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二)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来的是魏东城与宋瑶。
夏绥节度使魏东城远远跳下坐骑,向李承嗣一拱手,道:“李公。哈哈,过河时忽见北面来人,竟是宋帅,真是巧了。”
宋瑶亦道:“是……是巧了。接李公来信,某一……一刻不敢耽误,不意途遇魏帅,不不曾误事吧。”
宋将军期盼西征多少年,总算拉了李承嗣下水。自拿下灵州,又等了这几年,总算要动手,宋瑶将军内心激动啊,顶风冒雪就从天德军跑过来了。
进城,李承嗣摆开筵宴,与两位尊客共饮。
李承嗣举杯道:“魏哥儿,自景城以来,三十年矣。当初投军,何曾想过有此际遇,可惜大帅不能亲见呐。来,魏哥儿,宋帅,且为大唐贺。”
夏国公口里的这个大帅,当然就是先辽王了。李承嗣与魏东城都是先辽王的亲兵出身,都是从景城一路走来的老兄弟,比旁人更多几分亲近。
魏东城与李承嗣眼波交流,共同默默缅怀了带头大哥。
吃罢了酒,魏东城道:“可惜事情仓促,你我未能在场,甚憾。宋帅,你在贵乡,哦,如今改作大名了,速与我说说。”
大唐开国,朔方、夏绥、天德军三位大帅,李承嗣、魏东城两位卢龙宿将不在,倒是半路出家的宋瑶得以参加大典,也是一种奇遇。
宋瑶红着脸道:“有……有甚好说。着着实仓促,郊天之祭台,亦是草就,十……十分粗陋。俺俺在台下,一阵风来,吹起尘尘土不小,吃了老子满满口砂子。南……北西东四京,贵……大大名一个不挨。
嘿,要要我说,此事太也草率。”
宋将军是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魏州,就陪着李三郎载歌载舞。在灵州,就顺着李承嗣、魏东城,说开国典礼办的草率。
就主打一个灵活,不……死板。
李承嗣道:“你这砂子可不白吃。”
他这话是意有所指。此次开国,宋瑶捞了好处可不少。
走了一趟魏州,天德军所在的丰州正式设镇,原先叫都防御使,如今是节度使,宋瑶就是这第一任。此外这厮还混了个九原县侯,跟在座的两位前辈没法比,但毕竟在新朝有了编制地位,意义不小。
现在低点无所谓,先占个坑,后面立了功勋可以再升么。
九原县侯宋瑶听夏国公如此说,羞红了脸笑道:“丰丰州本属朔方治下,今今虽设镇,等等闲不能忘本,必以李公马首是瞻。但但有驱驰,莫敢不从。”
李承嗣心说,这老小子真不要脸,之前巴结那黑厮,跪舔李三,这就又要唯我马首是瞻了。
不过无所谓,看你表现喽。
既然宋瑶表态了,李承嗣就不再绕弯子。“岁末邀二位来,确有要事相商。”
李承嗣一开口,知道正戏开场,两位贵客都摆出一副认真的态度。
夏国公李承嗣遂道:“陇右,向为富庶之地。
一曰水草丰美。
一曰商路通达。
叵耐蕃贼侵凌河陇,毁稼穑,绝商旅,百有余年矣。大中时虽有张公义潮恢复河陇,连通东西,可惜昙花一现,后继无人。今凉州有嗢末,甘州有回鹘,肃州有焉耆,归义军在沙瓜二州苟延残喘,安西、北庭更不必说。
河陇,向为汉土,陷蕃百年,汉儿盼王师如久旱盼甘霖,如婴儿之盼母。
唐王常说,塞内杀得尸横遍野也是兄弟阋墙,同胞自戕,便是如何了得亦不足以夸‘功’。大丈夫之功业,唯在域外。
此言,深合吾心。
归朝为相,非我所欲也。
恢复旧疆,扬威异域,我之愿也。
某四十有八矣。
美人迟暮,将军白头,时不我待啊。
明春,某有意讨甘州,二位可愿助我一臂之力呀?”
