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过了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安城中。
太子妃教东宫属臣如何写诗很快便传遍了。
而这些列出来的诗,无不有着各自的特点。
霎时间。
在上层贵族当中,也是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
……
当然!
其实这些诗都不是什么重点。
重点是,苏纨所提出来的一些写诗的主张。
因为是‘教’东宫属臣如何写诗。
那么这个‘教’,就尤为重要。
所以说……
苏纨都教了什么。
……
其实苏纨教得很简单。
第一。
写诗不必追求绮丽华艳。
第二。
写诗应该是有感而发。
第三。
…
……
从苏纨教的来看,就知道她教得不怎么样。
完全是门外之言。
但是!
虽说是门外之言,然而,在这些精妙的诗之前。
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陷入反思。
自己的诗跟她所拿出来的诗比怎样?
原来诗可以这么写!
所以说,这诗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然后……
有一些人便去翻前人的着作。
但是!
却仿佛一点都找不到联系。
尤其是那首“风急天高猿啸哀”,这首诗,读着让人觉得很顺溜。
很富有诗意和美感。
但是,这诗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而且……
真的是人写出来的?
所有人都不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诗。
这首诗怎么说。
可能是一位天才所作,但是更多的人却更愿意相信,这世上并不存在天才。
他们仿佛一开始就一致认定,这首诗其实是有技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
这种技巧是什么?
她们就是翻篇所有的书,都找不到。
……
“这诗是我见过的写得最绝的!”
“就是不知道是谁写的!”
“按诗中所说,应该也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
“可能有如此造诣之人,当世真的有么?”
说此话的人,正是唐初另外一位有名诗人,也是太宗的好知交,好臣子,虞世南。
虞世南也十分擅长写诗。
几乎可以这么说。
贞观初的这段时间,如果要说写诗哪个写得最好。
那么,一个是新创了‘上官体’的上官仪,另一个,就是旧时代一直延续到新时代的虞世南。
虞世南很擅长写南朝齐梁的那些宫体诗。
但是由于她自己也认为,这些诗不好,所以,到了她晚年的时候,几乎已经封笔不写。
甚至……
她还曾劝过太宗,也别写。
因为这样的诗写下来毫无意义。
当然,虞世南也并非全是宫体诗,也有一些写得比较好,如《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就写得很好,然而……
如果是以苏纨的要求来评价的话。
还是差了点,因为她不认识第二个字。
不过,光是这首诗,已经足可见,虞世南的水平。
不说很厉害,超越古人什么的,但至少,她已经开始脱离南朝齐梁原来那些诗对自己的影响。
虽然这个‘緌’字,还是多少有些卖弄的意思。
好好的触角就触角,非要写什么‘緌’,如果是叫苏纨知道了,苏纨一定会这么说。
这个字你非要说不好么?
其实也不是,因为‘緌’字,说的就是‘帽带打结后下垂’,这字其实认真地来说,是十分形象的。
但这里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言语不够直白,用词不够精炼。
然而……
这大概就是初唐的毛病。
但是!
当虞世南读到苏纨,也就是太子妃所列举出来的这些诗后。
她开始发现一个问题。
苏纨的这些诗都太精炼,太准确,太生动,甚至,还给人一种多姿多彩的感觉。
野渡无人舟自横,一个‘横’字。
如果是让他来写,他肯定会从《诗经》里面翻个你不认识的字出来代替。
又比如说‘风急天高猿啸哀’。
光只用了三个字,急,高,哀。
如果是换作她来写,她觉得,至少能让太子妃再认多三个生字。
为什么?
为什么明明看似如此简单,然而她们却好像想也想不出这样的词。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时她们的诗,往往都缺乏一种提炼。
她们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抄过来的。
要不怎么说,唐初的诗还没怎么发展,到了盛唐时,像是这种字,应该是随手拈来的吧,但是在唐初,大多人,却只懂得从古籍中翻找。
……
此时的虞世南,就对这些技巧很是震惊。
从《登高》这首诗所写的这些内容来看,能写出这首诗的人,恐怕对于诗中字词的提炼,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而她当然也知道了太子妃所说的一些写诗的主张。
她对太子妃这个不懂诗的,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太子妃完全说错了。
写诗,不是不必追求绮丽华艳。
而是……
要想写成如此平易质朴,也是需要极大的能力的。
目前,虞世南几乎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
“房相,此人是谁?”
虞世南刚刚养病归来,也是立刻问房玄龄道。
房玄龄此时与她共掌诏告文翰。
正高兴,虞世南回来了,自己终于不用那么累了。
结果,你倒好!
一回来,就问我这个。
房玄龄也是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是谁写的。”
虞世南便疑惑了,“这怎么能不知道是谁写的呢?”
房玄龄便耐心道:“这诗是出自太子妃的,这你也应该知道。”
“这我知道。”
房玄龄便道:“太子妃据说读书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容易忘记一些关键的东西。”
“比如说……”
“比如说,她容易把人家马儿的名字忘记。”
“所以……”
“是的!没错!她把写诗之人的名字也忘了。”
“可这么多首,她总不能全都忘了吧!”
房玄龄也觉得奇怪,照理说,这不应该。
可人家说就是不记得了,你又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吧!
诗歌这种东西,终究只是陶冶性情用的。
也不必那么去重视。
这是房玄龄自己的想法。
而且,如今大唐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她们理当忙正事才是。
她就发现,最近朝中的大臣们啊,好像讨论这个讨论得有点过了。
长安城中。
太子妃教东宫属臣如何写诗很快便传遍了。
而这些列出来的诗,无不有着各自的特点。
霎时间。
在上层贵族当中,也是掀起了一股讨论的热潮。
……
当然!
