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卢龙在行动(一)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幽州。
河朔三镇,开创了藩镇割据新时代,但是时过境迁,却是宣武、河东崛起一争雄长,三个老牌刺头在这新秀面前,就如同过了气的老阿姨,只能陪衬。不过,魏博、成德自甘堕落,卢龙刘大帅却是志存高远,汴、晋在魏博大打出手一事传到城中,立刻就对此表达了密切关注。
心中有个小恶魔,不断地诱惑着刘仁恭,去,去插独眼龙两刀!但理智的天使却又反复提醒,时机不到,反复陈说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一队军士护卫着民夫、马车穿过城门,沿着官道东行,刘大帅高立在城头,目送车队渐行渐远,静听着儿子禀报:“仍是三月粮械。城中有十数户随军迁去,主要是郑守义一家,另有张顺举、刘栋等毅勇都家眷不少。郑家在城中仅余显忠坊里那座院子,城外庄里只剩祖宅和数十亩田,其余铺面田宅或送或卖,都换了粮帛。李正德在那边修了码头,彼辈将从平州登船过去,估计半月即到。”
去年给河东送了许多钱粮,但是今年以来,老刘以各种理由推脱敷衍,比如秃头蛮闹事,比如青黄不接,总之是软磨硬泡,愣是顶着没给,赢得镇内欢呼。本来独眼龙还想让他出兵,助战勤王,也被挡了。可是刘仁恭自知是在刀尖上跳舞,掉下来就得肠穿肚烂,这帮子唱赞歌的,届时不来踩一脚就烧了高香。
刘大帅,难呐。
转眼夏税,拖不很久了。翻脸么?很难下这个决心。去年三镇犯阙,李茂贞几个来势汹汹,刘大帅本想看独眼龙的笑话,结果那几个废物,三挑一都被独眼龙捶得满地爬,真是没羞没臊啊。刘大帅忍不住摸摸脑袋,够不够硬呢。
“走了好,走了清净,都好嘛。”嘴里这么说,只是这语气怅然,谁也听不出来好在哪里。“豹骑都、射日都、毅勇都还有个甚?”刘大帅随口问道。
“山北营、卢龙军、保定军,山北行营共有六部,约九千精兵,另有义从军数千牧骑,此万余皆能浪战,不可小视。柳城军、燕城军共二三千卒守城,另有辅军一部专管粮草,亦有数千。”刘守文认认真真汇报完毕。
“这便有二万人啦。”对于山北的这个老部下,刘大帅是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短短年余就折腾起如此事业,看来山北还有些可为。不禁想当年次子刘守光曾经提过到山北发展,但他选择借力河东,是否走错了路呢?
甩甩脑袋,将这些杂念抛远,世上没有后悔药,还得着眼当下。若河东、卢龙打起来,刘大帅估计李正德应该不至于跟着河东给他拆台,否则,他李正德就是卢龙的罪人,就算掀翻了了他老刘,也绝坐不稳这个位置。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勾当,这厮应该不至于犯蠢。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一这厮发疯呢?捅老子一刀,找谁说理去。“你说,我该说这李正德是能干呢?还是能干呐?”
花费大半年时间,总算查清了山北行营的家底,刘守文此时内心同样纠结无比,道:“若只是有兵还好,这厮却大搞屯田,据说,去岁入仓不下十万石粮,今秋只怕更多。此前我在那边便见有不少垦田,只是没想有这许多。盐、铁亦有产出,照此经营两岁,营州就成铁桶了。”
老刘真是苦闷。大李在营州搞风搞雨不来上贡不说,他自己还得给山北送钱送粮,这他娘的到底谁是大帅?对这个老部下,刘大帅非常矛盾,双手撑在女墙上,心里别扭。“他家都走了?”
“李公上月离城,行前还曾来与父帅辞行。”刘守文好心提醒。
刘仁恭想起确有这事,那老小子一副世外高人的德性,呸,咋不成仙呢。老滑头!“走吧,走吧,走了清净。”要说没有养虎为患的忧虑,那是胡扯,问题是天下藩镇一边齐,全都是大军头套小军头,就这么个局面,换谁都一样。再说,当初李大去平州,老刘拦了,没拦住啊。说到底还要看实力,自己硬,管你谁谁谁,都得给爷爷服服帖帖,自己不硬,那一切休提。现在的烦恼,不正因为自家翅膀不硬么。
“衙内军如何了?”