宋大帅早想插回鹘崽子几刀,可恨本小力弱,不能如愿。李承嗣治灵武,收服河西党项,囤积粮草军械,宋瑶一一看在眼里。
其实,最开始他都没想李承嗣真的会这么早向西看。
本来他是以为这位李大帅会向南发展的,比如与夏绥魏大帅并立取关中,甚至拿下凤翔。毕竟,大唐与朱梁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拿下关中,就可以兵出潼关,一路沿河东进,对汴梁威胁不小。
却不曾想,这位哥的眼睛真是向西看。
此时见问,宋瑶将军哪有犹豫,就想表态。
可是看魏东城在边上似有别情,九原县侯就想起在中城初见唐王时的窘况,记起了祸从口出的至理名言,遂强压了心中激动等魏大帅先开牙。
魏东城蹙眉道:“李哥儿,话虽如此,但凡事有先后。三郎在大河与朱梁相持,哪里顾得这边角之地?
嗢末数典忘祖,不以华夏苗裔自居。
凉州在东,甘州在西,欲讨甘州,须先破凉州。
但河西不是山北。”
魏将军此言不是空穴来风,他是继任夏绥节度使不假,但是对周边的蕃部也做了深入了解。相比而言,他治下这些党项羌算是好搞的,除了一腔血勇其实啥也不是,可是河西那边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吐蕃,那可是跟大唐死磕了有不有两百年?长安都攻破了一次。
别的不讲,营州之乱时,唐军讨平两蕃才出了几个人,战兵有两万么?
跟吐蕃打仗又都是什么规模?
薛仁贵晚节不保的大非川一战,唐军战兵三万,辅兵辎重队二万。
玄宗朝与吐蕃争夺石堡城,哥舒翰一次战兵就用了八万么六万。
西边跟东边,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
虽然后来吐蕃崩了,但是估计这边也不是秃头蛮之类可比的吧。
比如嗢末,本为吐蕃俘虏的汉人奴部,后来赶跑吐蕃老爷翻了身,这十有八九都不是善茬子。如今过来一股蕃贼据说实力同样不小,早些年据传其曾围攻凉州城,聚兵七八千,风头狠劲呐。
灵武眼下也就是左神武军一万人,横塞军五千人。
左神武军就是当年的怀远军,横塞军则是胡汉相杂,其实就是这边的义从军。这些人想横扫甘凉?魏东城感觉老伙计这是要疯啊。
“李哥儿要兄弟怎么?说来听听。”
尽管对李承嗣的大胆并不赞同,但魏东城知道这厮是顺毛驴,就决定先问明白,也好有的放矢给老兄弟拆台,哦不,是拯救。
李承嗣看魏东城没有直接表示反对,也如实说:“你所言不差,这点人马横扫甘凉定然不够,我也未作此想。”分别看了两人,道,“走北路,从西城走居延海,直击删丹。
绕开凉州,先取甘州。
回鹘崽子不似蕃贼耐打,一万精兵,破之必矣。
只是我马匹、粮豆不足,需二位帮衬一些。
另,我大军走后,灵武亦须二位帮忙照看。”
魏东城闻言道:“取图来。”
李承嗣着人取来地图,魏东城拿了尺子在图上反复测量。得益于李老三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河西地理图虽然不很精确,但是大致方向不错。道:“从西城至居延海约千里,到删丹又千里。
日行百里,亦需行军二十日。春季草木不丰,日行军百里,马匹完全无法吃草,全靠随行粮豆补给,军粮无从保障。”
这可不是瞎说。
正常战马一日十斤粮,二十天就得二百斤,这就已经超过了一匹驮马的运力了。这还没算其他装具、辎重、器械呢。也就是说,按这个行程,一匹驮马的负重,连畜牲自己单程行军的口粮都很勉强。
换个说法,后勤完全无法保障。若马料减半,负重或能勉强支应,但中途要死多少马?到地战马还有无体力作战?这是二千里远征,不是内线机动,还得考虑各种意外状况,一点富余都不留,这老伙计想干什么?
“魏哥儿,你所顾虑我亦知之。不过,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与这小老弟相识三十年,李承嗣对魏东城可算是了解很深。面对他的问题,李承嗣毫不回避,反而胸有成竹地说:“首先,可征募橐驼。这玩意一头可负重三五百斤,且损耗不多。
尽发三镇橐驼,可大有裨益。
其次,居延海水草丰美,必有大量牧人在此越冬。前军多配马匹,日行二百里,五日可至,大掠诸部可也!”
