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登基称帝
推荐阅读: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一念永恒
一秒记住【墨客小说网 www.mksxs.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构已经找到了?”
“此人现在哪里?”
对赵佶并不重视,朱武更关注的,是在历史上建立南宋的赵构。此人在去年十一月被派去和金兵议和,路上却被“百姓”打死随行的刑部尚书王云,然后就留在地方,竖旗招兵买马。
只是,和历史不同的是,由于河北山东被明国占据,赵构没有去大名府和东平府,而是在东京周围绕了一圈后,直接前往南京应天府。
朱武当时正忙于攻略东京,自然无暇顾及此人。好在他先前就传信给晁盖,让他在东京被金兵包围时攻占南京。晁盖在仔细准备后,已经在去年十二月将南京占据,赵构在那里自立的想法,自然就此告终。
只是,攻占南京之后,明军却一直没有找到赵构。朱武在晁盖前来觐见时,还特意嘱咐他要抓到此人,尽快送来东京。
听到赵构被找到后,朱武急忙询问,赵构现在哪里?
“赵构从南京逃到亳州,在明道宫附近藏身时,不慎栽入九龙井。”
“被救出的时候,此人已经断气了。”
“晁经略已派人把尸体送来东京,不日就会抵达。”
朱武闻言讶然,不知赵构如何会跑到了那里。但是对这个人的死亡,还是有些唏嘘。命人在赵构尸体抵达后验明正身,交给赵佶和韦贤妃发丧。
至于跟随赵构的臣子,此时还都是小角色。朱武在其中拣选了张俊等抗金功臣后,把其他人关押起来,按照律法处置。
由张俊再想到其他抗金功臣,朱武又命人征召韩世忠、刘锜等人,把他们招入明军,参与对金战争。
随后,朱武便放下这件事,查看几个经略使的进展。发现晁盖在占据亳州后,已占据淮南东路,对淮南西路的攻略也在进行中,很快就会占据。
江南那边初时以方腊余部为主,在招揽地方官员时并不顺利。直到李俊率领水军抵达,那些官员才纷纷投靠,接受明军官职。
如今,这个宋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已纳入明国掌控,李俊甚至还率领兵马进入江南东路。打算沿长江西进,和荆湖的林冲部会师。
至于林冲那边,已经在占据襄阳后,继续向南挺进,打算在占据荆湖后,攻略川蜀等地。
这几路南方的兵马进展良好,不需要朱武过多操心,在根据他们的处境传达一些指示后,朱武把注意力转到北方,观察杨春和卢俊义等人的进展。
先说关西那边,西军在经过多次抽调、并且在和金兵的战斗中失败后,早已实力大损。在面临西夏入侵的情况下,杨春、鲁智深、孙安在率军进入关西时,不但没遇到多大阻碍,反而还受到欢迎。许多人攀着三人的关系,想要加入明军。
杨春在接纳这些人后,很快在关西立足。甚至还图谋南下,攻略川蜀等地。只是,西夏还正在派兵入侵,甚至还占据了西安州等地,杨春只能在收复失地后,才有精力南下。他和林冲这两路兵马,就不知谁能先进入蜀地了。
卢俊义那边,仍在和金兵作战。作为和金兵作战的主战场,朱武不但向河东派去了卢俊义、关胜、董平等将领,向河东调遣的人马,也是几路中最多。打算把金国的西路军留下,消灭这股兵力。
只是,此时的金兵,正在鼎盛之时。不但士卒的战力强横,名将也是辈出。在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等人的接应下,完颜宗翰在东京兵败后,还是率领残兵,一路逃了出去。
如今,卢俊义等人即将追入云中,战场即将由宋国,转到金国疆域。
“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完全不同,不但后勤补给等方面需要注意,安定招抚地方,也是重要方面。”
“云中虽然有不少汉人,却被金国统治了数年,在这个地方作战,没有那么容易。”
“接下来的重点要转向收复云中,然后以燕京、云中为根基,继续北上伐金。”
“燕云以北主要是草原,分布着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北伐那里的话,遇到的阻力会更大。”
“这一步可以缓一点,在收复云中和接收宋国各地后,应该返回燕京,立刻登基称帝。”
维持宋国朝廷就是为了接收地方,朱武见这件事进展良好后,很快就有了废除宋国朝廷、登基称帝的想法。心思也逐渐由抗金,转向国家治理:
“金国南侵虽败,但是实力犹存。”
“北伐灭金的事不急于一时,最重要的是治理地方,支撑将来战斗。”
“必须要集合整个中原的人力物力,用于将来北伐!”
