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伐清1719 > 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层

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层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经过宁渝的这么一番威逼利诱下,傅尔丹的脑子里却是已经晕晕乎乎了,他潜意识里觉得宁渝说的有道理,可是心里又有一些不甘。

    “陛下所言固然有理,可是我八旗子弟也是一百多万人的,若是连关外之地都不肯给我八旗,我八旗又能去哪里?陛下此言莫不是要赶尽杀绝不成?”

    宁渝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朕已经说过,若是要赶尽杀绝,你今日根本没有跟朕见面的机会......朕之所以还愿意来见你,便是因为在华夏之外,还有一块土地可以让你们去。”

    傅尔丹心里已经连愤怒的情绪都没有了,他不由得好奇道:“还请陛下之言,此处乃何地?”

    “美洲。”

    “美洲是何地?我大清从来都没听说有这样的地方。”傅尔丹有些怀疑,他都觉得这是宁渝在糊弄他,特意编个地名出来。

    “一个还没有被人彻底占据的天选之国,不在华夏范围内,在海的对岸。你等八旗若是去了美洲,只要能够立足,于我华夏也是一份功劳,到时候朕就能给你们一条生路。”

    宁渝耐心解释道,不过说起来现在的美洲也不算特别太平,至少从五月花号开始算起的话,英国在北美大陆上已经殖民了上百年,这份底蕴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撬动的,八旗至少还有一百多万老少,也能算得上一份筹码。

    傅尔丹沉默了,他不知道宁渝说的是真是假,更不知道所谓的美洲之地在何处,可是他已经失去了对眼下的局势判断,原来思考的一切东西都彻底换了个样子——连康熙皇帝都没了,现在能依靠的,恐怕真的只有那一百多万八旗国族了。

    “不过现在还早,朕还没有打到北方去,今日跟你说这个是给你一份希望,让你能够坚持活下去。”

    宁渝随口画了一个饼,实际上他倒也不是坚持要跟傅尔丹谈,主要是目前手上确实没有太多的筹码,这个傅尔丹还算是官阶威望毕竟高的,将来说不定能够一用。

    等到宁渝走后,傅尔丹这才扇了自己一个耳光,骂道:“逆贼的话岂能轻信?”可是打完以后,他的心里又莫名的想到了美洲,难不成将来真要去那里?

    对于宁渝而言,这也是他布下的一颗闲棋,不一定有用,可是到了关键时候,也未必不是一条合理的对策。而现在的美洲虽然还是未被开发的状态,可是西方各国针对美洲的殖民已经有几十年不等了,若是把八旗安排过去,说不定还真能干出点什么来。

    至于八旗真的在美洲站稳了脚跟以后,宁渝自然也不会任其发展,而是会想办法用更多的汉人来稀释掉八旗,从而彻底反过来同化八旗,到时候的美洲,自然也会有宁楚的一分利益在里面。

    当然,眼下的大清还没有被彻底打断骨头,至少得重新打成后金,想要变成大楚的狗,就得恩威并施了。因此在此之前,傅尔丹这个闲棋还没有到彻底动用的时候,因此于宁渝而言,也只是一个小插曲。

    宁渝此番来到大冶自然不是专程为的傅尔丹,而是登基后第一次巡视整个湖广,这其中的意义非常重大,并非为了荣归故里,而是为了巩固基本盘,为将来的改革统一人心。

    对于整个宁楚来说,虽然目前建都南京,可是真正的基本盘还是在湖广,正因为有了湖广子弟兵的鼎力支持,宁渝才敢急于进行这一系列的改革,而不用担心反对派掀桌子,因为他掌握了真正的绝对武力。

    这一次出巡湖广是带着政治目的来的,因此宁渝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轻车简行,在禁卫团的护卫下,带着次辅崔万采、都察院左都御史李绂,以及一大串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沿着长江赶到了湖广。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大串的地方官员在湖北左布政使宁万钧的率领下,朝着宁渝参拜,这里面大部分人都是湖北布政使司的官员,自从湖广行省被拆分之后,湖广更多只是地理上的含义。

    如今的新生的宁楚政权,焕发出了一种超越时代的行动力,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以及南直隶等南方七省,进行了全方位的架构重建,原先的近六百个县被压缩为了三百九十四个县,所属的相关官员都已经全部被安排了下去。

    这一次的基层区划架构的重新安排,也是在宁渝的强调下完成,当然并不是为了减少基层官员,实际上经过调整后的宁楚,在官员密度上是要比清廷高上许多倍,因此改革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官员,这甚至还引起了一定的非议,被认为是冗官之举。

    原因很简单,原先的清廷一个县里,其实真正的官员没有多少人,像正牌子的知县无需多言,此外还会设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及典史一至二人,这些人的责任也就是负责帮助知县处理政务,也算是朝廷吏部在册的正式官员,像县丞为正八品官员,主簿为正九品官员,典史为未入流官员。

    像县令、县丞、主簿以及典史通常都是命官,也就是经常而除了以上四位以外,还会有一些像驿丞、训导、教谕、仓大吏这样的微末小官,一般都是一人。而这些人基本上就是一个县里能够拥有的官员人数,通常不超过十人。

    当然,光靠这么几个人想要管理十几万人的大县,自然是不可能的,剩下还有大量的吏民可供驱使,像书办、衙役、捕快以及狱卒等,通常一个县里也有个几十号甚至上百号人,帮助县太爷管理。

