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混乱的开始(四)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丢开刘四、安娃子在南边忙碌不提,却说郑守义郑大帅过完年,从卢龙回到定州,就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带头大哥早来视察。
这次远征河东,钱粮没落下多少,倒是牵了万多头畜生回来,镇中留下五千,其余都给幽州送去,聊表心意。然后郑守义就琢磨着怎么接待。
在镇里接待辽王,郑守义不是第一次,当初讨成德,大李子就带队来过。只是今时不同往日,郑大帅就有些紧张,纠结,生怕办砸了事情。按说,以大李子的简朴性格,老郑感觉应该不必麻烦,见到定州被他治理的妥当就能满意,但是张泽却说一定要大操大办。
对这些弯弯绕黑爷不太理解,有些肉痛地说:“我若铺张,只怕李哥骂我。”
这也不怪郑大帅小气,实在是囊中羞涩呐。
尽管冯老头和刘三用心经营数年,如今的义武镇,一年下来无病无灾也就收得七百多万石粮。这是所有耕地的出产,扣除家家户户的口粮、种子,比从前能多收一百万石左右,那也就二百多万。
绢帛收得三四十万匹。
榷盐得五六万贯。
榷酒有个几万。
噢,自成德往江南倒腾粮食也能有点进项,但是很不稳定,抽风一样。
进项就是这些。
而郑大帅仅仅供养万多牙兵,连人带马,一年就得造掉一百多万石粮。官吏俸禄,各色开销,花钱如流水。哪怕有点积蓄,像去年这样打,也得花个底掉。征发夫子,道路转输消耗,加赏,林林总总,又比如威武军这帮杀才在定州吃一年,难道还能从幽州运粮过来?不都得老黑出血。
除了战备粮,义武的仓里实在是没有什么积蓄,就算前几年剩下一点底子,年前也已被李老三弄走拿走填幽州的窟窿了。
辽王与梁王在河北,大军相持日久,消耗甚大。沧州又遭兵灾,还得救济帮补,钱粮何来?李老三能放过他老黑么。
张泽看老黑这守财奴的嘴脸,苦心劝道:“让他骂,岂不闻李克修之事?”
这是河东的一段故事。
李克修是李克用的弟弟,曾任昭义节度使,据说是为人勤谨,爱士养民,治下平和,自己也很节俭。有次李克用来视察,这厮招待得比较朴素,没有大肆张罗,结果独眼龙觉着被弟弟冷落,当场抽了李克修一顿鞭子,把他拿下。后来就由李克恭接任,然后李克恭镇不住场子,闹得昭义大乱。
郑大帅咬着嘴唇道:“李克修下台,只怕不是招待不周吧。”当初听说此事,咱老黑也信以为真,如今嘛,他却觉着十有八九是李克修跟昭义降兵有些不清不楚,又或是别事犯了晋王忌讳。
他这个义父,虎是虎了点,但不是糊涂人。
张书记道:“别管那多。主公招待用心,辽王嘴上骂两句,心里还是喜欢。”
郑守义继续咬着下唇,在心里盘算这个钱要从哪里出。躲在后堂偷听的母大虫有些坐不住,抖抖衣袖冲出来,道:“这厮。张书记所言不差,这钱该花。休再多言。”转脸和颜悦色向张泽道,“张书记只管去办,多少花用尽管找我。”
张泽这是头一次撞到如此局面,看看老黑面色如常,起身向主母施礼告退。
待他走了,母大虫忽一把揪起老郑的耳朵,道:“你这老狗,莫非与这厮合起伙来算计我。”越想越觉着自己被这黑厮摆了一道。
“疼疼疼。”
郑大帅勾着腰配合自家老婆,道:“镇里甚个光景,你不比我明白?好容易攒点钱,去岁一年全打光了。”拉了母大虫坐下,郑二几次难以启齿。
母大虫道:“有话说,装假么。”眼珠子一转,道,“又从哪里弄人回来了?”