其实这些诗都不是什么重点。
重点是,苏纨所提出来的一些写诗的主张。
因为是‘教’东宫属臣如何写诗。
那么这个‘教’,就尤为重要。
所以说……
苏纨都教了什么。
……
其实苏纨教得很简单。
第一。
写诗不必追求绮丽华艳。
第二。
写诗应该是有感而发。
第三。
…
……
从苏纨教的来看,就知道她教得不怎么样。
完全是门外之言。
但是!
虽说是门外之言,然而,在这些精妙的诗之前。
所有人都不得不重新陷入反思。
自己的诗跟她所拿出来的诗比怎样?
原来诗可以这么写!
所以说,这诗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然后……
有一些人便去翻前人的着作。
但是!
却仿佛一点都找不到联系。
尤其是那首“风急天高猿啸哀”,这首诗,读着让人觉得很顺溜。
很富有诗意和美感。
但是,这诗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而且……
真的是人写出来的?
所有人都不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诗。
这首诗怎么说。
可能是一位天才所作,但是更多的人却更愿意相信,这世上并不存在天才。
他们仿佛一开始就一致认定,这首诗其实是有技巧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
这种技巧是什么?
她们就是翻篇所有的书,都找不到。
……
“这诗是我见过的写得最绝的!”
“就是不知道是谁写的!”
“按诗中所说,应该也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
“可能有如此造诣之人,当世真的有么?”
说此话的人,正是唐初另外一位有名诗人,也是太宗的好知交,好臣子,虞世南。
虞世南也十分擅长写诗。
几乎可以这么说。
贞观初的这段时间,如果要说写诗哪个写得最好。
那么,一个是新创了‘上官体’的上官仪,另一个,就是旧时代一直延续到新时代的虞世南。
虞世南很擅长写南朝齐梁的那些宫体诗。
但是由于她自己也认为,这些诗不好,所以,到了她晚年的时候,几乎已经封笔不写。
甚至……
她还曾劝过太宗,也别写。
因为这样的诗写下来毫无意义。
当然,虞世南也并非全是宫体诗,也有一些写得比较好,如《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就写得很好,然而……
如果是以苏纨的要求来评价的话。
还是差了点,因为她不认识第二个字。
不过,光是这首诗,已经足可见,虞世南的水平。
不说很厉害,超越古人什么的,但至少,她已经开始脱离南朝齐梁原来那些诗对自己的影响。
虽然这个‘緌’字,还是多少有些卖弄的意思。
好好的触角就触角,非要写什么‘緌’,如果是叫苏纨知道了,苏纨一定会这么说。
这个字你非要说不好么?
其实也不是,因为‘緌’字,说的就是‘帽带打结后下垂’,这字其实认真地来说,是十分形象的。
但这里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言语不够直白,用词不够精炼。
然而……
这大概就是初唐的毛病。
但是!
当虞世南读到苏纨,也就是太子妃所列举出来的这些诗后。
她开始发现一个问题。
苏纨的这些诗都太精炼,太准确,太生动,甚至,还给人一种多姿多彩的感觉。
野渡无人舟自横,一个‘横’字。
如果是让他来写,他肯定会从《诗经》里面翻个你不认识的字出来代替。
又比如说‘风急天高猿啸哀’。
光只用了三个字,急,高,哀。
如果是换作她来写,她觉得,至少能让太子妃再认多三个生字。
为什么?
为什么明明看似如此简单,然而她们却好像想也想不出这样的词。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时她们的诗,往往都缺乏一种提炼。
她们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抄过来的。
要不怎么说,唐初的诗还没怎么发展,到了盛唐时,像是这种字,应该是随手拈来的吧,但是在唐初,大多人,却只懂得从古籍中翻找。
……
此时的虞世南,就对这些技巧很是震惊。
从《登高》这首诗所写的这些内容来看,能写出这首诗的人,恐怕对于诗中字词的提炼,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而她当然也知道了太子妃所说的一些写诗的主张。
她对太子妃这个不懂诗的,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太子妃完全说错了。
写诗,不是不必追求绮丽华艳。
而是……
要想写成如此平易质朴,也是需要极大的能力的。
目前,虞世南几乎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
“房相,此人是谁?”
虞世南刚刚养病归来,也是立刻问房玄龄道。
房玄龄此时与她共掌诏告文翰。
正高兴,虞世南回来了,自己终于不用那么累了。
结果,你倒好!
一回来,就问我这个。
房玄龄也是摇了摇头道:“不知道是谁写的。”
虞世南便疑惑了,“这怎么能不知道是谁写的呢?”
房玄龄便耐心道:“这诗是出自太子妃的,这你也应该知道。”
“这我知道。”
房玄龄便道:“太子妃据说读书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容易忘记一些关键的东西。”
“比如说……”
“比如说,她容易把人家马儿的名字忘记。”
“所以……”
“是的!没错!她把写诗之人的名字也忘了。”
“可这么多首,她总不能全都忘了吧!”
房玄龄也觉得奇怪,照理说,这不应该。
可人家说就是不记得了,你又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吧!
诗歌这种东西,终究只是陶冶性情用的。
也不必那么去重视。
这是房玄龄自己的想法。
而且,如今大唐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她们理当忙正事才是。
她就发现,最近朝中的大臣们啊,好像讨论这个讨论得有点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