    像光是书办,在一个县里通常有就几十人,而且跟六部的配置一样,也是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为首书办被称为经承。可是,这些人在朝廷里是不记名的,在朝廷里也是没有备案的,当然也没有工资只有所谓的津贴,而这些人通常便依靠办事来收取好处费用,另外书办通常都是世袭的,也不能参加科考,因此导致这个群体几乎是固定化,外人无法插手。

    这种制度的形成,也就导致了一个可怕的现象发生,那就是皇权几乎不下县,整个县里的事物,基本上都被当地的大族给垄断了,所有的办事人员几乎都是当地的豪绅大族,就连没有造反前的宁家,在孝感县也是这般一手遮天。

    这些人的存在,就连正牌子的县令都会束手,因为他们的话可比县令的话管用多了,如果没有地方士绅的配合,这个官是决计难以当下去的。宁渝依靠宗族起家,自然知道宗族豪绅在地方上是什么样的处境,因此他心里非常忌惮。

    对于宁渝而言,最不能容忍的便是被基层给架空,因此他便打算从根基上插手,直接改变县级的架构,将县级的官员队伍进行了扩大,把原来的所谓吏员,都纳入到了组织部的管理范畴,设立了相关的垂直管理部门,比如财政局、警察局、城市管理局等等,以便于加强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

    宁渝的想法便是通过充实基层的文官力量,加上基层的退伍军人,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廉洁的治理效果,将地方从此纳入到自己的掌握之中,但问题又来了,像这么规划,宁楚虽然规划到了不到四百个县,但是官吏的人数却比之前暴增了三倍以上,而朝廷花在这些官员身上的银子,同样也暴增了许多。

    在宁渝的心里,掌控基层不仅仅有利于国家的统治,而且其本身也能增加开辟财政岁入,将原先一些看不到的钱和收不上来的钱,给收进国库当中,再加上南方七省都属于比较富裕的省份,因此朝廷在承担这笔费用的时候,也还算撑得住,压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对于宁渝而言,充实地方的另一方面,就是加强都察院的监察职能,将都察院给下沉到县一级别,设立县都察院,专门负责相关的监察工作,特别是为了保障县都察院的职责,他们将不对同级县令负责,而是直接向府都察院汇报,实现垂直管理。

    当然了,这一套组织架构在确定完毕后,并不是立马施行,毕竟相关的官员缺口还很大,只有等到新政教育落实后,到时候才能提供充足的官员。

    “诸位爱卿,大冶乃我宁楚根基质地,每年这里出产的铁矿,能够变成农家手中的犁和镰刀,能够变成战士们手中的火枪和长刀,因此有了大冶,宁楚才有未来。”

    宁渝望着面前的官员,道:“大冶县令何在?”

    “臣大冶县令和文君见过陛下!”

    一名年轻的官员从人群当中挤过来,他微微低着头,说话也是沉稳有力,可是脸上的激动之色却溢于言表。

    在目前宁楚的官制当中,现如今的县令在品级上提高了许多,为正六品官职,但是在实际权力上,比起过往是要小很多的,其中像判案权力是完全被划归了大理寺系统中,而监察权力更是被都察院给完全剥夺了,这样便只剩下了行政权。

    而大冶县作为复汉军的关键要地,品级相对于寻常的县更高一些,因此大冶县令和文君是朝廷里的正五品官员,在如今这个年纪里也算是年少有为了。

    宁渝望着面前这个年轻人,轻轻点点头,“和文君,你是朕从诸多学子中亲自拣拔的,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大冶县在你的手里,要更加兴盛才行。”

    和文君跪在了地上,“臣绝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宁渝在大冶县并没有待太久的时间,他在一天后便离开了大冶,前往了汉阳,并且亲自去巡视了汉阳枪炮厂和汉阳铁厂,对于汉阳如今的变化他也是看在了眼里,心里也多了几分兴奋。

    原先汉阳枪炮厂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全结束,经过了一年半的建设之后,当初所制定的生产能力已经完全得以实现,而且对于新武器的研发也处于高速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汉阳枪炮厂堪称世界第一大兵工厂,其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都是首屈一指的。

    至于汉阳铁厂的建设速度虽然没有兵工厂那么快,可也是稳步协调发展当中,七千万斤的铁生产量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并且在年底只要能够保障相关的原料和人力,突破到一亿斤也指日可待,虽然宁渝还不清楚汉阳铁厂在世界上占据的地位,但是能够有这样的成绩,而已足够他开心了。

    一路上的巡视中,宁渝所看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相关工业能力的发展,关于民生方面他也是极为重视,毕竟如今国家已经恢复了和平,如果百姓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那就完全说不过去了,对于宁渝而言,这一点甚至更加重要一些。

    所幸的是,宁楚在建国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包括像废除火耗银、摊丁入亩等到措施,都是能够在客观实际上减轻百姓的负担,再加上赋税大量被减少,因此百姓的日子确确实实在好转当中。

    如今的宁渝最担心的一点,就是来自于中央的政策,经过了地方之手会不会发生变化,还有地方官员的综合素质,会不会对百姓的生活产生影响。这些点看似不重要,可实际上带来的影响却非常大。

    湖北左布政使宁万钧作为宁家的远方族人,也不是完全依靠关系上位,他确确实实有相关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也有一颗爱民之心,对于宁渝的担忧,他心里也是心知肚明,低声道:“陛下,如今百姓们都很感恩呢,政策到了下面后,都有都察院的人前来巡视过,没人敢在这时候动手脚。”

    宁渝赞许地点了点头,“万钧,咱们起家不容易,立下大楚这一国更不容易,靠的就是人心,靠的就是百姓,若是咱们对百姓不好,百姓可是会用实际行动来表示不满的,因此官府的事情要做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