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小说网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2章 幸福的烦恼(二)

第2章 幸福的烦恼(二)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你个李三郎,在这儿等着爷爷呢。

    郑老板当然知道别人肯定能应。节度使,这是武夫的终极理想,哪怕是个属镇也值啊。何况,其实,李老三这要求也不算过分,哪怕让他出钱买下这些兵马军资都不算黑他。比如铁甲,那是有钱就买得来么。

    到这儿郑二哥算是明白李老三的险恶用心了,看看大李子一脸无辜,心说,这哥俩是合起伙搞我呀。顿时想起在营州李家哥俩对付大刘、二刘的场面来,十分后悔没把兄弟、儿子都带进来,也没个帮手。但好像用处不大。实在找不出道理,老黑干脆也不装了,往地一躺。哼哼,想让我知难而退,绝不可能。但让我答应把毅勇军拆了也绝必不成。

    “哼。总之不成。大不了俺就躺这里不走了。”

    为了实惠,要什么脸啊。

    这黑厮居然撒泼耍横,有点出乎意料,头次见呢。李三看着大哥把眼连眨,意思差不多该老大你上了。李大郎眯眼看看老黑,见这厮闭目躺着,眼仁儿骨碌碌地乱转,笑道:“三郎,如今非比从前,郑郎确有难处……

    不等大哥把话说完,李三道:“这样,我说两套方案。”

    老郑也不睁眼,打定主意不合适就耍赖。

    “一。照国朝旧例,义武每岁留存所得七成,三成归卢龙。义武至少养牙兵一万备征战,平日养兵之费自担,出征所需粮械损耗由幽州负担。毅勇军转为义武牙军,所携军资、马匹等折半价由义武出钱买下。军士在营州所分田土,由义武在易、定划出等额田土补给幽州,或将营州田土退还,在易、定另行安置,但是标准不能降低。”

    郑哥默算,近万军马,按一马二三十匹绢也得近二三十万匹绢。四千多套甲,哪怕按二十贯一套,这得八万贯,按现价折粮得二十五六万石。价格不离谱,但是爷爷人穷志短啊。“还有呢?”以他对李老三的了解,重点应该是后面这个。

    就听李三郎幽幽道:“义武、卢龙钱粮收支由卢龙统筹……

    也不等李老三把话说完了,郑老板一骨碌坐起,定定地看着李三道:“前面要兵要钱都是幌子吧。”

    面对郑守义的诘问,李崇武毫不回避,双目炯炯看回来,道:“大兄允你义武节度使时我不在场,否则我一定反对。”

    “信不过我?”

    “不。”李三郎道,“有句话说得好,打仗就是打钱粮。这数月来,郑郎恐怕有所体会了吧。”

    昧下这个良心郑守义还做不到,微微点头。

    “这里只有咱们三人,话说得直些,二郎莫怪。”李老三这次也不等他答应,从怀里摸出一个册子,翻看了两眼,放在几上点了点,道:“卢龙九州,加上归服之胡儿、义昌难民,在籍区区三十余万户,将将二百余万口。义武在册十五万户,近百万口,两镇相加,不过四十余万户,三百余万人口。你知道晋王、东平王有多少人口么?”

    二哥摇头表示不知。

    看这老黑已经被成功带偏了思路,李老三如数家珍道:“李鸦儿初至河东时全镇五十余万户,约三百万口,如今估计还剩一半,算二十五万户吧,百余万口。东平王治辖下宣武、宣义、天平、护国,泰宁、佑国等等诸镇,至少一百万户,口不下六百万。这还没算其他几个属镇。”

    郑守义道:“河东这么点人么?”

    “哼。十年前,晋王全取昭义,平灭赫连铎,气吞山河,今岁竟欲与东平王乞和,你当晋王是转了性么?是打不动了。”李三道,“力聚则强,力分则弱。道理很简单。分锅吃饭,损耗必多。我不是反对你做义武节度使,诚如大兄所说,要与诸君共富贵。将来若有幸并了别镇,秦郎、张郎等亦要安排。我是反对这么稀里糊涂。就这么几个人几条枪,你算一本账,我算一本账,那还打个屁,干脆降了全忠拉到。”

    郑大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说到这个问题了。投降朱全忠显然不行,这厮的信用非常拉跨。晋王曾与他并肩作战,差点被一把火点了。顶不住秦宗权,朱瑄、朱瑾兄弟出手救他,现在朱瑄已死,朱瑾在杨行密处寄人篱下。李罕之以泽、潞投效三哥,明知他病重,非要移镇,走半路人就没了。

    看郑守义默然无语,李崇武又道:“我再问你,义武官仓现有钱粮几何?”