“胡说什么。”郑大帅连忙撇清,心里却有点虚,幽州是新养了两个不假,可是这能怪我么,那是大李送的么。“我有个想法。”
“讲。”
郑守义道:“此次在幽州,发觉我家在定州日久,都有些陌生了。觉着与秦郎、张郎等亦隔了一层,这不是好事。”
母大虫道:“你待怎地?”
迎着母大虫凌厉的目光,老黑好悬没敢出口,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道:“要不,你搬回显忠坊吧。”
母大虫一双虎目在老黑面上来回转悠,一脸狐疑道:“老狗,打什么主意?”
郑守义亲自起身将闲杂人等赶远,回来悄悄给母大虫讲了丁会之事,然后道:“张德、秦光弼,哪怕李承嗣,哪个不比爷爷根子深?义武给我了,这帮杀才能顺心了?此次我在山北,张德这厮便跟我横挑鼻子竖挑眼。丁会何人?他都反了,辽王不会疑我?今日不疑我,明日呢?咱这离得远,越走越生,哪日再有人挑唆,如何是好?”
“他敢!”母大虫眉毛倒竖,怒道,“你忠心耿耿,若疑你,反他娘地。”
老黑一把将老婆嘴巴堵住,道:“反反个屁。自立绝不可能。投谁?河东没几天蹦跶了。宣武?梁王信得过我么?到那边有条命在就不错了。丁会都反了,我投他,疯啦。”
自从做了这个节度使的夫人,郑张桂娘着实风光了一些时日,前呼后拥,仆婢相随,在这义武之地更是一言九鼎的存在,那气派,与往日大是不同。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被老黑这么连打带吓,母大虫也有些慌神,道:“那……那怎么?要么走罢。”
“哪里走?天下大乱,往哪里走?”
郑守义看看火候差不多了,继续吓唬老婆道:“你道我为甚从河东回来直奔幽州?我只身入城,就是为了让李哥放心呐。
嘿,只是他今日放心,明日未必放心。你回去,闲来多与秦郎、李三家家里走动,幼娘也在,与妹婿家里也多走走。我呢,得空也回来转转。如此这般,才能保得我家富贵。你说除了你,此事我还放心谁?这些话,我还能跟哪个说?”
郑老二这般表态,果然哄得母大虫舒心,自觉承担了众任在肩。是呀,这种事情,也就她这个郑家主母才能搞定。抿嘴想了想,母大虫深明大义道:“罢,回去就回去。我看这定州也不安稳。”眼见老黑似有得意之色,再看又不见了,母大虫心说,老娘是看花眼了么?试探道:“那你看,谁走谁留?”
老黑差一点就把你们都走说出口了,临了却道:“此事需娘子定夺。”
看这老狗一脸担忧,母大虫也分不清真假,心中又盘算起来。
她也做了多年老板,其实这节度使在母大虫看来跟当老板也差不多。怎样挣钱,怎样花销,怎样用人,怎样赏罚,大同小异。只不过干肉铺子,若伙计不好用打出门拉倒,做将军的若出事,就得血流成河。
母大虫不是蠢人,仔细一思索,很能体会此中凶险,也就不打算计较这老狗的那点小伎俩。除了藏几个娘儿,还能干啥?遂道:“罢罢,我来安排。”
……
二月,辽王来了。
前队未至易州,郑守义就领着亲军来迎。
张泽张书记是个人物,安排一路乡老出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接力棒一般,从易州,将大军迎到定州。看到自己的大纛插在定州城头,这一刻,辽王确实感觉这定州是自己的。
郑守义将自家府邸让出给李哥下榻,自己另寻了一处院子凑合。
大排筵宴必不可少。
辽王此来,连亲军、护军一共五千多人,老郑大放血,沿途杀了两万头猪羊,保证每人都能吃饱吃好。陪同南下的有张德、秦光弼两个老将,还有周知裕等一众新人。席间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不劳赘述。
在定州歇了一日,李大哥说,马上春耕,想看看准备得如何。