起了这个想法,朱武决定把应该在靖康二年举办的科举,继续举办下去。同时用明国和宋国的办法,举办这次考试。
作为区分,考取明国科目的考生,按惯例授予文士武士。考取宋国科目的考生,被朱武授予进士身份。并宣布在以后废除宋国科举科目,只举行明国科目考试: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考校宋国科目了,以后就完全用明国的办法,招收文武进士——”
“让天下的学子都知道,以后要按照明国的考试科目学习!”
出于这个考虑,朱武对明国的科目仍旧抓得特别紧,但是对宋国的科目,却是放得特别松。只要通晓文字、试卷上没有明显差错,朱武就把他们取为特奏名进士,授予正九品儒林郎或从九品文林郎散官,放到学堂培训。
在东京城颇有影响力的太学生,也被朱武用这次考试一网打尽。除了参加科举考取进士的,其他人同样在经过一次考试后被授予特奏名进士,转为学堂学生学习。太学也随之被转变为东京大学堂,纳入明国体系。
如此一来,明国一下子多出数千名预备官员,先前接收地方时还遇到的阻碍,很快荡然无存。各地的官员都知道,即使他们都离职,明国也拥有足够的官员接替他们的职位。他们这些在明国没有功名的官员,自然不敢因为投靠明国不及时,失去身上官位。
同时,那些新出炉的预备官员,也积极为明国立功。他们在当地大多颇有影响力,在衣锦还乡回到地方后,很快就说动当地的官员和百姓,改易明国旗帜。
这样一股风潮下,朱武在靖康二年四月带着明国大臣和宋国君臣返回燕京时,宋国二十四路,都已在明面上臣服明国。许多宋国官吏也摇身一变,成为明国官吏。
形势一片大好,朱武却知道这样的统治很不牢靠,决定乘着势头,正式登基称帝:
“如今大势在我,天下无人反对。不在这个时候登基称帝,群臣失望不说,地方上想要称帝的野心家,也会层出不穷。”
“必须要尽快定下君臣名分,约束地方官吏!”
定下君臣名分后,地方上如果有人再起兵,就是在造反作乱。朱武能名正言顺谴责,派兵剿灭叛乱。
所以,朱武在返回燕京后,在群臣拥戴之下,于当年五月一日,正式登基称帝。
早已在燕京南郊建造天地坛,朱武在祭祀天地、正式登上皇位时,陡然感觉有一股伟力,加于自己身体。不但天地在他的眼前变得清晰,多年没突破的境界,也就此悄然而开,似乎只要他想,就能突破到金丹境界。
不过就在这时,朱武却感觉到一阵心悸,似乎自己在此时突破金丹境界,会迎来危险劫难。考虑到此时在登基称帝,朱武放弃突破,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完成此次祭祀。
随后,朱武正式定国号为明,以洪武为年号,追尊四代祖宗为皇帝,立扈氏为皇后,封赏有功之臣。
群臣恭贺声中,朱武接受了以赵佶为首的宋国君臣献上的降表,将整个宋国的土地,彻底纳入明国。下诏废宋国道君太上皇帝赵佶为归德公、仍旧被金国扣押的宋国皇帝赵桓被废为归德侯,宋国江山社稷,自此终于完结。
明国取代宋国,统治中原大地。
完成这个形式,群臣欢呼雀跃。追随朱武多年后,他们终于看到自己开国功臣,自己的功业将万世流传,名列青史之中。
而且,作为回报,他们还会被朱武授予爵位,传承子孙后裔。
