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17章 魏博,又是魏博(一)

第17章 魏博,又是魏博(一)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佑十二年,乾化五年,公元九一五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从天佑十年开始,仿佛再次有人给这个天下摁了暂停键,以便让这个饱经创伤的土地稍事休息,让这天下的黎民稍稍喘一口气。

    当然,并没有这样一位忧心苍生的神仙佬。

    如果真有一位老神仙,那也一定是冷冰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变化起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朱梁内乱。

    近二十年来,朱梁始终的搅动中华大地最靓的仔。

    哪怕近些年颇多不顺,哪怕在柏乡一战丢掉二万精锐,但是,朱梁给所有人的压迫感从未真正减轻。即使卢龙侥幸得胜,那也只是挫败了梁军的北伐,获得了一次喘息之机。

    但是,朱梁的精气,这一切,都随着太祖武皇帝的逝世戛然而止。

    朱三哥的儿子们为了那个位子杀得头破血流,朱三哥曾经努力压抑的所有矛盾,仿佛一夜之间都爆发出来。

    一瞬间,朱梁自废武功,再不是那个咄咄逼人的朱梁。

    于是,足足两年时间里,天下除了南边的菜鸡们偶有互啄,总体太平。

    汴梁朱友贞得过且过地做着他的朱梁“天子”。

    幽州李崇武专心搞生产、屯钱粮,伺机而动。

    凤翔李茂贞守着一隅之地拜浮屠,彻底躺平。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将李家天子折磨得欲仙欲死的大军阀李茂贞,据说是个虔诚的浮屠信众。

    总之,大河以北,难得消停了两年。

    似乎,战争就此远去了。

    对于饱经战乱的天下黎民来说,这是难得的幸福。

    还是一年正月正。

    瑞雪兆丰年。

    幽州。

    大唐的盛景是上元节,但唐公更喜除夕夜置酒延请,通宵作乐。

    给官吏、军将的年礼在年前都已发下。又是一年丰足,除去正常的赏赐,今年给大头兵每人加赐了两贯钱的财货。当然不可能都是现钱,有粮,有羊,有布,当然还得有盐,等等。

    呵呵,如今的李老三再也干不出拿盐顶账的混蛋事喽。

    待到初一,唐公还要亲自走访城中城外。不论是达官显贵,亦或是平民家中,唐公都要走到,亲手再送一回年礼,说几句吉祥话拜年。

    清晨,李三郎的车驾准备动身,开始新年的第一天。

    今天计划有两项内容。

    首先是去城外军营看望在营将士。乱世之中,军队是一切的基石,重中之重,丝毫不可懈怠。

    其次是在城外寻一处庄子过夜,体察民情。

    治镇多年,李三郎下了大力气捡田括户。凡是占田超限的,一律由官府赎买,然后重新分配。或者做军屯,或者按口授田。

    在此基础上,幽州左近已经重新编制了折冲府。

    国家的税基,从来都是中产,所以,努力保护好自己的劳动果实,也是李老三的命根子。

    并且,为了避免重蹈前唐的覆辙,从李大时期,李老三就全力消除不课户,即免税户。如今治下除了军屯不课税,其余户等皆要纳税,即便是授田的军人也不能免除。

    宁愿一边加钱发军饷发抚恤,哪怕税率低些,也绝不放开不课户的大门。

    曾经的大唐,就是因为不课户太多,逼得太多百姓破产,最终大厦倾覆。

    李老三不想在一个坑里反复跌倒。

    车驾启动,转过一处宫殿,却见另有一队车驾也在起行,阻了道路。

    李三郎昨夜熬通宵与城内的一众文武欢饮,不免有点困顿,正在车里迷迷瞪瞪养神。感觉车子停了半晌不动,便问缘由。

    不多时,爱将胖五郎回来禀报,说是李夫人出城,为辽王挡了道路不让走,双方正在争执。

    李夫人?李三郎想了好片刻才反应过来,这是大哥的遗孀之一萨仁那。

    奚王一家获赐姓李,扫剌汉名李绍威,萨仁那也取了李什么的汉名,李老三记不大住,但是想明白李夫人就是萨仁那。

    李枢密问:“李夫人何往?”