这事主要由冯良建负责,实际干活则是他儿子。于是小冯一身素布麻衣,裤腿卷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前领路。
指着一片宽阔的农田,冯道道:“这几年镇里广开河渠,又将田地整饬了一番。那些荒坡皆已种下牧草,蓄养牲口。种豆养地,麦豆轮种。如今一年一季,因地力、畜力、人力充足,亩产有二石者,大体也有一石半。只是两州地狭,垦田已无可垦。今岁,镇里欲尝试二年三熟之法,若得成,一岁可再多收百万石粮。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李大郎弓腰脱下靴子摆在地头,跳下地踩上几脚。此时田地尚未翻耕,地温亦不高,踩在脚下还有些冰凉,不过总体感觉水分不缺。抓起一块土坷垃在手里碾碎,放在口鼻前嗅嗅,辽王道:“两年三熟,肥力跟得上么?若伤了地,得不偿失。”
辽王并非不分五谷的傻鸟,深知涸泽而渔之害。
“看这边。”冯道笑眯眯地领着众人向前走了数步,指着地头的一块地方,看着平平无奇,就是光秃秃一大块,“镇中养得牲畜许多,安喜本来户口不少,又驻有大军,产得粪尿极多,由官上组织人手,收集此等人畜粪尿在此堆熟,肥力极好。镇里也是看着地有余力,方欲试试。
这一片是试验田,先试种两年,总结经验,多少地需多少肥,如何下种,如何轮种,都要有个一二三。不成熟绝不贸然推广。”
辽王听得十分认真,闻罢,道:“这堆肥之法甚好。初在辽东时,人口奇缺,耕作粗陋,全靠地力足。塞内与山北不同,这边是人多地少,必须精耕细作。可有一点,增产所得需给农人留下一些,不可苛暴过甚。”
冯道答曰:“是。”
蹲在地上又抓了几把泥土捏碎,李大郎站直了身子,双手叉腰,放眼四顾,道:“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咳,这天下大乱……你等为官,供给军需固然不可短缺,亦须体恤民间疾苦,不可残民害民。”
郑守义心想,如今这么个打法,想少收粮是不可能地。面上作出郑重之色,道:“哥哥放心。此次从河东牵回许多役畜,都发下去啦。此前从山北亦弄回不少牛羊,也养在镇里。奶奶地只要朱温不来捣蛋,日子大可过得。”
今天老郑也特意穿了一身便服,刚才一看大李子脱鞋,他也跟着脱了靴子,此时赤着脚站在地里,冰凉潮湿地十分难过。走两步,泥水还会糊在小腿,不时地擦蹭两下才稍觉好受。
辽王见二哥这副作态,心里想笑。不过这黑厮有心,却也让他顺气不少。
相比于前面的大吃大喝,今天这厮能赤脚下地,还要让辽王更喜欢一些。
目光在这位福将身上转了几转,辽王心想,三郎说得对,与其纠结谁反谁不反,不如想想怎样不给大将造反的机会。人心这个东西,不用钻牛角尖。
可是,知易行难呐。
不放权,就干不了事。
放权,又容易出事。
这个分寸怎样把握?
自古至今,这都是一道难题。
好把握,天底下还有那么多乱子么?
可是,再难,也得一点点做呦。
辽王不自觉地转身面南。
其实,朱温就是个榜样。
这厮直领数镇,养得十数万精兵,再以亲信统治属镇若干,以此为基,制约其他藩镇。以藩镇治藩镇,然后成熟一处,收割一处,小刀割肉。朝廷当年也曾设想以藩镇治藩镇,可惜走反了路,又或者是没弄好玩砸了,搞得藩镇越来越多,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据辽王所知,朱温先后已撤了几个小藩镇,比如同州、华州是被他合并为一,这就等于是撤一藩,东昭义是直接废了。如果这厮活得够久,日剥月削,总有搞定的一天。
所以,丁会,怕不就是为这个造反吧?
辽王揣测,朱温或许有意废了西昭义,派丁会去,本想着老兄弟好说话,好配合,不料丁会有了小心思。
也不对。去河东,晋王就能给他丁会做实权节度使么?又或者,丁会跟朱温没谈拢,怕老朱秋后算账?