和群臣商议良久,朱武根据各人的功劳和资历,授予相应爵位。以王伦、吴用、晁盖、宋江、卢俊义、林冲为国公,世袭公爵爵位;以鲁智深、关胜、陈达、杨春、乔冽、耶律大石为郡公,世袭公爵爵位;以武松、秦明、孙安、呼延灼、董平、柴进、李俊、许贯忠为县公,世袭侯爵爵位;以杨志、李应、张清、徐宁、花荣、史进、石秀、索超、戴宗、刘唐、李逵、杨雄、解珍、解宝、栾廷玉、史文恭、阮小二、张顺、欧鹏、蒋敬、萧让、朱贵、扈成、刘彦宗、萧嘉穗、闻焕章等人为县侯,世袭侯爵爵位;以阮小五、阮小七、张横、穆弘、朱仝、雷横、黄信、孙立、燕青、李忠、宋万、杜迁、金大坚、李助、杜壆、卞祥、叶清等人为乡侯,世袭伯爵爵位;以杨林、凌振、吕方、郭盛、童威、童猛、孟康、汤隆、安道全、陶宗旺等人为亭侯,世袭伯爵爵位。以周通、薛永、马麟、宋清、乐和、焦挺等人为伯爵,世袭子爵或男爵爵位。朱武赐世袭功臣丹书铁券,誓言与国同戚。
群臣得到封赏,自然欢喜不已。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朱武在册封爵位后,还允许他们在塞外,圈占相应领地:
“《礼记·王制》曰:“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今我大明立国,封爵遵循古礼。凡是获得世袭公侯爵位的,只要肯放弃中原爵田,就能在塞外圈占不超过百里的土地;获得世袭伯爵的,可以圈占不超过七十里的土地;获得世袭子男爵位的,可以圈占不超过五十里的土地。”
“领地之内除了必须遵守《大明律》外,其余大小事情,皆可自行处置。将来攻占塞外后,由宗正寺划分。”
这个诏令一出,即使在封爵典礼上,群臣也不由议论纷纷。获得世袭爵位的功臣喜色更甚,没获得爵位的臣子则是捶足顿胸。甚至还有人当场劝谏,认为这样的领地在将来必成祸患,请朱武收回成命,不要埋下祸端。
这种言论一出,群臣怒目而视。见到是跟随赵佶献上降表的宋国臣子后,对他们讥笑不已。朱武对这些人的言论毫不理会,甚至还当场许诺,可以像宗周一样,封藩建国自立:
“公侯伯爵若能在神州故土之外打下土地,并且向大明献土称臣。允许开辟藩国,在藩国内部称君。”
“藩国的土地可以达到领地百倍,纵然地方千里,朕也能册封出去。”
鼓励功臣向神州故土之外探索,开辟藩国自立。
这个消息,比先前册封领地的轰动还大,群臣听闻之后,更确定朱武先前所说的圈占领地为真。
虽然获得世袭公侯伯爵位的人不多,这些人也未必有去神州之外探索、开辟藩国的想法,但是在看到朱武如此大气后,他们还是感到朱武胸怀宽广,以后定然会善待开国功臣——
在这样的人麾下,他们不用担心会功高震主,大不了远走海外,开辟藩国自立。
这种想法之下,许多人再看金国时,变得杀气腾腾。不说金国占据的塞外土地可以被册封为领地,消灭金国的功劳,也会有许多公侯伯爵诞生。此时的金国在他们看来再非是苦寒之地,而是功劳和领地的来源,将来的必争之地。
所以,在朱武提出整顿中原、府库充足后出兵北伐时,群臣毫无反对,甚至还觉得这样太慢,可以直接出兵,立刻北上伐金。
朱武闻言摇头,没有理会这样的激进提议。此时的明国钱粮虽然不少,却大多是从宋国掠夺而来。在宋国被灭之后,天下间已没有第二个地能满足明国掠夺。必须要尽快整顿地方,稳固钱粮供应。
这种做法,被大多数臣子赞同。整个明国上下,都在为消灭金国而努力。无论是整顿地方、还是整训军队,只要有碍于这个目标的,都会被群臣撕碎。朱武也放心垂拱而治,专心修炼自己。
“赵构已经找到了?”
