外大雪纷飞的那一夜。
“你可记得当初走时,姑母说的话?”
“姑母说,朝局诡秘,容不下坦荡男儿。此去戍边,望归来时,心如战刀!”
“心如战刀,如今你的心可磨成了刀?姑母瞧着你心里的刀还未沾过血,刀锋不利!”
“我就是要逼你!成大事者,善知取舍,帝王之家,情义是不需要的,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需要!”
“你只有弃了那些情义,才能心如铁石,才能在这世道里披荆斩棘!”
姑母……
“元修。”暮青的话音将元修从那经年前的雪夜里唤了回来,看见他那双手,那双称帝六年也消不掉老茧的手,她就忍不住想起西北、想起大漠、想起她敬佩过的大将军,痛那精忠坦荡的儿郎再也回不来了。她放下密道之事,放下岭南之事,推心置腹地问,“当年,你们定下的君臣之约里没有你姑母和你爹,尤其是你姑母。杀母之仇不共戴天,阿欢亲政之后必定替母报仇。你可有想过,到那时你该怎么办?你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姑母死,你有对策吗?”
元修不说话,他想过,但没有。交还西北帅印,求姑母活命吗?可一旦失了帅印,元家将毫无自保的筹码,拿什么保证皇帝能信守诺言?以西北之军和边关之重逼皇帝大赦吗?那便是逆臣,有违忠良之道。
“你想过,但没有两全之策。”元修能想到的办法,暮青都能猜到,她毕竟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对政事毫无经验的人了,“所以,你们成为敌人是迟早的事。”
“那我该怎么办?我是该谋朝篡位,还是该大义灭亲?阿青,换作是你,你会如何抉择?”元修问。
“我抉择不了,但无论如何抉择,我都会在其位谋其政。”暮青看着元修,这才是她最痛心的,“换作是我,我当年绝不会一计不施,一兵不用。你那时手握帅印,将士视你为信仰,百姓敬你为战神,你却眼睁睁地看着呼延昊建辽称帝。你能告诉我,当年是怎么了吗?”
元修闻言垂着眼帘,没有回答。
暮青道:“你不说,我替你说,因为你那时就决定要与阿欢一争高下了,所以你不想在边关战事上耗费兵力。你手握帅印,心却已不在保家卫国上了。”
这话切中了要害,元修扶着窗台,讥诮地笑了一声,“保家卫国……我是能保得住元家,还是生来就该替步氏皇族戍守江山?我戍边十年,建功无数,上不负天恩,下不负己志,自认为对得起家国百姓!可我精忠报国,得到的是什么?是至亲相逼,天子夺爱!我戍守边疆,他夺我所爱,我为何不能与他一争高下?我元修也算得上这世间顶天立地的男儿,究竟哪儿比他差?”
“你不比他差,你只是……从未尝过挫折的滋味。”暮青道。
元修扬了扬眉,讥诮的神情尚未淡去,眉宇间又添了几分诧异的神色,仿佛不解此意。
暮青道:“我的话有错吗?我敬佩你精忠报国之志,也承认你的赫赫功绩,可你若非生在元家,当年离家从军,军营又岂是你说进就能进的?不论你家中在你身上打什么主意,你总归是因为生在元家才能如此由着性子。你的战功靠的的确是一身真本事,但以朝堂当时的政争局势而言,你若不是元修,任你有战神之能,边关帅印岂容你掌?”
“西北戍边,艰险苦累你甘愿,渴饮胡血你快意,你虽与家中政见不合,但当时废帝之机尚不成熟,家中逼你不紧,到底是由着你过了十年想过的日子。直至两国议和,你班师回朝,生父利用,伤了你的骄傲;姑母逼迫,使你苦闷煎熬;情场失意,令你不甘戍边;兄长暗害,叫你心痛欲绝。你人生前二十年没受过的挫折,一股脑儿全尝了,这世间有越挫越勇之人,也有一蹶不振之辈,你两者皆不是,你只是遭遇变故,改变了报国安邦之志罢了。”
“元修,这世间没人能够选择出身,你生在元家,身陷于两难的境地,怎么抉择都在情理之中。我的选择,你的选择,都不过是各有缘由罢了,哪怕你我为敌,我也不会怪你。让我失望的是你身为一军主帅的不作为和身为朋友的背叛,就算你能把我带回盛京,你我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番话说罢,暮青转身就走,手腕却忽然被人握住!
暮青回头,冷厉的目光撞上元修炽烈的眼神,那眼神太复杂,似混沌中坠来的铁石,焚着烈火,势欲吞人。
暮青捏紧掌下的梭刀,眸中怒意一绽,仿佛满江灯火齐放,摄人心魄的绚烂。
元修发力将暮青扯向自己,二人猛地撞向窗台,两名侍卫不敢回头,只是挪近两步,将窗子挡了个严严实实。
舱室里暗了下来,江上的灯火从侍卫之间的缝隙里透了进来,一缕一缕,流漫陆离。元修拥着暮青,当年马背上教骑,地宫中拔箭,都督府中宽衣受检,中军帐中负气争吵,少女的眼眸、玉手、话语乃至方才出水时那一幕惊心动魄的画面,皆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交替着,如梦似幻,刻骨铭心。
“阿青。”元修嗓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悲痛,“当年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我不想回到从前,不想回到失去所有的那一天!那一天,连你都走了……”
暮青说不出话,元修太谨慎,明明收走了她的刀甲,近她身时仍然封了她的穴道。幸运的是,梭刀被她紧紧地捏在掌中,不至于掉落,但也经不得大晃……
就在暮青担心时,元修克制地放开她,走向了门口。他没再说什么,只是抬指一弹,解了她的穴道。
暮青的身子骨儿猛然一松,急忙收掌,梭刀滑落的瞬间,被她死死地捏住了尾尖。刀尖儿从袖下露出,寒光一点,惊心的雪亮。
元修拉开房门,眉头一蹙,刚要转身,江上忽然传来骚乱声!
元修循声望去,暮青手指一勾,梭刀瞬时归于掌下。
这时,侍卫已将门窗阖紧,江上人声消寂,灯火层层灭去,一道呼喝声从下游的水师船队中传来。
“禁令!江上宵禁,画舫休歌,民船靠岸,官船受检,凭文通行!即日起,聚赌喧闹者杖,夜聚晓散者斩!”
元修守在门外,侍卫过来唤了声主子,同时呈上了一封密奏。
元修展开一看,看那身影似乎愣了一愣!随即,房门打开,元修又进了屋。
暮青仍在窗边,她没问出了何事,只是看着元修。
元修也没有说话,只是将密奏递给了暮青。
暮青接过来一看,纸上只有三两行字:
奏:九月初八,四更时分,延福宫失火,大图帝及太后驾崩。
------题外话------
好险好险,两万以内写完这章了,差点儿又要被后台强行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