夏国公为了这次西征,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
河西不是漠北,地方比较局促,尤其水草丰茂的就那个屈指可数的几个地方。这点其实跟山北颇为相类。甘州这帮回鹘崽子富裕啊,牛、羊、橐驼、马匹都不少养,定有许多在此越冬。
冬季胡儿马匹羸弱最是不堪,只要到了居延海,一路以战养战,何惧之有。
如果啥都要从灵州运,那还玩个屁。
呃……
他魏某人其实是比较谨慎的性子,但是李承嗣向来都是走得大开大合的路子,要不然,他能夏州都没坐稳就偷了灵武么。
魏东城趴在地图上看了又看,不得不说好有道理啊。
当然,这种刀尖上跳舞的买卖,他魏某人是万万不肯的。
可是看样子,李承嗣已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呀。试探着问:“李哥儿,准备动多少兵?”
李承嗣知道这老伙计已经让步了,一根手指晃一晃。“灵州这一万五千人我全带走,一万战兵,五千辅军。”
魏东城吞口唾沫,道:“需多少马骡?”
李承嗣道:“最少人配一匹战马加四头驮畜,驮畜多多益善。”
魏东城肉疼地说:“那最少也是七万五?”三镇都凑一凑或者能有这些畜牲,但是他跟宋瑶还过不过了?
而且,七万五?
实话说,这都有点少啊。
李承嗣也没想着这二位能都答应,也退一步道:“一人三马,不能再少。最好还是能有一人四马。
六万。
我这里有四万,缺口二万,二位慷慨解囊吧。”
听到这里,宋瑶知道李承嗣是横下心要干了,但是……
这厮是什么意思?
这老小子是准备甩了他宋某人单干么?
宋瑶咬着后槽牙试探道:“一一万匹啊。”
李承嗣以为宋瑶这小子想耍滑,决定不给他机会,直接开价:“一人出一万,若是橐驼,两头顶三匹马。”
宋瑶苦着脸道:“李公,真,真没有啊。”老子出本,赞助你李承嗣去发财?这种蠢事绝对不能干啊。
李承嗣拉了脸,呵斥道:“这几岁你从党项掳得许多牲畜,道俺不晓得么?又不白拿你地,得了甘凉,能让你吃亏?获利百倍或有夸口,甘州回鹘养得畜牲怕不有上千万头、匹?
大兵过去,获利十倍何难?
恁不爽利。”
对天德军的家底李承嗣同样摸得清清楚楚。
宋瑶算是藩镇主动投诚第一人,李三郎也算慷慨,给天德军按照六千正兵、战马一千匹的标准发钱、发粮。这里的战马,专指有军籍的战马,一般仅包括具装甲骑、甲骑的战马,游骑所乘或者驮马不在其列。
宋瑶这老小子占着河套丰饶之地,把着北边商路的出入口,实际军中马骡怕不得有二万还是三万?橐驼也没少养吧。
开口之前,李承嗣将军那是做足了功课地。
唯李承嗣马首是瞻,这话说早了呀。
宋瑶看看表演的差不多了,终于咬牙把大腿猛拍,道:“罢,罢。李公有此大志,某,某有何不可?也休说出出马,俺亲领三千骑,陪陪李公走一遭。
粮豆灵州如如有不足,我我来补上。
李公说个数,我我回回去杀羊制脯。”
哈哈哈哈,等了这么多年,总算可以出手,宋某人岂能人后?