朱友恭好像死之前是武宁军节度使,但氏叔琮呢?
想着想着,李大郎就觉头大如斗。狗日地,朱老三自家事情搞不定,却给爷爷添块心病。这些日子,就为这么个糟心事,辽王真可谓是夜不成寐,比此前忧心梁军北伐还难过。
能不难过么,梁军北伐,实在打不过还能跑。祸起萧墙,那是跑都没得跑啊。
义昌肯定不大行。刘守光其实是个实权节度使,鬼晓得哪天就得出事。但是当时没办法呀。刘老二狡猾呐,不跟他谈个好条件,他能顺利进幽州么?嘿,朱三哥很多时候也是没办法吧?
尽管与梁王立场相对,但最近辽王总是忍不住要与梁王做个对比。
人家吃得盐可是比自己吃得饭都多。
怎么说的来着,摸着朱三过河?
辽王的目光重新转回郑守义的身上。
义武这个底子打得不错,虽然这黑厮留有精兵,但是其钱谷为卢龙所制,没有卢龙罩着,他也玩不转。没办法呐,如今世道,再下一城不给节度使是不可能地,然而有了郑二这个榜样,依葫芦画瓢,再夹点私货,应该谁也没有话说。
当初将义武允给这黑厮,还真没想到这多,幸亏老三厚着脸皮把事办了。
自己这个弟弟,是能人呐。
三郎啊!都是他妈地三郎。
可是也有问题。
义武是因为需要卢龙帮补钱粮,所以容易治其钱谷。那遇上不需要卢龙出钱出粮的,或者卢龙出不起钱呢?又该如何?
最理想的当然是有钱的没兵,有兵的没钱。比如内地藩镇出钱但少养兵、甚至不驻兵,而边疆藩镇驻兵却需要内地转运钱粮支持……这不就回到天宝十节度的局面了么?
若碰上又有钱又有兵的呢?比如魏博。
朱三是尽杀魏博武夫,但是不会反弹么?因为你不能杀尽魏博人吧。
辽王是越想越乱,理不清个思绪,只能慢慢走一步看一步了。
恐怕,还要祭出定期轮戍大法。
比如,开元到天宝初年,各镇节度使是有序流动的,所以也没出什么大事。后来是因为节度使常居其位,这才弄出个安史之乱……这都是后话,但是自己要引以为戒,以后任命节度使要千万要小心。
这就又回到郑二这事情上来了,这厮开了个好头哇。
十年,最多十年,必须得让这黑厮移镇。
辽王忽然说:“我欲重设平卢军。”
辽王目光四下逡巡犹疑的这片刻时光,郑守义简直是度日如年。不,一眨眼,一呼吸,他都觉着无比困难,特别艰辛。有那么几个瞬间,郑守义甚至在想,要不要操刀子拼了算了。总算是理智战胜了心中的小恶魔,没有轻举妄动。
说到底他郑二也就是个屠子出身,见识有限,这种要命的大事,权衡利弊真的很难呐!
不光是他,随行众将有哪一个不是聚精会神?
终于等到辽王发声,众人更是竖起耳朵听讲。
便听辽王道:“营州本为平卢军驻地,控扼两番。尽管梁军压力不小,但此前契丹作乱也给我提了个醒,山北不可松懈呐。日前,渤海欲赎扶余府,我已允之。德操,我欲委你为平卢军指挥使、山北安抚副大使、辽东都护府副大都护,你可愿意?”
辽王提出此议毫无征兆,众将都看向张德。
张德是意外非常。前一次在山北他就没干好,辽王提起要重设平卢军,他还在想会是秦光弼、李承嗣又或者是魏东城、李崇武呢,就是没想到辽王会点自己的将,一时愣怔,竟忘了回答。
辽王笑曰:“怎么,不敢去?”