    “这……有数十万石粮吧。”真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李老三道:“安喜抄得一百万石粮有余,定州其余各县钱粮多为乱兵乱民私分,几无所得。易州抄得四十余万石粮,十余万匹绢,十二万贯钱。你陆续运了七十万石粮来。毅勇军、射日军、铁枪都吃了约二十万石,你给毅勇军发赏赐三万多石,州中官吏俸禄发了十余万石。这账是你定期报来幽州,自己都心里没数吧……

    “不必说了。”郑二哥抬手打断了李三郎道,“不错,管民非我所长。但怎样养兵,今日需说明白,不能让我吃亏。”李家兄弟就是拿钱粮说事,跟自己谈条件的,这么片刻郑老板都想通了,那么多弟兄们都看着呢,他哥俩漫天要价,老子就落地还钱,一点不要客气。

    李三郎上身前倾,道:“易、定各养州、县兵二千,只管守城、捕盗维护治安。毅勇军为牙军,扩编至八千,骑兵三千,步兵五千,配杂兵二百,仅负责野战,不管治安。辅军三千,人我来安排。”

    “八千兵?太少了。”

    “兵贵精,不贵多。八千战兵还要怎样。要么咱俩换换位置,你来搞钱,我去带兵。”李三也黑了脸,寸步不让。

    郑哥继续叫价:“刘三你得给我还回来。”

    刘栋用着挺顺手,李崇武有点舍不得,但权衡利弊,道:“可。”

    感觉这俩聊得差不多,李大帅就打岔道:“如此说定,后面你俩商量着办。”拉了老郑起身,道,“数月不见,走走走,去吃酒。”

    ……

    三日后,郑守义领着刘三离了幽州南归。

    “这义武镇行军司马就你了。后面李三要荐个判官过来管仓曹,你将这厮给老子盯紧。李三郎不是善茬子,钱粮大事,马虎不得。这些年你跟着那厮,当学当看都明了吧。”路上,郑守义就开始给刘三安排工作。

    刘老三在顺兴行干得不错,顺风顺水的,突然说要他交接工作去义武,刘三哥都有点懵。因李三郎要去塞北,刘栋就跟着李大回幽州,本说要在幽州给他派活,岂料突然变卦。“放心。”刘三老板角色转化很快,态度非常端正。但老郑总觉着哪里不对劲,看这厮半晌,忽道:“你小子,不会已反水了吧。”

    吓得刘三猛抖,带着哭腔道:“哥。俺赤子之心,天地昭昭啊。莫要栽人嘛。”再说,是你把俺拽过来的好吧,还是亲戚呢!

    “哼。四郎呢?”

    刘三左右瞧瞧,攀在老郑耳边轻声道:“四郎在汴州。”

    “在……

    老黑话没出口,就被刘三捂了口鼻,道:“嘘!”

    郑守义压着声音道:“刺探军情?”

    刘三道:“细处俺不晓得,也不问。我揣测是在那边开了个甚买卖。”

    老郑眼神更怪了:“军中早有传闻,说李老三弄了个甚名堂搞细作,神神秘秘地。照这么说,刘四都去了,这里头能没有你?”刘三尴尬笑笑,含糊道:“俺在顺兴行,只管行走各地,顺道将所见所闻定期写信给他。凡我所闻所见,什么家长里短、买卖行情皆要。别事也无。”

    “哼。”郑守义蔑了这厮一眼,将刘三晾着,再不说话。

    边上大寨主看看他两个住口,凑来将刘三挤到一边,道:“头儿。咱这就将财权交出去了?”郑守义与李老三谈妥,义武的钱粮由幽州统管,老马匪憋了几日,在城里不好说话,此时摇头晃脑道,“有财才有兵。咱将财权让李三去搞那个啥统筹,他说了算,那这义武究竟属谁啊?”

    “你懂个屁。”郑守义大义凛然地道,“这义武本是卢龙属镇,当然是李头说了算。俺只是不想将毅勇军拆了。只要队伍不散,谁管钱有差么?哼,义武如此逼旮,你还真想在此扎根呐。”瞥眼刘三,本欲再敲打这厮两句,又忍住了。

    王寨主眯眼想想,仿佛明白了此中关窍,勾着大拇指,豁然开朗道:“哥哥这是欲擒故纵,高,实在高啊。”

    郑守义不理他吹捧,双腿一夹马腹,去也。

    ……

    一行却没有就回定州,而是奔瀛州来了。

    路上郑二与大寨主说说笑笑,又跟弟弟、儿子闲扯,只将刘三晾在一旁。刘老三几次想找郑老板汇报工作,都被无情推开。眼看河间已在眼前,刘三哥又靠来问道:“哥啊,咱这是作甚?”

    郑守义笑而不语,打头进了伤兵营。

    远远就看郭屠子、王有良等人在门口,显然已经接到报信,在此等候。

    “阿郎,如何?”