    胖五郎道:“李夫人欲往云中一行,看望部人。”

    李枢密想起来,当初萨仁那嫁给大哥,奚王去诸给了数百奴部,后来逐渐发展膨胀,到如今已是个将近三千帐的大部落。部中其丁壮组成的铁骑军,始终是军中一支忠诚勇敢的劲旅。

    现在铁骑军在幽州驻扎,部众则全部从山北迁往云中安家。

    去年萨仁那就曾提出想去云中看望部人,李枢密没觉着有必要拦阻,但是赶在大年初一出门倒是有些意外。

    还有正事要办,李枢密就准备让车队调头从别路出城,却不料有马蹄声渐进,得报是大侄子。让他近前,李枢密掀开车帘,微笑问道:“大郎有事?”

    李洵面如寒霜,嘴唇紧闭,定定看了三叔几眼,方道:“李夫人欲出城,说是三叔允了地。”

    李三郎打个呵欠道:“洵哥儿,此乃李夫人私事,问我怎么?”

    李洵是没想到叔叔有此一言,他有话想说,又实在说不出口。却看叔叔实在没有干预的意思,大侄子只好后退一步行一礼,目送唐公车驾起行。

    却见车走了不远停住,以为三叔有了计较。李洵满心欢喜地等着,便见胖五郎在车边得了耳语过来,传话道:“大王,唐公只有一句话说,家和万事兴。”言罢,胖五郎向辽王一拱手,抖着一身肥膘去了。

    “家和万事兴?”李洵微微冷哼一声,拨马回转。

    那边,他的人还挡在车驾当面,领头的是秦雄。

    秦英、秦雄,老秦的两个儿子,一个带在身边在晋阳帮工,一个跟着辽王。秦雄迎上来道:“唐公怎么说?”语气关切。

    李洵今年三十有二,早已不是愣头愣脑的傻小子,尤其父王故去的这几年,他多了许多从前未曾预料的经历,更显稳重。他面容沉稳地摇摇头,并不解释,还是来在车前站定。

    车前几个侍卫都是草原汉子,却皆做唐儿打扮,只要李洵不靠近也就不管。

    遥遥隔着车帘,李洵抬高声音,尽量口气和善道:“李夫人,请回转。”

    车内传来萨仁那银铃般的声音,道:“大哥儿,我去看望部众,有何不妥?”

    李洵牙根轻咬,万般话语也说不出口。

    李岩、李乐这两个货居然跑去郑二军里两年了,这是何居心?

    好吧,有三叔在,还轮不到这俩小子胡闹,但是,萨仁那要去云中?真当他这个辽王是聋子瞎子?李洵是个武夫不假,但他更是个书生。大唐再说胡风重,可是做儿子的,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小妈给先父戴绿帽子吧。

    他与萨仁那的争执,其实也就这几句废话,来回扯了半天,双方各不相让。

    李洵堵着路不让。

    萨仁那也绝不回头。

    就这么僵持许久。

    一个是现任辽王,一个是现任辽王的小妈,故辽王宠妃,这种神仙打架的事情,侍卫宫人全都闪远,绝不上来凑热闹。

    不知许久,终于又有一伙人马过来,并非外人,正是去诸的好儿子,萨仁那的好二哥。

    扫剌李绍威昨夜陪着唐公喝了通宵,回去才刚倒头闭眼,就听说妹子跟辽王顶上了,只好匆忙赶来救场。

    路上听了情况,扫剌心中凄苦。

    甭管别人怎么样,自家妹子的那点黑料,李绍威将军是很清楚。早两年先把两个外甥送去郑老二处,如今这是自己也想溜了。

    要说按草原规矩,死了男人,女人再嫁追求新欢很正常。但是,这是故辽王啊。再说,李某人虽然出身奚部,但现在也是大唐的将军,高贵的华夏人上人啊。好吧,虽然唐朝宗室也不怎么讲这个,但是……

    眼前这个局面,李绍威将军就挺为难。

    一路苦思化解之道,但是他哪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再说,啥叫两全其美呢?

