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压境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玉门关是前往西域的必经之途,多年未有战事,几乎由边关转为商关,城里城外,税官比军吏更多。
将军邵克俭几个月前来到玉门关,重整驻军、修补城墙,同时远派斥候,监视西域的动向。
最后一批楚人两个月前从西域返回,在那之后,偶尔有西域人叩关,带来诸多混乱的消息,虎踞城再没有人去过,西域诸国反复无常,但也只是在嘴头上凶狠,对楚人尚还尊敬。
初夏的一天傍晚,斥候回城通报,又有一群人从西域而来要求进城,身份比较特殊,据说都是极西方的王公贵族,一路逃避神鬼大单于的军队,请求进入大楚避难。
总共一百余人,穿着奇怪而华丽的衣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进城之后一见到楚军将领,就双手捧出大量珠宝,队伍中有一名通译,声称捧珠宝者乃是一位国王,只要大楚肯收留,他愿意献出更多珠宝。
邵克俭让客人收起财物,派人送他们进入城内的驿馆,跟往常一样,详细询问消息。
这些人两年前就逃到了西域,因此不清楚虎踞城的状况,但是听到传言,说城内将士因为分歧而自相残杀,又遭到敌军袭击,那里早已是一座空城,神鬼大单于之所以还没有进攻西域,唯一的原因是要时间集结大量兵力。
据说在极西方,北至草原南抵大海,都已臣服神鬼大单于,将共同组建一支多达百万人的大军,一举吞并大楚,完成神鬼大单于最终的宿愿。
邵克俭写了一份公函,以急信送往京城,如何接待这批逃难的客人,要由朝廷做主。
此后的几天里,又有几批逃难者到来,数量越来越多,有极西方的贵族,也有西域土著,其中一些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久前路过虎踞城,那里的确已是空城、废城,城墙都被推倒了。
半个月后,邵克俭接到朝廷的命令,让他详加调查,各国王公连同通译可以送住京城,随从人等留在玉关门。
邵克俭是名听话的将军,立刻遵命行事,打算花十天时间进行甄别,然后送客人前往京城。
玉门关数十年未有战事,即使是在当初大楚与匈奴战事频仍的年代,这里也未受波及,邵克俭得到的一切消息都表明,西域不稳,但还不至于发生战争,诸国虽有异心,顶多偷偷向极西的强敌献媚,不敢对大楚不敬。
因此,又有一批逃难者到来的时候,整个玉门关,包括邵克俭在内,都没有特别在意,按常规接待,送往驿馆居住。
玉门关常有外国人来往,此地的驿馆比京城还大,而且建在城内,占据了城内一角,足以容纳上千人。
当天晚上,新来的逃难者动手,屠杀此前逃难至此的王公贵族,与此同时,在城里四处放火,试图抢占一座城门。
邵克俭闻讯大惊,亲率士兵镇压,折腾了整整半个晚上,终于平息事态,可损失已经无可挽回,数十名贵客被杀,他们万里迢迢逃至大楚,结果这里却是真正的终点。
刺客大都被杀,剩下十余名俘虏,嘴里大叫大嚷,通译胆战心惊地说:“正天子……神鬼大单于有仇必报,有仇必报,绝不手软,绝不宽恕,楚人……大楚必亡……”
刺客们还交出几口箱子,上面堆着金银珠宝,下面却是几只小箱子,里面盛着数颗人头,他们并不隐瞒,得意地宣称,这些都是楚使,作为礼物,献给大楚皇帝。
邵克俭认得其中一人,果然是朝廷冬天派往西域的使者,他们一直在努力前往虎踞城,没想到却命丧它方。
一怒之下,邵克俭斩杀了所有俘虏,从此紧闭城门,再不接纳西域客人,并向朝廷写急信,希望得到支援。
西域已不再是大楚的屏障,而是敌人。
入春以来,匈奴人回到大楚北方,大批军队停在碎铁城对岸,与楚使反复谈判。
大楚要求匈奴人效仿前例,向大楚俯首称臣,遭到断然拒绝,双方僵持几个月未有进展。
夏季渐热,匈奴人需要放牧,不能久驻一处,大单于决定东进,扔给楚使一句话:“等大楚能够阻挡神鬼的时候,再来谈判吧。”
他拒绝承认还有一位大单于,因此只称“神鬼”。
楚军斥候远远跟随匈奴人,发现他们的确远遁东北,而且越走越分散,分别前往不同的牧场,看样子今年没有作战的打算。
匈奴人退却之时,正值玉门关遭到偷袭,兵部迅速做出反应,从碎铁城调一支军队前去支援玉门关。