……
灵州的李承嗣等人悉心钻研西征,魏州的唐公在等候朱梁的回信。
朱有贞的回应很干脆,滚你地吧。
如果当初李老三敢派信使过去,肯定是砍了脑袋送回。所以李三让杨延直回去带话真的很明智。
筹划数日后,朱有贞宣布要至洛阳郊天。
既然你李老三能在魏州祭天,爷爷就在洛阳祭天,看看这贼老天保佑谁。而且,你不是说什么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么?不好意思,如今西京长安在爷爷手里,东京洛阳还是在爷爷手里。
就是要恶心你。
……
历史洪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大唐和平统一,造福万民,结果朱梁如此至大义于不顾……
这就是自绝于天下,自绝于人民。
十二月底,黄河果然封冻,唐公片刻不耽误,大军抢渡,突袭杨刘城。
面对严冬,梁军也并非毫无准备。
在大河南岸容易登陆的河段,梁军皆以木立栅数十里。
效果嘛很感人。
但是没办法呀,没人呐。
万里黄河万里长,朱梁区区数万兵,根本做不到处处设防。分到杨刘的守军总共只有三千,就这还是朱有贞费尽心思才派上来的。
派兵上前线,朱友贞简直都有心理阴影了,生怕一个不好,又调头来烧他。
咳。
说回杨柳城。
这不是个大城,城低池浅,又值隆冬,右羽林军一个冲锋就上了杨柳城头。
守军士气低迷,坐地投降。
之前有部分梁军降兵曾被放归,守军早就听说啦。
唐军有政策:
负隅顽抗鸡犬不留。
开城投降大鱼大肉。
公然开城投降大伙儿肯定不敢,毕竟家眷还在汴州。
但是敌人上城了,顶不住啦,放下武器总行吧?
大唐说啦,唐儿不杀唐儿,肯投降都是好儿郎。
大唐又说了,愿当兵的还能继续当兵吃粮,不原当兵的给钱回家种地。没田不怕,大唐给分田,还给分婆娘呢。若是自己觉着腰子好,跟着进一两趟草原,什么都能有。
听说有早年被俘的,在那边日子可不差。
总强过这提心吊胆的吧。
那还打个屁。
有人都在琢磨,是否可以先投了唐军,拿笔遣散费回家,然后在重新投军过来呢?反正这兵荒马乱的,谁人的谁。再投降一次,是不是还能多拿一次唐军的遣散费?
这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投降啊。
同时,李洵在黎阳方向大肆鼓噪,做出要抢渡大河的姿态,牵制滑州梁军。
朱有贞的祭天大典才办了一半,听说辽贼过河了,赶紧领兵退回汴梁。
……
咳,真是江河日下啊。
来的是魏东城与宋瑶。
夏绥节度使魏东城远远跳下坐骑,向李承嗣一拱手,道:“李公。哈哈,过河时忽见北面来人,竟是宋帅,真是巧了。”
宋瑶亦道:“是……是巧了。接李公来信,某一……一刻不敢耽误,不意途遇魏帅,不不曾误事吧。”
宋将军期盼西征多少年,总算拉了李承嗣下水。自拿下灵州,又等了这几年,总算要动手,宋瑶将军内心激动啊,顶风冒雪就从天德军跑过来了。
进城,李承嗣摆开筵宴,与两位尊客共饮。
李承嗣举杯道:“魏哥儿,自景城以来,三十年矣。当初投军,何曾想过有此际遇,可惜大帅不能亲见呐。来,魏哥儿,宋帅,且为大唐贺。”
夏国公口里的这个大帅,当然就是先辽王了。李承嗣与魏东城都是先辽王的亲兵出身,都是从景城一路走来的老兄弟,比旁人更多几分亲近。
魏东城与李承嗣眼波交流,共同默默缅怀了带头大哥。
吃罢了酒,魏东城道:“可惜事情仓促,你我未能在场,甚憾。宋帅,你在贵乡,哦,如今改作大名了,速与我说说。”
大唐开国,朔方、夏绥、天德军三位大帅,李承嗣、魏东城两位卢龙宿将不在,倒是半路出家的宋瑶得以参加大典,也是一种奇遇。