刘守文道:“成效显着。尤其那四千山北健儿着实不凡,弓马娴熟,积习不深,较幽州老兵好用许多。”
衙内军,是刘大帅重点经营的牙兵队伍,初定员额一万,已全部募满。刘家父子狠下功夫,足粮足饷,勤练不辍。加上刘守光也募了数千,老刘手里已有约三万可用之兵,比去年刚回卢龙时踏实太多。可是,一想到李正德在营州那穷乡僻壤,都拉起来一万多兵,刘大帅又有点茫然。“不必等了,抓紧再多募山北健儿。马若不足,去找李正德,去山北,去找胡儿要。”
刘仁恭转头看向南边,心想,既然独眼龙已跟朱三儿掐上了,爷爷这边的步子当可以迈大一点,再大一点。
跟东平郡王,是否也该接触接触呢?
……
与此同时,在幽州城里,另外几双眼睛也在目送这支车队离城。
为首是个粗壮汉子,在他身边,赫然就是许久没有露头的薛阿檀。当初被调往北线配合刘仁恭,他就渐渐远离了河东的中心。后来李存审随晋王西归,他却被留在幽州,说是帮刘大帅看家护院,实际是看住刘大帅的家院。对此安排,薛阿檀其实非常满意。李存孝造反身死,他心里一直有痛。即痛心好友身死,也总担心哪天被翻旧账。所以,留在幽州挺好。卢龙所给钱粮既不短少也不曾拖延,薛将军也就尽力约束部众,不给刘大帅添堵,对于老刘的各种小动作全当不见。
当然,李克用留下看场子的不止他一个。在营州有个李正德,在幽州还有个出身鸦军的燕留德,也领一千人,与铁枪都共同驻扎在子城,天天盯着刘大帅。对这燕留德,他不是很熟,只知这厮跟随晋王时日不短,今天也是燕将军打听到有大队钱粮出城,拉着他老薛来看。
他不想来,但燕留德是主他是副,不来都不行。
燕留德眉心紧锁,指着一车车钱粮,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痛心疾首道:“今岁以来,幽州未往晋阳发出一车钱粮。说甚青黄不接,现在接上了?薛郎,你我需速速向晋王禀报,我看这刘窟头有二心啊。”
薛阿檀心说,这是真傻么假傻?还是眼瞎么心瞎。卢龙能跟大王一条心,那不是笑话么。去年晋王都搬空了幽州府库,加上河东军在城里城外作孽不少,说一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不是更贴切一点。胡诌道:“据闻去岁契丹南犯,营州那边做了几场,损失不小。现已五月,再过不久又要入秋,难说契丹再来,提前送些钱粮,没甚不妥吧?”
燕留德回过头也像看傻子一样盯着同僚半晌,道:“薛郎,你莫被刘窟头这厮糊弄了。去岁李存文三战三捷,元月时,连契丹牙帐都烧了,他不出去惹事,契丹都得感谢祖宗保佑,还闹?我闻那厮与你相熟,此事你不晓得?”
薛阿檀忙将两手一摊,道:“李将军是大王义儿,守营州也是大王安排,给他送粮,我看没甚不妥吧。至于李将军与我相识,那也是在成德时,同在大王麾下效力。后来,我北上随刘帅打幽州,相熟可说不上。至于山北之事,哎?你说他三战三捷,还烧了契丹牙帐,果有此事?不是谎报吧?”