大哥如此信重,张德慌忙收摄心神,激动得眼眶发红,向辽王深深一躬身,道:“主公,职部定不辱使命。”
丢开刘四、安娃子在南边忙碌不提,却说郑守义郑大帅过完年,从卢龙回到定州,就盼星星盼月亮,盼着带头大哥早来视察。
这次远征河东,钱粮没落下多少,倒是牵了万多头畜生回来,镇中留下五千,其余都给幽州送去,聊表心意。然后郑守义就琢磨着怎么接待。
在镇里接待辽王,郑守义不是第一次,当初讨成德,大李子就带队来过。只是今时不同往日,郑大帅就有些紧张,纠结,生怕办砸了事情。按说,以大李子的简朴性格,老郑感觉应该不必麻烦,见到定州被他治理的妥当就能满意,但是张泽却说一定要大操大办。
对这些弯弯绕黑爷不太理解,有些肉痛地说:“我若铺张,只怕李哥骂我。”
这也不怪郑大帅小气,实在是囊中羞涩呐。
尽管冯老头和刘三用心经营数年,如今的义武镇,一年下来无病无灾也就收得七百多万石粮。这是所有耕地的出产,扣除家家户户的口粮、种子,比从前能多收一百万石左右,那也就二百多万。
绢帛收得三四十万匹。
榷盐得五六万贯。
榷酒有个几万。
噢,自成德往江南倒腾粮食也能有点进项,但是很不稳定,抽风一样。
进项就是这些。
而郑大帅仅仅供养万多牙兵,连人带马,一年就得造掉一百多万石粮。官吏俸禄,各色开销,花钱如流水。哪怕有点积蓄,像去年这样打,也得花个底掉。征发夫子,道路转输消耗,加赏,林林总总,又比如威武军这帮杀才在定州吃一年,难道还能从幽州运粮过来?不都得老黑出血。
除了战备粮,义武的仓里实在是没有什么积蓄,就算前几年剩下一点底子,年前也已被李老三弄走拿走填幽州的窟窿了。
辽王与梁王在河北,大军相持日久,消耗甚大。沧州又遭兵灾,还得救济帮补,钱粮何来?李老三能放过他老黑么。
张泽看老黑这守财奴的嘴脸,苦心劝道:“让他骂,岂不闻李克修之事?”
这是河东的一段故事。
李克修是李克用的弟弟,曾任昭义节度使,据说是为人勤谨,爱士养民,治下平和,自己也很节俭。有次李克用来视察,这厮招待得比较朴素,没有大肆张罗,结果独眼龙觉着被弟弟冷落,当场抽了李克修一顿鞭子,把他拿下。后来就由李克恭接任,然后李克恭镇不住场子,闹得昭义大乱。
郑大帅咬着嘴唇道:“李克修下台,只怕不是招待不周吧。”当初听说此事,咱老黑也信以为真,如今嘛,他却觉着十有八九是李克修跟昭义降兵有些不清不楚,又或是别事犯了晋王忌讳。
他这个义父,虎是虎了点,但不是糊涂人。
张书记道:“别管那多。主公招待用心,辽王嘴上骂两句,心里还是喜欢。”
郑守义继续咬着下唇,在心里盘算这个钱要从哪里出。躲在后堂偷听的母大虫有些坐不住,抖抖衣袖冲出来,道:“这厮。张书记所言不差,这钱该花。休再多言。”转脸和颜悦色向张泽道,“张书记只管去办,多少花用尽管找我。”
张泽这是头一次撞到如此局面,看看老黑面色如常,起身向主母施礼告退。
待他走了,母大虫忽一把揪起老郑的耳朵,道:“你这老狗,莫非与这厮合起伙来算计我。”越想越觉着自己被这黑厮摆了一道。
“疼疼疼。”
郑大帅勾着腰配合自家老婆,道:“镇里甚个光景,你不比我明白?好容易攒点钱,去岁一年全打光了。”拉了母大虫坐下,郑二几次难以启齿。
母大虫道:“有话说,装假么。”眼珠子一转,道,“又从哪里弄人回来了?”