    自家妹子从来就不是个逆来顺受的性子,当初嫁给辽王就有点心不甘情不愿。好在辽王英雄了得,俘获了妹子的芳心,后来也算感情和睦。但是,辽王已身故,想让妹子在这高墙之内孤独终老?

    反正扫剌是想也不敢想的。

    马车轻动,萨仁那掀开车帘,就站在了众人面前。

    今日她一身暗红圆领袍衫,绑一个黑幞头,身姿挺拔,既是个明月俏佳人,又是个翩翩佳公子。萨仁那双目如星,落落大方地说:“二兄来了,正好,你与辽王说说。部众搬来代北有日,我去探望。”直接把锅丢给了兄弟。

    扫剌苦个脸,本想说天寒地冻的,不行改日再说?又觉着出口肯定是自取其辱。再说这种时候了,无论如何他也只能帮着自家妹子。只好拼命挤出个笑颜,向李洵胡扯道:“大王,部众搬来云中,作为主母,是该过去看看。”

    李洵心说我信你个鬼。

    可是有些话他也实在无法宣之于口,只得硬生生道:“于礼不合,不可。”

    或许是看有哥哥撑腰,又或者从来也没将这个便宜儿子放在眼里,萨仁那闻言柳眉倒竖,抓过身边的坐骑,高抬玉腿,潇洒坐上马鞍,鞭梢在李洵面前轻点,道:“我是囚徒么?辽王在时也不曾圈我在城中。

    让开。”李夫人身居高位多年,气势随行如影,叱得李洵一愣。

    说着,只见她一夹马腹就从人缝间挤了出去,转眼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只留下一串清风般清脆的笑声,久久不能散去。

    ……

    却说萨仁那一口气飙出了幽州城,便在官道上停马驻足,等着随从赶来。

    有个半多时辰,车驾终于赶到,二哥扫剌也在。

    一见面,扫剌就道:“妹子,你这是要闹哪样啊。”这会儿没外人,老小子也就放开了,道,“你是大王夫人,你可要想好。”可能是扫剌仰慕王化多年,就算放开了问,尺度也就能到这个份儿上了。

    再多一点,也是羞于启齿。

    “二兄,你呀还是眼界太窄。”萨仁那似一只艳丽的凤凰,马鞭在天地间转了一圈,道,“你可知这天下有多大么?

    从此向西万里,是西域,是安西。

    再有万里,乃天方。

    那边还有一个罗马国,据说从汉朝便有,叫做大秦。

    再向西,还有一片天地。

    哼,我才不愿在那高墙中青灯古佛,误我此生。

    李郎……李郎与三郎闲聊时,常以不能游历天下为憾。生前他曾与我说,那宫墙他极不喜欢,只可惜身不由己。待他去后,要我不必困居其内,天大地大,尽可去得。”

    李夫人明显有些情绪波动,缓了一缓道:“我晓得李洵担忧什么。哼,你回去转告他,就说岩儿、乐儿绝不会来与他争什么。我与李郎之子,自会去打下一片基业传之子孙。

    你还转告他,传位三郎,亦是李郎深思熟虑。哼,三郎即说了要做周公,要他安心做成王即可,莫做出亲痛仇快之事。

    你再告诉他,此乃李郎原话,莫让权力瞎了人心,蒙了人眼。”

    扫剌被妹妹一通抢白,全是虎狼之辞,只有静静聆听的份儿,哪敢接口。

    待人走远,扫剌才觉出不对劲儿来。

    李大让你出去走走就算不假,可是没说让你勾搭郑二啊?再说,这些话,爷爷可怎么给那小祖宗传呢?