燕留德双眼盯着薛阿檀看了半晌,想从他眼里看出点端倪,但是薛哥双眸清澈如水,狗屁也看不出来。“罢罢。总之大王来信催粮,你随我走一遭,刘帅好歹得给个说法。若再不发粮,便向大王禀报,你我具名。”
……
怀远守捉。
一杆“李”字大旗在夕阳下猎猎飘扬,五彩霞光越过城头,映得草原绚丽多姿。一行骑手在晚霞下缓行,望山跑死马,兀里海看看日落前是赶不到地方了,决定找个地方歇宿。手搭凉棚望了望右前方不远处的一片林地,兀里海挥动马鞭,忽然提高了马速,引着众骑士钻进树林,惊飞了刚刚归巢的鸟雀。
众人下马,迅速寻来枯叶、木柴点起篝火,又将皮毯子从取下,围着火堆铺开。塞外四五月的天,夜里还能冻死人。忽利在火堆上架起一只小铁锅,从布袋里取出几把麦粒、豆子,连同一条咸肉放进锅里煮上,忙得非常认真。
冬天的兵灾,契丹人损失惨重,不过落在各家头上,就各有造化。因部落位置稍显偏僻,更因郑二人手不足,所以兀部居然奇迹般损失有限。尤其兀里海他撤得早跑得快,一见身后不对掉头就逃,亡命半日,居然在西路军到来前赶回,将剩余的部众、牲口抢出许多。
一路上,他又收留了许多逃散的部民,最后一算,人口居然还多了不少。牙帐有多少帐篷,多少牛羊,唐军来去匆匆,再怎么手黑,牲口也逃散了不少,有些被牧人们收拢,那些被杀的或者冻死的,也可以吃肉。靠这些尸体,兀部不但熬过了冬天,部落竟然以这样一种病态的方式壮大起来,有了三四百精壮。
不过,部中活畜太少终究是个问题。尽管兀里海尽力搜罗走散的牲口,如今也仅不到一万只羊,百余头牛,马有个千多,靠这点资财,无论如何是没法养活这几百张嘴。听说唐人在南边收留牧民,兀里海决心碰碰运气。唐人给归顺部落分了牛羊,由部落照顾,所得崽子、奶水,部落可留一半。这些,兀里海已经亲自考察核实过,部众也都认为是条出路。
据说还搞个义从军,当兵吃粮也很不错。实在不成,为唐人打仗也行啊。只要能活下去,给谁卖命不是卖。
兀里海靠在一棵树下,望着红日渐渐低沉,默默想着心事。尽管这一路他们已经过两个小部落,确定唐军确实在收留契丹部众,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然而,在没有得到安抚使确切承诺之前,一切都不足道。
饭没煮熟,就见一队骑士自西而来。借着日光看得清楚,是唐军。牧民们顿时慌张,有些愣头青就要操刀子拿弓,被兀里海紧忙喝止,他们是来求活的,不是来拼命的。再说,就他这十来个人,面对上百唐骑哪有还手之力。
在兀里海的安抚下,众人心怀忐忑地静待唐军靠近。
大约百骑唐军从怀远守捉方向奔来,靠近时,从纵队散开成一张大网,捻弓搭箭,隔着数十步,已将兀里海等人围住。看这些牧民还算老实,一小校驰马近前,问道:“你等何人?”兀里海出列,跪在地上恭敬行礼,用生涩的唐言道:“我等来自兀部,欲拜见安抚使大人。因天晚,在此歇宿一宿。”那小校听了,警惕地数数人头,见众人虽面色紧张但并无敌对之意,便回去禀报。
领头的李承嗣听了汇报,挥挥手,队伍便在伙长带领下散开扎营、警戒,与牧民保持了必要的距离,并且隐隐将牧人们包裹其中,但凡有个风吹草动,保管超度他们去见青牛白马祖宗。
今年陆续来投的部落如过江之鲫,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不少都被安顿在巫闾山以东大辽泽这片地方。为了加强控制,唐军修复了巫闾山东侧的巫闾守捉城,并在怀远、巫闾两守捉驻军一千二,名为怀远军,由此,巫闾山以西是柳城、燕城,以东渐次是巫闾、怀远二守捉,四座军城,如一条珍珠链,拴在辽西大地上。怀远军有骑军八百,步军四百,指挥使正是李承嗣。不久前安抚使过来视察,就在怀远城里。方才岗哨上看到这有十余牧骑靠近,李承嗣便亲过来查看。
下马走到兀里海面前,李承嗣俯视着跪满一地的牧人,挥挥马鞭,道:“你叫什么?”兀里海恭敬答曰:“我是兀里海,是兀部俟斤。”听说部落酋长亲来,李承嗣对这老牧民多看数眼,指着他披在脑后的一把小辫子,问道:“回鹘人?”