“胡说什么。”郑大帅连忙撇清,心里却有点虚,幽州是新养了两个不假,可是这能怪我么,那是大李送的么。“我有个想法。”
“讲。”
郑守义道:“此次在幽州,发觉我家在定州日久,都有些陌生了。觉着与秦郎、张郎等亦隔了一层,这不是好事。”
母大虫道:“你待怎地?”
迎着母大虫凌厉的目光,老黑好悬没敢出口,最后还是硬着头皮道:“要不,你搬回显忠坊吧。”
母大虫一双虎目在老黑面上来回转悠,一脸狐疑道:“老狗,打什么主意?”
郑守义亲自起身将闲杂人等赶远,回来悄悄给母大虫讲了丁会之事,然后道:“张德、秦光弼,哪怕李承嗣,哪个不比爷爷根子深?义武给我了,这帮杀才能顺心了?此次我在山北,张德这厮便跟我横挑鼻子竖挑眼。丁会何人?他都反了,辽王不会疑我?今日不疑我,明日呢?咱这离得远,越走越生,哪日再有人挑唆,如何是好?”
“他敢!”母大虫眉毛倒竖,怒道,“你忠心耿耿,若疑你,反他娘地。”
老黑一把将老婆嘴巴堵住,道:“反反个屁。自立绝不可能。投谁?河东没几天蹦跶了。宣武?梁王信得过我么?到那边有条命在就不错了。丁会都反了,我投他,疯啦。”
自从做了这个节度使的夫人,郑张桂娘着实风光了一些时日,前呼后拥,仆婢相随,在这义武之地更是一言九鼎的存在,那气派,与往日大是不同。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被老黑这么连打带吓,母大虫也有些慌神,道:“那……那怎么?要么走罢。”
“哪里走?天下大乱,往哪里走?”
郑守义看看火候差不多了,继续吓唬老婆道:“你道我为甚从河东回来直奔幽州?我只身入城,就是为了让李哥放心呐。
嘿,只是他今日放心,明日未必放心。你回去,闲来多与秦郎、李三家家里走动,幼娘也在,与妹婿家里也多走走。我呢,得空也回来转转。如此这般,才能保得我家富贵。你说除了你,此事我还放心谁?这些话,我还能跟哪个说?”
郑老二这般表态,果然哄得母大虫舒心,自觉承担了众任在肩。是呀,这种事情,也就她这个郑家主母才能搞定。抿嘴想了想,母大虫深明大义道:“罢,回去就回去。我看这定州也不安稳。”眼见老黑似有得意之色,再看又不见了,母大虫心说,老娘是看花眼了么?试探道:“那你看,谁走谁留?”
老黑差一点就把你们都走说出口了,临了却道:“此事需娘子定夺。”
看这老狗一脸担忧,母大虫也分不清真假,心中又盘算起来。
她也做了多年老板,其实这节度使在母大虫看来跟当老板也差不多。怎样挣钱,怎样花销,怎样用人,怎样赏罚,大同小异。只不过干肉铺子,若伙计不好用打出门拉倒,做将军的若出事,就得血流成河。
母大虫不是蠢人,仔细一思索,很能体会此中凶险,也就不打算计较这老狗的那点小伎俩。除了藏几个娘儿,还能干啥?遂道:“罢罢,我来安排。”
……
二月,辽王来了。
前队未至易州,郑守义就领着亲军来迎。
张泽张书记是个人物,安排一路乡老出面,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接力棒一般,从易州,将大军迎到定州。看到自己的大纛插在定州城头,这一刻,辽王确实感觉这定州是自己的。
郑守义将自家府邸让出给李哥下榻,自己另寻了一处院子凑合。
大排筵宴必不可少。
辽王此来,连亲军、护军一共五千多人,老郑大放血,沿途杀了两万头猪羊,保证每人都能吃饱吃好。陪同南下的有张德、秦光弼两个老将,还有周知裕等一众新人。席间觥筹交错,把酒言欢,不劳赘述。
在定州歇了一日,李大哥说,马上春耕,想看看准备得如何。
这事主要由冯良建负责,实际干活则是他儿子。于是小冯一身素布麻衣,裤腿卷起,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前领路。
