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简单的灭国故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现在优势在我,不是吗?
当时的王翦,脸上或许是带着笑容的。
因为秦国有着足够的国力,能够继续支撑下去。
的确,有李牧在,秦国的难以速胜,那就继续拖下去,拖到赵国拖不下去,到时候,再看他们怎么办。
于是王翦并不理会李牧的小伎俩。
正如之前所说,王翦的用兵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稳。
王翦直接率领大军和李牧相持近一年的时间。
双方在此期间有着小规模的碰撞,但是大规模的战斗却一直没有发起。
王翦,就像是一个等待着猎物落网的老练的猎人,他坚信自己能够熬过那漫长的黑夜。
这种情况,才是最棘手的。
甚至可以说,是无解的。
你国内民生凋敝,灾祸连连,这时候大批人马,几乎是赵国全国之力都在这里,和对方相持。
当兵的难道不要粮草?
当然需要!而且要的,还不少。
一年,整整一年时间。
大军的供给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文数字,李牧明白,王翦明白,秦王嬴政明白,甚至说或许赵王也明白。
但明白归明白,秦国还有粮,还能够继续撑下去。
但赵国,却已经是撑不下去了。
李牧知道,每过去一天,他们就距离死亡更近了一天,他使尽了浑身的解数,面对王翦这个对手,也只能够是徒劳无功一般朝着深渊缓缓的滑落。
因为王翦现在就像是个狗王八缩着脑袋,你打,他就固守,你跑,他就探出头来咬你一口。
而且王八注定是能够熬死人的。
这怎么玩?没得玩。
谁来,当时的那个局面,谁都会死。
真的,因为这是一个彻底无解的局面。
赵王不是个蠢人,不然也不会任用李牧,甚至让李牧支撑了一年的时间。
但他真的撑不下去了。
他需要胜利,他需要秦国的那些臭丘八全都滚回去,他需要休养生息,不然国内民怨沸腾,饿死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人了。
王翦在大军之前,自然是看的明白的。
所以他来了一手,反间计。
这不是一个很聪明的计谋,准确的来说,如果这个计谋发生在一年前,那么谁说,赵王估计就要杀谁。
就算是郭开,额,郭开可能不会死,但赵王也不会杀李牧。
但现在不一样了。
赵王撑不下去了,所以他必须找人,来获得胜利。
恰逢郭开收到了重金,散布流言,说李牧与秦国勾结,准备背叛赵国。
赵王这个时候,也懒得去查证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因为都不是很重要了。
重要的在于,他需要胜利,而李牧给不了他胜利。
横着是一刀,竖着也是一刀。
死马当做活马来医吧。
于是赵王派人代替李牧,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多活一天,就是一件好事,毕竟世事无常。
何必呢,双方熬下去,在李牧看来,他们赵国万众一心,未必熬不过秦国。
就算是熬不过,将秦国熬得元气大伤,这也是一件好事。
但可惜的是,赵王不这么认为。
所以赵王杀了李牧。
所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因为临战诛杀大将,临阵换将,都是兵家大忌。
这也导致了赵国的灭亡。
李牧死后,赵王派出去的人根本不是王翦的对手。
不过三个月,王翦趁势而战,大败赵军,随后秦军攻下邯郸,赵国公子虽然逃脱称王。
但赵国的国土,已经是落入到了王翦的手里。
刘彻:“彻彻底底的阳谋,关键还是无解的阳谋,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耐心等下去的,等待,才是最熬人的事情啊。”
刘彻叹了口气如此开口。
刘邦:“说归说,不过这个赵王依旧不是什么好人。”
朱元璋:“有时候,我们会讲一个,天下大势的说法,而毫无疑问,就算是当时坚持下去,也不过是延缓了一统的脚步,最终的天下,已经是到了秦国的手中了。
天下大势,不可违逆啊。”
朱棣:“说的是啊,就算是诸葛武侯那般的人物,尚且无力回天,何况是别人呢?一个将军,最大的价值就是在战场上击破对手。
但当他无法击破的时候,双方拉扯国力,将军在这一个环节,却又显得是如此的弱小。可惜,可惜。”
李世民:“天下大势啊,但那天下大势,难道是一开始就在秦国么?不还是秦奋六世之余烈?当年赵武灵王的赵国,雄踞天下,莫不是大势?”