“是。”
李承嗣想了想,道:“述律家源自回鹘,跟你有甚关系。”
兀里海道:“我部原在云中那边,东来后,正是述律家收留我等。”
这倒合情合理。
军士引了牧人的几根柴火,在边上点起火堆,也开始架锅做饭。李承嗣走到火堆旁,招呼兀里海一起坐下,道:“据闻耶律家、述律家有许多去了扶余那边,你怎么不去?”兀里海道:“一是俺不认路,再来想着去也难过。”
那边忽利已煮好了饭,看大人被拉在唐将身侧,就用木碗盛了端来。回去又给众人分食,直到给所有人都分完,忽利才将最后一碗从陶锅里刮净,些许锅巴都不放过,三两口吃掉。接着,就手抓起一把草杆,将锅子和木碗擦了收好。
作为怀远军指挥使,李承嗣自知责任重大,既要收容牧人壮大我军,也要仔细甄别,挑出危险分子。他一直仔细观察这支十来人的小队伍,除了一些正常警惕,总体比较平静,至少,他尚未从这些牧人的眼神中看出怨愤。
李承嗣忽道:“你等牙帐为我所破,不恨么?”边说,边借着火光观察兀里海的表情。却见兀里海闻言,手中木勺停在半空沉默了片刻,用脸上的褶子挤出一点苦笑,道:“大唐爷爷太强,恨不起来。”
李承嗣大乐:“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家园被毁还能无动于衷,那不是骗子就是废物,而能活过这个冬天的,显然不可能有废物。最近死在这道送命题上的秃头蛮不少,李承嗣连兀里海脸上最微小的变化都没放过。一闪而过的悔恨,以及随之而来的深深无奈,都没逃过他的眼睛。李承嗣很满意这个答案,可以说,这是近期最让他满意的回答。
周边唐军士卒也听着有趣,跟着呵呵笑起来。
兀里海知道,他们的命,保住了。
幽州。
河朔三镇,开创了藩镇割据新时代,但是时过境迁,却是宣武、河东崛起一争雄长,三个老牌刺头在这新秀面前,就如同过了气的老阿姨,只能陪衬。不过,魏博、成德自甘堕落,卢龙刘大帅却是志存高远,汴、晋在魏博大打出手一事传到城中,立刻就对此表达了密切关注。
心中有个小恶魔,不断地诱惑着刘仁恭,去,去插独眼龙两刀!但理智的天使却又反复提醒,时机不到,反复陈说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一队军士护卫着民夫、马车穿过城门,沿着官道东行,刘大帅高立在城头,目送车队渐行渐远,静听着儿子禀报:“仍是三月粮械。城中有十数户随军迁去,主要是郑守义一家,另有张顺举、刘栋等毅勇都家眷不少。郑家在城中仅余显忠坊里那座院子,城外庄里只剩祖宅和数十亩田,其余铺面田宅或送或卖,都换了粮帛。李正德在那边修了码头,彼辈将从平州登船过去,估计半月即到。”
去年给河东送了许多钱粮,但是今年以来,老刘以各种理由推脱敷衍,比如秃头蛮闹事,比如青黄不接,总之是软磨硬泡,愣是顶着没给,赢得镇内欢呼。本来独眼龙还想让他出兵,助战勤王,也被挡了。可是刘仁恭自知是在刀尖上跳舞,掉下来就得肠穿肚烂,这帮子唱赞歌的,届时不来踩一脚就烧了高香。
刘大帅,难呐。
转眼夏税,拖不很久了。翻脸么?很难下这个决心。去年三镇犯阙,李茂贞几个来势汹汹,刘大帅本想看独眼龙的笑话,结果那几个废物,三挑一都被独眼龙捶得满地爬,真是没羞没臊啊。刘大帅忍不住摸摸脑袋,够不够硬呢。
“走了好,走了清净,都好嘛。”嘴里这么说,只是这语气怅然,谁也听不出来好在哪里。“豹骑都、射日都、毅勇都还有个甚?”刘大帅随口问道。
“山北营、卢龙军、保定军,山北行营共有六部,约九千精兵,另有义从军数千牧骑,此万余皆能浪战,不可小视。柳城军、燕城军共二三千卒守城,另有辅军一部专管粮草,亦有数千。”刘守文认认真真汇报完毕。
“这便有二万人啦。”对于山北的这个老部下,刘大帅是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短短年余就折腾起如此事业,看来山北还有些可为。不禁想当年次子刘守光曾经提过到山北发展,但他选择借力河东,是否走错了路呢?