指着一片宽阔的农田,冯道道:“这几年镇里广开河渠,又将田地整饬了一番。那些荒坡皆已种下牧草,蓄养牲口。种豆养地,麦豆轮种。如今一年一季,因地力、畜力、人力充足,亩产有二石者,大体也有一石半。只是两州地狭,垦田已无可垦。今岁,镇里欲尝试二年三熟之法,若得成,一岁可再多收百万石粮。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李大郎弓腰脱下靴子摆在地头,跳下地踩上几脚。此时田地尚未翻耕,地温亦不高,踩在脚下还有些冰凉,不过总体感觉水分不缺。抓起一块土坷垃在手里碾碎,放在口鼻前嗅嗅,辽王道:“两年三熟,肥力跟得上么?若伤了地,得不偿失。”
辽王并非不分五谷的傻鸟,深知涸泽而渔之害。
“看这边。”冯道笑眯眯地领着众人向前走了数步,指着地头的一块地方,看着平平无奇,就是光秃秃一大块,“镇中养得牲畜许多,安喜本来户口不少,又驻有大军,产得粪尿极多,由官上组织人手,收集此等人畜粪尿在此堆熟,肥力极好。镇里也是看着地有余力,方欲试试。
这一片是试验田,先试种两年,总结经验,多少地需多少肥,如何下种,如何轮种,都要有个一二三。不成熟绝不贸然推广。”
辽王听得十分认真,闻罢,道:“这堆肥之法甚好。初在辽东时,人口奇缺,耕作粗陋,全靠地力足。塞内与山北不同,这边是人多地少,必须精耕细作。可有一点,增产所得需给农人留下一些,不可苛暴过甚。”
冯道答曰:“是。”
蹲在地上又抓了几把泥土捏碎,李大郎站直了身子,双手叉腰,放眼四顾,道:“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咳,这天下大乱……你等为官,供给军需固然不可短缺,亦须体恤民间疾苦,不可残民害民。”
郑守义心想,如今这么个打法,想少收粮是不可能地。面上作出郑重之色,道:“哥哥放心。此次从河东牵回许多役畜,都发下去啦。此前从山北亦弄回不少牛羊,也养在镇里。奶奶地只要朱温不来捣蛋,日子大可过得。”
今天老郑也特意穿了一身便服,刚才一看大李子脱鞋,他也跟着脱了靴子,此时赤着脚站在地里,冰凉潮湿地十分难过。走两步,泥水还会糊在小腿,不时地擦蹭两下才稍觉好受。
辽王见二哥这副作态,心里想笑。不过这黑厮有心,却也让他顺气不少。
相比于前面的大吃大喝,今天这厮能赤脚下地,还要让辽王更喜欢一些。
目光在这位福将身上转了几转,辽王心想,三郎说得对,与其纠结谁反谁不反,不如想想怎样不给大将造反的机会。人心这个东西,不用钻牛角尖。
可是,知易行难呐。
不放权,就干不了事。
放权,又容易出事。
这个分寸怎样把握?
自古至今,这都是一道难题。
好把握,天底下还有那么多乱子么?
可是,再难,也得一点点做呦。
辽王不自觉地转身面南。
其实,朱温就是个榜样。
这厮直领数镇,养得十数万精兵,再以亲信统治属镇若干,以此为基,制约其他藩镇。以藩镇治藩镇,然后成熟一处,收割一处,小刀割肉。朝廷当年也曾设想以藩镇治藩镇,可惜走反了路,又或者是没弄好玩砸了,搞得藩镇越来越多,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据辽王所知,朱温先后已撤了几个小藩镇,比如同州、华州是被他合并为一,这就等于是撤一藩,东昭义是直接废了。如果这厮活得够久,日剥月削,总有搞定的一天。
所以,丁会,怕不就是为这个造反吧?
辽王揣测,朱温或许有意废了西昭义,派丁会去,本想着老兄弟好说话,好配合,不料丁会有了小心思。
也不对。去河东,晋王就能给他丁会做实权节度使么?又或者,丁会跟朱温没谈拢,怕老朱秋后算账?