“此人现在哪里?”
对赵佶并不重视,朱武更关注的,是在历史上建立南宋的赵构。此人在去年十一月被派去和金兵议和,路上却被“百姓”打死随行的刑部尚书王云,然后就留在地方,竖旗招兵买马。
只是,和历史不同的是,由于河北山东被明国占据,赵构没有去大名府和东平府,而是在东京周围绕了一圈后,直接前往南京应天府。
朱武当时正忙于攻略东京,自然无暇顾及此人。好在他先前就传信给晁盖,让他在东京被金兵包围时攻占南京。晁盖在仔细准备后,已经在去年十二月将南京占据,赵构在那里自立的想法,自然就此告终。
只是,攻占南京之后,明军却一直没有找到赵构。朱武在晁盖前来觐见时,还特意嘱咐他要抓到此人,尽快送来东京。
听到赵构被找到后,朱武急忙询问,赵构现在哪里?
“赵构从南京逃到亳州,在明道宫附近藏身时,不慎栽入九龙井。”
“被救出的时候,此人已经断气了。”
“晁经略已派人把尸体送来东京,不日就会抵达。”
朱武闻言讶然,不知赵构如何会跑到了那里。但是对这个人的死亡,还是有些唏嘘。命人在赵构尸体抵达后验明正身,交给赵佶和韦贤妃发丧。
至于跟随赵构的臣子,此时还都是小角色。朱武在其中拣选了张俊等抗金功臣后,把其他人关押起来,按照律法处置。
由张俊再想到其他抗金功臣,朱武又命人征召韩世忠、刘锜等人,把他们招入明军,参与对金战争。
随后,朱武便放下这件事,查看几个经略使的进展。发现晁盖在占据亳州后,已占据淮南东路,对淮南西路的攻略也在进行中,很快就会占据。
江南那边初时以方腊余部为主,在招揽地方官员时并不顺利。直到李俊率领水军抵达,那些官员才纷纷投靠,接受明军官职。
如今,这个宋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地,已纳入明国掌控,李俊甚至还率领兵马进入江南东路。打算沿长江西进,和荆湖的林冲部会师。
至于林冲那边,已经在占据襄阳后,继续向南挺进,打算在占据荆湖后,攻略川蜀等地。
这几路南方的兵马进展良好,不需要朱武过多操心,在根据他们的处境传达一些指示后,朱武把注意力转到北方,观察杨春和卢俊义等人的进展。
先说关西那边,西军在经过多次抽调、并且在和金兵的战斗中失败后,早已实力大损。在面临西夏入侵的情况下,杨春、鲁智深、孙安在率军进入关西时,不但没遇到多大阻碍,反而还受到欢迎。许多人攀着三人的关系,想要加入明军。
杨春在接纳这些人后,很快在关西立足。甚至还图谋南下,攻略川蜀等地。只是,西夏还正在派兵入侵,甚至还占据了西安州等地,杨春只能在收复失地后,才有精力南下。他和林冲这两路兵马,就不知谁能先进入蜀地了。
卢俊义那边,仍在和金兵作战。作为和金兵作战的主战场,朱武不但向河东派去了卢俊义、关胜、董平等将领,向河东调遣的人马,也是几路中最多。打算把金国的西路军留下,消灭这股兵力。
只是,此时的金兵,正在鼎盛之时。不但士卒的战力强横,名将也是辈出。在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等人的接应下,完颜宗翰在东京兵败后,还是率领残兵,一路逃了出去。
如今,卢俊义等人即将追入云中,战场即将由宋国,转到金国疆域。
“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完全不同,不但后勤补给等方面需要注意,安定招抚地方,也是重要方面。”
“云中虽然有不少汉人,却被金国统治了数年,在这个地方作战,没有那么容易。”
“接下来的重点要转向收复云中,然后以燕京、云中为根基,继续北上伐金。”
“燕云以北主要是草原,分布着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北伐那里的话,遇到的阻力会更大。”
“这一步可以缓一点,在收复云中和接收宋国各地后,应该返回燕京,立刻登基称帝。”
维持宋国朝廷就是为了接收地方,朱武见这件事进展良好后,很快就有了废除宋国朝廷、登基称帝的想法。心思也逐渐由抗金,转向国家治理:
“金国南侵虽败,但是实力犹存。”
“北伐灭金的事不急于一时,最重要的是治理地方,支撑将来战斗。”
“必须要集合整个中原的人力物力,用于将来北伐!”