甩甩脑袋,将这些杂念抛远,世上没有后悔药,还得着眼当下。若河东、卢龙打起来,刘大帅估计李正德应该不至于跟着河东给他拆台,否则,他李正德就是卢龙的罪人,就算掀翻了了他老刘,也绝坐不稳这个位置。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勾当,这厮应该不至于犯蠢。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一这厮发疯呢?捅老子一刀,找谁说理去。“你说,我该说这李正德是能干呢?还是能干呐?”
花费大半年时间,总算查清了山北行营的家底,刘守文此时内心同样纠结无比,道:“若只是有兵还好,这厮却大搞屯田,据说,去岁入仓不下十万石粮,今秋只怕更多。此前我在那边便见有不少垦田,只是没想有这许多。盐、铁亦有产出,照此经营两岁,营州就成铁桶了。”
老刘真是苦闷。大李在营州搞风搞雨不来上贡不说,他自己还得给山北送钱送粮,这他娘的到底谁是大帅?对这个老部下,刘大帅非常矛盾,双手撑在女墙上,心里别扭。“他家都走了?”
“李公上月离城,行前还曾来与父帅辞行。”刘守文好心提醒。
刘仁恭想起确有这事,那老小子一副世外高人的德性,呸,咋不成仙呢。老滑头!“走吧,走吧,走了清净。”要说没有养虎为患的忧虑,那是胡扯,问题是天下藩镇一边齐,全都是大军头套小军头,就这么个局面,换谁都一样。再说,当初李大去平州,老刘拦了,没拦住啊。说到底还要看实力,自己硬,管你谁谁谁,都得给爷爷服服帖帖,自己不硬,那一切休提。现在的烦恼,不正因为自家翅膀不硬么。
“衙内军如何了?”
刘守文道:“成效显着。尤其那四千山北健儿着实不凡,弓马娴熟,积习不深,较幽州老兵好用许多。”
衙内军,是刘大帅重点经营的牙兵队伍,初定员额一万,已全部募满。刘家父子狠下功夫,足粮足饷,勤练不辍。加上刘守光也募了数千,老刘手里已有约三万可用之兵,比去年刚回卢龙时踏实太多。可是,一想到李正德在营州那穷乡僻壤,都拉起来一万多兵,刘大帅又有点茫然。“不必等了,抓紧再多募山北健儿。马若不足,去找李正德,去山北,去找胡儿要。”
刘仁恭转头看向南边,心想,既然独眼龙已跟朱三儿掐上了,爷爷这边的步子当可以迈大一点,再大一点。
跟东平郡王,是否也该接触接触呢?
……
与此同时,在幽州城里,另外几双眼睛也在目送这支车队离城。
为首是个粗壮汉子,在他身边,赫然就是许久没有露头的薛阿檀。当初被调往北线配合刘仁恭,他就渐渐远离了河东的中心。后来李存审随晋王西归,他却被留在幽州,说是帮刘大帅看家护院,实际是看住刘大帅的家院。对此安排,薛阿檀其实非常满意。李存孝造反身死,他心里一直有痛。即痛心好友身死,也总担心哪天被翻旧账。所以,留在幽州挺好。卢龙所给钱粮既不短少也不曾拖延,薛将军也就尽力约束部众,不给刘大帅添堵,对于老刘的各种小动作全当不见。
当然,李克用留下看场子的不止他一个。在营州有个李正德,在幽州还有个出身鸦军的燕留德,也领一千人,与铁枪都共同驻扎在子城,天天盯着刘大帅。对这燕留德,他不是很熟,只知这厮跟随晋王时日不短,今天也是燕将军打听到有大队钱粮出城,拉着他老薛来看。
他不想来,但燕留德是主他是副,不来都不行。
燕留德眉心紧锁,指着一车车钱粮,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痛心疾首道:“今岁以来,幽州未往晋阳发出一车钱粮。说甚青黄不接,现在接上了?薛郎,你我需速速向晋王禀报,我看这刘窟头有二心啊。”
薛阿檀心说,这是真傻么假傻?还是眼瞎么心瞎。卢龙能跟大王一条心,那不是笑话么。去年晋王都搬空了幽州府库,加上河东军在城里城外作孽不少,说一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不是更贴切一点。胡诌道:“据闻去岁契丹南犯,营州那边做了几场,损失不小。现已五月,再过不久又要入秋,难说契丹再来,提前送些钱粮,没甚不妥吧?”