朱友恭好像死之前是武宁军节度使,但氏叔琮呢?
想着想着,李大郎就觉头大如斗。狗日地,朱老三自家事情搞不定,却给爷爷添块心病。这些日子,就为这么个糟心事,辽王真可谓是夜不成寐,比此前忧心梁军北伐还难过。
能不难过么,梁军北伐,实在打不过还能跑。祸起萧墙,那是跑都没得跑啊。
义昌肯定不大行。刘守光其实是个实权节度使,鬼晓得哪天就得出事。但是当时没办法呀。刘老二狡猾呐,不跟他谈个好条件,他能顺利进幽州么?嘿,朱三哥很多时候也是没办法吧?
尽管与梁王立场相对,但最近辽王总是忍不住要与梁王做个对比。
人家吃得盐可是比自己吃得饭都多。
怎么说的来着,摸着朱三过河?
辽王的目光重新转回郑守义的身上。
义武这个底子打得不错,虽然这黑厮留有精兵,但是其钱谷为卢龙所制,没有卢龙罩着,他也玩不转。没办法呐,如今世道,再下一城不给节度使是不可能地,然而有了郑二这个榜样,依葫芦画瓢,再夹点私货,应该谁也没有话说。
当初将义武允给这黑厮,还真没想到这多,幸亏老三厚着脸皮把事办了。
自己这个弟弟,是能人呐。
三郎啊!都是他妈地三郎。
可是也有问题。
义武是因为需要卢龙帮补钱粮,所以容易治其钱谷。那遇上不需要卢龙出钱出粮的,或者卢龙出不起钱呢?又该如何?
最理想的当然是有钱的没兵,有兵的没钱。比如内地藩镇出钱但少养兵、甚至不驻兵,而边疆藩镇驻兵却需要内地转运钱粮支持……这不就回到天宝十节度的局面了么?
若碰上又有钱又有兵的呢?比如魏博。
朱三是尽杀魏博武夫,但是不会反弹么?因为你不能杀尽魏博人吧。
辽王是越想越乱,理不清个思绪,只能慢慢走一步看一步了。
恐怕,还要祭出定期轮戍大法。
比如,开元到天宝初年,各镇节度使是有序流动的,所以也没出什么大事。后来是因为节度使常居其位,这才弄出个安史之乱……这都是后话,但是自己要引以为戒,以后任命节度使要千万要小心。
这就又回到郑二这事情上来了,这厮开了个好头哇。
十年,最多十年,必须得让这黑厮移镇。
辽王忽然说:“我欲重设平卢军。”
辽王目光四下逡巡犹疑的这片刻时光,郑守义简直是度日如年。不,一眨眼,一呼吸,他都觉着无比困难,特别艰辛。有那么几个瞬间,郑守义甚至在想,要不要操刀子拼了算了。总算是理智战胜了心中的小恶魔,没有轻举妄动。
说到底他郑二也就是个屠子出身,见识有限,这种要命的大事,权衡利弊真的很难呐!
不光是他,随行众将有哪一个不是聚精会神?
终于等到辽王发声,众人更是竖起耳朵听讲。
便听辽王道:“营州本为平卢军驻地,控扼两番。尽管梁军压力不小,但此前契丹作乱也给我提了个醒,山北不可松懈呐。日前,渤海欲赎扶余府,我已允之。德操,我欲委你为平卢军指挥使、山北安抚副大使、辽东都护府副大都护,你可愿意?”
辽王提出此议毫无征兆,众将都看向张德。
张德是意外非常。前一次在山北他就没干好,辽王提起要重设平卢军,他还在想会是秦光弼、李承嗣又或者是魏东城、李崇武呢,就是没想到辽王会点自己的将,一时愣怔,竟忘了回答。
辽王笑曰:“怎么,不敢去?”
大哥如此信重,张德慌忙收摄心神,激动得眼眶发红,向辽王深深一躬身,道:“主公,职部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