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 第254章 明月夜,短松冈

第254章 明月夜,短松冈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十二岁初见苏轼被收为侍女,到后来十八岁被纳为妾侍。

    他们其实一起走过了很长一段的日子。

    说起来可能有些不信。

    但实际上那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实际上写的,就是王朝云。

    当时在惠州。

    王朝云总是会为他唱一首词,这首词是他自己写的叫做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而每当王朝云唱到这一手此的时候,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的时候,总是会泣不成声。

    其实原因很简单。

    心疼。

    心疼的当然不是她自己,而是苏轼。

    古人认为,芳草为柳绵所化,所以枝上柳绵吹遍天涯,芳草也就随风而生。这首词也暗喻了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的命运。在政敌的迫害下,他生涯类转蓬,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一次比一次遭受的打击大。

    朝云唱到那两句时,想起苏轼宦海的浮沉、命运的无奈,对苏东坡忠而被贬、沦落天涯的境遇是同感在心,于是泪下如雨,不能自已。

    能有一个知心的人,真切的是一件无比的好事的。

    更何况苏轼这时候的身边,也只有他了。

    可惜的是。

    没有多久,王朝云也就去世,从此苏轼,再也没有听过这首词。

    苏轼对于王朝云的感情,实际上是不必多说的。

    王闰之对于苏轼而言,是勤俭持家,是陪伴。

    而王朝云则是另外一个,是对艺术生活的了解与体验,对细腻感情的把玩品味,与富有浪漫气质的苏轼贴近。

    这才是双方吸引的根源。

    但苏轼的悲凉,尚且不止这些。

    惠州竟然不是他的终点,他最后的终点。

    在琼州。

    琼州,也就是海南岛。

    嗯,那个年代的海南岛。

    当时的他,和他弟弟一起慢慢的走着,一个人去琼州,一个人去雷州,天南地北。

    六十二岁的苏轼知道。

    自此一别,怕就是天人两隔了。

    是的,他们都没有猜错。

    苏轼死在了海南。

    那一个无比遥远的地方,在当时的宋朝,这是仅次于斩首的刑罚,由此可见,琼州的艰难。

    但其实苏轼在琼州,日子还是过得蛮不错的。

    很是潇洒。

    羊蝎子这个东西,就是他在琼州发明的。

    在琼州待了几年,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琼州,从苏轼学。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打破了琼州百年以来的记录。

    也不由得让人感慨,或许苏轼真的是一个乐观而豁达的人。

    “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姜唐佐的,说是有一天。

    姜唐佐中举,他就为其补完后半部。

    然而可惜的是,苏轼之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在海南的那几年的时间里面,熬死了哲宗,终于可以离开海南,前往他自己的墓地。

    常州。

    可惜还是因为病痛,最终死在了去往常州的路上。

    那半阙诗自然也成为了绝响。

    但后半阙,最终还是由苏辙补完了后面两句。

    “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至此,结束。”

    画面到这里就暗淡了下去。

    自然就是结束了。

    一个人由生到死,到了这个时候,自然就终结了。

    许多人无奈的叹了口气。

    嬴政:“倒也算是良才,只是一辈子,却也有些波折了啊。”

    赵匡胤:“如此贤才,却落到了这种地步,还是识人不明的原因啊。”

    赵光义:“该说不说的,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嗯?”

    宋朝这两位祖宗级别的人物一出来,那大家自然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的。

    宋神宗:“其实吧,我是真挺喜欢苏轼这个人的,还是因为党争吧,诶,何必呢。”

    宋哲宗:“唔,看来我倒是有些问题,其实我觉得吧,变法还是必须要做下去的,只是我也没想到,苏轼并非是旧党的人。”

    王安石:“看来在这一场争斗当中,并没有获胜者。”

    司马光:“整个朝堂,支离破碎啊。”

    李世民:“这个确实有大问题,一个政策的延续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发酵,结果你们这边,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令夕改,容易让天下,不安稳啊。”

    李治:“的确是如此啊,所以难免会有问题。”

    朱元璋:“所以该说不说的话,其实当年还有个比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有人骂王安石是小鸡,就是养的那个,哈哈哈哈哈。”

    刘彻:“只有我一个人很关注,这第五,到底是哪一首词吗?”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那要是说其余人的话,其实大家都还蛮好选择的。

    但是现在这位是苏轼。

    这位留下来的词,是不是有些太多了?

    谁是第五名?

    嬴政:“首先排除一个答案,那就是水调歌头,这首中秋词,不可能是第五。”

    朱棣:“我觉得吧,应该是那首定风波,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何等的洒脱啊。”

    温庭钧:“我反而是觉得,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首词,不错。”

    柳七:“同意,我也觉得是这首,多情总被无情恼,这首词,真的是很可以了。”

    秦观:“倒是我个人觉得,我师父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应当是第五!”

    朱瞻基:“坏了,我都挺喜欢的,完全分辨不出来,这咋办?”

    只能说,一个人的心中,还是有一万个哈姆雷特的。

    所以让他们去思考这个东西,同样是有些困难。

    他们每个人觉得,每一首词都有他们的可取之处。

    甚至是那一句。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处安心是吾乡。

    也是不可多得的句子。

    如此一来,要让他们在卷帙浩繁当中选择出第五,实在是有些困难。

    而对于秦戟来说。

    因为之前就说过,是一家之言。

    所以拍起来,自然是早就已经,有着心中的想法。

    是的,最后的第五。

    是秦戟很爱很爱的那一首。

    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