西域看来真是抛弃大楚投降强敌了,诸国又组建一支联军,这回的进攻方向是东方。
几位国王悄悄送来书信,声称自己也是被迫无奈,神鬼大单于的使者已经进入西域,命令诸国立即投降,犹豫者灭族,不降者屠国。
楚人都已退出西域,诸国没有选择,只好出兵出粮建立联军,以示效忠,等神鬼大单于的大军到达之后,就将正式向大楚开战。
综合各方消息,以及西域诸国的实力,兵部推测神鬼大单于顶多派兵十万,加上西域联军,也不到十五万,虽不至于动摇大楚,对玉门关的压力却不小。
兵部建议尽快向玉门关提供更多支援。
皇帝有些犹豫,但是玉门关连发急信,兵部催得也紧,他没有太多选择,于是批复同意。
神鬼大单于为何不直接从北方绕路进攻大楚?那条路虽然长些,但是比较通畅。
兵部给出解释,神鬼大单于必定以为大楚与匈奴已经联手,不愿同时对抗两股力量,因此通过西域,只与大楚一家交战。
韩孺子还是有些疑虑,但是玉门关告急,不能置之不理,于是调兵五万前去支援,另有几支大军入关驻守,与西边的玉门关和北边的神雄关距离相等,以备不时之需。
战争真的要到来了,崔宏新官上任,决心要在此战中立一大功,以赎回自家的爵位,因此亲赴玉门关指挥。
崔宏身体虚弱,家人以及皇帝都不想让他受累,崔宏却坚持己见,三度上书,详细讲述此战的重要,以及为何自己必须亲往督战。
“大楚示敌以弱,以至西域诸国投降外敌,此一战虽能守住玉门关,于事无补,非大军西进一举破敌,不能挽回西域。”
韩孺子被说服了。
崔宏赶到玉门关,召集后备军队,凑到八万人,主力是四万南军,于夏末秋初,向西域进攻。
他的计划是不等神鬼大单于的军队与西域联军汇合,先将西域夺回,然后酌情再定,宁可将西域变为战场与废墟,也不能让它成为敌军的领土。
初战大胜,西域诸国本无斗志,一触即溃,又都纷纷投降楚军,转而带路,迅速平定诸国。
皇帝记挂着虎踞城以及城里的将士,崔宏也没忘,派出一支三千人的先锋,前去查看情况。
在距离虎踞城数百里的地方,这支军队与神鬼大单于的军队遭遇了,彼此不知底细,互相观察了整整两天,楚军首先发起进攻,敌军还击,战斗力比西域人强多了,双方战了一个上午,各自收兵,陷入僵持状态。
崔宏率军支援,他必须在入冬之前返回大楚,因此急于击败敌军。
韩孺子每天都能接到西域的通报,虽然都是胜利的消息,他却没法完全安心,这些消息最快也是十几天甚至一个月以前的事情,他希望了解当下的情况。
但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朝廷总算按他的想法初具雏形,宰相卓如鹤重新掌管朝廷,虽然与皇帝算不上同心同德,但是比较稳定。
与此同时,御史台的力量得到加强,冯举以太师之位致仕,右巡御史瞿子晰独掌监察之职,对官员看得比较紧,三天两头地上书弹劾,令群臣苦不堪言。
大将军府成为皇帝的直属衙门,专门负责各地练兵,多半年过去,颇有些成效。
韩孺子觉得时间够用,只需再有一到三年,大楚虽然不能恢复武帝的巅峰时期,但是足够腾出手来大战一场。
可事情总是不能如计划中那么顺利。
时值深秋,天气渐寒,塞外传来消息,碎铁城斥候在西方观察到一支大军,像是匈奴人,很可能是投降神鬼大单于的匈奴人。
不等皇帝与朝廷做出反应,更多的消息雪片般传来,大军人数之多超乎想象,斥候甚至没法做出大概的估计。
碎铁城派军迎战,败。
碎铁城遭到围攻,一日被破。
碎铁城守军逃回关塞,所剩无几。
神雄关遭到进攻。
……
仅仅十天,意外消息变成了噩耗。
这天下午,两封加急公文一先一后送到皇帝面前。
一封来自神雄关,情况危急,需要朝廷立刻派军支援。
另一封来自西域,写这封信的时候,崔宏还不知道北边的情况,很高兴地宣称西域已定,敌军覆灭,大军正在返回途中,入冬前可至玉门关。
崔宏的信里还通报了一条好消息,虎踞城尚在,他已派人前去查看,或是继续守城,或是带回城里的楚人。
韩孺子终于明白,他上当了,崔宏上当了,整个大楚都上当了,西域只是疑兵,引走了一部分楚军。
神鬼大单于不仅凶残,还很奸诈,他对大楚的了解,显然远远多于大楚对他的了解。
韩孺子放下公文,他一直很重视西方之敌,结果还是大意了。