刘秀:“这倒也是,所以说,人定胜天啊。”
王莽:“我真的很看不惯你说人定胜天这四个字,你特么有资格吗?”
刘秀嘿嘿一笑。
“只能说是天命在我嘛。”
一时之间众人都忍不住笑出来,没办法,好像众人在不断的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唯有刘秀,是最受上天所眷顾的一样。
至于王莽,也不过是一时之枭雄而已。
成不了大气候,就算是没有刘秀,也会有其他人的。
无非就是不知道国号,还是不是大汉,仅此而已罢了。
而王翦在平定了赵国之后,就迎来了一个历史的大事件。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然而一切并没有如同燕王所想的那样。
秦舞阳荆轲血溅大殿,反而为燕国招来了杀身之祸。
始皇帝十九年。
王翦再次领兵,攻打燕国。
燕王喜和代王,也就是从赵国跑出去的那个联手抵抗秦军。
由太子丹亲自统兵。
太子丹这个人......不太好评价。
但唯一可以评价的是,至少在统兵这方面,太子丹是远不如王翦的。
就像是历史偏爱易水这个地方。
所以这里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也有王翦再次大败太子丹,随后乘势攻取燕国都城,燕王喜逃去辽东。
但燕国,名存实亡。
随后是王翦儿子,王贲的秀场,大败楚国之后,转而掉头杀向了魏国。
引黄河之水,水淹大梁,魏国都城被毁,魏王投降。
随后始皇帝二十三年。
这一年,秦国才准备继续用兵,啃下当时最难啃的一根骨头。
楚国。
现在优势在我,不是吗?
当时的王翦,脸上或许是带着笑容的。
因为秦国有着足够的国力,能够继续支撑下去。
的确,有李牧在,秦国的难以速胜,那就继续拖下去,拖到赵国拖不下去,到时候,再看他们怎么办。
于是王翦并不理会李牧的小伎俩。
正如之前所说,王翦的用兵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稳。
王翦直接率领大军和李牧相持近一年的时间。
双方在此期间有着小规模的碰撞,但是大规模的战斗却一直没有发起。
王翦,就像是一个等待着猎物落网的老练的猎人,他坚信自己能够熬过那漫长的黑夜。
这种情况,才是最棘手的。
甚至可以说,是无解的。
你国内民生凋敝,灾祸连连,这时候大批人马,几乎是赵国全国之力都在这里,和对方相持。
当兵的难道不要粮草?