宋瑶红着脸道:“有……有甚好说。着着实仓促,郊天之祭台,亦是草就,十……十分粗陋。俺俺在台下,一阵风来,吹起尘尘土不小,吃了老子满满口砂子。南……北西东四京,贵……大大名一个不挨。
嘿,要要我说,此事太也草率。”
宋将军是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魏州,就陪着李三郎载歌载舞。在灵州,就顺着李承嗣、魏东城,说开国典礼办的草率。
就主打一个灵活,不……死板。
李承嗣道:“你这砂子可不白吃。”
他这话是意有所指。此次开国,宋瑶捞了好处可不少。
走了一趟魏州,天德军所在的丰州正式设镇,原先叫都防御使,如今是节度使,宋瑶就是这第一任。此外这厮还混了个九原县侯,跟在座的两位前辈没法比,但毕竟在新朝有了编制地位,意义不小。
现在低点无所谓,先占个坑,后面立了功勋可以再升么。
九原县侯宋瑶听夏国公如此说,羞红了脸笑道:“丰丰州本属朔方治下,今今虽设镇,等等闲不能忘本,必以李公马首是瞻。但但有驱驰,莫敢不从。”
李承嗣心说,这老小子真不要脸,之前巴结那黑厮,跪舔李三,这就又要唯我马首是瞻了。
不过无所谓,看你表现喽。
既然宋瑶表态了,李承嗣就不再绕弯子。“岁末邀二位来,确有要事相商。”
李承嗣一开口,知道正戏开场,两位贵客都摆出一副认真的态度。
夏国公李承嗣遂道:“陇右,向为富庶之地。
一曰水草丰美。
一曰商路通达。
叵耐蕃贼侵凌河陇,毁稼穑,绝商旅,百有余年矣。大中时虽有张公义潮恢复河陇,连通东西,可惜昙花一现,后继无人。今凉州有嗢末,甘州有回鹘,肃州有焉耆,归义军在沙瓜二州苟延残喘,安西、北庭更不必说。
河陇,向为汉土,陷蕃百年,汉儿盼王师如久旱盼甘霖,如婴儿之盼母。
唐王常说,塞内杀得尸横遍野也是兄弟阋墙,同胞自戕,便是如何了得亦不足以夸‘功’。大丈夫之功业,唯在域外。
此言,深合吾心。
归朝为相,非我所欲也。
恢复旧疆,扬威异域,我之愿也。
某四十有八矣。
美人迟暮,将军白头,时不我待啊。
明春,某有意讨甘州,二位可愿助我一臂之力呀?”
宋大帅早想插回鹘崽子几刀,可恨本小力弱,不能如愿。李承嗣治灵武,收服河西党项,囤积粮草军械,宋瑶一一看在眼里。
其实,最开始他都没想李承嗣真的会这么早向西看。
本来他是以为这位李大帅会向南发展的,比如与夏绥魏大帅并立取关中,甚至拿下凤翔。毕竟,大唐与朱梁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拿下关中,就可以兵出潼关,一路沿河东进,对汴梁威胁不小。
却不曾想,这位哥的眼睛真是向西看。
此时见问,宋瑶将军哪有犹豫,就想表态。
可是看魏东城在边上似有别情,九原县侯就想起在中城初见唐王时的窘况,记起了祸从口出的至理名言,遂强压了心中激动等魏大帅先开牙。
魏东城蹙眉道:“李哥儿,话虽如此,但凡事有先后。三郎在大河与朱梁相持,哪里顾得这边角之地?
嗢末数典忘祖,不以华夏苗裔自居。
凉州在东,甘州在西,欲讨甘州,须先破凉州。
但河西不是山北。”
魏将军此言不是空穴来风,他是继任夏绥节度使不假,但是对周边的蕃部也做了深入了解。相比而言,他治下这些党项羌算是好搞的,除了一腔血勇其实啥也不是,可是河西那边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吐蕃,那可是跟大唐死磕了有不有两百年?长安都攻破了一次。
别的不讲,营州之乱时,唐军讨平两蕃才出了几个人,战兵有两万么?
跟吐蕃打仗又都是什么规模?