起了这个想法,朱武决定把应该在靖康二年举办的科举,继续举办下去。同时用明国和宋国的办法,举办这次考试。
作为区分,考取明国科目的考生,按惯例授予文士武士。考取宋国科目的考生,被朱武授予进士身份。并宣布在以后废除宋国科举科目,只举行明国科目考试: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考校宋国科目了,以后就完全用明国的办法,招收文武进士——”
“让天下的学子都知道,以后要按照明国的考试科目学习!”
出于这个考虑,朱武对明国的科目仍旧抓得特别紧,但是对宋国的科目,却是放得特别松。只要通晓文字、试卷上没有明显差错,朱武就把他们取为特奏名进士,授予正九品儒林郎或从九品文林郎散官,放到学堂培训。
在东京城颇有影响力的太学生,也被朱武用这次考试一网打尽。除了参加科举考取进士的,其他人同样在经过一次考试后被授予特奏名进士,转为学堂学生学习。太学也随之被转变为东京大学堂,纳入明国体系。
如此一来,明国一下子多出数千名预备官员,先前接收地方时还遇到的阻碍,很快荡然无存。各地的官员都知道,即使他们都离职,明国也拥有足够的官员接替他们的职位。他们这些在明国没有功名的官员,自然不敢因为投靠明国不及时,失去身上官位。
同时,那些新出炉的预备官员,也积极为明国立功。他们在当地大多颇有影响力,在衣锦还乡回到地方后,很快就说动当地的官员和百姓,改易明国旗帜。
这样一股风潮下,朱武在靖康二年四月带着明国大臣和宋国君臣返回燕京时,宋国二十四路,都已在明面上臣服明国。许多宋国官吏也摇身一变,成为明国官吏。
形势一片大好,朱武却知道这样的统治很不牢靠,决定乘着势头,正式登基称帝:
“如今大势在我,天下无人反对。不在这个时候登基称帝,群臣失望不说,地方上想要称帝的野心家,也会层出不穷。”
“必须要尽快定下君臣名分,约束地方官吏!”
定下君臣名分后,地方上如果有人再起兵,就是在造反作乱。朱武能名正言顺谴责,派兵剿灭叛乱。
所以,朱武在返回燕京后,在群臣拥戴之下,于当年五月一日,正式登基称帝。
早已在燕京南郊建造天地坛,朱武在祭祀天地、正式登上皇位时,陡然感觉有一股伟力,加于自己身体。不但天地在他的眼前变得清晰,多年没突破的境界,也就此悄然而开,似乎只要他想,就能突破到金丹境界。
不过就在这时,朱武却感觉到一阵心悸,似乎自己在此时突破金丹境界,会迎来危险劫难。考虑到此时在登基称帝,朱武放弃突破,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完成此次祭祀。
随后,朱武正式定国号为明,以洪武为年号,追尊四代祖宗为皇帝,立扈氏为皇后,封赏有功之臣。
群臣恭贺声中,朱武接受了以赵佶为首的宋国君臣献上的降表,将整个宋国的土地,彻底纳入明国。下诏废宋国道君太上皇帝赵佶为归德公、仍旧被金国扣押的宋国皇帝赵桓被废为归德侯,宋国江山社稷,自此终于完结。
明国取代宋国,统治中原大地。
完成这个形式,群臣欢呼雀跃。追随朱武多年后,他们终于看到自己开国功臣,自己的功业将万世流传,名列青史之中。
而且,作为回报,他们还会被朱武授予爵位,传承子孙后裔。