燕留德回过头也像看傻子一样盯着同僚半晌,道:“薛郎,你莫被刘窟头这厮糊弄了。去岁李存文三战三捷,元月时,连契丹牙帐都烧了,他不出去惹事,契丹都得感谢祖宗保佑,还闹?我闻那厮与你相熟,此事你不晓得?”
薛阿檀忙将两手一摊,道:“李将军是大王义儿,守营州也是大王安排,给他送粮,我看没甚不妥吧。至于李将军与我相识,那也是在成德时,同在大王麾下效力。后来,我北上随刘帅打幽州,相熟可说不上。至于山北之事,哎?你说他三战三捷,还烧了契丹牙帐,果有此事?不是谎报吧?”
燕留德双眼盯着薛阿檀看了半晌,想从他眼里看出点端倪,但是薛哥双眸清澈如水,狗屁也看不出来。“罢罢。总之大王来信催粮,你随我走一遭,刘帅好歹得给个说法。若再不发粮,便向大王禀报,你我具名。”
……
怀远守捉。
一杆“李”字大旗在夕阳下猎猎飘扬,五彩霞光越过城头,映得草原绚丽多姿。一行骑手在晚霞下缓行,望山跑死马,兀里海看看日落前是赶不到地方了,决定找个地方歇宿。手搭凉棚望了望右前方不远处的一片林地,兀里海挥动马鞭,忽然提高了马速,引着众骑士钻进树林,惊飞了刚刚归巢的鸟雀。
众人下马,迅速寻来枯叶、木柴点起篝火,又将皮毯子从取下,围着火堆铺开。塞外四五月的天,夜里还能冻死人。忽利在火堆上架起一只小铁锅,从布袋里取出几把麦粒、豆子,连同一条咸肉放进锅里煮上,忙得非常认真。
冬天的兵灾,契丹人损失惨重,不过落在各家头上,就各有造化。因部落位置稍显偏僻,更因郑二人手不足,所以兀部居然奇迹般损失有限。尤其兀里海他撤得早跑得快,一见身后不对掉头就逃,亡命半日,居然在西路军到来前赶回,将剩余的部众、牲口抢出许多。
一路上,他又收留了许多逃散的部民,最后一算,人口居然还多了不少。牙帐有多少帐篷,多少牛羊,唐军来去匆匆,再怎么手黑,牲口也逃散了不少,有些被牧人们收拢,那些被杀的或者冻死的,也可以吃肉。靠这些尸体,兀部不但熬过了冬天,部落竟然以这样一种病态的方式壮大起来,有了三四百精壮。
不过,部中活畜太少终究是个问题。尽管兀里海尽力搜罗走散的牲口,如今也仅不到一万只羊,百余头牛,马有个千多,靠这点资财,无论如何是没法养活这几百张嘴。听说唐人在南边收留牧民,兀里海决心碰碰运气。唐人给归顺部落分了牛羊,由部落照顾,所得崽子、奶水,部落可留一半。这些,兀里海已经亲自考察核实过,部众也都认为是条出路。
据说还搞个义从军,当兵吃粮也很不错。实在不成,为唐人打仗也行啊。只要能活下去,给谁卖命不是卖。
兀里海靠在一棵树下,望着红日渐渐低沉,默默想着心事。尽管这一路他们已经过两个小部落,确定唐军确实在收留契丹部众,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然而,在没有得到安抚使确切承诺之前,一切都不足道。
饭没煮熟,就见一队骑士自西而来。借着日光看得清楚,是唐军。牧民们顿时慌张,有些愣头青就要操刀子拿弓,被兀里海紧忙喝止,他们是来求活的,不是来拼命的。再说,就他这十来个人,面对上百唐骑哪有还手之力。
在兀里海的安抚下,众人心怀忐忑地静待唐军靠近。