薛仁贵晚节不保的大非川一战,唐军战兵三万,辅兵辎重队二万。
玄宗朝与吐蕃争夺石堡城,哥舒翰一次战兵就用了八万么六万。
西边跟东边,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上。
虽然后来吐蕃崩了,但是估计这边也不是秃头蛮之类可比的吧。
比如嗢末,本为吐蕃俘虏的汉人奴部,后来赶跑吐蕃老爷翻了身,这十有八九都不是善茬子。如今过来一股蕃贼据说实力同样不小,早些年据传其曾围攻凉州城,聚兵七八千,风头狠劲呐。
灵武眼下也就是左神武军一万人,横塞军五千人。
左神武军就是当年的怀远军,横塞军则是胡汉相杂,其实就是这边的义从军。这些人想横扫甘凉?魏东城感觉老伙计这是要疯啊。
“李哥儿要兄弟怎么?说来听听。”
尽管对李承嗣的大胆并不赞同,但魏东城知道这厮是顺毛驴,就决定先问明白,也好有的放矢给老兄弟拆台,哦不,是拯救。
李承嗣看魏东城没有直接表示反对,也如实说:“你所言不差,这点人马横扫甘凉定然不够,我也未作此想。”分别看了两人,道,“走北路,从西城走居延海,直击删丹。
绕开凉州,先取甘州。
回鹘崽子不似蕃贼耐打,一万精兵,破之必矣。
只是我马匹、粮豆不足,需二位帮衬一些。
另,我大军走后,灵武亦须二位帮忙照看。”
魏东城闻言道:“取图来。”
李承嗣着人取来地图,魏东城拿了尺子在图上反复测量。得益于李老三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河西地理图虽然不很精确,但是大致方向不错。道:“从西城至居延海约千里,到删丹又千里。
日行百里,亦需行军二十日。春季草木不丰,日行军百里,马匹完全无法吃草,全靠随行粮豆补给,军粮无从保障。”
这可不是瞎说。
正常战马一日十斤粮,二十天就得二百斤,这就已经超过了一匹驮马的运力了。这还没算其他装具、辎重、器械呢。也就是说,按这个行程,一匹驮马的负重,连畜牲自己单程行军的口粮都很勉强。
换个说法,后勤完全无法保障。若马料减半,负重或能勉强支应,但中途要死多少马?到地战马还有无体力作战?这是二千里远征,不是内线机动,还得考虑各种意外状况,一点富余都不留,这老伙计想干什么?
“魏哥儿,你所顾虑我亦知之。不过,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与这小老弟相识三十年,李承嗣对魏东城可算是了解很深。面对他的问题,李承嗣毫不回避,反而胸有成竹地说:“首先,可征募橐驼。这玩意一头可负重三五百斤,且损耗不多。
尽发三镇橐驼,可大有裨益。
其次,居延海水草丰美,必有大量牧人在此越冬。前军多配马匹,日行二百里,五日可至,大掠诸部可也!”
夏国公为了这次西征,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
河西不是漠北,地方比较局促,尤其水草丰茂的就那个屈指可数的几个地方。这点其实跟山北颇为相类。甘州这帮回鹘崽子富裕啊,牛、羊、橐驼、马匹都不少养,定有许多在此越冬。
冬季胡儿马匹羸弱最是不堪,只要到了居延海,一路以战养战,何惧之有。
如果啥都要从灵州运,那还玩个屁。
呃……
他魏某人其实是比较谨慎的性子,但是李承嗣向来都是走得大开大合的路子,要不然,他能夏州都没坐稳就偷了灵武么。
魏东城趴在地图上看了又看,不得不说好有道理啊。
当然,这种刀尖上跳舞的买卖,他魏某人是万万不肯的。
可是看样子,李承嗣已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呀。试探着问:“李哥儿,准备动多少兵?”
李承嗣知道这老伙计已经让步了,一根手指晃一晃。“灵州这一万五千人我全带走,一万战兵,五千辅军。”
魏东城吞口唾沫,道:“需多少马骡?”
李承嗣道:“最少人配一匹战马加四头驮畜,驮畜多多益善。”
魏东城肉疼地说:“那最少也是七万五?”三镇都凑一凑或者能有这些畜牲,但是他跟宋瑶还过不过了?
而且,七万五?
实话说,这都有点少啊。
李承嗣也没想着这二位能都答应,也退一步道:“一人三马,不能再少。最好还是能有一人四马。
六万。
我这里有四万,缺口二万,二位慷慨解囊吧。”
听到这里,宋瑶知道李承嗣是横下心要干了,但是……
这厮是什么意思?
这老小子是准备甩了他宋某人单干么?