当然需要!而且要的,还不少。
一年,整整一年时间。
大军的供给毫无疑问是一个天文数字,李牧明白,王翦明白,秦王嬴政明白,甚至说或许赵王也明白。
但明白归明白,秦国还有粮,还能够继续撑下去。
但赵国,却已经是撑不下去了。
李牧知道,每过去一天,他们就距离死亡更近了一天,他使尽了浑身的解数,面对王翦这个对手,也只能够是徒劳无功一般朝着深渊缓缓的滑落。
因为王翦现在就像是个狗王八缩着脑袋,你打,他就固守,你跑,他就探出头来咬你一口。
而且王八注定是能够熬死人的。
这怎么玩?没得玩。
谁来,当时的那个局面,谁都会死。
真的,因为这是一个彻底无解的局面。
赵王不是个蠢人,不然也不会任用李牧,甚至让李牧支撑了一年的时间。
但他真的撑不下去了。
他需要胜利,他需要秦国的那些臭丘八全都滚回去,他需要休养生息,不然国内民怨沸腾,饿死都不知道饿死多少人了。
王翦在大军之前,自然是看的明白的。
所以他来了一手,反间计。
这不是一个很聪明的计谋,准确的来说,如果这个计谋发生在一年前,那么谁说,赵王估计就要杀谁。
就算是郭开,额,郭开可能不会死,但赵王也不会杀李牧。
但现在不一样了。
赵王撑不下去了,所以他必须找人,来获得胜利。
恰逢郭开收到了重金,散布流言,说李牧与秦国勾结,准备背叛赵国。
赵王这个时候,也懒得去查证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了,因为都不是很重要了。
重要的在于,他需要胜利,而李牧给不了他胜利。
横着是一刀,竖着也是一刀。
死马当做活马来医吧。
于是赵王派人代替李牧,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多活一天,就是一件好事,毕竟世事无常。
何必呢,双方熬下去,在李牧看来,他们赵国万众一心,未必熬不过秦国。
就算是熬不过,将秦国熬得元气大伤,这也是一件好事。
但可惜的是,赵王不这么认为。
所以赵王杀了李牧。
所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因为临战诛杀大将,临阵换将,都是兵家大忌。
这也导致了赵国的灭亡。
李牧死后,赵王派出去的人根本不是王翦的对手。
不过三个月,王翦趁势而战,大败赵军,随后秦军攻下邯郸,赵国公子虽然逃脱称王。
但赵国的国土,已经是落入到了王翦的手里。
刘彻:“彻彻底底的阳谋,关键还是无解的阳谋,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耐心等下去的,等待,才是最熬人的事情啊。”
刘彻叹了口气如此开口。
刘邦:“说归说,不过这个赵王依旧不是什么好人。”
朱元璋:“有时候,我们会讲一个,天下大势的说法,而毫无疑问,就算是当时坚持下去,也不过是延缓了一统的脚步,最终的天下,已经是到了秦国的手中了。
天下大势,不可违逆啊。”
朱棣:“说的是啊,就算是诸葛武侯那般的人物,尚且无力回天,何况是别人呢?一个将军,最大的价值就是在战场上击破对手。
但当他无法击破的时候,双方拉扯国力,将军在这一个环节,却又显得是如此的弱小。可惜,可惜。”
李世民:“天下大势啊,但那天下大势,难道是一开始就在秦国么?不还是秦奋六世之余烈?当年赵武灵王的赵国,雄踞天下,莫不是大势?”
刘秀:“这倒也是,所以说,人定胜天啊。”
王莽:“我真的很看不惯你说人定胜天这四个字,你特么有资格吗?”
刘秀嘿嘿一笑。
“只能说是天命在我嘛。”
一时之间众人都忍不住笑出来,没办法,好像众人在不断的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唯有刘秀,是最受上天所眷顾的一样。
至于王莽,也不过是一时之枭雄而已。
成不了大气候,就算是没有刘秀,也会有其他人的。
无非就是不知道国号,还是不是大汉,仅此而已罢了。
而王翦在平定了赵国之后,就迎来了一个历史的大事件。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然而一切并没有如同燕王所想的那样。
秦舞阳荆轲血溅大殿,反而为燕国招来了杀身之祸。
始皇帝十九年。
王翦再次领兵,攻打燕国。
燕王喜和代王,也就是从赵国跑出去的那个联手抵抗秦军。
由太子丹亲自统兵。
太子丹这个人......不太好评价。
但唯一可以评价的是,至少在统兵这方面,太子丹是远不如王翦的。
就像是历史偏爱易水这个地方。
所以这里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也有王翦再次大败太子丹,随后乘势攻取燕国都城,燕王喜逃去辽东。
但燕国,名存实亡。
随后是王翦儿子,王贲的秀场,大败楚国之后,转而掉头杀向了魏国。
引黄河之水,水淹大梁,魏国都城被毁,魏王投降。
随后始皇帝二十三年。
这一年,秦国才准备继续用兵,啃下当时最难啃的一根骨头。
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