    对郑守义幽州一行,众人都很关心。这是大事,与每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自从年初传出风声,说要将毅勇军一分为二,众将士就很不淡定。乱世中,有兵才有一切,这是个朴素的道理。毅勇军就是这些武夫的根,若拆掉一半,不论后面补充多少人,他们都不会再有十年时间,也未必有机会再重来一遍。

    人,很多时候是无可替代的。

    大概结果众人已经听说,但是人人心里都有疑惑,想要一探究竟。郑守义故作神秘地卖个关子,反问道:“这里怎样?”

    郭哥已经四十出头。这个年纪,在千年之后还能自称一枝花四处浪,但在乱世,作为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的武夫,岁月,则已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痕迹。郭靖道:“各都各营之人都已离去,伤愈者归建,残障者先回幽州再做安排。里头只剩那三百多汴兵,有百余残障,有二百出头伤愈,皆在此处。”

    郑守义在他肩上轻轻拍两下,推门入院。

    一群汉子正在晒太阳打屁,见这黑厮领着伙军将进来,都有些紧张,纷纷注目。郑守义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一汉身上。这厮只穿了条兜裆,精赤了半身躺在一块门板上,脸上盖块头巾遮阳,睡得正香。最醒目的是他胸前一道疤,足有尺余,似是横切了一刀,伤口缝合的痕迹密密麻麻,似条千足蜈蚣,甚是骇人。此外,肩、腿、臂膊还有四五处刀痕比较显眼,至于满身箭疮更是不胜枚举。

    看老郑向这汉子靠近,院中众人自发地围到周围。似乎是感受到环境变化,那汉一把扯下头巾,眼前就映入个老黑,小山一样遮了日光。忙起身一礼,道:“郑将军。”

    “是我。”郑守义绕这厮转了一圈,伤口都在前面,暗暗点头,道,“那日,我说你若不死,让你来我麾下,今日我来问问。”

    麾下?这汉眼睛一亮,看看老黑,道:“将军立麾旗了?”

    麾旗,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用的。

    郑守义没有答他,而是问道:“赏赐到手了么?”

    那汉躬身道:“是。”

    “可有人克扣?”

    “不曾。”

    “好。”郑守义道,“蔡海江,我只问你一遍,是否来我麾下。”

    这厮正是蔡海江。当初在阵前挨了一槊,因有甲挡了,槊锋在胸前割了条口子,后被几个弟兄护在身下,在死人堆里捡了条命。这厮真是命大,前面人踩马踏的,多少人都成肉泥,他居然有命。后来大寨主到处翻检,碰巧将他扒拉出来。本来老马匪也要送他一刀,岂料这厮劈手将老王的刀给夺了,若非老黑在侧,险些完成反杀。

    这厮眼看老王对他要下杀手,高骂老黑言而无信不当人子。郑将军对这能夺了老王刀的悍匪有些好感,一问之下,才知这厮原来是自己人,就让人将他抬回救治。郑将军对汴兵悍勇感触颇深,说若他不死,就让来毅勇军听用。此次去幽州前,特地让人过来看着,别被人抢走了。

    蔡海江与一众汴军弟兄互相望望,道:“俺这些弟兄你也要么?”

    郑守义毫不迟疑道:“这三百多人俺全要了。健全者到军中来,伤残者,留些帮老子练兵,其余亦有差事交办。入我军中,便是袍泽兄弟。那些阵亡者,亦报上来,一人抚恤二十匹绢,绝不短少。”说到这里,郑守义想起什么,又转着看了两遍,道,“你家是住封丘么?有两个兄弟在家。”说得蔡海江以为见鬼,都没敢搭话。“哈哈哈哈。想起来了,那次我去汴州,路过封丘时到过你家。巧,真是巧了。”郑守义抚掌笑道,“如今定州归我节制。你若有意,可想法将你家人都接来。儿郎有家眷欲来者,我遣人去办,总要让弟兄没有后顾之忧。”

    众汴兵都望着蔡海江,等他拿主意。河南这地方,从巢乱开始,杀了几十年,能活下来的都是好勇斗狠之辈,哪有本分良民,尤其他们这些吃惯了刀口饭的,再说回去种地可太难了。卢龙军到目前为止还算诚实守信,这汉也不矫情,向老郑叉手道:“请郑帅收留。”有他带头,一众汴兵皆拜曰,“请郑帅收留。”

    嗯,总算给老牛找个对手。妈的毅勇军四千二百人,三千步军都是这厮一手带起来的,人称小都头,这可不是啥好事。对牛犇,对他老郑,对毅勇军都不好。眼看步军还要扩编二千,无论如何不能再让这厮都带。老牛带二千,小周、小王带一千,让眼前这厮带二千,五千人正好。

    路上老黑都想好了。以此汴兵为骨干,补个千多人重头操练。老兵基本不动,为了维持老军的战斗力嘛,牛犇这厮也说不出话来。但是骑兵是个问题,头疼。回身看看有点不知所措的刘三,二哥道,“刘三,搞些酒肉来,今夜大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