    转念又一想,都说狡兔三窟,自己在幽州跟着李老三,素支在山北看着老家,外甥再去西边创下一片天地……

    其实挺好。

    哼哼,天可汗都管不了的事儿,李洵凭什么。

    ……

    云中以北大概二百余里处,在后世有个响当当的名字,乌兰察布。

    此地战国时曾属赵国,秦汉以来,在草原胡儿与中原政权之间交替占据。如今,这里是舅子部,也就是铁骑军家眷的牧场。

    从提出要搬来代北不知多少年了,但是大部落搬迁不是小事,各种折腾,这种耽误,舅子部是直到去年下半年,才完全从山北搬迁来。

    时值隆冬,那真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唯余茫茫。

    郑守义将自己裹在浓密的皮裘里,策马疾行,奔向远方的点点毡包。

    征夏州是天佑十年的事,但郑守义回师振武军,却在天佑十一年的年底。

    为什么呢?

    因为情况有变。

    与李承嗣拿下夏州已是秋日。夏绥四州除夏州之外还有三州,李承嗣的怀远军毕竟兵力有限,郑守义只能好人做到底,帮忙看守夏州与后路,协助转输辎重,李承嗣方得以全取四州。

    彼时,已经漫天飘雪,郑守义不得不在夏州陪李承嗣过了新年。

    待到春暖花开正说可以走人,不料灵州韩逊死了。

    本来老屠子没有想法,架不住李承嗣跟宋瑶一拍即合,决心搞他一把,还强拉了老屠子下水。于是,郑大帅又陪着李承嗣乘虚而入,一举取了灵、盐二州。

    过程么乏善可陈。

    还是奔袭。

    先至天德军,再从天德军出发,沿黄河西岸南下。

    宋瑶领路,李承嗣居中,郑守义垫后。

    韩家换帅,正乱哄哄闹得不可开交,谁顾得上天德军这个小白兔。

    宋瑶将军买通了部分守军开得城门,李承嗣大军蜂拥而入,灵州城陷。

    然后看过灵州山河,李承嗣立刻觉着夏绥不香了,当即要求移镇朔方军,结果李老三就真允他兼任了夏绥和朔方两镇节度使。

    所以,等郑守义从灵州回师朔州,就又到年底大雪飘。

    若干年后,当后世回首前尘,总会说李承嗣与郑守义在边陲的这点成就意义重大。然而在天佑十二年的这个新春,作为当事人之一,郑守义郑将军是完全没有心思在意这些。

    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因为回镇不久,郑大帅就收到了萨仁那的来信。

    这两年来,郑大帅与幽州偶有书信往来,不过,那或是与李老三公函往来,或是与母大虫的家书。与萨仁那鸿雁传书?呵呵,咱郑屠子武夫一个,不是酸丁,玩不来这风花雪月,也不敢如此嚣张。

    所以收到萨仁那的书信,郑守义有生以来这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书信的内容很短,只说正月要到云中部里来,除此之外再无一言。但是,在郑守义的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当初萨仁那把儿子塞给他,老郑也幻想过什么绮丽,可是后面自己忙于征战,也实在顾不上其他,再者之后年余也不曾得到萨仁那的只言片语。咱郑大帅是年近半百的老司机,不是情窦初开的楞小伙,所以这事也就丢在了脑后。

    这是这封突如其来的书信,再次搅破了郑大帅的心湖,乱了老屠子的道心。

    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得不到的,就总想得到。

    萨仁那要来云中?这是什么意思?

    不论如何,郑大帅隐隐约约感觉到,可能是十多年的梦想要成真,但是又不能确定。于是不顾劳苦,老屠子掐着日子往云中,云里雾里来见素未谋面的儿子。

    据说,自己的便宜儿子已到了云中,正好是个借口。

    明明天寒地冻,郑大帅却只觉着心情如火,浑身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