和群臣商议良久,朱武根据各人的功劳和资历,授予相应爵位。以王伦、吴用、晁盖、宋江、卢俊义、林冲为国公,世袭公爵爵位;以鲁智深、关胜、陈达、杨春、乔冽、耶律大石为郡公,世袭公爵爵位;以武松、秦明、孙安、呼延灼、董平、柴进、李俊、许贯忠为县公,世袭侯爵爵位;以杨志、李应、张清、徐宁、花荣、史进、石秀、索超、戴宗、刘唐、李逵、杨雄、解珍、解宝、栾廷玉、史文恭、阮小二、张顺、欧鹏、蒋敬、萧让、朱贵、扈成、刘彦宗、萧嘉穗、闻焕章等人为县侯,世袭侯爵爵位;以阮小五、阮小七、张横、穆弘、朱仝、雷横、黄信、孙立、燕青、李忠、宋万、杜迁、金大坚、李助、杜壆、卞祥、叶清等人为乡侯,世袭伯爵爵位;以杨林、凌振、吕方、郭盛、童威、童猛、孟康、汤隆、安道全、陶宗旺等人为亭侯,世袭伯爵爵位。以周通、薛永、马麟、宋清、乐和、焦挺等人为伯爵,世袭子爵或男爵爵位。朱武赐世袭功臣丹书铁券,誓言与国同戚。
群臣得到封赏,自然欢喜不已。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朱武在册封爵位后,还允许他们在塞外,圈占相应领地:
“《礼记·王制》曰:“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今我大明立国,封爵遵循古礼。凡是获得世袭公侯爵位的,只要肯放弃中原爵田,就能在塞外圈占不超过百里的土地;获得世袭伯爵的,可以圈占不超过七十里的土地;获得世袭子男爵位的,可以圈占不超过五十里的土地。”
“领地之内除了必须遵守《大明律》外,其余大小事情,皆可自行处置。将来攻占塞外后,由宗正寺划分。”
这个诏令一出,即使在封爵典礼上,群臣也不由议论纷纷。获得世袭爵位的功臣喜色更甚,没获得爵位的臣子则是捶足顿胸。甚至还有人当场劝谏,认为这样的领地在将来必成祸患,请朱武收回成命,不要埋下祸端。
这种言论一出,群臣怒目而视。见到是跟随赵佶献上降表的宋国臣子后,对他们讥笑不已。朱武对这些人的言论毫不理会,甚至还当场许诺,可以像宗周一样,封藩建国自立:
“公侯伯爵若能在神州故土之外打下土地,并且向大明献土称臣。允许开辟藩国,在藩国内部称君。”
“藩国的土地可以达到领地百倍,纵然地方千里,朕也能册封出去。”
鼓励功臣向神州故土之外探索,开辟藩国自立。
这个消息,比先前册封领地的轰动还大,群臣听闻之后,更确定朱武先前所说的圈占领地为真。
虽然获得世袭公侯伯爵位的人不多,这些人也未必有去神州之外探索、开辟藩国的想法,但是在看到朱武如此大气后,他们还是感到朱武胸怀宽广,以后定然会善待开国功臣——
在这样的人麾下,他们不用担心会功高震主,大不了远走海外,开辟藩国自立。
这种想法之下,许多人再看金国时,变得杀气腾腾。不说金国占据的塞外土地可以被册封为领地,消灭金国的功劳,也会有许多公侯伯爵诞生。此时的金国在他们看来再非是苦寒之地,而是功劳和领地的来源,将来的必争之地。
所以,在朱武提出整顿中原、府库充足后出兵北伐时,群臣毫无反对,甚至还觉得这样太慢,可以直接出兵,立刻北上伐金。
朱武闻言摇头,没有理会这样的激进提议。此时的明国钱粮虽然不少,却大多是从宋国掠夺而来。在宋国被灭之后,天下间已没有第二个地能满足明国掠夺。必须要尽快整顿地方,稳固钱粮供应。
这种做法,被大多数臣子赞同。整个明国上下,都在为消灭金国而努力。无论是整顿地方、还是整训军队,只要有碍于这个目标的,都会被群臣撕碎。朱武也放心垂拱而治,专心修炼自己。