太监张有才匆匆跑进来,不知道皇帝的心事,高兴地叫道:“生了,淑妃生了,是位皇子!”(未完待续。)
玉门关是前往西域的必经之途,多年未有战事,几乎由边关转为商关,城里城外,税官比军吏更多。
将军邵克俭几个月前来到玉门关,重整驻军、修补城墙,同时远派斥候,监视西域的动向。
最后一批楚人两个月前从西域返回,在那之后,偶尔有西域人叩关,带来诸多混乱的消息,虎踞城再没有人去过,西域诸国反复无常,但也只是在嘴头上凶狠,对楚人尚还尊敬。
初夏的一天傍晚,斥候回城通报,又有一群人从西域而来要求进城,身份比较特殊,据说都是极西方的王公贵族,一路逃避神鬼大单于的军队,请求进入大楚避难。
总共一百余人,穿着奇怪而华丽的衣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语言,进城之后一见到楚军将领,就双手捧出大量珠宝,队伍中有一名通译,声称捧珠宝者乃是一位国王,只要大楚肯收留,他愿意献出更多珠宝。
邵克俭让客人收起财物,派人送他们进入城内的驿馆,跟往常一样,详细询问消息。
这些人两年前就逃到了西域,因此不清楚虎踞城的状况,但是听到传言,说城内将士因为分歧而自相残杀,又遭到敌军袭击,那里早已是一座空城,神鬼大单于之所以还没有进攻西域,唯一的原因是要时间集结大量兵力。
据说在极西方,北至草原南抵大海,都已臣服神鬼大单于,将共同组建一支多达百万人的大军,一举吞并大楚,完成神鬼大单于最终的宿愿。
邵克俭写了一份公函,以急信送往京城,如何接待这批逃难的客人,要由朝廷做主。
此后的几天里,又有几批逃难者到来,数量越来越多,有极西方的贵族,也有西域土著,其中一些人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不久前路过虎踞城,那里的确已是空城、废城,城墙都被推倒了。
半个月后,邵克俭接到朝廷的命令,让他详加调查,各国王公连同通译可以送住京城,随从人等留在玉关门。
邵克俭是名听话的将军,立刻遵命行事,打算花十天时间进行甄别,然后送客人前往京城。
玉门关数十年未有战事,即使是在当初大楚与匈奴战事频仍的年代,这里也未受波及,邵克俭得到的一切消息都表明,西域不稳,但还不至于发生战争,诸国虽有异心,顶多偷偷向极西的强敌献媚,不敢对大楚不敬。
因此,又有一批逃难者到来的时候,整个玉门关,包括邵克俭在内,都没有特别在意,按常规接待,送往驿馆居住。
玉门关常有外国人来往,此地的驿馆比京城还大,而且建在城内,占据了城内一角,足以容纳上千人。
当天晚上,新来的逃难者动手,屠杀此前逃难至此的王公贵族,与此同时,在城里四处放火,试图抢占一座城门。
邵克俭闻讯大惊,亲率士兵镇压,折腾了整整半个晚上,终于平息事态,可损失已经无可挽回,数十名贵客被杀,他们万里迢迢逃至大楚,结果这里却是真正的终点。
刺客大都被杀,剩下十余名俘虏,嘴里大叫大嚷,通译胆战心惊地说:“正天子……神鬼大单于有仇必报,有仇必报,绝不手软,绝不宽恕,楚人……大楚必亡……”
刺客们还交出几口箱子,上面堆着金银珠宝,下面却是几只小箱子,里面盛着数颗人头,他们并不隐瞒,得意地宣称,这些都是楚使,作为礼物,献给大楚皇帝。
邵克俭认得其中一人,果然是朝廷冬天派往西域的使者,他们一直在努力前往虎踞城,没想到却命丧它方。
一怒之下,邵克俭斩杀了所有俘虏,从此紧闭城门,再不接纳西域客人,并向朝廷写急信,希望得到支援。
西域已不再是大楚的屏障,而是敌人。
入春以来,匈奴人回到大楚北方,大批军队停在碎铁城对岸,与楚使反复谈判。
大楚要求匈奴人效仿前例,向大楚俯首称臣,遭到断然拒绝,双方僵持几个月未有进展。
夏季渐热,匈奴人需要放牧,不能久驻一处,大单于决定东进,扔给楚使一句话:“等大楚能够阻挡神鬼的时候,再来谈判吧。”
他拒绝承认还有一位大单于,因此只称“神鬼”。
楚军斥候远远跟随匈奴人,发现他们的确远遁东北,而且越走越分散,分别前往不同的牧场,看样子今年没有作战的打算。
匈奴人退却之时,正值玉门关遭到偷袭,兵部迅速做出反应,从碎铁城调一支军队前去支援玉门关。
西域看来真是抛弃大楚投降强敌了,诸国又组建一支联军,这回的进攻方向是东方。