大约百骑唐军从怀远守捉方向奔来,靠近时,从纵队散开成一张大网,捻弓搭箭,隔着数十步,已将兀里海等人围住。看这些牧民还算老实,一小校驰马近前,问道:“你等何人?”兀里海出列,跪在地上恭敬行礼,用生涩的唐言道:“我等来自兀部,欲拜见安抚使大人。因天晚,在此歇宿一宿。”那小校听了,警惕地数数人头,见众人虽面色紧张但并无敌对之意,便回去禀报。
领头的李承嗣听了汇报,挥挥手,队伍便在伙长带领下散开扎营、警戒,与牧民保持了必要的距离,并且隐隐将牧人们包裹其中,但凡有个风吹草动,保管超度他们去见青牛白马祖宗。
今年陆续来投的部落如过江之鲫,大大小小,形形色色,有不少都被安顿在巫闾山以东大辽泽这片地方。为了加强控制,唐军修复了巫闾山东侧的巫闾守捉城,并在怀远、巫闾两守捉驻军一千二,名为怀远军,由此,巫闾山以西是柳城、燕城,以东渐次是巫闾、怀远二守捉,四座军城,如一条珍珠链,拴在辽西大地上。怀远军有骑军八百,步军四百,指挥使正是李承嗣。不久前安抚使过来视察,就在怀远城里。方才岗哨上看到这有十余牧骑靠近,李承嗣便亲过来查看。
下马走到兀里海面前,李承嗣俯视着跪满一地的牧人,挥挥马鞭,道:“你叫什么?”兀里海恭敬答曰:“我是兀里海,是兀部俟斤。”听说部落酋长亲来,李承嗣对这老牧民多看数眼,指着他披在脑后的一把小辫子,问道:“回鹘人?”
“是。”
李承嗣想了想,道:“述律家源自回鹘,跟你有甚关系。”
兀里海道:“我部原在云中那边,东来后,正是述律家收留我等。”
这倒合情合理。
军士引了牧人的几根柴火,在边上点起火堆,也开始架锅做饭。李承嗣走到火堆旁,招呼兀里海一起坐下,道:“据闻耶律家、述律家有许多去了扶余那边,你怎么不去?”兀里海道:“一是俺不认路,再来想着去也难过。”
那边忽利已煮好了饭,看大人被拉在唐将身侧,就用木碗盛了端来。回去又给众人分食,直到给所有人都分完,忽利才将最后一碗从陶锅里刮净,些许锅巴都不放过,三两口吃掉。接着,就手抓起一把草杆,将锅子和木碗擦了收好。
作为怀远军指挥使,李承嗣自知责任重大,既要收容牧人壮大我军,也要仔细甄别,挑出危险分子。他一直仔细观察这支十来人的小队伍,除了一些正常警惕,总体比较平静,至少,他尚未从这些牧人的眼神中看出怨愤。
李承嗣忽道:“你等牙帐为我所破,不恨么?”边说,边借着火光观察兀里海的表情。却见兀里海闻言,手中木勺停在半空沉默了片刻,用脸上的褶子挤出一点苦笑,道:“大唐爷爷太强,恨不起来。”
李承嗣大乐:“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家园被毁还能无动于衷,那不是骗子就是废物,而能活过这个冬天的,显然不可能有废物。最近死在这道送命题上的秃头蛮不少,李承嗣连兀里海脸上最微小的变化都没放过。一闪而过的悔恨,以及随之而来的深深无奈,都没逃过他的眼睛。李承嗣很满意这个答案,可以说,这是近期最让他满意的回答。
周边唐军士卒也听着有趣,跟着呵呵笑起来。
兀里海知道,他们的命,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