宋瑶咬着后槽牙试探道:“一一万匹啊。”
李承嗣以为宋瑶这小子想耍滑,决定不给他机会,直接开价:“一人出一万,若是橐驼,两头顶三匹马。”
宋瑶苦着脸道:“李公,真,真没有啊。”老子出本,赞助你李承嗣去发财?这种蠢事绝对不能干啊。
李承嗣拉了脸,呵斥道:“这几岁你从党项掳得许多牲畜,道俺不晓得么?又不白拿你地,得了甘凉,能让你吃亏?获利百倍或有夸口,甘州回鹘养得畜牲怕不有上千万头、匹?
大兵过去,获利十倍何难?
恁不爽利。”
对天德军的家底李承嗣同样摸得清清楚楚。
宋瑶算是藩镇主动投诚第一人,李三郎也算慷慨,给天德军按照六千正兵、战马一千匹的标准发钱、发粮。这里的战马,专指有军籍的战马,一般仅包括具装甲骑、甲骑的战马,游骑所乘或者驮马不在其列。
宋瑶这老小子占着河套丰饶之地,把着北边商路的出入口,实际军中马骡怕不得有二万还是三万?橐驼也没少养吧。
开口之前,李承嗣将军那是做足了功课地。
唯李承嗣马首是瞻,这话说早了呀。
宋瑶看看表演的差不多了,终于咬牙把大腿猛拍,道:“罢,罢。李公有此大志,某,某有何不可?也休说出出马,俺亲领三千骑,陪陪李公走一遭。
粮豆灵州如如有不足,我我来补上。
李公说个数,我我回回去杀羊制脯。”
哈哈哈哈,等了这么多年,总算可以出手,宋某人岂能人后?
……
灵州的李承嗣等人悉心钻研西征,魏州的唐公在等候朱梁的回信。
朱有贞的回应很干脆,滚你地吧。
如果当初李老三敢派信使过去,肯定是砍了脑袋送回。所以李三让杨延直回去带话真的很明智。
筹划数日后,朱有贞宣布要至洛阳郊天。
既然你李老三能在魏州祭天,爷爷就在洛阳祭天,看看这贼老天保佑谁。而且,你不是说什么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么?不好意思,如今西京长安在爷爷手里,东京洛阳还是在爷爷手里。
就是要恶心你。
……
历史洪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大唐和平统一,造福万民,结果朱梁如此至大义于不顾……
这就是自绝于天下,自绝于人民。
十二月底,黄河果然封冻,唐公片刻不耽误,大军抢渡,突袭杨刘城。
面对严冬,梁军也并非毫无准备。
在大河南岸容易登陆的河段,梁军皆以木立栅数十里。
效果嘛很感人。
但是没办法呀,没人呐。
万里黄河万里长,朱梁区区数万兵,根本做不到处处设防。分到杨刘的守军总共只有三千,就这还是朱有贞费尽心思才派上来的。
派兵上前线,朱友贞简直都有心理阴影了,生怕一个不好,又调头来烧他。
咳。
说回杨柳城。
这不是个大城,城低池浅,又值隆冬,右羽林军一个冲锋就上了杨柳城头。
守军士气低迷,坐地投降。
之前有部分梁军降兵曾被放归,守军早就听说啦。
唐军有政策:
负隅顽抗鸡犬不留。
开城投降大鱼大肉。
公然开城投降大伙儿肯定不敢,毕竟家眷还在汴州。
但是敌人上城了,顶不住啦,放下武器总行吧?
大唐说啦,唐儿不杀唐儿,肯投降都是好儿郎。
大唐又说了,愿当兵的还能继续当兵吃粮,不原当兵的给钱回家种地。没田不怕,大唐给分田,还给分婆娘呢。若是自己觉着腰子好,跟着进一两趟草原,什么都能有。
听说有早年被俘的,在那边日子可不差。
总强过这提心吊胆的吧。
那还打个屁。
有人都在琢磨,是否可以先投了唐军,拿笔遣散费回家,然后在重新投军过来呢?反正这兵荒马乱的,谁人的谁。再投降一次,是不是还能多拿一次唐军的遣散费?
这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投降啊。
同时,李洵在黎阳方向大肆鼓噪,做出要抢渡大河的姿态,牵制滑州梁军。
朱有贞的祭天大典才办了一半,听说辽贼过河了,赶紧领兵退回汴梁。
……
咳,真是江河日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