几位国王悄悄送来书信,声称自己也是被迫无奈,神鬼大单于的使者已经进入西域,命令诸国立即投降,犹豫者灭族,不降者屠国。
楚人都已退出西域,诸国没有选择,只好出兵出粮建立联军,以示效忠,等神鬼大单于的大军到达之后,就将正式向大楚开战。
综合各方消息,以及西域诸国的实力,兵部推测神鬼大单于顶多派兵十万,加上西域联军,也不到十五万,虽不至于动摇大楚,对玉门关的压力却不小。
兵部建议尽快向玉门关提供更多支援。
皇帝有些犹豫,但是玉门关连发急信,兵部催得也紧,他没有太多选择,于是批复同意。
神鬼大单于为何不直接从北方绕路进攻大楚?那条路虽然长些,但是比较通畅。
兵部给出解释,神鬼大单于必定以为大楚与匈奴已经联手,不愿同时对抗两股力量,因此通过西域,只与大楚一家交战。
韩孺子还是有些疑虑,但是玉门关告急,不能置之不理,于是调兵五万前去支援,另有几支大军入关驻守,与西边的玉门关和北边的神雄关距离相等,以备不时之需。
战争真的要到来了,崔宏新官上任,决心要在此战中立一大功,以赎回自家的爵位,因此亲赴玉门关指挥。
崔宏身体虚弱,家人以及皇帝都不想让他受累,崔宏却坚持己见,三度上书,详细讲述此战的重要,以及为何自己必须亲往督战。
“大楚示敌以弱,以至西域诸国投降外敌,此一战虽能守住玉门关,于事无补,非大军西进一举破敌,不能挽回西域。”
韩孺子被说服了。
崔宏赶到玉门关,召集后备军队,凑到八万人,主力是四万南军,于夏末秋初,向西域进攻。
他的计划是不等神鬼大单于的军队与西域联军汇合,先将西域夺回,然后酌情再定,宁可将西域变为战场与废墟,也不能让它成为敌军的领土。
初战大胜,西域诸国本无斗志,一触即溃,又都纷纷投降楚军,转而带路,迅速平定诸国。
皇帝记挂着虎踞城以及城里的将士,崔宏也没忘,派出一支三千人的先锋,前去查看情况。
在距离虎踞城数百里的地方,这支军队与神鬼大单于的军队遭遇了,彼此不知底细,互相观察了整整两天,楚军首先发起进攻,敌军还击,战斗力比西域人强多了,双方战了一个上午,各自收兵,陷入僵持状态。
崔宏率军支援,他必须在入冬之前返回大楚,因此急于击败敌军。
韩孺子每天都能接到西域的通报,虽然都是胜利的消息,他却没法完全安心,这些消息最快也是十几天甚至一个月以前的事情,他希望了解当下的情况。
但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朝廷总算按他的想法初具雏形,宰相卓如鹤重新掌管朝廷,虽然与皇帝算不上同心同德,但是比较稳定。
与此同时,御史台的力量得到加强,冯举以太师之位致仕,右巡御史瞿子晰独掌监察之职,对官员看得比较紧,三天两头地上书弹劾,令群臣苦不堪言。
大将军府成为皇帝的直属衙门,专门负责各地练兵,多半年过去,颇有些成效。
韩孺子觉得时间够用,只需再有一到三年,大楚虽然不能恢复武帝的巅峰时期,但是足够腾出手来大战一场。
可事情总是不能如计划中那么顺利。
时值深秋,天气渐寒,塞外传来消息,碎铁城斥候在西方观察到一支大军,像是匈奴人,很可能是投降神鬼大单于的匈奴人。
不等皇帝与朝廷做出反应,更多的消息雪片般传来,大军人数之多超乎想象,斥候甚至没法做出大概的估计。
碎铁城派军迎战,败。
碎铁城遭到围攻,一日被破。
碎铁城守军逃回关塞,所剩无几。
神雄关遭到进攻。
……
仅仅十天,意外消息变成了噩耗。
这天下午,两封加急公文一先一后送到皇帝面前。
一封来自神雄关,情况危急,需要朝廷立刻派军支援。
另一封来自西域,写这封信的时候,崔宏还不知道北边的情况,很高兴地宣称西域已定,敌军覆灭,大军正在返回途中,入冬前可至玉门关。
崔宏的信里还通报了一条好消息,虎踞城尚在,他已派人前去查看,或是继续守城,或是带回城里的楚人。
韩孺子终于明白,他上当了,崔宏上当了,整个大楚都上当了,西域只是疑兵,引走了一部分楚军。
神鬼大单于不仅凶残,还很奸诈,他对大楚的了解,显然远远多于大楚对他的了解。
韩孺子放下公文,他一直很重视西方之敌,结果还是大意了。
太监张有才匆匆跑进来,不知道皇帝的心事,高兴地叫道:“生了,淑妃生了,是位皇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